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 但愿人長久教案 但愿人長期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苦的人民老師,經常需要預備教案,通過教案預備可以更好地依據詳細狀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但愿人長期教案,歡迎閱讀與保藏。 但愿人長期教案1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詞語。 4、體會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教育同學關懷親人,關懷他人,并領會皓月當空的美景,進行美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體會思念親人及喜愛生活的情懷。 三、教學難點:理解最
2、終一節中的古文。 四、教具預備:課文插圖;小黑板;字詞卡片 五、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即興簡筆畫(月亮):你想到了什么?今日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跟月亮有關的課文 (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師述:但愿人長期,是蘇軾的千古名詞水調歌頭中的一句。 3、出示詞句 指名讀 賽讀 齊讀 4、過渡:蘇軾是北宋杰出的詩人、詞人和散文家。水調歌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在怎樣一中狀況下創作了這首詞的呢?我們一起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輕讀全文,老師巡察 2、 出示生詞 自由練讀 指名讀 蘇軾 朝廷 蘇轍 嬋娟 皓月當空 寬慰 玩耍 吟誦 躺下 埋怨 眼睜睜 時隱
3、時現 欣賞 品嘗 悲歡離合 陰晴圓缺 屈指算來 3、過渡:生字詞讀好了,老師要檢查你們的朗讀狀況了,再給你們一分鐘。誰情愿來表現一下?英勇點! 4、開火車分節讀課文,隨機正音。讀錯再讀 三、初讀1、2、3 1、 指名讀:邀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1、2、3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呆會把你的發覺告知我。 2、 溝通:讀明白了什么?簡介蘇轍。 3、 哪個次寫出了蘇軾特別的心情?(心緒不寧) 4、 你有沒有心緒不寧的時候?指名說 師小結 四、初讀4、5 1、 指名讀,思索:與詩有什么關系?(寫出了詩句的意境) 五、齊讀6 六、過渡:中秋節的夜晚,當人們都在吃月餅,家人團聚的時候,蘇軾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找一找,劃一劃 溝通:心緒不寧 埋怨 寬慰 小結:在呆會的課上我們連續詳細看課文,下面我們抄寫生詞。 七、作業 1、抄詞 (1、讀生詞 (2、強調字形 (3、描紅 其次課時 一、導入 1、中秋之夜,萬家團聚,蘇軾抬頭望月思念著遠方的親人,寫下了千古名詞,誰來朗讀一下?指名讀 齊讀 2、有什么不理解的嗎?自由發問 3、提得真好,真會動腦筋!下面就 讓我們帶著問題,穿越時空,走近蘇軾的身邊! 二、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溝通,小結:中秋佳節,那是團聚的日子,人們都舉家品嘗著月餅瓜果,欣賞著明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而我們蘇軾的心情卻是?用一個詞來概括。(心緒不寧
5、) (1)他為什么心緒不寧?(思念弟弟) (2)他們兄弟感情怎樣?你能找出一個詞來形容嗎?(非同一般) (3)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3、指導朗讀 (1)感情如此深厚的一對兄弟分別已經整整七年了,能不讓人思念嘛?何況還是人們賞月團聚的中秋節呢!你能讀出這種思念嗎?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老師體會到了其中的感情,可離非同一般還差點,誰再來試試? 指名讀 同學點評 三、學習第4-6自然段 1、月亮漸漸西沉了,月亮的銀光透過窗子灑到蘇軾的床前,思念在心中叫他久久沒能入眠!仰視天空,他不禁?(埋怨)他是怎樣埋怨的?誰來當個小蘇軾?全班一起埋怨! 2、一般人贊美月亮,而蘇軾去
6、埋怨月亮,這是為什么啊? 3、然而,他又轉念一想, (1)(出示小黑板) 自由讀 指讀 (2)范讀 齊讀:有人已經走進了蘇軾的心中,有些還在門外徘徊,誰想走進去? 震撼了老師,老師還想聽聽你們美麗的聲音! 4、想到這,他的 心情又發生了變化?(寬慰)于是,蘇軾低聲吟誦起來! 齊讀 四、釋疑 1、 到現在為止,這首詩的意思你懂了嗎? 指名說 2、 剛才提問的同學,你們的疑問解開了嗎? 五、學問拓展 1、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六、作業 1、寫出反義詞 悲() 離() 陰() 圓() 美() 亮() 遠() 留() 2、比一比,再組詞 耍() 賞() 陪() 偏() 要() 嘗() 倍() 遍(
7、) 板書: 但愿人長期 心緒不寧 埋怨 寬慰 郵箱: emailprotected資料供應者: 但愿人長期教案2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 讓同學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5 體會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目標(第一課時): 1 把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蘇軾,觀賞配樂詩。 4 讓同學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朗
8、讀導入,簡介生平。 1 播放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全篇。 2 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期)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 師檢查自讀狀況 (1) 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 玩耍 埋怨 睡覺 吟誦 悲歡離合 屈指算來 欣賞 但愿 寬慰 眼睜睜 隱蔽 陰晴圓缺 躺在床上 (2) 同學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 埋怨 皓月 吟誦 等 (3) 指名試讀課文,并思索: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詩歌誦讀競賽 1 同學預備,小組之間先進行溝通,比比誰
9、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預備參與班級競賽 2 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預備競賽 3 競賽正式開頭,師和評委打分 4 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四、作業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教學目標(其次課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復習 1 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 同學齊背水調歌頭 二、細讀課文 1 觀看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 師:我們觀看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看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師板書) 同學帶著問題進行爭論溝通。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的朗讀與理解。 (a
10、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節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朗讀的憂愁c 理解第四小節的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很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樂聲。可這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加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 細讀5、6小節,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1) 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好像寬慰了很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系上
11、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很多?這說明白什么?(這說明他豁達大度,喜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 師生一起背誦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總結課文 1 說說本課表現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由于它在( )時候變得這么( )、這么( );但他想到世上原來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兒( )一樣,他祝福( )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 ),也能共同擁有( )! 2 引導同學逐段理清敘述的挨次,練習背誦。 四、
12、作業 1 背誦第46自然段 2 抄寫書后詞語三遍 但愿人長期教案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教育同學關懷親人,關懷他人,并領會皓月當空的美景,進行美的教育。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至六自然段。 2聯系課文資料,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意思。 教學難點: 反復吟誦,啟發想象,領悟詞的意境。 教學預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月日總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師:每年農歷八月十
13、五,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中秋佳節。 誰能說說中秋節民間有些什么風俗習慣?(同學暢所欲言) 2總結:是啊,“每逢佳節倍思親”。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間,有一位聞名的文學家叫蘇軾(蘇東坡),他有一個弟弟叫蘇轍。小時候,兄弟倆一齊讀書,一齊玩耍,成天形影不離,真是手足情深。長大以后,他們就各奔東西,極少見面。這不,一晃又有七年沒有見面了。這天正是中秋佳節。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人們都在歡高興喜地品嘗著瓜果,欣賞著明月,只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蘇轍而心緒不寧。一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在這樣的情境中創作完成了。 出示水調歌頭詞,老師吟誦。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14、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 這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敘述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創作經過的課文但愿人長期。 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出示課后生字,讀準字音。 區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各奔東西偏偏隱現陰晴圓缺吟誦嬋娟 后鼻音:躺朝廷 翹舌音:玩耍蘇軾蘇轍嬋娟 讀誰下列多音字: 各奔東西屈指算來好像 3、再讀課文,用“讀書要做記號”中學到的方法,在課本上做記號。 檢查: 朗讀下列詞語: 品嘗玩耍埋怨悲歡離合 欣賞
15、但愿寬慰陰晴圓缺 皓月當空心緒不寧手足情深 形影不離各奔東西 哪些詞語讀懂了,是怎樣讀懂的?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學可幫忙解決,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弄懂的)? 4、三讀課文,讀通句子。 檢查: (1)指導讀好下列長句,留意停頓: 只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2)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讀課文,幫忙同學正音。 三、默讀課文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并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解釋課題。 介紹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創作經過。 “但愿完善的感情常留人們心間” 四、指導書寫生字。 躺:左旁最終兩筆不能寫錯。 缺:指導筆順(老師范寫,同學
16、書空)。 五、作業。 1、習字冊。 2、比一比,再組詞。 耍( )賞( )陪( )偏( ) 要( )嘗( )倍( )遍( ) 其次課時(月日總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讀好下列長句: 只有蘇軾卻在為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二、導學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讀了這一段,你對蘇軾有何了解? 3、齊讀。 其次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一年一度”,說說詞義。擴詞:一年一度的( ) 3、出示“皓月當空”,說說“皓”的意思,并理解“皓月 當空”。 板書:皓月當空 4、自讀,說說自己最喜愛哪句話,為什么?
17、5、映示其次、三句,結合指導朗讀。 其次句:讀好中秋之夜“皓月當空,萬里無云”的美景。 第三句:讀出人們“品嘗著瓜果,欣賞著明月”的團聚喜悅 之情及蘇軾的“心緒不寧”。 板書:思念 過渡:蘇軾為什么會如此“心緒不寧”呢? 第三自然段。 1、默讀,體會兄弟情深。 2、議一議:讀了這段,你體會到什么? 3、從什么地方能夠看出蘇軾和弟弟蘇轍“手足情深”呢? 畫出有關句子。 出示“形影不離”,補充幾個近義詞:朝夕相處如影隨形 板書:形影不離 出示:“各奔東西”,說說詞義。 動作演示,請同學用課文中的一個詞描述老師的動作(掰著手指頭計算數目“屈指算來”)。 4、比較朗讀領悟: 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已經有七
18、個年頭了。 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又有七個年頭了。 5、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出蘇軾思念弟弟的急迫心情: 指名朗讀,引讀,齊讀。 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爭論:中秋佳節,人們都在歡高興喜地欣賞明月,蘇 軾為什么會埋怨明月呢? 板書:埋怨 映示并朗讀:“無情的明月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此時此刻,蘇軾的心情怎樣? 3、小結:蘇軾因思念弟弟蘇轍而難以入眠,因久別的親 人不能團聚而滿懷惆悵,于是竟埋怨起中秋圓月。請同學們透過朗讀,把蘇軾的這種思念、惆悵之情表達出來。 4、反復朗讀,嘗試背誦:同學自由練習背誦,同桌互背, 師范背,指名背誦,小組競賽背誦,齊背。 小
19、結:月亮慢慢西沉,銀色的月光灑到床前,蘇軾因思念心切,竟埋怨起月亮來。 板書:月亮西沉床前銀光 5、延長:出示水調歌頭詞,并指出:這段資料是詞中“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的意境。 三、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第四自然段。 3、熟讀課文,試背第五、六自然段。 第三課時(月日總課時) 一、復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二、導讀課文第五至六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1、引讀:他轉念又想:世上原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兒 哪里會但愿雖然也能。 2、再讀,思索:人世間的事情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相像 的地方呢? 板書: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指導朗讀:“哪里會十全十美呢!”讀準反問
20、語氣。 板書:此事古難全 3、指導朗讀最終一句:讀出蘇軾祝福離人彼此生活開心, 在皓月之下共賞美景的完善期望。 板書: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 4、齊讀。 小結:蘇軾轉念想到這些,因此心進而好像寬慰了很多。 板書: 轉念寬慰 第六自然段。 1、齊讀。 2、出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 從上文找出解釋這幾句詞的意思的話,對比著讀一讀。 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此事嬋娟 齊讀詞,并背誦。 三、指導背誦第五、六自然段。 互背,引背,小組競賽背,指名背。 四、練習。 1、寫出意思相反的詞。 悲( )離( )陰( )圓( ) 美( )亮( )遠( )留( ) 2、
21、依據課文資料填空。 蘇軾埋怨月亮是由于它在( )時候變得這么( ), 這么( );但他想到世上原來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亮( )一樣,他祝福( )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 ),也能共同擁有( )。 3、課外閱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 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 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 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期,千里 共嬋娟。 板書設計: 2、但愿人長期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 但愿人長期教案4 一、談話導入 同學
22、們,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是怎樣度過的?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來,我們會親人團聚,品嘗瓜果月餅,共享一輪明月。但總有人由于生活和工作的緣由漂泊他鄉,不能與親人團聚,看到這一輪明月,心里會有那些感受?每逢佳節倍思親,望著天上的月亮,總讓人想起家鄉的親人。才上心頭,卻下眉頭,很多寫月的詩詞作品都表達了這種情愫。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所學過的有關描述月的作品。這天,我們將學習一篇新的詩詞水調歌頭,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文 出示詩歌水調歌頭,同學自由朗讀。 指名朗讀,訂正同學讀音。(闕,瓊,綺)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想象豐富,語言凝練,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學們在學習理解上遇到了較大的困難。請同學們打開課文
23、但愿人長期,認真閱讀這篇文包詩結構的作品,就能幫忙我們學習和理解。 三、精讀詩文 讀了課文,你感受和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 詩人由于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心情?(埋怨、寬慰) 課文一至三小節描述了詩人對弟弟的思念。在中秋月圓之夜,詩人為何單單想起了他的弟弟呢?什么是手足情深?課文中是怎樣描述出他們之間的兄弟情深?指名同學朗讀。從這些語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這首詩里,同樣也蘊涵著這樣的感情,讓我們齊聲朗讀,來感受這種深深的思念之情。齊讀水調歌頭。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詩人的離愁別緒,自由讀讀這一段。你感受了怎樣的意境?(靜夜思)指名有感情地背誦李白靜夜思,指導朗讀描述月夜環境
24、和詩人輾轉反側的句段。 在皓月當空之時,詩人靜思什么呢?齊聲朗讀詩人月下所思的句段。你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齊讀句段。從“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詩人的責怨,齊讀句段體會感受;從“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詩人的憤懣,再讀句段,進一步體會感受。 在詩人的詩中同樣也隱藏著這樣的心情,讓我們再讀讀這首詩,來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齊讀水調歌頭。 課文后面部分抒寫了詩人的心情得到了寬慰,是什么讓他得以釋懷的?指名讀課文的五至七節,指名同學說說詩人得到寬慰的理由。同學依據課文資料引述第五自然段,分析詩人的心情變化。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 讓我們再讀讀這
25、首詩,感受詩人從離愁別恨中解脫出來,如皎皎明月般的胸懷。齊讀水調歌頭。 三、總結全文 自古多情傷離別,很多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心情。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解脫,不愧為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珍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及詩詞。 但愿人長期教案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
26、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潔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同學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期,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
27、,讀通全文 4)、同學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光明的月亮。 埋怨:由于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 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 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 學習其次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欣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 指導朗讀 作業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其次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
28、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連續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由于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好像寬慰了很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很多?這說明白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珍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妙的感情常留在
29、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觀賞良宵美景。 2 、總結課文內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作經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同學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 板書: 2 但愿人長期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教學總結】 但愿人長期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創作經過。教學本文,我注意扎實訓練: 一、以詞引意 本文的一個重點就是理解詞的意思,而這個意思就是課文第五自
30、然段的內容。如何讓同學更自然、更快地理解詞意,從而加快背出呢?我采納了這樣的方式:先在黑板上出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同學從字面上理解詞意,接著再掃瞄全文,從文中找,引出第五自然段的內容。用小黑板出示內容,讓同學比較,比較的過程就是同學快速動腦記憶的過程,同學發覺其實意思很好記,多讀幾遍,多比較幾遍,大部分孩子就能把詞意記住了。再花點時間背誦一下,就嫻熟了。 二、想象說話 本文可供訓練說話表達的地方頗多,比如用“一起一起”造句,比如想象蘇軾對弟弟的思念之情,會說些什么?會想些什么?比如蘇軾還會埋怨些什么?比如創編詞,等等。有的采納
31、填空式激發,有的采納語言情境激發,有的采納回憶爭論式激發。同學們在王菲的水調歌頭的音樂中,靈感得到激發,情感得到升華,表達也自然順暢很多。 三、拓展延長 在教學中,教學到其次自然段時,為了讓同學深切感受蘇軾的心緒不寧,我和同學們一起回憶了中秋節的風俗習慣,講了很多快樂的往事,以此鋪墊,用自己歡樂的心境和蘇軾的孤獨心情相比較,從而深切感受蘇軾的惆悵。適當的拓展延長,加快了同學的理解。 學完本文,我們一起吟誦了水調歌頭全文,又一起吟唱了王菲的水調歌頭,在音樂中,又一起吟誦了蘇軾的其它詩詞。那種氛圍,我也好像來到了蘇軾的那個年月,來到了蘇軾的心境,感覺飄渺但很開心。 但愿人長期教案6 1、會本課生字
32、,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從中體會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 投影、錄音 老師活動同學活動設計意圖 一、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了解內容 1、投影出示要求 (1)練讀課文后生字。 (2)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3、檢查同學朗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 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欣賞但愿寬慰隱蔽 (3)
3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索: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4、指導朗讀水調歌頭這首詞,重點是朗讀后面幾句話。 三、指導學習生字詞語 1、對“屈、悲、缺”等字進行書寫指導。 3、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意思的詞語。 四、總結下課,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聽錄音,感受水調歌頭這首詩歌描繪的意境。 了解蘇軾生平。 齊讀課題。 2、小組合作,自由練讀。 (1)自同學字詞,分析字形,簡潔記憶。 (2)小組互讀,訂正讀音,初步確定朗讀感情。 (3)練習朗讀自己課文。 (2)同學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生思索后自由作答 練習朗讀背誦 2
34、、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抄寫課后第三題的詞語。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縣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寫的詞境界闊大,風格豪放,是宋代豪放派詞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學、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極深的造詣。 但愿人長期教學時間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化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意思,體會文
35、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投影 老師活動同學活動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1、齊讀水調歌頭。 2、今日我們連續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感情朗讀,體會感情 1、觀看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 師:我們觀看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看哪些要素?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的朗讀與理解。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樂聲。可這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加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
36、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細讀5、6小節,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好像寬慰了很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很多?這說明白什么? 師板書:寬慰 (3)師生一起朗讀水調歌頭 三總結課文 1、說說本課表現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由于它在( )時候變得這么( )、這么( );但他想到世上原來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兒( )一樣,他祝福( )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 ),也能共同擁有( )! 齊讀課題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同學帶著問題
37、進行爭論溝通。 (a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 (b突出第2小節朗讀的高興與第4小節朗讀的憂愁 (c理解第四小節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很多埋怨月亮的話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聯系上下文理解) (這說明他豁達大度,喜愛人生)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2、逐段理清敘述的挨次,練習背誦。 但愿人長期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但愿人長期教案7但愿人長期課文原文 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蘇軾。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
38、了。這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人們都在歡高興喜地品嘗著瓜果,欣賞著明月,只有蘇軾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蘇軾跟弟弟蘇轍手足情深。小時候,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成天形影不離。長大以后,他們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已有七個年頭了! 月亮慢慢西沉,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蘇軾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他眼睜睜地望著那圓圓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他轉念又想:世上原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有圓也有缺一樣,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妙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
39、擁有這一輪明月! 想到這兒,他的心里好像寬慰了很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期, 千里共嬋娟! 但愿人長期教案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
40、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潔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同學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期,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同學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光明的月亮。 埋怨:由于事情不
41、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 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 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 學習其次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欣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 指導朗讀 作業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其次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連續細讀課文
42、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由于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好像寬慰了很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很多?這說明白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珍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妙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觀賞良宵美
43、景。 2 、總結課文內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作經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同學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 板書設計 心緒不寧 埋怨 重親情 轉念 寬慰 通情達理 但愿人長期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8個字只識不寫,另有一個多音字“埋”要把握。理解并熟記生字組成的詞語。但愿人長期-教案教學設計好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
44、娟”的含義。 4、初步領會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起對祖國絢爛文化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難點: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預備: 1、查找蘇軾的有關資料 2、有關教學投影片 教學時間:三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2、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激趣導入: 1、聽歌曲但愿人長期 2、簡介蘇軾生平 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學家,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揭示課題 蘇軾與其弟蘇轍自幼手足情深,形影不離,而后來長期分別,天各一方。/articl
45、e/時值中秋之夜,目睹別的家人團聚,共賞明月,思念之情由然而生,然而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 板書:但愿人長期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生字讀音 (2)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同學練習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狀況 4、聽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說說課文寫了誰的事?是件什么事? 但愿人長期教案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讀出相應的語氣。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初讀課文 1、老
46、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要求同學:留意傾聽,聽準字音,留意停頓。一會兒比一比看誰像老師一樣讀得好。 2、賽讀課文。 要求同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相應的語氣,留意營造各個小組間的競賽氛圍。 學情預設:下面加點字同學簡單讀錯。 教學措施預設: 在同學讀的時候,留意以下加點字的字音。 做官品嘗欣賞眼睜睜心緒不寧 雖然寬慰悲歡埋怨陰晴圓缺 學情預設:讀下面的句子時,留意依據提示語讀出相應的語氣。 (1)他眼睜睜地望著那圓圓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2)想到這兒,他的心里好像寬慰了很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47、,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期, 千里共嬋娟! 教學措施預設: 句子一:他眼睜睜地望著那圓圓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指導:在皓月當空之時,詩人靜思什么呢? 你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從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詩人的責怨,齊讀句段體會感受;從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詩人的憤懣。 再讀,讀出埋怨。 句子二:想到這兒,他的心里好像寬慰了很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期, 千里共嬋娟! 指導:他為什么寬慰了很多?這說明白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
48、十美,正是因此他才寬慰。 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妙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觀賞良宵美景。 讀出寬慰、低聲、吟誦的語氣。 三、再讀課文 依據老師或同學的點評,自由朗讀,讀流利,讀出相應的語氣。 四、默讀課文,感知課文 默讀課文,小組內溝通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讀一讀檢查是否已經真正熟悉。 2、描紅。老師要逐字指導,起筆頓比落筆,字的位置 3、師范寫,要求同學留意看間架結構,難寫的筆畫的起筆、收筆要領,以及疏密要領等。 4、同學仿寫(前臺展現)。 共同評價同學仿寫的字。
49、評價要領:起筆頓筆大小間架結構等。 六、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思索:蘇軾是在什么樣的狀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體會他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七、任務安排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狀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系課文內容,說說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4、任選一兩段展現朗讀。 5、展現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6、談談你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理解并背給大家聽。 7、搜集一些關于思念親人
50、,思念家鄉為主題的詩詞。 其次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3、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任務展現 1、小組內預備展現任務。(五分鐘) 2、展現匯報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狀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系課文內容,說說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學情預設: 從課文內容來看,同學很難理解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由于
51、沒有豐富的個人經受,同學的理解也是很膚淺的。 教學措施預設: 課主要寫了北宋大文豪蘇軾創作名詞水調歌頭的經過,屬于文包詩類文章。 引導同學采納聯系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引導同學轉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 措施(一)細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讀課文2、3自然段,想一想:此時,蘇軾的心情怎樣呢?(心緒不寧)師板書。,思索: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2)同學爭論。 緣由大致有三: 一是中秋節的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這是親人團聚的時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是目睹他人團聚的情景:人們都在歡高興喜地品嘗著瓜果,欣賞著明月。蘇軾卻獨在異鄉為異課,飽受離別之苦。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更勾起蘇軾
52、對弟弟的思念,因而心緒不寧。 三是與弟弟手足情深且分別已久。著重理解心緒不寧、手足情深、形影不離的意思 (2)進一步自讀感悟,指名讀,讀出思念之情。(配樂朗讀,背景音樂良宵) 措施(二)細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同學自讀課文。 月亮慢慢西沉,抬頭望月,月光如水,它還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可是在月色這么漂亮的中秋節晚上,蘇軾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他在想什么呢?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2)同學自由發言: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別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3)自由練讀,感悟蘇軾埋怨之情源于思念之苦。引導同學讀好反問句。 (4)這段后面是省略號,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同
53、學想象,既培育了同學的想象力量,有能加深其對課文的理解。) 措施(三)細讀課文第五六自然兩段 (1)(出示課件)寬慰是什么意思?(豁達開朗,樂觀樂觀)(板書:寬慰)蘇軾為什么會寬慰了呢?他究竟想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2)(出示句子)(自由朗讀) 溝通爭論: A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圓缺的意思) B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C他還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讀其次句 (3)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妙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4)指導同學反復誦讀,讓同學感悟蘇軾寬慰的心情和他豁達開朗,樂觀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
54、拓展延長,總結全文 搜集展現關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為主題的詩詞。 老師小結:自古多情傷離別,很多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心情。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解脫,不愧為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 但愿人長期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但愿人長期敘述了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在中秋節的夜晚,仰視皓月,思念弟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故事將這首詞表達的情感描述得特別清楚,它反映了蘇軾對弟弟的無比思念之情,寄予了祝福人們和和美美,相親相愛的美妙情感。 蘇東坡但愿人長期這首詞,極富人情味,雖沒有直接描寫月色,卻使人感覺到它的皎潔,它的名貴、和它的清寒
55、。尤其是他借月抒懷,用豐富的想象力,把人簡單心理活動沖突、哀怨、惆悵、沖突的內心世界,轉化為人間美妙生活的祝福。最終一句: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基調是歡快的,昂揚的,布滿對將來的幸福向往。 二、教學目標 ( 1 ) 學問目標 A 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熟悉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B 學習文包詩寫法 C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 ) 力量目標 A、 引導同學理解品嘗本課有關詞語及句子的含義 B、 指導同學通過朗讀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情感。 C、 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原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3)
56、情感目標 體會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并領會皓月當空的美景,感受祖國古典詩詞所創 設的意境,進行 美的熏陶。 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詞、文、圖的對比,爭論溝通和反復誦讀,感悟蘇軾寬慰的心情和他豁達開朗,樂觀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了解蘇軾的情感變化過程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從課文內容來看,同學很難理解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由于沒有豐富的個人經受,老師的理解也是很膚淺的。為應對這一狀況,課前利用早讀課和輔導課時間供應了大量關于蘇軾的資料,讓同學了解他的生活,這樣就能使同學感悟課文有了一些基礎。教學中以品讀悟情為主,老師適當以語言渲染,努力讓同學走入課文的情境。
57、五、教具的使用: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六、說教法不與學法 (1)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同學運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同學多讀書、少做題。因此,堅持以讀為本,引導同學在讀書的過程中對閱讀材料進行適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育同學語文綜合素養的一種好方法。但愿人長期這是一篇對同學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為此,我們運用自主探究與朗讀感悟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同學采納聯系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首先讓同學圍繞課題質疑,篩選同學的疑問,突出情感變化,接著讓同學讀課文找出有關情感變化的詞語。例如:思念、埋怨、寬慰等。引導同學轉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并輔之以有感情的朗讀,可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58、。 (2)學法指導: 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同學從課文動身,采納邊看、邊問、邊想、邊讀、邊寫。看:看課文,從中發覺問題。問:指出問題。想:思索并回答老師細心設置的問題。讀:讀順、讀流暢,讀出感情。寫:通過本文的學習,老師鼓舞同學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寫片斷。 七、說板書及作業 (1) 板書就按課文的思路來支配的,一是便于總結寫作特點;二是便于同學按思路記憶背誦 (2) 作業為背誦體會和自學水調歌頭全文,了解寫這首詞時的心情和時代背景。 八、主要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老師演示皓月當空、萬里無云的多媒體課件。 2、談話:同學們,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我們會和親人團聚,品嘗瓜果月餅,共享一輪明
59、月。但總有人由于生活和工作的緣由漂泊他鄉,不能與親人團聚,看到這一輪明月,心里會有那些感受? 3、每逢佳節倍思親,望著天上的月亮,總讓人想起家鄉的親人。這節課,讓我們和北宋大文學家蘇軾一起過一個中秋之夜,好嗎? 4、介紹蘇軾。 5、蘇軾與弟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值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 但愿人長期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
60、”的含義。 教學時間:推舉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朗讀導入,簡介蘇軾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PPT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期) 板塊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2、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3、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4、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PPT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欣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蔽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同學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索: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板塊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B41∕T 1781-2019 冷藏車、保溫車通.用技術條件
- 駕校公司購銷合同范本
- 2024秋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2.4 當好值日生教學設計 魯人版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五課 WindowXP窗口操作教學設計 龍教版
-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 施工組織設計與概預算人劉芳72課件
- 施工組織與管理鐵道工程系39課件
- 2025簡約裝修合同樣本示例
- 2025技術研發(委托研發)合同
- 2025年小學保安聘用合同書范本
- 2024上半年浙江杭州市臨平區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招聘61人歷年高頻500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有限空間作業氣體檢測記錄表
- 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第3課《鄉愁 余光中》教案 冀教版
- 2024中考英語必考1600詞匯分類速記表
- 2024年風力發電運維值班員(技師)技能鑒定考試題庫-下(判斷題)
- 小學語文課程方案2022
- DL∕T 1709.3-2017 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技術規范 第3部分:基礎平臺
- 化妝品生產OEM合同書
- 幼兒園課件:《動物的尾巴》
- Q∕GDW 1572-2014 計量用低壓電流互感器技術規范
- 有色金屬冶金概論課程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