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泓域/衛星互聯網項目內部勞動規則方案衛星互聯網項目內部勞動規則方案xx(集團)有限公司目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3368219 一、 產業環境分析 PAGEREF _Toc113368219 h 3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0 二、 衛星互聯網的用途 PAGEREF _Toc113368220 h 4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1 三、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3368221 h 5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2 四、 公司概況 PAGEREF _Toc11336
2、8222 h 5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3 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主要數據 PAGEREF _Toc113368223 h 6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4 公司合并利潤表主要數據 PAGEREF _Toc113368224 h 6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5 五、 勞動爭議概述 PAGEREF _Toc113368225 h 7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6 六、 勞動爭議的協商解決 PAGEREF _Toc113368226 h 11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7 七、 勞動能力
3、鑒定 PAGEREF _Toc113368227 h 12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8 八、 工傷事故分類 PAGEREF _Toc113368228 h 18 HYPERLINK l _Toc113368229 九、 集體合同概述 PAGEREF _Toc113368229 h 20 HYPERLINK l _Toc113368230 十、 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 PAGEREF _Toc113368230 h 25 HYPERLINK l _Toc113368231 十一、 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的特點 PAGEREF _Toc113368231 h 28 HYPERLI
4、NK l _Toc113368232 十二、 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制定的程序 PAGEREF _Toc113368232 h 30 HYPERLINK l _Toc113368233 十三、 經濟收益分析 PAGEREF _Toc113368233 h 33 HYPERLINK l _Toc113368234 營業收入、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 PAGEREF _Toc113368234 h 33 HYPERLINK l _Toc113368235 綜合總成本費用估算表 PAGEREF _Toc113368235 h 35 HYPERLINK l _Toc113368236 利潤及利潤分配表
5、PAGEREF _Toc113368236 h 36 HYPERLINK l _Toc113368237 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 PAGEREF _Toc113368237 h 39 HYPERLINK l _Toc113368238 借款還本付息計劃表 PAGEREF _Toc113368238 h 41 HYPERLINK l _Toc113368239 十四、 進度計劃 PAGEREF _Toc113368239 h 42 HYPERLINK l _Toc113368240 項目實施進度計劃一覽表 PAGEREF _Toc113368240 h 42產業環境分析初步預計,全省生產總值突破5萬
6、億元,比上年增長7%以上;財政總收入突破6000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41.6億元、增長7.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左右,實現了“三個同步”“三個高于”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圓滿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意義十分重大。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長期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相互交織,困難和挑戰增多。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河南作為全國重要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有厚實基礎、有獨特優勢、有巨大潛力保
7、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兩大國家戰略疊加,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必須堅持用辯證思維看待形勢變化,善于化危為機、危中尋機,變壓力為動力,積極穩妥應對復雜局面,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按保持“三個同步”“三個高于”原則安排:生產總值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進出口總值平穩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和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控制在5.5%左
8、右、4.5%以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提高1.5個和2個百分點,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2%左右,環境保護等約束性指標完成國家下達任務。衛星互聯網的用途衛星互聯網的四大用途:1)實現人口全覆蓋。歐美發達國家人口密度相對較低,進行固定寬帶尤其是光纖的鋪設成本高昂且收回時間較長,此外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同樣不夠完善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樣有需求。2)實現區域全覆蓋。傳統地面通信服務很難覆蓋的航海、航空、島嶼等區域也有較強的網絡接入需求。3)與地面通信形成優勢互補。早在2020年6月發布的5G標準R16中,就有衛星互聯網的技術文檔納入其中,6G研發工作已經將衛星互聯網納入其中并作為重
9、要組成部分,未來衛星互聯網將與5G和6G等地面移動通信網絡平滑切換。4)占領稀缺軌道資源,維護國家安全。按照衛星軌道資源先到先得的國際原則,先發國家發射的低軌道衛星將會搶占更多軌道資源。同時衛星在軌道運行難以受到有效監控和管理,與國家安全也密切相關。衛星發射數量近年來增速加快。2012年,全球新發射衛星數量僅132顆,2021年全球新發射衛星達到1827顆,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33.9%,隨著衛星互聯網下游端的需求刺激,預計未來全球每年衛星發射數還將持續增長。火箭回收技術和“一箭多星”是衛星高密度發射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兩種技術我國均自主掌握。作為目前世界上最便宜的獵鷹-9火箭總造價約為5000
10、多萬美元,如果能回收并可低成本重復使用獵鷹-9火箭的第一級,可降低火箭成本80%;如果第一二級火箭都能回收并低成本重復使用,則可降低火箭成本的99%。另一種降本增效的有效方式就是“一箭多星”,單次火箭發射攜帶多顆衛星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研制效率、發射效率,滿足高密度發射的任務需求。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項目的投資,引入資金的到位將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補充流動資金將提高公司應對短期流動性壓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財務費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進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同時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將為公司未來成為國際領先的產業服務商發展戰略提供堅實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概況(一)公
11、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稱:xx(集團)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黎xx3、注冊資本:1320萬元4、統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xxxxxxxxx5、登記機關:xxx市場監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5-5-117、營業期限:2015-5-11至無固定期限8、注冊地址:xx市xx區xx(二)公司主要財務數據公司合并資產負債表主要數據項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資產總額6800.165440.135100.12負債總額3888.923111.142916.69股東權益合計2911.242328.992183.43公司合并利潤表主要數據項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營業
12、收入25106.1420084.9118829.60營業利潤4081.483265.183061.11利潤總額3757.143005.712817.86凈利潤2817.862197.932028.86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817.862197.932028.86勞動爭議概述(一)勞動爭議的概念勞動爭議也稱勞動糾紛,是指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之間因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的認定與實現所發生的糾紛。勞動爭議實質上是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利益矛盾、利益沖突的表現。勞動爭議與其他社會關系糾紛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勞動爭議的當事人是特定的。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就是勞動關系的當事人,即一方為企業,另一方為勞動者或其
13、團體,并且只有存在勞動關系的企業和勞動者或其團體才有可能成為勞動爭議的當事人;而其他糾紛的當事人則不具有這個特點。2、勞動爭議的內容是特定的。勞動爭議的標的是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是依據勞動法律、法規以及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等確定的,因此,勞動爭議在一定意義上說是因實施勞動法而產生的爭議,如就業、工資、工時、勞動條件、保險福利、培訓、獎懲等各個方面,內容相當廣泛。凡是以勞動權利義務之外的權利義務為標的的爭議都不屬于勞動爭議。3、勞動爭議有特定的表現形式。一般的社會關系糾紛表現為爭議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其影響范圍通常局限在爭議主體之間,而重大的集體勞動爭議、團體勞動爭議除可表現為一
14、般勞動關系糾紛的形式,有時還會以消極怠工、罷工、示威、請愿等形式出現,涉及面廣,影響范圍大,甚至超越事發地區,有的甚或造成國際性影響。(二)勞動爭議的分類1、按照勞動爭議的主體劃分。(1)個別爭議。職工一方當事人數為9人以下、有共同爭議理由的。(2)集體爭議。職工一方當事人數為10人以上、有共同理由的(3)團體爭議。工會與用人單位因簽訂或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2、按照勞動爭議的性質劃分。(1)權利爭議,又稱既定權利爭議。權利爭議是指勞動關系當事人基于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或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約定的權利與義務所發生的爭議。在當事人權利義務既定的情況下,只要當事人雙方都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規定或約定
15、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一般不會發生爭議;若當事人不按照規定行為,侵犯另一方既定權利,或者當事人對如何行使權利義務理解上存在分歧,爭議就會發生。(2)利益爭議。利益爭議是指當事人因主張有待確定的權利和義務所發生的爭議。在勞動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尚未確定的情況下,雙方對權利義務有不同的主張,即對當事人的利益未來如何分配而發生的爭議。顯然,只有在存在勞動關系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此類爭議。它通常表現為簽訂、變更集體合同所發生的爭議。3、按照勞動爭議的標的劃分。(1)勞動合同爭議。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爭議,即開除、除名、辭職等因適用條件的不同理解與實施而發生的爭議。(2)關于勞動安全衛生、工作時間、休
16、息休假、保險福利而發生的爭議。(3)關于勞動報酬、培訓、獎懲等因適用條件的不同理解與實施而發生的爭議。(三)勞動爭議產生的原因1、勞動爭議的內容只能是以勞動權利義務為標的。權利義務的基礎在于勞動法律、集體合同、勞動合同、企業內部勞動管理規則的規定或約定是否遵循法律規范和合同規范是勞動爭議產生的直接原因。勞動權利義務的內容涉及就業、工資、工時、勞動保護、保險福利、培訓、民主管理、獎勵懲罰等各個方面,內容十分復雜,任何一種不規范的行為都有可能產生爭議。2、市場經濟中物質利益原則的作用,使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既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基礎,又有利益的差別和沖突。勞動爭議的實質是勞動關系主體的利益差別而導致
17、的利益沖突。只要是市場經濟體制,只要勞動關系當事人有相對獨立的物質利益,勞動爭議的產生就具有必然性。勞動爭議的產生雖然具有必然性,但是仍然要積極預防勞動爭議的發生。企業應當依法執行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等民主管理制度,建立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企業應當建立勞資雙方溝通對話機制,暢通勞動者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勞動者認為企業在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企業勞動規章制度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可以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解委員會)提出。調解委員會應當及時核實情況,協調企業進行整改或者向勞動者作出說明。勞動者也可以通過調解委員會向企業提出其他
18、合理訴求。調解委員會應當及時向企業轉達,并向勞動者反饋情況。企業應當加強對勞動者的人文關懷,關心勞動者的訴求,關注勞動者的心理健康,引導勞動者理性維權,預防勞動爭議發生。勞動爭議的協商解決勞動爭議的協商解決是處理勞動爭議的一個獨立程序。從訴訟和仲裁法學的視角考察爭議或糾紛的協商解決是指權利的自力救濟方式。所謂自力救濟,是指爭議的當事人在沒有爭議主體以外的第三人的介入或幫助下,依靠當事人自身的力量,通過商談、妥協、讓步解決糾紛。現階段解決勞動爭議的自力救濟方式主要為當事人的相互協商、和解。當事人可以完全自行解決爭議,也可以請求第三方介入協助解決爭議。協商的特征為自治性、爭議主體的合意性和非嚴格的
19、規范性。根據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協商的具體步驟如下。1、發生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可以通過與另一方當事人約見、面談等方式協商解決。2、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勞動者一方可以要求所在企業工會參與或者協助其與企業進行協商。工會也可以主動參與勞動爭議的協商處理,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者可以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作為其代表進行協商。3、一方當事人提出協商要求后,另一方當事人應當積極作出口頭或者書面回應。5日內不作出回應的,視為不愿協商。協商的期限由當事人書面約定,在約定的期限內沒有達成一致的,視為協商不成。當事人可以書面約定延長期限。4、協商達成一致,應當簽訂書面和解協議。和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20、當事人應當履行。經勞動爭議仲裁庭審查,和解協議程序和內容合法有效的,仲裁庭可以將其作為證據使用。但是,當事人為達成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爭議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仲裁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5、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在約定的期限內不履行和解協議的,可以依法向調解委員會或者鄉鎮、街道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所(中心)等其他依法設立的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也可以依法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能力鑒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
21、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制定。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經辦機構代表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組成。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建立醫療衛生專家庫。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
22、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診斷。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勞動能力鑒定工作應當客觀、公正
23、。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參加鑒定的專家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根據工傷保險制度的規定,我國工傷保險待遇分為工傷醫療待遇和工傷致殘待遇。(一)工傷醫療待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期間為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1、醫療待遇。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
24、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2、工傷津貼。在停工留薪期內,工傷職工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
25、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和30%。(二)工傷致殘待遇1、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
26、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5S%。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2、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1)從工傷保
27、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2)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3、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傷補助金。(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8、(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衛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衛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3)一次性工傷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4)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上述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上述第項、第項規定的待遇。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
29、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4、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傷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5、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1)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2)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3)拒絕治療的。工傷事故分類工傷事故分類的目的是認識事故的特點,研究和控制事故的發生。根據不同的事故性質和劃分的標準,可分為以下幾類。(一)
30、按照損傷程度劃分工傷事故分為輕傷事故、重傷事故和死亡事故三類。輕傷為1-104日的失能傷害,重傷為105-6000日以下的失能傷害,死亡為6000日的失能傷害。(二)根據損傷原因劃分工傷事故按傷害類別分為20種,具體為:物體打擊(指落物、滾石、錘擊、碎裂、崩塊、擊傷等傷害,不含爆炸而引起的物體打擊);車輛傷害(包括擠傷、壓傷、撞傷、傾覆傷害等);機器工具傷害(包括絞、碰、碾、割、戳等);起重傷害(指起重設備有缺陷或操作過程中所引起的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刺割;高處墜落(包括從架子、屋頂、架線電桿上墜落以及平地上墜落到地坑等);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烈爆炸(指火藥與炸藥在生產、
31、運輸、儲存過程中發生的爆炸);瓦斯爆炸;鍋爐和壓力容器爆炸;其他爆炸(包括化學品爆炸,爐膛、鋼水包爆炸等);中毒窒息(煤氣、油氣、瀝青、化學物質、一氧化碳中毒);其他傷害,如跌傷、凍傷、野獸咬傷等。(三)按照傷殘級別劃分根據勞動者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將勞動功能障礙分為10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四)職業病最新調整后的2019年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包括10大類132種職業病(含4項開放性條款)。其中新增職業病17種,刪除職業病1種,2項開放性條款進行了整合,另外對16個病種名稱進行了調整。(五)事故劃分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
32、般分為以下等級。1、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事故等級劃分的補充性規定。集體合同概述(一)集體合同的概念集體合同
33、是指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通過集體協商簽訂的書面協議。根據勞動法的規定,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沒有成立工會組織的,由職工代表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集體合同根據協商、簽約代表所代表的范圍不同,分為基層集體合同、行業集體合同、地區集體合同等。我國集體合同體制以基層集體合同為主導體制,即集體合同由基層工會組織與企業簽訂,只對簽訂單位具有法律效力。針對一些地區中小企業較多且工會組建率較低的特點,我國一些省市在地區工會的指導下出現了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合同,這是一種很好的發展趨勢。(二)集體合同的特
34、征集體合同除具有一般協議的主體平等性、意思表示一致性、合法性和法律約束性的特點外,還具有以下特點。1、集體合同是整體性規定勞動條件的協議。集體合同反映的是以勞動條件為實質內容的關系,整體性地規定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勞動權利與義務,現存勞動關系的存在是集體合同存在的基礎。2、工會或勞動者代表職工一方與企業簽訂。集體合同的當事人一方是企業,另一方不能是勞動者個人或勞動者中的其他團體或組織,而只能是工會組織,沒有建立工會組織的,則由勞動者按照一定程序推舉的代表為其代表。3、集體合同是定期的書面合同,其生效需經特定程序。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集體合同文本須提交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審核,經審核通過的集體合同才
35、具有法律效力。(三)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1、主體不同。協商、談判、簽訂集體合同的當事人一方是企業,另一方是工會組織或勞動者按照合法程序推舉的代表;勞動合同的當事人則是企業和勞動者個人。2、內容不同。集體合同的內容是關于企業的一般勞動條件標準的約定,以全體勞動者共同權利和義務為內容。它可以涉及集體勞動關系的各個方面,也可以只涉及勞動關系的某一方面;勞動合同的內容只涉及單個勞動者的權利義務。3、功能不同。協商、訂立集體合同的目的是規定企業的一般勞動條件為勞動關系的各個方面設定具體標準,并作為單個勞動合同的基礎和指導原則;勞動合同的目的是確立勞動者和企業的勞動關系。4、法律效力不同。集體合同規定
36、企業的最低勞動標準,凡勞動合同絲定的標準低于集體合同標準的,一律無效,故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勞動合同。(四)集體合同的作用集體合同制度在協調勞動關系中處于重要地位,其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訂立集體合同有利于協調勞動關系。通過集體合同的協商、簽訂,可以將經營者與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的不同利益追求以集體合同的形式統一起來,在勞動主體與用工主體之間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關系,為建立利益協調型的勞動關系提供法律保障。加強企業的民主管理。集體合同約定的各項條款是經過民主協商制定的,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體現了勞動者參加民主管理的原則,因此集體合同是企業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形式。2、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由工
37、會代表勞動者與企業訂立集體合同,可以改善單個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就有可能以一種集團型的有組織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建立健全工會組織,使分散的雇員形成統一的意志通過集體協商與企業經營者進行溝通,就成為一種維護自己正當權益的正確選擇,可以有效地防止企業侵犯勞動者的合法勞動權益。此外,勞動關系各方面的內容都由勞動合同具體規定,必然增加協商、確定勞動合同的成本集體合同對勞動關系的主要方面和一般條件作出規定后,勞動合同只需就單個勞動者的特殊情況作出約定即可,從而可以提高建立勞動關系的效率。3、彌補勞動法律法規的不足。勞動法律規范對勞動關系調整的規定與實際運行的勞動關系總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無論勞動
38、立法規定的勞動標準多么具體,它都難以覆蓋現實生活中的勞動關系的各個方面,集體合同可以具體規范勞動關系,對勞動立法的某些不完備起補充作用,并且可以強化勞動法的操作性。同時,勞動立法關于勞動條件標準的規定屬于最低標準,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只是法律所要求的最低水平,而這并不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立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通過集體合同約定,密切結合企業經營的實際狀況,從而可以提高勞動者利益的保障水平。(五)訂立集體合同應遵循的原則1、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及國家有關規定。此項原則即為內容合法原則。集體合同的內容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集體合同所確定的勞動條件標準不得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2、相互尊重,平等協
39、商。集體合同簽約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具有平等的意思表示和主張各自權益的權利。因訂立集體合同是勞動者團體和企業兩個平等主體的自主行為,只能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原則。國家不能采用強制命令、仲裁或司法強制的手段。3、誠實守信,公平合作。無論多么詳盡具體的規定也不可能覆蓋勞動關系的所有方面,因此協商訂立集體合同必須堅持誠實不欺,維護團體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的利益平衡、當事人的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當事人應以誠實善意的態度行使權利;集體協商應當堅持程序公平。4、兼顧雙方合法權益。集體協商、訂立集體合同應當兼顧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各方利益,不能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即要均衡所有者、經營者
40、和勞動者各自的利益。5、不得采取過激行為。集體協商、訂立集體合同必須維護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協商雙方應遵循和平原則。訂立集體合同產生爭議時,任何一方都不應采取激化事態的行為。雙方都應顧全大局,維持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一)確定集體合同的主體勞動者一方的簽約人,法定要求是基層工會委員會為集體合同簽約人沒有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由企業職工民主推薦,得到半數以上職工同意的代表為集體合同的簽約人。用人單位一方的簽約人,法定為用人單位行政機關,即法定代表人。在具備法人資格的前提下,跨省市的大型企業或集團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下一級企業或子公司的負責人與工會簽訂集體合同。(二)協商集體合
41、同集體協商任何一方均可就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以及相關事宜以書面形式向對方提出進行集體協商的要求。一方提出進行集體協商要求的另一方應當在收到集體協商要求之日起20日內以書面形式給以回應,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進行集體協商。集體協商主要采取協商會議的形式,集體合同的協商是簽約代表為簽訂集體合同進行商談的法律行為。其主要步驟如下。1、協商準備。雙方簽約人為集體協商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包括確定協商代表,擬訂協商方案,預約協商內容、日期、地點。我國法律規定,集體合同協商代表雙方人數對等,各方至少3名,并確定一名首席代表。企業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擔任或由其書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員擔任;工會首席代表由工會主席
42、擔任或書面委托其他工會代表擔任。用人單位協商代表與職工協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代表一經確認,必須履行義務,因故不能履行職責的,應另行指派或推舉;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可以書面委托本單位以外的專業人員作為本方協商代表。委托人數不得超過本方代表的1/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單位人員代理。集體協商的地點、時間由雙方共同商定,記錄員在協商代表之外指派。2、協商會議。集體協商會議由雙方首席代表輪流主持,并按下列程序進行:宣布議程和會議紀律;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協商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另一方首席代表就對方的要求作出回應;協商雙方就商談事項發表名自意見,開展充分討論;雙方首席代表歸納意見。達成一致的,應當形成集體合同草案或
43、專項集體合同草案,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經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出席,且須經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方獲通過。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通過后,由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簽字。(三)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審查由企業一方將簽字的集體合同文本及說明材料一式三份,在集體合同簽訂后的10日內報送縣級以上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審查。說明材料應包括企業的營業執照、工會的社團法人證明
44、材料、雙方代表的身份證(均為復印件)、委托授權書、職工代表的勞動合同書、相關審議會議通過集體合同的決議、集體合同條款的必要說明等。(四)審核期限和生效勞動行政部門在收到集體合同后的15日內將審核意見書送達,集體合同以審核意見書確認的日期為生效日期。若勞動行政部門在收到集體合同的15日內未提出異議,則自第16日起集體合同自行生效。若集體合同經勞動行政部門審核認定存在無效條款或部分無效條款的,簽約雙方應在15日內對其進行修改,并在15日內重新報送審核(五)集體合同的公布經審核確認生效的集體合同或自行生效的集體合同,簽約雙方應當及時以適當的方式向各自代表的成員公布。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的特點用人單位
45、內部勞動規則是企業勞動關系調節的重要形式。在現代社會,勞動關系主體受到的規范約束主要有兩種:一是以主體雙方同意為條件的合同規范;二是并不以主體是否同意為條件,而是主體必須遵循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規范。因此,關于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的性質問題,應當從合同規范和法律規范的兩個視角去理解。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具有合同規范和法律規范兼有的屬性。從合同規范的視角理解,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首先由用人單位單方面制定或變更,經過勞動者或勞動者團體(工會或職工代表)同意后才成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內容的一部分,進而具有約束力。規章制度可以是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組成部分,其之所以具有約束力,是
46、因為其經過勞動者或其團體的同意成為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內容。對于不同意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內容的勞動者來說,勞動關系通常不能建立。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對規章制度的同意,事實上多數表現為默示同意或概括性同意,正是在此基礎之上,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才可以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規章制度對所有勞動者都具有約束力。在協商訂立集體合同或平等協商直接關系到勞動條件的內部勞動規則制定時,更是以協商雙方達成一致為成立的條件。從法律規范的視角理解,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在工作場所事實上發揮著行為規范的作用。從法理的角度觀察,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本身并不是法律規范,而是法律法規的延伸和具體化,它的強制力和約束力的基礎是法
47、律的授予。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只是由于得到了勞動法的保護而被賦予了法律效力,因而應該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承認其法律規范性。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作為一種規范,具有對勞動關系運行實施規制的效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并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是企業規章制度的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點。1、制定主體的特定性。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以用人單位為制定主體以用人單位公開、正式的行政文件為表現形式,只在本單位范圍內適用。2、
48、企業和勞動者共同的行為規范。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是規范在勞動過程中的企業和勞動者之間以及勞動者相互之間的關系。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所調整的行為是作為勞動過程組成部分的用工行為和勞動行為,既約束全體勞動者,又約束企業行政各職能部門和企業的各組成部分3、企業經營權與職工民主管理權相結合的產物。用人單位內部勞動則的制定和實施是企業以規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協調勞動關系,對勞動過程進行組織和管理的行為,是企業以經營權為基礎決定的行使用工權的形式和手段。制定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必須保證企業職工的參與。企業職工既有權參與相關制度的制定,又有權對制度的實施進行監督。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制定的程序制定用人單位內部
49、勞動規則必須遵循以下法定程序。1、制定主體合法,即內部勞動規則制定主體必須具備制定內部勞動規則的法律資格。內部勞動規則只能由單位行政制定,而單位行政是一個由多層次、多部門管理機構所組成的管理系統,并非其中任何一個管理機構都有權制定內部勞動規則。有權制定內部勞動規則的,應當是單位行政系統中處于決策層次、對用人單位的各個組成部分和全體職工有權實行全面和統一管理的機構。這樣才能保證所制定的內部勞動規則在本單位范圍內具有統一性和權威性。至于單位行政系統中的其他管理機構,雖然可參與內部勞動規則的制定,但無權以用人單位名義制定內部勞動規則。這種主體資格應當依據公司法或用人單位的章程來確定。只有依據公司法或
50、用人單位的章程有權制定內部勞動規則的管理機構,才具有內部勞動規則制定主體的資格。2、內容合法,即內部勞動規則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內部勞動規則的內容與集體合同有相互重疊的部分應使之保持協調而不能相互沖突。內部勞動規則與集體合同在內容上雖然有交叉,但各有側重。前者側重于規定在勞動過程的組織、管理中勞動者和單位行政雙方的職責,即勞動行為規則和用工行為規則;后者則側重于規定本單位范圍內的最低勞動標準。單位行政在其勞動管理中應當履行集體合同所約定的義務,而制定和實施內部勞動規則是單位行政進行勞動管理的一種方式,所以內部勞動規則的內容應當符合集體合同的規定,即內部勞動規則所規定的勞動者利益不得
51、低于集體合同所規定的標準。3、職工參與。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的制定雖然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權的表現,是單方的法律行為,但只有在吸收和體現勞動者一方的意志,或者得到勞動者認同的情況下,才能確保其實施。而且,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是調整勞動行為和用工行為的標準,直接涉及勞動者的利益。我國立法規定,勞動者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因此,制定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用人單位有義務保證職工參與,聽取、征求工會和職工意見。4、正式公布。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以全體職工和企業行政各個部門或組成部分為約束對象,應當為全體職工和企業各個部門所了解,因此,應當以合法有效的形式公布。其公布形式通常
52、為由企業法定代表人簽署和加蓋公章的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1997年11月25日發布的勞動部關于對新開辦用人單位實行勞動規章制度備案制度的通知指出,自1998年1月1日起,對新開辦用人單位實行勞動規章制度備案制度。對新開辦用人單位實行備案制度是勞動行政部門進一步加強勞動監察工作,促進用人單位提高勞動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對新開辦單位實行備案制度,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新開辦用人單位在制定內部勞動規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預防勞動違法行為的發生,更好地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各級勞動行政部門對新開辦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備案審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內部勞動規則內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制定內部勞動規則的程序是否
53、符合有關規定。要求用人單位對其內部勞動規則進行備案是勞動部門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職能、依法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進行合法性審查的一種行政監督管理措施。鑒于勞動行政管理機關規定了用人單位制定的內部勞動規則應當送交勞動行政部門備案的制度,并將該制度的實施情況作為對企業勞動年檢的內容之一,因此,如果企業當地的勞動行政部門對企業內部勞動規則提供備案,建議企業在內部勞動規則制定后及時送交勞動行政部門備案。但內部勞動規則備案與否并不影響企業內部勞動規則的效力,只要該內部勞動規則具備前面的三個要件,是否送交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備案并不影響規章的效力。經濟收益分析(一)營業收入估算項目正常經營年份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3
54、2500.00萬元;具體測算數據詳見營業收入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所示。營業收入、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單位:萬元序號項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營業收入19500.0024375.0027625.0032500.002增值稅760.981004.371166.631410.022.1銷項稅2535.003168.753591.254225.002.2進項稅1774.022164.382424.622814.983稅金及附加91.32120.53139.99169.203.1城建稅53.2770.3181.6698.703.2教育費附加22.8330.1335.0042.303.3
55、地方教育附加15.2220.0923.3328.20(二)正常經營年份增值稅估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和關于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及相關規定,項目正常經營年份應繳納增值稅計算如下:正常經營年份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1410.02萬元。(三)綜合總成本費用估算項目總成本費用主要包括外購原材料費、外購燃料動力費、工資及福利費、修理費、其他費用(其他制造費用、其他管理費用、其他營業費用)、折舊費、攤銷費和利息支出等。項目年綜合總成本費用的估算是以產品的綜合總成本費用為基點進行,根據謹慎財務測算,當項目達到正常生產年份時,按正常經營年份經營能力計算,項目綜合總成
56、本費用26141.06萬元,其中:可變成本21491.17萬元,固定成本4649.89萬元。正常經營年份項目經營成本25033.95萬元。具體測算數據詳見綜合總成本費用估算表所示。綜合總成本費用估算表單位:萬元序號項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原材料、燃料費12011.1515013.9417015.8020018.592工資及福利費1472.581472.581472.581472.583修理費472.54472.54472.54472.544其他費用3070.243070.243070.243070.244.1其他制造費用287.34287.34287.34287.344.2其他管理
57、費用212.31212.31212.31212.314.3其他營業費用2570.592570.592570.592570.595經營成本17026.5120029.3022031.1625033.956折舊費743.88743.88743.88743.887攤銷費12.3112.3112.3112.318利息支出350.92350.92350.92350.929總成本費用18133.6221136.4123138.2726141.069.1其中:固定成本4649.894649.894649.894649.899.2可變成本13483.7316486.5218488.3821491.17(四)稅
58、金及附加項目稅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據謹慎財務測算,項目正常經營年份應納稅金及附加169.20萬元。(五)利潤總額及企業所得稅根據國家有關稅收政策規定,項目正常經營年份利潤總額(PFO):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綜合總成本費用-稅金及附加=6189.74(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按25.00%計征,根據規定項目應繳納企業所得稅,正常經營年份應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6189.7425.00%=1547.43(萬元)。(六)利潤及利潤分配該項目正常經營年份可實現利潤總額6189.74萬元,繳納企業所得稅1547.43萬元,其正常經營年份凈利潤:
59、凈利潤=正常經營年份利潤總額-企業所得稅=6189.74-1547.43=4642.31(萬元)。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單位:萬元序號項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營業收入19500.0024375.0027625.0032500.002稅金及附加91.32120.53139.99169.203總成本費用18133.6221136.4123138.2726141.064利潤總額1275.063118.064346.746189.745應納所得稅額1275.063118.064346.746189.746所得稅318.76779.511086.681547.437凈利潤956.302338.55
60、3260.064642.318期初未分配利潤0.00860.672879.305525.429可供分配的利潤956.303199.226139.3610167.7310法定盈余公積金95.63319.92613.941016.7711可供分配的利潤860.672879.305525.429150.9612未分配利潤860.672879.305525.429150.9613息稅前利潤1944.744248.495784.348088.09(四)財務內部收益率(所得稅后)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系指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累計為零時的折現率,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為:財務內部收益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三年級上冊3 不懂就要問教學設計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第13課《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2章 有理數2.5 有理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 (新版)華東師大版
- 2024四川九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黨建干事崗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吉林四平市悅萍水利管理有限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生物上冊 1.2.2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成本課程培訓:提升企業盈利與競爭力的關鍵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九單元 溶液 9.2 溶解度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初中物理北京課改版八年級全冊三、連通器一等獎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設計遨游漢字王國-有趣的漢字
- 文件簽收單范本
- 《雷雨(節選)》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塔吊防碰撞建筑物專項施工方案
- 倉庫每日檢查記錄表
- 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控制制度
- DB61-T 5066-2023 農村居住建筑設計技術標準
- 背負式風力滅火機的操作與使用
- S7-1500 PLC應用技術 PPT課件 第4章 S7-1500 PLC的常用指令
- 婚禮中主婚人證婚的主持稿
- 腰大池置管引流術的護理
- 定弘法師占察懺儀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