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視角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_第1頁
大概念視角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9 -大概念視角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陳群【摘 要】單元整體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方式,將大概念(又稱大觀念)應用于單元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更好地把握立德樹人的本質,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進行大概念視角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可采取以下方法:發掘育人價值,提煉單元大概念;依托大概念,設定教學目標;聚焦大概念,設計單元活動;內化大概念,布置單元作業。【關鍵詞】大概念 小學英語 單元整體教學單元整體教學改變以課時為單位的碎片化教學,有助于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但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據筆者觀察,教師仍然較多地關注課時層面,偶有從單元整體出發,卻又對課時要點把握不

2、到位,背離了單元整體教學的初衷。具體表現為:(1)單元教學知識化,難以培養綜合品質;(2)單元教學碎片化,難以形成整體觀念;(3)單元教學淺層化,難以實現知識遷移。如何擺脫這種怪圈?筆者認為可以將大概念應用于單元教學中,整合課程內容,整體規劃教學與評價活動,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單元大概念,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本文以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為例,闡述如何在大概念視角下進行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一、發掘育人價值,提煉單元大概念北京師范大學王薔教授認為,大概念可以理解為從零散概念中統整或提煉出來的上位觀念。但怎樣從零散概念中統整或提煉出上位觀念呢?筆者認

3、為,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實施:(一)研讀文本內容,提取板塊子主題單元主題下包含多個相互關聯卻又不同的子主題,基于這些子主題發掘其背后的小概念,可以為構建單元大概念提供依據。因此,為提煉單元大概念,教師首先要深入研讀單元各板塊的內容,提取單元的子主題。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春節,該單元各板塊從不同的視角談論春節,各板塊與單元主題之間以及各板塊間都相互關聯,構成三個子主題,即認識春節的常見活動,體會南北方春節的差異;感受節日團圓的美好,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弘揚中國節日文化,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二)探究子主題,構建單元大概念提取單元子主題后,教師需認真探究子主題,從育人的角度思考子主題對學生成長

4、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構建出單元大概念。這一單元的三個子主題之間層層遞進、不斷深化,教師深挖三個子主題背后的小概念,使基于“春節”主題的各板塊內容更加緊密關聯,構建了單元大概念,即深化對春節的理解與認識,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弘揚中國節日文化,增強民族責任感,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大概念的構建為學生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創造了條件。二、依托大概念,設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導向,大概念對教學目標起著提綱挈領的重要作用,它集中體現了學科結構和學科本質。教師整體建構教學目標時要依托大概念,仔細梳理與大概念相關的語言知識、文化背景與學習策略,厘清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之間的關系,

5、使各課時的目標層層遞進,并最終指向單元目標。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見下表。在這一單元中,為了更好地凸顯單元主題,體現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教師并沒有按照板塊先后順序劃分課時,而是合理調整并整合了各板塊的順序。按照常規教學仍然把Story time作為第一課時,本課時要求學生能感受春節的喜悅氣氛。接著將單元后面的板塊Checkout time調至第二課時,第二課時是第一課時情境的延續,要求學生了解更多的春節習俗,體會南北方春節的差異。再將Grammar time和Fun time整合作為第三課時,在前兩課時對春節了解的基礎上,本課時要求學生能談論中國其他的

6、傳統節日,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自信。最后將Cartoon time、 Sound time、 Culture time三個板塊整合作為第四課時,在前幾課時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本課時要求學生能主動弘揚中國節日文化,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整合調整板塊順序后的四個課時的教學內容聯系更加緊密,使各課時目標逐步遞進,且各課時目標與單元目標依托大概念設定,不僅指向英語核心素養,而且把握了立德樹人的本質,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逐步引導學生生成單元大概念。三、聚焦大概念,設計單元活動大概念視角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要把握好課時與課時之間的整體性、遞進性和持續性,還要在各課時的

7、教學活動中聚焦單元大概念,體現大概念從感知到建構再到生成的過程。(一)整體創設教學情境,感知大概念整體創設教學情境能使各課時內容有機結合,使原本零散的語境形成整體,有利于學生在相對真實的情境中獲得深切的情感體驗和進行有意義的交流。在這一單元中,教師創設了如下的教學情境(如下圖):在第一課時Story time板塊教學中,教師告訴學生,Su Hai有很多朋友,她經常在網上和朋友進行各種方式的交流。今天Su Hai很興奮,因為她收到了來自中國香港的朋友Anna的電子郵件。電子郵件的內容正好是Story time板塊的語篇,通過閱讀電子郵件來學習語篇,了解中國香港的春節習俗。在第二課時Checkou

8、t time板塊的教學中,繼續延續第一課時的情境,Su Hai收到Anna的電子郵件后,立即給Anna回郵件,回復的郵件正好是Checkout time板塊中Choose and write的內容,即Su Hai介紹中國大陸過春節的習俗。在第三課時Cartoon time、 Sound time、 Culture time板塊的教學中,Su Hai收到了朋友Bobby的繪本電子書,書中Bobby介紹了他們一家人的除夕活動,從而導入Cartoon time板塊的學習。Su Hai看了Bobby的繪本電子書后,也發了一個繪本電子書給Bobby,書中介紹了春節第二天Su Hai一家在飯店吃飯,看見廚

9、師照著烹飪書燒菜的事情。隨后,進入 Sound time板塊的學習。Sound time板塊學完后,教師說:“Chinese people usually cook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in Chinese New Year. Because i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We also call it Spring Festival.”由此進入Culture time板塊的學習,即了解中西方不同的節日文化。在第四課時Grammar time和Fun time板塊的教學中,Su Hai收到了來自英國的朋友Amy的

10、短視頻,在短視頻中,Amy利用一般將來時介紹了他們一家人在圣誕前夕和圣誕節當天將要進行的活動。教師通過小視頻讓學生了解西方圣誕節的習俗,同時出示視頻中運用到的一般將來時的句子,讓學生仔細觀察句子結構,引出一般將來時,進入Grammar time板塊的學習。Su Hai通過短視頻知道了Amy的圣誕節計劃,并了解了圣誕節,她想拍個關于中國傳統節日的短視頻發給Amy,讓Amy了解中國的節日文化,但她需要大家的幫助,幫她完成制作短視頻的各種節日計劃的文字內容。此時,進入Fun time板塊的學習,即讓學生兩人一組玩抽卡片游戲,然后根據卡片上的節日,寫出相對應的節日計劃。在整個單元中,教師創設了思維導圖

11、式的整體情境,以主人公Su Hai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將Anna、Bobby和Amy作為思維導圖的二級分支。Su Hai通過email、e-book、short video三種形式分別與朋友Anna、Bobby和Amy進行網絡交流,由交流春節習俗到交流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這樣創設情境將單元各課時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有效避免了零散、無序的情境給學生思維帶來的斷裂感。學生在整體情境中進行情感體驗和交流,感知了本單元的大概念。(二)遞進設置教學任務,建構大概念大概念視角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活動既要關注是否聚焦大概念展開,還要關注這些活動之間是否有銜接、有層次、有變化。因此,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

12、師應變換活動方式,提升活動的豐富性、靈活性和綜合性,拓寬學生語言的學用空間,培養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這一單元四個課時的語言輸出環節中,教師設置了如下的教學任務。第一課時,教師出示提示語“Before Chinese New Year, were going to. On Chinese New Years Eve, were going to. On Chinese New Years Day, were going to. On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學生根據提示語談論自己的新年計劃,由于有提示語,學生談論新年計劃比較容易。第二課

13、時,讓學生用電子郵件的形式寫一寫自己的春節計劃,寫之前先完成春節計劃的思維導圖,再根據思維導圖寫出具體的計劃。雖然兩個課時的任務都是圍繞春節計劃,但第一課時只要求學生會說,而第二課時提高了要求, 要求學生會寫。第三課時,學生兩人一組選擇一個感興趣的中西方節日,抓住節日特色,制訂計劃。形式可以是同桌問答,也可以是單獨陳述。前兩課時的任務只是圍繞春節,第三課時的任務是圍繞任意一個感興趣的中西方節日,話題范圍擴大。第四課時,讓學生寫一寫自己感興趣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讓外國人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難度系數增大。四個課時的教學任務呈螺旋上升的遞進關系,通過整體設計有層次的教學活動,不僅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

14、合語用能力和寫作能力,而且加強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激發了他們主動弘揚中國節日文化的意識。(三)持續發掘育人價值,生成大概念立德樹人是單元整體教學的根本任務,教師要充分發掘單元主題的育人價值。在這一單元的四個課時中,教師每一課時都抓住一個重點問題和學生交流。第一課時交流的問題是:Do you like Chinese New Year? Why?學生會因春節可以去親戚家拜年、收到壓歲錢、吃大餐等習俗作為自己喜歡春節的理由。第二課時交流的問題是:Whats Chinese New Year?學生會從春節代表團圓、祝福等含義去理解。第三課時交流的問題是:Do you like Chin

15、ese festivals or western festivals? Why?有的學生喜歡中國節日,也有的學生喜歡西方節日,不管喜歡哪種節日,只要理由充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第四課時交流的問題是:In order to carry forward Chinese festival cultur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學生認為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向世界宣傳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拍攝有關中國節日文化的短視頻、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交流活動等。四個問題緊密契合課時教學內容,逐步深入單元主題的育人價值,有效促進學生生成單元大概念。四、內化大概念,布置單元作業課后作業可以是對課

16、堂學習內容的鞏固和拓展,也可以是對下一課所學內容的預習。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需要統一規劃每課時的作業,使作業具有多樣性、遞進性和延續性,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同時每節課的作業要緊扣單元主題,促進學生逐漸內化單元大概念。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第一課時要求學生查詢自己不會表達的有關春節習俗的詞匯,并用作業本記錄下來。在第一課時的拓展環節,大多數學生談論的春節計劃千篇一律,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詞匯量有限,用的基本上都是教材中出現的單詞。因此,讓學生課后拓展有關春節習俗的詞匯,有助于學生豐富自己的春節計劃,同時為第二課時寫春節計劃做好鋪墊。第二課時要求學生將課堂上寫的春節計劃和父母分享,征

17、求父母的意見后,再次修改春節計劃。學生制訂計劃時僅憑自己的意愿常常會不切實際,讓學生和父母分享春節計劃,父母會結合家庭實際情況提出他們合理的建議,這樣學生修改后的計劃更真實、更貼近生活。第三課時要求學生查閱資料全面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在第三課時的拓展環節,學生兩人一組選擇一個感興趣的節日制訂計劃,教師從學生制訂的計劃中發現學生對節日習俗的了解甚少,計劃內容單一,因此讓學生全面了解節日的習俗為第四課時寫中國傳統節日計劃做好了準備。第四課時,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宣傳中國的節日文化,可以選用手抄報、繪本、短視頻等多種方式,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增強他們的民族自信。四個課時的作業從查詢自己不會的春節詞匯到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春節計劃,再到查閱資料全面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最后到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方式宣傳中國的節日文化,整個單元作業內容形式豐富、有層次。作業話題從春節延伸到中國其他傳統節日,主題意義突出,幫助學生不斷內化本單元的大概念,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大概念視角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知識化、碎片化和淺層化的問題,而且幫助教師更新育人理念和改革育人方式,同時為學生提供邏輯清晰、情境豐富的單元育人藍圖,促進英語學科育人價值扎根課堂。【參考文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