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游褒禪山記教學設(shè)計第一課時學習目標: 1、在誦讀的基礎(chǔ)上,運用提要鉤玄的方法整體把握文意和概括各段主要內(nèi)容,積累相關(guān)的文學文化常識。2、結(jié)合課文注釋,緊扣上下文,能準確翻譯課文第一段,并積累該段文言知識。預(yù)習提綱:學生借助工具書、課文注釋標注課文生字。學生自學文本助讀第 100 頁“知識鏈接”相關(guān)內(nèi)容,積累相關(guān)的文學文化常識。 3、邊讀邊畫出各段中記敘、議論的句子,結(jié)合研討與練習一整體把握文意。4、結(jié)合課文注釋,緊扣上下文,口頭翻譯課文第一段。學生活動過程及方法:課前五分鐘:教師抽查學生背誦蘭亭集序。導(dǎo)入新課。教師提問:在初中我們學過哪些用文言文寫作的游記?西湖游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醉翁亭記、
2、滿井游記這類文章有何特點?明確:敘事寫景,抒情感懷 。一般以敘為主,感為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游記游褒禪山記,看它在寫法上有何區(qū)別?(板書課題:游褒禪山記)三、預(yù)習檢測:1、讀準字注音:無物以相()之何可勝()道也哉長樂王回深父() 2、檢查文本助讀第 頁“知識鏈接”相關(guān)內(nèi)容,積累相關(guān)的文學文化常識自學情況。四、作家作品及背景作者介紹: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現(xiàn)江西省臨川縣)人。仁宗慶歷進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強化統(tǒng)治力量,以防大規(guī)模的農(nóng)
3、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因保守派反對,新法迭遭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謚文。他強調(diào)“權(quán)時之變”反對因循保守,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其詩文頗有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xiàn)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散文雄健峭拔,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但風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時代背景資料: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現(xiàn)在安徽省潛山縣)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辭職回家探親,在歸途中游覽了山
4、巒起伏,有泉有洞,風景秀美的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五、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要求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點,弄清作者的總體構(gòu)思。全文5段,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是記游部分,記敘褒禪山的來歷和登山游覽的過程。第二部分(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yīng)第1、2段是借游覽經(jīng)歷抒發(fā)有關(guān)治學的議論。第三部分(5段)補敘同游者的情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教師進一步引導(dǎo):古人在游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
5、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yīng)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游洞無關(guān)。作者此次游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討論后應(yīng)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4.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么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么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jīng)“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么意思?(為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結(jié):“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5.“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游中哪句話是前后照應(yīng)的?(“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夫
6、游之樂”是指什么說的?(至洞之深處。)為什么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游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也表現(xiàn)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隨之”。)小結(jié):“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六、自主學習(獨立學習為主,小組討論為輔),學生研讀第一自然段。(一)、抽學生讀第一段,讀準字音,讀清句讀。(二)、抽學生翻譯文句,翻譯不準確的通過小組討論解決疑難,教師點撥補充。設(shè)置問題及引導(dǎo):“褒禪
7、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后來訛音為“華”。)“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里是指前洞還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嗎?(“仆”后省“于”。)說碑“距洞百余步”,卻沒有說出方位,據(jù)你判斷,碑應(yīng)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為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后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三)
8、、文言知識積累:1.文中的詞類活用(1)始舍于于其址 名詞作動詞,筑舍定居(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名,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2.偏義復(fù)詞:廬冢。 3.判斷句: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音謬也六、課外作業(yè)。1.鞏固第1段所學知識,預(yù)習第2、3段。2.完成練習第二題,3整理.“其”的用法。二次備課:第二課時能力發(fā)展目標:1、回顧上節(jié)所學知識,在充分預(yù)習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課文注釋,緊扣上下文,能準確翻譯翻譯課文2、3段。2、結(jié)合句內(nèi)語境和句外語境,能推敲重要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文言知識。預(yù)習提綱: 結(jié)合課文注釋,緊扣上
9、下文,口頭翻譯課文2、3段。學生活動過程及方法:課前五分鐘:教師抽查學生上一節(jié)課所學文言知識。預(yù)習檢測:。三、自主學習(獨立學習為主,小組討論為輔),學生研讀第二、三自然段。(一)、抽學生讀2、3段,讀準字音,讀清句讀。(二)、抽學生翻譯文句,翻譯不準確的通過小組討論解決疑難,教師點撥補充。一、檢查作業(yè)。1.“其”的用法。1.先檢查練習的第二題的完成情況。.2.“其”的用法(1)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2)始舍于其址。代詞表領(lǐng)屬,它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4) 距其院東五里(那,代指慧空禪院) (5) 獨其為文猶可識(它,代仆碑) (6) 問其
10、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8)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自己,代作者) (9)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指古人) (10) 其孰能譏之乎(語氣助詞,難道,表反詰) (11)既其出助詞,無義。(12)視其左右代詞,自己(代作者)。(13)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14)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二、1.學生誦讀第2段.教師引導(dǎo)下列問題。“其下平曠所謂前洞也”“前洞”陪襯“后洞”,一筆帶過,妙。“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筆帶過行程。“有穴窈然”寫所見,“入之甚寒”寫
11、所感。“問其深”寫所問。這是詳寫后洞。“余與四人而其見愈奇”“愈深”“愈難”“愈奇”六字,大有深意,為下文議論張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記,“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結(jié)束。“蓋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記洞中所見。“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追記自身,伏“悔”字。“既其出游之樂也”以“悔”結(jié)束記游,為下文抒發(fā)議論作鋪墊。2.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游洞經(jīng)過;第二層(“蓋余所至”至段末)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三)文言知識積累1.文中的詞類活用(1)有泉側(cè)出:名詞作狀語,從旁邊。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3)問其深:形容詞作名詞,
12、深度(4)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形容詞作動詞,窮盡(5)則其至又加少矣:動詞作名詞,到達的人。2.古今異義詞1. 十一、 2.于是 3.非常 4.所以。(步步高36頁)三、誦讀第3段。教師引導(dǎo)完成下列問題。“于是余有嘆焉”“于是”承上,“嘆”啟下,由敘事過渡到議論。“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為下文立論根據(jù)。“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yīng)前洞、后洞。“而世之奇?zhèn)ピ谟陔U遠”照應(yīng)上文“其見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yīng)上文“則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事實推出結(jié)論,為下文“盡吾志”張本。“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
13、應(yīng)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yīng)上文“火尚足以明也”。“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導(dǎo)出最重要的結(jié)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前有反襯,后有反問,語勢節(jié)節(jié)上升。“此余之所得也”總收一筆。本段可分兩層: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導(dǎo)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yīng)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
14、然”“其”“乎”等虛詞。這是本文思想內(nèi)容的重點。(三)、文言知識積累:.文言實詞: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觀察) (2) 而世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景象) (3)大王見臣列觀(建筑物的一種,宮廷中的樓臺、宮殿) (4)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5)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獲) (6)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能夠) (7) 至于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詞作名詞,迷亂的地方 (8) 往往有得:動詞作名詞,心得 (9)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名詞,觀察 (10) 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常在于險遠:名詞,景象 (11)“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實詞
15、性詞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12)“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13)“此余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后應(yīng)作一頓。四、布置作業(yè)。1.鞏固第2至3段所學知識,預(yù)習第4、5段。2.整理“之”的用法。二次備課:第三課時能力發(fā)展目標:1、回顧上兩節(jié)所學知識,在充分預(yù)習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課文注釋,緊扣上下文,能準確翻譯翻譯課文4、5段。2、結(jié)合句內(nèi)語境和句外語境,能推敲重要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文言知識。3、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jié)合,前后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4、借鑒學習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
16、的思想預(yù)習提綱:1、回顧上節(jié)所學內(nèi)容。2、結(jié)合課文注釋,緊扣上下文,口頭翻譯課文4、5段。學生活動過程及方法:一、課前五分鐘:教師抽查學生上一節(jié)課所學文言知識。二、 自主學習(獨立學習為主,小組討論為輔),學生研讀第四、五自然段。(一)、抽學生讀4、5段,讀準字音,讀清句讀。(二)、抽學生翻譯文句,翻譯不準確的通過小組討論解決疑難,教師點撥補充。一、檢查作業(yè)。.整理“之”的用法。 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語法分類 (1)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 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帧⒎浅V^ (4) 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無物
17、以相之 (6) 其孰能譏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8)送孟浩然之廣陵。A 相當于結(jié)構(gòu)助詞“的”:(3)(7) B 代詞,指代人、物、事、地方等,作賓語:(5)(6) C 助詞,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1)(2)(4) D.動詞,到、往二、誦讀第4段。1學生朗讀這一段,然后教師質(zhì)疑:“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yīng)?(“其文漫滅”。)“后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yīng)?(“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追問: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勝道也哉”。從這里
18、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小結(jié):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2.講述“三豕涉河”的故事。“子夏之晉,過衛(wèi),有讀史記(古書,非司馬遷作)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已亥涉河也。”(呂氏春秋察傳)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對眾口傳聞的事、古書上記載的事都要仔細加以分析,辨明正誤,不可盲從這就是本文作者說的“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三、略讀第5段。古代游記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幾乎成為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jīng)見過,請說出篇名。(小石潭記。)再問:試以這兩篇游記為例,說說運用這種定式有什么好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展板制作簡易合同范本
- 家電采購合同范本
- 定制吉他合同范本
- 服裝公司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商鋪沒有租賃合同范本
- 商品房銷售合同范本(28篇)
- 生產(chǎn)管理崗年終工作總結(jié)
- 醫(yī)生簡約手術(shù)治療醫(yī)療保健演示模板
- 預(yù)防接種制度
- 送客流程與話術(shù)
- 2025年醫(yī)保政策法規(guī)考試題庫及答案試卷(宣傳解讀)
- 紅酒-價格表格
- 2025年機電實務(wù)考試題型及答案
- CRH5動車組轉(zhuǎn)向架
- 2025江蘇宿遷宿豫區(qū)總工會公開招聘5人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西北四省(陜西山西青海寧夏)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英語試卷含答案
- 醫(yī)院門禁施工方案
- 2025年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測試題庫a4版
- 2025年安慶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單招職業(yè)適應(yīng)性考試題庫往年題考
- 《快樂讀書吧:探索科學的奧秘》教學設(shè)計與指導(dǎo)課件(第一課時)
- 動態(tài)成本控制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yīng)用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