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急診學急性出血_第1頁
中醫急診學急性出血_第2頁
中醫急診學急性出血_第3頁
中醫急診學急性出血_第4頁
中醫急診學急性出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急性出血廊坊市中醫醫院急診科 袁宏達第1頁【定義】急性出血是急診內科常見病癥,屬于中醫“血證”范圍。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諸竅之鼻衄,齒衄,嘔血、咯血,下出于二陰之便血、尿血,以及溢于肌膚之肌衄等皆屬血證范圍。急性出血發病急驟,病勢險惡,如不及時處理可危及生命。本章主要討論咯血、嘔血、便血。第2頁【病因病機】出血患者,多在內傷積損基礎上,因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或勞倦耗傷正氣等而造成。咯血多存在肺臟內傷,如肺癆、肺癰、肺癌等。嘔血多存在胃和肝膽內傷,如胃脘痛、胃癌、鼓脹等。便血多存在腸道內傷,如腸癌、休息痢等。另外,全身性疾病也易發生出血,如白血病等。第3頁【病因病機】1、外邪侵襲 2

2、、內傷七情3、勞倦內傷4、飲食不節5、藥品損傷6、其它誘因(一)病因第4頁【病因病機】急性出血患者,無顯著勞倦過分誘因,初起皆以實證為主,此時表現為出血勢猛,神志清楚,無肢冷、語低氣微、面色蒼白等表現。虛可致實,實可化虛,亦有雖有虛態,但與出血無關,實為邪盛所致;亦有雖有實象,但出血實為氣不固攝而為。出血進展,氣隨血脫,則以虛證為主,急性出血病勢緊急,病機虛實轉化可在數小時內完成。(二)病機第5頁【診查思緒】1、望診失神患者表現為冷淡,意識含糊,提醒出血并發了脫證,病情危急,需馬上進入搶救程序。亂神患者表現為躁擾不安,語無倫次,提醒將要出現脫證,隨時觀察病情改變,準備進入搶救程序。得神患者表現

3、為言語清楚,對答切題,目光靈活,呼吸平穩,提醒病情較輕,實證居多。出血患者呼吸急促,多為情志擔心所致。若呼吸急促,伴有神志改變,病情較重,易發脫證。呼吸微弱,嘆氣樣呼吸,見于脫證。出血者面色,膚色:(1、出血量2、伴見面色黧黑或鞏膜黃染3、皮膚黏膜)出血顏色:偏紅-實熱;晦暗、紫黑虛寒或瘀血形體:消瘦久病壞病;正常或肥胖新病和實證第6頁【診查思緒】2、聞診呼喚患者聽其應答反應,如無應答提醒意識喪失,病情危重。應答語音低弱,提醒虛證;應答切題,語音洪亮,提醒實證。聞到酒味提醒患者有酗酒史,口中臭穢提醒胃腸積熱;有機磷中毒可聞見大蒜味;肝病患者可有肝臭味。第7頁【診查思緒】3、問診對于酗酒和毒物接

4、觸患者,盡可能明確時間、品種以及數量。對于有內傷基礎患者,要盡可能明確病史長短,控制病情情況及診療經過。問出血時間、出血量、診療經過對診治血證極為主要。第8頁【診查思緒】4、切診觸摸四肢,四肢厥冷,伴冷汗出者,提醒虛證,有厥脫征象,須嚴密觀察,主動搶救。四肢溫暖,干濕適中,提醒病情尚輕。出血者脈象受出血量、出血速度、病情輕重等原因影響。5、病情危重程度判斷失神,面色蒼白,出血不止,肢端濕冷,脈細數或浮大,尿少或無尿,病情危重。第9頁【診療】(一)咯血1、疾病診療咯血,血由肺內或氣管而來,經氣道咳嗽而出,常伴有胸悶、喉癢、咳嗽等癥狀。第10頁【診療】(一)咯血2、證候診療(1)肺熱傷絡主癥:咳嗽

5、,痰中帶血或咳吐純血,咳血量多,血色鮮紅,甚或從口涌出,咳而氣逆,胸脅隱痛,頭痛眩暈,口苦而干,目赤,或胸滿胸痛,氣急,口渴心煩,便秘溲赤,或伴發燒。舌脈: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第11頁【診療】(2)陰虛肺熱主癥:咳嗽陣作,重復咳血,血色鮮紅或淡紅,或痰中帶血,咳嗽少痰,或干咳無痰,常伴有口干咽燥,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顴紅,或兼耳鳴,腰膝酸軟。舌脈:舌紅乏津,少苔或無苔,脈細數。(3)氣不攝血主癥:痰中帶血或咳吐純血,或兼見衄血、便血,或咳或不咳,面色無華,身疲乏力,頭暈目眩,耳鳴心悸,或肢冷畏寒。舌脈:舌質淡,脈虛細或芤。第12頁【診療】(二)嘔血、便血1、疾病診療 嘔血、血由胃來,隨嘔吐

6、而出,血出有聲,常伴胃脘不適、惡心、嘔吐等癥狀。便血:指血從肛門排出,大便帶血,或全為血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第13頁【診療】(二)嘔血、便血2、證候診療:(1)胃熱傷絡主癥:胃脘脹滿不舒,甚則作痛,惡心嘔吐,嘔吐鮮血或紫暗,常夾有食物殘渣,口苦口臭,大便次數常增加,便血紫黑。舌脈: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2)氣虛血瘀主癥:吐血綿綿不止,時輕時重,或下血紫暗,或色黑如漆,胃脘疼痛隱隱,神疲乏力,心悸氣短,面色蒼白無華。舌脈:舌質淡,苔薄,脈細弱。第14頁【搶救處理】急性出血病情危急,易氣隨血脫,血從口鼻而出者,易將血誤吸入氣道造成窒息,均會快速危及生命,一旦發覺急性出血,馬上救治。降

7、低搬動,保持適當體位,防止擔心情緒。應該維持生命體征平穩為先,為止血治療爭取時間。第15頁【搶救處理】(一)基本處理1、擺放體位:血從肺咯出者,取頭低腳高位,并將頭偏向一側;嘔血者取側臥位;出血部位不明可取平臥位。盡可能降低患者與醫療無關體位變動。2、開放氣道:血從口鼻而溢出者,可將頭偏向一側,謹防血液誤吸入氣道造成窒息。3、監測患者神志、脈搏改變、尿量、出血情況。4、快速開放靜脈通道,補充晶體液及膠體液,出現脫證予益氣固脫類中藥制劑,在確保主要臟器灌注壓基礎上,血壓維持在適當水平。同時完善血常規及血型檢驗,必要時輸血治療。第16頁【搶救處理】(二)綜合救治1、針刺治療,嘔血可單獨選取人迎穴,

8、用梅花針從穴位中心向外周圓圈叩擊,先叩右側再叩左側,每側3-5分鐘。咯血可針刺孔最穴止血,便血可針刺足三里、地機穴。2、口服云南白藥保險子,依據出血情況靈活調整用量及用藥間隔時間。3、嘔血、便血初起,出血勢急,可用冰水(或鮮藕汁、蘆茅根水)頻頻調服三七粉、白及粉、大黃粉。4、咯血初起,鮮藕節60-100g,生白芍60-100g水煎頻頻冷服,虛證實證皆可使用。5、凡失血過多,出現氣虛欲脫,汗出肢冷,脈細微,急用人參30-60g,生甘草15-30g,水煎頻服。或靜脈予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益氣固脫,可1-2小時重復給藥一次,以脫證得到控制為度。待生命體征平穩后,若血仍未止,可參考以上三項對癥止血。

9、第17頁【分證論治】(一)咯血1、肺熱傷絡治法:清肺泄熱,涼血止血。方藥:黛蛤散合瀉白散加減,慣用桑白皮、地骨皮、海蛤殼、青黛、甘草等。加減:痰熱較重,可加黃芩、鮮竹瀝、魚腥草,或合千金葦莖湯;咯血較重者,可另加白及粉、三七粉吞服以止血;大便干結者,可加大黃以瀉熱通便,涼血止血。第18頁【分證論治】2、陰虛肺熱治法:滋陰清熱,潤肺止血。方藥:百合固金湯加減,慣用生地黃、熟地黃、玄參、當歸、白芍、百合、麥冬、貝母、生甘草、桔梗等。加減:咳血較重者,去桔梗,加白及,茜草、仙鶴草、側柏葉、或十灰散涼血止血;重復咳血者,加阿膠、三七養血止血;潮熱、顴紅者,加青蒿、鱉甲、地骨皮、白薇以退虛熱;由肺癆所致者,用月華丸加減治療。第19頁【分證論治】3、氣不攝血治法:益氣攝血,健脾養血。方藥:人參甘草湯加減,慣用人參、甘草煎湯頻服,以補氣攝血。第20頁【分證論治】(二)嘔血、便血1、胃熱傷絡治法:清胃瀉火,涼血止血。方藥:黃連解毒湯合止血散加減,慣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