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二單元 中古時期的世界 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專題概述:在世界歷史上,514 世紀一般被稱為“中古時期”。 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社會,它的基本 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莊園和農奴制度。封建經濟的發展, 城市的產生,推動了王權的強化和主要封建國家的形成。 由東羅馬發展而來的拜占庭帝國一度繁榮,俄羅斯在反抗 蒙古的斗爭中逐漸崛起。在亞洲,阿拉伯帝國政治穩定、 經濟繁榮,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 了德里蘇丹國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國家, 后來幕府掌握了實權。在西非,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古國 先后興起。在美洲,印第安人獨立發明了農業,創造了燦 爛的文明,阿茲特克
2、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歷史上空前強 大的帝國,并成功維持了數百年的統治。本課教材分析:本課是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二專題中古時期的世界的第一課,上承古代世界的大帝國中羅馬帝國的衰落與分裂史實,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也正標志著世界歷史進入中古時期;下啟中古時期的亞非美洲的文明與發展,拜占庭帝國也正為西亞奧斯曼帝國的興起而消失于歷史長河。既有貫穿歐洲上古、中古時代文明發展的縱向聯系,又有溝通中古時代歐、亞、非、美各區域文明交流的橫向聯系。【唯物史觀】運用唯物史觀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發展的觀點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等原理【時空觀念】通過大量的史料分析和時空定位,使學生了解在空間上涉及
3、中古的西歐和中古的東歐,進一步認識城市興起對中古西歐產生了的重大影響,進而理解城市的興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橋梁。在史料研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時空的定位發展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結合史料,用自己的話說出城市居民構成、自治方式、城市自治的影響,感受材料體現的中世紀基督教的顯赫經濟與精神力量,提高史料實證的能力,把握城市與宗教對于王權強化的重要影響,培養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歷史解釋】小組討論,就“基輔羅斯”到“俄羅斯帝國”的歷史進程制作年表,并科學評價伊凡四世政治舉措(特別是特轄領地制)在其中的作用,增強自身自主進行歷史解釋的能力。【家國情懷】通過了解中古時期歐洲的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的變化狀況,
4、認識這一時期各區域文明的多元面貌。進一步理解歐洲各國、各地區、各民族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識。進而感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內涵,加強文明交流互鑒,促進共同發展。重點:中古西歐的政治、經濟、社會特點;城市興起的影響。難點:城市興起的影響架起走向近代世界的橋梁。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他們正處于初中學段向高中學段的轉折期,屬于青年期初期階段,處于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發展規律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心理處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他們充滿著對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學習熱情,學習目的性強,思維的獨立性強、自覺性高,但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還不豐富,已有的只是大多
5、是零散的、感性的、具體的,還沒有形成可以認識更復雜事物的知識體系,還很難形成抽象的理論認識,同時這一階段隨著課業負擔的加重,競爭的日益激烈,自身思維意識的發展,比較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因特別注重考慮高中生的心理發展特征,發揮其主動作用,引導他們朝著積極、向上、健康的方向發展,樹立正確科學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十分關鍵。為此教師應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唯物史觀為指導,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核心,師生一道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梳理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主要階段,引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在歷史時空框架下把握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以及人
6、類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歷史進程中的變化與延續、繼承與發展、原因與結果,建構歷史發展的前后聯系,認識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進一步拓展歷史視野,發展歷史思維,改變以往知識中心、單純記憶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為未來的學習、工作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礎十分必要。導入:(教師)呈現圖片一圣彼得教堂彩圖,并介紹: 圣彼得教堂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是歐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也是今天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是以耶穌的門徒之長圣彼得命名的,彼得的含義是“磐石”,意思是它將成為教會的基石。它是中古歐洲典型的標志性的建筑物。這一全世界第一大教堂,可以被看作中古歐洲
7、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觀的權利結構和有形的政治文化。下面我和同學們一起去了解學習中古時期的歐洲。 教學設計意圖:通過呈現歷史文物中古歐洲的標志性建筑物圣彼得教堂,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和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教授新課一、西歐封建社會(一)封君封臣制度封建等級制度(教師)指導學生觀看:圖片五西歐封建等級示意圖和圖片六臣服禮圖并結合課本內容,了解相關知識,教師強調“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教師設問)通過對西歐封建等級示意圖和臣服禮圖的觀看結合課本內容,從中同學們看出封君封臣制度有哪些特點?(學生活動)多名學生回答、補充、完善。特點: 以土地為紐帶、層層分封;等級森嚴
8、、 依次主臣關系。(教師簡介)封君封臣制度產生的影響:一方面 國王僅僅是名義上的全國最高土地所有者,實際權力有限;另一方面 封建領主各自為政,分裂割據。(二)莊園經濟、農奴制度(教師)指導學生觀看:圖片七莊園平面示意圖并結合課本內容,從中總結西歐封建莊園有那些特點?(學生活動)多名學生回答、補充、完善。特點:土地分為三個部分:領主自營地、自由農份地、農奴份地。 自給自足的經濟實體 農奴沒有人身自由;受勞役地租剝削。(教師設問)西歐的社會狀況如何?呈現圖片八查理加冕圖政教合作;呈現圖片九卡諾莎之辱政教沖突兩幅圖結合課本內容,指導學生觀看,并提問這兩幅圖片說明了什么?呈現材料一 “教皇權力好比太陽
9、,國王權力猶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陽借來的。” 教皇英諾森三世材料一說明了什么?天主教在中世紀歐洲的地位如何?(學生活動)多位學生簡單回答(教師總結)中古西歐封建社會是二元社會。以國王為代表的王權和與以基督教教會為代表的教權互相依存,共同維護封建秩序。王權與教權既依存又斗爭。 一方面,王權希望依靠基督教為自己的統治披上合法的外衣,而教會也希望依靠強大的蠻族國王來壯大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在最高權力的擁有問題上,教皇與封建君主不斷發生碰撞和摩擦,明爭暗斗。結果: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天主教建立起大一統神權統治。(教師設問)教皇教會憑借哪些勢力對西歐實行獨裁黑暗統治的呢?呈現材料二并結合課本內容(學生
10、活動)從材料二中提取有效信息,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進行總結)材料二:教會有自己的法律和法庭,可以對任何教徒,甚至包括皇帝和國王進行審判(有權廢立國王、凌駕各國君主之上任意干涉各國內政)。羅馬教廷成為中歐和西歐一切宗教事務和教義問題的最高裁判機構。 教會占用大量土地和資產,還征收什一稅,是西歐最大封建主。 教會控制西歐的思想文化,壟斷教育,禁絕“異端”思想,天主教神學思想在整個西歐中古社會占統治地位。摘編自世界歷史(中古部分)(教師總結)這樣教會利用強大的政治、經濟、精神力量建立教階制度,實行莊園經濟,對西歐實行獨裁黑暗統治。(教師)上面我們分析了中古西歐的所謂“黑暗”之狀,而中古西歐是
11、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過渡的橋梁,那么它在所謂的“黑暗”之中一定蘊藏著驅散黑暗的光明城市的興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橋梁。教學設計意圖:運用教師搜集的大量圖片材料和文字材料并結合課本內容,指導學生帶著預設的問題,閱讀史料,通過對史料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比較等思維操作。研習史料、思考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做出解釋判斷,逐步解決中古西歐封建制度典型的政治、經濟、社會特征及教會對西歐實行獨裁黑暗統治的簡單狀況。激發學生產生疑問,促使學生掌握歷史時序,知道史料對認識歷史的重要意義,學會搜集、整理、運用史料闡釋歷史,強化對歷史的理解,提高對歷史的解釋能力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求真精神,擴展國際視野,強化國
12、際理解。二、城市的興起中世紀的花朵(教師)指導學生觀看圖片十、十一兩幅城市的興起示意圖及呈現材料三,并結合課本內容,指導學生閱讀材料三,設問從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的兩幅圖及材料三中獲取哪些歷史信息?(提示從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原因、 時間、地點和主要的中心城市等方面作答)材料三:西歐在中古初期,由于戰亂和經濟衰敗,昔日繁榮的羅馬城市大多變為廢墟。11世紀前后,隨著生產力提高,手工業逐漸發展起來。一些有專門手藝的農奴逃離封建莊園,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開設作坊,成為手工業生產者,商人也隨之在這些地方聚集。為防御侵擾,他們在聚居地筑起柵欄或圍墻,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新的工商業城市。 摘編自
13、世界歷史(中古部分)(學生回答) 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原因:生產力提高,手工業的發展。時間:11世紀前后。地點: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主要的中心城市有:巴黎、倫敦、馬賽、威尼斯、佛羅倫薩等等。(教師)呈現材料四 ,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從材料能獲取到哪些歷史信息?(如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后的狀況如何?對此又通過哪些方式進行斗爭,結果如何?)材料四:西歐的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領地上,國王和封建主可以對城市居民任意盤剝。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許多城市通過贖買、起義等斗爭方式,最終贏得了自治權。與此同時,城市居民也擺脫了封建領主的種種控制,成為真正的自由人。在中世紀的德國有一句諺語:“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14、講的是按照慣例,如果一個農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滿101天,就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 摘編自世界歷史(中古部分) (學生回答):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后受到國王和封建主的任意盤剝。對此城市通過贖買、起義等斗爭方式,最終贏得了自治權;城市居民也擺脫了封建領主的種種控制,成為真正的自由人。(教師)城市的興起是驅散“黑暗”的光明,那么城市的興起對中古西歐產生了哪些影響?呈現打印材料五、六、七、八四組材料學生分四組學習討論,確定中心發言人,個別補充,根據各組發言的狀況,評出小組一、二、三等級優勝獎,成果共享。三、中古東歐拜占庭與俄羅斯中古時期的東歐狀況與中古西歐十分相似,下面以拜占庭帝國和俄羅斯為例,閱讀課本內容
15、結合教師的提示,完成下列中古時期東歐社會狀況簡表。中古時期東歐社會狀況簡表東歐主要國家簡要狀況文化積淀(教師提示)關注拜占庭帝國的羅馬法律制度;拜占庭帝國和俄羅斯對于東方文明的傳播尤其是中國四大發明傳播的作用。(教師小結)從封建等級制度到等級君主制; 從割據征戰到集權民族國家的形成; 從莊園經濟到城市的興起的這些變化中,人們從封建人身附庸的羈絆中;從土地的束縛中;從封建城堡中走了出來,進入城鎮和工商業中心,投入市場,促使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架起從古代世界進入近代世界的橋梁。承接著古典與近代的文明。教學設計意圖:升華城市的興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橋梁這一主題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了解人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使學生學會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即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辯證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煙臺龍口市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三次階段檢測試題數學試題含解析
- 企業職場禮儀培訓
- 棗強中學高一上學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試題
- 2025合同法中合同解除的若干問題
- 急腹癥的觀察及急救護理
- 2025建筑項目招標投標合同(合同協議書)
- 培訓班停課通知與違規辦學治理
- 2025委托加工合同范本下載
- 2025深交所指定交易合同
- 2025商品買賣合同
- 桃小食心蟲的為害與防治
- 漢語語法教學-雖然……但是……
- 5w2H分析法培訓教材課件
- 2023年初中生物競賽復賽試卷及答案
- (WORD版可修改)JGJ59-202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 DB37-T 5222-2022建筑施工懸挑腳手架安全技術與管理標準
- 市政道路投標方案設計大綱
- 《神州謠》課件 部編版二下 寧夏銀川興慶三小 劉靜
- DGTJ08-2128-2021 軌道交通及隧道工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施工技術標準
- 報批稿20160301-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6萬噸多品種脂肪醇(酸)產品項目
- DB33∕1021-2013 城市建筑工程停車場(庫)設置規則和配建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