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館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1頁
自然博物館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2頁
自然博物館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3頁
自然博物館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4頁
自然博物館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然博物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目錄第一章總論,41.1項目背景 ,.41.2項目概況 ,.51.3問題與建議 ,.5第二章廣西自然博物館建館的必要性,62.1項目實施背景 ,.62.2廣西自然博物館的資源條件,.92.3廣西自然博物館建館必要性,10第三章廣西自然博物館項目市場分析,.133.1博物館業的市場分析 ,133.2建設定位與目標市場 ,14第四章廣西自然博物館項目建設條件,.19 PAGE 674.1建設地址現狀 ,194.2項目建設條件 ,19第五章建設規模和規劃方案 ,.225.1項目建設規模 ,225.2項目規劃方案 ,225.3商業配套設計 ,305.4配套工程方案 ,32第

2、六章環境影響的總體評價 ,.396.1館址環境條件現狀 ,.396.2項目對環境的影響 ,.396.3環境保護措施 ,.396.4環境綜合評價 ,.40第七章組織機構與經營策略 ,.417.1經營組織結構 ,.417.2人力資源配置 ,.427.3品牌推廣策略 ,.43第八章實施進度計劃的建議 ,478.1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47第九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489.1投資估算 ,.489.2資金籌措 ,.50第十章經濟評價 ,5110.1項目概述 ,5110.2財務評價 ,51第十一章社會評價 ,6011.1社會環境 ,6011.2社會影響 ,60第十二章風險評價 ,6312.1市場競爭分析

3、 ,6312.2市場風險對策 ,6312.3資源條件風險分析 ,6412.4工程技術風險分析 ,6412.5社會文化風險分析 ,6412.6風險防范對策 ,65第十三章研究結論 ,6613.1建設方案總體評價 ,6613.2結論與建議 ,67第一章總論項目背景項目名稱:“廣西奇觀”廣西自然博物館建設單位: 廣西* 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地址: 廣西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內編制依據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和本項目的具體情況,廣西自然博物館(廣西奇觀)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文件依據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

4、境保護法 。國家計委和建設部聯合頒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參數、關于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工作的若干規定 。國務院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建設部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 。項目提出的理由與過程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博物館坐落于南寧市人民公園的白龍湖東側,建筑面積2000 平方米。收藏有植物、動物、巖石礦物,古生物化石等自然標本3 萬件, 以豐富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化石、魚化石、恐龍化石、古人類化石、有色 金屬礦產、稀有稀土金屬礦產和珍稀的白頭葉猴、瑤山鱷蜥、擎天樹、金花茶、 桫欏、銀杉等動植物標本的收藏、研究、陳列為特色。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博物 館是我國地處西部大開發戰略區域內的兩座省級自然博物館之一,她將在自

5、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 年 6 月 12 日 CCTV新聞頻道專題報道,由于廣西自然博物館舊館地方狹小,館舍陳舊,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自然標本均無法正常陳列展覽,于是對 渴望求知的中小學生亦逐漸失去了吸引力,這對廣西自然博物館的經營管理、 持續發展以及全面樹立廣西形象都是極為不利的。隨著黨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廣西“富民興桂新跨越”戰略的實施, 隨著廣西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和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水平的迫切需要,為了更好地征集、收藏保護、 研究與展示廣西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科學文化知識的需求,建設一個新的廣西自然博物館顯得越發緊迫

6、和重要。200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 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重新建設廣西自然博物館,并要求自治區文化廳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和設立廣西自然博物館建設辦公室來指揮項目建設的一切運作,自此廣西自然博物館新館籌建工作正式啟動。項目概況擬建場地建設項目用地位于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名勝旅游區內,是該區建設的核心項目之一。本項目規劃用地面積180 畝。這里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良好,東西毗鄰綠野,南臨邕江碧水,是一個自然博物館建筑理想的建設之地。建設內容廣西自然博物館的建設內容為標本陳列館、標本庫房與研究交流館、 主題體驗式生態模擬館、科普游覽區、科普營地主題教育活動區和服務管理中心等。建設條件本項目建設地域自然

7、環境良好,所必需的土地已征用, 拆遷、三通一平等工作正在進行。交通、給水、排水、供電、通訊等條件已具備。因此,本項目的建 設條件良好,能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投資規模本項目屬于社會公益性項目,投入總資金為2 億元人民幣。其中工程費用17500 萬元,前期啟動費用和基本預備費用2500 萬。問題與建議廣西自然博物館是廣西的自然資源、動植物標本的收藏中心、 展示中心、 研究中心, 也是一個集科普教育、 觀賞娛樂、 旅游度假等多元社會功能為一體的科普旅游基地,有著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本項目的建設和運行將依靠政府撥款、政策扶持和社會商業資本投資。廣西自然博物館要依靠自身優勢, 培養核心競爭力, 打

8、造出獨特的品牌形象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參觀者,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應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第二章廣西自然博物館建館的必要性項目實施背景世界自然博物館的發展趨勢自 1753 年英國誕生第一個自然博物館以來,全球為數眾多的自然博物館為人類自然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世界自然博物館發展經歷了300多年的歷史, 目前形成了以自然科學中心為主流的現代自然博物館模式。它作為傳播自然科學的重要手段、提高國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教育基地和展示國家經濟、 自然科學進步的窗口,已成為國家和民族現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 自然博物館的展示內容和方法不斷多樣化,使它發生了質的變化。世界自然博物館的發

9、展主要經歷了以下三個變革時期:世界自然科學博物館發展史中的三個變革時期(表一)變革時期主要特征第一階段以采集、收藏、研究和陳列自然萬物標本靜態展示為主。第二階段以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等高新技術展示為主。第三階段以電腦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開放式展示手段為主。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世界自然博物館獲得了驚人的增長,這說明自然科普教育是適應時代要求的一種社會教育形式,而且越來越顯示出其活躍的生命力。近幾十年來, 自然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 直接地誘發和加速了自然博物館的更新換代和深刻變革。自然科學博物館逐步從以動植物標本為主要展示內容過渡到以生 命科學、環境科學等當代前沿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為中心

10、,緊緊抓住時代發展的脈搏,著眼于未來。 它的發展升級表現為大量新館的建成;新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不斷成為自然博物館的展示熱點;為了向觀眾說明動植物內部功能構造,出現了活化的標本和活動的模型; 為了加深觀眾對自然科學的印象和理解,科普標本被放到展覽廳來做演示或讓觀眾自己動手制作。到了 20 世紀 90 年代,一種適應于時代要求、更加注重人的能力和思維提高的新型、現代自然博物館開始誕生,從此自然博物館開始了新一輪的變革。現代自然博物館的教育手段更注重運用現代技術和現代展示方法,大量采用自動控制技術、電腦網絡技術、仿真技術、虛 擬現實技術、 影視技術等, 把展覽形式和內容更加完美地結合起來,極大地豐富

11、了自然博物館教育的內涵和表現力,激發了觀眾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此外, 現代自然博物館還十分注重自然科普市場和旅游市場的綜合開發。1932 年建成的巴黎發現宮首開了互動的、觀眾可參與的展覽方式的歷史先河,這種展覽方式迅速成為觀眾喜愛和認同的科普教育模式。 之后, 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陸續興建以互動參與為主要展覽形式的自然博物館。 目前在世界上基本形成了借助電腦網絡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等開放式展示手段, 以互動參與、 深度體驗為主流的自然博物館科普旅游教育模式。我國自然博物館的發展現狀 “建館難興館更難”是我國自然博物館發展面臨最大的困擾。我國現有各類自然科博物館和科技館440 余座。其中按不同

12、學科命名的自然博物館有70 余座,例如地質館、海洋館、昆蟲館、古生物館、恐龍館等。80 年代以后是全國進入自然博物館建設的新高潮, 但最普遍的情況是: 熱熱鬧鬧的場館建設, 冷冷清清的科普展覽。發達國家的公益性自然科學博物館,其接受的社會捐助占到了較大比重,尚能保障正常運營。 相比而言, 在國內因政策機制觀念的束縛, 我國自然科學博物館能接到的社會捐助微乎其微。 財政撥款有限, 創收難唱主角, 國內自然科學博物館運營態勢普遍不樂觀。全國各地自然博物館的經營現狀是:為了生存,許多博物館不得不把部分場館出租給商業企業, 無法將主要精力放在自然科普展覽等主業上。據調查, 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自然博物館

13、館全年未舉辦科普展覽,大約六分之一的自然博物館館全年未開展任何形式科普活動。經深入研究分析, 導致這種局面產生的原因是我國自然博物館的開發建設缺乏深層次的創新理論和實踐探索, 未能夠把握現代博物館在展示和教育特征基礎上的創新要素; 缺乏在學習、 借鑒國外的創新內容和表現手法上進行消化、吸收的能力; 缺乏建館決策程序的科學化,領導簡單拍板定案; 缺乏創造性思路的設計和展品設計,盲目跟風,主題雷同;缺乏持續發展意識,運營嚴重脫節,建成之后面臨重重困境,甚至無法獨立支撐,成為當地財政負擔。我國科普教育的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國家教育體制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青少年科普教

14、育日益受到重視。 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 人們開始重視投資培養后代和渴望高品位的科學文化消費。 科普作為新知識、 新思想的載體之一,已經產生了日益廣泛的社會需求。1996 年的世界國際競爭力研究報告表明, 現代國家之間的競爭已從原來的產品競爭、加工競爭和結構競爭轉向國民素質競爭。 國民素質常以國民受教育年限, 及其對科學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來衡量。 通過科普教育, 提高國民素質, 加速國家發展的戰略思路一直為現代西方發達國家所崇尚。 日本講談社在 20 世紀 60 年代就提出“讓每一個人口袋里都有一本科普書”的口號。英國政府曾在 20 世紀 80 年代發布題為英國,公眾理解科學的報告,強調“公眾對

15、科學技術更好的了解是促進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因素” ,倡導全社會關心科普教育。在美國,通過科普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早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但在1994 年克林頓政府仍發布為了國家利益的科學的長篇報告,明確提出“為了迎接21 世紀的挑戰, 美國應成為科學知識普及的社會” 。西方發達國家在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教育已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的情況下,仍大力推進科普教育, 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響。據資料顯示,我國至今還有1.7 億文盲人口,適齡青年大學入學率不足5%,受中等教育以上青年人口只占適齡青年的10%左右。1998 年,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 課題組的數據表明, 我國公

16、眾達到基本科學素養水平的比例僅為 0.2%,即 99.8%的人沒有達到基本科學素養水平。以上事實表明, 我國科普教育任務十分艱巨, 科普教育的市場潛力非常巨大。自然博物館作為科普工作的基礎設施, 它以“發現與探索”為核心激發人的興趣,是普及科學知識的有效手段。以青少年群體為主要對象的自然博物館必將成為青少年理想的第二課堂,開發潛力巨大科普市場是我國自然博物館發展必由之路。旅游科普成為科普發展新方向旅游科普是把科普活動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嘗試。由于采用了市場機制,科普投資主體不再是單一的政府,它可以是企業、民間、外資,也可以 是他們的混合, 或者是他們與政府的混合。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一

17、方面吸引了大批資金,另一方面也使競爭機制引入科普領域。近幾年,上海、廣州、深圳等地 相繼出現了諸多政府出地,國家控股,企業、民間、外資出資投標、興建,并運 行的科普設施。 它們的運行帶來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好評。廣州外商投資興辦的海洋館,每日參觀者5000 多人。南方自然博物館有限公司在廣州籌建的南方自然博物館,整個工程還未竣工, 就吸引了周圍 300 多所中小學前來參觀。 深圳明思克航母開放以來, 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游客, 許多游客參觀后,感觸萬千,國防科技意識得到增強。隨著經濟飛速發展,社會日新月異,擁有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建 設高水平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科普旅游

18、活動融科普教育與休閑旅游于一體,科普是主題,旅游為形式,互為補充、相得益彰。通過科普旅游活動游客可以縱情山水、回歸自然、增長見識、陶冶情操, 它必將演變為休閑旅游的一種重要形式。廣西自然博物館的資源條件廣西自然博物館藏品的資源價值概況廣西自然博物館前身為1934 年 7 月 1 日成立的廣西省立博物館的自然科學部, 1988 年分出獨立建制,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廣西自然博物館收藏有植物、動物、巖石礦物,古生物化石等自然標本3 萬件,以豐富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化石、魚化石、恐龍化石、古人類化石、有色金屬礦產、稀有稀土金屬礦產和珍稀的白頭葉猴、瑤山鱷蜥、擎天樹、金花茶、桫欏、銀杉等動植物標

19、本的收藏、研究、陳列為特色。廣西自然博物館的研究水平和科研成果廣西自然博物館收藏品的發現與研究全部都是由該館本身的研究人員完成的。近十年來,廣西自然博物館的科研成果不斷,已有60 多篇論文分別發表在科學通報、古脊椎動物學報、人類學學報、植物分類學報、礦物巖石、Science 等國內外刊物上。 1989 年以來,參加中美合作項目,對百色舊石器進行跨學科研究, 取得重大突破, 從根本上糾正了美國學者莫維斯人為地將早期的非洲、中東和歐洲的人類同亞洲人類分隔開來,把亞洲大陸貶低為一個“文化滯后的邊緣地區”的錯誤觀點,動搖了統治學術界長達50 多年的“莫維斯理論”,引起了國際輿論和學術界的極大關注,該研

20、究成果與“納米技術”、“人類基因組”、“夏商周斷代工程”等一起,被中國科技部評為“2000年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1999 年以來,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廣西陸生野生動物調查,廣西濕地資源調查, 廣西十萬大山綜合科學考察等項目,為當地環境保護與經濟開發提供了詳實的資料。2000 年和 2001 年,合作參加了 3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研究。申請的“廣西寧明盆地魚化石與中新生代地質事件和氣候變遷”、“百色盆地邊緣洞穴堆積環境與舊石器文化研究”2項課題獲 2001 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廣西自然博物館建館的必要性博物館是人類文明的窗口、是人類文明歷史的縮影、是人們了解歷史文化、 啟迪心智的

21、教育場所、是樹立國家與民族形象的標志、是一種特殊的旅游資源。 廣西奇觀的建設順應了社會發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要求,是提高民族科學素養的迫切需要,同時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廣西、認識廣西的窗口。建設廣西自然博物館是歷史賦予的重大使命地處祖國南疆的廣西,是中國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的省區之一,隨著社會的繁 榮和經濟發展, 人們對自然資源、 自然環境的利用與開發越來越關注,因此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自然博物館反映廣西自然面貌,促進廣西文化教育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提高國民素質和科學文化涵養具有深遠的意義。自然博物館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 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基本尺度。然而廣西自然博物館由于所受經濟條件限制,一直棲身于五十

22、年代建的磚木結構瓦房,形成了“學術領先, 館舍落后”的尷尬局面。因此,利用目前良好的市場經濟條件,通過市場經濟手段,順利實現幾十年來廣西自然博物館建設的歷史夙愿正當其時。廣西自然博物館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廣西地質演化獨具特色, 多類型的沉積建造, 多回旋的構造運動, 多層次的巖漿活動和多階段的成礦作用,礦藏資源豐富, 具有明顯的地質資源優勢;廣西自元古代以來十幾億年的各時期地層發育齊全,并保存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 廣西的野生動物繁盛, 具有許多珍稀品種。 到目前為止, 已知的脊椎動物就有1500 多種,被列為國家一、 二級保護珍貴動物有100 多種; 目前廣西境內已發現的植物有 7000 多

23、種,居全國第三位。屬于國家一級保護的珍貴植物,廣西占全國二分之一;廣西水資源具有明顯的優勢,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280 億立方米,地表年均流量達 1840 億立方米, 地下水 440 億立方米, 海岸線 1500 多公里, 大小島嶼 800 個,沿海灘涂 2800 萬畝。以上五個方面特殊的資源優勢地位表明建設一個充分體現廣西資源特色的自然博物館具有長遠的資源開發戰略意義和十分明顯的市場推動力。廣西自然博物館從1934 年起收集珍藏了各類動物、植物、巖礦、古生物和人類化石 3 萬余件。這些藏品具有極高的科學和觀賞價值,是廣西自然科學發展史中最寶貴的財富, 對廣西自然科學事業發展和國民素質教育具有不

24、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建設新館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歷史性工程。但是,由于當地經 濟相對發達地區比較滯后,財政扶持撥款比較困難,而現在借“南博會”東風, 項目主要建設資金和營運成本有望通過多種社會融資渠道和經營方式能得到徹底解決。只要政府出臺優惠投資政策,便可以最大程度上吸引項目承攬商,并能夠開創自然科普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局面。所以發揮廣西資源獨特優勢, 建設新廣西自然博物館的時機已經成熟。廣西奇觀將使廣西自然博物館的建設躍上一個新臺階在前文中已經論述到, 由于廣西自然博物館舊館地方狹小,館舍陳舊, 包括恐龍在內的許多自然標本均無法正常陳列展覽,于是對渴望求知的中小學生亦逐漸失去了吸引力, 館舍

25、的落后局面嚴重制約了廣西自然博物館的自然科學研究和廣西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發展。廣西奇觀將使廣西自然博物館的建設躍上一個新的臺階。第一, 利用“南博會”的契機, 在建館投資渠道創新方面將有更多的市場機遇,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制約和影響廣西自然博物館發展及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第二,針對廣西奇特的自然資源優勢, 在打造項目主體概念方面具有更廣泛的市場認知度; 第三, 目前高新技術條件有利于廣西自然博物館空間展示藝術的充分發揮; 第四,這種旅游文化主題與自然博物館的專業屬性高度融合, 由此倡導“科普旅游” 這一新主體概念必將成為自然博物館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廣西自然博物館的建成將加強南寧的旅游核心競爭力與周邊

26、的桂林、北海及區外的四川、云南、海南等地比較,作為廣西首府的 南寧市在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的吸引力、競爭力方面優勢相對不足。 其主要原因在于南寧市缺乏一些像桂林陽朔和漓江那樣的壟斷性旅游產品。南寧旅游存在的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普遍是單體旅游資源,品位不高、規模不大、特色不強、豐 富程度不足,景區功能單一、產品老化、結構與布局不合理、缺乏支撐產品,沒 有核心競爭力,無法形成壟斷性產品。廣西奇觀的建成將有可能改觀這一局面。廣西奇觀可與青秀山風景區形成多種功能配套的綜合旅游目的地, 首創國內具觀賞娛樂功能的旅游主題公園景觀式自然博物館, 同時能夠和民族博物館形成姐妹篇,構成互補性產品, 共同增強自身的旅

27、游吸引力, 項目建成后將能夠大大深化南寧市作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促進南寧市旅游核心競爭力的迅速提升。項目建設是加快廣西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由于社會的發展, 在物質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 人們的文化需求也趨向多元化。在世界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感受科技進步并且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已經成為人們的終身需求。廣西奇觀的建設是廣西十五計劃中有關社會發展重要目標的具體實施。2002年 9 月,自治區黨委、 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我區的文化發展現狀,做出了關于加快廣西文化發展的決定。決定中指出: “十五”時期要建設一批標志性的文化設施,加大對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等公共文化設施的科技更新和改造力度。廣

28、西奇觀的建設就是對發展規劃的具體實施。項目的建設同時也是廣西自然科學研究和對外交流的迫切需要。第三章廣西自然博物館項目市場分析博物館業的市場需求分析國際博物館業的市場現狀分析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已經成為當代經濟文化發展的大趨勢,各國都非常重視教育和文化對人類生存的重要作用。現代國際博物館的發展將把 “以人為本” 作為宗旨, 將有助于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從博物館的發展趨勢來看, 博物館已成為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博物館建筑也成為了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標志。利用科普教育來提升國民科學素養,進而加速國家科技水平發展的戰略思路一直是西方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 西方發達國家在科學精神、 科學思想和科學方

29、法教育已取得驕人成果的情況下, 仍堅持大力推進科普教育。 因此他們的科普教育意識非常高,從表 2 中也可以看出博物館在西方國家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館名世界部分著名自然科學博物館情況統計(表二)建筑面積展 廳 面 積年觀眾量2(M)2(M)(人次)倫敦大英自然博物館4000030000250 萬法國拉維萊特自然博物館1500040000700 萬慕尼黑自然科學博物館6000040000200 萬芝加哥自然科學博物館5600037000400 萬加利福尼亞科學博館8000050000500 萬波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2628010500100 萬法國巴黎發現宮3000018000500 萬富蘭克林科學

30、博物館200001200082 萬西雅圖太平洋科學中心8000460055 萬加拿大國立科學博物館3700020000100 萬安大略自然科學中心4700017000150 萬日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400014640100 萬日本名古屋科學館21633775850 萬韓國國立科學博物館5500013000100 萬新加坡科學中心150001170050 萬中國常州中華恐龍園27000015000120 萬3.1.2國內博物館的市場需求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時間增多,人們對文化、旅游 的需求增大, 博物館作為文化平臺, 必將在假日經濟、 旅游經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近年

31、來博物館的參觀群在逐漸擴大,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圖書館、博物館是補充知識的第二課堂, 故在人們外出旅游時的文化消費中,博物館占據著一定的比例。 現今越來越多的人們外出旅游時不再與滿足簡單的觀光游覽,而是更希望在游覽中增長知識,于是博物館成了科普旅游的理想選擇之一。在人們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的今天, 博物館的展覽陳列市場具有相當大的經濟價值和市場潛力。博物館如憑借自身的文化優勢,轉變觀念,精心辦展、傳播 知識、教育大眾, 在社會發展中必定能夠與經濟產生更理想的互動關系,形成無可替代的推動力,影響整個社會的科學發展。3.1.3 廣西博物館的市場需求分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 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 廣西

32、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要求日趨多樣化。 博物館作為一個展示文化的特殊舞臺, 對自治區的文化事業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廣西人們對自然科學的關注和對科學知識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今天的廣西人們比以前更加渴求知識,重視教育,關注自身素質的提高,同時青少年科普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視。廣西人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后,已經開始重視文化教育投資,改善文化生活。 科普作為新知識、 新思想的載體之一, 必定能夠吸引大量的觀眾, 預計今后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比以前有著更大的博物館參觀群體。建設定位與目標市場建設定位博物館是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對公眾開放的非盈利永久性

33、公共機構,其主要功能在于征集與收藏、保護與研究、展示與欣賞、教育與傳播等。但從旅游文 化發展趨勢來看, 崇尚自然健康生態, 欣賞自然奇麗風光是所有旅游者的共同愛好。這種旅游文化主題與自然博物館的專業屬性高度融合,由此倡導“科普旅游” 這一新主體概念必將成為自然博物館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廣西自然博物館的戰略定位為:中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收藏品最豐富、建筑最具特色以及最具有文化創新精神的互動參與、深度體驗型現代自然博物館。廣西第一座高科技化的旅游主題公園景觀式自然博物館。廣西文化創意產業的里程碑。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研究基地。建設規模廣西自然博物館的總用地面積180 畝,總建筑面積 36000 平方米

34、。市場前景市場是決定一個項目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一個好的項目首先要由一個巨大的潛力市場,在此基礎上發揮項目特色,準確定位,才能逐步走上成功的道路。 廣西自治區在校學生人數眾多(表三) ,但教育資源相對稀缺,科普教育嚴重滯后,特別是科普教育設施落后的現象尤其突出。廣西奇觀要抓住自身優勢,爭取在短期內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創建完備的科普教育和旅游設施,爭取客源市場能夠輻射廣西全區。 隨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 南寧市人們科普教育需求的上升和國內旅游人數的增長勢頭十分明顯(表四、五),由此可以看出廣西奇觀有著巨大的潛力市場。項目單位2000 年2001 年2002 年廣西自治區各類學校情況調查表(表

35、三)普通高等學校所303036在校生萬人11.7915.1618.63教 師人93261013112115普通中專學校所127126126在校生萬人15.8715.7717.18教 師人880087419170職 業 中 學所240213192在校生萬人12.5311.6811.25教 師人653263996709技工 學 校所827772在校生萬人4.144.465.15教 師人340538053672普通 中 學所301930402884在校生萬人285.63288.69298.71教師人126660133698140697普通 小 學所161091607716070在校生萬人536.79

36、525.29510.04幼兒園所384624652460在園兒童萬人72.8479.4479.94教師人229422079319789城市總 人 口在校生總人國內旅游人數國內 旅 游 收(萬人)數(人)(萬 人次)入(萬)南寧297.716506721075583772柳州348.50589538420255112桂林487.62769319997.37308056梧州291.35561688168.3063752北海145.49296586380.41182000防城78.31138087144.9450098欽州333.44542044139.5547498貴港462.4589129232

37、3.5263500玉林587.131135129307.26140300百色366.8755778512027800賀州208.53423246169.1960400河池379.515833.1843.56621548.02來賓240.9544644968.5723南寧地區563.497769171610項目所在地南寧及周邊地區情況調查表(表四) 年份: 2002 年項目2000 年2001 年2002 年項目所在地南寧及周邊地區旅游收入、人均消費情況調查表(表五)旅游收入(萬元)217841205537218174南寧市57361112212248柳州市1031576565桂林市188712

38、174129185249梧州市300423712220北海市836747803380人平均消費(元)175616511675南寧市125819622070柳州市509328456桂林市198618671882梧州市603431604北海市219718821892目標市場定位廣西奇觀開發的重點市場是自然科普教育市場和旅游市場。從項目主體功能上分析, 廣西奇觀實質上是廣西自然博物館,其首要職能還是以陳列、展覽、研究和科普教育等為主。從項目景觀特色上分析,廣西奇觀以營造廣西奇異自然資源景觀為主要特色,通過景區內的奇異景觀并結合健康有趣的娛樂設施能夠吸引遠近游客。從旅游規劃建設上分析, 廣西奇觀是整個

39、青秀山風景區旅游項目開發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與其周邊的休閑娛樂項目共同構成了休閑、娛樂、度假等多功能旅游環境,能夠滿足不同年齡結構、職業結構的旅游者的出游需求。從現代生活節奏上分析, 久居城市的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節奏緊張, 渴望利用節假日到自然環境中尋求樂趣, 得到放松。青秀山風景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便捷通暢的交通體系, 再加上廣西奇觀內精心設計和新奇創意的游樂設施,必定能夠為游客營造一個融于自然的休憩空間。根據以上分析,廣西自然博物館的客源市場可以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主導客源市場:南寧市在校學生團體組織。南寧市約有 65 萬在校學生,廣西全區約有700 多萬的在校學生,廣大的在校學生是

40、科普教育市場的重點拓展對象。南寧市有著組織參觀博物館進行校外教育的傳統,據統計, 2003 年廣西自然博物館共接待8 萬名參觀學生。科技含量更高與娛樂性更強的廣西奇觀建成后,預計將吸引更大規模的學生團體參觀。輔助客源市場:以家庭旅游者為主的休閑旅游群體。休閑旅游逐漸成為我國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經濟上日益富裕的南寧市民在休閑旅游方面的需求慢慢增強,同時家庭對下一代教育更加重視,有著科普教育功能和旅游娛樂功能的廣西奇觀必定會受到廣大家庭的青睞,成為南寧市民追捧的旅游目的地。機會客源市場:商務旅游、會議旅游等外地游客市場。作為廣西首府城市和南博會永久舉辦地的南寧市的經濟逐步走紅, 商務經貿往來日益頻

41、繁, 能夠吸引大批的商務旅游者、 會議旅游者和其他旅游者, 這些游客將是廣西奇觀最具潛力的機會客源市場。廣西奇觀的日最大接待規模是 5000 人次,即年接待能力可以達到 185 萬人次。隨著廣西旅游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預計廣西奇觀建成后將可以吸引60150 萬參觀者。第四章廣西自然博物館項目建設條件建設地址現狀廣西自然博物館項目選址于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內,環青秀山主干道位于用地的南面, 與美麗的邕江為鄰, 東接青秀山高爾夫球場, 西面為規劃中的民歌廣場,用地內以丘陵谷地地貌為特征,內有兩座小山丘,場地內最大地形高度為94.67m,最低為 70.20m,相對高差 24m左右。項目建設條件地形、地

42、貌條件南寧屬湖泊盆地, 地貌以丘陵盆地為主, 平原面積亦較大。 地貌特點是以邕江和左、右江下游廣大河谷為中心的盆地形態, 盆地向東開口, 南北西三面被低山丘陵圍繞, 項目建設用地以低山丘陵環繞, 屬南寧盆地邕江 I 級階地, 場地內無液化土。高大山丘的巖石為花崗巖, 低緩山丘為沙巖。 建設地域自然環境良好, 景觀優美。氣候條件南寧市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干濕季節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氣 溫 21.7 ,年平均降雨量1300.6mm。南寧市陽光充足,日照充分,全年平均日 照時數為 1827 小時。全年主導風為東風及東南風。每年7、8 月份受臺風影響, 降水較豐富。秋冬兩季氣候溫和干燥,是工

43、程施工建設的黃金季節。水文條件南寧市水資源豐富, 水質良好。 主要河流邕江從建設用地的南面流過, 邕江河面寬 300m,最大流量為 15000mas,季節水位變化在 3.5m 左右, 50 年一遇洪水水位為 79.6m,百年一遇洪水水位為 80.89m,正常水位在 61.17m 64.67m 之間。防洪條件擬建用地絕對標高在71 76m之間,邕江堤岸帶的地面標高在7374m之間, 用地納入城市防洪范圍。植被條件豐富的降水與溫和的氣候培育出品種繁多的自然植被,青秀山風景區的森林覆蓋率為 86%,80%屬幼林,有 1000 多種植物。用地范圍內植被狀況良好。地震防治南寧市屬于 6 度地震設防區,因

44、此對建筑項目無特別的設防要求。城市規劃要求及法律支持條件本項目符合南寧市城市規劃的要求,選址已經市規劃管理部門核準,并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進行,具備國家法律支持條件。交通運輸條件本項目建設用地所在地的南面就是環青秀山主干道,由此干道往南寧市方向約 2.5km 即是南寧快速環道,交通條件比較便利。施工條件給排水目前青秀山風景區的用水由青秀山加壓站直接供給,其管網已分布在青秀山的鳳凰塔和五象塔處, 按南寧市規劃, 市政自來水在瑯東新開發區設置瑯東加壓站,由民族大道直接引入至青秀山區域,供青秀山全部生活用水及綠化和消防用水。水量和水壓均能滿足發展要求。館區給水可由青秀山景區引入。本工程的污

45、水可經過處理后,排入風景區管網再排入邕江。供電擬建用地的用電可由青秀山景區變電所供電,供電條件具備。建材項目建設所需的鋼材、 木材、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和內外裝修材料均可以在南寧購得,可完全滿足項目施工的需要。征地、拆遷與移民安置條件征地、拆遷與移民的安置按照廣西民族博物館選址前期評估報告執行。第五章建設規模和規劃方案項目建設規模本項目用地面積為180 畝,總建筑面積為36000 平方米。廣西自然博物館的建設工程為標本陳列館、 標本庫房與研究交流館、 主題體驗式生態模擬館、 科普游覽區、科普營地主題教育活動區和服務管理中心等。項目規劃方案廣西奇觀(廣西自然博物館)以動植物標本的收藏、保護、研究

46、、交流、展示、教育為基本功能,同時作為一個觀賞旅游、互動參與、深度體驗的社會公益性項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將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指導思想與原則項目用地位于廣西南寧市國家級4A 旅游區青秀山風景區和在建民族博覽園的建設控制地帶內, 按照我國自然資源保護的有關要求,本著保護自然環境風貌和盡量減少對當地環境破壞的原則,進行建設統一規劃, 由南寧市政府統一建設和管理,建成一個全面創新的廣西自然博物館同時能全面改善青秀山風景區周邊 的基礎設施和旅游環境。)建設符合自然資源保護準則廣西自然博物館周邊環境建設應當遵循自然資源保護準則。博物館的建筑將采用限制高度設計,建筑體量盡量矮化、弱化,建筑風格應與自然景

47、觀相協調, 建設規模立足目前需求,但要兼顧長遠發展。)建設應考慮與青秀山風景區總體規劃銜接廣西奇觀作為青秀山風景區內的有機組成部分,博物館及其環境的建設應當納入青秀山風景區的總體規劃。 當前廣西奇觀環境建設應當考慮與青秀山風景區總體規劃銜接的可能性,避免建設性破壞及重復建設,為未來發展留有余地。)以現代化標準建設服務設施隨著旅游業的發展, 游客對旅游的舒適性和安全性要求都有所增加。服務設施應以現代化標準建設。)兼顧資源保護、旅游發展和當地住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要求項目應處理好資源保護、 旅游發展和村民生活安置等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地域上共同建設與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基礎設施等條件,以創造優美環境

48、為前提,妥善安置現有單位和當地住民住宅,使其更好地為資源保護和旅游服務。村莊拆遷安置的建設應結合旅游服務設施同步進行,以解決好村民生活出路問題。土地利用與征地廣西自然博物館館址的用地規劃將申請劃撥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與在建民族博覽園區內的180 畝為館址。該地塊距中心城區20 公里,沿途有南寧CBD商務區、南博會展館、長途客運站等標志性建筑。該地塊約110 畝為荒地丘陵, 70 畝為耕田, 土地補償和青苗補償按照國家現行政策補償標準。地塊內拆遷工程僅一所村級小學, 陳舊校舍約 500 平方米。 地塊附近有架空電網, 能保證工程用電所需。地塊有鄉村公路直通,距交通主干道約2 公里。建設內容與方案)

49、主題創意設計思路一直以來,自然博物館都是采用“貨架式的呆板的標本科普教育” ,大部分標本不能吸引受眾的興趣, 壓抑了參觀者的求知欲望, 所以導致參觀者日漸稀少, 這是自然博物館經營困難的主要結癥之一。廣西奇觀的主題創意設計思路:采用現代化科技美學展示手段,為自然標本營造充滿生命力和豐富想象力空間,通過現實或虛擬世界,重演滄海桑田這一宏偉的自然變遷場景,使得參觀者身臨其境,樂此不疲。)主題創意設計素材廣西奇觀將結合廣西自然博物館原有的豐富館藏來進行主題創意設計,同時按項目主體概念訴求之“奇”字為核心來取材進行設計。通過對廣西境內奇特旅游景觀、自然遺產寶庫、 珍稀生態物種、 豐富地質礦產、民族人文

50、環境等優勢資源的綜合調查,以自治區近年來重大發現的和具有極高知名度的, 且尚未全面開發的獨特資源為重點,作為設計素材去開發具有創新內涵的旅游產品。廣西奇觀主題創意設計素材一覽表(表六) 奇特旅游景觀設計素材(仿制)天坑地裂 / 劍狀石林 / 龍脊梯田象州泥盆紀 / 德天瀑布 / 五排河漂流自然博物館標本設計素材(保護性館藏) 豐富地質礦產設計素材 (館藏或仿制)古人類化石 / 恐龍化石 / 海洋貝類化石喀斯特地貌 / 丹霞地貌 / 地球火山地震寶玉石系列礦物 / 天然晶體 / 天外隕石珍稀生態物種設計素材(館藏或采集)植物:金花茶 /銀葉樹 /桫欏 /其它植物類動物:白頭葉猴/黑頭葉猴 /瑤山

51、鱷蜥昆蟲:觀賞昆蟲/唱歌昆蟲 /偽裝昆蟲水族:熱帶魚 /海水魚 /淡水魚民族人文環境設計素材(采集或仿制)廣西奇觀主要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表演。如:抱石運動(攀巖)項目總體平面布局廣西奇觀將以廣西“樂業天坑群”為主要特征的總體建筑風格來進行設計, 將建筑物隱藏于天地山水之間,極大地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現代美學精神。這種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在國內外自然博物館建設史上絕無僅有,極大地體現了項目主體概念訴求內涵。廣西奇觀根據總體建筑特點與博物館項目功能,總體上劃分為絕壁天坑、綠野仙蹤、寶藏迷宮、 海國圖志、生命紀元、天河地穴、蟲蟲王國等七大活動區域。廣西奇觀主題分區與項目設計一覽表(表七)

52、層次主題名稱科普內容項目設計第一度空間絕壁天坑廣西特色世界級自丹霞之魂、德天飛瀑、碧蓮玉然景觀筍、垂直極限、宇宙視窗第二度空間綠野仙蹤廣西特色動植物資雨林探密、猴山拾趣、南疆獨源樹、溜馬小徑、龍脊梯田、天坑基因庫、景觀奇石園第三度空間寶藏迷宮廣西特色礦產資源瘋狂礦山車、資源檢閱臺、迷宮探礦、奪寶奇兵第四度空間海國圖志廣西特色海洋資源珍珠島、數碼海洋、海底兩萬里、南海沉船、海洋總動員第五度空間生命紀元廣西特色古生物與古人類泥盆紀事、昨日帝國、石器時代、破譯天書第六度空間天河地穴廣西特色地質地貌之旅原始莽林、溶洞景觀、火山爆發、完美風暴、峽谷迷霧、鳥第七度空間蟲蟲王國昆蟲博物館 +昆蟲題語花香蜘蛛

53、洞、蜜蜂巢、蝴蝶屋、螞材趣味娛樂蟻宮殿)主題分區詳細規劃第一板塊 :絕壁天坑廣西特色世界級自然景觀整個館體隱藏于天地山水之間,塑石山體層高20-30M 不等,依地形合圍天坑狀布局,由“一線天”進入天坑內。主要建筑物頂部設計為廣西極具代表性的不同山體狀,建筑物外墻體設計為各種地質構造剖面。山體內部相互貫通, 有循環水道,長空棧道等相連結。展示內容設計為室內外相結合。主要項目說明:德天飛瀑 部分山槽結合水循環工程模擬德天瀑布的爆發,三級跌落, 水勢激蕩。可據季節調節水量,據旅游淡旺季調節爆發時間。由棧道進入瀑布里側,內 藏有觀景臺。丹霞之魂 赤壁丹崖聳峙, 景觀震撼驚人。 大型塑石造景直觀而集中的

54、體現有“丹霞之魂”之稱的八角寨風貌。碧蓮玉筍 以發育完美的熱帶巖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如桂林、陽朔一帶的石灰巖峰林為藍本,表現奇峰林立、渦洞相通的巖溶地貌,揭示喀斯特地貌構造特點。 垂直極限 巧妙的融入了一些運動參與方式,豐富游程的內容。如攀巖探險、顛狂蹦極、垂直索降、長空棧道等。國際首創體能動感與競技式展示方式。宇宙視窗 部分山體內設計宇宙空間站并安裝仿真大型望遠鏡,實為多媒體查詢終端。既可了解廣西及地球上的獨特地質地貌奇觀及其科學價值與演化歷史, 還可遠眺星空,探尋宇宙的奧秘。第二板塊:綠野仙蹤 廣西特色動植物資源展示廣西地跨北熱帶、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自然生態環境優越,多樣復雜,滋 生和蘊藏著

55、種類眾多、 組成復雜的野生動物資源。廣西地域寬廣, 加上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熱量豐富,有利于植物生長,境內廣泛分布著多種類型的植物, 資源十分豐富。天坑內圍底部為“綠野仙蹤”區,室外綠地與室內標本博物相結 合,展現廣西奇特的動植物資源。主要項目說明:雨林探密 水道與塑石造型巨樹、 真實植被爬藤等結合, 表現了熱帶雨林里欣欣向榮的作物生長情景。項目設置“到森林去! ”(森林探險車隊)觀眾坐在四輛吉普車上, 并安置動感座椅, 虛擬在原始森林中高速穿行、險象環生的現場感。猴山拾趣 展示黑頭葉猴、白頭葉猴、恒河猴、蜂猴、鱷蜥等廣西特色動物。南疆獨樹 展示廣西珍稀植物擎天樹、金花茶、桫欏、冷杉、銀杏、

56、銀杉等。溜馬小徑 馴養廣西德保矮馬,用來展示、觀賞或用作和游客拍照留念。龍脊梯田 部分山體和外墻體仿制龍脊梯田栽培維管束植物。天坑基因庫 廣西樂業天坑群的坑底大都生長著千百萬年前坍塌的亂石堆上的原始森林,植物種類繁多,生長完好,被譽為“原始生態植物的基因庫”。特設天坑標本館天坑基因庫,收集天坑科考的最新科研成果。景觀奇石園 這是廣西奇石、 根雕、盆景藝術為主的多功能綜合展廳,既可觀賞又可貿易,是廣西自然資源與文化藝術緊密結合極佳展示平臺。第三板塊:寶藏迷宮廣西特色礦產資源展示人類的文明史與礦產資源的開發史密切相關,然而,它們畢竟是有限的。如 何合理地利用和保護好礦產資源,以及為未來尋找新的替代

57、品, 是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這是本展區設計的主題思想。廣西素稱“有色金屬之鄉” ,錳礦保有儲量和產量居全國第一,銦礦儲量約占世界探明銦儲量的2/3 ,磷釔礦、鉿等保有儲量占全國首位,銀、獨居石、鎘保有儲量占全國第三位。氧化鈧產量居全國首位,銻、錫產量居全國第二,鈦精礦產量占全國的44%。主要項目說明:瘋狂礦山車 戴上礦工帽, 坐上礦山車 (或自動升降機) 進入地下礦井神秘的坑道,在礦燈的照射下,開始礦山車冒險之旅。資源檢閱臺 廣西礦產大發現, 用多媒體感應器和大型顯示墻相結合,在廣西地圖上查找和顯示礦產資源。迷宮探礦 交錯貫通的采礦通道, 不同結構的地層里有各類礦產的展區,形成一個地下迷宮。

58、分別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及參與方式,重點展示廣西各類不同礦產其形成、價值、開采、冶煉等方面表現出的不同的特性。第四板塊:海國圖志廣西特色海洋資源展示人類對神奇海洋世界的探索一直是綜合性自然博物館永恒的主題之一。但由于海洋館在建造、 維護上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故這種展示方式難以在自然博物館實現。廣西奇觀首創采用無水的“數碼海底世界 來表現這一主題。本展區跳出傳統水族館和標本展示館的局限,不只是單純地展示海洋生物活體或標本, 卻是把海底的景觀與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都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在展示手段和展示深度上發生了質的變化,使參觀者更直觀地了解廣西海洋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多樣性,從而豐富自己的海洋知識,

59、進而熱愛海洋、保護海洋。 主要項目說明:珍珠島廣西盛產珍珠, 特別是合浦產的珍珠, 圓潤凝重, 晶瑩瑰麗,世稱“南珠”,質量馳譽中外。戶外瀑布湖邊的特設珍珠島來體現廣西這一資源特色。另外設互動參與項目珍珠奪寶傳奇。數碼海洋 從海岸河口紅樹林出發,悠然駛入北部灣海域;經過潿洲島海蝕、海積及溶巖景觀, 穿過五彩斑斕的表層水域的珊瑚礁,來到神秘的海底; 再跨過浩瀚無盡的深海平原,來到水下上萬公尺令人神往的海底深淵。海底兩萬里 海底時空隧道,大型動態光影投射,表現海底世界的震撼美景, 現代高科技手段的布景,營造歡樂、動感、夢幻的氛圍。南海沉船 一艘木質沉船,周身長滿珊瑚,各種海底生物正潛伏于船體周圍,

60、 大量的瓷器陷落于泥沙之中,廣西的合浦是“海上絲路”最早始發港, “先有珠,后有絲,而后有路” ,即先有合浦的珍珠, 才引來中原地區的絲綢、 瓷器, 而后才有了通往各國的絲綢之路。南海沉船使人穿越時空,在心馳神往中近距離觸摸歷史,感受滄桑。海洋總動員 充分認識海洋資源, 樹立海洋國土意識, 提高海洋開發技術, 樹立海洋憂患意識,正確的開發利用海洋,加強海洋生態的保護,這就是“海洋總動員”的內容。第五板塊:生命紀元廣西特色古生物與古人類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中, 廣西境內經歷過多次海陸變遷, 滄海桑田的巨變, 使得廣西自遠古代以來十幾億年的各時期地層發育齊全,各時期地層中所保存的古生物化石,提示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