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行為矯正的原理與方法心理咨詢與心理學治療的若干方法及其理論基礎一、概述(一)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方法與人格心理學理論的關系:人格心理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它主要研究諸如人格的構成(或結構)、人格的發展等等基本的理論問題。關于人格的發展:人格心理學一方面要研究在正常的情況下個體的人格是如何發展的,其內在機制是什么;另一方面要研究變態的心理和行為是如何形成的,其內在機制是什么;當然還要研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了人格的發展,這些因素是如何發生影響的。對異常心理和行為的形成機制的研究,就是心理病理學的研究;而對導致心理和行為異常的因素的研究,就是心理病原學的研究。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則是一門研究如何用心理
2、學方法來處理異常的心理和行為異常問題一門學科。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過程中所采用的原理、原則,所采用的具體技術和方法都是以人格理論為其理論基礎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具體的理論和方法雖然各式各樣,但都可以用相應的人格理論中找到其淵源。如信奉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的咨詢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家,傾向于采用“心理分析學的技術與方法”來實施具體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過程;信奉行為主義的心理學咨詢師和治療專家,會傾向于采用根據行為主義的基本原理設計出來的行為矯正的原理與方法;而信奉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的治療師,會傾向于采用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的咨詢和治療技術和手段;而信奉認知取向的人格理論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專家,則
3、會傾向于認知療法,即通過改變當事人(病人)的認知來改變個體的情緒和行為。由此可見,具體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技術和方法,是以心理病理學和心理病原學為基礎設計、發展出來的。心理病理學揭示心理疾病和行為問題形成的機理,心理病原學揭示心理疾病和行為異常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咨詢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專家才能找到治愈心理病癥、矯正異常行為的方法。這正如醫學家尋找治愈疾病的方法時一樣。要治愈某一種病癥必須得先找到這一疾病產生的原因,了解發病的機理,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開發出相應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自然科學中的狀況也是如此,只有揭示了自然的規律之后,這些規律才有可能運用于實際的生活。如愛因斯坦先揭示了物質與能
4、量之間的轉化關系(E=MC)之后,才有可能將核能運用實際生活,才有可能制造出核電站和核武器。那么人格心理學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究竟是什么關系呢?用一個形象的說法,是母與子的關系,人格心理學是母,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是子。人格理論是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理論的上游理論,而具體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技術則是根據具體的人格理論發展出來的。先有其母,才有其子。因此,要真正透徹地理解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原理、牢固地掌握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方法,透徹地了解這些原理和方法的利敝得失,并結合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實際、靈活地運用之,必須得牢固地掌握人格心理學理論。因為只有掌握了具了心理咨詢與心理學治療所依據的人格理論,
5、才能創造性地運用這些具體的方法,并可能設計出新的、適用于特定的對象的方法,才有可能揚長避短。(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主要流派:在考察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學派時,我們會遇到一個小小的麻煩,那就是,到目前為止,曾見諸文獻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學派有上百個之多,如基于生物學的一些派別;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還有同屬于精神分析范疇的阿德勒學派、容格學派、精神分析的社會文化學派(霍妮、沙利文)、自我心理學學派(哈特曼)、對象關系學派(克萊因、范爾貝因、威尼考特、雅各布森、馬勒)、自身心理學理論(科赫特);此外,還有原始宣泄療法、先驗醫學療法、認知療法、現實療法、理性情緒療法、行為療法、折衷分析療法、格
6、式塔療法、羅杰斯療法、催眠療法、存在主義療法,等等,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但也不必為此感到煩惱。這些各式各樣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理論,乍看起來,似乎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實際上,它們出自有限的幾個人格心理學理論。我們可以把這些學派歸納為四類:一、行為學派;二、認知學派(當然,也有人將認知學派歸入行為學派);三、心理動力學派(也即精神分析學派);四、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學派。行為矯正技術是根據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的基本原理所發展出來的一些行為改變的技術。行為主義矯正技術的特點在于著眼于異常行為本身的改變,而不關注導致行為異常的心理原因(如認識問題),也不關注導致行為異常的內心沖突。這是由行為主義的基本的理
7、論立場所決定的。認知學派認為,個人的觀念是人格的核心,要改變不良的人格,就要改變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和不合理的價值觀念,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和不良的價值觀念是導致不良情緒和變態行為的原因,認為只要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和不合理的價值觀念得到了矯正,那么個體不良的情緒和不良有行為,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失。當然也有人將認知學派歸于行為療法這個大的類別之下,因為認知療法也是著眼于行為矯正,新行為主義比較重視認知在行為改變過程中的作用。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創立者,所謂心理動力學派,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和其他精神分析學派。其他精神分析學派,都是在揚棄了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在概念與方法上同弗
8、洛伊德的理論既有某種聯系,又有某種區別。精神分析誕生之初,精神分析就處在不斷的分裂和斗爭之中,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的發展呈兩個總的趨勢,一是在精神分析內部尋求變革,不斷地修正弗洛德的理論。從精神分析的這一條發展路線來看,精神分析的理論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四代之多了(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為第一代、自我心理學為第二代、對象關系學派為第三代、自身心理學為第四代)。二是精神分析同其他學科的結合,如精神分析同存在主義相結合(羅洛梅的存在分析)、精神分析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如馬爾庫塞的社會批判理論)等等。其中第一條發展路線與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關系更為密切。第二條發展路線中,有些同心理治療關系密切,有些則主
9、要著眼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人本主義存在主義取向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理論,是以存在主義和人本主義取向的人格理論為基礎的。其主要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原則與方法,同行為主義、精神分析可謂大異其趣。究其原因,是由于人本主義取向的人格理論同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論對人格的理解、對神經癥的解釋是不同的。因此,它所發展出來的方法,也是獨特的。下面我分別介紹這四個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基本派別所采用的方法、技術及其基本原理。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的流派有上百種之多,但都是從一些基本的理論中派生出來的;這些基本的派別是:(一)心理動力學派精神分析理論(二)人文存在主義學派(三)行為主義學派(四)認知學派(
10、三)行為治療(或行為矯正)的基本原理行為矯正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以下四個: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其中經典條件反射理論和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是行為矯正理論的主流,這兩個理論奠定了行為矯正理論的基礎,行為治療或行為矯正的方法策略大多是根據這兩個理論發展出來的。社會學習理論是班杜拉在六十年代才發展出來的,但其在行為治療中的影響越來越大。行為矯正的代表人物早期有巴甫洛夫、華生和斯金納,后來有沃爾普、艾森克和班杜拉等。這三個理論都關注有機體行為的習得與改變,都認為有機體(人與動物)的大部分行為是后天習得的,但它們對行為是如何習得的又有不同的理論解釋,因此
11、,根據不同的行為主義理論所發展出來的行為治療技術或行為治療方法,既有許多相似之處,又有許多不同之處。一會兒,我會具體說明這種區別與聯系。由于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和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都認為人類的大部分行為是學習得來的(習得的),也就是說,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變態的行為都是習得的;神經癥在本質上是由于錯誤的學習而導致的失調行為。失調行為是通過學習得來的,因此也能夠通過學習消除。行為矯正的目的在于消除個體某些不適當的行為,形成適當的行為。三、經典條件作用的理論以及相關的行為矯正技術(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經典條件反射學說是由巴甫洛夫提出來的,巴甫洛夫從1
12、902年起一直研究條件反射,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于190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1、實驗程序巴甫洛夫有關經典條件反射的研究是這樣的:在喂狗食前幾秒鐘,發出鈴聲或節拍器的響聲,接著再將肉末送入狗的口中。開始時狗聽到鈴聲只是加以注視,并不流口水,只是吃到食物時,才淌口水。但這促操作經過若干次以后,只要一發出鈴聲或節拍器的聲音,狗就立刻分泌唾液。這種本來與唾液分泌無關的鈴聲音和節拍器聲音,由于它們和食物出現的時間接近,現在則可以引起唾液的分泌。這種反應是后天習得的。此謂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以此實驗為例說明之),其生理基礎大腦皮層暫時神經聯系的形成。(講解)無條件刺
13、激、無條件反應、條件刺激、條件反應。狗之所以會對鈴聲或節拍器這樣的條件刺激產生唾液分泌的反應,主要是由于在鈴聲或節拍器之后,馬上會有食物這種無條件刺激出現。在給予條件刺激之后,立刻給予夫條件刺激,就是所謂強化。這個條件反射的形成過程稱為強化過程,或稱習得過程。條件刺激(鈴聲)注視無條件刺激(食物)分泌唾液(實線為無條件反射,虛線為條件反射)巴甫洛夫這個實驗很成功,對學習理論及行為矯正技術的發展影響很大。尤其是巴甫洛夫著重刺激,依靠刺激來控制行為的研究,為以后的刺激反應的研究提供了借鑒。因此,后來稱巴甫洛夫發現的條件反射稱為經典條件反射。2、經典條件作用的五條定律(1)習得律條件反射是由一系列條
14、件刺激(鈴聲或節拍器聲)和條件反應(由鈴聲或節拍器聲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應)鄰近配對建立起來的。一方面,條件刺激和起強化作用的無條件刺激必須同時或是近于同時呈現,間隔時間太久則難于建立聯系;另一方面,條件刺激作為無條件刺激即將出現的信號,必須先于無條件刺激呈現,否則,也將難于建立聯系。(以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為例說明之,或老太太喂雞說明之)(2)驗性消退律如果條件刺激重復出現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的強化,則條件反應將逐漸減弱并消失。但這種消失一開始不是永久性的。它只是一種習慣的鈍化,經過一段時間的間歇之后,又有自發的恢復。只有當幾次自發的恢復都沒有得到強化之后,條件反應才會真正地消退。(以巴甫洛夫
15、的經典實驗和老太太喂雞時,小孫子的惡作劇為例說明之)(3)泛化律條件反應一經確立之后,其他類似最初條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條件反應,此謂泛化。例如,實驗開始時以銅鈴聲作為條件刺激,條件反應形成之后,若呈現一個蜂鳴器的聲音,也將引發條件反應。因為蜂鳴器與銅鈴聲很相似。泛化的例子很多,如害怕蛇的人,會害怕許多象蛇的東西,如也會害怕鱔魚、蜥蜴等等與蛇相似的動物。泛化條件反應的強度與兩充當條件刺激的事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有關,如果兩者越是相似,那么,反應的強度就越高;如果相似的程度越低,則反應也就越弱。(4)分化律指條件反應的分化可由差異強化建立。如果狗已經建立對銅鈴聲的條件反應,并產生了對電蜂鳴器的泛化
16、反應,如果使對銅鈴聲的反應得到強化(即在銅鈴聲之后馬上給予食物),對蜂鳴器的反應不予強化(即在蜂鳴聲之后不給食物),則對電蜂鳴器的反應也將消退。受強化的刺激與不受強化的刺激相繼呈現的程序,能有效地使實驗動物完成分辨學習。(5)級條件作用律一個條件反應建立以后,可以通過刺激替代建立二級條件反應。如果狗已經對鈴聲建立了條件反應,再將鈴聲同閃光一起配對呈現,經過幾次試驗之后,閃光便會單獨誘發唾液的分泌。這說明狗已經建立高一級條件作用。但在動物身上,高級條件作用的建立是比較困難的,而且也很不穩定。因為高級條件作用的建立,本身就有一個對最初形成的條件反應的消退的過程。但巴甫洛夫認為,人的學習已經較多地脫
17、離了直接的生理性的強化,高級條件反應的建立是占主導地位的,特別是語言作為第二信號系統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二)華生運用經典條件作用原理治療恐懼的方法1、通過經典條件作用形成恐懼行為主義心理學的開山祖師華生,和巴甫洛夫一樣,也認為人類的行為,除了先天的無條件反射之外,都是通過條件反射習得的。華生與巴甫洛夫各自獨立地發現了經典條件反射的原理。同他的研究生蕾娜共同發表了一篇很有影響的實驗報告制約情緒反應。在這個實驗中,成功地用經典條件反射的方法使兒童習得了對老鼠的恐懼。實驗對象是只有11個月大的男孩叫阿爾伯特。阿爾伯特原先并不害怕動物,但刺耳的鐵錘敲擊鋼條的聲音能引起他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哭叫、發抖等
18、等。華生認為,兒童生來有三種基本的情緒,即愛、憤怒、和恐懼。華生用行為主義刺激反應的術語來描述情緒,而不涉及情緒的主觀感受,這是由他的行為主義立場決定的。哭叫、發抖等是與恐懼有關的基本的模式反應,而引起恐懼的模式反應的最為原始的刺激是巨大的聲響。華生和蕾娜的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實驗者先呈現一只小白鼠,當阿爾伯特要去摸小白鼠時,在他背后出現用鐵錘敲打鋼條的尖銳噪音。一聽到尖銳的噪音,阿爾伯特立即表現出懼怕反應,他先是猛地跳起來,向前跌去,把臉埋在床墊里面(注意:這些外顯表現實際上就是恐懼反應)。一開始沒有哭。在一個星期中,連續七次這樣使小白鼠同這怕人的鐵錘敲擊鋼條的噪音配對呈現,阿爾伯特就對原先他
19、并不害怕的小白鼠產生了恐懼反應。只要小白鼠一出現,即使沒有刺耳的噪音,阿爾伯特也會害怕得哭起來,爬離現場。(小白鼠巨響=恐懼白小鼠)在實驗的后期,阿爾伯特出現了泛化現象,在看到其他白色的東西時,如白棉花、白貓甚至老人的白發時,都會表現出懼怕的反應。這種恐懼也泛化到其他有毛皮的動物身上,甚至泛化到毛皮上衣和圣誕老人的連鬢胡子上。對刺耳的聲音的恐懼反應是先天的無條件反射,而對小白鼠的恐懼是在這種先天的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華生認為,不單是簡單的運動習慣,而且重要的人格特征,如情緒傾向等等都可以通過條件反射在孩子身上培養起來。2、通過經典條件作用來消除恐懼情緒反應既然可以通過條件反射形成,也可以
20、通過條件反射的方法和其他方法予以消除。瓊妮做了一個反制約實驗。這一實驗是受到華生的制約情緒實驗的啟發,并受到華生的指導。實驗對象是一個34個月大的男孩彼得,彼得害怕許多小動物如白鼠、兔子等等,特別害怕兔子。在實驗開始時,研究者安排彼得和三個不怕兔子的孩子在只兔子前面玩,這種社會模仿很有成效。正在這時,彼得由于生病,偶然和一只大狗相遇,使懼怕毛皮動物地舊病復發,實驗中斷了兩個月。在實驗的第二階段,實驗改用“引導制約法”,即運用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原理。每當彼得在吃其喜歡吃的食物的時候,將他所害怕的兔子放在籠子內,從遠到近,一步一步地向彼得靠近。這樣終于使彼得逐漸喜歡兔子,消除了對兔子的恐懼。(
21、兔子+食物=對兔子的恐懼消失)由此可見,恐懼的情緒既可以通過條件反射這一機制形成,也通過社會模仿和條件反射予以消除。瓊妮的這一反制約情緒反應的研究報告,影響很大,是兒童行為矯正的經典作品。尤其是引導制約法,后來經過沃爾普等人的實際運用和改良,成為行為矯正的兩項基本原理:交互抑制原理和漸進的系統脫敏原理,利用這兩個原理能夠有效地治療各種恐懼癥和焦慮癥。3、沃爾普(Wolpe)的系統脫敏技術治療恐怖癥和神經癥焦慮的有效技術1)系統脫敏法的基本原理沃爾普發現,肌肉的放松的程度同焦慮或恐懼發生的程度是相互頡頏的。也就是說,肌肉放松所產生的生理效應,同焦慮或恐懼所引起的生理效應是相反的。沃爾普認為,神經
22、癥焦慮和恐懼是一種情緒反應,是交感神經興奮的反應,其生理效應有呼吸急促、心中跳加快、血壓增高、肌肉緊張;而在肌肉放松的狀態下,生理反應與焦慮或恐懼時反應剛好相反,即肌肉松弛、呼吸減慢、心率降低、皮膚電反應不顯著。(2)系統脫敏法的含義就是在安逸而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安排患者逐漸接近所恐懼的事物,或者是逐漸地提高患者所恐懼的有關刺激的強度,讓患者對感到恐懼的事物敏感性逐漸減輕,甚至完全消失。(3)系統脫敏的實施步驟第一步、放松練習:教病人學會肌肉的深度放松放松的程序有很多,各種放松程序的基本精神是一樣的:那就是放松與緊張交替進行,放松時運用深呼吸,緊張后休息一些時間,按照一定的部位和順序進行訓練。
23、下面介紹一種具體的放松練習:A、準備動作在一般情況下,放松程序要求患者先行緊張身體的某一部位,緊張一會兒,然后放松一會兒。如讓患者先握緊手掌10秒種,使之有緊張感,然后放松約510秒,這樣經過多次緊張與放松的交互練習,在以后需要時,病人就能夠隨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體。通常讓病人進行手部、手臂、臉部、頸部、軀干及腿部的肌肉緊張與放松。B、正式訓練放松訓練最好在遮光的、隔音設備比較好的房間里進行。在正式進行肌肉放松的訓練時,要使病人盡量保持輕松的心理,并以自己感到舒適的姿勢坐在椅子上,并讓病人拿掉眼鏡、手表、腰帶、領帶等所有可能會妨礙放松的物品。在休息2030分鐘之后,治療師應用平穩、鎮靜的聲
24、音說:“從事這項放松訓練,可以幫助你完全地放松身體。你必須根據下列步驟耐心進行,當你操作緊張活動時,如果感到緊張,必須再持續操作5秒鐘,直到感覺緊張到了極點,才可以松弛下來,讓有關部位的肌肉表現得十分無力,特別要用心體會放松之后的輕松感,現在請跟著我的指示做”。指示語:指示語的內容一般為:1、緊握你的左拳注意手和前臂的緊張感,(5秒后)放松;2、緊握右拳注意手和前臂的緊張感,(5秒后)放松;3、從左腕關節向上彎曲你的左手,盡量使手指指著肩部注意手背和前臂肌肉的緊張放松;4、從右腕關節向上彎曲你的右手,盡量使手指指著肩部注意手背和前臂肌肉的緊張放松;5、舉起雙手臂,用力將手指觸至雙肩注意雙臂肌肉
25、的緊張放松;6、聳起肩膀、越高越好注意肩膀的緊張放松;7、皺起額頭注意緊張、然后放松,并略為閉上眼睛;8、緊緊地合上雙眼,試探緊張與放松的感覺,再輕輕閉著眼睛;9、用力將舌頭抵住口腔上部注意口腔內肌肉的緊張放松;10、緊閉雙唇注意口腔和下鄂的緊張放松;11、用力向后仰起頭部注意肩部、肩膀和頸部的緊張放松;12、用力低頭,盡量將下巴靠住胸部,注意頸部和肩膀的緊張放松;13、作弓形彎曲背部、并離開椅背,雙臂向后推注意背部和肩膀的緊張放松;14、做一次深呼吸,并持續一段時間,注意背部和胸部的緊張吐出空氣放松;15、做兩次深呼吸,持續一段時間吐出空氣放松;16、用胃部吸入空氣、盡量使其膨脹注意腹部的緊
26、張放松,感覺你的呼吸更加穩定;17、抽緊腹部肌肉注意到腹部肌肉的緊張放松;18、臂部用力并壓住椅座注意到臂部緊張放松;19、抽緊腿部肌肉,伸直雙腿注意到腿部肌肉的緊張將雙腿放回原姿勢放松;20、雙腳腳趾向上,并逐漸抬起雙腳注意雙腳和小腿肌肉的緊張放松;21、向下弓起腳趾,猶如要將腳趾埋入沙土一般注意雙腳彎曲時的緊張放松。通常,病人在經過一兩周的訓練之后,就能夠在幾分鐘內使自己全部放松。在病人掌握了放松技能之后,就可以進行系統脫敏的訓練程序了。技術一、漸進的放松技術二、緊張放松第二步、建立焦慮(恐懼)等級表這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將引起病人恐懼或焦慮的相關刺激或情境,按照病人的主觀恐懼程度或焦慮程度
27、來排列成一個序列。沃爾普通常使病人產生最強的刺激或情境排列在等級表的最上端,將使病產生最弱的焦慮或恐懼的刺激排在最未端。治療師和病人一起,排列引起恐懼的情境的等級。以病人的主觀焦慮程度來排列,而不是由治療師一個人排列。下面是為一個害怕坐電梯的焦慮癥病人所設計的焦慮等級表:等級情境體驗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電梯中很擁擠、直擠得人貼在墻壁上電梯中有3/4的人電梯中只有1個人電梯中有4個人電梯中有2個人站在電梯門外等候電梯倒來從7米遠處走向電梯從大樓的前門走向安有電梯處走向底端有電梯的高樓建立引起焦慮(或恐懼)等級表又有兩個步驟:A、資料的收集建立焦慮等級量表所需的原始資料可以從下列三個方面來收集:(1
28、)收集、整理病人的生活史:治療師要了解病人早年家庭生活的歷史,教育背景、現有的社會關系等信息,以此來了解使病人感到恐懼或焦慮的情境,以及病人當前的病癥是如何通過條件作用的過程發展出來的。(2)用恐懼調查量表搜集資料:沃爾普和朗格設計了一個恐懼調查量表,用這一量表可以找出究竟是什么東西使病人感到非常恐懼或焦慮。恐懼調查量表的構成:量表列出一系列足以引起恐懼的一系列刺激情境,讓病人自己依照自己感到害怕的程度,在五點量表上逐一解答,從而找出目前患者感到非常恐懼或焦慮的東西。恐懼調查量表的指導語是:在這問卷上所列出的項目都是曾經引起你恐懼的東西,現在請你將表上這些東西按照害怕的程度,逐一在下列各個項目
29、的適當等級上打勾。恐懼調查表樣例:困擾等級項目(一)全不困擾(二)有點困擾(三)感到困擾(四)相當困擾(五)非常困擾清潔器空轉噪音大傷口單獨的時候處在陌生的地方大聲死人在大眾面前講話通過馬路似瘋狂的人下降(3)有關問卷的運用。國內這方面的問卷不多,國外比較流行的有“威羅比問卷”,這是一套用以診斷病人由人際關系障礙造成的焦慮程度的量表,全卷共25個問題,要求病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五個等級上選答。約有一半的題目是用以測量病人的神經癥反應的,另有一半的題目是用以測量病人的情緒敏感程度的。病人在這一量表上得分越低,表示癥狀越輕。威羅比問卷”樣例:1)如果你必須在一群陌生人的面前表演或講話時,你會焦慮
30、嗎?(0,1,2,3,4)2)當你從很高的地方下來時,盡管不會有真正的危險,你害怕下來嗎?(0,1,2,3,4)3)在社交場合你是不是躲在別人的身后?(0,1,2,3,4)4)你曾經感到心情變化而不知其原因嗎?(0,1,2,3,4)題后數字的含義是:0完全不是;從來不;完全沒有有點是;有時候;有一點中等經常是;許多非常繁多;全然地在病人回答完這一調查表之后,治療師要將有關的引起焦慮的刺激,按照主題加以歸類。威羅比調查表與沃爾普和朗格設計的恐懼調查量表相似,只不過形式不同罷了B、等級的排列通過收集、分析以上三類資料,治療師可以找出病人焦慮的主要原因,然后參考這些資料建立焦慮主題的具體項目。以上面
31、恐懼癥的病人怕乘電梯為例,可以通過治療師的等級排列和病人測試結果的比較,構成病人的焦慮等級表。第三步、實施系統脫敏在治療開始時,讓病人躺在一張睡椅上放松肌肉,要病人想象等級中第一個最小焦慮的情境,如果病人在想象情境時感到焦慮,那么就舉起一個手指作為信號。用手指而不用語言作為信號,是為了不破壞病人的放松狀態。如果病人沒有焦慮體驗,那么,在710秒鐘之后,治療就讓病人停止想象這一情境。對同一個情境經過兩次的想象,病人仍不感到焦慮,就可以讓病人想象等級中的下一個情境;如果病人仍表示有焦慮,那么治療者應立即讓病人停止想象,等待病人再度完全放松時,再叫病人想象前一個情境。這時,如果沒有焦慮產生,再重新進
32、入下一個情境。4、沖擊療法(滿貫法或洪崩療法)(implosivetherapy)(1)沖擊療法的原理定義:就是通過直接使病人處于他所恐懼的情境之中,以收物極必反之效,從而消除恐懼。依據:沖擊療法的產生基于一個動物實驗:在實驗場所發出恐怖的聲、光或電擊等刺激時,實驗動物驚恐萬狀,四處亂竄,想逃離現場。但如果沒有任何出路,就只能呆在現場,承受極其痛苦的刺激。當刺激持續了一段時間以后,動物的恐懼逐漸減輕,甚至最終消失。這一實驗表明,放松、交互抑制似乎并不重要,只要讓被試持久地暴露在刺激因素面前,驚恐反應終將自行耗盡。沖擊療法與系統脫敏的聯系與區別:聯系:在兩者都是以經典條件反射為基礎的。區別:從方
33、法來上看,系統脫敏經常采用閉目想象的方式來呈現引起病人恐懼或焦慮的刺激或情境;而沖擊療法則往往使病人直接置身于病人感到恐懼的真實情境中;從治療程序來看,沖擊療法程序簡潔,沒有繁瑣的刺激定量和確定焦慮等級等程序,而且不需要全身松弛這一訓練過程;從原理上來講,兩者所采用的原理有所不同。系統脫敏采用的是交互抑制原理,也就是每一次只引起病人一點點焦慮,然后用用全身松弛的辦法去頡抗它,因此,系統脫敏程序總是將引起最小焦慮的刺激情境首先呈現出來;而沖擊療法則剛好相反,所采用的是消退原理,所以它總是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情境放在第一位,盡可能迅速地使病人置身于最為痛苦的情境之中,盡可能迅猛地引起病人最強烈的恐懼或
34、焦慮反應,并對這些焦慮和恐懼反應不作任何強化。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導致強烈情緒反應的內部動因逐漸減弱甚至消失,情緒的反應自行減輕或者消失。沖擊療法最早是由一個叫Crafts的內科醫生所采用的。他在1938年出版的心理學最新實驗一書中報告了這樣一個個案:一個年輕婦女,不敢乘坐和駕駛汽車,尤其是害怕通過隧道和橋梁。Crafts將她強行安置在汽車后座上,將車從病人的家里一直開到他自己在紐約的診所,沿途經過很多橋梁,還經過一條長長的霍蘭德隧道。在行車途中,病人極度驚恐,不斷地嘔吐、戰栗、叫喊。行駛八十公里之后,這些驚恐反應減弱了。在返回途中,這個女病人幾乎沒有發生什么不良反應。但Crafts并沒有給這
35、一治療方法命名。六十年代初,行為治療家Mallrdon、London和Stamptfl等人進行了一系列臨床實驗,并將這種方法命名為“沖擊療法”。(2)沖擊療法的治療程序第一步,體檢由于沖擊療法是一種較為劇烈的治療方法,所以應該事前檢查病人的身體狀況并做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心電圖、腦電圖等。如果病人具有嚴重的心血管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各種精神性障礙患者都不宜使用沖擊療法;此外,老人、兒童、孕婦及各種原因導致的身體虛弱的人也不適宜采用沖擊療法。第二步,約法三章,簽訂治療協議。仔細地向病人介紹治療的原理、過程和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尤其要清楚地向病人說明在治療過程中可
36、能承受的痛苦,尤其不能隱瞞和淡化。同時說明沖擊療法療效迅速是其他任何治療方法所不能比的。如果病人及其家屬下定決心接受治療之后,醫患雙方應簽訂行為協議:行為治療協議1、醫生已經反復講解了沖擊療法的原理、過程及效果。病人向家屬已經充分了解,并愿意接受沖擊療法。2、治療過程中病人將受到強烈的精神沖擊,經歷不快甚至是超乎尋常的痛苦體驗。為了確保治療的順利完成,必要時醫生可強制執行治療計劃。這些治療計劃包括所有的細節都應該是經病人及其家屬事前明確認可的。3、醫生應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對治療的全過程負責,對病人求治的最終目的負責。4、如病人家屬在治療的任何階段執意要求停止治療,治療應立即中止。病人(簽字)家
37、屬(簽字)醫生(簽字)年月日簽訂治療協議的目的在于增強患者的自我約束,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第三步,準備治療場地和其他條件首先,確定刺激物。刺激物應該是病人最害怕的和最忌諱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是引發癥狀的根源。治療室的布置:不宜太大,布置應簡單,一目了然,除了特意安排的病人最感恐懼的刺激物外,沒有任何別的東西。要使病人在治療室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刺激物,不能使病人有回避的地方。治療室的門原則上由治療師把守,使病人無法隨意奪路而逃。第四步,實施沖擊在接受治療之前病人要正常吃東西、喝水,并排空大小便。穿著應簡單、寬松。如果有條件的話,就應該在治療過程中同步進行血壓和心電監測。病人進入治療室后,醫生
38、應該迅速、猛烈地向病人呈現令病人感到恐懼的事物或情境。患者可能在受驚之后,可能會出現驚叫、失態等激烈反應,醫生不必顧及這些,應該堅持持續不斷地向病人呈現令病人所恐懼的事物或情境,或者應該持續地讓病人暴露于令其恐懼的情境之中。病人如果現諸如閉眼、塞耳、面壁等等回避行為時,應該勸說或制止病人的回避行為。此外,應該嚴密觀察病人的生理變化。因為沖擊療法會引起病人最強烈的焦慮和恐懼,因此,病人在生理上會有與強烈焦慮相應的變化,會有交感神經處于強烈的興奮狀態所具有的一系列癥狀,如呼吸急促、心悸、出汗、四肢震顫、頭暈目眩等情況。除非情況特別嚴重,特別是血壓、心電出現異常,應該堅持進行治療。如果病人提出中止治
39、療,甚至出言不遜的話,醫生應該冷靜處理,謹慎對待。如果病人總體情況比較好,病史較長,反應并不是十分激烈的話,醫生應該給予鼓勵、規勸,甚至漠視。特別是在病人的應激反應的高峰過去之后,更加不要輕易放棄治療,醫生應該勸說病人或者強制病人完成治療,因為成功就在眼前。每次治療的時間應視病人的應激反應情況而定。應該使病人的焦慮、緊張程度超過以往任何一次的焦慮緊張程度,力求達到極限,在生理反應方面,應力出現明顯的植物神經系統的變化。所謂極限,以情緒的逆轉為標志。如果病人的情緒反應和生理反應高潮已過,逐漸減輕的話,就表明已經基本達到這本次治療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再現510分鐘的刺激或情境,病人就會因精疲力竭
40、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時,就可以停止刺激物、或情境,讓病人休息。通常一次沖擊療法的治療時間在3060分鐘之間。在沖擊治療過程中,如果病人出現一些危急的情況,醫生也應當果斷地停止治療,而不應該固執己見。在出現下列幾種情況時,應停止治療:通氣過度綜合癥暈厥或休克(3)沖擊療法實例用沖擊療法治療恐懼癥(花圈恐懼癥)一個護士因恐懼花圈到嚴重神經癥的程度,嚴重到一聽到花圈兩字就心驚膽顫的程度。治療室的布置在一間六平方米的小治療室里,四壁貼上花圈的圖案,室內放置十幾個花圈。中間有一張沙發,上面也放滿了花圈圖案和一些特制的小花圈。墻角有一臺錄音機,備有哀樂磁帶。治療的實施病人進入室內,畏縮不前,只見其呼吸
41、加快、加深,全身微微顫抖,背躬曲膝,手足無措,額頭上滲出汗珠。突然哀樂四起,這個病人聽了以后,心驚膽顫,回頭就想逃跑。但是,門窗緊閉,四周到處都是花圈,根本無法回避。病人找了一個空檔站立,想不偏不倚,唯恐碰到花圈。但是身不由己,全身發抖,站立不穩,幾乎要倒下。這時,病人已經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慌忙走近沙發,也顧不上沙發上的圖片和小花圈了,坐下喘息不止。半個小時左右以后,病人的顫抖逐漸減輕,呼吸逐漸平穩,靠在布滿花圈的沙發上,一副疲憊的表情。這說明治療已經成功結束。當讓病人走出治療室時,病人并無擺脫困境的喜悅,而不是不緊不慢地站起來,整理衣服,說“襯衣濕透了”,然后扶起倒在她前面的幾個花圈,走出
42、了治療室。這個病人經過兩次治療,就治好了。對病人兩年多的追蹤觀察表明,她已經不再害怕哀樂和花圈了。四、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強化學說及相關的行為矯正技術(一)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行為主義心理學大師斯金納認為,巴甫洛夫所說的經典條件反射只能解釋一小部分行為,而大部分行為還得用他所提出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進行解釋。斯金納將行為分為兩類,一類是應答性行為,一類是操作性行為。他認為,應答性行為是被動的,是由一定的刺激所誘發的。如在巴甫洛夫的實驗中,狗的唾液分泌這一條件反應是由鈴聲誘發的。操作性行為具有主動的性質,這一類行為雖然也受環境的影響,但并不是由某個明顯的刺激誘發的。斯金納認為,吃飯、講話、睡覺、走
43、路、工作、娛樂、爭斗等等都是操作性行為。操作性行為要比應答性行為復雜得多,并不是能夠用幾個條件反射可以解釋得清楚的。但斯金納認為,操作性行為發生的頻率是受到獎懲所決定的。也就是得到獎賞的行為,發生的頻率會提高;而受到懲罰的行為,發生的頻率會下降。也就是說,是由這一行為所受到的強化的性質所決定的。斯金納的動手能力很強,但設計了很多精巧的實驗裝置,其中著名的就是后人所謂的斯金納箱。斯金納箱里有一套操作工具和傳送強化物的設施。斯金納做了很實驗以此說明操作行為發生的頻率取決于強化。實驗一:實驗對象:鴿子實驗箱里有兩把鑰匙,一把是紅色的,另一把是綠色的。當鴿子無意中啄動紅色的鑰匙時傳送裝置就丟出幾粒鴿子
44、喜歡吃的食物;當鴿子無意中啄動綠色的鑰匙時,則沒有什么動靜。不久,鴿子就學會了啄紅色的鑰匙。實驗二:實驗對象:老鼠實驗箱里有一副杠桿,老鼠箱子里竄來竄去,無意中壓了一下杠桿,于是傳送裝置就送來了食物和水。老鼠很快就學會了按杠桿,只要它感到饑餓,就會按壓不停,儼然做工一般。由此可見,某種行為受到獎賞,那么這種直接受到獎賞的行為發生的頻率就會提高。獎賞就是一種強化,是一種積極的強化,就是所謂正強化(或積極強化)(positivereinforcement)。強化物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作為獎賞的東西。斯金納還發現,不但直接的獎賞可以提高行為發生的頻率,甚至懲罰的去除也可以作為強化物,也可以用
45、以形成某種行為。懲罰的去除就是所謂的負強化negtivereinforcement)。斯金納有一經典實驗說明這一點:實驗三:實驗對象:小白鼠實驗箱的底板是通電的,箱內有一個輪子,這個輪子實際上是一個開關,只要一轉動,箱子的底板就會斷電。老鼠進入箱子后,底板通電,老鼠受到電擊,就會在箱子里面上竄下跳但如果老鼠偶然碰到了輪子,底板的電就會斷開,它所受到的電擊馬上就會停止。但如果輪子一停,電源馬上自動接通,電擊馬上就會恢復。為了避免電擊,老鼠就會不停地轉動輪子,絲毫不敢懈怠。由此可見,為了避免受到電擊這一有懲罰也能夠起到強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強化和負強化的機制而形成某種行為是常見的。例如,一個
46、父親在看書,兩個孩子在旁邊打鬧,父親很不耐煩,就想支走他們,就說:“別吵了,給你們10塊錢,到外面去買東西吃吧!”于是兩個孩子拿著錢走了。后來,這兩個孩子只要想錢買東西吃,就會在父親看書的時候,大聲吵鬧,總會如愿以償。在這個例子中,孩子吵鬧的行為得到了強化,他們所受到的強化是正強化,而父親的行為給孩子錢的行為也受到了強化,父親的行為所受到的是負強化。孩子和父親相互塑造了對方的行為。強化的反面是消退。所謂消退,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行為者出現了原先得到強化的行為,但卻沒有受到強化,那么,這種行為在以后相類似的情境中出現的頻率就會下降。消退可以用來消除一些不良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用消退的方法消除不良
47、行為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有人喊人綽號,你只要不予理睬,別人自然而然就會不再喊你的綽號了。如帶著小孩子上街,小孩子吵著要買東西,如果你不給他買,他可能會哭鬧,或者賴在地上不起來,如果你受不了孩子的吵鬧,而給他買的話,那么孩子就會在以后要東西而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更多地吵鬧,他的吵鬧的行為就會得到強化。對這種不良行為可以用消退的行為方法來解決。你可以不理睬孩子的吵鬧而堅持不給他買,使他的吵鬧的行為得不到強化。那么,以后這個孩子就不會用吵鬧的方式來要求得到什么東西。(二)強化程式斯金納研究了不同強化程式對行為形成的效果。根據強化程式,正強化可分為連續強化和間隙強化。所謂連續強化,是指每發生一個所希
48、望出現的行為都給予強化。而間隙強化與連續強化不同,并不是每出現一個所希望的行為馬上給予強化,而是間隙地給予強化。在日常生活中,間隙強化的例子是很多的。賭徒押賭注就是一種受到間隙強化的行為,因為下賭注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贏錢的。又如釣魚,一個人堅持釣魚,實際上也是受到間隙強化的結果,因為不可能每一次下釣都能釣到魚,但偶然釣到魚,就是一種間隙強化。間隙強化實際上介于連續強化和消退之間。如果把連續強化和消退放在一條直線上,那么,連續強化就處于直線的一端(行為每發生一次,就強化一次),消退就處于直線的另一端(行為發生不給予強化),那么,間隙強化就是介于這兩者之間一種強化方法。間隙強化的種類:間隙強化有以下
49、幾種:比例時間固定固定比例強化固定時間間隙強化可變可變比例強化可變時間間隔強化所謂固定比例強化(FR),是指行為者的行為發生一定次數時,才給予強化。如家長規定孩子放回家后必須做完兩道題之后才能出去玩。又如,家長為了讓孩子練好字,規定孩子每天必須寫完兩張大字才能出去玩。這就是所謂固定比例強化。又如工廠的定額付酬制度,也是一種固定比例強化程式。工人必須得做出一定數量的產品才能得到一定數額的獎金。可變比例強化(VR),是指每次強化所要求的反應數目是不固定的,而是不可預測地變化著的。一般來說,可變比例強化程序中,所要求的反應數目是圍繞一個平均值而變化的。日常生活通過可變比例強化這一機制形成行為的例子是
50、很多的:學生的課堂發言就是一個例子。在課堂上發言,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但教師并不總是提問,又由于課堂里學生比較多,因此,學生并不是每次舉手都能被老師叫到,學生并不能準確地預料要舉多少次手,才能被老師叫到。例如,在星期一的數學課上,學生舉到3次手才被老師叫到一次,星期二的數學課上,學生舉了2次手就被老師叫到,星期三舉了5次,才被老師叫到,星期四舉了2次手就被老師叫到,這樣,平均下來,這個學生平均舉3次手才得到一次發言的機會。這一程序就可以稱為VR3程序。盡管并不是每一次舉手都被老師叫到,但學生無法知道這次舉手是否能得到發言的機會,這種不確定感反而增強了學生舉手發言的行為。另外,賭博、買有獎券都是
51、變化比例強化的例子。固定時間間隔強化(FI),是指需要強化的行為,在進行一次強化之后,在經過一定時間之后,再次對這一行為給予強化。如發工資就是一種固定時間間隔的強化。可變時間間隔的強化(VI),就是指每一次強化之間的時間間隔是不確定的,是不可預測的,但每次強化的時間間隔的長短,是圍繞一個平均值來變化的。如公交車按照規定是十分鐘一趟,但由于路況、車速等等原因,公交車并不能總是每次準時到達的,有時是8分鐘來一次,有時是15分鐘來一次,有時是20分鐘來一次,但汽車的平均間隔時間是10分鐘。釣魚也是一個可變時間間隔強化的例子。(三)以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為基礎的行為矯正技術斯金納根據自己所發現的上述原理
52、,提出了一種行為矯正技術,它稱之為“塑造作用”。他主張應該先觀察實驗對象所有的操作行為,看看哪些是有益的行為,哪些是不良的行為,然后有目的地獎賞那些有益的、需要保留的行為,忽視或者懲罰那些需要去除的不良行為。利用這種方法斯金納教會了鴿子打乒乓球。馴獸師就是利用這些原理教會動物這些某些表演的。下面介紹幾種基于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而發展出來的行為矯正技術。1、行為塑造這是行為治療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方法,主要是運用正強化方法來使人形成某種良好的行為。而這種你所希望他形成的良好行為是他原來沒有出現過的。所謂良好的行為,就是具有適應性的、符合社會規范的和道德準則的行為。在行為塑造過程中,主要采用正強化的方法
53、,只要所希望形成的良好行為一出現,就馬上進行強化(獎勵)。行為塑造需要有以下幾個步驟:塑造綱要1、定義目標行為2、判斷塑造對于治療對象是否是最合適的方法3、確認初始行為4、選擇塑造步驟5、選定強化刺激6、對各個連續的趨近行為實施差別強化7、按照合適的速度完成各個塑造步驟例如,要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就可以用行為塑造方法。第一個的標準可以是在孩子得到吃的東西時,知道問一聲家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吃不吃。如果孩子問了,就應該馬上給予強化(如口頭表揚、贊許的目光)。而不管他有沒有真的給。當孩子這種行為有了穩定的表現之后,即當孩子學會一有了吃的東西就會問別人要不要吃的時候,就要提出第二步更高的要求
54、。第二步的標準可以是當他真的把自己的糖果給了家人時,才給予強化,如果只是問家人要不要吃,就不要給予強化。當第二步的標準達到時,而且具有穩定的表現時,也就是一有吃的東西就會給家長一起分享時,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三步的標準可以是,一有東西吃時,可能想到鄰居的孩子,即必須得想到和家人以外的人分享食物。如果一旦表現出想和鄰居的孩子分享食物的愿望,就給予強化。當孩子達到第三步的標準時,且有穩定的表現時,就應該提出更高的要求。第四步的標準可以是,孩子有東西吃時,真的和鄰居的孩子一起分享,而且只有在孩子真的和別人一同享用食物時才給予強化,如果還只是口頭表示,就不應該給予強化。這樣一步一步下去,孩子就會逐漸
55、形成我們希望他形成的行為。實用行為分析(ABA)是行為塑造的一種具體運用。2、代幣管制法這是一種利用強化原理促進更多的適應性行為出現的方法。這是使用有形實物進行獎勵的強化方法。代幣可以是在某一特定的范圍內可以兌換物品的證券。可以用來充當代幣的物品有小紅旗、小鐵牌、小票券等。來訪者可以利用這些證券來換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代幣法廣泛地應用于精神病院來改善精神病人的行為,也可以用來使兒童形成適應性行為。如改變孩子懶惰的習慣、養成愛勞動的習慣,也可以采用代幣管制法。如洗一次碗可以得到1面小紅旗,洗一次碗可得2面小紅旗,疊被可得1面小紅旗,拖一次地板可得3面小紅旗。反之,如果沒有完成相應的勞動任務就要扣
56、除相應的紅旗數。一個星期結算一次,一定數量的小紅旗可以兌換一定比例的兒童所需要的實物,如玩具、球、書、游戲、娛樂等等。一個個案:筆者的一個朋友的一個孩子,5歲,上小班,動作慢、表現為懶床、穿衣、吃飯慢。本人設計了一套代幣管制法,矯正其行為。筆者為其設計了一張表,這張表可以掛在墻上。每完成一個項目,就給予一定的小紅旗數。在一開始,所要求完成任務所用的時間可以寬松一點,如起床的時間可定為10分鐘,如果孩子在10分鐘內完成任務,就給予一面小紅旗,如果在10分鐘內沒有穿完衣服,就不給小紅旗。如果孩子已經能夠在10分鐘內完成穿衣服這一任務,那么就可以提高給予小紅旗的標準,如要求在9分鐘內穿完衣服才給予強
57、化。如此等等。其他項目也是如此。日期項目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準時起床在規定時間內吃完飯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作業一個星期結算一次,規定好得到多少面小紅旗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什么愿望,如積滿10面小紅旗,可以買一本自己喜歡看的書,累積滿20面小紅旗可以去游樂場玩一次,還有一個運用代幣管制的例子:張先生為其9歲的兒子小華制訂了一個代幣制。小華平時很少做家務事。張先生告訴小華,在每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就可以獲得一定的點數。張先生在冰箱門上貼著一張說明,上面列出所有需要小華做的行為、這些行為的價值,和每日可以用點數購買的強化物。這個表是這樣的:小華的代幣制的內容表1、我的日常工作整理我的床
58、鋪把玩具放在架子上清除垃圾晚餐后清理桌子飼養小動物點數121222、我的報酬表(我賺的點可以交換下列東西)選擇所有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我可以遲一個小時上床騎自行車去商店選擇我最喜歡的食物整個晚上與朋友們在一起去最喜歡的快餐廳買最新的運動手套整個晚上在客房3332254012011爸爸和我同意我的工作表和報酬表簽字:3、消退法這種方法是指對不適應的行為不給予注意、不給予強化,使之逐漸變弱,以致全部消失。例如,小孩子通過哭鬧來引起大人的注意,若大人不給予注意,孩子哭得沒有意思,其哭鬧就會逐漸停止。又如一個女孩子,4歲多,整天在家里跑來跑去,亂蹦亂跳,孩子的母親以為這個孩子得了多動,實際上并非如此。經過
59、詢問得知,起初家里人(爺爺、奶奶、父母)認為小孩子這樣跑來跑去很可愛,在她跑來跑去的時候,大家都很高興地看著她笑,還表揚她。后來時間長了,大家就有點厭煩了,于是在孩子蹦跳的時候就批評她,并且用不滿的神色來阻止她。對此,我們的分析是,這個孩子并沒有多動癥,由于家里人一開始對她蹦蹦跳跳行為的正強化(贊許、表揚、笑聲),她形成了蹦跳吸引她人注意的行為。后來,家人厭煩了,給予她的蹦跳行為以懲罰(批評、討厭),但女孩子之所以仍然蹦蹦跳跳,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而大人的批評,在孩子看來是自己再一次得到注意的表示,實際上大人的批評對她來說是一個正強化,而不是父母以為的懲罰。因此,亂蹦亂跳的行為因受到強化而固
60、定了下來。要消除這一行為,最好的辦法是既不表揚,也不批評,也不去關注它。讓其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強化,那么,這種得到任何強化的行為就會逐漸減弱,以至最后消失。4、負性活動這一方法用以消除不良行為。如一個人有某種不適當行為,那么,就讓其一直去從事這個行為,而不讓其停下來,直到其厭惡為止。如有一個孩子喜歡挖鼻孔,就一直讓其挖下去,直到厭惡為止。運用強化方法要注意的事項1、強化物要適宜要對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強化物,如糖果對孩子可能是一種很好的強化物2、強化要及時、準確表揚什么、強化什么行為、治療者和咨詢師心中一定要有數。3、強化標準要漸高、強化的次數要漸少。這是對運用正強化的方法而言。目的在不斷地提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北京市醫療保健機構醫生勞動合同范本
- 兒童攝影館裝修合同終止
- 畜禽養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培訓
- 知曉防災減災筑牢安全知識
- 2024洛南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河北省機電工程技師學院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煤炭加工合同范本
- 礦山開采勞務分包合同范文
- 農家小院租賃合同
- 計算機一級練習題與參考答案
- ABAQUS粘聚力模型(CohesiveModel)應用小結
- 內科醫生工作總結PPT課件
- 反滲透理論及要求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基本情況承諾(樣表)
- 智慧冷鏈產業園整體解決方案
- 供應商產品及過程變更控制程序
- 《2022年上海市初中語文課程終結性評價指南》中規定的150個文言實詞
- 《鐵道概論鐵路車站》PPT課件
- TI-BQ40Z50-軟件(課堂PPT)
- 建設項目3000萬元以下估算投資額分檔收費標準
- 《禮儀培訓》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