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氣候的特點_第1頁
季風氣候的特點_第2頁
季風氣候的特點_第3頁
季風氣候的特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地域遼闊,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一一歐亞大陸的腹地,東南瀕臨 世界上最大的水面 太平洋,西南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這樣極 其復雜的地理條件,使我國的氣候具有強烈的季風性、大陸性和類型多樣性的 特征。與世界同緯度的其它國家相比,我國氣候的這種特征是很獨特的。季風型氣候顯著我國處于歐亞大陸的東南部,面對廣闊的海洋,海陸之間的巨大熱力差異 使我國季風氣候特點更為明顯。主要表現為冬夏盛行風向有顯著的變化,隨季 風的進退,降水也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冬季,我國大陸主要為極地大陸氣團或變性極地大陸氣團所控制,在80 90E高空多為高壓脊,而沿海高空常為一大槽,脊前、槽后的冷空氣不斷南 下,加強了

2、地面的冷高壓(蒙古高壓),溫暖的海洋上多為低氣壓所控制。氣 流不斷地從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使得我國冬季對流層低層盛行西北、北和 東北風。極地大陸冷高壓及其伴隨的極鋒或次冷鋒是冬季我國天氣的主要控制 系統,天氣氣候特征是降水少和低溫、干燥。尤其是寒潮或強冷空氣天氣過 程,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伴隨的大風和降溫對工農業生產危害較大。夏季,我國大陸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副熱帶海洋氣團和熱帶大陸氣團所控 制,高空在東經7080E處為一低壓槽,沿海為一淺脊,地面氣壓系統在歐亞 大陸均為蒙古低壓所盤踞,它與海洋上的高壓相配合使得我國夏季對流層低層 盛行西南、南和東南風。這時除了極地冷空氣及其伴隨的冷鋒仍然

3、可以影響到 華北一帶外,大陸熱低壓、副熱帶高壓、熱帶低壓、熱帶氣旋、東風波等成了 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系統。天氣氣候特征是高溫、濕潤和多雨。這種雨熱同季 的氣候特點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高溫配合沛雨使我國成為世界 上水稻的主要產區,我國水稻種植最北可以到黑龍江省的漠河,從東北的一年 一熟,華北、華中的兩年三熟、一年兩熟,以至華南的一年三熟,都受惠于這 種雨熱同季的氣候特點。但持續的暴雨或局地強降雨,又常常造成夏季我國大 范圍或局地嚴重的洪澇災害。熱帶氣旋所挾帶的狂風暴雨,對漁業生產和海運 交通有很大的影響,甚至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在登陸地點附近(有時可以深 入到內陸)常會引起風災和洪澇

4、災。夏季風來臨是以雨量突然增加為標志的。一般,夏季風雨帶5月初出現在 南海北部,5月中旬移到華南沿海。然后,緩慢北推,5月下旬停滯在華南。6 月初突然北推,6月中旬到達長江中下游地區,這便是梅雨期的開始。梅雨一般 維持到7月上旬。然后,夏季風影響淮河以北地區,7月下旬華北和東北地區進 入全年雨季最盛期,一直維持到8月上旬。8月中下旬開始,夏季風雨帶迅速南 撤,全國(除東南沿海受到熱帶氣旋影響地區外)雨量迅速減少。9月中旬到 10月上旬停滯在江淮中東部一帶、形成相對的多雨帶。華西地區由于受地形的 影響,多出現連綿秋雨,也為一相對的多雨區。9、10月份華北和華中地區多為秋高氣爽的天氣。10月中旬雨

5、帶退到華 南。我國各地的雨季開始和撤退時間正常與否,大都直接與夏季風的進退時間 密切相關。夏季風的來臨和撤退與維持時間等年際間的差異,決定著我國年際 間不同的夏季降水狀況和旱澇地區的分布。統計表明,夏季風很強的年份,雨 帶迅速推到北方,北方多雨,長江中下游梅雨期較短,出現嚴重的伏旱;反 之,長江中下游雨帶停滯,雨量過多,發生洪澇,而北方出現旱象,如1999 年。因此,季風氣候的特點,特別是冬、夏季風的異常變化,使我國成為世界 上氣象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國家之一。干旱、暴雨洪澇、低溫冷害等是我國主 要的氣象災害。據19501999年統計,我國每年干旱、風雹、低溫霜凍等災害 的受災面積平均約為380

6、0多萬公頃。以熱量指標分類看我國的氣候類型我國地處世界上最大的陸地一歐亞大陸的東南部,面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一太平洋,地形復雜,疆土遼闊。西起阿爾金山,東至烏蘇里江,地跨63個經 度。北起漠河,南至南海中的曾母暗沙,南北緯距差49度。因此,我國氣候十 分復雜多樣,從熱量上看,我國自南向北,跨越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溫 帶、高山、高原還有寒冷氣候。全國87%的國上面積為溫帶、亞熱帶和熱帶。 以熱量指標分類,我國有以下氣候類型:赤道季風氣候。位于北緯1O度以南的南海島嶼地區。年平均氣溫在 26C以上,年積溫達9000C,氣溫變化很小,四季雨量分配較均勻。熱帶季風氣候。包括臺灣省的南部、雷州半島和海

7、南島等地。年積溫 N8000C,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于16C,年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不低干5C, 極端最低氣溫一般不低于0C,終年無霜。幅熱帶季風氣候。我國華北和華南地區屬于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 在45008000C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80C,是副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地 帶,夏季氣溫相當高(候平均氣溫25C至少有6個候,即30天),冬季氣溫 相當低。溫帶季風氣候。我國內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屬于此種類型的氣候。年 積溫低于16003400C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8-8C,夏季候平均氣溫多 數仍超過22C,但超過25C的已很少見。寒溫帶季風氣候。我國東北地區的北部屬于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 低

8、于1600C,最冷月平均氣溫低于-28C,冬季嚴寒程度比溫帶更甚,寒冷期比 溫帶更長。高原氣候。我國青藏高原屬于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低于2000C, 日平均氣溫低于10C,最熱候的氣溫也低于5C,甚至低于0C。氣溫日較差大 而年較差較小,但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大陸性氣候強烈我國大陸性氣候的特征主要表現在“氣溫的年、日變化大;冬季寒冷,南北 溫差懸殊;夏季炎熱,全國氣溫普遍較高。最冷月多出現在:1月份,最冷月平 均氣溫遠低于全世界同緯度的平均值。年最低氣溫的多年平均值在我國最北部 低于-45C,而在海南島即達11C,相差50C以上。夏季,我國又是世界同緯度 上,除沙漠干旱地區外最熱的國家。最

9、熱月幾乎都出現有7月,我國東部淮河 以南月平均氣溫基本上都在28C30C之間。但是,由于我國氣候的大陸性 強,最熱月平均氣溫的南北差異遠比最冷月平均氣溫的南北差異小得多。全國 氣溫年較差基本上隨緯度升高而增加,黑龍江省的大部分和新疆的準噶爾盆 地、吐魯番盆地年較差都在40C以上,最大的接近50C;黃河流域為30C左 右;長江中下游為20C左右;珠江流域約15C。平均氣溫日較差也和年較差一 樣,愈向西北內陸愈大。大體上淮河、秦嶺一線以南小于10C ;往北至華北平 原增大到1012C,黃土高原和東北大部為1214C,蒙新、青藏可達14 16C以上。按水分條件分類看我國的氣候特點從水分條件看,自東南

10、向東北,依次為濕潤、半濕潤、半干旱、干旱地 區,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區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一半。大體上全國可劃分為東 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區和青藏高寒區三個大區。由于緯度高低、距海遠近不 同,加之地形錯綜復雜,地勢相差懸殊,致使我國氣候類型多種多樣。東北地區主要為濕潤、半濕潤溫帶氣候區。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較短。 低溫冷害和干旱是該區農業生產的最大不利因素。華北大部分地區為半濕潤暖溫帶氣候區,部分為半干旱暖溫帶氣候區。冬 季寒冷少雨;夏季高溫多雨,且暴雨較多,春旱嚴重。春旱和夏季降水不穩定 是該區農業生產的制約因素。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為濕潤亞熱帶氣候區。冬季濕冷,春雨較多,初夏多 雨,盛夏高溫伏旱,沿海夏秋有熱帶氣旋侵襲,是該區主要氣候特征。華南大部和西南部分地區也屬濕潤亞熱帶氣候。冬季溫和,春末至夏季多 雨。但冬春時少雨干旱,影響熱量的利用;暴雨洪澇及熱帶氣旋的影響也不同 程度地制約本區經濟的發展。熱帶濕潤氣候區域分布在雷州半島、海南島、南海諸島。臺灣南部和云南 南部,全年暖熱,降水量多,干濕分明。冬春少雨,夏季暴雨和熱帶氣旋活動 比較頻繁。xx屬于半干旱氣候區。西北地區主要是干旱氣候區,種植業僅限于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