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工藝美術史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藝術系 李本全 597351895 宋代的工藝美術(公元960年-1279年)第八章第一節 概論第二節 陶瓷工藝第三節 染織工藝第四節 金屬工藝第五節 漆器工藝第六節 其他工藝第七節 結語授課提綱(一)唐代經過“安史之亂”之后,國家逐漸衰亡,在唐朝滅亡之后的五十年里,我國又一次處于分裂狀態。 北方: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先后統治黃河流域。 南方各地存在著前蜀、吳、閩、吳越、楚、南漢、荊南、后蜀、南唐、北漢等許多政權。歷史上稱為“五代十國”。第一節 概論公元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奪取政權,建立了宋朝,定都東京(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在北宋的統治時期
2、,我國北部和西北地區,契丹族建立了遼政權,黨項族建立了西夏政權。公元1125年,遼政權被黑龍江流域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權所滅。 公元1127年,金滅掉了北宋,宋代皇室南下臨安(杭州),建立了歷史上的南宋,形成了宋代和金代的對峙局面,南宋最終還是逃脫不了命運的安排,在公元1279年被元代所取代。但是在這段曲折的歷史中,卻創造了輝煌的文化,現代形成了“宋史研究中心”、宋代山水畫研究、宋代瓷器研究等等。宋朝(960年1279年)采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雖在軍事上積貧積弱不敵北方鄰國,另一方面,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
3、發展。宋代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又注重農具改進,各種新的農具在宋朝出現,農業發展迅速。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儒學復興,政治較穩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相對較少較小。科學技術也有長足的進步。兩宋的科技成就,不僅成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高峰,而且在當時的世界范圍內也居于領先地位。對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影響的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其中的三項活字印刷、火藥、指南針就是在兩宋時期完成或開始應用的。而沈括的夢溪筆談被認為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其他比如數學、天文、物理、化學等方面兩宋時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經濟的繁榮,社會的穩定,科技的高度發達,都給工藝美術的發
4、展提供了難得的時機與條件,宋朝的工藝美術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宋朝的絲、麻、毛、棉紡織業都非常發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中心。宋朝官窯、民窯遍布全國,所產宋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宋朝時期,主要的造紙材料包括絲、竹、藤、麻、麥稈等。紙張的大量生產與活字印刷術為印刷業的繁榮提供了基礎。宋朝造船技術水平是當時世界之冠。宋朝流行理學,認為人們應當“去人欲,存天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當時的審美和意識形態,許多藝術形式追求空靈、含蓄、自然、平淡。工藝美術受到了文人情懷的極大影響,文人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參與了工藝美術的設計與生產,有宋一朝的工藝美術因此具有文人審美趣味的主流傾向。宋瓷一掃唐之鮮艷雍容,追求細
5、膩浸潤、色調單純的趣味。宋代山水畫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無間的親密交融和牧歌化的心情和思緒。宋代的服飾風格趨以修長、纖細,樸素無華;在形態上不像唐代的華貴、夸張和開放;色彩質樸而潔凈。經濟的發展,文人的參與,程朱理學的流行等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比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現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現在陶瓷上。發達的手工業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圍,為保持造物與主體審美理想的和諧統一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從而形成一代沉靜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學風范。宋代工藝美術充分地物化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它體現和揭示的創造原則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一、陶瓷發展的原因 1、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以及科技
6、的進步。(由于采煤業的發展,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的發明,從科技方面有力地影響了陶瓷工藝的發展和繁榮。) 2、品茶文化的發揚。 3、文人士大夫對書畫文玩的欣賞和收藏蔚然成風。第二節 陶瓷工藝二、陶瓷發展的具體表現 1、瓷窯遍布全國各地,南方、北方都有許多的名窯,創造了各種獨具風格的陶瓷品種。 2、陶瓷產量和藝術質量,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3、釉色增多,除了傳統的青瓷、白瓷和黑瓷外,還有彩瓷、花釉瓷。 4、裝飾的方法:豐富多彩,刻花、印花、堆貼、繪花、,以及運用樹葉、剪紙貼飾等。 5、許多陶瓷制品幾乎取代了金屬、漆器等制品。天下名窯-1、定窯1、定窯定窯在河北定州,即今天的曲陽縣。定窯創燒于唐朝后
7、期,以燒白瓷為主。宋代定窯成為五大名窯之一,制瓷技術有許多創造和進步,是當時最有名的白瓷,生產規模宏大,品種繁多,多為碗、盤、瓶、碟、盒和枕。定窯發展的鼎盛時期是北宋中后期,由于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被宋朝政府選為宮廷用瓷。元朝劉祁的歸潛志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可見,定窯器在當時不僅深受人們喜愛,而且產量較大。定窯白釉盞托定窯白釉刻花直頸瓶定窯印花纏枝牡丹蓮花盤定窯也燒制醬、紅、黑、紫、綠等其他名貴品種,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層高溫色釉,是傳世稀少的珍品。宋代詩人蘇東坡在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贊美定窯瓷器的絢麗多彩。定窯產品常常裝飾著劃花、刻花或者印花,紋
8、飾題材有蓮瓣、龍鳳、牡丹、蓮池游鴨、嬰戲、鴛鴦等。“覆燒”是定窯發明的一種燒制碗類器物的先進的裝燒技術,即把過去一個匣缽里裝一件碗坯,變成多件器物扣疊在一起,形成一個筒形的組合式匣缽,這樣就大大增加了裝燒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間,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可節省燃料,降低成本,又可防止器具變形。因這種燒制方法的諸多優點,對南北瓷窯都產生過很大影響。但是,覆燒的瓷器口沿不能上釉,于是工匠們又在這些芒口的碗、盤口上鑲包了金、銀或銅口,成為一種特殊裝飾。2、汝窯。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河南汝州,即今天的寶豐縣,制品為青瓷,傳世器物有盤、碟、洗、瓶、樽、碗、盞托、水仙盆等。汝窯曾燒造供宮廷使用之器大約2
9、0年,御用瓷作品很少,汝州一帶民間也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件”的說法。天下名窯-2、汝窯汝窯天青釉三足樽承盤汝窯天青釉碗汝窯天青釉弦紋樽天下名窯-2、汝窯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天下名窯-2、汝窯從傳世品看,胎體較薄,胎質細膩。器物成型和修坯工藝一絲不茍,燒制也十分考究,采用滿釉支燒的方法,器物底部的支燒痕跡小得如同芝麻粒,底部施滿釉。“瑪瑙為釉古相傳”,汝窯以名貴的瑪瑙為釉,產生特殊色澤,其色有天青、天藍、茶色、蔥綠等。尤以天青為貴,釉色溫潤柔和,有“雨過天晴云破處”之稱譽。釉面開細碎的冰裂紋,形狀如同蟬翼紋。汝窯器釉厚,釉中有少量氣泡,古人稱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時隱
10、時現,似晨星閃爍。釉面滋潤柔和,純凈如玉。因而汝瓷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的典型特色。北宋末年,汝窯被毀,技藝失傳。 天下名窯-、官窯、官窯官窯之謂,在中國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內涵。就廣義而言,是有別民窯而專為官辦的瓷窯,其產品為宮廷所壟斷。在宋代瓷器中,官窯專指北宋和南宋時在京城汴京(汴梁,今開封)和臨安(今杭州)由宮廷設窯燒造的青瓷,又有“舊官”和“新官”之分。格古要論說:“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好者與汝窯相類。”北宋官窯的產品釉色以月白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內有冰裂、蟹爪等細小裂紋,還有帶鱔
11、血狀的油斑。南宋官窯瓷器釉面上分布著長短、深淺不一的裂紋。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青瓷盤、碗、碟、洗、爐及仿商周秦漢古銅及玉器的造型。官窯瓷器胎土呈黑灰或黑褐色,胎體較薄,施釉較厚。釉色是官窯瓷器技術和藝術上的最高追求,它創造出青釉的粉青、月白、米黃等釉色,這些釉色色澤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層厚而勻凈。由于胎體中含鐵量較高,大部分器物的口、足沿等釉層較薄的部位泛出鐵紅色,古代文獻稱為“紫口鐵足”。 天下名窯-、官窯官窯青釉弦紋瓶官窯青釉方花盆官窯青釉盞托天下名窯-4 、哥窯4 、哥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是宋代著名的民窯。哥窯瓷器的胎色有深灰、淺灰、黑灰和土黃等多種色澤,釉色更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不同
12、,而以油灰為主。哥窯瓷器釉面布滿龜裂的紋片,就是“開片”。開片本為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現象。瓷胎比瓷釉的膨脹系數大,瓷器燒成冷卻的時候,收縮幅度大的胎體就會把玻璃質的釉層拉碎,釉面出現開片。哥窯八方碗哥窯葵花洗天下名窯-4 、哥窯開片原本是一種釉面缺陷。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巧妙地利用這種缺陷,制出開片釉(即裂紋釉),變成瓷器的一種特殊裝飾,且效果精美絕倫,渾然天成,讓自然延伸、交錯的開片裂紋與溫潤的釉面和諧搭配,給單色的器物平添了天然的美感,開片是極典型的化腐朽為神奇的殘缺之美。哥窯就是以其自然的開裂現象而博得人們的喜愛。宋代的汝、官、哥窯都有這種產品,以哥窯產品最為著名。按開片裂紋稀密
13、、形狀與顏色,有不同的分類,比如鱔血紋、金絲鐵線、淺黃魚子紋、百圾碎、蟹爪紋、牛毛紋等。紋片細碎的叫“百圾碎”;較粗疏的黑色龜裂和細密的黃色裂紋交錯著,呈現深淺顏色層次的碎紋,叫做“金絲鐵線”。哥窯燒制的青瓷有各式碗、盤、瓶、爐等,造型幽雅有古韻,典型器物有琮式瓶、貫耳瓶、鬲式爐、蓮瓣碗等。有的器物有刻劃、堆塑等裝飾。 天下名窯-5、鈞窯5、鈞窯鈞窯建于北宋初年,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鈞窯瓷器獨特之處在于它是一種乳濁釉,釉內還含有少量的銅,釉色帶紅,有如藍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雖然色澤深淺不一,但多近于藍色,是青瓷工藝的創造和突破。鈞窯器皿的釉色比較豐富,有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
14、蔥翠青,天藍,米色,月白,窯變等等。 天下名窯-5、鈞窯宋代鈞窯創用了以銅為呈色劑的釉料,在還原氣氛下燒制成功銅紅釉,由于它掌握了窯變的規律,所燒成的瓷器釉色變化萬千,其色調之美,語言難以表達,歷代都被看作珍品,為我國陶瓷工藝,陶瓷美學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其中的海棠紅、玫瑰紫,燦如晚霞,被認為是鈞窯最為的名貴紅、紫色,被稱為“鈞紅”、“鈞紫”。天下名窯-、景德鎮窯、景德鎮窯 CHINA,china, “昌南”,景德鎮的歷史名稱。景德鎮自五代時期開始生產瓷器,北宋時期,創燒“影青瓷”。影青瓷又名青白瓷、隱青、罩青,釉色釉色近白,在積釉處顯出湖綠色的青色,青色在若有若無之間,青中帶白,白中閃青,明
15、澈淡雅,歷史上有“假玉器”之稱。宋代景德鎮的影青瓷以湖田窯燒制的為最著名,胎質潔白細膩,器壁極薄,呈半透明狀態,釉色青白,光澤度強,透明度高。宋代景德鎮的青白瓷由半透明的釉,發展到半透明的胎,這在我國瓷器發展史上是一個飛躍。北宋前期的青白瓷并無花紋,以器型的規整和玉一般的釉質取勝。中期以后,它的裝飾以刻花為主,兼有印花、淺浮雕、鏤空、堆塑,色調雅致大方的青白瓷釉里藏花,若明若暗,韻味無窮。天下名窯-、景德鎮窯天下名窯-、吉州窯、吉州窯吉州窯也稱永和窯,在江西吉安永和鎮,隋至宋稱吉安為吉州,故名。吉州窯宋代南方最大的民窯,與北方的磁州窯風格接近同,為南北兩大民窯體系。吉州窯瓷器種類繁多,紋樣裝飾
16、豐富多彩。按胎釉可分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繪和綠釉等類。吉州窯瓷器天下名窯-、吉州窯吉州窯瓷器在裝飾技法上采用灑釉、剪紙貼花、剔花、印花、彩繪、木葉貼花、劃花和堆塑等。其中剪紙貼花和木葉貼花裝飾僅見于吉州窯,是風格獨具的裝飾。剪紙貼花多運用在碗盞內壁,采用同一樣式的剪紙,三點或四點均齊排列,口沿襯以二方連續的帶狀花邊。木葉紋多裝飾在黑釉碗(盞)內,有單片的木葉,有半葉掛于盞邊的,也有雙葉或三葉散點的。吉州窯黑釉彩繪瓷多為月光底下的梅樹、竹枝、飛蝶或風雪中的蘆花,有含蓄的風味和濃厚的國畫意境,開創了釉上彩繪的先河。也有文字裝飾,多為吉祥語,比如 “福”、 “太平”,或剪紙“金玉滿堂”、“長
17、命富貴”和“福壽康寧”等,表達了民間習俗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天下名窯-、吉州窯天下名窯-、磁州窯、磁州窯 磁州窯以今河北省邯鄲市觀臺鎮一帶瓷窯為代表,當時屬磁州,故名。這一窯系歷史悠久,規模冠于北方的民窯體系。“白地黑花”是磁州窯的典型產品,以黑白色造成的強烈對比來裝飾器物,也是磁州窯系裝飾工藝最醒目的特點,形成了粗獷豪放、簡潔明快的獨特風格。其器物造型追求生活實用、大方樸素、堅固耐用,富于濃烈的鄉土氣息。磁州窯天下名窯-、建窯、建窯建窯在福建建陽水吉鎮,主要產品是黑釉茶具,這與宋代的“斗茶”之風有關。黑釉中含有較多的鐵化合物,它們在燒制的高溫中熔解并產生氣泡,氣泡在高溫中又形成不同的形狀,
18、有的如斑點銀星,稱為“油滴”,有的如絲絲細毛,稱為“兔毫”,有的如鳥雀羽毛,稱為“鷓鴣斑”。兔毫是建窯名器。據史書記載,宋人斗茶品茶專尚兔毫盞。宋徽宗說“盞色以青黑為貴,兔毫為上。”各種窯變色斑猶如云霧、細雨、蘆花、玳瑁的甲殼、虎皮的紋斑或青、藍、綠、紫的火焰。 天下名窯-、建窯天下名窯-、耀州窯、耀州窯耀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國陶瓷燒制的著名產地,宋代更進一步達到鼎盛,其產品則成為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窯以銅川黃堡鎮為中心窯場,沿漆河兩岸密集布陳,史稱“十里陶坊”。 20世紀70年代,耀州窯的傳統技藝得到恢復。耀州窯宋代晚期以青瓷為主,胎薄質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
19、分淡雅。裝飾有刻花、印花,結構嚴謹豐滿,線條自由流暢。紋飾多滿布器內外,種類繁多,有牡丹、菊花、蓮花、魚、鴨、龍鳳等,風格粗放健美,生動自然。天下名窯-、耀州窯天下名窯-、耀州窯總的來說,宋瓷具有以下特點:、突破了唐朝“南青北白”的局面,呈現出天下名窯遍布的盛況。、品類繁多,器型多樣。最受歡迎并極具特色的有“梅瓶”、“玉壺春”等。、釉色優美,典雅含蓄,高貴樸實,有類玉的效果,以單色瓷為主流,體現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簡潔素雅之美,有明顯的民族精神的體現。、裝飾方法有印花、畫花、刻花、剔花、貼花、鏤花等,圖案以花鳥蟲魚等為主,造型,色彩,紋樣追求完整、意境、氣韻。宋代,印染織繡工藝收到了政府 的格外重
20、視,精美的絲織品與陶瓷 一樣,除供應國內外貿易出口,換 取黃金白銀和馬匹等物資外,還大 量用于服飾、賞賜和作裝裱書畫的 材料。第三節 染織工藝一. 錦綾 錦宋錦多采用寫生花和 遍地錦紋樣,組織規律 嚴整,色彩復雜,沉靜 而淡雅,與唐代豐富的 團花有了很大的不同。花卉紋錦(南 宋)幾何“宋錦”紋樣豐富多變的幾何 紋,成了宋代獨特的 紋樣之一。 宋代幾何紋的流行 是因為富于理性結構 特點的幾何紋符合宋 代人的審美邏輯,同 時紋樣寓意也帶著吉 祥的意思。綾宋代是綾、羅織物 生產的高峰時期。宋 朝的官服、官誥、度 牒和書畫的裝潢都需 要大量用綾。宋代染織紋樣的配色都具 有清淡柔和、典雅莊重的藝 術特色
21、。 宋代染織紋樣的配色深受 當時審美思想的影響,寫實 風格,表現是典雅莊重的色 彩傾向。二、緙絲 緙(ke)絲是一項歷史悠 久,織法特殊的絲織工藝, 緙絲的制作原理極其簡單, 但過程卻十分繁復。宋 緙絲富貴長春緙(k)絲,又稱“刻 絲”,是漢族傳統絲綢藝術 品中的精華,一種極具欣賞 裝飾性絲織品。 宋元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 織物之一,常用以織造帝后 服飾、御真(御容像)和摹 緙名人書畫。 因織造過程極其細致,摹 緙常勝于原作,而存世精品 又極為稀少,是當今織繡收 藏、拍賣的亮點。常有“一 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 圣”的盛名。北宋的緙絲前承唐代, 但花紋更為精細富麗, 紋樣結構既對稱又富于 變化
22、,并創造了“結” 的戧色技法。 宋代,緙絲最負盛名, 無論包首、裝裱,還是 緙絲藝術品山水、花 鳥、人物等,已達到相 當水平。南宋時,江南的緙絲生產 也已有一定規模。緙絲作品 大都摹緙名家書畫,緙絲技 藝也在各地的能工巧匠的攀 比創新中靈活運用摜、構、 結、搭棱、子母經、長短戧、包心戧和參和戧等多種 技法,緯絲色彩不斷增加, 緯絲的松緊處理靈活。宋代刺繡宋繡是歷史悠久的漢族 傳統刺繡工藝。以繡歷史 名畫著稱,在中國漢族刺 繡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宋代刺繡 黃筌 畫 花鳥芙蓉翠鳥圖宋繡針法細密,圖案嚴 謹,格調高雅,色彩秀 麗,當時皇帝的龍袍, 官員的朝服,烏紗帽, 朝靴皆為宋繡精品。宋代刺繡之作,除為有用品 外,尤致力于繡畫。 宋代刺繡之發達,由于當時朝 廷獎勵提倡之故。 徽宗年間又設繡畫專科,使得 刺繡人才一批一批出來。 宋代宋繡工藝達到鼎盛時期, 北宋滅亡,開封長年戰亂,才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子女關系抱養協議書模板
- 婚姻簽約合同協議
- 委托育種合同協議
- 家庭免責協議書范本
- 室內裝修售后合同協議
- 寵物店買賣貓狗協議合同
- 委托加盟合同協議
- 客戶簽約代理合同協議
- 家用櫥柜買賣協議合同書
- 宿遷黃金買賣合同協議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煉油廠服務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勞務派遣標書項目實施方案
- 手術安全管理課件圖文
- 2025年河南經貿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義務教育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測試卷2022版》測試題庫及答案
- 2024北京東城區初一(下)期末英語試題和答案
- 燃機熱電聯產項目 EPC 招標文件技術規范書
- 浙教版2023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 第5課《控制系統中的數據》說課稿及反思
- 樁基泥漿池施工方案
- 安全智能監測技術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勞動合同書(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