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塘風電場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1頁
楊柳塘風電場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2頁
楊柳塘風電場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3頁
楊柳塘風電場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4頁
楊柳塘風電場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LXIII PAGE LXIII專家意見修改說明序號專家意見修改說明一、工程概況1核實本項目建設內容,完善“表1-2 楊柳塘風電場項目主要工程內容”。如核實升壓站內工程建設內容、配套設施,明確集電線路鋪設方式,核實道路利用及改造情況。已核實建設內容,完善表1-2內容,詳見P7。2結合周邊環境敏感情況,進一步優化風機布置(23#風機),核實機位設置情況。根據現場周邊環境敏感情況,已優化相關風機點位,且取消22#、23#風機機位。3核實棄渣場設置情況,完善“表1-7棄渣場規劃表”。核實土石方平衡內容,完善“表1-6土石方平衡調配表”。已核實棄渣場,完善“表1-7”,詳見P18。核實土石方

2、平衡內容,表1-6,詳見P16。4介紹并圖示說明本項目所在區域及周邊風電場建設情況(含在建、已建風場);明確本工程營運期完全依托賢良風電場升壓站進行管理及維護,并補充二者依托的可行性分析。圖示周邊風電場建設情況,詳見P3。明確本工程營運期完全依托賢良風電場升壓站進行管理及維護,并補充二者依托的可行性分析,詳見P12。5補充建設單位(及母公司)在湘風電項目建設情況及其環保手續履行情況。已補充說明相關內容,詳見P5-6。二、環境保護標準、目標、環境現狀調查6結合本次評價內容,核實并細化風機平臺、升壓站、進場(及場內)道路及棄渣場、表土場等施工生活生產區周邊的聲、氣環境保護目標(8#、23#),進一

3、步明確基座與保護目標之間的高差及阻隔情況;修改“表3.7-1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相應內容。已說明基座與保護目標的高差及阻隔情況,見表3-11和表3-12,詳見P42-43。7明確湘粵古道石板路等文物的保護級別,補充本工程(風機或道路)與其保護范圍或建設控制地帶的相互方位關系保護目標的距離高差;核實周邊電站等社會保護目標分布情況;明確本工程對區域內礦產資源的占用情況。已明確湘粵古道石板路文物的保護級別,并補充其方位距離,詳見P32;已補充大蝦尾水電站為社會保護目標,詳見表3-11;已明確區域內礦產資源的占用情況,詳見P31。8地表水現狀評價:進一步核實水環境保護目標分布情況,明確工程附近主要水塘

4、等水體的水域功能;明確風電場附近居民飲用水來源。核實水環境保護目標分布情況,且說明水塘的水域功能;詳見P42。明確風電場附近居民飲用水為井水及山泉水,詳見P34。9完善生態現狀評價內容。明確生態現狀調查與評價范圍,核實生態樣方調查設置情況,補充樣地代表性分析,核實生態保護目標分布情況,核實各風機位、場內道路、棄渣場、施工場區的植被類型、主要物種、生物量等現狀特征;核實相應植被及占地照片,與保護古樹的距離等;明確工程占用省級公益林情況;核實“表3-7項目工程施工地的植被概況。”已完善生態現狀評價內容,詳見生態專題文本下劃線。核實生態樣方調查設置情況,專題P8;明確生態現狀調查與評價范圍;專題P4

5、;核實相關內容,詳見專題P52-54;附圖10;說明工程占用省級公益林情況,詳見P129;核實表3-7內容,詳見P39;10以施工作業區域為邊界,復核并圖示說明本工程(風機平臺、升壓站、集電線路、道路工程、棄渣場等)與郴州市(含蘇仙區及北湖區)生態保護紅線的最近距離,核實本工程相鄰北湖區行政邊界最近距離。已補充說明本工程與生態紅線的距離并圖示出來,見表10-1,詳見P121;已核實本工程相鄰北湖區行政邊界最近距離,詳見P10。三、工程分析、環境影響評價及環保措施11核實營運期升壓站定員,核實施工期、營運期用水來源、水量,明確施工期生產廢水回用及生活污水排放去向;分析項目建成后,營運期升壓站現有

6、納污設施處理可行性,完善營運期水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已核實升壓站定員,詳見P24;已核實施工期、營運期來源、水量,已明確廢水去向,詳見P49,P53;已修改完善營運期升壓站現有納污設施處理可行性,營運期水環境影響評價內容,詳見64,P99。12根據優化調整后的風機機型,完善聲環境現狀評價及噪聲預測影響分析,必要時應考慮兩臺及多臺風機對同一敏感點的噪聲疊加影響,據此進一步核實噪聲保護措施,復核項目建設控制規劃距離。已優化機型,完善噪聲預測影響分析,詳見P66;已需考慮多臺風機的疊加影響,風電機點位距離最近環境保護目標約393m,詳見P65-69。已復核項目建設控制規劃距離,P69。13細化本工程建

7、成后,廢潤滑油、變壓器廢冷卻介質、廢舊蓄電池、含油抹布等危險廢物的來源、產生量、去向,明確營運期危險廢物全部由賢良風電場工程升壓站進行暫存及處置,明確責任主體已說明危險廢物的來源、產生量、去向,并明確全部由賢良風電場工程升壓站進行暫存及處置,詳見P8,P70。14明確本工程營運期完全依托的賢良風電場升壓站環保設施建設及運行情況,針對存在的現有環境問題(如升壓站事故油池、危廢暫存車間等),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并列入本次驗收內容。明確本工程營運期完全依托的賢良風電場升壓站環保設施建設及運行情況,針對存在的現有環境問題,詳見P25-26,P139。15切實做好施工開挖棄渣的擋護、施工跡地的生態恢復,

8、規范表土剝離暫存及處置方案;結合渣場占地類型、周邊水體等環境因素,進一步核實渣場符合性分析。已修改完善相關內容,已修改完善渣場符合性分析,詳見P124-126。16強化施工期及運營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加強營運初期生態恢復措施的效果監測及維護管理,開展生態環境跟蹤監測。已強化施工期及運營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加強營運初期生態恢復措施的效果監測及維護管理,開展生態環境跟蹤監測,詳見P105-107。17完善施工期環保措施,細化施工期環境監理實施方案,完善環保竣工驗收內容。進一步核實環境保護工程投資概算表。已完善施工期環境監理實施方案,詳見P136;完善環保竣工驗收內容,詳見P139;核實環保投

9、資,詳見P111。18補充相應附件。補充說明蘇仙區公益林分布情況,明確本工程是否處于二級國家級公益林中有林地集中區域。已補充蘇仙區公益林分布情況,詳見附圖13;已說明本工程不處于二級國家級公益林中有林地集中區域,詳見P129。19完善并修改相應附圖。補充集電線路布置圖,修改附圖6、附圖7;補充施工生產生活區及升壓站周邊200m、300m包絡線圖。已補充完善相應附圖,詳見附圖3-8,附圖10-1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名稱:楊柳塘風電場工程建設單位:國電電力湖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二一九年十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質的單位編制。1、

10、項目名稱指項目立項批復時的名稱,應不超過30個字(兩個英文字段作一個漢字)。2、建設地點指項目所在地詳細地址,公路、鐵路應填寫起止地點。3、行業類別按國標填寫。4、總投資指項目投資總額。5、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指項目區周圍一定范圍內集中居民住宅區、學校、醫院、保護文物、風景名勝區、水源地和生態敏感點等,應盡可能給出保護目標、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6、結論與建議給出本項目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的分析結論,確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說明本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給出建設項目環境可行性的明確結論。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響的其它建議。7、預審意見由行業主管部門填寫答復意見,無主管部門項目,可不填。8、

11、審批意見由負責審批該項目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復。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939 1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1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楊柳塘風電場工程建設單位國電電力湖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文聯系人喻超杰通訊地址長沙市雨花區萬家麗中路二段68號華晨雙帆國際605室聯系電真郵政編碼建設地點郴州市蘇仙區南部鄧家塘鄉與廖家灣鄉境內(現合并為良田鎮)立項審批部門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文號湘發改能源2017292號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 代 碼風力發電/D4414占地面積(公頃)永久占地:0.7216公頃臨時占地

12、:46.056公頃綠化面積(hm2)/總投資(萬元)43685環保投資額(萬元)540(不含水保投資)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1.2%評審經費(萬元)預計投產日期2020年1.1項目由來及風能資源概況1、項目由來目前人類的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為主,一次能源儲量有限,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增長,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大,供應不足已逐漸顯現。一次能源不僅儲量有限,開采和消耗一次能源對環境的影響也日益嚴重,全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境壓力,大氣污染、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亟待解決,保護環境刻不容緩。世界各國對于一次能源即將枯竭、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局面逐漸重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主要解決途徑之

13、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鼓勵和支持風電的開發利用。近兩年,國家發改委和各省、市發改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風電發展。積極開發風電資源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和國家能源政策。楊柳塘風電場工程場址內布設了3座測風塔,為6721#、6658#和6660#測風塔;場址附近布設了2座測風塔,為4730#測風塔和5308#測風塔。本階段選擇6721#測風塔為楊柳塘風電場代表塔,另外4座測風塔作為輔助測風塔。根據測風塔測風數據利用MeteodynWT軟件對風電場進行模擬計算后,得出風電場可布機位置50m高度處平均風速5.97m/

14、s,風功率密度為226.0W/m2;90m高度年平均風速為6.14m/s,年平均風功率密度為242.2W/m2。根據風電場風能資源評估方法(GB/T18710-2002)風功率密度等級評判標準,本風電場大部分區域風功率密度等級達到2級。根據國際電工協會IEC61400-1(2005)標準判定該風電場屬IECIIIB類安全等級風電場,在風機選型時需選擇適合IECIIIB類及以上等級風電場的風力發電機組。根據環境保護部令第44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國電電力湖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于2017年1月18日委托我所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委托書見附件1)。我所承擔該項目環評工作任務后,

15、對工程場址周圍的環境調查以及資料收集工作,按照有關環評導則和規范的要求,結合評價區的環境現狀檢測和生態現狀調查,進行了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并對存在的不利環境影響提出了相應的避免和減緩措施。在本項目環評過程中,結合建設單位委托相關單位編制完成的壓覆礦產資源調查、地質災害調查、水土保持方案等,在上述工作基礎上,編制了本環境影響報告表(送審稿)。風能資源概況根據風電規劃,楊柳塘風電場工程所在區域共規劃有2個風電場(賢良風電場和楊柳塘風電場工程),規劃場址范圍總面積約為21.4km2,規劃總裝機容量約為96MW。其中賢良風電場裝機容量48MW,現已投產發電。楊柳塘風電場規劃場址范圍面積12.4km2,

16、本項目環評報告評審會后,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建設單位對風機設置進行了調整,由原設計安裝24臺單機容量為20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規模為48MW調整為設計安裝18臺單機容量為2.0MW、4臺單機容量為3.0MW的風力發電機組(去除原22#、23#風機機位),裝機容量不變仍為48MW,風電場集電線路接入賢良風電場已建升壓站一起送出。2個風電場的地理位置示意圖見圖1-1。注:白色區域為蘇仙(賢良)風電場場址范圍,紅色區域為楊柳塘風電場工程場址范圍。圖1-1 楊柳塘風電場、賢良風電場地理位置示意圖1.2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分析1、工程建設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體現。隨著化石資源(

17、石油、煤炭)的大量開發,不可再生資源保有儲量越來越少,終有枯竭的一天,因此需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采取途徑減少不可再生資源消耗的比重。目前,國家已將新能源的開發提到了戰略高度,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新能源發展的重點。從現有的開發技術和經濟性看,風能開發具有一定的優勢,隨著風電機組國產化進程加快,風電機組的價格將進一步降低,風電的競爭力將大大增強。風能被譽為二十一世紀最有開發價值的綠色環保新能源之一。我國是風能蓄量較豐富的地區,但是風能資源利用工作開展較為緩慢。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人們更加注重生存質量,踐行綠色生活。在此背景下,開發綠色環保新能源成

18、為能源產業發展方向,因此作為綠色環保新能源之一的風力發電場的開發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風電的開發,特別是風電設備的國產化能拉動、可促進機械、電器、制造業、服務業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通過“市場換技術”的合作方式,可以獲得國外風電現代化技術,迅猛提升風電設備的制造水平和生產能力。2、有利于緩解環境保護壓力,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該風電場風能資源條件好,對外交通較便利,并網條件好,開發湖南省蘇仙楊柳塘風電場工程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國家能源發展政策方針,可減少化石資源的消耗,減少因燃煤等排放有害氣體對環境的污染,對于促進地區風力發電的規模化發展,充分開發利用該地區風能資源,優化地區電源結構,增強

19、地區電網末端電力供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設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有利于促進地方經濟和旅游業的發展。本項目的建設,將帶動地區相關產業如建材、交通、設備制造業的發展,對擴大就業和發展第三產業起到促進作用,從而帶動和促進地區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隨著風電場的相繼開發,風電將為地方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社會起到積極作用。1.3工程內容及規模1.3.1工程概況楊柳塘風電場工程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南部鄧家塘鄉與廖家灣鄉境內,與北湖區交界。場址區域呈不規則形狀,分為東西兩個片區,場址范圍在東經112.91113.03,北緯25.5625.61之間

20、,場址總面積約12.4km2,海拔高度在366m1079m 之間。風電場場址距離郴州市公路里程約27km,場區北面有G76廈蓉高速,東側有G4京港澳高速、國道G107,對外交通較為便利。楊柳塘風電場設計安裝18臺單機容量為2.0MW、4臺單機容量為3.0MW的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規模為48MW,預計年上網電量為10507萬kWh,年等效滿負荷小時為2189h,容量系數為0.250。本工程擬以2回35kV集電線路接入賢良風電場110kV升壓站35kV側,與賢良風電場(48MW)一起通過一回110kV線路送出至110kV大園變電站,導線型號為LGJ240,長度約為6km。與賢良風電場風電場工程共用

21、一座升壓站,楊柳塘風電場擬接入已建的賢良風電場升壓站,本期在賢良風電場升壓站內改建原50MVA主變為1臺100MVA的主變。表1-1 楊柳塘風電場場址拐點坐標表拐點平面坐標拐點平面坐標東經北緯東經北緯11125727.23253533.41111125846.37253341.5021125703.90253602.95121125857.72253356.4631125534.91253457.74131125848.88253407.9541125612.30253445.06141125913.29253446.5951125528.81253438.09151125851.622535

22、05.0961125657.2625341765253524.4971125653.08253335.02171130053.17253510.9881125800.71253442.10181130203.47253521.9891125800.75253441.99191130146.62253553.47101125829.88253432.93注明:拐點115為西片區,拐點1619為東片區1.3.2關于“楊柳塘風電場工程”所屬集團公司湖南省風電項目建設情況的說明截至2019年9月16日,國電電力湖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在湖南省投資建設的風電場有:1、蘇仙風電場工

23、程(已投產,已驗收);2、楊柳塘風電場工程(正在辦理前期手續)。1、賢良風電場蘇仙風電場(現更名為:賢良風電場)建設單位為國電電力湖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設計安裝24臺單機容量20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8MW。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24臺風力發電機組(含箱式變電站)、1座110kV升壓站(已安裝主變容量50MVA)、集電線路和施工檢修道路等。蘇仙風電場于2011年11月23日獲得湖南省環保廳批復,批文號:湘環評表2011122號(見附件12);于2014年5月開始施工,2015年11月24臺風機并網,生態恢復措施同步實施,并于2018年8月3日獲得湖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國電電力蘇仙風

24、電場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的函,批文號:湘環評驗201817號。賢良風電場建成情況如下:賢良風電場風機機組 升壓站 上邊坡 施工道路區排水溝 棄渣場 升壓站場內綠化 平臺綠化1.4項目組成本工程主要由風機基礎區、辦公生活區、交通道路區、集電線路區、施工生產生活區、棄渣場區等項目組成。本工程總占地面積共計46.778hm2,其中永久占地0.7216hm2,(包括風電發電機組及升壓變壓器用地、場內臨時施工檢修道路用地),臨時占地46.056hm2(包括道路用地、風電機組安裝用場地、集電線路埋地、棄渣場和施工臨時設施用地)。場內道路全部為新建,新建道路長度為27.19km;發電機組吊裝臨時用地面積

25、共計3.24hm2;風機基礎和箱變基礎的永久用地面積為0.839hm2;設置10個棄渣場,臨時占地3.23hm2。各工程組成及特性見表1-2。表1-2 楊柳塘風電場項目主要工程內容工程類別工程項目工程規模備注主體工程風機基礎工程風機及塔筒基礎包括18臺單機容量為2.0MW、4臺單機容量為3.0MW的風力發電機組,單個風機基礎335m2,總占地面積0.7216hm2,全部為永久占地。箱式變電站基礎每臺風機各配備一臺容量為2200kVA、電壓等級為35kV的箱式變電站,單個基礎占地14.56m2,總占地面積350m2,全部為永久占地。風機安裝場地風機安裝場地尺寸為30m45m,風機安裝場地臨時占地

26、面積為3.24hm2。配套工程升壓站本工程與賢良風電場風電場工程共用一座升壓站。已建成,依托集電線路工程風電場輸變電系統采取二級升壓方式,風電機組電壓690V經箱變升壓至35kV后通過直埋電纜接入賢良風電場升壓站。集電線路長度為46km,直埋電纜開槽底寬0.8m,深1m,按1:0.5開挖邊坡,用地3.96hm2。新建道路工程場外道路改建道路4.67km,其中東片區村村通改建道路1.78km、西片區村村通改建道路2.89km。改建進場道路采用“截彎取直”的方式。/場內道路新建場內道路27.19km,場內道路設計采用路基寬5.5m,路面寬4.5m,路面結構采用3cm厚磨耗層+20cm厚泥結碎石路面

27、。依托+新建公用工程給排水本工程營運后,不新增生活用水。本工程與賢良風電場共用升壓站。升壓站排水設施已建設,本期工程未增加給水設施。依托臨時工程施工生產生活區施工生產區利用賢良風電場場地,施工臨時生活辦公區租用附近民房,不另建設施工生產生活區域。混凝土采用在當地采購商品混凝土的方式,現場不再另外設置混凝土攪拌站及預制件廠。/棄渣場區根據水土保持方案在風電場沿新建道路的低洼地帶設置10個棄渣場,棄渣來源主要為風機安裝平臺、風機基礎、箱變基礎及道路的土石方開挖,占地面積約為3.23hm2,滿足施工期棄渣需要。/環保工程水土保持設置排水溝、擋土墻、護坡、植物防護措施等。 新建污水處理升壓站一體化污水

28、處理設備(處理量為1.0m3/h)。 依托事故油池升壓站設事故油池1座(40m3),收集主變壓器事故油,可容納主變全部油量。依托+新建在22個風機機位箱式變壓器處設置集油盤,共22個;每個集油盤容積不小于0.3m3。集油盤應注意加蓋防雨措施。當發生油泄漏時,廢油可進入集油盤,由有危險廢物資資單位收集處理。新建危險廢物暫存間賢良風電場升壓站內已設置危廢暫存間,可容納本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暫存后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回收處理。依托本項目工程特征表表1-3表1-3 楊柳塘風電場特性表名 稱單位(或型號)數量備注風電場場址海拔高度m366m1079m經度(東經)1129111303緯度(北緯)25562

29、561年平均風速m/s6.1490m/107m高度風功率密度W/m2242.2盛行風向N主要設備風電場主要機電設備風電機組臺 數臺22額定功率kW2000/3000葉片數片3風輪直徑m121/131掃掠面積m211631.3/13266.6切入風速m/s3.0額定風速m/s10主要設備風電場主要機電設備風電機組切出風速m/s22/27安全風速m/s52.5輪轂高度m90/107風輪轉速r/min1780r/min發電機容量kW2000/3000發電機功率因數+0.931.00額定電壓V690主要機電設備35kV箱式變電站臺22升壓變電所主變壓器臺 數臺1不需要新建,依托現有賢良風電場升壓站型

30、號SFZ-100000/110變壓器容量MVA100額定電壓kV11581.25%/36.75kV出線回路及電壓等級出線回路數回1電壓等級kV110土建風機基礎臺 數座22型 式圓形肋梁基礎地基特性天然地基箱變基礎臺 數臺22型 式現澆箱式鋼筋混凝土施工工程數量土石方開挖萬m390.26土石方回填萬m383.84混凝土萬m31.85鋼 筋t1700新建道路km27.19改建道路km4.67施工期限總工期月12第一臺機組發電月91.5工程布置1.5.1工程總體布置根據楊柳塘風電場工程場址特性和風資源風況特征,風電機組的總體布置原則如下:1、根據風向和風向玫瑰圖,按風機間距滿足發電量較大,尾流影響

31、較小為原則。從本風電場風向風能玫瑰圖分析,主風向和主風能都集中在N方向,風電機組排列應著重垂直于主風能方向。2、風電機組的布置根據地形條件,充分利用風電場的土地和地形,考慮風電場的送變電方案、運輸和安裝條件,力求電力電纜長度較短,運輸和安裝方便。3、本風電場屬山區丘陵地帶,地勢起伏相對較大。風電機的布置應根據地形條件,充分利用風電場的土地和地形,恰當選擇機組之間的距離,盡量減少尾流影響,集中布置,并結合當地的交通運輸和安裝條件選擇機位。4、考慮風電場內村莊、建筑物、主干道路、輸電線路等對風電機組布置的約束,風電機組距輸電線路的距離按不小于1.5倍風機高度,約210m。5、在滿足各種約束條件前提

32、下,以整個風電場發電量最大,尾流最小為原則為目標,對風電機組進行優化布置。根據以上原則,本工程共布置18臺單機容量為2.0MW(5-22#風機)、4臺單機容量為3.0MW(1-4#風機),無備用風機,風機位坐標及高程見表1-4。表1-4 楊柳塘風電場工程風機坐標表(西安坐標系)風機XY高 程(m)坡度(度)施工平臺邊界與北湖區距離型號1#393919282945293637.6/3.02#394171282952395236.6/3.03#3948382830079101538.5/3.04#3950672830124106037.6/3.05#3952932830201107937.9/2.

33、06#3955312830252100138.1/2.07#395996283032481037.4/2.08#396199283022386137.5/2.09#396304282984680838.4/2.010#396538282975182336.9/2.011#397001282942976237.1/2.012#3929452831557102838.11412.013#3929702831911101939.51302.014#3930002832253106838.71322.015#3932642832333106037.11922.016#39341328324431037

34、37.63022.017#393685283257396938.9/2.018#393875283261394536.9/2.019#394109283264793436.8/2.020#394285283269592338.1/2.021#40067228319333698.9/2.022#40191128322203888.6/2.0注明:1#20#風機點位在西片區,21#22#在東片區,本項目位于蘇仙區、北湖區交界處。風機占地均位于蘇仙區境內,不涉及北湖區。項目由郴州市國土資源局出具了國土預審意見。1.5.2風機基礎工程1、風機機組風電機組基礎擬采用鋼筋混凝土重力式擴展基礎。基礎底部直徑

35、為18.6m,風機基礎埋深3.3m,單臺風機基礎混凝土量為510m3,每臺風機基礎設4組沉降觀測標,單個風機基礎用地335m2。2、箱式變電站基礎本工程采用一機一變,每臺風力發電機組均配置電壓等級35kV的油浸式三相雙卷風冷式升壓變壓器,箱式變電站采用天然基礎,鋼筋混凝土箱型基礎,基礎平面尺寸4.553.2m,基底設10cm厚的C15素混凝土墊層,板厚30c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單個箱變基礎用地面積14.56m2。3、風機安裝場地風機安裝場地隨風機分散布置,尺寸為30m45m(長寬),單個施工場地占地1350m2,設22個,共計3.24hm2。風機位置基本在山頂,盡可能半挖半填。1.5.

36、3 110kV升壓站本工程與賢良風電場工程共用一座升壓站,賢良風電場升壓站已建設完成。本期在賢良風電場升壓站內改建原50MVA主變為1臺100MVA的主變,采用鋼筋混凝土梁板式基礎,周圍設集油槽,內鋪潔凈卵石,連至鋼筋混凝土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容量與賢良山風電場升壓站主主變事故油池容量一致,為40m3。本工程在35kV母線側裝設1組SVG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和一組FC支路無功補償裝置,SVG容量暫定為10Mvar,FC容量為10Mvar。本工程營運期完全依托賢良風電場升壓站進行管理及維護,因國電電力湖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與國電電力湖南郴州風電開發有限公司均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全資子公司,故本項目與賢良

37、風電場工程運營過程共用一座升壓站合理可行。1.5.4集電線路本工程共選用22臺箱式變壓器,箱式變壓器高壓側均采用并聯接線方式。根據風電場風力發電機組的布置位置及地形情況,采用直埋電纜方案。風力發電機組經風機箱式變升壓至35kV后,采用35kV電纜,分組連接至110kV升壓站。將22臺風力發電機-變壓器組分成了3組。電纜長度約5.884km。本工程35kV集電線路直埋電纜總長度為46.0km,直埋電纜開槽底寬0.8m、深1m,按1:0.5開挖邊坡,基礎開挖完成后,應將槽底清理干凈并夯實敷,設電纜的上下側各鋪100mm細砂,并在電纜上側做蓋磚保護。1.5.5道路工程1、進場道路楊柳塘風電場工程場址

38、區域呈不規則形狀,分為東西兩個片區,場址總面積約12.4km2,海拔高度在366m1079m之間。場區北面有G76廈蓉高速,東側有G4京珠高速、國道G107,對外交通較為便利。本風電場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區域,以國道G107為界,國道以西為1#20#機位,國道以東為21#22#機位。21#22#風機區域:進場道路從G4京港澳高速良田收費站下高速,直行至天和山莊處沿村村通道路路線可到達21#22#風機區域。村村通道路需拓寬改造,改造長度為1.78km。1#20#風機區域:進場道路從G4京港澳高速良田收費站下高速,直行上國道G107,沿國道向南行駛約300米右拐可到達賢良(蘇仙)風電場工程6#機位,再

39、從6#機位附近新修場內道路及改造已有道路到達楊柳塘風電場工程1#20#風機區域,本次工程西片區不另設場外道路。2、場內道路(1)新建、改造場內道路風電場東片區域經京珠高速良田連接線起改造拓寬鄉村道路1.78km作為進場道路后,再新建場內道路3.67km至21#22#風機塔位下;風電場西片區域利用已有賢良(蘇仙)風電場場內道路,從賢良(蘇仙)風電場工程的6#機位坡下附近向西南方向新修道路0.84km,后改造一段村村通道路,再新建場內主干道、各風機支路至1#20#風機機位。因此主干道路、各風機支路共需新修道路約為27.14km,改造道路長度為2.89km。村村通公路需對其進行改造方能滿足運輸要求,

40、改造長度為1.12km。綜上所述,場內共需新建道路長度為27.19km,改造道路長度為4.67m。根據風機等大件運輸要求,參考國內山區風電廠道路,新建施工(檢修)道路路面寬度5.0m,泥結碎石路面,平曲線和最小轉彎半徑應滿足風電機長葉片運輸要求,道路平均縱坡不大于12,最大縱坡控制在15%以內。本工程風機分布于各山頂或山脊,道路所經過的山坡段地形較陡,因此應做好道路兩旁的排水設施及擋墻護坡工程,防止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進入塔架施工區后要求道路平整,塔架的施工場地要求壓實,場內施工(檢修)道路從風電機組旁邊通過,以滿足機組設備運輸和基礎施工需要。風電場檢修道路布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將檢修道路與

41、施工安裝臨時道路統一考慮。1.6施工規劃根據風電場建設投資大、工期緊、高空作業多、建設地點分散、施工場地移動頻繁及質量要求高等諸多特點,遵循施工工藝要求和施工規范,保證合理工期,采用優選法及運籌學,施工總布置需按以下基本原則進行:路通為先,集電線路跟進的原則;分區劃片,合理交叉的原則;以點帶面,由近及遠的原則;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則;節能環保、創新增效的原則;高效快速、易于拆除的原則。1.6.1施工生產生活區總體布置本工程利用原賢良風電場施工生產生活區,位于賢良風電場升壓站東北側約240m處。本項目施工生產區主要由綜合加工廠、綜合倉庫、機械停放場及施工管理及生活區組成。施工生產區集中布置,再

42、由集中的生產區向各個風機點供應材料,布置在升壓站附近,該處場地交通便利,占地面積為5400m2。表1-5 施工臨時設施建筑、占地面積一覽表序號項 目 名 稱占地面積(m2)建筑面積(m2)1臨時生活區22008002綜合加工廠10005003綜合倉庫8006004機械停放場1400-5合 計540019001.6.2施工生產區1、機械修配及綜合加工廠本工程距蘇仙區城區較近,可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由于混凝土預制件采取在當地采購的方式,現場不再另外設置混凝土預制件廠,僅設置機械修配廠及綜合加工系統(包括鋼筋加工廠、木材加工廠)。機械修配場主要承擔施工機械的小修及簡單零件和金屬構件的加工任務,大中修

43、理則由蘇仙區相關企業承擔。2、倉庫布置臨時施工場地內設一套倉庫系統。本工程倉庫集中布置在相應臨時施工生產、生活區西南角附近,主要設有水泥庫、木材庫、鋼筋庫、綜合倉庫、機械停放場及設備堆場。水泥庫、木材庫及鋼筋庫分別設在相應的混凝土系統及相應的加工工廠內。綜合倉庫包括臨時的生產、生活用品倉庫等,占地面積600.0m2。1.6.3土石方平衡、棄渣與表土堆存規劃1、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場地平整主要包括施工(檢修)道路的平整、各風力發電機組施工吊裝臨時場地的平整、施工臨時生產生活區場地的平整。根據工程水土保持報告,本工程建設過程中土石方總開挖量為90.26萬m3(其中表土剝離10.02萬m3),填方83.

44、84萬m3(含表土剝離8.93萬m3),棄方6.31萬m3,無借方。表土堆放于規劃臨時表土堆場,用于后期綠化;棄渣堆放于規劃的棄渣場內,采用工程、植物措施防治其水土流失,工程土石方平衡調配表見表1-6及圖1-2。圖1-2 項目土石方流向圖表1-6 土石方平衡調配表 單位:萬m3序號項目分段/分區挖方(萬m)填方(萬m)棄方(萬m)總量土石方清表總量土石方表土回填小計開挖棄方清表棄方去向1西區電場入口新建場內道路1.831.670.161.621.470.150.210.20.01Z1改建場內道路2.612.230.382.372.010.360.240.220.02新建場內道路4.093.77

45、0.323.843.540.30.250.230.02小計8.537.670.867.837.020.810.70.650.052Z27#風機間道路5.885.360.525.635.120.510.250.240.01Z27#11#風機5.254.370.884.63.990.610.650.380.27小計11.139.731.410.239.111.120.90.620.2837#風機Z4間道路8.047.270.777.66.910.690.440.360.08Z33#、4#、5#、6#風機4.023.720.33.443.220.220.580.50.08小計12.0610.991.

46、0711.0410.130.911.020.860.164Z4Z5間道路4.173.870.33.683.450.230.490.420.07Z41#、2#風機2.532.30.232.232.110.120.30.190.11小計6.76.170.535.915.560.350.790.610.185Z5Z6間道路4.143.90.243.893.670.220.250.230.02Z56Z6Z7間道路8.968.20.768.467.780.680.50.420.08Z67Z7Z8間道路7.076.520.556.86.280.520.270.240.03Z712#、13#2.031.89

47、0.141.841.720.120.190.170.02小計9.18.410.698.6480.640.460.410.058Z820#風機間道路5.274.770.55.024.530.490.250.240.01Z814#20#風機7.096.20.896.615.890.720.480.310.17小計12.3610.971.3911.6310.621.210.730.550.189西區電場改建道路入口至21#風機2.922.790.132.672.580.090.250.210.04Z9新建道路入口至22#風機2.852.740.112.542.460.080.310.280.03小計

48、5.775.530.245.215.040.170.560.490.071022#風機3.052.910.142.652.530.120.40.380.02Z1011集電線路區6.364.921.446.254.811.44多余土石方就地回填12升壓站區/調整站區位置,內部平衡13以上合計88.7579.978.7882.3374.847.696.315.221.0914施工生產生活區0.430.270.160.430.270.1615棄渣場區0.970.970.970.9716總計90.2680.2410.0283.8475.118.936.315.221.09 棄渣場規劃(1)棄渣場選址原

49、則沿線布置,小型化,確保安全可靠;工程棄渣遵循合理集中的原則,進行優化設計,減少棄土運距,便利施工;棄渣場設置應符合防洪規定,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設置棄渣場;棄渣場應盡量避開過水流量較大的溝道;棄渣場不設置在臨河、水庫的陡坡地,更不得直接棄入河道和水庫中;棄渣場選址盡量避開正常的可視范圍,并注重與周邊景觀的協調。(2)棄渣方案本項目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較大,施工時首先考慮將挖方巖石破碎后按一定級配再進行填筑壓實,盡量減少棄方,以保護環境。對于無法利用的棄方,通過尋找合適的棄渣場進行堆放,并對棄渣場進行防護、綠化處理,防止水土流失。棄渣場的選取應本著少占耕地的原則,選擇荒溝、荒坡和山坳間棄渣,

50、由于堆棄的土石結構疏松,抗沖抗蝕性能差,極易產生水土流失,應采取擋土墻、排水溝、植被恢復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棄渣下泄,穩定堆砌棄渣形成的邊坡,防止水土流失對溝道的影響。根據楊柳塘風電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結合現場實地查勘,本項目共規劃了10處棄渣場,共占地3.23hm2,占地類型主要為林地、荒草地和灌草叢,各棄渣場距離出渣點最大平均運距在4.50km,最小平均運距僅0.80km,棄渣場范圍內無大水系通過,未發現大規模的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體,自然狀況下邊坡穩定性較好。各棄渣場規劃見表1-7,棄渣場現狀照片見附圖10。表1-7 棄渣場規劃表名稱位 置占地面積hm2占地類型地 形棄

51、渣場類型堆渣高程m堆土坡比容量(萬m3)堆渣(萬m3)棄渣來源恢復 方向1#棄渣場距場內道路起點140m0.42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5溝道型425-4291:1.751.00.70西區電場入口新建場內道路,改建場內道路植樹種草2#棄渣場9#風機位東側0.61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8溝道型710-7121:1.751.20.90Z27#風機間道路7#11#風機植樹種草3#棄渣場3#風機位北側0.56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12溝道型770-7741:1.751.21.027#風機Z4間道路3#6#風機植樹種草4#棄渣場2#風機位東側0.20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12溝道型

52、835-8401:1.751.00.79Z4Z5間道路1#、2#風機植樹種草5#棄渣場1#風機位東側0.18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10溝道型915-9181:1.750.50.25Z5Z6間道路植樹種草6#棄渣場新建場內道路1#風機與12#風機位之間0.24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11溝道型940-9451:1.751.00.5Z6Z7間道路植樹種草7#棄渣場新建場內道路1#風機與12#風機位之間0.13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8溝道型940-9451:1.750.80.46Z7Z8間道路12#、13#風機植樹種草8#棄渣場14#風機位東側0.22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5溝

53、道型1010-10151:1.751.00.73Z820#風機間道路14#20#風機植樹種草9#棄渣場21#風機位東側,距現有村村通道路直線距離140m0.12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8溝道型320-3251:1.750.80.56東區電場改建道路入口至21#風機,新建道路入口至22#風機植樹種草10#棄渣場21#22#風機位之間0.18林地、灌木林、荒草地坡度平均12溝道型3403441:1.751.00.4021#、22#風機植樹種草合計3.239.56.313、表土堆存規劃級表土收集方案(1)表土堆存規劃本工程需收集表土用于后期植被恢復,項目區用地主要以草地和林地為主,在進行表土剝離

54、時,充分考慮現場施工的開挖、土壤質地等情況,根據現場調查及地質調查表格,土壤類型主要為黃、黃紅壤土。表層土厚度為0.1m0.3m,山脊處表層土厚度較薄,僅0.10.2m厚,山坡及山腳表層土厚度相對厚實。通過實地測量,較肥沃的表土厚度一般為0.2m,本工程施工前,對該部分表土采取剝離、保護,后期作為綠化土利用,經計算,本工程可剝離表土約10.02萬m3。本工程可剝離表土10.02萬m3,回填表土8.93萬m3,剩余1.09萬m3與棄方一起堆置于棄渣場。回填表土剝離的0.1萬m3、集電線路區剝離的1.44萬m3和施工臨時區剝離的0.16萬m3表土就近堆存于自身區內表土堆場,本工程需臨時堆存的表土為

55、8.93萬m3,在進行表土堆存場規劃時,充分考慮現場施工的開挖、土壤質地和后期植物措施覆土等情況,表土堆存場結合棄渣場布置。總共規劃6處表土堆存場,每個堆存場規劃占地為0.50hm3,表土平均堆高1.5m。表土堆存場不影響公共設施、工業企業及居民點的安全,不在河道及湖泊范圍內,運輸距離合適,選址合理。本項目表土堆存規劃表見表1-8。表1-8 項目表土堆存規劃表名稱位置堆土量(萬m3)堆置面積(hm2)平均堆高(m)表土回填區域1#表土堆存場Z1棄渣場附近0.770.312進場道路、場內道路2#表土堆存場Z2棄渣場附近0.690.341.47#-11#風機、場內道路3#表土堆存場Z4棄渣場附近0

56、.730.271.53#-6#風機、場內道路4#表土堆存場Z6棄渣場附近0.640.21.31#-25#風機、場內道路5#表土堆存場Z8棄渣場附近0.760.261.512#-20#風機、場內道路6#表土堆存場Z10棄渣場附近0.790.311.621#22#風機、場內道路合 計4.381.581.5-(2)表土收集方案本工程表土剝離主要采用機械和人工相結合鏟挖方式進行,集中堆置于設計的臨時堆置點,施工結束后人工回填。表土剝離宜采用74kW推土機、鏟斗等機械挖掘為主、人工挖掘為輔的方式進行。先清理土壤層上部植被,然后根據土壤厚度分布情況及所需覆土量進行掘取,掘取的表土應集中堆放至表土堆場,表土

57、與深層土要分開堆放,堆放高度一般為1.5-2.5m,為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風化,堆置的表土應壓實,并采取防護措施。施工完畢后,對場內覆土區進行場地平整后按設計覆土厚度均勻地鋪墊剝離表土。覆土時應充分考慮到表土的沉降量,形成的地表坡度不超過 2為宜,以保證大氣降水不積聚而是均勻的分布,能快速流去多余的雨水,同時又不至于出現新的水土流失現象。1.6.4工程占地與拆遷1、工程占地本工程占用土地包括永久性占地和臨時性占地。永久性占地包括風電機組基礎、箱變基礎和場內臨時施工檢修道路用地,臨時性占地包括風電機組安裝場地、集電線路占地、棄渣場、施工臨時設施占地以及其他施工過程中所需臨時占地,詳見表1-9。表1

58、-9 工程征(占)地類型面積統計表序號項目劃分占地數量(hm)耕地草地林地交通運輸用地其他用地小計1風機機組區00.973.83004.82交通工程區進站道路區0.0500000.053場內道路0.286.5822.8202.8432.524進場道路00.250.071.830.192.345施工道路區00.230.3300.160.726集電線路區地埋線路區0.080.510.172.40.563.727施工生產生活區0.360000.180.548表土堆置區00.640.0700.871.589棄渣場區02.10.300.833.2310合計1.211.3427.594.235.750.0

59、6類型所占比例(%)2.4022.6555.118.4511.391001.6.5主體工程土建施工本工程關鍵線路項目:施工征地場內施工(檢修)道路施工風電機組基礎施工風電機組安裝第一臺風電機組調試、發電投產工程竣工。1、道路施工本工程新建道路長約27.19km。工程道路土方采用挖掘機開挖,石方采用手風鉆鉆孔爆破,推土機集料,裝載機配自卸汽車運至道路填方部位或相應的棄渣場,并根據現場開挖后的地質條件,在需要路段砌筑擋墻。土石方填筑采用自卸汽車卸料,推土機推平,按設計要求振動、分層碾壓至設計密實度。根據地形條件,對于大于30的邊坡以半挖或全挖為主,確受場地限制需要回填時,在回填側采用等高擋墻攔擋,

60、開挖形成的邊坡采取噴播植草措施防護;對于介于1030的邊坡,以盡量減少回填為主,在回填時應適當提高擋墻高度,減少回填邊坡長度,并對回填形成的邊坡及時采取網格梁植草或鋪草皮的防護措施;對于小于10的邊坡,需要回填時,應先在坡腳設護腳墻,回填后采取植被恢復措施以保護邊坡。新建道路通過優化設計后,多采用全填和半挖半填形式,最大限度利用開挖土石方料。場內交通道路中風機進場道路前期作為臨時通道,主要用于施工機械進場,后期作為風電場檢修道路。2、風機機組及箱式變壓器基礎施工基礎土石方開挖采用推土機或反鏟分層剝離,盡量避免基底土方擾動,基坑底部留30cm保護層,采用人工開挖。基坑開挖以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每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