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968-2016梅種質資源圃種質更新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1頁
DB32-T 2968-2016梅種質資源圃種質更新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2頁
DB32-T 2968-2016梅種質資源圃種質更新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3頁
DB32-T 2968-2016梅種質資源圃種質更新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4頁
DB32-T 2968-2016梅種質資源圃種質更新技術規程-(高清現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65.020.20B31備案號:51414-2016DB32江蘇省地方標準DB32/T 2968-2016 梅種質資源圃種質更新技術規程Rules of Repro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for Prunus mume Germplasm 2016 - 09 - 20 發布2016 - 11 - 20 實施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 布DB32/T 2968-2016I 前 言為規范果梅資源圃種質更新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按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 1 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的規定編寫。本標準由南京農業大學提出。本標準起草單

2、位:南京農業大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高志紅 倪照君 蔡斌華 侍婷 DB32/T 2968-2016 PAGE 4 梅種質資源圃種質更新技術規程范圍本規程規定了梅Prunus mume Sieb. et Zucc.及其野生近緣種的種質更新的技術標準和工作程序。本規程適用于梅種質資源圃種質更新。 制定更新技術方案基本要求更新前明確擬更新梅種質的形態、生物學特性、果實品質以及抗逆性等特征特性,培育出足夠數量的健壯種苗;最大程度地保持原種質的遺傳多樣性和穩定性;并且最大限度地減少人、財、物力損耗, 節約成本。 方案內容更新的準備 選擇種質純正、健康的植株為繁殖母株。砧木采用梅本砧,采集達到生理成熟度的梅

3、種子進行層積和播種。土壤以沙壤土為好,避免選擇地勢較低、容易積水的地方,避免連作。按照種質所屬種、變種、品種等進行分組和歸類,并逐一對擬更新種質進行編號,編號的原則與原種質一致。準備鉛筆、標簽、皮尺、拉繩、竹竿、綁扎帶、嫁接刀、修枝剪等工具。 更新的方法明確種質更新的方法和數量,繁殖數量要多于種質更新的數量,并制定嫁接后土壤整理、灌溉、排水、除草、病蟲害防治、防止植株倒伏、苗木的起苗、運輸和貯藏時間等方案。 苗木檢驗與預案制定 繁殖好的2年生嫁接苗入圃更新前進行核對和質量檢驗。對于洪澇、干旱、冷害、凍害、重大病蟲害等要制定相關預案。 田間設計繁殖數量與株行距梅種質圃地保存每份種質5株,繁殖數量

4、應不低于10株。行距15cm,株距10cm。每4行之間應留出50cm 人行道,以便嫁接和觀察記載。 田間排列與標識按照種質編號進行排列,每份種質第1株和最后1株需掛標簽,同1行相鄰種質之間要空缺2株并使用插地牌等標志物。同類種質放在1個小區,1個單元為1份種質。繪制種質苗木繁育排列圖,明確標明每單元種質的編號和位置。 更新前準備母株準備對選定的母株要掛牌標記,加強對母株的管理,必要時進行重修剪,保證母株有足夠充實健康的接穗供繁殖用。 接穗采集采集樹冠外圍生長發育充實、芽體飽滿的發育枝作為接穗,夏季采集的接穗保濕貯放于冷涼處備用或隨采隨用。避免在夏季中午高溫時進行采集。夏季在外地采集接穗時,將接

5、穗保濕運輸。冬季采集的接穗采用沙藏保存。對采集的繁殖材料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分組、編號。按照編號,一般按每10份種質1 組捆成1小捆。 砧木培育采集的種子干燥保存后,11月中旬進行層積,以濕度70%的沙(手握成團而不滴水,松手后分成幾塊,但不散開為宜)露天坑藏,梅種子需層積100d120d。春季,在梅核開裂、露白后播種,播種采用點播。 苗木準備苗木嫁接嫁接方法根據不同時期靈活選用,嫁接株數15株20株,保證獲得符合更新標準的嫁接苗至少10 株。采用嫁接繁殖,夏季7月9月采用“T”字型芽接或嵌芽接;春季3月4月采用劈接或切接。 嫁接苗管理及時做好苗木培育的土壤、肥料及水分管理,尤其要對砧木進行及時抹

6、芽,必要時對植株進行綁桿管理。 起苗方法起苗前準備好工具和包裝物等。如土壤干旱,要在起苗前3d10d進行灌水。秋季苗木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或春季土壤解凍后至苗木萌動前進行。用起苗犁或苗鏟,須按種質逐個起苗,避免混雜。起苗深度在30cm以上,做到少傷主根,不碰傷苗干。將每份種質的苗木捆在一起,每株掛1個標簽,并將標簽夾入枝干間,防止脫落,確認無誤后方可出圃。如苗木不能及時定植,要進行假植。 苗木質量檢驗 在苗木生長期,及時觀察種質的一些基本特征特性,對種質的準確性和純度進行檢驗,剔除不準確的苗木,并進行補接,要求純度達到 100%。苗木無明顯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種質純正;地上部健壯, 苗粗度和高度達

7、到要求;莖段整形帶具有一定數量的飽滿芽;嫁接苗的嫁接口愈合良好,砧樁剪平,根蘗剪除干凈,苗木直立;嫁接口上莖段與砧段的傾斜角度不大于 15;根系發達,舒展,須根多,斷根少。梅苗木標準的一級苗木質量指標要求直徑大于 1cm,苗高 1m 以上。每份種質的合格苗數不得低于擬更新定植的數量。苗木要求在田間逐份種質分株檢驗。苗木高度、粗度、根系等規格要求按照木本苗木檢測方法進行。 檢疫與消毒國家規定禁止在國內傳播,并必須采取檢疫措施的病、蟲、雜草及可能攜帶這類病蟲的生物等。如發現某種檢疫對象,則要按檢疫部門意見對苗木進行處理,以至銷毀,這時則要在異地重新培育苗木。檢疫報告要存檔,并作為總結報告的附件。除

8、檢疫對象外,對非檢疫性病蟲害也要消毒處理,嚴格控制其傳播。殺菌消毒可用殺菌劑浸根后再蘸泥漿;殺蟲消毒根據需要可用熏蒸方法。 苗木包裝、運輸和假植包裝材料一般用草袋、蒲包及塑料薄膜等,重點包扎根部至整形帶部位,同時用標簽注明種質名稱、數量和包裝日期。運輸途中要保濕,避免損傷。選擇避風、平坦的地段假植。假植溝深 50cm,寬 1m 左右。按照種質分組,有序地將嫁接苗斜放在假植溝中,根部填充濕土或沙土,然后立即灌透水。假植期間注意保濕。 種質更新與性狀核對種質更新 每份種質保存株數為5株。株距3m4m,行距4m5m。充分考慮土地選擇、土壤改良、灌溉設施等。按照預先做好圃位號進行定植;做好種質的掛牌。

9、按照小區、行、株等繪制種質定植平面圖。 性狀調查核對與去雜定植后要對每份種質的植物學特征和生物學特性與原種質植株進行核對,如果發現錯亂,要及時查找原因并予以更正。定植苗如有丟失,要立即進行補充繁殖和重新培育苗木,并及時修正定植圖。 定植當年依據枝條和葉片的特征特性進行核對,開花結果后,核對花器、果實性狀和物候期等。核對工作需要2y6y。 繁殖更新種質具體性狀的描述和核對參照附錄 A 和梅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進行。 數據整理與工作總結數據整理檢查繁殖更新數據采集表內相關數據和信息是否填寫齊全和準確。對有異議的數據查明原因。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歸類、統計和分析,并對繁殖更新結果進行綜合評價,

10、同時形成電子檔案。 工作總結內容包括:任務的來源、目的和指標;繁殖更新的地點與經過:負責人、完成人、時間、地點、過程、結果及相關內容;定植苗木的性狀核對結果與管理水平;經驗、教訓和建議;建立繁殖更新技術檔案和數據庫。 記錄資源圃種質資源更新全過程記錄,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長期保存。 1 DB32/T 2968-2016附 錄 A(規范性附錄)梅種質資源繁殖更新數據整理采集表作物名稱(1) 保存圃名(7) 繁殖地點(11) 省 縣 鄉 繁殖單位(9) 繁殖方法(14) 繁殖材料(6) 砧木名稱(18) 砧木類型(19) 特殊管理(15) 種質圃編號 (13) 種質名 (2) 全國統一編號 (3) 種質類型 (5) 入圃年份 (20) 更新原因 (21) 定植日期 (22) 主要性狀核查 繁殖有效株數 (28) 備 注 (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