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7【創新設計】2013-2014學年高中語文 7-相關讀物試題 新人教版選修 中國文化經典研讀(時間:45分鐘滿分:60分)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3分)A知者勿謂我尚有童心可也B龍洞山農敘西廂C夫心之初,曷可失也?D言雖工,于我何與?解析B項,“敘”同“序”,作序。答案B2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A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丑:厭惡、憎恨。B非內含以章美也 章美:文章華美。C矮人何辯也 矮人:見識少,沒有鑒別力,慣于隨聲附和的人。D藥醫假病,方難定執 定執:固定不變。解析B項,章美:美好。答案B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3
2、分)A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B茍童心常存,則道理不行,聞見不立C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D乃道學之口實,假人之淵藪也解析B項,“道理”不同于現代漢語,在文中的意思是指“道學家的荒謬的說教”。答案B4從詞類活用角度看,下列加點的詞語不同類的一項是 ()(3分)A文假文平 B筆之于書C有聞見從耳目而入 D決定目之為經矣解析C項為動詞活用為名詞,其他三項為名詞活用為動詞。答案C5下列句子的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例句:夫童心者,真心也A乃道學之口實,假人之淵藪也B言雖工,于我何與C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與之一言D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解析A項和例句均為判斷句。答案A
3、6填空。(2分)(1)夫童心者,_,最初一念之本心也。(2)非內含以章美也,_,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答案(1)絕假純真(2)非篤實生輝光也閱讀文本選段,完成711題。龍洞山農敘西廂,末語云:“知者勿謂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蓋方其始也,有聞見從耳目而入,而以為主于其內而童心失。其長也,有道理從聞見而入,而以為主于其內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聞見日以益多,則所知所
4、覺日以益廣,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務欲以揚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務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聞見,皆自多讀書識義理而來也。古之圣人,曷嘗不讀書哉?然縱不讀書,童心固自在也;縱多讀書,亦以護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學者反以多讀書識義理而反障之也。夫學者既以多讀書識義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書立言以障學人為耶?童心既障,于是發而為言語,則言語不由衷;見而為政事,則政事無根柢;著而為文辭,則文辭不能達。非內含以章美也,非篤實生輝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從外入者聞見道理為之心也。7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夫心之初,曷
5、可失也曷:怎么。B而務欲以揚之而童心失 揚:發揚。C非篤實生輝光也 篤:忠誠。D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卒:最終。解析B項,“揚”的意思是“張揚、顯耀”的意思。答案B8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A.eq blcrc (avs4alco1(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縱不讀書,童心固自在也)B.eq blcrc (avs4alco1(道理聞見日以益多,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C.eq blcrc (avs4alco1(有道理從聞見而入,于是發而為言語)D.eq blcrc (avs4alco1(而以為主于其內而童心失,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解析A項,表疑問;表陳述。B項,
6、相當于“而”,表修飾;連詞,因為。C項,表修飾;表順承。D項,都是介詞,表對象。答案D9下列四項中,是作者認為“童心”丟失的最主要原因的一項是 ()(3分)A有聞見從耳目而入,而以為主于其內而童心失B有道理從聞見而入,而以為主于其內而童心失C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務欲以揚之而童心失D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務欲以掩之而童心失解析李贄的童心說主要針對宋明理學蒙蔽人心而言的,故“有道理(道學家之說教)從聞見而入”是“童心”泯滅的主要原因。C、D兩項從屬于B項,從下文論述的重點也可以看出。答案B10下列有關文意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在這篇被時人認為是離經叛道的論文里,李贄提出了“童心”說。
7、最重要的觀點是:“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B李贄認為兒童之心還未受到“道理聞見”的污染,最自然,最真誠,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失去了真誠和自然。C而所謂“童心”,在李贄看來,不僅是一切創作的源泉,而且是評價一切文學創作的首要的價值標準。D李贄的“童心”,其實就是指未經理學思想戕害的人的真實本然的狀態。他反對虛偽的世風,主張言行出于真性情。解析A項,不正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夫童心者,真心也”。答案A11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5分)譯文:_ (2)夫學者既以多讀書識義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書立言以障學人為耶?(5分)譯文:_
8、解析第(1)句翻譯的重點是“絕”“一念”以及判斷句式。第(2)句翻譯的重點是“障”以及反問句式。答案(1)所謂童心,就是沒有一點虛假,純粹是真實的,是人的意念在最初發起時的本心。(2)現在的學者既然因為多讀書識義理蒙蔽了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寫那么多的書,說那么多的話來蒙蔽學者呢?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題。知己劉開韓子云:“非知之難,處知者實難。”悲夫!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虧名辱者,可不懼哉!余觀穆生在楚,以未設醴而去,未嘗不怪其恝然徑行,負疇昔知遇之意;及見后世君子,處鄉里之間,其才氣學識卓然異乎眾人,一旦受當事之知,遂心馳勢利,變剛正之操,以事媚說,所求未獲,已為天下所
9、非笑;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乃善處交游以全人己之美也。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是故天子有不召之臣,王侯有不屈之士,將軍得揖客而身益重。如使受知者皆讒餡而諛,希迎意旨,圖旦夕之安而忘其所有事,卒使世之論者謂下無可取之實,而上無知人之明,此豈遇合中之美事哉?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光武知嚴光之不能屈,而不繩以君臣之法;獻子有友五人,皆無獻子之家。故士之自負也愈大,則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賞識,而即欲順從求悅者,是不以道義自處,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夫輕合者必易離,故其始必有所甚難,而其終也至于久遠而不廢。信陵之客三千,其最難屈者,莫若侯生及毛、薛二公。然卒賴其力以建功人國,顯名天下。
10、嗟乎!非常特達之士,亦未必不終為人用也,夫固可以禮屈,而不可以勢束也。持尺寸之絲,以系北溟之鵬,雖欲為之回翼,豈可得哉?然而有子夏之賢,猶未免出見紛華而悅,吾誠為士之有志于立身者憂其繼也。【注】穆生:漢代楚元王的中大夫。恝(ji):淡漠,無動于衷。光武:漢代光武帝劉秀。嚴光:字子陵,東漢初會稽余姚(今屬浙江)人。他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后,他改名隱居。劉秀召他到京師,想任他為諫議大夫,他不肯受,歸隱富春山,劉秀也不再勉強,兩人始終以同學相處。獻子:春秋時魯國有貴卿孟獻子。孟子萬章下載,孟獻子與樂正裘等五人交朋友,這五個人心里都沒有把獻子當做顯貴的百乘之家(大夫)看待。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
11、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一旦受當事之知當事:主事者、當權者。B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瀆:輕慢、不敬。C而不繩以君臣之法 繩:束縛。D夫固可以禮屈 屈:屈服。解析D項,“屈”應解釋為“使信服”。答案D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A.eq blcrc (avs4alco1(以未設醴而去,愿以十五城請易璧)B.eq blcrc (avs4alco1(其才氣學識卓然異乎眾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C.eq blcrc (avs4alco1(而上無知人之明,使民重死而不遠徙)D.eq blcrc (avs4alco1(亦未必不終為人用也,會其怒,不敢獻
12、,公為我獻之)解析A項,因為,連詞;用,介詞。B項,相當于介詞“于”,表比較;相當于“于”。介詞,對。C項,都是連詞,表并列。D項,表被動;介詞,替。答案C14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能表明君王“得遇知己”而應持態度的一組是()(3分)上交不諂,下交不瀆人之相知,貴相知心不繩以君臣之法士之自負也愈大,則其自待也愈重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可以禮屈,而不可以勢束也A B C D解析兩句針對“士”而言,句表明的觀點相反。排除這三句即可。答案B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本文說的“知己”,實際指的是當權者與士人的“遇合”,論說當權者應如何對待賢士,賢士又應如何對待
13、當權者的征召任用。B文章從當權者與賢士兩方面去寫,側重點在賢士方面,告誡賢士出仕要保持剛正節操,不媚不諂,自負自尊。C對那些才智超越一般人,言行異乎尋常的賢士,當權者不能用威勢去約束,而要用禮義招致,并真心以道義和他們交往。D文章多處用正反對比手法,使說理明白透徹。結尾作者點明當今之士已經像子夏那樣“見紛華而悅”從而使文章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解析D項,錯在“點明當今之士已經像子夏那樣見紛華而悅”中的“已經”。結尾作者用子夏的事例,表明的是即使賢能的子夏見到“外物”都會心動,從而憂慮有志于立身之士能否始終如一地堅持他們的操守。答案D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1)非知之難,處
14、知者實難。(3分)譯文:_(2)故士之自負也愈大,則其自待也愈重。(3分)譯文:_(3)持尺寸之絲,以系北溟之鵬,雖欲為之回翼,豈可得哉?(3分)譯文:_解析(1)注意“知”的含義。(2)注意“自負”“自待”的含義。(3)注意“回”的意思和反問語氣。答案(1)受人知遇不難,難的是怎樣與知己者相處。(2)因此士人越自負,那么他人也會把自己看得越重。(3)拿著尺寸長的短繩子,去系北海的大鵬,即使想讓它掉轉翅膀飛回來,又怎么可能呢?【參考譯文】韓非說:“受人知遇不難,難的是怎樣與知己者相處。”可悲啊!讀書人有的因為遇到了知己而名聲顯著,卻也有得到了知己反而令自己德行虧損、名譽受辱的人,這怎么能不令人
15、畏懼呢!我看穆生因為楚元王忘了為他擺設醴酒就拂袖而去,未嘗不責怪他不顧情面,說走就走,辜負了往日楚元王的知遇之恩。等到看見后世的君子們,當身處鄉野里巷之間時,才氣卓越,學識不凡,與眾不同,可是一旦得到當權者的賞識,就一心奔向權勢名利,改變了剛正不阿的節操,諂媚奉承,討好當權者,他們所追求的還未到手,就已經被天下人非難和嘲笑了。這之后才知道古人不肯枉屈圣賢之道來徇從私情,是善于處理和知遇者之間的關系,以保全別人和自己的完美德行。君子結交地位高的人,不諂媚逢迎,結交地位低的人,不輕慢無禮,因此天子有不可以征召的臣子,王侯有不可以屈從的士人,將軍得到了只揖不拜的門客反而更受人敬重。假如受到知遇的人都讒諂逢迎、當面阿諛奉承,只謀求眼前的安樂而不顧其他的一切事情,最終會讓世人認為,受知遇的人徒有虛名、一無可取,而知遇他的人無知人之明,這難道是君臣遇合、賓主相宜的好事嗎?人和人之間的相知,貴在互相知心。漢光武帝知道不能以權勢使嚴光屈服,因此不用君臣的法度來束縛他;孟獻子有五個好朋友,家世都不如獻子。因此士人越自負,那么他人也會把自己看得越重。擁有杰出的才華,得到破格的賞識,就想要順從和取悅知遇之人,這是不以圣賢的道義要求自己,且以世俗的眼光看待賞識你的君子。輕率結合的關系一定容易破裂,因此一段關系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風力發電場運行與維護預案
- 經濟法特殊案例試題與答案
- 歷史文物保護法的法律條款測試卷
- 工程經濟考試中的常見難題解決試題及答案
- 農業經濟管理與農民培訓合作協議
- 公共關系學的情境領導力考核內容及試題及答案
- 資金管理優化措施計劃
- 中考體育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中醫藥方考試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評審協議
- 食品合作商合同協議
- 中藥人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答案)
- 生物柴油項目申報材料范文模板 (一)
- 私人店鋪用工合同協議
- 豬保價合同協議
- 玉石代理銷售合同協議
- 山東2025年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招聘博士人才60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臺州市委統戰部下屬事業單位選聘筆試真題
- 山西太原事業單位考試《行測》模擬題帶答案2024年
- 2025年金融科技創新解讀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