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基礎理論 緒 論(二)楊 勇 中醫系(5教303室)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兩個基本特點 整體觀念 辨證論治四、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五、學習和研究中醫基礎理論的方法 整 體 觀 念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人1.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1)生理上的整體觀五臟一體觀: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結構與功能上是完整統一的;形神一體觀:人的形體與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五臟 心、肝、脾、肺、腎 六腑 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形體 筋、脈、肉、皮、骨 官竅 目、舌、口、鼻、耳、前陰、后陰 各個臟腑組織器官結構上彼此銜接、溝通。 以五臟為中心,通
2、過經絡系統“內屬于腑臟,外絡于肢節”的聯絡作用,構成了心、肝、脾、肺、腎五個生理系統,稱之為五臟一體觀。五臟一體觀肺脾肝 腎心大腸胃小腸膀胱膽筋脈肉皮骨目舌口鼻耳1.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2)病理上的整體觀注重局部病變和與之相關的臟腑、經絡之間的相互影響。如舌診、面診、脈診2.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性(1)自然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 a.季節、氣候對人體生理的影響。人體的相應的適應性調節,如:陰陽、氣血、脈象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 “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則為溺與氣。” 靈樞五癃津液別 生物適應性變化: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2.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性 “天溫日明,則人
3、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 素問八正神明論“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緩,是謂平脈。” 四言舉要靈樞歲露篇說:“月滿,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月郭空,則海水東盛,人氣血虛。” 海水受月球繞地球旋轉時產生吸引力的影響,出現潮汐漲落,而人體氣血盛衰,亦受其影響。中醫學這一理論,逐步被現代“生物鐘”、“時間生物學”所證實。如婦女月經周期平均是29.5天,一個朔望月是29.53天。 2.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性b.晝夜晨昏對人體生理的影響“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素問生氣通天論c.地區方域對人體生理的影響江南地區人腠
4、理多疏松,北方地區人腠理多致密。2.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性(2)自然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氣候變化過于劇烈或急驟,超越了人體的適應能力;機體的調節機能失常,不能對自然環境的變化作出適應性調節。2.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性a.季節、氣候對人體病理的影響。在四時氣候的異常變化中,常可發生一些季節性多發病或時令性流行病。 “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痎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氣候劇變或季節交替,某些慢性病復發或加劇2.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性c.地區方域對人體病理的影響一些地區有地方性疾病,如地方性甲狀腺腫;河南林縣的食道癌;黑龍江克山縣的克山病;東北、西北的大骨節
5、病。2.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性(3)自然環境對疾病防治的影響預防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治療 因地、因時制宜 養生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2.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性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2.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性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3.人體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1)社會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力的社會支持,融洽的人際關系,可使人精
6、神振奮,勇于進取,有利于身心健康;社會安定,有益健康:“太平之世多長壽人”。 社會動亂,有害健康:大兵之后必有大荒, 大荒之后必有大疫。3.人體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2)社會環境對人體病理的影響不利的社會環境,如家庭糾紛,鄰里不和,親人亡故,同事之間或上下級之間的關系緊張等,不僅易引發某些身心疾病,而且常使某些原發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的病情加重或惡化,甚至死亡。素問疏五過論:“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 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后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躄為攣。” 3.人體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3)社會環境與疾病防治的關系防治疾病時,盡量避免不利的
7、社會因素對人的精神刺激,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獲得有力的社會支持,并通過精神調攝提高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以維持身心健康,預防疾病的發生,并促進疾病向好的方面轉化。(二)辨證論治辨證論治是中醫學認識疾病和處理疾病的基本原則。中醫學在認識和處理疾病的過程中,既強調辨證論治,又講究辨證與辨病相結合。1.病、癥、證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氣作用于人體,人體正氣與之抗爭而引起的機體陰陽失調、臟腑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障礙的一個完整的病理過程。疾病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種疾病全過程的總體屬性、特征和規律。如感冒、腹瀉、中風等,皆屬疾病的概念。 1.病、癥、證的概念癥,即癥狀和體征的總稱。癥狀是疾病過程的個別表象
8、,是病者主觀感覺到的自身不適、異常反應和臨床表現,或某些病理改變。如發熱、嘔吐。體征是客觀的臨床表現,是醫生在診察疾病時所發現的異常征象。如舌苔、脈象。癥是判斷疾病、辨識證候的主要依據,但因其僅是疾病的個別現象,不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證候的本質。1.病、癥、證的概念證,即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包括病變的原因、部位、性質、病勢、邪正關系,以及機體的抗病反應能力等。證候反映了疾病發展過程中某階段病理變化的本質。如食滯胃脘、脾胃氣虛、痰熱壅肺、心肝血虛。2.病、癥、證的關系1)病與證,都是對疾病本質的認識;病的重點是全過程,而證的重點在某個階段。癥是疾病的個別現象,是病和證的基
9、本要素。2)由內在聯系的癥狀和體征組合在一起構成證候,反映疾病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變本質;各階段或類型的證候貫串并疊合起來,便是疾病的全過程。3) 一種疾病由不同的證候組成,而同一證候又可見于不同的疾病過程中。 3.辨證論治的含義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的過程,以探求疾病的本質。即中醫“診”的過程論治,是在通過辨證思維得出證候診斷的基礎上,確立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選擇適當的治療手段和措施來處理疾病的思維和實踐過程。即中醫“治”的過程辨證論治是對中醫診療過程的高度概括。
10、 辨證論治 是運用中醫學理論辨析有關疾病的資料以確立證候,論證其治則治法方藥并付諸實施的思維和實踐過程。辨病因病位病性病勢資料癥狀體征應證立法證候據法用藥治則治法 方 藥感冒的辨證論治 臨床表現: 發熱(腋溫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痛、乏力、嘔吐和(或)腹瀉,脈浮數。中醫辨證分四型風寒表實證 癥狀: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治法:辛溫解表。代表方: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風寒表虛證 癥狀: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或鼻鳴干嘔,不渴,苔白,脈浮緩或浮弱。治法:辛溫解表。代表方:桂枝湯(桂枝、芍藥、炙甘草、生姜、大棗、啜熱稀粥)風熱表證 癥狀:發熱無汗
11、或汗出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治法:辛涼解表。代表方:銀翹散暑濕傷表證 癥狀:頭痛發熱,惡寒無汗,口渴或口中粘膩,胸悶不舒,大便或溏,舌苔白膩,脈浮而數。治法:祛暑解表。代表方:新加香薷飲(香薷、銀花、扁豆花、厚樸、連翹)4.辨病與辨證的關系先確診疾病:辨病,對疾病的病因、病變規律和轉歸預后有總體把握,有助于遣方用藥的方向性;再辨證:辨證,是遣方用藥的最終依據。“以辨病為先,以辨證為主”的臨床診治原則。辨病與辨證相互結合,提高療效。5.病治異同1)同病異治 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發病的時間、地區,以及患者的反應性不同,或其病情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所表現的證不
12、同,因而治法亦不一樣。如感冒、食積的治法。 府吏倪尋、李延共止(到),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詰問、責難)其異。佗曰:“尋內實,延外實,故治之宜殊。”即各與藥,明旦并起。 5.病治異同異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于出現了相同的病機和相同的證,因而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療。 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不同的病變,在其發展變化過程中,可能出現大致相同的“中氣下陷”的病理機制,表現為大致相同的證候,故皆可用補益中氣的方法來治療。 中醫學診治疾病的著眼點是對證候的辨析和因證候而治。 證同則治同,證異則治異,是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 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內容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包括精氣陰陽五行學說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證件打印一體機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熱塑性聚酯PBT工程塑料及合金合作協議書
- 如何撰寫2025年房屋租賃合同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 教材改革與創新教學計劃
- 學生美術作品欣賞與分析計劃
- 探索增強幼兒科學素養的方式計劃
- 在班級中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計劃
- 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計劃
- 2024年份5月份雙語環境下語言啟蒙教學評估標準
- 加強財務透明度的年度計劃
- 建筑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 醫院藥品采購制度及流程
- 宿舍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附答案
- 《審計風險防范與控制的案例分析-以康得新為例》10000字
- 2025福建德化閩投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參考】2016扣字排行榜
- 2025年二級注冊計量師專業實務真題
- 基于改進YOLOv5的交通標志檢測與識別
- 書店接待禮儀培訓
- 骨折病人的中醫飲食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