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醫學課件低血糖癥2000_第1頁
2022醫學課件低血糖癥2000_第2頁
2022醫學課件低血糖癥2000_第3頁
2022醫學課件低血糖癥2000_第4頁
2022醫學課件低血糖癥200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低血糖癥內分泌科 向紅丁第一頁,共三十一頁。 定 義 血糖低于正常低限相應病癥與體征 血糖正常值靜脈血漿葡萄糖氧化酶法 空腹 60110mg/dl3.36.1mmol/l 餐后兩小時 60140mg/dl3.37.8mmol/l 低血糖:血糖 50mg/dl2.7mmol/l 48 小時內足月新生兒 30mg/dl1.7mmol/l第二頁,共三十一頁。 低血糖的3種情況: 低血糖反響:有臨床病癥,血糖多低,但亦可不低。 低血糖:血糖低,多有病癥,但亦可無。 低血糖癥:既有血糖低,又有臨床病癥。第三頁,共三十一頁。 病理生理 血糖調節: 糖的攝入/分解,糖原合成/分解,糖 異生/糖合成脂肪及蛋

2、白質三者的平衡, 為影響血糖水平的重要途徑,凡能破壞 上述平衡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癥。第四頁,共三十一頁。 與糖代謝最密切的組織和器官: 肝臟:糖攝取、儲存、代謝中心,激素作用部位。 神經:直接調節肝糖元代謝,并通過內分泌調節。 內分泌:五升一降。升糖激素包括腎上腺素、胰升糖素、糖皮質激素、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降糖激素僅為胰島素。第五頁,共三十一頁。 低血糖癥病因: 攝入缺乏:饑餓、消化道疾病,其他單糖轉化障礙。 消耗過多:劇烈運動、發熱、重度腹瀉、腎性糖尿、惡性腫瘤。 糖原分解與糖異生缺乏:肝病、糖原積累癥、升糖激素缺乏。 糖原合成或轉化為非糖物質過多:如胰島素瘤、胰島素受體抗體。第

3、六頁,共三十一頁。 分 類 器質性:肝病、內分泌病、惡性腫瘤。 胰島素瘤或胰島細胞增生,自主分泌過多胰島素。 胰外腫瘤:多為體積大的惡性腫瘤,如間質細胞瘤、多種肉瘤、肝膽癌瘤、腎上腺瘤、胃癌、結腸癌。分泌胰島素樣物質及消耗過多糖類。 嚴重肝病:糖原分解和異生障礙。第七頁,共三十一頁。 內分泌疾病: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缺乏希恩、阿迪森病引起者較為多見,而腎上腺素、胰升糖素、甲狀腺激素缺乏引起者少見。 先天性糖代謝障礙:與糖代謝有關的酶缺乏。 糖原積累病:、型有低血糖癥,肝、肌肉、腦中糖原分解酶缺乏所致,兒童多見。 果糖不耐受性或半乳糖血癥:果糖、半乳糖轉化為葡萄糖的酶缺乏。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

4、阻礙糖異生。 胰島素受體抗體異常:發揮胰島素樣作用。第八頁,共三十一頁。 功能性:無直接引起低血糖癥的器質性疾病,多為進食后胰島素細胞受刺激分泌胰島素過多。特點: 反響性低血糖:最常見。 傾倒綜合征:指胃切除后攝食性低血糖,多發于餐后 23小時。 早期糖尿病:胰島素分泌緩慢可引起餐前低血糖,多發生于餐后45小時。第九頁,共三十一頁。 外源性:攝入某些營養物質或藥物所致。 糖尿病治療中的低血糖:口服降糖藥與胰島素過量。 營養物質:亮氨酸、精氨酸、果糖、半乳糖、乙醇等可刺激胰島素分泌,乙醇還能抑制糖異生。 其他藥物:水楊酸制劑、抗組織胺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心得安、酚妥拉明等。第十頁,共三十一頁。

5、 病癥與體征 病因繁雜而臨床表現相近。 病癥與體征: 交感神經興奮的表現:血糖下降快,腎上腺素分泌多所致,包括大汗、顫抖、視力模糊、饑餓、軟弱無力、緊張、面色蒼白、心悸、惡心嘔吐。第十一頁,共三十一頁。 中樞神經受抑的表現:血糖下降較慢而持久所致。表現為中樞缺氧缺糖癥群,越高級的中樞受抑制越早,恢復越遲。 大腦皮層:意志朦朧,頭痛頭暈,嗜睡,精神失常。 皮層下中樞:神志不清,躁動驚厥,瞳孔散大。 延腦:昏迷,反射消失,呼吸淺弱,血壓下降,瞳孔縮小,歷時較久者,不易恢復。 混合性:兼有上二種表現,多見。第十二頁,共三十一頁。 影響病癥的因素: 病因:器質性低血糖多見于空腹時,較重,精神病癥明顯;

6、功能性低血糖多見于餐后,較輕,交感神經興奮多見。 年齡:新生兒可見蒼白、氣促、發呆、激惹性強、間歇性抽動;兒童可為癲癇大發作;老人有時交感神經興奮不明顯,易發生昏迷。第十三頁,共三十一頁。 個體差異:不同人對低血糖耐受性不同,同一病人發作病癥相似。 血糖下降速度:原來血糖較低者不太敏感;高血糖快速下降時,血糖不低即可有病癥。 發病程度:越頻繁病癥越重。自行緩解者器質性少見。第十四頁,共三十一頁。診 斷 提高警惕:任何下述病癥均應想到本癥的可能: 低血糖病癥與體征。 有驚攣,陣發性精神異常,不明原因的昏迷。 在某些條件空腹、餐后、運動后發生同樣病癥者。 有發生低血糖危險者,如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7、,酗酒者。第十五頁,共三十一頁。 一般情況: 病史:既往史肝、內分泌疾病史,婚姻史產后大出血史,用藥史,家族史。 病癥:誘因,發作頻度及其變化,臨床表現,緩解方法。 體征:見前所述。第十六頁,共三十一頁。 實驗室檢查: 血糖:應多查,空腹及發作時的血糖更有意義。 血胰島素:血糖到達低血糖水平時才有意義。 胰島素/血糖比:正常人 0.3,但非絕對。 胰島素釋放指數:校正公式為:指數 胰島素100/血糖-30。正常人 50,正常肥胖者 100。第十七頁,共三十一頁。 血胰島素原/總胰島素樣活性比值:正常人 15。 其他:電解質、血氣、肝功能、腎功能、垂體、腎上腺皮質及甲狀腺功能等,有利于病因診斷。

8、第十八頁,共三十一頁。 糖耐量試驗:多用5小時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5小時OGTT:口服葡萄糖粉量為:成人 1.75g/kg,不超過100g;兒童 0.5g/kg,不超過50g。測空腹、服糖后0.5、15小時共7個時點血糖。 3小時靜脈葡萄糖耐量試驗IGTT:1ml/kg的50葡萄糖液。測空腹、服糖后0.5、13小時共5個時點血糖。第十九頁,共三十一頁。糖耐量曲線分析:有低血糖可觀測比值或指數。 反響性低血糖:空腹正常,峰值稍高,餐 后23小時出現低血糖。 早期糖尿病:空腹值可高,峰值甚高,餐 后45小時出現低血糖。 肝性低血糖:空腹值低,峰值升高。 胰島素瘤:低平曲線。第二十頁,共三

9、十一頁。 激發實驗:誘發低血糖,測胰島素。 饑餓試驗:饑餓2472 小時,病癥發作時立即取血測血糖和胰島素水平,并進食或靜脈注射葡萄糖以終止試驗。正常人血糖 60mg/dl,血漿胰島素水平下降。 胰升糖素試驗:快速IV 0.03mg/kg,總量 1mg,測 3小時血糖和胰島素。正常人血糖上升 40,如有低血糖,胰島素 150mU/ml 那么為異常。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一頁。 胰島素抑制試驗:抑制內源性胰島素,測C肽或血漿胰島素水平。 注射 0.1U/kg 人、牛或豬胰島素,測C肽。 注射 0.1U/kg 魚胰島素,測胰島素。 正常人注射后C肽或胰島素下降 50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一頁。 治療原那么

10、 提高警惕,及時發現,有效治療。 急癥處理:用于有急性低血糖癥或低血糖昏迷者。 葡萄糖:最有效,輕者口服,重者IV 50葡萄糖 40100ml,可能需要重復,直至清醒。清醒后靜脈輸入 10葡萄糖,維持血糖偏高水平,如200mg/dl左右。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一頁。 胰升糖素:0.51.0mg,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患者多于 520 分鐘內清醒,否那么可重復。作用時間 11.5 小時,以后須進食或給葡萄糖。 糖皮質激素:血糖 200mg/dl 仍神志不清者,可用氫化考的松 100mg/4小時,共 12 小時。 甘露醇:對上處理反響不佳者,用20 的甘露醇。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一頁。 病因治療:視病因

11、不同而不同。胰島素瘤多行手術切除,在術前準備階段,手術禁忌或不能行手術切除的癌瘤者可考慮用以下藥物治療。 二氮嗪:150600mg/日,口服,抑制胰島素分泌,有周圍升糖作用,大劑量可有鈉水潴留、多毛等副作用。 苯妥因納:抗驚厥藥,300600mg/日。 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一頁。 氯苯甲噻二嗪:100200mg/日。 生長抑素:50100 微克 3/日。 鏈脲霉素:12 克/周。 飲食調理:少量多餐,低糖高蛋白高脂飲食,及時補糖,減少對胰島素分泌的刺激等。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一頁。 胰島素瘤 胰島細胞瘤多為無功能性的,胰島素瘤少見。胰島素瘤中多為腺瘤,其次為增生,癌最少見。90 為單個,90 為良性,90 體積在 0.55.0cm,平均分布于胰頭、體、尾,體積大小與病情不平行。胰島素瘤分泌的胰島素不受低血糖的抑制。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一頁。 臨床特點: 中等男性多見。 病程可長可短,多進行性加重,自行緩解者多非本病。 臨床上Whipple三聯癥:空腹發病,血糖低于 40mg /dl,靜脈注射葡萄糖立即見效。但是不一定均具備。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一頁。 空腹血糖 50mg/dl,胰島素/血糖 0.3,胰島素釋放指數常150,胰島素原比值 25。 饑餓試驗和刺激試驗多陰性,抑制試驗多陰性。 可為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I型MEA-I表現之一,可伴垂體腫瘤,甲狀旁腺腫瘤或增生。第二十九頁,共三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