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汽開區四校聯考2022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吉林省長春汽開區四校聯考2022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吉林省長春汽開區四校聯考2022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吉林省長春汽開區四校聯考2022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吉林省長春汽開區四校聯考2022年物理八上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2023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如圖所示,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該實驗在較亮的環境下觀察效果更好B實驗時選用的兩支蠟燭大小應相同C透明玻璃板擺放應該與紙面垂直D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蠟燭的像不能呈現在光屏上2同學們透過教室的玻璃窗,看到窗

2、外的樹木是( )A實際的物體B變遠的虛像C變近的虛像D和實際物體位置相同的虛像3兩條干濕程度相同的褲子按如圖所示的方式晾曬,則該圖主要可以用來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是()A與液體溫度的關系B與液體質量的多少的關系C與液體表面積的關系D與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4如圖一塑料薄膜組成的棚頂下堆放著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陽光穿過薄膜上的積水,照射到干草上。對于下列討論,正確的說法是( )A薄膜上的積水形成一個大凸透鏡,如果焦點恰好成在干草處,干草有可能燃燒B透鏡都是固體物質組成的,液體不能起凸透鏡作用C起凸透鏡作用的應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鏡作用5通過實驗,得到了a、b、c三個實心體的mV圖象

3、如圖所示,分析圖象可知A物質的密度最小B物質的密度是c的兩倍Cb物質的密度是1.0103kg/m3D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越大,密度越大62019年1月3日,“玉兔二號”從停穩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號”上沿軌道緩緩下行,到達月球表面,如圖所示,關于“玉兔二號”下行的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嫦娥四號”是運動的B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玉兔二號”是靜止的C若以軌道為參照物,“玉兔二號”是運動的D若以“嫦娥四號”為參照物,“玉兔二號”是靜止的7拍照用的“自拍神器”給旅行者自拍帶來了方便如圖所示,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A增大物距,成像更大B增大像距,成像更大C增

4、大取景范圍,成像變小D減小取景范圍,成像變小8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質量一定比乙的大B乙的體積一定比甲的大C質量相同時,甲、乙的體積之比為1:2D體積相同時,甲、乙的質量之比為1:29夏天,小剛同學買回一只西瓜,吃了一部分后將剩余部分保存起來,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水份蒸發的是()A將西瓜放入冰箱中B把西瓜放入高壓鍋內封存C用保鮮膜將西瓜包好D將西瓜切成小塊后存放10生活中我們很少隨身攜帶測量工具,因此估測是我們的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下列估測最合理的是()A正常對話的響度約為60dBB普通醫用口罩的厚度約為0.5cmC普通人在平靜的時候心跳約為每分鐘120次D

5、我們平時一次性喝水量約為2L11關于聲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B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C聲音可以傳遞信息D聲音可以傳遞能量12下列對聲現象的描述,應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A“悅耳動聽”說明聲音的響度較大B“隔墻有耳”說明墻體可以傳播聲音C“聞其聲而知其人”說明根據音調可以辨別來人是誰D“大雪過后,萬籟俱寂”說明大雪會使聲音完全消失二、填空題13噪聲是當代社會的公害之一,有資料顯示,噪聲每經過一塊100m的林帶可降低2025_(dB/Hz). 常州火車站的兩側種植著許多樹木,這是在_(聲源處/傳播途中/人耳處) 控制噪聲.14如圖所示,為了讓讀數更精確,應選擇_刻度尺,所測

6、物塊的長度為_cm。15把物體放在主光軸上,當物體距離凸透鏡40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_cm;如果用一張硬紙板遮擋住凸透鏡面的任意一半,光屏上得到像是_(選填:“仍然明亮的完整像”、“已經變暗的完整像”、“已經變暗的殘缺像”)。16寒冷的冬天,常常會發現教室的窗玻璃_(選填“內”或“外”)表面會形成冰花,這是由空氣中水蒸氣遇冷_形成的,此過程是_(選填“吸熱”或“放熱”)的;對著窗戶玻璃哈氣,玻璃表面會變模糊,原因是_。三、實驗題17(8分)如圖甲所示,小明在“研究氣泡的運動規律”的實驗中,發現氣泡運動得較快,測量時間的誤差較大。如何使氣泡運動得慢一些?氣

7、泡的運動快慢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小明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跟氣泡的大小有關;猜想二:跟玻璃管與水平面的坡角有關于是小明課后找了幾位同學一起探究“氣泡運動的快慢與氣泡的大小、坡角有什么關系”。得到的數據如下(玻璃管內徑8mm,氣泡通過路程為80cm,玻璃管內液體為水):表一氣泡大小1cm坡角時間/s速度/cms-1實驗序號11514.805.4123013.106.1134514.705.4446017.704.5259032.402.47表二氣泡大小2cm坡角時間/s速度/cms-1實驗序號61522.473.5673014.845.3984512.166.5896013.775.8110

8、9019.954.01表三氣泡大小4cm坡角時間/s速度/cms-1實驗序號111518.204.40123013.405.97134512.506.40146013.505.93159019.104.19(1)實驗中,小明將標有刻度的玻璃管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抬高,如圖甲所示。為了完成實驗,他還需要的器材有量角器、秒表、滴管、棉線和_;(2)計時的起點“0”刻度線沒有設定在玻璃管的底端,原因是_;(3)分析表一(或表二、表三)的數據,可以發現氣泡運動的快慢隨坡角的變化關系是:_;(4)分析表中第_(填表中實驗序號)次實驗數據可知,氣泡運動的快慢與氣泡的大小有關。在分析過程中,小明他們運

9、用的科學方法是_(類比法/轉換法/控制變量法);(5)要使氣泡運動得慢一些,小明他們選擇的氣泡大小為2cm,坡角大小應為_(5/45/90);請你猜想氣泡運動的快慢還可能與_有關。18(8分)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過程方法如圖所示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用_代替平面鏡,運用了_法。實驗中得到如下實驗數據:實驗次數123物距/cm51015像距/cm51015結論通過數據表格得出結論:平面鏡所成像與物體大小_。問題討論將蠟燭b拿走,在b的位置放置一個白紙板,在白紙板上_(填“能”或“不能”)找到像。19(8分)物理興趣活動課上,老師讓同學們測出一只玉石手鐲的密度,如圖所示。除了此手鐲,老師還提供如

10、下器材:一架調好的天平(無砝碼)、兩個大小不同的燒杯、一個量筒、若干細線、一個滴管、適量的水。實驗中同學們發現由于手鐲較大,無法放入量筒和小燒杯中,只能放入大燒杯中。請你利用上述器材幫助同學們設計一個實驗方案,測出手鐲的密度。要求:(1)寫出主要實驗步驟及需測量的物理量; (2)寫出手鐲密度的數學表達式(用已知量和測得量表示)。四、作圖題20(8分)如圖所示,光線A、B為光源S發出的兩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請在圖中作出平面鏡并完成光路圖(_)21(8分)如圖所示光線是經水面反射的一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作出它對應的入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_)五、計算題22(10分)釣魚島(如圖)是

11、釣魚島列島的主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位于中國東海,面積4.3838平方公里,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我國福建海監船從夏門附近的海域出發,到釣魚島附近執行常態化監視任務,假設正常到達目的地共用15h,速度為28.8km/h。試計算:(1)海監船的速度合多少m/s?(2)海監船在這段時間內行駛了多少km?(3)若海監船在途中因故停留了5小時,其他條件不變,則海監船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23(12分)如圖所示,建筑工地用的空心磚的規格為長0.3m,寬0.3m,高0.2m,質量為18kg。實心磚密度磚=2103kg/m3,求:(1)一塊空心磚空心部分體積多大?(2)這塊空心磚比同體積的實

12、心磚可節省多少kg原料?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詳解】A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燭焰是成像物體,在明亮的環境中,燭焰和明亮環境的對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該實驗在較暗的環境下效果更好,故A不正確;B實驗中選用兩根相同的蠟燭A和B,目的是為了比較物像大小關系,故B正確;C在實驗中必須將玻璃板豎直擺放,才能確保蠟燭與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實驗達到效果,故C正確;D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光屏放在虛像的位置上,光屏上不會承接到平面鏡成的像,故D正確2、C【分析】本題考查光的折射現象。【詳解】透過玻璃窗看到窗外的“樹”,是樹反射的光從空氣射入玻璃,然后從玻璃射出,屬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由光折射規律可知所看

13、到樹的像比實際樹的位置要近。故選C。3、A【詳解】圖中兩條干濕程度相同的褲子折疊方式相同,即表面積相同;都位于同一位置,則空氣流速相同;一條在太陽下,一條在樹蔭下,溫度不同。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這是探究影響蒸發快慢與溫度的關系。故選A。4、A【詳解】A薄膜上的積水中間厚,邊緣薄,恰好形成了一個大的凸透鏡,而此時太陽光通過這個凸透鏡發生折射,干草又在凸透鏡的焦點處,就很容易引起干草的燃燒,故A正確;B透鏡可以是固體物質組成的,也可以是液體物質組成的,故B錯誤;C塑料薄膜厚度均勻,起不到會聚作用,故C錯誤;D塑料薄膜和水共同起到了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故D錯誤。故選A。5、C【詳解】由上圖可以看

14、出,當體積為2cm3時,a的質量為3.5g,b的質量為2g,c的質量是1g,由=得a=1.75g/cm3,b=1g/cm3,c=0.5g/cm3,可見:A、a的密度最大,故A錯;B、a的密度是c的密度的3.5倍,故B錯;C、b=1g/cm3=1.0103kg/m3,故C正確;D、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密度與質量無關,故D錯故選C6、C【詳解】A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嫦娥四號”與月球表面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是靜止的,故錯誤;B若以月球表面為參照物,玉兔二號與月球表面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玉兔二號是運動的,故錯誤;C若以軌道為參照物,玉兔二號與軌道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玉兔二號”是運動的,故

15、正確;D若以“嫦娥四號”為參照物,玉兔二號與“嫦娥四號”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玉兔二號”是運動的,故錯誤7、C【解析】使用自拍桿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增大物距,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物遠相近像變小”,物距增大,像變小,增大取景范圍故C正確為答案8、C【詳解】AB由圖像可知,甲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即密度較大,但甲乙的質量和體積具體是多少圖像中無法看出,故AB錯誤;C由圖像可知,質量相同時,若質量都是10g,甲的體積是,乙的體積是20,所以體積之比是12,故C正確;D由圖像可知,體積相同時,當體積都是20時,甲的質量是20g,乙的質量是10g,所以甲、乙的質量之比為21,故D錯誤。故選

16、C。9、D【詳解】A將西瓜放入冰箱中,降低了西瓜的溫度,所以能有效的防止水分蒸發,故A不符合題意;BC把西瓜放入高壓鍋內封存和用保鮮膜將西瓜包好都是減小液體表面積,由于蒸發只在液體表面進行,所以能有效防止水分蒸發,故B、C均不符合題意;D將西瓜切成小塊后存放,增大了液體表面積,會加快水分的蒸發,故D符合題意。故選D。10、A【詳解】A正常對話即一般說話,所以其響度約為60dB,故A符合題意;B普通醫用口罩的厚度約為0.1cm,故B不符合題意;C普通人在平靜的時候心跳約為60100次,故C不符合題意;D我們平時一次性喝水量約為200mL,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B【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

17、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4)聲音能夠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詳解】A. 一切聲音的產生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B.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CD. 聲音能夠傳遞信息,如醫生給病人做B超檢查身體的病變等,聲音能夠傳遞能量,如超聲波粉碎體內結石等,故CD正確故選B.12、B【分析】(1)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音色指聲音的音質好壞。(2)聲音能夠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3)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不同的發聲體,其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

18、但音色一般不同;(4)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疏松多孔的物體時,大量的聲波進入小孔后不能反射出來,因此生活中可用此技術降低噪聲。【詳解】A“悅耳動聽”說明聲音音質比較好,指聲音的音色,故A錯誤;B“隔墻有耳”說明墻體可以傳播聲音,故B正確;C“聞其聲而知其人”說明根據音色可以辨別來人是誰,故C錯誤;D雪過后,滿地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因為積雪疏松多孔,能夠吸收聲音,所以發現周圍特別寧靜,故D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詞句聲學角度進行分析,明確各自包含的聲學規律,注重了物理知識學以致用能力的考查。二、填空題13、dB 傳播途中 【詳解】1噪聲經過林帶的時候可降低噪聲的分貝;有資料顯示,噪聲每經

19、過一塊100m的林帶可降低2025dB;2噪聲是由發聲體振動產生的,火車站的兩側種植著許多樹木,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14、B 2.80(0.03cm) 【詳解】12A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5cm,B刻度尺1cm之間有10個小格,其分度值為1mm,使用B刻度尺測量更準確。B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B刻度尺的0刻度線對齊,物塊的長度為2.80cm。15、2040之間的任何一個數(不包含20、40) 已經變暗的完整像 【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像條件可知,要使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則物距應該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已知物體放在凸透鏡前40cm處,則物距40cm,結合凸透鏡的成像條件可

20、判斷焦距的大小;若將凸透鏡的部分遮住,則凸透鏡其它部分仍能夠折射光線而成完整的像,只是折射光線少了一半,成的像會變暗些。【詳解】1物體通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像的條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是40cm,則物距為40cm,根據題意可得f40cm2f解此不等式可知凸透鏡的焦距20cmf40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2040cm之間的任何一個數(不包含20cm、40cm)。2用不透光的紙板遮擋住凸透鏡的任意一半,凸透鏡的另一半仍能夠折射光線而成完整的像,只是成的像會變暗些。16、內 凝華 放熱 水蒸氣液化 【詳解】123寒冷的冬天,常常會發現教室的窗玻璃表面形成

21、冰花,是室內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內表面,凝華為小冰晶,此過程放熱。4對著窗戶玻璃哈氣,玻璃表面會變模糊,由于水蒸氣液化為小水滴。三、實驗題17、刻度尺 剛開始時氣泡不是勻速運動 氣泡大小一定,隨著坡角增大,氣泡運動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1、6、11(或2、7、12或3、8、13或4、9、14或5、10、15) 控制變量法 5 液體種類 【詳解】(1)1因要研究氣泡的運動快慢的特點,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距離,所以要用到刻度尺;(2)2氣泡由玻璃管的底端由靜止開始運動,因剛開始時氣泡不是勻速運動,計時的起點“0”刻度線沒有設定在玻璃管的底端;(3)3分析表一(或表二、表三)的數據,大小一定的氣

22、泡,隨著坡角增大,氣泡運動速度先增大后減小;(4)45研究氣泡運動的快慢與氣泡的大小有關要控制坡角大小不變,只改變氣泡大小,故分析表中第1、6、11(或2、7、12或3、8、13或4、9、14或5、10、15)次實驗數據可知,氣泡運動的快慢與氣泡的大小有關。在分析過程中,小明他們運用的科學方法是控制變量法;(5)6要使氣泡運動得慢一些,小明他們選擇的氣泡大小為2cm,由表二數據可知,坡角大小應為5;7氣泡運動的快慢還可能與液體種類(或者玻璃管粗細)有關。18、玻璃板 等效替代 相等 不能 【詳解】12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可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不但可以利用玻璃板成像,還可以方便找到蠟燭像的位置,此為等效替代法。3由圖形可知,蠟燭b和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由于a、b蠟燭等大,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平面鏡所成像與物體大小相等。4蠟燭的像在原先蠟燭b的位置,但由于平面鏡所成的是虛像,故不能用白紙板“捕捉”,所以在白紙板上不能找到像。19、見解析所示【詳解】(1)主要實驗步驟及所需測量的物理量:將大、小燒杯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中,向小燒杯中加水,利用滴管調節水量,使天平平衡;向量筒中加水,記下水的體積為;然后將手鐲放在大燒杯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