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康復治療進展以及展望_第1頁
腦卒中康復治療進展以及展望_第2頁
腦卒中康復治療進展以及展望_第3頁
腦卒中康復治療進展以及展望_第4頁
腦卒中康復治療進展以及展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腦卒中康復治療的進展及展望第一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腦卒中康復發展的歷史腦卒中康復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歷了大致3個發展階段(1):1、50年代-70年代基于神經生理學發展而來的神經肌肉促通康復治療體系。(Brunnstrom、Bobath、Rood等)2、90年代-21世紀初(黃金十年)基于腦功能重組、運動調控機能等理論發展而來的大腦功能重組(BFRO)康復治療體系(2)。(主動性康復訓練、運動想象療法、功能性電刺激、生物反饋療法、部分減重平板運動療法、機器人療法、強制性訓練等)3、進入21世紀后的新探索:運動想象療法、鏡像療法、經顱電刺激療法等尚處于探索階段,

2、沒有基礎理論支撐還不成熟。第二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我國腦卒中康復發展現狀我國腦卒中康復受益于中醫康復,在國際上獨樹一幟。我國康復是一個剛剛起步的新興學科,雖沒有歐美康復醫學的深厚沉淀,但發展速度非常迅速。我國目前主流的卒中康復體系仍是基于傳統的神經肌肉促通(PNF)康復治療體系為主,而國際上已經發展到以BFRO理論為依據的新階段,國內PNF理論的推廣面臨著尚未得到完全普及就已經過時的尷尬境地;于此同時,其他先進的理論和治療體系大量涌入國內,由于缺乏沉淀和理論梳理使得國內康復治療從理論層面上產生了許多矛盾和爭論。我國不僅康復需求日益增多,而且百姓對于康復的質量要求也正逐步在

3、向發達國家看齊,社會對于康復的需求正變為巨大的推動力推動我國康復醫學向前發展,并開始建立自己的醫學康復體系。第三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基礎理論的變革康復醫學發展到20世紀80時代末,神經肌肉促通理論開始受到質疑,模仿兒童神經發育順序而進行的腦卒中康復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解決大腦隨意運動功能重建的問題,應用神經肌肉促通理論不僅對于手和足部的功能康復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無法在控制痙攣、姿勢以及平衡等重要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使得康復治療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康復醫學進入了“黃金十年”的大發展時期,人們開始認識到大腦對于隨意運動的重新建立并不一定非要按照脊髓-延髓-

4、中腦-小腦-皮下基底核-大腦皮層的順序進行,痙攣的發生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康復過程,由此康復醫學重新建立了以大腦功能重建理論(BFRO)為依據的新篇章,并以此理論為依據開發了諸如:機器人、生物反饋、運動控制等諸多新設備、新療法。第四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神經肌肉促通理論 與BFRO理論比較第五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神經肌肉促通康復體系大腦功能重組(BFRO)康復體系誕生年代20世紀50年代-70年代20世紀90年代-21世紀初基礎理論1、神經生理學 2、神經發育學1、腦的可塑性和大腦的功能重組; 2、隨意運動調控的機制; 3、痙攣的機制及其系統的處理;

5、 4、神經生長因子和神經干細胞等特點認為上運動神經元損傷后對隨意運動的影響是:上運動神經元支配的隨意運動喪失,下運動神經元支配的原始運動模式釋放。運動功能的恢復是遵循神經發育學規律,即:上位神經元的康復必以下位神經的康復為基礎逐步康復,因此痙攣不可避免。上運動神經元支配隨意運動與下運動神經元支配的不隨意運動有著本質的區別,他們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康復順序,痙攣也并非不可避免。上位神經元的康復需要多種刺激及康復方法共同運用才能達到康復效果。訓練原則(1)選擇恰當的適應癥 (2)及早開始 (3)不同階段選擇不同方法 (4)按一定的程序進行 (5)全面的康復1主動性 2實踐性3重復性 -“時間依賴性”

6、4適量性 -“強度依賴性”5刺激的豐富性衍生的治療方法1、神經生理學和神經發育學方法(NPT,NDT) (1)直列式程序(brunnstrom, bobath技術和方法等) (2)并列式程序(上田敏方法等) 2、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通技術和方法(PNF技術和方法) 3、 多重感覺刺激技術和方法(ROOD技術和方法等) 4、運動再學習(MRP技術和方法等)1、主動性康復訓練 (active training)2、運動想象(motor imagery,mental practice)療法3、部分減重平板運動( TTWPBWS)療法4、強制性訓練(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7、 therapy)5、主動性(操作性)肌電生物反饋療法(active-operative EMG-BF)第六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依據神經肌肉促通理論 目前臨床上面臨的難題依據神經促通理論,缺乏在軟癱期快速促進主動活動產生的辦法,單純依靠治療師的被動訓練和體位擺放無法有效增加卒中臨床治愈率。眾多研究均表明在早期CVA康復中不推薦PNF 治療方法(3)依據神經肌肉促通理論,痙攣期是CVA康復的自然過程,臨床上無法避免肌肉痙攣的產生,同時依據PNF理論也找不出有效抑制肌痙攣的有效方法。第七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PNF理論缺乏對于隨意運動產生機制的描述,沒

8、有有效引出分離運動的方法。PNF理論缺乏對復雜運動產生機制的描述,對于康復中、后期運動控制的解釋幾乎空白。PNF理論認為CVA的臨床康復窗口時間只有6個月,而根據目前的研究進展表明,基于BFRO理論的任務導向性訓練和反復的功能性訓練可以使大腦在人的一生中均具有可塑性(4)。第八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四、新的發展方向依據BFRO理論,大腦的功能重建 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過程,這從根本上推翻了PNF理論神經階梯式的恢復模型。借鑒運動醫學(6)對于人類 如何學習復雜運動的描述我們可以將大腦功能重建看做是一個由:從對單一動作的反復重復性學習開始經過第一、第二信號系統的反射進行修正建立單

9、一運動程序(泛化相-分化相-鞏固相-自動化相)大腦逐漸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變化重建復雜運動“批處理命令”即達到BFRO理論康復的核心隨意運動(動力定型-隨機應變)。第九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批判性的接受原有的PNF療法,并在原有療法基礎上通過增加機器人技術、減重平板技術、情景互動技術、生物反饋技術等先進技術促使患者由以前的被動參與轉變為主動參與,治療師將精力從以前的手法治療為重點轉向利用設備對患者大腦運動程序重樹為重點進行復合治療上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CVA患者的康復治愈率。第十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五、新技術新科技 在臨床上的應用基于BFRO 理論

10、的發展,近年來國內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新的康復設備,他們主要是基于BFRO理論中的“主動康復訓練理論、運動想象理論、減重運動平板訓練法、生物反饋原理”等理論思想進行臨床康復訓練的。其中主要代表有:1、上、下肢康復機器人:2、Rejoyce上肢康復工作站3、MRS智能化運動控制系統4、STABL三維平衡評測與訓練系統5、語言與認知訓練系統6、RIMS康復管理軟件第十一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1、ReoGO 上肢康復機器人是一款既可以用于軟癱期幫助引出主動活動;又可以用于痙攣期幫助患者避免或減輕痙攣;還可以用于康復后期引出分離運動進行單一運動程序刻畫,直至重建復雜運動程序的“全能型

11、”康復機器人。是唯一一款具有:上肢被動-助動-主動 五種運動模式,具備 三維空間運動范圍的上肢康復機器人。(符合被動運動-自助/強迫(包括利用聯合反應、共同運動等)-低級水平的自主運動- 隨意運動- 抗阻的隨意運動是一種規律()第十二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2、Ambulator下肢康復機器人利用先進的傳感技術、監測技術、運動平板技術,結合設計獨特的懸吊系統,下肢康復機器人幫助卒中患者下肢康復跨越:坐位平衡訓練期床邊坐位訓練期站立平衡訓練期輔助行走訓練期等個訓練期,可直接將軟癱期患肢懸吊在設備上進行早期步態訓練。訓練過程中通過生物反饋讓患者主動參與到訓練中來,通過機械腿的帶動

12、讓患肢按照正常步態進行多次重復性訓練(),對于卒中早期單一運動程序的刻畫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高效的用于下肢障礙的早期康復設備。(穿脫容易20人次/天、具有兒童成人兼容設計一臺兩用)第十三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十四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MRS智能運動控制訓練系統1、能發布多種指向性明確的任務,讓患者主動參與到訓練中來。2、具有安全的可限定運動反饋,用于鍛煉大腦對不同肌群運動的控制能力。通過游戲制造規定性的環境利于初步掌握運動控制,通過游戲改變患者運動環境增加患者的適應能力。3、能夠為人體提供正確、實時的本體感覺反饋。4、分肌群訓練肌肉神經系統,同時訓

13、練拮抗肌協調性,促使分離運動的進一步分化。第十五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十六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4、MR運動控制魔方醫院舊有肌力訓練設備升級為力量控制系統的關鍵。具有多款游戲可以使患者的中后期康復中加入情景互動訓練。第十七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5、上肢早期訓練設 備EF-100W良好的固定滿足早期0肌力患者使用運動模式:上肢肩、肘、腕三關節的運動支撐桿可升至床高,在最早期進行床邊治療生物反饋模式,患者主動用力時數值變小,可以觀察患者主動運動的程度可以訓練患者保持恒定的速度或者使用特定的力量多方向訓練可以訓練不同肌肉可以健側帶動患側進

14、行坐位的軀干穩定性和控制訓練,為后期上肢的動作控制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第十八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十九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6、上肢中后期功能康復 Rejoyce上肢康復工作站將原來幾十種雜亂的OT評測工具通過先進的傳感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整合到一臺便攜式設備上來,通過電腦圖像及語言聲音的提示引導患者自動完成檢測,不僅大大縮短了全套OT檢測的時間節約了醫院人力,而且通過數據化檢測結果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該設備不僅可以進行OT評測,還可以訓練雙上肢各個大小關節的主動活動。(帶有評估功能、20多款游戲實現真正生物反饋功能、極大地豐富了上肢功能訓練的內容,增加了

15、患者訓練的興趣。)第二十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一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7、STABLE三維平衡測試訓練系統STABLE 系統結合了視頻動作捕捉技術、平衡臺訓練技術、情景模擬技術,創新性的加入了上下肢協調性訓練配合平衡性訓練,達到恢復患者平衡能力、本體感覺以及控制能力的目的。STABLE 可以評測并訓練改善神經內科及骨科患者的穩定和平衡能力,通過將患者置身于逼真、豐富的虛擬環境,同時提供了實時的視覺反饋體系,能夠有效地訓練患者的穩定性和正確姿態控制能力,適用于防跌倒訓練。第二十二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三張,PPT共二十九頁,

16、創作于2022年6月8、認知、語言訓練系統認知語言能力的康復是卒中肢體康復的先決條件,目前我國缺乏認知、言語康復的設備和方法。基于 “十二五”科研項目,我們將在語言、認知方面推出基于虛擬現實技術、合理情緒欣慰療法、認知康復可塑性研究等新技術的治療方案,在結合以往成熟技術的同時利用先進的軟件系統進行整合,完善整個認知、言語康復體系和臨床路徑。第二十四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9、RIMS康復管理軟件RIMS康復管理軟件是一套能幫助康復臨床進行數據信息化的先進系統:(1)借助RIMS軟件不僅可以實現康復科室的無紙化、信息化辦公提高工作效率;(2)借助軟件逐漸將所有臨床先進的康復設備

17、進行整合,實現數據便捷的傳輸與共享;為最終實現醫生對病人的遠程治療提供了基礎。(3)借助RIMS內嵌的ICF框架可以有效推動康復臨床標準化的建立。(4)最終實現所有臨床康復病人信息的自動數據庫化的目標。第二十五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總結PNF理論中的許多關于腦卒中康復的經典敘述已經成為了康復醫學界的“牛頓定律”,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的BFRO理論逐漸占據了主流地位,但無論是在臨床上還是在科研上,PNF理論仍然具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對于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PNF理論以其廉價高效的特性,仍能滿足基層康復的普遍需求。學習PNF理論也成為了學習其他更先進理論的基礎,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正是由于站在了PNF理論的肩膀上,我們的卒中康復醫學才能具有今天這樣的發展和成就,并且隨著理論發展的不斷延伸必將有更多更新的理論以PNF理論為基礎發展興盛。第二十六張,PPT共二十九頁,創作于2022年6月六、引用文獻(1)朱鏞連 神經運動療法的現狀、進展與問題 年 月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