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知識脈絡和同步訓練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一、文化遺存1.舊石器時代(1)概念:距今約300萬年距今約1萬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2)文化遺存:距今約170萬年的元謀人和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的北京人。(3)社會生活:從事漁獵和采集,過著群居生活。元謀人和北京人已經學會用火。2.新石器時代(1)概念:從距今約1萬年前開始,以打磨結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2)文化遺存代表文化地區社會生活仰韶文化黃河中游彩繪陶器,種植粟大汶口文化黃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長江下游種植水稻,養蠶繅絲龍山文化黃河流域黑陶(蛋殼陶)紅山文化遼河上游玉器,祭壇和神廟良渚文化長江下
2、游3.原始社會組織(1)階段劃分:分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三個階段。(2)母系氏族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生產力十分低下,共同勞動,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社會貧富分化與不平等開始出現,氏族間聯系趨于緊密,形成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聯盟。二、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展1.夏商西周的政權更迭及政治制度(1)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禹死后,其子啟繼位,世襲制代代替了禪讓制。二里頭文化遺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遺存。夏朝最后一個王桀,暴虐無道。中央:夏王是最高統治者。中央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實行間接統治。(2)商
3、朝:約公元前1600年,湯建立,都城多次遷移,后來定于殷。最后一個王是紂。中央:商王是最高統治者,商王之下設有尹及各類事務官。地方:實行內外服制。(3)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鎬京,史稱西周。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級結構。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政治統治,解決了統治階級內部在權力和財產分配方面的矛盾和沖突。2.商周的經濟(1)農業:農業是主要生產部門,生產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質的工具,青銅農具極少。商和西周的土地是奴隸主土地國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經營的基
4、本方式。(2)手工業:青銅鑄造是手工業生產中的主要部門,青銅器種類繁多,勞動人民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3.文化: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文字。4.中國古代早期國家的特征(1)政治:神權與王權緊密結合,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將國家權力和家庭關系結合起來,形成“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比較松散。實行“世卿世祿”制,國家官職由氏族貴族世代承襲。(2)經濟:進入青銅時代,但生產力水平仍較低,生產工具主要是木石工具。實行奴隸制,進行集體勞動。(3)思想:有濃厚的鬼神迷信和原始宗教色彩,統治階級中占主導地位的是民本思想。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一、單選題1史載
5、,太公五月而報政。周公曰:“何速也?”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伯禽三年而報政。周公曰:“何遲也?”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而后除之。”伯禽“變其俗,革其禮”的封地是()A魯 B燕 C齊 D宋2中華民族素來非常重視族譜的纂修,目的是尊崇人倫,維系宗族。這種傳統源于商周時期的()A禪讓制 B郡縣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3從“天下為公”轉變到“天下為家”開始于()A夏朝B商朝 C西周 D東周4武丁卜辭記載:“乙巳卜轂貞(殼上的紋路),王大令衆(眾)人曰恊(協)田”據此可知,商代的政治特征是()A實行王位世襲制 B神權與王權密切結合C井田制廣泛盛行 D統治集團矛盾重重5殷墟考古發掘中,曾經在一
6、個坑內集中出土一千多把石刀,另有坑內出土440把石鐮和78件蚌器,由此可推測商朝()A尚未進入青銅時代 B家庭手工業很發達C農業采取集體勞作 D開始出現貧富分化6后人根據神話傳說繪制了大禹治水像(下圖),通過圖片能得到印證的歷史信息是()A大禹治水,多次過家門而不入B大禹用疏導法將洪水引入大海C大禹建立夏朝,早期國家產生 D耒耜是當時重要的生產工具7禮記禮運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導致“天下為家”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A原始社會的解體 B私有制的產生C國家的建立 D人性的退化8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個動態的歷史過程,充滿著興衰起伏、不斷流徙與融合的情景。上演這
7、些情景的主要舞臺是() A B C D9我國先民的足跡遍布于祖國的東西南北,已經發現的遺址數以萬計,但是地域文化卻各具風采,其根本原因是()A自然環境不同 B使用工具不同 C生活習慣不同 D思想意識不同10我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水稻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被列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優質雜交水稻,為人類解決“溫飽”問題作出重大貢獻。目前已知水稻種植最早出現于下列哪一地區?()A黃河中游 B長江下游 C珠江三角洲 D遼河流域11央視探索發現播放專題片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有關原始人生活場景在專題片中不可能出現的是()A元謀人使用打制石器勞動 B北京人學會用火御寒照明C大汶口人學會制作蛋殼黑陶
8、 D河姆渡人以水稻為主要栽培作物12大約從距今100萬年起,在相當豐富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存中,最重要的是藍田人和北京人及其文化,并分別為較早和較晚時期的代表。屬于北京人成就的是()A會培植農作物 B會制造骨質工具C會使用和控制火 D會飼養家畜131982年,北京人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通過如圖可以判斷北京人()A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B結成群體,共同勞動C會制造工具和種植水稻D會建房屋和紡織繅絲142017年4月,“中華創世神話”研究推進會在滬舉行。下列最可能被列為研討主題的是()A炎黃的傳說 B姜寨聚落 C二里頭宮殿 D殷墟甲骨15回顧人類從早期游徙不
9、定到定居生活的轉變過程,最具決定性意義的一步是()A谷物種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飼養16商朝歷史成為“信史”得益于()A文獻、甲骨卜辭和考古資料的多重印證B甲骨卜辭與姜寨遺址的印證C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現D史記記載與神話傳說的印證17以下相關史料的比對研究,最符合“二重證據法”的是()A姜寨遺址與回憶姜寨遺址的發掘B遠古炎黃傳說與漢代畫像磚上的黃帝像C二里頭遺址與二里頭“宮殿”復原圖D殷墟甲骨卜辭與史記殷本紀18一般認為我國歷史從“大同之世”進入“小康之世”是在()A堯舜禹時期 B夏朝建立后 C平王東遷后 D秦統一之后二、材料解析題19盡管“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已經
10、證明了夏朝的存在,但國外和國內仍有相當的歷史學者懷疑夏朝的存在,因為至今尚未發現像商周那樣用甲骨文、金文來記錄的當時的史實史料。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摘自竹書紀年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摘自尚書君奭夏后啟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摘自山海經海經海內南經材料二 二里頭遺址(1)你認為夏朝是否存在?請說明你的理由。(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考古史料和歷史文獻在上古歷史研究中的認識。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周)整個國家政權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緣關系組織起來的。家族的血緣關系與國家的組織關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周天子在
11、宗法關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關系上是一國之君總之,宗法系統上的等級與政權組織中的等級是對立統一的,這就形成了親貴合一、家國一體的政治體制。摘編自張蔭麟中國史綱材料二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家國關系上有何特點。(2)材料二是大宗、小宗示意圖,這幅圖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點?參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 【解析】“伯禽”封建于魯,故選A項;燕是召公的封地,排除B項;齊是姜尚的封地,排除C項;宋是微子的封地,排除D項。2【答案】D 3【答案】A 【解析】夏朝用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標志著“天下為公”轉變到“天下為家”,故選A項;商朝位于夏朝之后,排除B項;西周位于商朝之后,排除
12、C項;東周位于西周之后,排除D項。4【答案】B 【解析】材料體現了王權借助占卜來加強統治,神權與王權密切結合。5【答案】C 【解析】農具的集中保管反映了當時集體勞作的生產方式,故C項正確;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青銅器和貧富分化,故A.D兩項均不正確;家庭手工業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B項錯誤。6【答案】D 【解析】圖片描述的是大禹手拿耒耜,不能直接反映A.B.C三項。通過圖片只能印證耒耜是當時重要的生產工具,故選D項。7【答案】B 【解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產生,出現階級分化,進而形成“天下為家”的局面。8【答案】D 【解析】題干中的“主要舞臺”是關鍵,黃河下游的河南地區是中華文明的主要
13、起源地。9【答案】A 【解析】自然環境不同,使得各地域文化風采各異,這是根本原因。10【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生活在距今約7 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而河姆渡文化位于長江下游,我國由此成為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故選B項。11【答案】C 【解析】龍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殼,被稱為“蛋殼陶”。故選C。12【答案】C 【解析】北京人會使用火,故C項正確。其他幾項北京人時期都還沒有出現。13【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北京人從事漁獵和采集,過著群居生活,與圖片信息相符,故選B項。14【答案】A 【解析】炎黃的傳說屬于神話,所以可能成為“中華創世神話”的研討主題
14、,故選A項;姜寨聚落是中國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以仰韶文化為主的原始聚落遺址,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創世神話,排除B項;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宮殿區發現于2004年,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創世神話,排除C項;殷商甲骨是中國殷商王朝后期都城遺址河南安陽小屯殷墟出土的王室占卜記事用的龜甲獸骨,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創世神話,排除D項。15【答案】A 【解析】促使人類從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是原始農業的出現和發展,谷物種植是原始農業的主要表現,故選A項;屋建造是人類定居生活的表現之一,但不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排除B項;陶器制作是原始手工業的表現,排除C項;牲畜飼養是原始畜牧業的表現,排除D項。16【答案】A 【解析】所
15、謂的“信史”就是較為翔實可信的史書,商朝的歷史之所以詳盡可靠是因為當時已經有文字記載,留下來的文獻、甲骨文等都可以進行印證,故選A項;B選項過于局限,只涉及到一部分,排除B項;二里頭遺址是夏朝的遺址,排除C項;史記并不是當代人記載的歷史,排除D項。17【答案】D 【解析】“二重證據法”由王國維提倡,指運用“地下之新材料”與古文獻記載相互印證, 以考量古代歷史文化,史記殷本紀是文獻資料,殷墟甲骨卜辭是考古發現,故選D項;回憶姜寨遺址的發掘是考古人員的回憶,不是古文獻記載,排除A項;漢代畫像磚上的黃帝像也是根據傳說制作的,不屬于“二重證據”,排除B項;二里頭“宮殿”復原圖是根據考古發現的二里頭遺址
16、繪制的,不符合“二重證據”,排除C項。18【答案】B 【解析】禮記禮運一文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是謂小康”,由此可知“大同之世”指的是天下為公的社會,“小康之世”指的是天下為家的社會,而夏朝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就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的標志,故選B項;堯舜禹時期是禪讓制,是天下為公的社會,排除A項;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東周時期,此時已經是天下為家的局面,排除C項;秦統一后繼續實行王位世襲制,延續了夏朝以來的“家天下”的局面,排除D項。19【答案】(1)存在。理由:夏的核心區域就在今豫西和晉東南部。首先,在文獻資料方面,竹書紀年尚書和山海經里均有記載。與此同時,在考古成果方面,河南二里頭遺址也很有可能被證明是夏文化遺存。根本不存在。至今尚未發現像商周那樣用甲骨文、金文來記錄的當時的史實料。(2)認識:考古史料作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活動和思想,對于了解上古歷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但通常是散亂和零碎的。歷史文獻大都是后人的追述和概括,都帶有感情色彩,史料價值不免要打折扣。考古史料和歷史文獻相結合,才是深入和全面了解上古歷史的基本途徑。【解析】第(1)問,先表明觀點,認為存在,就從文獻資料和考古成果兩方面說明存在的理由;認為不存在,就從史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校安全用電管理制度
- 街道圖書借閱管理制度
- 香港財務公司管理制度
- 鑄造公司采購管理制度
- 貿易公司管理制度看板
- 閥門公司6s管理制度
- 駕校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 鋁材整形部門管理制度
- 非標設備項目管理制度
- 轉爐大修安全管理制度
- 浙江省2024年中考英語模擬試卷(含答案)
- 2024甘肅隴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公路大隊警務輔助人員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合作協議(國外開礦甲乙雙方合同范本)
- 冀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考試卷(附答案)
- 2024年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中考一模英語試卷
- 20以內數的順數和倒數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臺
- 2024年北京市公安局文職輔警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湛江市麻章區教育局招聘事業編制教師考試真題
- 電工刀安全操作規程培訓
- (完整版)語文寫作方格紙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