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定玻璃折射率_第1頁
測定玻璃折射率_第2頁
測定玻璃折射率_第3頁
測定玻璃折射率_第4頁
測定玻璃折射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第一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實驗原理:實驗目的: 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圖所示,當光線AO以一定入射角穿過兩面平行的玻璃磚時,通過插針法找出跟入射光線AO對應的出射光線的OB,從而求出折射光線OO和折射角r,再根據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a babOABP1P2P3P4NO實驗器材:一塊兩面平行的玻璃磚,白紙,木板,大頭針(4枚),量角器(或圓規、三角板),刻度尺第二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實驗步驟:1把白紙鋪在木板上。2在白紙上畫一直線aa作為界面,過aa上的一點O畫出界面的法線NN,并畫一條線段AO作為入射光線.3把長方形玻璃磚放在白紙上,并使其

2、長邊與aa重合,再用直尺畫出玻璃的另一邊bb。4在線段AO上豎直地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5從玻璃磚bb一側透過玻璃磚觀察大頭針P1、P2的像,調整視線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再在bb一側插上大頭針P3、P4,使P3能擋住P1、P2的像,P4能擋住P1、P2的像及P3本身。第三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6移去玻璃磚,在拔掉P1、P2、P3、P4的同時分別記下它們的位置,過P3、P4作直線O B交bb于O 。連接O、O ,OO就是玻璃磚內折射光線的方向。AON為入射角,OON為折射角。7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數。查出它們的正弦值,并把這些數據填入記錄表格里。8用上

3、述方法分別求出入射角是15、30、45、60和75時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記錄在表格里。9算出不同入射角時 的值,比較一下,看它們是否接近一個常數。求出幾次實驗測得的 的平均值,這就是這塊玻璃的折射率。 第四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注意事項:1輕拿輕放玻璃磚,手只能接觸玻璃磚的毛面或棱,不能觸摸光潔的光學面。嚴禁把玻璃磚當直尺用。2實驗過程中,玻璃磚在紙面上的位置不可移動。3插針P1與P2、P3與P4的間距要適當地大些,以減小確定光路方向時出現的誤差。4實驗時入射角不能太小(接近零度),否則會使測量誤差加大;也不能太大(接近90),否則會不易觀察到P1、P2的像

4、。5本實驗中如果采用的不是兩面平行玻璃磚,如采用三棱鏡,半圓形玻璃磚等,只是出射光和入射光不平行,但一樣能測出折射率。 第五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11(6分)某同學用圓柱形玻璃磚做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先在白紙上放好圓柱形玻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插上兩枚大頭針P1和P2,然后在圓柱形玻璃磚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相繼又插上兩枚大頭針P3、P4,使P3擋住P1、P2的像,使P4擋住P3和P1、P2的像,在紙上標出的大頭針位置和圓柱形玻璃磚的邊界如圖所示在圖上畫出所需的光路 為了測量出玻璃磚折射率,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 (要求在圖上標出)寫

5、出計算折射率的公式n P1P2P3P4rii和r第六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11、(1)用一橫截面為半圓形的玻璃柱體做“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先在白紙上放好玻璃柱體,在玻璃柱體的上側插上兩枚大頭針P1和P2,然后在玻璃柱體的下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插兩枚大頭針P3、P4,使P3擋住P1、P2的像.P4擋住P3和P1、P2的像,在紙上標出的大頭針位置和玻璃柱體輪廓如圖所示。在本題的圖上畫出所需的光路為了測出棱鏡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測量的量是 , , 在圖上標出它們.計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P1P2P3P4解:光路圖如圖所示Ori入射角i折射角rs

6、ini/sinr.第七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12.1 用圓弧狀玻璃磚做測定玻璃折射率的實驗時,先在白紙上放好圓弧狀玻璃磚,在玻璃磚的一側豎直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然后在玻璃磚的另一側觀察,調整視線使P1的像被P2的像擋住,接著在眼睛所在的一側插兩枚大頭針P3和P4,使P3擋住P1和P2的像,P4擋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紙上已標出大頭針位置和圓弧狀玻璃磚輪廓如下圖所示(O為兩圓弧圓心,圖中已畫出經過P1、P2點的入射光線)(1)在圖上補畫出所需的光路。(2)為了測出玻璃璃磚的折射率,需要測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請在圖中的AB分界面上畫出這兩個角。(3)用所測物理量計算折射

7、率的公式n= 。DABCP4P1P2P3Ori第八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17. (5分)為驗證小燈泡(可看成點光源)光能的球面散射規律并測定其發光效率,有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一個“6V 8.0W”的小燈泡接入電路,使之正常發光,在燈泡燈絲的同一水平面、正對光線方向放一個測量光強的儀器,以測定與光源間距為d時相應的光強值I,共測得以下9組數據(見下表)。然后將表內數據分別在I-d,I-1/d和I-1/d2坐標平面內作出如下數據點,如圖(a)(b)(c)所示。 d光強測量儀d/10-2m6.507.508.509.5010.511.512.513.514.5I/ W

8、m-28.296.664.963.923.372.612.301.971.70第九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1)據這三個數據點圖,可以看出I與哪個量存在線性關系,因此可將I與d之間的數學關系式表達為 ,其中的常數k為 。I/Wm-2d/10-2m369121502.505.007.5010.00(a)(b)I/Wm-248121602.505.007.5010.00(c)I/Wm-20.51.01.52.02.502.505.007.5010.00(2)在與光源等距的各點,認為光源向各方向發出的光強大小幾乎相等。依點光源光能向周圍空間360球面均勻散射的物理模型,寫出光源的發光

9、功率P0、光強值I及相應的與光源距離d之間的關系式 。 (球面面積公式S=4r2) (3)根據以上條件,算出小電珠的電光轉換效率= 。 I=k/d23.7510-2 WP0=4d2I5.9%第十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12(12分)實驗桌上有外形十分相似的發光二極管和電容器各一只,它們的性能均正常。 現在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擋,分別測量它們的正反向電阻。測量結果如下:測甲元件時,R正= 0.5 k, R反=100k;測乙元件時,開始時指針偏轉到0.5k,接著讀數逐漸增加,最后停在“”上。則甲、乙二個元件分別是 、 。 若想測量上述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效率,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

10、將一個標有“0.5V 1W”的發光二極管接入電路,使之正常發光,在發光二極管的同一水平面、正對光線方向放一個光強探頭,以測定與光源間距為d時相應的光強值I(單位面積上光的照射功率).光強探頭光強記錄儀標尺d(甲)發光二極管 電容器第十一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根據圖中三個數據點圖,可以將I與d之間的數學關系式寫為 ,其中的常量為 。d/10-2m2.503.504.505.506.507.508.509.50I/Wm-232.0016.339.976.614.733.562.772.22d/10-2 mI /Wm-2048301050240206100.20.40.8301050(乙)d1/102m-1I /Wm-20.640200d-2/103m-2I /Wm-20.40.81.22.01.640205030100實驗測得數據如下表,并用一數字圖象處理器將表內數據分別在I-d、I-d-1、I-d-2坐標平面內標得如下數據點,如圖乙所示。0.02W(0.002W)第十二張,PPT共十四頁,創作于2022年6月若把發光二極管看成點光源,在與點光源等距離的各點,可以認為光源向各個方向發出的光強大小幾乎相等。此時,我們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