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群文閱讀教學設計:《這是你的戰爭》教案及教學反思_第1頁
高三群文閱讀教學設計:《這是你的戰爭》教案及教學反思_第2頁
高三群文閱讀教學設計:《這是你的戰爭》教案及教學反思_第3頁
高三群文閱讀教學設計:《這是你的戰爭》教案及教學反思_第4頁
高三群文閱讀教學設計:《這是你的戰爭》教案及教學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群文閱讀教學設計:這是你的戰爭教案及教學反思議題這是你的戰爭文本解讀以議題“這是你的戰爭”為統領,本課例選取了六篇高考現代文閱讀文本,分別為2011年江蘇卷小說“這是你的戰爭!”,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傳記“飛虎將軍”陳納德,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傳記一個不能忘記的人,2015年全國新課標乙卷傳記將軍賦采薇,2018年全國卷小說趙一曼女士,2021年新高考卷小說石門陣?!斑@是你的戰爭!”節選自宗璞西征記,敘述了明侖大學學子響應教育部征調入伍時,師生間的三場對話,反映了多數學生的愛國熱情及個別學生的私心雜念。“飛虎將軍”陳納德摘編自趙家業陳納德,呈現美國空軍退役飛行員陳納德來華組建“飛虎隊”

2、,援助中國抗戰的重要事跡,表現了陳納德的軍事能力與人格魅力。一個不能忘記的人刪改自劉重來同名文章,梳理實業家盧作孚在運輸救國、鄉村建設領域的重要貢獻,折射了盧作孚愛國愛民的崇高精神。將軍賦采薇摘編自茅海建國民黨抗戰殉國將領等資料,記載戴安瀾領軍赴緬遠征,浴血奮戰為國捐軀的經過,贊美了戴安瀾文武兼備、頑強不屈、以身殉國的英雄氣概。趙一曼女士刪改自阿城同名文章,追憶趙一曼中彈被捕后,忍受日寇嚴刑拷打,住院期間在警員護士的幫助下出逃,卻最終壯烈犧牲的短暫人生,謳歌了趙一曼堅決的斗爭意志、拔俗的文人氣質、深沉的母性情懷。石門陣刪改自卞之琳同名文章,講述太行山軍民巧設石門陣擊退日軍的抗敵故事,道出了全民

3、皆兵、軍民一體、保家衛國、抗戰必勝的信心。回顧抗日戰爭歷史,“這是你的戰爭!”石門陣兩篇確有其事,“飛虎將軍”陳納德一個不能忘記的人將軍賦采薇趙一曼女士四篇實有其人。前兩篇文本雖為虛構,讀之如臨其境,給人以強烈的現場感;后四篇文本真人真事,人物操守功業無不可歌可泣,讀罷令人肅然起敬。六篇文本從各個側面展現了抗日戰爭歷史,組成了主題為“這是你的戰爭”的巨幅畫卷,具有文類并重、文史結合的鮮明特點。教學目標1閱讀各篇文本,感知抗日烽火中不同人物的愛國熱情與崇高品質,建立關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十四年歷史的基本認知。2比較分析小說在真實基礎上的虛構之妙,傳記在事實陳述中的文學之美,綜合開展讀思評寫等語言活

4、動,堅定民族自信。教學對象高三學生對抗日戰爭已有基于歷史學科的初步認知,而對與抗日戰爭相關的高考文學類、實用類文本固有的形式追求和內涵價值,如敘事策略、表達技巧、歷史眼光、政治觸覺等尚無深入思考。故而,本課例遵循文史互證原則,采用文本細讀方法,指導學生在文史結合的“大語文”視角下,有效提升“抗日戰爭”專題復習效益。教學流程一、前置學習學生通讀六篇文本,熟悉主要故事內容或人物事跡,結合文本查閱收集與抗日戰爭相關的歷史背景資料,填寫表格。二、當堂學習(一)導入屏幕顯示:9月18日、7月7日、8月15日、9月3日。提問:看到以上日期,同學們會想到哪一重大歷史事件?請簡述各日期對應的相關史實。明確:抗

5、日戰爭。9月18日,對應1931年“九一八事變”;7月7日,對應1937年“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8月15日,對應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3日,對應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驹O計意圖】以重要時間節點串聯十四年抗日戰爭歷史,了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再到最終勝利的艱苦卓絕的歷程。(二)回首歷史,走近人物12021年,參加東京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總人數是多少?請同學們從歷史角度作出相應解讀。明確:777。三個7,隱喻1937年7月7日,寄寓著中國人民對奧運健兒勿忘國恥,奮勇拼搏,為國爭光的期冀。22022年,是中國人民

6、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7周年。學校定于9月3日舉辦紀念活動,語文組選定以上六篇文本作為制作宣傳展板的原始素材,請同學們幫助老師完成如下任務:(1)根據十四年抗日戰爭歷史,重新為六篇文本排序,確定宣傳展板順序。明確:趙一曼女士石門陣一個不能忘記的人“飛虎將軍”陳納德“這是你的戰爭!”將軍賦采薇(2)結合六篇文本所述故事或事跡,為人物撰寫用于展板解說的對聯式標題。明確:對聯式標題近于中國古代章回體小說的回目,需要學生緊貼文本內容,提煉概括擬寫。生1:我為趙一曼女士一篇撰寫的展板標題是:絕筆信示兒溫柔難舍,丁香花臨難冷峻不屈。生2:我為石門陣一篇撰寫的展板標題是:石門布陣保家門國門,齊心抗

7、日聚軍心民心。生3:我為一個不能忘記的人一篇撰寫的展板標題是:長江航運宜昌創奇跡,鄉村實驗北碚繪藍圖。生4:我為“飛虎將軍”陳納德一篇撰寫的展板標題是:奮勇援華長空灑熱血,攜手抗倭飛虎傳威名。生5:我為“這是你的戰爭!”一篇撰寫的展板標題是:莘莘學子入伍明大義,巍巍昆侖擎天見丹心。生6:我為將軍賦采薇一篇撰寫的展板標題是:將軍遠征異域存猛志,海鷗遺字妻小蘊真情。(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試從六篇文本中選出一位(組)人物制作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代表性展板,并陳述理由。明確:人物的代表性意義需要學生立足人物本身,著眼紀念主題,深入挖掘內涵,合理闡釋理由。生1:我

8、選的代表人物是趙一曼,理由在于:一個瘦弱清秀的女性,抱定“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信念,毅然奔赴反滿抗日斗爭的最前線,受傷被捕,寧死不屈,為國犧牲,被譽為“白山黑水”民族魂。生2:我選的代表人物是太行山抗日根據地軍民,理由在于:“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村村像軍營,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據地,一片練武聲”,這就是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全民皆兵,軍民魚水,以弱敵強,發明窯洞戰、麻雀戰、聯防戰、捕捉戰、伏擊戰等多種戰法,在封閉落后的山區堅持抗戰八年。生3:我選的代表人物是盧作孚,理由在于:在日本法西斯步步緊逼的戰爭形勢下,面對不可能的任務必須在40天內將人員和物資全部運出宜昌,盧作孚帶

9、領民生公司全體員工,憑借大智大勇,采用“三段航行法”,最終實現“東方敦刻爾克大撤退”。生4:我選的代表人物是陳納德,理由在于:全面抗戰的八年,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和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在昆明、仰光、怒江、桂林等地戰斗中,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沉重打擊了日本法西斯。生5:我選的代表人物是西南聯大參軍學生,理由在于:戰爭之烈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西南聯大學生先后掀起三次參軍熱潮,投筆從戎的人數為聯大學生累計總數的七分之一,他們切實踐行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生6:我選的代表人物是戴安瀾,理由在于:戴安瀾是遠征緬甸、以寡擊眾、斗志不竭、勇氣令日軍將官贊嘆的將領,也是被中印緬

10、戰區美軍司令兼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史迪威譽為“近代立功異域,揚中華聲威”第一人,還是被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的革命烈士。【設計意圖】活動1緊扣導入環節對抗日戰爭重要時間節點的梳理,以期銘記歷史,強化印象,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活動2的三項任務針對制作宣傳展板微型項目,分別考查學生時間排序、人物評價、多元思考的關鍵能力。(三)細讀文本,借鑒筆法12022年9月,同學們將步入大學校園,作為高一新生的學長,請以小組為單位認領六篇文本中的一篇,為學弟學妹們分享三年來習得的閱讀方法與技巧。(1)揭秘小說文本突出的行文特點明確:學生因閱讀敏感、解讀能力的不同而對三篇小說文本的感知理解存在差異。生1:我們認為趙

11、一曼女士一篇突出的行文特點是歷史現實交織。趙一曼被捕受審,爭取警士、護士逃跑,最終就義的歷史與“我”瞻仰紀念碑與老人相遇的現實相互交織,構成時空張力;審訊報告、濱江省警務廳關于趙一曼的情況及遺書等歷史文獻與作者敘述彼此穿插,引發閱讀共鳴;兩相結合蘊含正視歷史、緬懷英烈、啟迪后人、繼承遺志的豐富情感。生2:我們認為趙一曼女士一篇突出的行文特點是人物一體多面。趙一曼女士既是英勇果敢的抗聯領導,也是瘦削成熟的女性,還是深愛兒子的母親;在她身上彌漫著拔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軍人的冷峻。生3:我們認為石門陣一篇突出的行文特點是故事嵌套講述。王生枝木匠套用諸葛亮擺下八陣圖智退陸遜的故事,以石門陣逼退鬼子兵的故

12、事給眾鄉親講述太行山洪子店軍民合力擊退日軍的戰斗過程。生4:我們認為石門陣一篇突出的行文特點是傳統評書風格。王生枝木匠化身說書人,將胡老三口中的洪子店大擺磚門陣逼退日本兵的故事,傳奇化為石門陣嚇退鬼子兵的故事,反復渲染、大膽想象、幾經延宕,給聽眾以畫面感,給讀者以現場感。生5:我們認為“這是你的戰爭!”一篇突出的行文特點是正反人物對比。工學院三年級學生志愿參加翻譯工作,生物系三年級學生澹臺瑋放棄學業毅然參軍,與中文系四年級蔣姓學生自私怯懦、逃避征調形成截然相反的對比。生6:我們認為“這是你的戰爭!”一篇突出的行文特點是情隨景異而變。孟弗之與蔣姓學生談話后見到“院子里臘梅林一片雪白”,心頭沉重;

13、蕭子蔚與澹臺瑋交談后看到“雪已停了,臘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心情寬慰;同一片臘梅林雪中雪后景象之異,代表著人物情緒的變化。(2)探秘傳記文本常見的組文特點明確:一篇主文加數條相關鏈接,形成傳記、自敘、評論等資料的有機互補。就正面傳主而言,評論多為褒揚之詞,而自敘更見人物心跡。生1:一個不能忘記的人中列舉了盧作孚的三篇文章,分別表明盧作孚對工作的態度、對人民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愿景。生2:“飛虎將軍”陳納德中摘錄了陳納德回憶錄相關內容,表明陳納德感動于中國人不懼死亡、不畏艱辛,極為珍視那份生死與共的友誼。生3:將軍賦采薇中引用了戴安瀾贈部屬各長官題詞,表明戴安瀾自身“不忮不求不懼”的人生追求以及對

14、所屬軍官的良苦用心。(3)揭秘兩類文本潛在的共性特點明確:對話。生1:趙一曼女士中趙一曼與警士董憲勛的對話,顯示出她敏銳的觀察力,知道此人可以爭??;與護士韓勇義的對話,顯示出她細膩的感染力;最終,她憑借卓越的影響力成功獲得兩人的信任與幫助。趙一曼與兒子的對話,是通過遺書來展現的,字句中既有著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更有著不舍骨肉的母性大愛。生2:石門陣中木匠王生枝與胡老三的對話,講出傳奇故事之外的真實故事一場驚心動魄的反掃蕩戰斗,洋溢著一種樂觀的情緒,傳遞了抗戰必勝的信心。生3:“飛虎將軍”陳納德中陳納德與美國國務院的對話,斬釘截鐵的話語表明了陳納德反對日本侵略中國的正義態度。生4:“這是你的戰爭

15、!”中歷史系教授孟弗之與工學院三年級學生、中文系蔣姓學生,生物系蕭子蔚老師與學生澹臺瑋的三場對話:其一,學生態度誠懇,老師感動無言;其二,學生借口重重,老師痛心疾首;其三,學生心意已決,老師報以尊重。生5:一個不能忘記的人中盧作孚在抗戰全面爆發、國難當頭的時刻,號召民生公司全體員工投身運輸救國,公司上下無不以國家為重,盡顯急民族之急的大義大勇。生6:將軍賦采薇中戴安瀾與提醒他的人之間的對話,表現戴安瀾以國家大義為重,超越黨派利益的寬廣胸襟;與全體將士之間的對話,表現戴安瀾血戰到底的決死之心。生7:將軍賦采薇中還有兩處特殊的對話:其一是戴安瀾給夫人王荷馨寫絕命家書,表現出他對父母妻兒的萬千掛念,

16、字里行間盡顯鐵骨柔情;其二是戴安瀾臨終前與參謀長之間無聲的對話,表現出他心系官兵,心向祖國。追問:以上人物有無與自我的對話?明確:這里的“自我對話”特指人物出于潛意識的自我覺醒、自我認可、自我激勵等。生8:石門陣的結尾部分,木匠王生枝的心理描寫相當于自我對話,他想起夜不閉戶,又想到總有一天可以做成精致的衣櫥,這些憧憬是他對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對持久抗戰必將勝利的信心;“我這雙手呵!”的感嘆,包含了他的驕傲,還暗含了他未能參戰的遺憾,以及他想要參戰的心靈覺醒。生9:陳納德初到上海后所寫的日記可以看作是他與自我的對話,“我終于在中國了”反映了來華之旅的不易,“希望能在這里為正在爭取民族團結和爭

17、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勞”,流露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態度以及想要有所作為的意愿。生10:陳納德后來自稱“我也算是半個中國人”也可以看作是他與自我的對話,他說“我雖然是美國人,但我和中國發生了如此密切的關系,大家共患難,同生死”,表明他珍視抗戰期間與中國人民并肩戰斗結下的情誼。生11:戴安瀾赴緬途中,賦遠征二首以明志,無疑是一種自我宣示。遠征二首分別借用諸葛亮平定南蠻和秦始皇開邊拓土的歷史典故,表達蕩平日寇,澄清宇宙,安撫黎庶,弘揚國威的壯志雄心。2有人認為本次群文閱讀的議題“這是你的戰爭”不夠準確,請同學們綜合六篇文本內容,對此疑問做出回應。明確:議題疑問的癥結在于“你”的理解,“你”可作狹義理解,

18、也可作廣義理解。生1:我認為“這是你的戰爭”這一議題是準確的。首先,這一議題取自選文第一篇宗璞小說“這是你的戰爭!”,具有開宗明義的效果;其次,“你”作為第二人稱的單數代詞,強調每一個中國人都無法回避抗日戰爭,因為這是一場事關民族存亡的戰爭,當亡國滅種的空前危機出現在中國大地上時,哪一個中國人能夠置身事外?生2:我認為“這是你的戰爭”這一議題可以替換為“這是全民族的戰爭”。六篇選文分別涉及以西南聯大師生為代表的知識分子、以陳納德為代表的國際友人、以盧作孚為代表的民族實業家、以戴安瀾為代表的國民黨將領、以趙一曼為代表的東北抗聯、以太行山洪子店為代表的抗日根據地軍民,從他們不同的職業身份、階級階層

19、可以看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全民族的戰爭。生3: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么樣?!焙推綍r期如此,戰爭年代更是如此??谷諔馉幹杏小耙淮缟胶右淮缪钡恼f法,每一個你、每一個我、每一個他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這是你的戰爭”迎面而來,是對全民族的提醒,也是對全民族的號召,更是對我們后來者的警示。生4:如果說“這是你的戰爭”在當年凝聚著“抗擊侵略,救亡圖存”的民族共同意志,在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又一次凝聚起全民族的合力。因此,“這是你的戰爭”永不過時,只不過“戰爭”的形式從軍事轉向了科技、經濟、教育、文化等領域?!驹O計意圖】活動1設

20、置學習經驗分享的情境,三項任務聚焦小說、傳記兩類六篇文本特性與共性,引導學生“由篇見類,自類返篇”,以期各盡其能、各得其妙?;顒?照應群文閱讀議題,統整各篇選文,在建立共識的前提下深度思考抗日戰爭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啟示。三、拓展學習閱讀2009年高考湖南卷散文云南看云,體會作者沈從文的抗戰觀。【設計意圖】將“抗日戰爭”專題下的現代文閱讀文本的文體從小說、傳記延伸至散文,明確文體差別的同時打破文體界限,感受“生死相依與民族共命運,盡責守土與國家同進退”的抗戰精神。教學反思本課例作為示范課在“隴原名師”郭鳳歧工作室高三專題復習研討會上公開執教,備課之初決定一改往?,F代文閱讀論述類、文學類、實用類分板塊組織復習的做法,嘗試以群文閱讀的方式盤活歷年高考試題資源,讓學生在閱讀真題文本的過程中學會考場閱讀方法,進而熟悉作答策略,具備關鍵能力,形成核心素養。為此,選定“抗日戰爭”專題,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