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223生產和提供食品包裝的前提方案和設計要求_第1頁
AS223生產和提供食品包裝的前提方案和設計要求_第2頁
AS223生產和提供食品包裝的前提方案和設計要求_第3頁
AS223生產和提供食品包裝的前提方案和設計要求_第4頁
AS223生產和提供食品包裝的前提方案和設計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0/20PAS223:2011生產和提供食品包裝的前提方案和設計要求Contents目錄Foreword 前言Introduction 介紹1Scope 范圍2Normative references規范性引用文件3 Terms and definitions 術語和定義4 Establishments 建筑物/廠房4.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4.2 Environment 環境4.3 Locations of establishments 廠房位置5 Layout and workspace 廠房和工作場所布局5.1 General requirements

2、總要求5.2 Internal design, layout and traffic patterns 內部設計、布局和運輸方式5.3 Internal structures and fittings 內部結構和設施5.4 Equipment 設備5.5 Temporary/mobile structures 臨時/移動結構5.6 Storage 倉儲6設施6.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6.2 Water supply 供水6.3 Air quality and ventilation 空氣質量和通風6.4 Compressed air and other gases

3、 壓縮氣體和其他氣體6.5 Lighting 照明7 Waste 廢棄物7.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7.2 Containers for waste 盛放廢棄物的容器7.3 Waste management and removal 廢棄物管理和清除7.4 Drains and drainage 排水溝和排水8 Equipment suitability and maintenance 設備適宜性和維護8.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8.2 Hygienic design 設計衛生8.3 Food packaging contact surfa

4、ces 食品包裝接觸面8.4 Testing and monitoring 測試和監視設備8.5 Preventive and corrective maintenance 預防性和糾正性維護9 Purchased materials and services 材料和服務采購9.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9.2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uppliers 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9.3 Incoming raw materials 進料要求10 Contamination and migration 污染和遷移10.1 General req

5、uirements 總要求10.2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微生物性污染10.3 Physical contamination 物理性污染10.4 Chemical contamination 化學性污染10.5 Chemical migration 化學性遷移10.6 Allergen management 過敏原管理11 Cleaning 清洗11.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11.2 Cleaning agents and tools 清洗劑和清洗工具11.3 Cleaning programmes 清洗方案11.4 Monit

6、oring cleaning programme effectiveness 監視清洗方案的有效性12 Pest control 蟲害控制12.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12.2 Pest control programmes 蟲害控制方案12.3 Preventing access 防止蟲害進入12.4 Harbourage and infestations 蟲害藏匿地和出沒處12.5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監視和探測12.6 Eradication 根除蟲害13 Personnel hygiene and facilities 個人衛生

7、與設施13.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13.2 Personnel hygiene facilities and toilets 人員衛生設施和洗手間13.3 Staff canteens and designated eating areas 員工餐廳和指定用餐區域13.4 Workwear and protective clothing 工作服和防護服13.5 Illness and injuries 疾病和傷害13.6 Personal cleanliness 個人清潔13.7 Personal behaviour 個人行為舉止14 Rework 返工14.1

8、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14.2 Storage,identification and traceability 貯存、標識和可追溯性14.3 Rework usage 返工產品使用15 Withdrawal procedures 撤回程序15.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15.2 Withdrawal requirements 產品撤回要求16 Storage and transport 倉儲和運輸16.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16.2 Warehousing requirements 倉庫儲存要求16.3 Vehi

9、cles,conveyances and containers 車輛、運輸工具和容器17 Food packaging information and consumer awareness 食品包裝信息、消費者意識17.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18 Food defence, biovigilance and bioterrorism 食品防護、生物警報和生物反恐18.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18.2 Access controls 進入控制19 Food packag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食品包裝設計和開

10、發19.1 General requirements 總要求19.2 Communication and change control 溝通和變更控制19.3 Design 設計19.4 Specifications 規范19.5 Process validation 過程確認Bibliography 參考文獻Foreword前言公共可用規范(PAS)是由英國標準機構制定,該項規范對應用與食品安全危害控制的管理體系提供了前提條件。PAS應與BS EN ISO 22000配合使用來支持管理系統,以達到符合BS EN ISO22000標準的要求.PAS的發展得益于SSAFE的大力支持。出版信息PA

11、S于2011年7月1日生效.PAS是由BSI制定和發布,并且BSI保留了所有權和版權。根據官方的建議,BSI保留撤銷或修改PAS的權利。PAS將會被定期修改且不會超過兩年,對體系的回 顧所產生的任何修改將會作為 PAS補充性文件進行發表并且在更新標準中進行宣 傳。PAS標準不能被認為是英國標準,歐洲標準或世界標準。因為PAS是獨立出來的,是作為英國標準,歐洲標準以及國際標準的一個基礎。文件使用制定在PAS中執行的條款將會適當委托給有資歷和有經驗的人來制定。表述公約PAS中的條款都是以羅馬字體(即直立)呈現。其要求是在表達句子時采用助動詞“應”。注釋,建議,解釋和一般的信息內容是以小的斜體字體呈

12、現出來。所使用的標題說明,也沒有構成規范性的條款合約和法律事項括所有必須的合同條款。但使用者有責任進行糾正使用。遵守PAS并不意味著授予了法律義務的豁免權。Introduction介紹BS EN ISO 22000 具體規定了組織在食品鏈中食品安全要求。這樣的一個要求是:組織建立,實施和保持前提方案(PRP),以協助控制食品安全危害。PAS的目的是由包裝材料生產組織用來支持管理系統設計以滿足規定的要求符合BS EN ISO22000 ,并為這些方案制定了詳細的規定。如果食品包裝不適合預期用途可能產生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PAS中包含了對食 品包裝設計的要求。必須對對食品包裝的預期用途充分了解后,

13、通過適宜的包裝設計對食品安全風險加以識別和處理。1Scope:范圍公開可用規范(PAS)的具體規定建立,實施和保持前提方案(PRP) 及設計的要求,以協助控制食品包裝生產中的食品安全危害。PAS適用于生產食品包裝的所有組織,無論其規模大小或復雜性,PAS即不是事先設計的也不是準備用于食品供應鏈中的某個部分。食品包裝制造業在本質上是多樣化的,并不是所有在PAS中的 具體要求都適用于每個企業或工序。每個組織需要對每個要求進行一個文件化的食品安全和風險評估。如果剪裁或者實施替換措施,需要通過食品安全與風險評估進行。ISO 22000. PAS并不是一個管理體系標準,適用于食品包裝生產組織希望執行PR

14、P以符合 BS EN 22000:2005中的具體要求。PAS目的是要配合BS EN ISO22000使用,而不是獨立存在的。注: 這個PAS中,食品的定義包含了飲料。2Normative references 參考標準PAS的應用要查考下面的文件,這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過時的參考文獻僅僅引用了版本適用。對于沒有注明日期的查考文獻則是最新版本適用(包括任何修改)。BS EN ISO 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任何組織在食物鏈中的要求。3Terms and definitions 術語和定義為施行PAS,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 .術語和定義在BS EN ISO22000:2005也適用

15、.3.1檢驗證書證書由供應商提供,顯示具體測試/分析的結果,包括測試方法,還有供應商產 品檢測的具體批次3.2符合性證明證明符合相關規范和規則的文件。注: 有時指符合證書或者符合性聲明。3.3清潔清除土壤,食物殘渣,灰塵,油或其他不該出現的物質。3.4污染物不是有意添加到產品中的生物性或化學性物質、雜質或任何其他有可能危及到食 品安全或者適宜性的物質 根據食品法典改編,2.3注 預防惡意污染的措施不在PAS的考慮范圍之內。如需獲得進一步信息和如何保護食品企業免受一切形式的惡意攻擊的指導辦法可以參見PAS963.5污染在食物或食物環境中,污染物的產生或引入 根據食品法典改編,2.3注:PAS中,

16、“污染”可能 也涉及非預期添加的物質。3.6設施任何處理原料、中間產品、化學品或最終食品包裝的建筑物或區域,以及周圍的環境,必須要在相同的管理條件下進行控制。 改編自食品法典,2.33.7最終食品包裝食品包裝制造組織的任何生產過程的 的物理上最終輸出。3.8食品包裝用于容納、防護、處理、交付、倉儲、運輸和盛放食品的任何產品。注: 食品包裝可能直接的、間接的和不與食品接觸。食品接觸表面或食品接觸或材料(如物理性接觸到食品或接觸到頂部空間)于食品接觸或在正常使用食品包 裝時與食品接觸。間接食品接觸表面或材料在正常使用食品包裝時不直接接觸食 品,但有可能有物質轉移到的食品。非食品接觸表面或材料在正常

17、使用的食品包 裝時直接接觸食品,也沒有物質轉入食品的可能性。圖1闡明了這個概念。3.9食品包裝回收當食品不符合規定的標準時,應該從市場,倉庫,配送中心以及客戶的生產場所及倉庫中移除不符合產品。3.10中間產品部分生產過程的物理輸出,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工創造完成食品包裝。注: 例如, 中間產品可以是塑料粉末、顆粒或片狀物(包括“色目”)、油墨、涂料、膠粘劑、預聚物等任何半成品材料和物品,如膜材、片材,需要進一步加工 或者成型過程成為最終產品或物品。 總之,中間產品既不是基本的化學品也不是最終產品、或物品,而是包括部分加工的、部分轉變的或者轉變的原料。3.11標簽印刷品,是成品包裝的一部分,獲將成為

18、成品包裝的一部分,并且傳達包裝,食品配料和儲存以及使用前的要求等特定信息。注: 標簽包括包裝本身,印刷品或者附在包裝上的印刷品或粘貼。3.12遷移物質從外部(如包裝材料、環境)轉移到食品中。注: 物質轉移可能通過承印物轉移,通過對反面反印遷移至食品,或者通過氣相轉移。3.13非預期添加物質原材料中的雜質、生產過程中分解或者反應生成的雜質。3.14包裝材料在運送、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盛放和保護食品包裝的材料。3.15反印由于堆垛或者卷繞,材料或者物體的一面跟另一面直接接觸,導致物質從一面到另一面的轉移。3.16規格對原料或者產品的性質和要求的詳細的描述,特別是技術的和特定的適用性。3.17廢棄物所有

19、人丟棄的、準備丟棄的或者需要丟棄的任何物質和物體。4建筑物、廠房4.1總要求建筑的設計、建造和維護,應適合執行食品包裝生產加工操作的特點和目的。應考慮和控制與這些操作相關的食品安全風險和來自工廠周圍潛在的污染源。建筑物必須經久耐用而且不會危及到成品。注 :例如屋頂要設置自動排水系統而且不會漏水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4.2環境當地的環境所存在的潛在資源污染需進行考慮.注: “當地環境” 包括內部和外部區域。4.3廠房位置應明確廠區周界。廠區內所有區域都應該保持良好狀態,以防污染。5廠房和工作場所的布局5.1總要求工廠和廠房內部應良好地設計,建造和維護,以滿足良好衛

20、生和生產操作的要求。原料、產品和人員的移動方式及設備的布局設計應防護避免潛在污染源,以及防止原料和產品非預期混合。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5.2內部設計、布局和運輸方式建筑應提供足夠的空間,確保整個生產過程中正確的物料流、產品流和人流。用于材料和產品的物流開口處(如輸送管道,傳送帶) 應盡可能防止外來異物和蟲害的進入。5.3內部結構和設施加工區域的墻和地面應耐洗并易于清潔,并且不會造成對食品包材生產的風險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地方,地面設計應避免積水。排水溝應設水漏和水封。天花板和上方的設施從設計上應降低積灰和冷凝水的產生,并且便于檢查和清潔。當對設備上方的設施或結構

21、的日常清潔不方便或不可行時,應對設備加蓋防護。生產和儲存區域的對外開放的窗戶、屋頂通風管道和排風扇,應關閉或安裝防蟲網(如防蟲網、風幕)。注:對外開口應盡量避免,如果不能避免,盡量保持關閉。5.4設備設備應適當地設計并擺放在適當的位置,以便于良好的衛生、操作規范和監控設備的擺放應便于操作、清洗和維護。5.5臨時/移動結構臨時性的建筑物應設計、并安裝在適當的位置,并結構適當,以防止蟲害藏匿和污染。5.6儲存用來貯存原料、中間材料、化學品或最終食品包材的設施應加以防護,以避免灰層、冷凝水、排水、廢棄物或其他污染源的污染。內部貯存區域應干燥并保持良好的通風。如有需要時應監視和控制溫度和濕度。如果原料

22、、中間材料、化學品或最終食品包材儲存在外部,應采取措施管理污染危害。必須要對儲存區域進行設計或安排以便安排原材料、中間材料、化學品和最終食品包材的隔離存放。適宜與食品接觸的和不適于與食品接觸的原材料,中間材料、化學品和最終食品包材應隔離存放。所有的原材料,中間材料、化學品和最終食品包材應離地存放并與墻有充足的空間以便于檢查及蟲害控制活動。倉儲區域應設計成允許充分的維護和清潔,防止污染和變質。化學品和其它有害物質應適當地標識,放置于封閉容器并上鎖,并按照制造商說明進行使用。6基礎設施6.1總要求加工和貯存區域或周邊的公用能源的供給及其流向,設計時應考慮預防污染。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

23、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6.2水供應應提供充足的飲用水,或者水應經適當處理以防污染,滿足食品包裝生產過程要求。食品包材生產組織應對與食品包材直接接觸的水(包括冰或 蒸汽)或清潔用水建立要求,并按要求監控。非飲用水應有一個單獨的系統,標識,不與飲用水系統連接,并防止逆流到飲用水系統。6.3空氣質量和通風食品包材生產組織應該對與食品包材接觸的空氣建立要求并按要求監控。應提供充分的通風(自然風或者機械通風)以去除額外的或不需要的蒸汽、灰塵和氣味。室內空氣質量應加以控制以防止源于空氣的微生物污染。注:如果現場沒有適當的控制,紙質或木質食品包裝會有助于微生物生長。通風系統的設計和構造,應使空氣不會從污染的或

24、原料區域流向潔凈區域。系統應便于清洗、濾網更換及維護。6.4壓縮空氣和其他氣體應建立和維護在食品包裝生產中使用的壓縮空氣和其他氣體系統以預防污染。食品包裝生產組織應對直接接觸食品包裝的氣體(包括用于氣體輸送、鼓風或用于原材料、中間產品、最終食品包裝或設備)建立要求,并按要求進行監控。用于壓縮機的油,如果存在潛在的污染,應使用食品級的油。過濾、濕度( RH%)和微生物的要求應進行評估,并按照評估結果采取控制和監控措施。注: 可行的話,空氣的過濾應靠近使用點6.5照明照明 (自然的或人工的)應能確保食品包裝生產的正確操作 。注: 照明的強度應與操作的類型相適宜。如果有食品安全風險,應對照明設施進行

25、防護,以確保打破時不污染原材料、中間產品、包裝或設備。7廢棄物7.1總要求應建立適當的體系來收集、整理和處置廢棄物,以防止污染。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7.2盛放廢棄物的容器盛放廢棄物和不可食用或有危害的物質的容器應該是:a) 清楚地標識他們的用途b) 放置在指定的區域c) 使用合適的、不滲透的材料,并易于清洗和消毒d) 不立即使用時關閉,如果有害應上鎖。7.3廢棄物管理和清除應規定相應的制度以隔離、貯存和清除廢棄物。在食品處理或儲存區域不允許廢棄物的積累。對于廢棄的食品包材,應破壞或銷毀以確保商標不能再使用。如破壞或銷毀由第三方進行,應選擇認可承包商來執行。組織

26、應保留銷毀的記錄。7.4排水溝和排水排水溝的設計、建造和位置應避免造成污染。8設備的適宜性和維護8.1總要求設備在設計時應考慮防止污染產品。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8.2設計衛生設備設計和建造時應確保與食品包裝接觸的所有部件便于清潔和保養。設備應滿足設計衛生原則,包括:a)設備表面應光滑,可接近的,可清潔, b)有自排水(在濕加工過程)。c)使用材料應與預期食品包裝、潤滑劑和清潔或沖洗劑相容。管道和管道系統應易清潔的、易排水,不會導致冷凝水或泄露污染產品。閥門鏈接和控制應有自動防故障系統來預防污染。含有毒金屬(如汞)的設備部件如果危害包材的食品安全,不允許使用。8

27、.3食品包裝接觸面食品包裝的接觸面應使用適于預期使用目的的材料制造,以防污染。8.4測試和監視設備連線及在線檢測設備應加以控制,以防對食品包裝造成污染。輻照過程的設備應符合相關食品包裝規范的規定。用于控制食品安全標準的生產設備的有效性,需要進行監控并文件化。8.5預防性和糾正性維護:應有預防性維護 (PM)方案。預防性維護方案應包括所有的用于監視或/和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設備。注:裝置包括紗網、過濾器(包括空氣過濾器)、磁鐵、金屬探測器和X射線探測儀。進行糾正維護時采用的方式,應對相鄰設備的原材料、中間材料或最終食品包裝不會產生污染的風險。影響產品安全的維護要求應優先進行。臨時性的修理不應該危害

28、食品包裝的食品安全。維修計劃中應盡快用永久性維修措施來替代臨時性措施。經過維護的設備重新投入生產使用前,應進行清理和使用前檢查。9材料和服務采購9.1總要求應控制可能影響食品包材的食品安全的材料、服務和分包活動的采購,確保使用的供應商的能力滿足規定的要求。注: 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倉儲和由分包方進行的返工。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9.2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應規定供應商的選擇、批準和監視的流程,應包括:a) 應評估供應商的能力是否能滿足食品安全的要求。b) 應描述如何評估供應商;使用的方法應經過危害評估,包括評估對食品包裝的潛在的食品安全危害。c)評估人員應具備充

29、分的能力。注:如何評估供應商包括:a) 接收材料用于生產之前對供應商場所的審核。b) 適當時第三方認證d) 供應商業績的監視,確保持續批準狀態。注:監視可包括規格的符合性,滿足COA要求或滿意的審核結果。9.3進料要求在卸貨之前和卸貨過程中應該檢查車輛上貨物,以驗證原料的食品安全和安全在運輸過程中得到維護(如密封完整性)。當使用防拆封密封條時,應建立現場驗證程序,以驗證是否符合客戶和法規要求。材料接收或使用前應先檢驗、檢測或驗證原材料的COA/CoC以證實符合規定要求。驗證的方法應文件化。當原材料是回收料時,接收之前應驗證原材料滿足食品安全和追溯性要求。在使用回收材料、植物材料或功能性(如奈米

30、科技)添加劑,必須有足夠的數據,來進行食品接觸和安全的風險評價以確保符合適用的法律法規的要求,和所有的證明應形成文件。注: 檢驗頻次和范圍可以建立在材料帶入的危害和特定供應商風險評估應有書面的程序規定如何處理不合格的原材料,確保防止非預期使用。散裝材料接收線的入口點應標識,加蓋并上鎖。僅在接收材料被批準和驗證合格后才能卸入接收系統 。10污染和遷移10.1總要求應制定方案來預防、發現和控制污染和過敏原。措施應包括防止物理性、化學性和微生物性污染的措施。當產品需要外部檢測時,檢測需要由經過認可的檢測機構,或者遵循國際檢測機構指南。如果是內部檢測,設備應按照國家標準或者其他精確方法進行計量。當危害

31、評估發現原材料或者中間材料混合存在食品安全危害時,應防止混合。 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10.2微生物性污染存在潛在的微生物性污染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或控制該危害。10.3物理性污染當生產或倉儲區域使用玻璃和/或易碎塑料時(除食品包裝生產自身外),應定期檢查,并制定程序規定一旦破損如何處理。跟食品安全相關時,保留玻璃破損記錄。注: 玻璃和易碎塑料(如設備的硬塑料部件,儲存罐上的透視孔)如可能,應盡量避免。生產和倉儲區域應禁止使用不牢固的緊固件(如圖釘和訂書釘)。其它潛在的物理性污染源(如木棧板、工具、橡皮密封墊、個人防護服和設備、刀片、硬塑料)也應考慮。10.4化學

32、性污染現場只允許使用經過批準的化學品。現場使用的所有化學品應符合預期用途,并且加以控制防止交叉污染。危險材料應登記在冊并保留,并采取措施避免與食品接觸材料交叉污染。注: 危險材料包括危險化學品或有潛在污染的部件。10.5化學性遷移印刷的和涂布的材料的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儲存時,應按照危害評估,將有害物質通過反印或其它方式轉移到食品接觸面的量降低到安全級別。包裝物(如棧板)應使用合適的材料制成,并保持干凈、干燥、不含可能污染食品包材的化學品(如殺蟲劑、除草劑、農藥或者其他化學品)。 注:某些情況下,對棧板的處理必須符合法律法規或者客戶的要求。當有由于遷移或者其它轉移方式引起的潛在的食品安全危害時,

33、應采取措施預防或控制該危害。10.6過敏源管理當識別存在潛在的過敏原污染時,應采取措施對危害進行預防或控制,并記錄和加標簽標示。注:部件如油墨和油有時含過敏原,有時從過敏原產生出來,應該從相關的供應商獲取信息來識別這些風險。11清洗11.1總要求應建立清洗方案,確保食品加工設備和環境保持一個合適的衛生狀態。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11.2清洗劑和清洗工具應使設備處在便于清洗的狀態下。清洗劑應清楚標識,并單獨存放和僅根據制造者的說明書使用。清洗工具應設計衛生,并良好地維護使之不會導致潛在的污染。11.3清洗方案清洗程序至少應規定:a)清洗的區域及要清洗的設備b)規定

34、任務的職責c)清洗方法和頻率d)監視和驗證的安排11.4監視清潔方案的有效性食品包裝生產組織應以規定的頻率監視清洗程序,確保持續適宜性和有效性。12蟲害控制12.1總要求應實施清潔、檢驗和監視程序,避免創造一個有助于蟲害活動的環境。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12.2蟲害控制方案公司應指定人員管理蟲害控制活動和/或處理與選定的專業的承包商的事項。蟲害管理方案應文件化,規定蟲害布局圖、方法、日程安排和控制程序,必要時包括員工培訓要求。方案應包括批準使用于公司規定區域的化學品清單。12.3防止蟲害進入建筑物應維護良好,應密封洞和其他潛在的蟲害入口點。對外的門、窗或開放的通

35、風設施,設計應防止蟲害進入。12.4蟲害藏匿地和出沒處應適當處理滋生蟲害的原材料、中間材料或最終食品包裝,處理方式應預防其它原材料、中間材料、最終食品包裝或設施受到污染。應清除潛在的蟲害藏匿地(如 洞穴、灌木叢、貯存的物品)。當外部空間用來貯存時,應保護防止貯存物受天氣或蟲害毀壞 (如鳥糞)。12.5監視和探測蟲害監視方案應包括在重要地方布置探測器和誘捕裝置來識別蟲害活動;應良好地維護探測器和誘捕裝置布局圖;探測器和誘捕裝置設計和布置時,應防止對原材料、中間產品、最終食品包裝或設施的潛在污染。探測器和陷阱裝置應該堅固,不易破壞,對于目標蟲害是適宜的。應按規定頻率檢查探測器和誘捕裝置,以識別新的

36、蟲害活動。應分析檢查的結果來識別蟲害活動趨勢。12.6根除害蟲發現有蟲害出沒后應立即(迅速地)采取措施根除害蟲。殺蟲劑的應用應限于受過培訓的人員,并且受控制以防止產品安全危害。應保留殺蟲劑的使用記錄,包括殺蟲劑類型、數量和濃度;哪里、何時、如何應用和目標蟲害。13個人衛生和設施13.1總要求公司應建立文件化的個人衛生和行為要求,標準的制定應與對食品包裝形成的危害相一致。所有人員、訪客和承包方應遵守該要求。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13.2人員衛生設施和洗手間員工衛生設施應能確保食品包裝制造組織所要求的人員衛生程度得到維護;衛生設施應就近布置,并應清楚地指定。按照食品

37、包裝組織的大小和復雜性,組織應a)提供足夠的洗手和干手設施、適當的位置和洗手和干手方法,需要時,雙手消毒殺菌(包括盥洗池,冷、熱水或溫控水,肥皂、消毒劑)。b)應適當的衛生設計,提供充足數量的洗手間,每個盥洗室應配備洗手和干手設施。c) 員工衛生設施,不能直接對準生產區域。d) 員工有充足的更衣設施。e) 應對生產、實驗室和倉儲區域的所有員工提供帶鎖儲物柜。13.3員工餐廳和指定的用餐區域員工餐廳和指定的食品貯存消費區域位置合理,應能夠防止對生產區域造成污染。13.4工作服和防護服員工在工作或進入生產或倉儲區域應穿工作服,工作服應保持良好的狀態以符合使用目的、保持清潔和良好狀態用于食品防護或衛

38、生管理的工作服不得用于其它目的,且 不能與員工個人衣物放在同一儲物柜。工作服應充分覆蓋,以確保如頭發、汗水和不牢固的部件等按照食品安全危害評估,不會污染原料、中間產品、最終食品包裝和設備。當手套用來與產品接觸,它們應清潔并處于良好的狀態。如有需要,應設計個人防護用品,用來防止產品污染。并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態。13.5疾病和受傷食品包裝制造組織應要求員工、訪客和分包方申報有關傳染病、健康狀況或疾病情況。已知的、或懷疑已經受感染或攜帶疾病或流行病的員工,應避免處理食品包裝。在生產區域, 患有割傷、碰傷的工作人員,如允許他們繼續工作,則應將傷口處進行包扎。任何丟失的包扎物應立即報告給主管。13.6個

39、人清潔應要求在食品生產區域的員工洗手,a) 在開始處理任何食品包裝活動之前;b) 去洗手間后、吃東西后、吸煙后、喝飲料后(除了喝水)應立即;c) 在處理任何潛在的被污染的材料之后應立即。注: 應使用適于食品安全的洗手產品(如無味的)。應要求員工克制對著材料或產品上打噴嚏或咳嗽,禁止吐痰。指甲應保持干凈和修剪整齊。13.7Personal behaviour 個人行為舉止應制訂文件化的政策規定在生產和貯存區域的員工的行為要求。政策至少應包括:a) 僅允許在指定區域抽煙、喝飲料(除喝水)、咀嚼或吃東西。b) 制訂控制措施防止首飾帶來危害。注:考慮到宗教信仰、醫療、種族風俗的特例,有時在生產和儲存區

40、域的員工允許佩戴特定類型的首飾。c) 個人物品,如香煙和藥品,僅允許放在指定區域。d) 避免使用指甲油、假指甲和假睫毛。e)對書寫工具或者非固定物品加以控制,以防污染原料、中間產品或最終食品包裝。f) 維護個人儲物柜清潔,不能放垃圾和臟衣服。g) 禁止將與食品包裝接觸的工具貯存放在個人儲物柜內。14返工14.1總要求:返工產品應適當地儲存、處置及使用,以保持食品包裝的食品安全性能、質量、可追溯性和法規符合性。注: 在這個 PAS 里面,術語“返工”包括用于現場加工的材料。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14.2貯存、標識和可追溯性應保護貯存的返工產品,以防污染。返工應清楚

41、地識別和/或在標簽標識以便于可追溯性,應保留返工的可追溯性記錄。返工分類或返工的原因應記錄(如最終食品包裝名稱、生產日期、班次、 原來生產線)。14.3返工產品的使用當返工產品添加回生產過程中時,應規定返工使用的數量、類型和返工使用的條件。應規定添加的方法,包括任何必須的前處理階段。返工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原材料、中間產品或最終食品包裝被非食品接觸材料污染。須保留確認記錄證明返工過程符合法律法規和客戶要求。15撤回程序15.1總要求應建立體系確保當食品包裝被確定未達到食品安全標準要求時從供應鏈的所有必要的環節被識別、 確定并轉移。注: 參照 BS EN ISO22000, 7.10.3 “潛在

42、不安全產品的處置” ,和 7.10.4 “撤回”。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15.2產品召回要求應保持撤回事件中關鍵聯系人清單,聯系人在任何時間均可聯系到。應建立程序確保撤回發生時,能立即通知受影響的客戶。因緊急健康危害而撤回產品時,應評估在相同生產條件下生產的其他食品包裝的安全性。16倉儲和運輸16.1總要求原材料、中間材料和最終食品包裝應貯存在干凈的、干燥的、通風良好的場所,避免灰塵、冷凝水、煙氣、臭味或其他污染源的污染。對為防止食品包材污染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應定期進行評審。16.2倉庫貯存要求當食品包裝或者儲存規范有要求時,應有效控制溫度、濕度或其他環境條件。

43、廢棄物和化學品(清潔劑、潤滑油和殺蟲劑)應分開存放。當出現不合格時,應提供單獨的區域或其他隔離方法標識不合格品。倉儲周轉系統應遵循客戶、食品安全和法律法規的要求。庫存物品使用應按照正確順序并在有效期內使用。16.3車輛、運輸工具和容器 :車輛、運輸工具及容器都要按照規范和合同要求,保持在良好的清潔、維護和工作狀態。車輛、運輸工具及容器應提供充分的保護,避免食品包裝的毀壞或污染。組織需要時,應對溫度和濕度實施控制并記錄并易獲取。所有運輸工具和裝運容器在裝運前應按照文件規定檢查衛生和完好性。裝載過程中,應保護食品包裝免受污染,當食品包裝制造組織有要求時,散裝容器應只能裝運指定的食品包裝材料。當法律法規或者客戶有要求時,外部包裝或運載工具應配備唯一的無毒的、供應商標識的、防破壞密封條,以防任何破壞或蓄意破壞。17食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