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高中閱讀_第1頁
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高中閱讀_第2頁
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高中閱讀_第3頁
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高中閱讀_第4頁
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高中閱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材料一:在對全國100多萬份調查問卷進行系統分析研究后,中國個人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近日發布。本次調 研顯示出,當前公民個人信息遭受侵害的程度,觸目驚心。報告技露:超過七成的人認為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嚴重;多選 81%勺人牧到過對方知道自己姓名或單位等個人信息的陌生來電;53%的人因網頁搜索、瀏覽后泄露個人信息,被某婁廣告持續騷擾;在租 房、購房、購車、考試和升學等個人信息泄露后,受到營銷騷擾或詐 騙的高迭36%兩成人曾受電信詐騙恐嚇。報告顯示,有 26%勺人每天收到 2個以上的垃圾短信,20%勺人近一個月來每天收到兩個以上騷擾電 話。即便最少的數據比

2、例,即“個人隱私信息被網站公布”“購買機票后收到航班異常的電話或短信詐騙信息”也選 9%60%g訪者不知如何雛權。報告顯示:有高速 55%勺人將證 件復印給相關機構時,從不注明用途;47%勺人經常將寫有個人信息 的快遞單直接扔掉而不加處理;超過 27%勺人在停用、注銷手機號的 時候,甚至不去銀行、支付寶、網站等變更綁定的手機號。在被問到 發現個人信息泄露套采取什么行動的問題時,71%勺參與調研者選擇了掐斷電話或不予理睬,選擇拉黑及拒接的比例為63%;僅有20溢右 的參與調研者選擇了舉報、投訴、報警等積極應對措施。量刑過輕震懾力有限。報告認為,盡管目前我國針對個人信息保護存在諸多法律規定,但基本

3、都分散在效力層次不一的各種法律 法規乃至規范性文件。因此建議,應盡快通過一部統一的個人信息保 護法規,對相應法律進行系統化梳理和整合。摘編自余瀛波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報告發布八成人曾遇“陌生來電”半數放棄維權,法制日報2016年11月23日) 材料二:圖1:全國電信騷擾地區排行收到垃圾短信最少的地區TOPS西藏字史新溫養海甘肅收到垃圾短信最多的地區T*5上海北京重慶江蘇天津收到疆擾電話最少的地區70P5 黑龍江新疆西普吉林寧夏 收到疆擾電話最多的地區TOPS上海北京江蘇安徽浙江擊由于槌、測1、鈉腳淵制能兇照鏤觸蚣1則冽M臉撕L魄(物喳解微 爭雌頓.海片被蝴隔妝狎璃梅懦圖2:個人信息及隱私

4、被侵犯后未能維權原因綃你的障私被侵犯時,你沒有維權的原因是什么?舞棧咸功也沒制叫(摘自中國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報告2016年11月)材料三:記者從四川省公安廳了解到,從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 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將正式施行。這部我國第 一部全面規范網絡空間安、管理方面問題的基礎性法律,其中重要的 一方面,就是要打擊公民個人信息數據被非法獲取、泄露或者非法使 用的犯罪行為。在網絡安全法施行前夕,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記者就此采訪了四川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相關人士。 總隊相關人士介紹, 網絡安全法是一部基礎性法律,而在之前這方面的規范都是一些規章制度,上升為法律后,就為更好的開展網絡安

5、全工作提供了法律 保障。網絡安全法正式通過后,針對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領域,最高法、最高檢作出了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司法解釋,明確了“公民個人信息”的定義,除了姓名、身份證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以外,行蹤軌跡等也納入這一范疇。司法解釋明確,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絡或者 其他逢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提供公民個 人信息”。不僅是買賣公民個人信息違法,房產中介之間交換公民個 人信息也已經構成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 對于刑法相關規定中“情節嚴重”的認定標準,司法解釋明確規定了八罪10種情形,包括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

6、、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 產信息50條以上的;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 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 信息500條以上的;非法獲取、出售或提供前兩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 人信息5000條以上的,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四川警方為嚴厲打擊網絡攻擊違法犯罪活動,2017年組織開展了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截至目前,收集挖掘教授黑客技術、提供黑客工具類犯罪線索521條;收集挖掘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類線索 485條,抓獲行業“內鬼” 18人。同時清理相關違法有害信息1.2萬余條、關停網站欄目5家、封停即 時通訊號碼1800余個。

7、(摘編自李逢春、鐘曉璐明天起賣個人信息可入罪,將有效保護公民信息安全,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2017年5月31日).下列對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大陸地區個人信息泄露引發的騷擾程度,與所在地經濟發展 程度基本成正比。B.從參與調查人群對電信騷擾的反饋情況來看,收到最少騷擾 電話與最少垃圾短信的地區一致。C.調查數據顯示,在明確自身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并面臨侵害時,相當一部分人不清楚維權的方式。D.相當一部分參與調研者維權意識不強,因個人利益未受損、程序繁瑣、成本高昂而放棄維權。.下列劉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證件復印注明用途、處理好寫有個人信息的快遞單和手機變更后的相關事宜,信息就不會泄露。B.至今,我國針對個人信息保護仍然存在量刑過輕震懾力有限、 沒有統一的較全面的法規的問題C.網絡安全法主要用于打擊公民的個人信息數據被非法獲 取、泄露或者非法使用的犯罪行為。D,未經他人合法授權,無論以哪種途徑獲取或發布他人行蹤軌 跡,均違反了網絡安全法。.針對公民個人信息遭受侵害這一現狀,應采取哪些措施?請 根據材料,從公民個人、信息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