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長征組歌》兩首教學設計_第1頁
2、《長征組歌》兩首教學設計_第2頁
2、《長征組歌》兩首教學設計_第3頁
2、《長征組歌》兩首教學設計_第4頁
2、《長征組歌》兩首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征組歌兩首教學設計年級:八年級 學段:第一學期第一單元學科:語文 版本:蘇教版學習目標1體會歌詞中表現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鋼鐵意志。2體會歌詞語言的高度概括、用詞的準確生動。3體會歌詞使用的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教學預備布置預習:(1)收集并了解紅軍四渡赤水、過雪山草地的史實。 (2) 學唱長征組歌。教學過程模塊一:學習目標老師出鏡長征是一首恢弘的革命史詩。本文選自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196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30周年而作。這部大型聲樂作品由十個樂章組成,藝術地再現了紅軍長征途中若干重大歷史事件,構成一部宏偉壯麗的英雄史詩,塑造了中國工農紅軍的光輝形象

2、,熱情謳歌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偉大勝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過雪山草地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六曲。學習本文,我們要完成的任務是:PPT11、體會歌詞中表現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鋼鐵意志。2、體會歌詞語言的高度概括、用詞的準確生動。3、體會歌詞使用的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PPT1課件展示學習目標1、體會歌詞中表現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鋼鐵意志。2、體會歌詞語言的高度概括、用詞的準確生動。3、體會歌詞使用的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模塊二:重溫歷史老師出鏡課前我們讓同學收集并了解紅軍四渡赤水的史實,現在請同學把自己了解到的相

3、關歷史做個簡明的介紹。(同學介紹后,教師總結出示)同學們的課前預習工作做得很好,老師概括一下你們的發言,我們就能很清楚的感知這段歷史的前因與后果。PPT2前因: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準備北渡長江,在川西北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1935年1月29西渡赤水 云南扎西,遇重兵圍堵,放棄北渡。2月18日東渡赤水 小部引溫水,主力占桐梓、婁山關、遵義城,遵義地區作戰,擊潰和殲滅兩個師八個團,俘三千人。長征以來第一個大勝仗。后遇敵南北夾擊,再次西進。3月16日西渡赤水 川南古藺3月21日東渡赤水 小部牽制,主力向南二渡烏江,將幾十萬敵軍甩在江北后果:佯攻息烽,兵臨貴陽,進軍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擺脫了

4、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決定性的勝利。PPT2課件展示前因: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準備北渡長江,在川西北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1935年1月29日西渡赤水 一渡1935年2月18日東渡赤水 二渡1935年3月16日西渡赤水 三渡1935年3月21日東渡赤水 四渡后果:佯攻息烽,兵臨貴陽,進軍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決定性的勝利。模塊三:誦讀感知四渡赤水出奇兵老師出鏡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該戰役,毛澤東根據敵情的變化,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于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創造戰機

5、,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下面請大家放聲自由朗讀本文,PPT3朗讀時要注意停頓、節奏及其語音語調的變化,在朗讀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同學自由朗讀2分鐘)PPT3課件出示1、注意停頓2、注意節奏3、語音語調的變化4、在朗讀中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 同學們剛才的朗讀很投入,下面老師也想通過朗讀來展示我對這首歌的理解,大家在聽的同時,不妨把你的朗讀與老師的朗讀做個比較,看看朗讀時哪些處理是相同的,哪些處理是不同的。(教師范讀1.5分鐘,范讀后同學討論、比較并發言6分鐘)(發言后教師總結)同學們發言很踴躍,對于該文朗讀

6、的處理也達成了這樣一些共識,展示紅軍行軍及處境艱難的句子應讀得凝重緩慢,展現軍民魚水歡的句子該讀得熱烈歡快,而表現巧妙穿插迂回戰斗的句子則應該讀出紅軍的自豪,讀出敵人的狼狽,而對“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要讀出由衷的敬佩與贊嘆。比較分析我們朗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大家對歌曲理解的過程,相信大家對本文內容已經有了基本的理解,請同學思考下面的問題。PPT41、歌詞內容包括哪兩部分?2、歌詞的中心句是哪句?有何作用?PPT4課件出示思考問題:1、歌詞內容包括哪兩部分?2、歌詞的中心句是哪句?有何作用?同學們的反應很快啊,從我剛才朗讀相對較長的一個停頓中判斷出歌詞內容上的兩個部分。PPT4第一部分(第16行)

7、,表現紅軍在橫斷山脈行軍的艱難和親人送水解渴的軍民魚水深情。第二部分(第718行),表現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國民黨軍隊進行了一場出色的運動戰,贊揚毛主席用兵如神。這一部分分兩層。第一層(710行),描寫紅軍在幾十萬國民黨軍圍、追、堵、截下面臨的艱難處境。第二層(1118行),展現紅軍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調動敵軍最終擺脫其圍追堵截而進行的幾次重大戰斗畫面,贊揚毛主席用兵如神。歌詞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該句水到渠成,畫龍點睛地盛贊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藝術。PPT5課件出示第一部分(第15行),表現紅軍行軍的艱難和親人送水解渴的軍民魚水深情。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現紅軍

8、四渡赤水,巧妙穿插,打出了一場出色的運動戰,贊揚毛主席用兵如神。中心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水到渠成,畫龍點睛。模塊四:品讀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語言四度赤水出奇兵只有短短的十八行,卻生動傳神地描繪了紅軍戰斗的豪情與智慧,集中展現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特點。這得益于文章語言的高度概括與生動描寫,下面讓我們一起進入該文語言的賞析。請大家結合下面兩個問題默讀課文。PPT6品味語言1、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詞非常準確生動,請你從敵人、紅軍兩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動詞,分析其作用或妙處。2、這首歌詞都恰當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你任選一種舉例說明并談談其表達作用。PPT6課件出示1、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詞非常準確生動,請

9、你從敵人、紅軍兩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動詞,分析其作用或妙處。2、這首歌詞都恰當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你任選一種舉例說明并談談其表達作用。(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總結)從同學們的發言中我能感受到你們對于語言的敏銳。生動準確的動詞一下就被你們找出來了。“壓”寫敵軍來勢洶洶, “棄”、“丟”寫敵人狼狽不堪、望風而逃。 “出、飛渡、臨、逼、趕、襲”寫紅軍作戰機動靈活,“走”古義是跑,這里既說明紅軍徒步長征的艱難,又寫出紅軍運動的快捷; “飛”寫出紅軍再渡烏江天險的神速。兩組動詞對比鮮明,反襯了我軍的神勇,突出了毛主席的用兵如神。PPT7課件出示“壓”寫敵軍來勢洶洶, “棄”、“丟”寫敵人狼狽不堪、望風而

10、逃。 “出、飛渡、臨、逼、趕、襲”寫紅軍作戰機動靈活,“走”古義是跑,這里既說明紅軍徒步長征的艱難,又寫出紅軍運動的快捷; “飛”寫出紅軍再渡烏江天險的神速。兩組動詞對比鮮明,反襯了我軍的神勇,突出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藝術。除了用詞的準確,歌詞在語言表現上也很生動,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對此同學們的分析也很有道理。PPT8 “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水似銀。”用比喻和夸張生動的描寫了紅軍轉戰川黔邊境所遇到的嚴酷的自然環境。“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把軍民關系比作魚水關系,形象地描繪出紅軍和人民群眾之間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誼。“橫斷山,路難行”,反復吟唱,強調突出紅軍行軍的艱難。PPT8課

11、件出示“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水似銀。”用比喻、夸張極寫紅軍轉戰川黔邊境所遇到的嚴酷的自然環境。“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把軍民關系比作魚水關系,說明紅軍和人民群眾之間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誼。 “橫斷山,路難行”, 反復吟唱,強調突出紅軍行軍的艱難。教師出鏡 小結:高度的語言概括,巧妙的動詞運用,貼切的比喻與夸張,長短相間、適當反復的句式,生動傳神地表現了紅軍戰士在路途難行、敵軍重兵圍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確指揮,演出了四渡赤水、飛渡烏江、威逼貴陽、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驚奇的話劇,徹底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表現了紅軍戰士在艱難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贊揚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

12、事藝術。讓我們一起大聲朗讀課文,再次感受紅軍戰士在艱難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毛主席用兵如神的軍事藝術。(同學齊聲朗誦2分鐘) 模塊五:誦讀感知過雪山草地教師出鏡雪山巍峨,草地茫茫,這是紅軍長征途中自然條件最艱苦的地方。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過雪山草地,重溫紅軍過雪山草地那段艱苦歲月,感受紅軍老前輩身上頑強堅韌的精神品質。先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然后運用我們剛學到的朗讀方法來讀課文。(同學默讀,指名讓同學朗誦,朗誦后同學點評,然后老師總結) 學以致用,這位同學能很好地把四渡赤水出奇兵一文朗讀的方法運用到這篇歌詞的朗讀上來,情感與語調的把握比較準確。PPT9前四句短句,語音低沉,語速緩慢,很好地表

13、現了雪山草地環境之險惡與紅軍處境的艱難。后六句讀得堅定、激昂,讀出了紅軍戰士鋼鐵般的意志。最后兩句在語調上我覺得比前六句還應該更高亢,因為這兩句集中體現了紅軍戰士不可屈服的堅定革命信念和崇高革命理想。PPT9課件出示前四句短句,語音低沉,語速緩慢 環境之險惡與紅軍處境的艱難。后六句堅定、激昂,讀出了紅軍戰士鋼鐵般的意志。最后兩句,熱情、高亢 讀出紅軍戰士不可屈服的堅定革命信念和崇高革命理想。朗讀的過程就是大家對歌詞內容理解的過程,請大家思考:PPT101、歌詞內容可以分為哪兩部分?請用簡潔的語言對兩部分內容進行準確的概括。2、找出歌詞的主旨句。PPT10課件出示1、歌詞內容可分為哪兩部分?請用

14、簡潔的語言對兩部分內容進行準確的概括。2、找出歌詞的主旨句。同學們的理解與概括很準確,PPT11第一部分(14行),描寫紅軍過雪山草地時遇到的極大困難。第二部分(512行),描寫紅軍戰天斗地、以野菜充饑的頑強斗志,表現了紅軍戰士力量的源泉。2、主旨句: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PPT11課件出示1、第一部分(14行),描寫紅軍過雪山草地時遇到的極大困難。第二部分(512行),描寫紅軍戰天斗地、以野菜充饑的頑強斗志,表現了紅軍戰士力量的源泉。2、主旨句: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下面讓我們共同品味歌詞的語言,找出歌詞中所用的修辭方法,并說說修辭方法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學生討論發言后

15、教師總結)剛才大家把歌詞中所用的修辭大多數都找出來了,修辭的作用也分析得挺好,現在讓我們再熟悉一下。PPT12“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用夸張手法突出了紅軍敢于戰勝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雪山低頭迎遠客”,(不直接說紅軍戰士把高聳的雪山踩在腳底下,)“低頭”、“迎”把雪山擬人化,寫出紅軍不畏艱難、豪邁樂觀的氣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悅之情。 “草毯泥氈扎營盤”, “毯”、“氈”用比喻精練生動地展現了過草地時艱難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紅軍在惡劣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不怕難”的鋼鐵意志。“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 用對偶充分表現了紅軍饑寒交迫的處境,一個“更”字,一個“越”字,再次突現

16、了紅軍“不怕難”的精神。PPT12課件出示 品味語言“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 夸張手法 突出了紅軍敢于戰勝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雪山低頭迎遠客”, “低頭”、“迎”把雪山擬人化,寫出紅軍不畏艱難、豪邁樂觀的氣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悅之情。 “草毯泥氈扎營盤”, “毯”、“氈”用比喻精練生動地展現了過草地時艱難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紅軍在惡劣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不怕難”的鋼鐵意志。“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 用對偶充分表現了紅軍饑寒交迫的處境,一個“更”字,一個“越”字,再次突現了紅軍“不怕難”的精神。教師出鏡過雪山草地這首歌描寫了紅軍戰士在百困交加的情況下,翻越雪山、穿過草地的驚世壯舉,讓我們再一次齊聲朗誦,從中感受紅軍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同學齊聲朗誦) 模塊六:拓展延伸教師出鏡長征精神不僅是一種民族精神,更是全世界共享的精神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