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環保廢舊材料在小班創美活動中的運用_第1頁
淺談環保廢舊材料在小班創美活動中的運用_第2頁
淺談環保廢舊材料在小班創美活動中的運用_第3頁
淺談環保廢舊材料在小班創美活動中的運用_第4頁
淺談環保廢舊材料在小班創美活動中的運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環保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小班創美活動中的運用摘要: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中闡述藝術活動是幼兒的一種精神成長性需要的滿足,是一種沒有直接功利性的、以活動過程本身為目的的需要的滿足。 1 當下傳統的兒童美術教育活動較為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把傳授技能技巧作為發展的目標,活動中教師一般運用臨摹、范畫作為學習的手段,幼兒只能被動接受,從而抹殺了幼兒的感官直覺認識、幼兒創造的靈感和天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 ” 2美術活動應來源于幼兒生活,讓幼兒參與實踐,培養幼兒創美活動的實踐能力。在創美活動中我們利

2、用環保廢舊材料作為教育資源,發揮蘊涵其中的教育價值。材料的創造性有利用培養幼兒的環保、創新意識;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專業素養,樹立多元開放的教育理念;同時也體現了幼兒教育的特色。關鍵詞:廢舊材料、美術教育、創造性將幼兒創造性美術活動與環保廢舊材料相結合,以“環保”為主題,教師引導幼兒探索材料之間的層層關聯,并且通過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來創造、探索,促進幼兒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建構幼兒對環境、藝術作品等多方位的審美認知能力。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包括欣賞、繪畫、手工等。在幼兒園的創造性美術教育活動中合理利用廢舊材料,對于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

3、創新意識,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有著積極作用。所謂環保廢舊材料是指不污染環境的廢棄材料,卻能用于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安全、衛生又無毒的材料。它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種類繁多。美國著名的玩具博士斯苔芬妮奧爾巴特將幼兒園使用的廢舊材料歸納為:(1)建筑用的材料:如磚塊、沙子、螺栓、纖維板、廢木材。 ( 2)縫紉用品:如帶子、扣環、手套、帽子、飾物、花邊。( 3)各種盒子:如禮品盒、帽盒、冰淇淋盒、塑料盒、鞋盒。 ( 4)廢布料:如粗麻布、棉布、幃賬、毛氈、天鵝絨。( 5)美發用品:如發夾。( 6)家具用品:如瓶蓋、廢地毯片、繩索、蛋殼、衣架、包裝材料、舊輪胎。 ( 7)家務用品:如瓶子(不易破碎的

4、)、雜品袋、牛奶箱。 ( 8)廢紙品:如硬紙板、卷軸、報紙、餐巾紙、紙盒子、吸管、包裝紙。3這種歸納與分類,考慮較為全面,可以作為我們選擇廢舊材料在創美活動中運用的一個重要參考。一、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創美活動中的利用價值材料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創造的主要載體,是美術教育的物質基礎。目前我們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材料大多數還是水彩筆、油畫棒、橡皮泥等,而運用這些材料所創造出來的作品也基本是千篇一律的。時間長了孩子們會因為沒有新鮮感而厭倦,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孩子們創造的空間,也僵化了他們的創造思維。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品類眾多,廢舊材料和自然材料都是無投入或低成本的。多樣化的操作材料和工具能

5、刺激并激發幼兒的動手欲望,使幼兒能主動的進行藝術活動的創造,相反,如果操作的材料簡單重復、 單一, 就難以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創造。 廢舊材料的合理利用,能充分體現它的教育價值: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培養其環保意識、創新意識。幼兒喜歡做中玩,玩中學,教師可以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家長的資源共同收集生活中常見的廢舊材料,靈活巧妙的滲透到美術教育中,創造出生動富有童趣的藝術作品。活動中讓幼兒懂得一物多用,使其增添“變廢為寶”的樂趣,了解環保的意義。教師也可利用廢舊材料進行隱性教育,有選擇性地對廢舊物進行創造,進而豐富幼兒園的主題環境墻面,呈現廢舊材料的“另類美” ,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

6、導者。二、鼓勵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大膽運用廢舊材料,激發小班幼兒的創造力。(一) 、在創美活動中如何選擇適合小班年齡特點的廢舊材料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 環保廢舊材料在創美活動中的投入和運用方法也有所不同。小班幼兒的主要特點以想象、幻想、猜測、直覺性思維為主,巧妙的借助一些生活化的材料進行創造。較難把握已有材料的用途和功能,因此在廢舊材料的選擇上更多的是由教師進一步的進行引導和篩選。1、根據廢舊材料的不同特性運用到美術活動中在印畫活程中我們選擇能自然成型的生活物品作為美術活動的操作工具及材料, 這樣有效的激發幼兒對美術創作活動的興趣。 而印畫的最終效果是我們所始料不及的, 如:在開展主

7、題花的活動中,孩子們帶來了一些蔬菜頭,有用蘿卜雕刻好的圖案,有白菜頭、青椒、蓮藕、花菜等。孩子們通過觀察、大膽想象,利用這些生活中最常見的廢舊材料進行藝術創作。 當這些蔬菜頭沾上顏料拓印在畫紙上時, 呈現的花型是如此美妙,孩子們驚嘆:好神奇哦!最后給這些花朵添上枝干和綠葉。此次活動讓幼兒不僅體驗了創造的樂趣,更感受了廢舊材料給我們帶來的美。又如: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常見紙袋,還可以讓孩子們進行繪畫裝飾,制作成面具,進行表演。再如:吸管的系列手工活動。孩子們能將平時喝飲料的吸管收集起來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 , , 在動腦動手的同時激發了孩子們對創美活動的極大興趣。(孩子們用收集來的紙袋自制化裝舞

8、會的面具)(毛毛蟲)(無葉花)(孔雀)2、根據教師制定的活動目標來運用廢舊材料我們可選擇的廢舊材料有很多,在選擇的同時不妨多角度的考慮下材料的用途,也 許看似很簡單的某樣材料卻能給幼兒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如:在活 動美麗的冬天中,我讓幼兒做活動的主導者,讓他們盡情的說和想,大部分幼兒都 想用雪花來表現冬天的特征,于是我們就收集了各種能表現雪花的廢舊材料,有報紙、 廣告紙、卡紙、鞋盒、樹枝、水果網兜等。活動中我制定了以發展幼兒撕、團、擰、貼 等技能為目標,循序漸進的展開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各種廢紙撕條、片,或團成雪 花,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提出要做雪人,我很高興,孩子們已經會自

9、己開動腦筋思考 如何利用這些材料了。我把班上的孩子們分成了 5組,每組6名幼兒,每組自己收集所 需要的材料,最后共同合作制作雪人。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會使用收集的瓶蓋、勺子、 夾子等廢舊材料組合成雪人娃娃,最后做出來的雪人各具特色。簡單的廢舊材料經過不 同的“變身”,成了既有創意又有情趣的作品。如:在活動我的好朋友中,讓幼兒 通過討論制作好朋友的畫像,給孩子們提供了平常不常見的紙泥,大大調動了幼兒的創 造的積極性。(紙泥制作:我的好朋友)當然,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們在探索和使用這些材料的過程中感受同一材質的材料 經過不同的組合和排列所產生不同的作品,這樣有助于拓展幼兒的思維,發揮他們的創 造性。我

10、們用紙泥制作出了一系列的作品投放到游戲區角中去 ,o(孩子們用紙泥制作娃娃家中的抽油煙機、櫥柜等)(二)、師幼共同收集廢舊材料幼兒認識周圍事物大多依靠直接感知思維,只有讓幼兒參與到收集廢舊材料的過程 中,才能真正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于是,我鼓勵幼兒和家長通過不同的途徑來收集廢 舊材料,并在美工區專門投放了一個百寶箱,孩子們可以將自己收集到的廢舊材料放進 去。有一次,妞妞帶來了一個雞蛋殼,問我:老師,我家每天都有很多這樣的雞蛋殼, 我想把它做成一只小烏龜,可以嗎?邊上的孩子們看到后紛紛圍上來說:“老師,這雞蛋殼我家也有。”“我家還有有鴨蛋殼呢。”“每天媽媽會煮2個鴿子蛋給我吃”孩子們興 高采烈地

11、議論開了。我抓住時機,鼓勵孩子們收集各種不同顏色、大小的蛋殼,比一比 誰收集的種類多。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而每次進園不忘帶一兩件自以為好玩的東西, 美工區一下子變成了 “聚寶城”。孩子們通過收集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增強了環保意識。 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廢舊材料,通過多種活動引發幼兒想象并努力嘗試創新,親自動手 操作,在不斷擺弄操作中,體會利用廢舊材料的樂趣。鼓勵幼兒獨自或與同伴合作創造 新造型,增強幼兒的成就感,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廢舊材料在創美活動中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還能豐富幼兒的想象力,促進其 創造力的發展。教育并非只是課堂的講授過程,環境的潛移默化作用也尤

12、為重要。教師 要為幼兒創設良好隱性教育環境,鼓勵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讓其感受“自然美” 、“創 新美”的魅力,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三)、師幼共同商量,變廢為寶看到百寶箱里有大量的蛋殼,我就把問題拋給孩子們:你們想用蛋殼來做些什么 呢?孩子們認真地擺弄自己收集來的各種蛋殼,探索出蛋殼會滾動、易碎的特點。有的 孩子提出,能不能畫個彩色的蛋殼呢?有的則說要做各種動物造型,最后經過商量孩子 們同意先做蛋殼拼貼畫,孩子們用碎蛋殼先在底圖上擺一擺、再粘一粘。我投放了 透明膠、固體膠、白乳膠、雙面膠等不同的材料供幼兒探索,哪種材料最適合將蛋殼粘 牢,最后通過操作探索得知白乳膠最合適。在白乳膠干了之后孩子們

13、還會把多余的蛋殼 抖掉,很快一幅活潑生動的蛋殼粘貼畫就做好了。隨著幼兒對蛋殼的不斷熟悉,制作的 難度也在不斷提升。(蛋殼拼貼畫)(蛋殼制作:可愛的小動物)對于孩子們自己收集來的材料,他們顯得格外珍惜,并更加樂于探索,擺弄廢舊材 料的過程就是幼兒大膽創造的過程,這極大滿足了幼兒的創造欲望。小班幼兒動手繪畫 的能力較弱,因此色彩鮮艷的拼貼畫能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成就感,五顏六色的畫面也 會給大家帶來美的感受。在幼兒的制作過程中,我們還注意營造一種輕松且有利于交流 的氛圍,鼓勵幼兒的創造性,用“你為什么這樣做 ?”“你又發現了什么?”“你再想想還 能做什么?”等問題來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幼兒所需要的是一

14、個有趣的活動內容和輕松 的活動形式,而我們的“美術活動材料的生活化”就是讓幼兒在廢舊材料上做做、 玩玩、 剪剪、畫畫、貼貼,使他們容易接受啟示,充分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才能。(四)、發揮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大膽地創造指南精神下的幼兒美術活動就是把“教師教授為主,幼兒被動學習”變成“幼 兒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合作”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學習和思考,例如在蛋殼娃 娃活動中,我們利用各種各樣的廢舊材料來制作蛋殼娃娃。有毛線、包裝紙、筷子等,做好的蛋殼娃娃用手偶的表演形式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當然對于小班年齡幼兒來 說,小手肌肉的發展還較不完善,常常會在制作的過程中把蛋殼捏碎,讓娃娃“受傷”.經過幾

15、次的實驗后,孩子們發現了一個好辦法,把蛋殼放在蛋托里畫上眼睛、鼻子等五 官,蛋殼娃娃不容易滾來滾去,也不容易碎。制作完之后,孩子們分組拿著不同的娃娃 玩玩、看看、說說,討論自己制作過程中所用的材料以及方法。此次活動幼兒通過自主 學習和探索,漸漸掌握了拿捏蛋殼的力度,還能將自己如何制作的過程進行簡單的描述, 我將孩子們講述的過程記錄下來并投放到美工區中讓幼兒繼續動手制作。一改以往教師示范,幼兒跟學的方法,讓幼兒邊觀察邊動手,在操作中自我建構,掌握技能,孩子們 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制作,完成作品充分展現出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才能。我 既給了幼兒探索體驗的機會,又讓幼兒進行了交流和總結,提高語言

16、表達和社會交往的能力。同時在運用各種廢舊材料的過程中,也充分讓他們自己積累經驗,開啟思路。將 “廢舊材料”與“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玩著學、學著玩,從中感 受美、體驗美、創造美。三、有利于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幼兒教師常被人比喻成蠟燭、園丁、靈魂的工程師等。而現在的幼兒教師在悄悄的 發生著變化,她們由教育的主導者變成了孩子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由重傳授向 重兒童發展的轉變;由統一的教學到個體差異教學;由重教到重學的轉變;由重結果到 重過程的轉變。幼兒教師之所以發生了這么巨大的變化是因為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我們要給孩子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和平等的氛圍,充足的可供幼兒探索的材料,

17、讓幼兒能夠自主 的學習,全面健康的和諧的發展。這樣就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要想做一名符合 新時代要求的幼兒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能技巧和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有不斷創新、勇 于開拓的精神。最重要的是,還要蹲下來看孩子,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幼兒,隨時能夠看 到每個孩子的發展,具備角色互換的能力,能夠事事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一切為了孩子, 一切從孩子出發。綱要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 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指導。” 4幼兒教師應隨時代的發展、進步,不斷提高自身 的專業素養,用開放性的眼光看待問題。不能用以往那生搬硬套的灌輸式教育,應針對幼兒的興趣、需求和身心特點,

18、利用廢舊材料作為教育資源或手段,潛移默化地滲透教 育,不斷創新發展,以取得獨特的教育效果。小班幼兒的思維跳躍性強,想象大膽而豐富。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創造出的作品新穎奇特,這就需要教師有較強的審美能力,能很好的理解并給予及時的評價。孩子們的作品盡管在技巧上比較欠缺,但是,當你換一種角度去欣賞的時候會發現,作品中的每一筆、每一劃都直接的表達出了孩子的內心感受和真實想法。因此,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欣賞的眼光去評價幼兒,哪怕是丁點兒的進步,都要加以肯定,幫助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 使他們感受到美術活動的魅力所在。 此外, 給孩子提供一個互相欣賞、 交流、學習的平臺,孩子們可以自由表達自己成功的喜悅和情感,發揮美術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幼兒藝術活動的過程就是精神創造的過程。 國內外對廢舊材料及幼兒創美教育的研究都強調:創美教育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幼兒多種能力的協調發展,有助于幼兒一生的良性發展。對廢舊材料的利用研究也是在強調我們對環保與創美的重視。注重幼兒對周圍生活的真實體驗,注重幼兒社會情感的培養。我們試圖在傳統藝術教育優勢的基礎上,樹立符合新時代的幼兒藝術教育觀念。以提高幼兒的審美、創美能力為目標, 探索多種利用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