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3456789123456X X置 地項目景觀營造質量通病解決指引(評審稿)一 質量通病 .2鋪裝精度與用材不佳 .2戶外積水與排水不暢 .11水景精度與效果不佳 .16泛堿與水斑 .22不均勻沉降 .27植物選型與品質把控 .31植物配置不當 .34戶外安全隱患 .41戶外家具處理不當 .4410 地形塑造不美觀 .4811 塑石與置石不當 .5512 附屬物隱蔽處理不到位.6013 消防通道與登高面處理不當 .6214 草坪精致程度不佳 .6615 管井綜合協調不到位 .7016 成品保護不到位 .75二 分類景觀常見問題與解決措施 .79一般硬質景觀 .79水景景觀 .101構筑物景
2、觀 .110室外照明景觀 .126私家庭院景觀 .132植栽景觀 .1521一 質量通病1 鋪裝精度與用材不佳1.1 問題分類1.1.1 不同材料之間缺乏過渡且功能不合理在材料的選擇過程中,沒有注意相互之間搭配的合理性,或未做過渡處理,破壞場所整體的美觀度和空間感受的連續性,并給后期的施工操作和維護使用帶來功能性障礙。圖 13-1 石材、路磚與卵石之間搭配不當圖 13-2 碎拼破壞小料石的線性感1.1.2 道路邊緣鋪裝材料與搭接問題道路用材選擇不佳,致使與路緣石無法合理搭接,破壞美觀度和整體線型感。另外車行道路面在靠近立緣石處容易開裂,并隨著車輛的碾壓出現翻漿和下陷。圖 13-3 路面邊緣開裂
3、下陷圖 13-4 路面與路緣石之間材料混亂1.1.3 鋪裝排版對縫不齊2由于鋪裝石材縫隙寬度控制不均勻、導致石材對縫不齊。由于在不同規格石材鋪裝排版不統一,往往在接口位置也是對縫不齊或者縫隙相互不協調。圖 13-5 排版不統一使得接口混亂圖 13-6 鋪裝排版與設計意圖不一致1.1.4 曲線收邊不整齊,收口位置容易出現碎塊景觀鋪裝常根據園林造景的需要,在平面布置上需直線與曲線相結合,若直接用規格板收邊,造成較多的切割碎塊,或者收口縫隙寬窄不統一。另在鋪裝前沒有排版定位,在收口位置出現碎料或者“破活”。圖 13-7 曲線收邊的碎塊圖 13-8 收邊材料寬窄不統一1.1.5 管井位置不合理,表面材
4、料處理不當管井對于景觀鋪裝的面層整體效果影響較大,平面位置不合理會極大的破壞場地鋪裝的整體線性美觀度,極易形成缺陷暴露的視覺焦點。井蓋表面鋪設同類材料雖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融入整體鋪裝效果,但在鋪裝方式和材料選擇上要注意盡量簡單并能合理利用井蓋的邊緣線,避免用料過雜和搭接混亂。3圖 13-9 管井位置與鋪裝平面沖突圖 13-11 管井位置不佳圖 13-10 井蓋材料過雜且搭接混亂圖 13-12 井蓋面層未作處理1.2 問題分析1.2.1 不同材料之間缺乏過渡且功能不合理(1)設計方面,在圖紙階段沒能充分把握不同鋪裝場地之間感受的差別和相互銜接,致使過渡不合理,破壞美觀度。(2)材料選擇方面,各種
5、鋪裝材料在色彩、質感和加工工藝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效果,對比效果強烈的材料組合應注意合理搭配。(3)施工環節中,未能執行設計圖紙的效果表達,工程管理人員與設計人員溝通不暢。1.2.2 道路邊緣鋪裝材料與搭接問題道路鋪裝材料與路緣石之間的搭接問題主要是由于圖紙設計工作中未能考慮到材料的實現4度,導致材料選擇不佳,后期施工時帶來很大的搭接難度,很難彌補。道路邊緣的開裂問題主要是由于立緣石構造處理不當造成。在小區內一些構造較薄的道路中發現,立緣石安裝既無基礎又沒鋪在道路基層上,而是直接放在土基上,下面僅墊干砂,外側回填雜土,造成立緣石固定不牢易向外傾斜,水從立緣石與路面間的縫隙及立緣外側進入路基土層,
6、使土層軟化,路面開裂,進而水從裂縫進入路基造成翻漿下沉。1.2.3 鋪裝排版對縫不齊(1)在圖紙設計階段,主要景觀設施(如道路、廣場等)形式與鋪裝排版形式的相互關系不明確,在圖紙上也未能反映出沖突,使得指導施工混亂。(2)施工階段,未對施工圖做鋪裝排版深化方案,施工容易出現排版對縫的不統一。(3)由于施工工藝的差別,對于鋪裝材料縫隙大小難以把握,致使難以實現排版深化圖的形式要求。1.2.4 曲線收邊不整齊,鋪裝收口位置容易出現碎塊主要是經驗積累的問題,直線與曲線的相接形式在園林景觀中比較容易出現。問題主要是定制的成型規格的鋪裝材料往往在接口的位置難以鋪成圓滑的曲線,如果一味的強拼在一起,會造成
7、很多的碎塊和“破活”。1.2.5 管井位置不合理,表面材料處理不當(1)各個專業管理人員在圖紙階段對于管井位置給鋪地景觀效果帶來的影響沒有進行充分的溝通,造成各行其是,相互影響;(2)設計階段未能深入井蓋細節,造成盲區;(3)宅間間距小,管井數量多,處理存在困難且燃氣等專業的管井協調困難;(4)施工階段未能與設計人員就材料選擇與處理方式等問題協調,造成處理不當;1.3 解決措施1.3.1 不同材料之間缺乏過渡且功能不合理各種鋪裝材料的搭配使用可以豐富景觀地面的效果,界定不同的場地和空間感受。在混合使用的過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幾點:(1)鋪裝材料在質感、色彩、圖案等方面要協調統一,對比強烈的搭接在一
8、起慎重選擇過渡方式;選擇階段盡量在圖紙設計階段確定方向,注意積累圖紙成果和后期效果之間的關系。5(2)鋪裝深化圖紙嚴格控制鋪裝平面排版樣式,尤其是過渡區域把控不同大小、材質的材料相接問題,效果不確定必須鋪設小樣現場感受。(3)施工環節中嚴格控制對縫的協調統一,靈活處理不同材料(4)兩種界面可以設定多種材質的收邊帶進行過渡。圖 13-13 不同材料混合使用要注意色彩、圖案、對縫等方面的協調圖 13-14 搭接區域可以通過多種收邊帶進行處理1.3.2 道路邊緣鋪裝材料與搭接問題(1)設計階段與施工處理上,嚴格把握道路邊緣及相搭接材料不同材質之間線型對縫及材質、色彩的統一。(2)道路鋪裝材料可以結合
9、路緣石、排水口和明溝等統一處理,既不破壞鋪裝的整體效果,又可以加強道路線型美感。(3)嚴格按道路工程的要求施工,立緣石做灰土基礎或鋪在道路的基層上,并用石灰砂漿粘結,外側用足夠厚度的灰土固定,立緣石間用水泥砂漿粘結,立緣石與路面的接縫用瀝青填塞。(4)道路較薄時可將立緣石處的基層局部加厚。6圖 13-15 大面石材和磚的搭接及對縫方式圖 13-17 路緣石與道路搭接節點及雨水口圖 13-16 路緣石與道路開口處理做法圖 13-18 卵石明溝做法做法1.3.3 鋪裝排版對縫不齊(1)在方案及擴初階段,結合整體景觀效果,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統一協調關系,合理設計鋪裝材料規格尺寸。(2)施工圖階段,進
10、一步明確鋪裝材料選擇的規格和尺寸。較難實現的排版對縫形式,工程及設計人員發現問題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選擇合理形式。(3)施工階段,根據具體景觀鋪裝方案,嚴格要求報鋪裝排版深化圖,盡量做到鋪裝縫隙對齊。對于鋪裝效果不確定的深化方案,嘗試小樣確認的方法。7圖 13-19 排版對縫統一協調圖 13-20 不同材料形式的一致1.3.4 曲線收邊不整齊,鋪裝收口位置容易出現碎塊(1)對于已有曲線邊界,如道路邊界緣石、墻體外邊線等已有構筑物的邊界線,在設計前期應該充分掌握平面定位及尺寸。施工過程中,根據景觀鋪裝設計方案,通過鋪裝深化圖的形式,以選擇合適的鋪裝面層規格尺寸以及對縫方案。選擇定制加工相應規格的
11、鋪裝材料,并通過編號的方式實現鋪裝的整體統一。(2)對于設計中的曲線收邊,可考慮采用不同顏色的同材質面層作為曲線收邊,以減少接口位置材料切割量碎塊太多的問題。圖 13-21 曲線收邊利于邊緣收口圖 13-22 不同材料的曲線形式處理81.3.5 管井位置不合理,表面材料處理不當(1)圖紙設計階段及施工前,提交的綜合管線圖相關專業集中確認,避免管井位置出現在多種材料交接處以及鋪裝敏感位置,造成后期的處理困難。(2)無法避免的管井位置,井蓋上層材料應考慮與地面鋪裝形式結合,當地面鋪裝形式為塊材時,井蓋尺寸應與地面鋪裝材料統一模數,進行對縫處理。(3)施工過程中靈活處理井蓋邊緣與鋪裝對縫的關系,如弱
12、化處理存在難度,不能很好的融入整體鋪裝中,就應該采用特殊材料的包邊處理,加強美感。圖 13-23 井蓋位置及處理示意 1圖 13-24 井蓋位置及處理示意 21.4 管控建議1.4.1 不同材料之間缺乏過渡且功能不合理(1)設計階段,景觀設計專業人員需要及時與現場工程師就不同材料的搭接問題和實現度進行協商,并提交意見與設計單位進行確認效果,確保設計的合理性和做法的可實施性。(2)施工階段,對于沒有成熟做法和把握的拼撘效果,甲方設計人員務必與工程、成本、設計師等相關專業進行鋪裝成品小樣的確認,確保目標的統一。(3)項目效果實現過程中,注意對于不同材料拼接做法的圖紙和實現工藝的積累,做圖片和文字記
13、錄,利于技術傳承和創新。1.4.2 道路邊緣鋪裝材料與搭接問題(1)圖紙設計階段,甲方設計管理人員對于復雜的道路邊緣鋪裝材料拼撘應會同工程、成本等專業人員與設計單位確認效果和實現度等問題。9(2)對于沒有成熟做法的道路邊緣多種材料搭接,必須組織結合路緣石的試排和試拼小樣,組織各個專業人員會同設計單位進行集中確認。(3)在施工階段,工程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道路工程做法標準做好基礎和固定,避免偷工減料造成后期的開裂等問題。(4)道路邊緣的排水處理,可以運用異型路緣結合排水口、排水明溝等藝術化處理,并積累圖紙做法和施工技術,便于復制和推廣。1.4.3 鋪裝排版對縫不齊(1)圖紙設計階段,鋪裝排版形式應
14、與總體的設計意圖和形式效果相適宜,如存在明顯沖突,甲方設計管理人員要與設計單位及時溝通,反復確認設計意圖及效果等問題,避免前期錯誤對效果的影響。(2)在施工階段,鋪裝排版必須通過深化圖,管理樣式與材料的選擇。工程管理人員及設計人員對于實現度和設計意圖的落實等問題進行綜合確認。(3)對于標準的鋪裝排版及對縫形式,進行試排和試拼小樣,組織相關部門人員會同設計單位進行效果確認。1.4.4 曲線收邊不整齊,鋪裝收口位置容易出現碎塊(1)在前期設計階段, 控制曲線形式與直線相交的鋪裝排版形式,相應的選擇利用實現的交接形式和材料落實在圖紙中。(2)曲線收邊位置,試拼小樣,綜合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效果的確認。(
15、3)施工過程中,收口位置,避免出現小型的碎塊,很容易破壞整體的效果。如不可避免,可以定制加工特殊規格、局部放大的鋪裝材料進行收邊,加強效果的整體統一。(4)積累可選擇的多種材料及相應的優缺點,沉淀下圖紙做法和施工技術,便于復制和推廣。1.4.5 管井位置不合理,表面材料處理不當(1)設計階段,景觀專業應前置介入,總圖階段會同相關專業為景觀鋪裝的實現創造良好的條件;在保證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對管井數量、位置進行優化設計,盡量減少室外管井數量。(2)不可避免的管井,在設計階段應在地面鋪裝圖紙中統一納入設計,如無法很好的融入整體鋪裝中去,應考慮轉換思路藝術化加強,如形成標識或項目 logo 等。(3)
16、施工階段,景觀工程管理人員應確保井蓋材料及對縫與周圍鋪裝的和諧統一。10)2 戶外積水與排水不暢2.1 問題分類2.1.1 道路、廣場積水圖 1-1 道路積水(路面不平導致積水)2.1.2 臺階面積水圖 1-3 臺階積水(臺階下平臺接口與周圍鋪裝銜接坡度不流暢或未設置截水溝)圖 1-2 車行道路積水(道路排水坡道設置不合理導致道路積水無法正常排入雨水口。圖 1-4 臺階積水(臺階下平臺接口處未設置截水溝)112.1.3 草地積水圖 1-5 草地積水(草地最終成形坡度不合理,導致草坪積水,草皮澇死。)圖 1-6 草地積水(綠地未設置排水溝渠,導致積水,影響植物生長。)2.2 問題分析2.2.1
17、道路、廣場積水(1) 道路自身鋪裝基層或面層坡道設置不合理,導致積水;(2) 道路、廣場坡度設計不合理或存在差錯,施工階段也未依據現場實測標高糾正調整,或未增加排水溝或雨水收集口導致積水;(3) 雨水口受堵而排水不暢,或雨水收集口的位置安排不合理或不夠,導致積水。(4) 道路基礎沉降,導致坡形發生變化,無法正常排水及雨水口或集水井。2.2.2 臺階積水(1) 臺階排水坡度設計不合理,或無組織排水,導致積水;(2) 臺階最前與最后一步與道路、廣場交接口的坡度銜接不流暢,導致積水。(3) 基礎發生不均勻沉降,設計排水坡形發生變化,導致無法正常排水。2.2.3 草坪積水(1) 草坪坡度設計不合理,導
18、致積水;(2) 地形沉降后未進行填補、修復,導致積水;(3) 未在最低處地表設計排水或雨水口,或豎向設計不合理,導致積水;(4) 綠地整體豎向設計過低,排水設計不充分,導致排水速度緩慢而積水。122.3 解決措施2.3.1 道路、廣場積水(1) 在道路邊尤其是與坡地、矮墻等的交界處設置截水溝,盡量分化匯水面;(2) 廣場在設計時注意好排水坡度的設計,排水坡度宜為 1%2%,尤其須注意扭曲面的出現,廣場中間可以設置隱形的排水溝;(3) 在室內與室外地坪交接處設置隱形截水溝;(4) 在剛施工完如有下雨天氣可現場觀察,必要時增加部分雨水口。圖 1-7 道路邊設置排水槽圖 1-9 廣場中間的排水溝圖
19、1-8 綠化帶邊設置排水槽圖 1-10 廣場中設置隱形排水槽13圖 1-11 室內外交界處設置截水溝圖 1-12 室內外交界處設置截水溝2.3.2 臺階積水(1) 臺階盡量單側排水,在其中一側做排水槽以形成有組織排水;(2) 注意控制臺階面坡度,宜為內高外地,以避免臺階面積水;(3) 在臺階端部與低處增設截水溝。圖 1-13 臺階下設置截水溝圖 1-14 臺階一側設置排水槽2.3.3 草坪積水(1) 嚴格控制草坪的排水坡度;(2) 易板結的土壤需改良,使其易于滲水疏水;(3) 對草坪的基礎采取一定的排水措施,如地下室頂部鋪設濾水板、濾水管或碎石濾水層等;(4) 在最低處設置雨水口,如匯水面過大
20、,需考慮增設排水溝。14(1)(2)(3)圖 1-15 草地低洼處設置雨水口圖 1-16 草地邊設置雨水口2.4 管控建議事前圖紙作業明確豎向標高關系,明確排水方式與方向;施工前需對建筑規劃中對景觀有影響的關鍵標高進行復核。事中注意放線控制標高走向和雨水收集口的因地制宜;重點控制單元出入口、主通行軸線與道路、構筑物前后、兒童活動場地、變坡點燈的排水。2.4.1 道路、廣場積水(1) 控制好排水坡度,設計時最適宜單向找坡;如場地較大可雙向找坡;如需分區域找坡,需確定好分水線,然后進行有規律的找坡;(2) 控制好基礎的沉降,如有沉降,需及時進行修復,以免積水;2.4.2 臺階積水(1) 臺階面寬長
21、度 2 米以下的單向找坡,一側設置排水槽;2 米以上的可雙向找坡,兩側設置排水凹槽;(2) 如與臺階相接的上部、下部交界口處適宜設計截水溝,尤其是臺階下部一定需設置截水溝。2.4.3 草坪積水(1) 控制好草坪的排水坡度,對匯水面大小有一定的把控,如過大可在中部設置截水溝;(2) 對草坪底部基礎增加濾水層處理,加強雨水的滲透與流通能力;尤其是車庫頂板或屋頂花園需注意此問題。153 水景精度與效果不佳3.1 問題分類3.1.1 溢水面不平圖 14-1 溢水不均勻,局部無水溢出圖 14-2 水景溢水面不平圖 14-3 溢水不均勻圖 14-2 溢水不均勻,局部無水溢出163.1.2 噴水高度、圍度不
22、一致圖 14-5 噴水方向和高度不符合設計要求圖 14-7 噴水高度和圍度不一致之二圖 14-6 噴水高度和圍度不一致之一圖 14-8 噴水高度不一致173.1.3 排水溝設置不合理圖 14-9 回水溝設計不合理,水外濺盲流3.1.4 出水頭管線暴露圖 14-11 水景噴頭外露之一圖 14-10 排水溝寬度不夠,水外濺圖 14-12 水景噴頭外露之二3.2 問題分析(1) 溢水面施工不水平,導致溢水不均勻;(2) 水簾供水流量控制不到位,導致水簾效果不佳;(3) 噴頭未調試;(4) 排水溝未考慮實際排水要求,設計寬度不夠或排水溝形式選擇不合理,導致大量水外濺;(5) 未考慮無水時的景觀效果,出
23、水頭管線未進行隱蔽處理。183.3 解決措施(1) 嚴格控制水景結構和面層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用紅外線水準儀控制水平精度;(2) 充分考慮水景的排水要求,避免一味追求效果而忽視功能要求;(3) 控制水簾的供水流量。水簾的出水厚度達至 78cm 能達到水面不斷,達到鏡面式水簾效果;若大于 8cm 就產生瀑布式水簾效果,若小于 7cm 就產生小雨式水簾效果;(4) 溢水面開設槽口,引導水流,可降低施工難度,保證水景效果;(5) 噴頭須專業人員調試;(6) 充分考慮水景無水時的景觀效果。圖 14-13 某項目水景溢水面平整度好,水簾連貫均勻圖 14-15 國外某項目跌水均勻,水匯集于下部排水溝中圖
24、 14-14 大連海中國水景溢水面采用不銹鋼,平整度好圖 14-16 國外某項目水景水景噴嘴隱藏19圖 14-17 綠城北京御園會所水景噴水高度一致圖 14-19 重慶融僑半島售樓處水景效果圖 14-21 重慶龍湖酈江水景圖 14-18 綠城海寧百合新城噴水高度 致圖 14-20 重慶融僑半島售樓處水景細部圖 14-22 重慶龍湖酈江水景細部3.4 管控建議(1) 水景石材鋪貼前,要求并監督施工單位對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溢水面石材鋪貼的施工要求及驗收標準;20(2) 鋪貼過程中,全程跟蹤檢查,不符合要求立即返工,確保每一塊鋪貼石材完成面符合要求;(3) 噴頭選擇:一般水膜噴頭的抗風性較差
25、,不宜在室外有風的場合使用;而射吸式噴頭如雪松或涌泉對水位變化較為敏感,使用時不但要注意水位變化,還要在池體設計上有相應的抑制波浪的措施,如設置較長的溢流堰或水下擋浪墻。(4) 設計階段就考慮水景噴頭效果,特別是注意管線的隱藏,并繪制節點。214 泛堿與水斑4.1 問題分類4.1.1 面層泛堿面層泛堿是指粘結層中水泥主要成份硅酸鈣在硬化過程中生成大量氫氧化鈣及其它水溶物質,氫氧化鈣等水溶物質通過毛細作用從面層的毛孔和縫隙滲透到面層表面,水份蒸發后形成白色粉末的鹽類結晶,或是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反應在面層表面結晶成為石灰狀的白色硬塊,從而污染面層的現象。圖 2-1 地面鋪裝泛堿圖 2-3 石材
26、返堿圖 2-2景觀圍墻泛堿圖 2-4 水景白華4.1.2 石材水斑石材水斑是指用水泥濕法粘貼石材時,吸濕性物質滲入石材內部后,使石材表面產生不易自然干燥的濕痕。22圖 2-5 下沉式廣場臺階水斑圖 2-6 地面石材水斑4.2 問題分析4.2.1 面層泛堿面層泛堿原因分為兩種,一種成因是濕法施工時,面層粘貼及勾縫所用的水泥在硬化過程中生成的大量氫氧化鈣及其它水溶物質通過接縫或質地松散的面層本體析出,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鈣,使面層變色;還有一種成因是砂漿、水泥漿或專用粘結劑硬化以后,如果從接縫處或其它部位連續侵入水后,水就會溶解砂漿、水泥漿或粘結劑中的可溶性物質(主要是氫氧化
27、鈣)并從面層接縫處或質地較疏松的面層本體表面多次析出與空氣中二氧化碳或碳酸作用,再次生成和積累不溶性碳酸鈣。天長日久,泛堿、白華污染便愈加嚴重。4.2.2 石材水斑(1)石材粘結劑原因石材安裝所用的水泥中堿質含量過高或使用了不當的水泥外加劑如早強劑、抗凍劑等。施工時使用過多水分由于施工時,水泥砂漿含水率不能很好的掌握,含水率越大,溶進的鹽堿也越多,容易形成水斑。(2)壓頂石未設置滴水槽壓頂石未設置滴水槽易造成雨水順石材流向墻體石材面或縫隙,與石材勾縫材料等作用形成水斑或水痕。(3)石材本身的密度差異石材由于其成分含量、形成的條件不同,不同石材的密度有較大的差異。石材的密度和孔隙率不一樣,其吸水
28、率也不一樣,密度低的吸水較大,吸水率越高石材就越容易形成水斑。23(4)養護不當直接用酸、堿清洗石板,殘留的酸與水泥中的某些氧化物作用就生成可溶性的鹽,進而吸收水分而產生水斑,而殘留的堿可直接吸收水分而產生水斑。另外,防護劑使用方法或使用品種選擇不當也是產生石材水斑的原因。(5)環境原因石材的使用環境經常有水源(持續水源)或是石材不斷處于雨淋狀態,則石材相對更容易形成水斑。4.3 解決措施4.3.1 面層泛堿防止泛堿現象產生的關鍵是如何阻止水進出面層,以預防措施為主。地面、墻面面層防泛堿措施:(1) 面層施工前,進行充分浸泡并晾干。(2) 采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作為粘結材料和嵌縫材料時,摻入一定
29、量的緩凝減水劑或防水劑。(3) 施工過程中保證粘貼飽滿、勾縫密實,以減少雨水侵入的可能。(4) 同一施工面上粘貼面磚及嵌縫材料,配比一定要準確、一致,以防止不同配合比砂漿干縮率不同而產生裂縫、空鼓,從而引至雨水浸滲。水景防返堿措施:(1) 嚴格控制結構質量,避免大量的砂漿找平層;抹灰砂漿可選用低堿水泥,并添加一定量的減水劑,減少水含量;(2) 水景石材精確下料,避免局部修補;(3) 在粘貼前,可在抹灰層上先滿刮一層防水劑,采用具有防水功能的粘貼劑進行面層粘貼;粘結層填充飽滿,不留縫隙;勾縫密實飽滿,有條件時可在接縫處施打密封膠;(4) 條件允許時可對石材采用滲透性防護劑進行六面防護處理,使其具
30、有防水性能;(5) 條件允許時可采用干掛施工工藝。(6) 需設置壓頂石滴水槽,形成有組織落水。24圖 2-7 深圳華潤中心二期水景采用雷帝防水涂膜圖 2-8 深圳華潤中心二期對白華缺陷采取措施后效果4.3.2 石材水斑(1) 在安裝施工前使用專用防護劑對石材進行防護處理,特別是石材的底面防護。(2) 石材濕貼安裝施工時應盡量減少水泥砂漿中水分的含量(即可使用半干水泥砂漿)和砂漿的用量。(3) 盡量采用石材底面刮漿法而避免采用半干砂漿基底上潑漿的方式粘貼石材。(4) 石材安裝時應設計和預留適當的水汽通道,安裝后應先保持石材拼縫內空暢,一周后再進行嵌縫處理。(5) 濕法粘貼安裝的石材應避免被雨淋濕
31、或水洗受潮,特別是剛安裝后的二至三周內應絕對禁止。(6) 條件允許時可采用石材干掛施工工藝。4.4 管控建議4.4.1 面層泛堿(1) 施工前針對面層泛堿編制專項防治方案。(2) 盡量在晴好天氣施工,避開雨天。(3) 盡量選擇質地密實的面層材料。(4) 注意控制面層材料吸水率指標。(5) 選用優質低堿水泥、水洗沙。(6) 條件允許時宜用專用粘結劑和勾縫劑。254.4.2 石材水斑產生石材水斑現象治理非常困難,因此應重在預防。(1) 發生水斑的石材以淺色石材居多,花崗巖石材居多,應注意石材選擇。(2) 粘結層材料宜選用優質低堿水泥、水洗沙。(3) 根據石材種類、安裝位置、安裝工藝的不同正確選用相
32、應的防護劑,如石材結構致密的表面可選用滲透力較強的油性防護劑;石材結構不致密的可以采用水性;采用濕貼安裝的地面石材,其底面防護可用水性六面防護劑,主要考慮防護劑對堿水的抗滲能力;采用灌漿法安裝的立面石材,其底面防護在用水性防護劑處理后,應用密封型石材養護劑再加強處理一遍。265 不均勻沉降5.1 問題分類(1) 建筑周邊容易產生沉降圖 6-1(2) 管線集中部位,容易產生沉降;圖 6-3圖 6-2圖 6-4(3) 道路沉降圖 6-527(4) 景觀構筑物沉降圖 6-65.2 問題分析(1) 建筑周邊基坑區域,回填深度較深,操作面小,難以回填夯實,如果建筑有懸挑部分,灰空間內無法保證回填密實度。
33、(2) 管線集中部位,多條管線的開挖回填質量難以保證,尤其是管線上方無法強夯,因此導致該區域容易產生沉降。(3) 冬季進行回填,回填時土塊中含有大量的冰,等到春季解凍后會造成沉降。(4) 在含水量很大的粘土或粉質粘土、淤泥質土、腐殖土等原狀土地基土進行回填,或采用這種土作土料進行回填時,由于原狀土被擾動,顆粒之間的毛細孔遭到破壞,水分不易滲透和散發。當施工時氣溫較高,對其進行夯擊或碾壓,表面易形成一層硬殼,更加阻止了水分的滲透和散發,因而使土形成軟塑狀態的橡皮土。這種土埋藏越深,水分散發越慢,長時間內不易消失(5) 道路基礎回填不密實,地下條件不一致。比如:地下車庫邊界部位,容易導致上層部位的
34、景觀基礎沉降。5.3 解決措施(1) 建筑周邊采用分層夯實法,并做環島取樣實驗后,方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如果有灰空間,將灰空間采用砌筑的方式進行封堵后回填。28圖 6-7(2) 如果建筑周邊回填采用分層夯實法難以操作,可采用灌砂法,并用水撼,直至回填土密實度達到要求;圖 6-8(3) 管線集中區域,管線在回填時可回填砂或灰土,管線施工應先回填夯實開挖回填,不可先施工管線后直接回填;(4) 回填土夯(壓)實填土時,應適當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工地簡單檢驗,一般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宜。避免在含水量過大的粘土、粉質粘土、淤泥質土、腐殖土等原狀土上進行回填。填方區如有地表水時,應設排水溝排走;有地下水應降
35、低至基底 05m 以下。(5) 橡皮土29用干土、石灰粉、碎磚等吸水材料均勻摻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水分,降低土的含水量。將橡皮土翻松、晾曬、風干至最優含水量范圍,再夯(壓)實。將橡皮土挖除,采取換土回填夯(壓)實,或填以 3:7 灰土、級配砂石夯(壓)實。5.4 管控建議(1) 在主體設計時盡量避免出現灰空間,或將其封堵;(2) 管線設計時將集中管線設計在臺階以外位置;(3) 種植土回填時需要根據土壤的密實度適當增加覆土高度;(4) 在基礎施工時,地基碾壓、夯實嚴格按照規范、設計要求的標準執行,如遇到地質情況不好或有軟弱土層時,堅決予以更換;(5) 建議排計劃時,盡量不要將土方回填工程安排在冬
36、季,冬季施工出現沉降的幾率是最高的。(6) 對上一道工序嚴格要求和驗收(總包回填基坑)306 植物選型與品質把控6.1 問題分類(1)(2)(3)植物選型差,無法滿足效果要求。苗木病蟲害嚴重。苗木土球散坨及其他損傷。圖 9-1 植物規格不合理圖 9-2 樹形較差圖 9-3 苗木機械損傷6.2 問題分析6.2.1 選型差,無法滿足效果要求(1) 招投標時技術要求不細致,導致施工單位理解偏差,價格較低,后期把控困難等問題。(2) 施工單位有僥幸心理,以次充好,現場把關不嚴格。(3) 未對苗源進行實地察看。316.2.2 苗木病蟲害嚴重(1) 未對苗木進行實地考察,及時發現病蟲害。(2) 在苗木進場
37、驗收時,未及時發現病蟲害。(3) 苗木栽植后未發現病蟲害或已發現但未及時防治。6.2.3 苗木土球散坨及其他損傷(1) 未對苗源地土質、苗木情況及栽植情況進行考察。(2) 苗源地為沙質土,土球易散。(3) 土球包裹措施和樹體保護措施不足。(4) 運輸及調運時保護措施不足。6.3 解決措施(1) 仔細審核設計細節,避免設計規格太小或不合格樹形的苗木。(2) 苗木移植前修剪原則上保留原有的枝干樹冠,只將徒長枝、交叉枝、病蟲枝及過密枝剪去即可。(3) 樹冠進行收攏,樹干進行支撐、收扎樹冠時應由上至下,由內至外,依次向內收緊,大枝扎縛處要墊橡皮等軟物,不應挫傷樹木(4) 苗木起挖時土球的大小,可按樹木
38、胸徑的 6-8 倍來確定,開挖前,以樹木為中心,按比土球直徑大 3-5cm 為尺寸劃一圓圈,然后沿著圓圈挖一寬 60-80cm 的操作溝,土球厚度不小于土球直徑的 1/3。挖到底部應盡可能向中心刨圓,一般土球的底徑不小于球徑的 1/4,形成上部塌肩形,底部鍋底形。便于草繩包扎心土。起挖時如遇到支撐根要用手鋸鋸斷,切不可用鍬斷根,以免將土球震散。(5) 土球包扎是將預先濕潤過的草繩于土球中部纏腰繩 ,2 個人合作邊拉繩,邊用棰敲打草繩,使繩略嵌入土球為度。要使每圈草繩緊靠,總寬達土球高的 1/4-1/3(約20cm)并系牢即可,在土球底部刨挖一圈底溝,寬度 5-6cm,這樣有利草繩繞過底沿不易松
39、脫,然后用蒲包、草繩等材料包裝。草繩包扎方式有橘子式、井字式、五角式三種。(6) 吊運用帶鉤鋼絲繩或雙股大繩捆土球,并在鋼絲繩或大繩里面墊上幾個小木板,以免勒破土球。吊繩可栓在樹干基部,鋼絲繩里應墊麻袋等軟材料,以免勒傷樹皮。(7) 嚴格控制每輛車的運輸數量,運輸時間等。32(8) 針對不同土質情況,及時對土球進行保護。6.4 管控建議(1) 招標時對苗木規格和樹形通過詳細數據規定和照片進行約束。(2) 通過宣講,向施工單位明確苗木效果要求。(3) 在苗源地對土質、病蟲害情況、樹形、栽植環境和道路情況等進行實地察看。苗木進場時進行嚴格把關,不符合要求的苗木堅決退場。(4) 建議苗木落地后進行驗
40、收,現場監管吊裝和栽植過程。圖 9-5 土球包扎示意圖 9-4 苗木調運示意337 植物配置不當7.1 問題分類7.1.1 選型不當關鍵點位置喬木選型不當且體量不夠前景樹樹形不美觀7.1.2 與地形關系處理不當植物栽種過高或過低,影響植物根部與地形收邊效果,嚴重時影響園區豎向、場地功能使用及排水不暢。地形偏高,經現場修正,降低地形偏低,經現場修正加土增加地形緩坡347.1.3 栽植技術不到位影響成活樹木在樓盤開發期間成活率影響栽植效果,如果大型樹木死亡更換也會對已成的賣場破壞,或無法補充同樣規格喬木。出現土方塌陷出現死苗,嚴重影響現場效果7.1.4 花卉地被處理不當花卉覆蓋密度低、局部漏土;同
41、種花卉高度生長不一致,高高低低效果不美觀;花卉與道路收邊翻土嚴重;花卉高低不整齊花卉露土7.1.5 常綠與落葉比例搭配不當常綠比例過多,空間感覺壓抑,不透氣;落葉比例過大,空間圍合感不強,空間栽植雜亂。35(2)周邊缺少常綠喬木圍合7.1.6 缺乏色彩與形態變化植物色彩過于單調,尤其是北方地區植物品種選擇范圍較小,導致在植物色彩、形態搭配上的局限,形成了植物搭配單調,無變化,千篇一律。7.1.7 背景植物天際線處理不當喬木天際線容易出現過平,銜接唐突、不流暢、斷檔等問題。背景喬木高度過于一致7.2 問題分析7.2.1 選型不當(1)植物效果管控沒能充分重視植物選型;有些地區成型苗圃極少,山苗供
42、貨不穩定,施工單位資源有限;36(1)(1)(5)(1)(2)(3)(3)(4)(5)現場植物搭配,未能做到物盡其用;運輸過程中樹形損壞嚴重;栽植后,植物剪型、打葉過度。7.2.2 與地形關系處理不當綠化、硬景分家施工時,喬木栽植未進行地形標高、坡向確認;(2)(3)施工單位樹坑開挖過深或過淺;樹木栽植后,地形不均勻沉降。7.2.3 栽植技術不到位影響成活植物栽種季節不適,反季節栽植時沒有給樹木很好的保活措施;(2)(3)(4)植物土球太小或樹木起挖、運輸過程散球嚴重;原有場地土質較差,未能及時更換;植物栽種地勢較低,根部土層積水,植物易澇死;其它專業(建筑、管線等)施工,挖掘土地對已栽種好的
43、樹木根部破壞或長期暴漏在外,或多次調整栽植位置。(6)硬景、軟景交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材料對土壤的污染,造成植物長勢不良或死亡。7.2.4 花卉地被處理不當花卉進場規格較小,土坨已“一個挨著一個”仍然有漏土;現場管理未及時到位;苗木進場規格不一致;部分補植花卉與原有花卉規格不一致;道路收邊基礎做的過大,花卉種植無法貼近道路收邊;物業清洗路面,對道路兩側花卉沖刷破壞嚴重。7.2.5 常綠與落葉比例搭配不當在自然式植物搭配過程中,常綠落葉喬木穿插種植,不同空間他們的組合比例形態會有所不同,基本數量比例為 4:6。7.2.6 缺乏色彩與形態變化種植中過于關注局部空間的綠化種植,未能從更大范圍考慮整
44、體種植效果。 導致整體形態不美觀,缺乏色彩變化。7.2.7 背景植物天際線處理不當在植物搭配的過程中,因為沒有注意到喬木層從遠處觀看的效果,導致整體天際線過于呆37板,平直,無起伏變化。7.3 解決措施7.3.1 選型不當(1)在方案、擴初階段對設計園區重點喬木進行統計,預選關鍵點喬木意向;(2)植物在施工單位招標階段,設計師進行重點喬木考察,且和施工單位明確苗木質量標準(附圖片),并作施工單位考察記錄,甲方應對施工單位提出大規格喬木運輸要求及喬木進場標準;(3)綠化施工單位定標后,及時開展重點喬木尋找工作,圃苗優先;(4)選苗確定后,施工單位提交苗木樣式確認單,設計師對進行苗木確認簽字,及時
45、運輸苗木到場假植。(5)選苗及喬木栽植時,充分發揮方案設計師力量,參與植物選型、現場栽植定位;7.3.2 與地形關系處理不當(1)喬木栽植前,設置一個地形效果、標高截止檢查時間點,集合景觀工程師及景觀設計師到施工現場對地形初整形的效果及豎向、地形坡向與道路標高關系進行檢查,確認后方可進行下步施工。(2)喬木栽植過程中,對喬木在不同胸徑下提出不同土坨大小進場要求??刂坪脝棠就鳞绯叽缗c樹坑深度,一般種植穴尺寸比土球直徑大 40 公分和深 30 公分 。(3)現場甲方人員在栽植樹木時,重點關注隨時檢查。(4)已形成過高或過低的喬木栽植,及時重新梳理周邊地形標高關系。7.3.3 栽植技術不到位影響成活
46、(1)選擇適宜季節栽植喬木,北方及周邊地區栽植喬木最佳時節為:春季 3 月上旬5 月上旬;秋季 10 月下旬11 月,冬季栽植措施適當,除增加一定成本外也能保證植物來年成活,最好避免夏季 6、7、8 月栽植喬木;(2)在投標時軟景技術標準明確栽植喬木的土球大小,植物進場栽植期間,現場管控人員嚴格管控土球尺寸;落葉喬木土球控制: 胸徑 20cm 以下其土球為胸徑的 8 倍; 胸徑 20cm 以上其土球為 150*100cm 以上。38植物在起球、運輸、栽植過程中喬木根系完好、原土球損傷度不超過 1/5、不得散球(3)在種植前,對項目現場土質進行檢查,如有需要進行土質改良(4)在投標時軟景技術標準
47、明確施工單位提供土壤梳水措施。(5)景觀施工需要與項目協調施工順序,避免施工倒置,施工反復。(6)種植施工前,管線現場放線,植物栽種不落于管線之上,防止管線壓塌造成開挖修補及移樹問題。(7)對已栽植植物根部及樹坑周邊土壤進行圍合、保護。7.3.4 花卉地被處理不當(1)在花卉進場前,甲方人員到花卉育苗基地考察施工單位育苗情況,對未來進場栽植時間把控不準的花卉,進行提前預警。通知施工單位花卉需要替換。(2)現場栽植嚴格控制密度、單只花卉規格,確保栽種后,不漏土,栽植后高度、開花基本一致,保證效果;(3)對道路收邊基礎大小提出管控尺寸要求,避免基礎過大花卉收邊與道路分離、漏土。7.3.5 常綠與落
48、葉比例搭配不當(1)在栽種前考慮好不同空間綠化圍合形式,常綠、落葉分配不同“角色”進行綠化空間塑造。39(2)植物栽種過程中,效果管理人員常到現場體驗栽植感覺,出現問題及時調整,補救。(3)隨時與設計師溝通效果,有必要時帶設計師到現場調整方案。7.3.6 缺乏色彩與形態變化(1)通過不同層次植物搭配組合,及剪型、扇狀、球類等灌木形態變化組合,削弱植物在色彩及形態上的局限性(2)在花卉層上增加色彩亮點。(3)充分利用紫葉李、楓樹和一些在季相上有變化的變色、開花、觀果樹種(海棠、李樹、山杏等)調節植物色彩形態變化的單一。7.3.7 背景植物天際線處理不當(1)在栽種前考慮好空間綠化圍合后植物高度和
49、冠幅形成的天際線效果進而指導現場施工,在施工圖紙階段可以做一些植物與建筑立面關系圖分析確定選購植物規格。(2)植物栽種過程中,效果管理人員常到現場體驗栽植感覺,出現問題及時調整,補救。(3)隨時與設計師溝通效果,有必要時帶設計師到現場調整方案。408 戶外安全隱患8.1 問題分類8.1.1 水體安全隱患(1) 景觀水體蓄水較深,且臨邊位置未設置防護欄桿。(2) 回填土區域的景觀水體,墻體下沉、水池拉裂。8.1.2 構筑設施安全隱患(1) 構筑物外輪廓材料尖角、凸出的棱角容易碰傷兒童。(2) 室外防護設施使用玻璃等易碎材料。8.1.3 電氣安全隱患(1) 景觀燈具安裝不規范,燈具光源溫度過高,易
50、灼傷兒童。(2) 景觀燈具、設備安裝過程中,電纜接頭外漏,景觀配電箱安裝位置防水性能差。圖 11-1 燈具接頭外漏圖 11-2 水下燈具安裝沒有安全距離8.1.4 行為習慣等安全隱患(1) 欄桿被人為拆除(2) 交通、游覽路線與道路交通導向不一致8.2 問題分析8.2.1 水體安全隱患(1) 在景觀水景設計階段,由于過分強調水景的“親水”性,水景臨邊位置,缺少必要的安全距離及深水區域沒有設置必要的防護欄桿。41(2) 由于居住區域景觀效果的體現,常常受到場地狹小的限制,部分大型景觀水體如景觀跌水等常設計在主體建筑的回填土區域。由于回填土施工完成后,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實現自然沉降的過程;加之主體建
51、筑基槽地基土層的擾動,造成景觀水體地基不太穩定,存在局部或者整體的沉降,帶來景觀水體質量隱患及安全隱患。8.2.2 構筑物設施安全隱患(1) 在景觀效果的實現過程中,由于目前大部分構筑物外裝飾材料都選用花崗巖石材以及鋼等較硬的材料。構筑物的邊角位置常常出現尖角、凸出物等,容易碰傷使用者。(2) 在部分景觀護欄、地下通風口外裝材料選擇時,由于對玻璃等易碎材料在人的身體接觸部位缺少安全防護處理,很容易碰傷使用者。8.2.3 電氣安全隱患(1) 在人行道等人員來往密集場地安裝的庭院燈高度距地面小于 25m,燈具固定不規范,普遍存在燈具松動、位移、積灰、銹蝕現象。一些草坪燈、埋地燈底座無泄水措施,燈具
52、容易進水。(2) 室外配電箱(控制箱)未采用戶外型,不能防水、防塵,箱內有雜物、多塵土,有的箱體銹蝕較嚴重,有的箱內接線排已銹蝕,導線老化嚴重。另外,配電箱、控制箱設置位置不規范,室外落地配電箱、柜有的設在場地低洼處,有的在綠地中為了隱蔽,未設基礎、未與地面固定等。8.2.4 行為習慣等安全隱患(1) 由于居住區景觀設施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部分景觀設施破壞?;蛐腥巳狈Π踩庾R,造成安全隱患。8.3 解決措施8.3.1 水體安全隱患(1) 在景觀設計階段,當景觀水景“親水”性與安全性相矛盾時,可參考以下途徑:在臨水位置設置淺水區域,消除安全隱患,滿足行人觀賞水景;設置 1-2m 的安全分隔帶,通
53、過種植低矮的植物或者置石阻隔行人。(2) 當需要在軟弱地基、人工回填土區域設置大型水景時,加強前期的可行性論證,42做到防患于未然。8.3.2 構筑物安全隱患(1) 景觀設施外飾面邊角處理方式上,在人的行動高度范圍內,盡量減少尖角及凸出墻外的棱角,必要的時候可以采用圓角或采用木材等較軟的材料。(2) 室外臺階、安全護欄在沒有設置安全扶手的情況下,盡量避免使用普通玻璃等易碎材料。8.3.3 電氣安全隱患(1) 根據應用場合理選擇燈具,選擇安全性能高的設備材料。(2) 在配電箱、柜的選型與設置方面,為防止人、動物與帶電部分的任何接觸,所配電箱、柜的門應牢固、上鎖。安裝在室外的配電箱柜的門應借助工具
54、才能打開,應安裝在行人不能隨便到達的場所,必要處應加設防護欄桿,箱柜門上應有警示標志。8.3.4 行為習慣等安全隱患(1) 加強施工現場成品保護管理、居住區安全管理。8.4 管控措施(1) 在居住區景觀設計階段,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根據設計成果的不同階段,針對景觀水景的安全性組織相關的討論會,做到防患于未然。(2) 在招標階段,針對水景、建筑設施等不安全因素,可要求施工單位提供相應的管理技術措施及保證措施。(3) 建立日常維護管理制度,制度要細化,切實可行。439 戶外家具處理不當9.1 問題分類9.1.1 戶外家具布置不當所布置的位置與家具實際使用功能關系不融洽,或者布置的位置影響其他景觀元素
55、功能的發揮或產生不良視覺干擾。圖 12-1 正對人流圖 12-3 影響人行道有效路寬圖 12-2 干擾主景樹作視覺焦點圖 12-4 可移至兩側柱之間9.1.2 戶外家具款式、材質、色調不適所選擇的戶外家具各小類之間以及與周邊其他景觀元素款式、材質、色調不匹配,不成體系,缺乏系列感。44圖 12-5 座椅與垃圾桶不匹圖 12-6 座椅與木格架不匹9.1.3 戶外家具工藝粗糙戶外家具主要材料加工工藝效果較差,以及戶外家具現場安裝效果不佳,細看不美觀。圖 12-7 垃圾桶生銹圖 12-9 傾斜、螺栓外露圖 12-8 戶外灶臺欠佳圖 12-10 墊木外露9.2 問題分析9.2.1 戶外家具布置不當設計
56、單位對戶外家具不重視或者重視度不夠,戶外家具布置平面質量粗糙甚至不出圖。45圖 12-11 功能重復圖 12-12 位置不佳9.2.2 戶外家具款式、材質、色調不適設計單位提供的戶外家具樣式只是簡單羅列,缺乏系列性歸整;然后實際工程過程中戶外家具多批次供貨不易確保整體效果相近、相協調。9.2.3 戶外家具工藝粗糙設計單位一般只提供戶外家具樣式參考,對其尺寸及主要材料未進行詳細說明,從而給了景觀工程分包或供貨商較大浮動余地。9.3 解決措施9.3.1 戶外家具布置不當出現戶外家具布置不當,現場盡快做出合理調整,最好事先在總平面圖上綜合各種設施(不僅限于景觀設施,包括市政路燈等),做好圖紙上的平面
57、布置工作。圖 12-13 大連星海灣(路緣外,位置得當)圖 12-14 上海大華世家(位置得當)9.3.2 戶外家具款式、材質、色調不適適宜在采購安裝前結合環境中其他設計元素選定戶外家具款式、材質、色調,以呼應環境,確保環境整體和諧。46圖 12-15 中山詹園(垃圾桶,與園區一致) 圖 12-16 深圳南海意庫(垃圾桶與燈柱同系列)9.3.3 戶外家具工藝粗糙以部品清單格式分項列明所需戶外家具外觀尺寸、主要材質規格及工藝標準。圖 12-17 上海河濱花園(工藝精致)圖 12-18 香港云頂 1 號(戶外灶具與灶臺)9.4 管控建議(1) 設計階段至少要求設計單位做到戶外家具平面布置合理、所選
58、樣式風格統一;根據項目需要,也可將戶外家具與戶內外標識系統進行統一設計,撥高項目檔次。(2) 戶外家具宜以部品清單的形式進行分項要求;另外,安裝固定節點大樣也宜詳細要求。(3) 戶外家具一般由專業廠家生產,建議戶外家具由專業戶外家具廠家落實戶外家具供應甚至安裝。47圖 16-1)10 地形塑造不美觀10.1 問題分類10.1.1 形式化造坡形式化,是指設計僅僅注重設計方案的平面效果過分追求景觀的形式意義而忽略了人的心理感受及人的活動和生活的便利性。坡地形式化之一(機械的“四葉草”構圖,滿足俯視的構圖需求,但是庭院內景觀明顯不夠豐圖 16-2 坡地形式化之二(俯視的“一片樹葉”的地形,但是庭院景
59、觀單薄。富 )10.1.2 盲目化造坡盲目化是指不根據具體的地形條件出發,有的甚至與現有地形條件背道而馳,盲目的大興土木,一味追求表面的轟動效果或者純粹迎合開發商的審美情趣,從而會導致景觀最終整體效果較差,景觀成本也大幅度提升。圖 16-3造坡盲目化之一(滿足“金山”的造景需求,圖 16-4造坡盲目化之二(滿足高爾夫地形塑造的導致,覆土高達將近 4 米,導致目標成本無謂提高。要求,覆土高達將近 3 米,導致目標成本無謂提高,且景觀效果一般。)48圖 16-5坡地銜接不好(樹的土球與整體的坡形的銜圖 16-9圖 16-7)且靠近路邊容易造成積水。接不夠順滑、流暢。 )16-8 造坡不夠人性化之二
60、(本不宜造坡的位置10.1.3 不美觀造坡不美觀是指地形最終呈現效果因為各種原因,整體線條不流暢,坡型不夠飽滿,或者對具體空間的收放未起到良好的限定等,從而導致最終呈現的坡地效果較差。造坡不美觀之一(地形平面線條不夠流暢。)圖 16-6 造坡不美觀之二(地形立面坡線不夠連10.1.4 不夠人性化造坡不夠人性化是指在造坡過程中,單純的從景觀美學的角度考慮出發,未從更深層次的考慮現實生活中坡地對住戶的影響,或地形與住戶之間的互動關系,從而會感覺坡地景觀視覺效果較好,但業主真正生活其中不是非常舒適。造坡不夠人性化之一(底層住戶基本無法采光、通風,猶于住地下室。圖 16-10 坡度不飽滿(地形不夠飽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設計驗證承包協議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折返站和終到退乘作業課件
- 2025年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R2證考試題庫
- 中國交通文化課件英文版
- 中專職業形象課件下載
- 地下車位買賣合同模板規范
- 員工股票期權授予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供暖工程承包合同
- 購銷合同完整模板
- 股權轉讓協議書2025
- 圍墻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性發育異常疾病課件
- 動態分析與設計實驗報告總結
- 清水河儲能電站施工方案設計
- 從汽車檢測看低空飛行器檢測發展趨勢
- 《短視頻拍攝與制作》課件-3短視頻中期拍攝
- 中鐵投資公司招聘筆試題
- 2024年十堰市中小學教師職稱晉升水平能力測試題附答案
- 中藥熱奄包在急性胃炎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 觀光小火車方案
- 《資本論》思維導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