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前言加強中小河流治理作為國家公共服務重點工程防洪減災的重要內容和水利建設的主要任務,已明確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2008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各地要加快編制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規劃,增加建設投入,引導地方搞好河道疏浚,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支撐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滄州市地處黑龍港流域下游,境內大小河道眾多,其中中小河流28條,滄州市境內直接入海河道就有十幾條,形成比較完整的排澇體系。由于這些河道大部分開挖于1965年,之后一直沒有再進行清淤擴挖維修治理,經過三、四十年的運行,河道淤積嚴重,排瀝能力普
2、遍下降50%80%,嚴重影響當地防洪排澇安全和農業生產,必須對現有的中小河流進行綜合治理,使其發揮排、蓄、灌等綜合效益。滄州市中小河流治理規劃,近期20082009年完成10條入海河流,遠期到2010年完成全部28條中小河流的治理任務,2009年底著手實施運東地區廖家洼排水渠入海河道治理,主要項目為河道清淤。受滄州市水務局委托,我院于2008年12月完成了南大港廖家洼排水渠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綜合說明1.1地理位置廖家洼排水渠位于滄州市境內,自西向東流經滄州市、黃驊市、南大港管理區。上起滄縣馬莊村,下至黃驊市南排河鎮,全長88.4km。1.2治理的必要性廖家洼排水渠1966年擴建至今已運用
3、42年,期間未進行過清淤疏浚,至使廖家洼排水渠河床淤積嚴重,排瀝能力降低。因此為解決上游排瀝問題,達到防洪除澇規劃的設計排水能力,興建本工程是十分必要的。1.3水文工程所在區域屬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550.5mm,廖家洼排水渠受水范圍:北至捷地減河,南至南排河,西起滄縣馬莊、東到渤海,流域面積674平方公里。1966年按三年一遇標準開挖河道,棄土按十年一遇河道開挖線外放置。1.4地質廖家洼排水渠上游屬于沖積平原,下游屬于沖積海積平原,地勢平緩。淺層地下水主要埋藏與砂壤土及粘性土裂隙中,從大范圍看屬潛水,但由于砂壤土的分布不穩定,存在粘土隔水層,故未形成統一水位,水位高程
4、上游一般低于8m,下游一般低于lm。1.5主要治理工程本次廖家洼排水渠治理工程主要為河道清淤土方工程,自黃驊市入境樁號1+10030+700,清淤長度為29.6km。詳見南大港廖家洼排水渠治理工程平面位置圖。1.6工程管理廖家洼排水渠原設計流量為68.7m3/s,本次治理設計流量68.7m3/s,基本恢復原河道排澇標準,因此仍維持原有的管理機構設置。施工組織設計本工程擬定2009年10月中旬開工,到2010年1月中旬完工,工期3個月。工程占地本次河道治理對原河道主槽進行清淤,棄土堆放及施工場地占地為臨時占地。1.9環境影響評價本次南大港廖家洼排水渠治理工程主要為河道土方清淤工程,工程的不利影響
5、主要體現在棄土和施工區臨時占地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施工期產生少量的廢水、廢氣和塵土對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經采取一定的對策措施后可以減免,對環境沒有長遠危害,待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期完成,對環境的影響即結束。因此,該工程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是可行的。1.10投資估算本次可研治理工程土方清淤202.62萬m3,施工圍堰11.7萬m3,總投資3065.38萬元。1.11效益分析廖家洼排水渠總控制流域面積為674km2,全長88.4Km。本次南大港境內廖家洼排水渠治理標準為3年一遇,設計排水流量為68.7m3/s,治理長度為29.6km,本次治理可以使上游的排瀝條件得到改善,待廖家洼排水渠按近期治理標準完
6、工后,將發揮巨大的防洪、除澇、治堿等綜合效益。水文、氣象2.1流域概況廖家洼排水渠屬黑龍港流域,全長88.4Km,受水范圍:北至捷地減河,南到南排河,西起滄縣馬莊,東抵渤海。流域面積674km2,涉及滄縣、黃驊市、南大港管理區,其中南大港段長29.6公里,流域面積294km2。廖家洼排水渠幾經治理后,排水線路為:滄縣馬莊村東起,至七里店、小王莊、東關、北關附近高阜地帶到北關插入廢引河東南至王懷莊村,沿南排河北岸至小韓莊、朱里口干溝、經葛古堂、羊三木、王徐莊、馬營、閻家房至南排河北、沿南排河向東到李家堡入海,設計流量68.7m3/s廖家洼排水渠除澇流量計算廖家洼排水渠自成排水體系,此次治理主要是
7、清淤原河槽,恢復其至1967年擴建治理后的標準,棄土仍然放置于十年一遇河道開挖計劃線外,即排澇標準為三年一遇,排澇設計流量68.7m3/s。2.3地形地貌南大港管理區位于河北省東南部,黃驊市境內,大地構造,屬新華夏系北東向斷裂結構的黃驊凹陷區。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微傾入渤海,地勢低平,地面坡降為萬分之一左右,海拔一般在1.82.5m。最高點地面高程3.9m,最低點地面高程1.4m,境內大部分土地在海潮侵襲范圍內。地貌主要特征為低平原和海岸地貌。2.4水文氣象工程所在區域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大陸度63.8%,雨熱同期。夏無酷暑,冬無奇寒。年平均氣溫12C,極端最低氣溫-19C,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26
8、.4C,極端最高氣溫40.8C。年平均無霜期194天。受海洋的影響,與同緯度的內陸地區相比,夏偏涼,冬偏暖,自然降雨,年際變化大。多年平均降水550.5mm,最高年份1964年降雨1343.5mm,最低年份1968年降雨247.1mm。年內降雨分布不均,年降雨日數的46.5%和降雨量的78.1%集中在夏季,僅7、8月份就占63.9%,春秋分別占9.6%、1.3%,冬占2.2%,春旱、夏澇,秋吊,冬少雪已成自然規律。年降雨日數少而且強度大;多年平均降雨為71天,最長達104天,最短僅25天;暴雨日數多年平均2.7天,最多8天。一次降雨境內差異很大。工程地質地形地貌廖家洼排水渠上游屬于沖積平原,下
9、游屬于沖積海積平原。地形由南西向東北微傾,坡降一般為1/10000左右。地面高程在上游周孔莊、葉家廟附近為7.0m左右,河床高程在3.0m左右,在下游入海口附近地面高程在2.0m左右,河床高程在-2.5m左右。地層巖性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區域內發育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堤基巖性主要為粘土、粉質粘土及粉土,局部為粉細砂,而堤身則為人工填土,巖性與堤身大體一致。構造與地震廖家洼排水渠位于華北斷陷帶東部,主要位于黃驊凹陷內。區域內堆積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厚度350500m。區域內基底構造線主要有大名滄州深斷裂和海興寧津隱伏大斷裂,但第四紀以來斷裂活動強度很低,活動時代較早,多為早、中更新世。根據
10、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工程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0.05g,在上游地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0s,而在下游入海口地區,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5s,本區地震基本烈度為訓可度。3.4水文地質廖家洼排水上游屬于沖積平原,下游屬于沖積海積平原,地勢平緩。淺層地下水主要埋藏與砂壤土及粘性土裂隙中,從大范圍看屬潛水,但由于砂壤土的分布不穩定,存在粘土隔水層,故未形成統一水位,水位高程上游一般低于5.0m,下游一般低于1.0m。工程任務及規模工程現狀及建設的必要性基本情況廖家洼排水渠是黑龍港流域1966年開挖的一條入海通道,上起滄縣馬莊村東起,經七里店、小王莊
11、、東關、北關、王懷莊、小韓莊、葛古堂、羊三木、王徐莊、馬營、閻家房至李家堡入海,全長88.4公里,總控制流域面積674km2。廖家洼排水渠始挖于1958年,歷經4次擴挖治理,該排水渠規模提高到設計標準3年一遇,南大港二十八、二十九排支設計流量68.7m3/s;相應排瀝水位1.53米。原設計情況如下:北尚莊排支處,設計渠底高程-1.76米,底寬38米,縱坡1/30000,邊坡1:3,流量55.4m3/s二十八、二十九排支處設計渠底高程-2.5米,底寬43米,縱坡1/30000,邊坡1:3,流量68.7m3/s。工程現狀廖家挖排水渠自1967年擴挖以來,促進了農業發展,流域內鹽堿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
12、改良,澇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1981年原滄州地區行政公署水利局,按三日降雨250毫米編制了廖家洼排水渠擴建工程初步設計,由于資金緊張沒能實施,致使廖家洼排水渠成為運東地區除澇標準最底的區域。1986年原滄州地區行政公署水利局編制了滄州地區水利規劃,將廖家洼排水渠列入治理河流之一,由于種種原因也沒能實施。目前廖家洼排水渠淤積深度達1.8米,排瀝能力明顯下降,流量36.7m3/s,相當于原設計標準的50%。4.1.3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廖家洼排水渠是為排泄黑龍港流域瀝水而開挖的人工排瀝河道,1957年,由于南大港水庫的修建,擋住了廖家洼排水渠流域的瀝水通過石碑河故道經南大港排泄入海的通道,因此開挖
13、廖家洼排水渠使瀝水改道經王徐莊、馬營、閻家房、往南注入新石碑河。1960年開挖南排河時切斷了廖家洼排水渠排水線路,于是同年在南排河北側并行開挖了廖家洼排水渠入海新干道,至此廖家洼排水渠自成排水體系。1963年,按二年一遇3日降雨96毫米設計施工,排澇流量11.98m3/s河道長34.8Km。1966年秋,河道按三年一遇標準擴建,棄土按十年一遇開挖計劃線外放置,并對海口閘進行了維修,排澇設計流量達到了68.7m3/s,河道增長至88.4Km。1981年原滄州地區水利局按三日降雨250毫米編制了廖家洼排水渠擴建工程初步設計,當時由于資金緊張沒能實施。1986年原滄州地區水利局編制的滄州地區水利規劃
14、中將廖家洼排水渠列入治理河流之一,當時由于資金緊張也沒能實施。廖家洼排水渠自1967年治理后,40來始終沒有治理,致使南大港段河道淤積深度達1.8米左右,閻家房倒虹吸處河道淤積深度達2.0米,因此為解決排瀝問題,興建本工程十分必要。4.2治理方案1986年原滄州地區行政公署水利局編制的滄州地區水利規劃中提出的廖家洼排水渠治理方案為:根據現狀淤積情況,以原設計水位為控制條件沿原主河槽擴挖河道;拆除現在的閻家房倒虹吸砌磚擋土墻,加長倒虹吸過水洞,全部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方案實施后,可以恢復該河道三年一遇排澇標準,促進農業發展,有益于農民增收,極大程度地改良鹽堿地。同時保護沿途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
15、利于社會穩定。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滄州市區域地位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2006年11月河北省第七次黨代會上,鮮明的提出了建設沿海經濟強省的奮斗目標,尤其對滄州提出了明確要求,“滄州不僅要成為河北省未來發展的新的增長極,還要成為沿海經濟隆起帶,成為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的重要戰略支撐。滄州臨海工業區要作為十一五時期全省的重點工程,成為拉動冀中南和朔黃鐵路沿線發展的新引擎”經省委、省政府同意,2007年7月由黃驊港開發區、臨港化工園區、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大港管理區和黃驊市、海興縣等滄州臨海區域組成的渤海新區正式成立。廖家洼排水渠從滄州市市區和渤海新區中間自西向東穿過,擔負著保護滄州市
16、和渤海新區的防洪任務,應該實施該方案。工程設計5.1排澇標準確定廖家洼排水渠承納上游674km2的澇水,對于當地來說應屬于瀝澇災害河道的范疇。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及保護區的社會經濟情況,廖家洼排水渠治理標準確定為近期三年一遇,遠期十年一遇。廖家洼排水渠現狀河道淤積嚴重,過水能力較低,治理工程量較大,從財力、物力及經濟的角度考慮,治理工程宜分兩期達標,近期治理規模先達三年一遇,遠期達十年一遇。依據滄州地區水利規劃(1986年),本次廖家洼排水渠治理標準按近期治理標準為三年一遇,治理規模為68.7m3/s。5.2設計依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
17、8);堤防工程施工規范(SL26098);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滄州地區水利規劃1986年原滄州地區水利局編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5.3工程設計廖家洼排水渠南大港段全長29.6km,本次可研僅對樁號1+10030+700,按設計斷面沿原河道主槽進行清淤。河道縱橫斷面以設計排瀝流量在二十八二十九排支處68.7m3/s和原設計水位不變為控制條件,采用明渠非均勻流按梯形斷面設計。詳見南大港段廖家洼排水渠治理工程縱斷面圖、廖家洼排水渠治理工程橫斷面圖。5.3.1渠道縱斷面設計廖家洼排水渠南大港清淤長29.6km,自樁號1+100至30+700。設計底高程-1.
18、496-2.5m,河底設計縱坡1/30000,設計水位2.491.5m。5.3.2渠道橫斷面設計河道橫斷面采用梯形斷面,河道糙率0.025,內邊坡系數1:3,設計水深設計底寬見河道技術指標表。南大港廖家洼排水渠治理工程河道技術指標表流量(m3/s)樁號縱坡底寬(m)河底咼程(m)水位(m)水深(m)50.730+700-29+6001/2400023.0-1.4962.493.98655.329.6+600-26+8001/2400038.0-1.6072.373.97755.426+800-22+2301/3000038.0-1.762.213.97759.522+230-18+2101/3
19、000038.0-2.0832.084.15961.018+210-12+5001/3000043.0-2.2731.884.15363.512+500-7+5601/3000043.0-2.251.723.9765.47+560-3+4201/3000043-2.3861.583.96668.73+420-1+1001/3000043-2.51.54.0工程管理廖家洼排水渠是承泄黑龍港流域上游瀝水的主要通道,必須加強管理,充分發揮效益,保障堤防安全。6.1管理機制和機構為切實加強工程管理,本工程按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的原則確定管理機構并依據水利部頒發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編制定員試行標準(SLJ7
20、05-81)確定管理人員編制。廖家洼排水渠屬市級管理河道,其管理、維修及汛期防洪任務,由所在縣(市、區)水務局及相關鎮政府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管理,并及時上報滄州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多年的工作證明,現行的管理機構設計完備合理,現有人員已滿足管理工作需要,本次設計仍維持其現有的管理體制及機構設置。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為保證堤防工程的安全和正常運行,根據堤防工程管理設計規范(SL171-96)及河北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的規定,確定工程的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分別為:管理范圍為堤腳外側30m;保護范圍為工程管理范圍以外30m。6.3管理任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的要求
21、,應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充分發揮河道的綜合效益。每年定期對工程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汛期作好雨情、水情、工情觀測,配合防汛部門搞好防汛工作。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任意破堤開口,確實因需要必須破堤時,應事先征得堤防管理部門的同意,報請上級水利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并按批準的期限保質保量地復堤,由堤防管理部門驗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條件交通狀況廖家洼排水渠上游大堤為土路,下游河段部分為瀝青路,沿途有幾座跨河橋梁,對外交通比較方便。7.1.2施工用水、用電因河道離周圍村莊距離較遠,施工戰線長,工地現場沒有電力設施及水源施工單位應自備發電機,工程用水要求采用買水方式解決。7.1.3施工打
22、壩、排水由于施工線路長,故沿河道每隔1km設置一道擋水壩,壩頂寬3m坡比1:咼4.0m。待完工后,擋水壩應徹底拆除,以保證河道原有設計斷面。7.1.4施工季節選擇本工程地處中部溫和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暖多雨,多年平均降水量557.6mm,80%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本流域汛期為6月9月,枯水期為10月次年5月,凍結日期平均在12月17日,解凍日期平均在2月8日。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春、秋兩季是施工的黃金季節。7.1.5施工計劃本工程擬定于2009年10月中旬開工,到2010年1月中旬完工,總工期3個月。施工方法清淤河段為1+40030+700,全長29.6km,河道底
23、寬23-43m。施工機械采用1m3挖掘機挖裝,8t自卸汽車運土上堤。棄土置于河道兩岸堤頂及外坡。工程占地本次河道治理是對原河道主槽進行清淤,不涉及永久占地和房屋、建筑設施拆遷。棄土堆放在河灘地以外,棄土區及施工場地占地為臨時占地。環境影響評價9.1概述9.1.1設計依據及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主要環境影響本次南大港廖家洼排水渠治理工程主要為河道土方清淤工程,其不利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本工程的棄土和施工區臨時占用部分土地,短期內對當地農業生產有一定影響;另一方面是施工期將產
24、生少量的廢水、廢氣和塵土對環境暫時產生較輕微影響,待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期完成,對環境的影響即結束。環境保護設計棄土區的土壤環境保護本次清淤工程棄土場應選擇空閑廢棄地,嚴禁占用農用耕地;施工期排水盡量向河道下游排放,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當地土地利用資源及兩岸現有水生生態環境。施工區環境保護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活廢水。可通過采取在施工區附近挖一個沉淀池,對廢水進行沉淀處理,沉淀后的廢水可排放至農田或溝邊。施工區的生活垃圾由專人及時清理,用作肥料。施工區所有臨時占地,在施工結束后,應及時進行場地清理,清除建筑物垃圾及雜物后,進行覆土整治,恢復土地原有功能。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堤防夯實
25、等機械作業噪聲,因施工區距離當地居民較遠,因此防治重點主要為施工區工作人員。要按照勞動保護的要求采取勞保措施。個別距居民較近的施工場地,應盡量避免夜間施工。施工區環境管理施工區環境管理要以環境科學為基礎,運用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技術的和宣傳教育的手段,對施工區由生產和生活引起的環境問題進行處理,協調工程建設和施工區環境保護的關系,促進文明施工。工程指揮部門應建立環境管理結構,建立環境質量報告制度和環境達標檢查驗收制度,制定施工區環境管理辦法等。參與工程建設各有關單位,均應設置專門的專職環保人,具體負責本單位的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工作。施工單位應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將環境保護納入生產計劃管理的軌道,并具體負責,監督實施污染防治工作。通過合理補償和施工結束后及時復耕,將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廖家洼排水渠治理后,提高了流域防洪排澇能力,減少上游洪瀝水對兩岸農田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教育領域對微生物的要求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中的外部合作與網絡關系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專業見解試題及答案
- 項目團隊協作中的有效機制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行政管理師考試考前沖刺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能力提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審計法規遵循試題及答案
- 綠化種植施肥方案范本
- 風險與收益的平衡在2025年證券考試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玻璃生產與應用技術考核試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強基計劃物理試題(解析版)
- 培養兒童的交通安全意識
- 鄉村醫生三病培訓課件
- 世界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溫室效應Green House Effect)英文介紹
- 年干股合作協議書簡單版
- 品牌授權工廠生產授權書合同
- (上海市)高中生物學業水平合格考試 必修1+必修2 知識點總結
- 2023年江蘇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招聘25人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九年級中考數學復習《分式》專項練習題-附帶答案
- 醫院食堂運營食堂餐飲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招標代理機構入圍服務 投標方案(技術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