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中考化學模似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空氣中含量最多且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氣體是( )A氧氣B二氧化碳C氮氣D稀有氣體2下列生產、生活中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榨取果汁B風力發電C牛奶變酸D海水曬鹽3下列物質
2、間的轉化,通過一步化學反應不能實現的是ACCOCO2BMgMgOMgCl2CCuOCu(OH)2CuCl2DNaOHNaClNaNO34下列有關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色煙霧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紅光,生成二氧化碳C電解水實驗中正、負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為2:1D一氧化碳高溫還原氧化鐵,紅棕色粉末變為黑色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發生放熱現象B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C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變化D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6下列化學用語書寫正確的是( )A2個氯原子:Cl2B3個一氧化氮分子:3NOC5個鐵離子:5Fe2+D硝酸銨
3、:NH3NO37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干冰用作制冷劑B氧氣用于氣焊C金剛石用于切割玻璃D稀有氣體用作電光源8如圖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變化I中的“一定條件”可能是升高溫度B變化過程中原子的種類和個數都沒有改變C變化中涉及的三種分子:的個數比為2:1:2D在示意圖中所有物質均為氧化物9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B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C向兩份完全相同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鋅粉、鎂粉D將水通電電解一段時間AABBCCDD10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
4、麗中國。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為保護環境,把廢舊電池深埋處理B為增加糧食產量,大量使用農藥、化肥C為節約水資源,用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D為節約資源,大力開發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理化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1)食品包裝中常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學性質_。(2)把一根6B的鉛筆芯和導線接人電路,燈泡發光,說明了石墨具有_性。(3)陶瓷餐盤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鈣(CaSiO3),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_。(4)酒精燈的火焰太小時,將燈芯撥得松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_,玻璃燈帽將燈熄滅后,尚需趁熱將燈帽再提起一次再蓋好,以保持燈帽內外_一致,下次
5、使用時,容易打開燈帽。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某純堿樣品中含有雜質NaCl,為測定該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稱取純堿樣品6 g,放入20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鹽酸26.2 g,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溶液的總質量為50 g。試計算:(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金屬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合金是在金屬中_某些金屬或非金屬,制得的具有金屬特征的材料。生鐵和鋼是兩種含碳量不同的鐵合金,其中鋼的含碳量為_。金屬的熱處
6、理有兩種方法,其中一種熱處理,能使鋼材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強,塑性和韌性降低。這種熱處理方法是_(填“淬火”或“回火”)。向氧化銅和鐵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渣中再滴加稀硫酸,沒有任何現象,則濾渣中一定含有_(填化學式)。冶煉含四氧化三鐵的磁鐵礦石,理論上能得到含雜質的生鐵的質量是_(結果精確到)。14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35時,將50g甲固體加入到75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復到原溫度后,得到溶液的質量是_g。要使25時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_。若將35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5,則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
7、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現有以下操作步驟:A 溶解;B 過濾;C 降溫結晶;D 加熱濃縮若甲固體中含有少量乙,則提純甲的操作步驟是_。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化學興趣小組做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時,往NaOH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發現溶液剛變紅瞬間又褪成無色。討論并猜想。猜想一:可能是酚酞溶液變質猜想二:可能與NaOH溶液的濃度有關猜想三:可能是酚酞溶液在滴入過程中被O2氧化甲同學認為猜想一是不對的。其理由是_。取3mL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分別滴入3滴酚酞溶液,觀察現象。得到NaOH溶液的濃度與酚酞溶液褪色時間關系如圖2所示。根據圖2所示,NaOH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8、_,酚酞溶液由紅色褪為無色的時間越短。做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時,滴加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若用做實驗的NaOH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完成該實驗的操作時間應控制在_之內。請設計實驗,驗證猜想三是否正確。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_ 5.5min酚酞溶液褪色酚酞溶液先變紅后褪色與O2_(選填“有關”或“無關”)(4)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逐滴加入稀鹽酸的過程,并不斷攪拌的目的是_,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16如圖為某家長帶著小孩在下水道井蓋小孔上點燃鞭炮發生爆炸的畫面現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氣體成分:()含可燃性氣體CO;含可燃性氣體CH1;含可燃性氣體CO和CH1用大的可樂塑料瓶裝滿水,打開瓶蓋用繩
9、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鐵鉤將礦泉水瓶倒轉,使_,將瓶提到井口迅速蓋好瓶蓋備用步驟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1)導出瓶中氣體,通過裝有_的洗氣瓶目的是除CO2等酸性氣體(2)再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目的是除去_(3)將步驟(2)的氣體導出點燃:用吸附少量無水硫酸銅粉末的石棉貼在小燒杯內壁,再把小燒杯斜罩于火焰上方;用內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于火焰上方無水硫酸銅_;燒杯內壁變渾濁證明有H2O生成;證明有_生成(作出判斷)根據上述實驗現象,甲同學認為猜想正確;而乙同學認為甲的判斷不嚴謹因為猜想_也有相同的現象如需進一步確認還應檢驗_的存在,其方法是_若需要工人進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開下水道井蓋后應首先進
10、行的操作是_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C【解析】試題分析:空氣中各成分及體積分數為: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氣和雜質:0.03%氮氣在空氣中含量最多且化學性質不活潑故選C考點: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2、C【解析】A、榨取果汁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風力發電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牛奶變酸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D、海水曬鹽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C。【點睛】解答本題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沒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物理變化,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
11、化學變化。3、C【解析】A、碳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轉化能由一步反應實現,故選項錯誤。B、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氧化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轉化能由一步反應實現,故選項錯誤。C、氧化銅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轉化不能由一步反應實現,故選項正確。D、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鈉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轉化能由一步反應實現,故選項錯誤。故選:C。4、D【解析】A.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大量白色煙,沒有霧,選項錯誤;B.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是實驗結論,不是實驗現象,選項錯誤;C. 電解水實驗中正極生成氧氣,負極
12、產生氣體為氫氣,兩種氣體的體積比為1:2,選項錯誤;D. 一氧化碳高溫還原氧化鐵,紅棕色粉末變為黑色,選項正確,故選D。【點睛】電解水時,連接電極的玻璃管內生成氣體的種類可記憶為“正氧負氫”,生成的氣體的體積比記憶為“氫二氧一”5、C【解析】A化學反應過程中都會伴隨著能力的變化,但不一定有放熱現象,故選項錯誤 ; B在化學反應中不只有燃燒反應才能放出熱量,如氧化鈣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熱,故選項錯誤;C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變化,故選項正確; D人類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如太陽能,故選項錯誤;故選C6、B【解析】A、兩個氯原子的正確書寫為:2Cl ,故A錯誤;B、3個一氧化氮分子的正確書寫
13、為:3NO 故B正確;C、 5個鐵離子的正確書寫為:5Fe3+,5Fe2+是表示5個亞鐵離子,故C錯誤;D、硝酸銨的正確寫法為:NH4NO3,故D錯誤。故選B。7、B【解析】A、 干冰升華吸熱,用作制冷劑,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B、氧氣用于氣焊,氧氣具有助燃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C、金剛石質地堅硬,用于切割玻璃,硬度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 D、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用作電光源,屬于物理性質;選項錯誤;故選:B。8、D【解析】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在變化中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關系是:【詳解】A、由微粒變化I的變化可知,分子的間隔變大了,“一定條件”可能是升高溫度,故A正
14、確;B、由微粒變化可知,原子的種類和個數都沒有改變,故B正確;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變化中反應涉及的三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1故C正確;D、由微粒的構成可知,在示意圖中有一種物質是氧氣,屬于單質,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都屬于氧化物,故D錯誤。故選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反應前后的物質種類及其原子種類等方面的關系問題,解題的關鍵是依據質量守恒、化學反應的實質并結合圖示依據相關的知識進行分析。9、D【解析】A、縱坐標是二氧化錳的質量,橫坐標是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不變,錯誤。B、加熱高錳酸鉀,固體質量減少,所以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分數先增大,反應結束后不變,錯誤。C、橫
15、坐標是金屬的質量,縱坐標是酸的質量,這屬于足量金屬等量酸的情況,最終產生的氫氣由酸的質量決定,酸的質量相等,所以產生氫氣的質量應該相等,錯誤。D、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正確。故選D。10、D【解析】A、廢舊電池深埋不能消除污染,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錯誤;B、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污染水資源,要合理使用藥、化肥,錯誤;C、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會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錯誤;D、大力開發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減少污染,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很穩定 導電 +4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 壓強 【解析】(1)食品包裝中常充N2以防腐
16、,是由于N2的化學性質很穩定。(2)把一根6B的鉛筆芯和導線接入電路,燈泡發光,說明了石墨具有導電性。(3)陶瓷餐盤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鈣(CaSiO3),鈣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x,(+2)+x+(-2)3=0,x=+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是+4。(4)酒精燈的火焰太小時,將燈芯撥得松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玻璃燈帽將燈熄滅后,尚需趁熱將燈帽再提起一次再蓋好,以保持燈帽內外壓強一致,下次使用時,容易打開燈帽。【點睛】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有:增大氧氣的濃度;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
17、1)2.2 g;(2)88.3%;(3)13.1%。【解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O2質量20g(水的質量)6g(固體質量)26.2g(稀鹽酸的質量)50g(反應后溶液的總質量)2.2 g(2)設Na2CO3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 x5.3 g 則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3)y5.85 g 反應后溶液中溶質NaCl的質量為:5.85g(6g5.3g)6.55g 則反應后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13.3%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加熱熔合 淬火 【解析】(1)合金是在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金屬或非金屬而制得的具有金屬特征的材料;(2)生鐵中的含碳量為2%4.3
18、%,鋼的含碳量為0.03%2%;(3)淬火能使鐵的硬度、耐磨性增大,塑性、韌性減弱,回火能使鐵的韌性增強;(4)向氧化銅和鐵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稀硫酸會先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當銅離子與氫離子同時存在時,鐵先和銅離子反應當向濾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沒有任何現象,說明鐵沒有剩余,則濾渣中一定含有銅;(5)設生成鐵的質量為x,x=840t能得到含雜質的生鐵的質量是866.0t。14、105 加溶質 變小 ADCB 【解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判斷物質的
19、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詳解】(1)35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40g,即在35時75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質,將50g甲固體加入到75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復到原溫度后,得到溶液的質量是30g+75g=105g, (2)25時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要使35時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成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加溶質;(3)若將35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5,析出晶體,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變小;(4)甲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所以若甲固體中含有少量乙,提純甲的操作步驟是ADCB。故答案為(1)105(2)
20、加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3)變小;(4)ADCB。【點睛】掌握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如果酚酞溶液已經變質,遇到NaOH溶液就不可能有先變紅的現象 越大 便于觀察反應發生及反應完全(或反應終點) 3.5 min 取3mL3%NaOH溶液于試管中,加熱煮沸后,在液面上方滴加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到室溫后的下方溶液中滴入3滴酚酞溶液,輕輕振蕩 無關 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充分進行) NaOH+HC1=NaCl+H2O 【解析】(1)甲同學認為猜想一是不對的。其理由是如果酚酞溶液已經變質,遇到NaOH溶液就不可能有先變紅的現象;(2)根據圖2所示,NaOH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酚酞溶液由紅色褪為無色的時間越短。由于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酚酞遇堿性物質變紅色,可利用氫氧化鈉被消耗來指示反應是否發生,酚酞剛剛變成無色時,酸、堿恰好完全反應。做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時,滴加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便于觀察反應發生及反應完全(或反應終點);根據圖2所示,若用做實驗的NaOH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完成該實驗的操作時間應控制在3.5 min之內;(3)5.5min酚酞溶液褪色,根據圖2可知,需3%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顫的健康宣教
- 礦用錨索性能參數及外形尺寸概述
- 心肺復蘇與AED急救知識培訓
- 博物館與導游講解員培訓大綱
- 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
- 北京花園鄉村建設導則
- 2025年昌都貨運從業資格證考試題庫
- 2025年呼倫貝爾道路貨物運輸從業資格證模擬考試
- 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健康宣教
- 2025年成都貨運從業考試試題及答案大全
- LY/T 2974-2018旱冬瓜培育技術規程
- GB/T 3745.1-1983卡套式三通管接頭
- 儀器儀表維保方案
- 區域經理工作手冊課件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教學)課件
- 小學三年級詩詞大會初賽比賽題目課件
- 大豆油精煉加工工藝
- 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復習課件
- 頂管工程頂進記錄表
- 上海市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問卷調查-小學生問卷-I
- 過賬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