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年級歷史導學案主備人:組員:年級主任:時間:【課題】第21課新文化運動復習目標:概述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復習重點: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和影響。【基礎知識復習】1背景政治:辛亥革命失敗后,加緊侵略中國;袁世凱復辟帝制,人民強烈反對。經濟:一戰期間,中國得到發展。思想:西方進一步傳入中國;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直接原因:袁世凱倒行逆施,掀起逆流,激進民主主義者掀起新文化運動。2興起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后改名為。代表人物:、等。活動基地:蔡元培以“”為辦學宗旨,提倡“學術思想自由”,使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主要陣地:3前期內容TOCo1-
2、5hz提倡,反對;(2)提倡,反對。(3)提倡,反對;(4)提倡,反對。后期內容:宣傳馬克思主義。4文化平民化教育界:社會教育蓬勃興起,形成。文學界:白話文得到推廣。實質: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影響積極性沉重打擊了,動搖了的統治地位。成為民主主義的和文化革新運動,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為在中國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了的發生。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局限性: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存在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傾向;未能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沒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務。【思維拓展】近代前期資產階級維新派和激進派對待孔子和儒學的不同態度及原因。【當
3、堂檢測】1.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材料表明當時的陳獨秀是()民主主義者B.馬克思主義者C.民族主義者D.改良主義者TOCo1-5hz解析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材料信息“欲脫蒙昧時代”“以科學與人權并重”可知答案為A。答案A2.1897年,中國僅出現了兩份白話報。1900年以后,白話報的數量開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間,共出版了一百多種。與這一現象無關的是()民族危機的困境維新思想的啟蒙作用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文學革命的影響解析文學革命始于1917年。答案D陳獨秀在舊思想與國體問題一文中指出:“
4、要帝制不再發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穩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為此而發起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的主要功績是()推翻了封建專制政體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動搖了傳統禮教的思想統治地位答案D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魯迅提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因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陳獨秀說:“中國文字既難傳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這表明他們()開始結合本國國情研究實際問題嚴重脫離群眾,提不出科學綱領發現中國古代文明中的缺陷和不足對中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解析材料反映的問題是消滅中國傳統文化,反映
5、了新文化運動在對中西方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絕對否定與肯定的錯誤認識。答案D5.1922年胡適開具了他心目中“中國當今十二位大人物”,其中將康有為、梁啟超、蔡元培、陳獨秀列為一組。這些人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要求實行變法救亡圖存其思想對知識界影響重大倡導實行民主與科學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解析A、D兩項是康有為和梁啟超的主張,C項是蔡元培和陳獨秀的主張。答案BTOCo1-5hz6“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動心。”在近代中國最早認識到這種現狀的是()A.資產階級維新派B.資產階級革命派C.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D.馬克思主義者答案C解析
6、從材料可以看出,作者認為維新和共和都沒有成功,都成了政治斗爭的工具,要解決這種現象,必須要喚醒民眾,主張思想領域里的解放。故選Co7陳獨秀說:“內地風氣,還是不開。各處維新的志士設出多少開通風氣的法子。排些開通民智的新戲唱起來,看戲的人都受他的感化,變成了有血性、有知識的好人,方不愧為我所說的世界上第一大教育家哩!”這表明陳獨秀認為()新文化運動應倡導戲曲改革新戲對啟蒙內地民眾更有普遍意義新戲的社會啟蒙作用最有效社會啟蒙應從內地普通民眾做起選B本題要抓住題干中的側重點,題干強調內地風氣不開,可以通過排新戲來開。D項提到的應從內地普通民眾做起,而在題干中陳獨秀則在強調內地風氣沒有開,所以與題意不
7、符。A、C兩項說法錯誤。&1918年東方雜志發表文章迷亂之現代人心。文章認為:盲目輸入西方TOCo1-5hz學說,導致國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則喪失、精神破產,造成通俗主義、平凡主義受推重,盲從歐美之風盛行。該文針對的是()A.中體西用思潮B.維新思潮C.馬克思主義D.新文化運動解析:選0從時間上1918年來判斷,從材料“盲目輸入西方學說”“造成通俗主義、平凡主義受推重”可以推斷出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后又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學說。正確答案為0中國近代史經常提到“近代化”一詞。“近代化”從生產力的角度來說,是指采用機器生產;從政治方面來說,是要求民主政治;從思想文化方面來說
8、,是主張天賦人權,要求民主權利。下列哪些運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義和團運動洋務運動A.B.C.D.解析:選B。義和團運動“挑鐵道、把線砍、旋再毀壞大輪船”,把西方帝國主義侵略與近代文明混為一談,可見不符合近代化的含義,可排除。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洋務運動涉及到近代化的三個方面內容。故選B。高頻考點突破練一一練規范意識10.新文化運動除了宣傳“德先生”和“賽先生”,還開始了一場道德倫理革命。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吾國今日道德之根本問題,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舊道德之觀念,而建設今日因時制宜新道德之標準。就目前之情勢觀之,應規定者約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義,以平等博愛諸德實行之;
9、(二)發達個人之利己心;(三)主張極端之自由思想。吳康論吾國今日道德之根本問題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輸入吾國,最初促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相形見絀,舉國所知矣;其次為政治年來政象所證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令以往,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此而不能覺悟,則前之所謂覺悟者,非徹底之覺悟,蓋猶在惝恍迷離之境。吾敢斷言曰:倫理的覺悟,為吾人最后覺悟之最后覺悟。陳獨秀吾人最后之覺悟材料三我們今日的環境,真是不幸極了:社會的種種組織、風俗、制度,都是過渡時代、“青黃不接”一一新文化未能完全產出,舊道德已宣告破產;使得國內的軍政、民政以及工商百業,都顯出一種黯淡凋零的狀態,比之歐洲黑暗時代,也差不多。左立夫中學畢業生的切身問題請回答:據材料一,作者所說的“舊道德觀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標準”的思想來源又是什么?(4分)據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國人漸趨覺悟的發展階段。結合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說明“道德倫理革命”出現的原因。(8分)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指出當時中國道德倫理建設存在的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聊城市東方中學2025屆初三第五次檢測試題語文試題含解析
-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電子商務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市場營銷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市高新區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統一檢測試題初三英語試題含答案
- 湖北民族大學《現代生物學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昌職業學院《數字信息檢索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生態學原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寧學院《通信仿真》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第四聯盟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B卷)含解析
-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新媒體文案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達州市普通高中2025屆第二次診斷性測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生牛肉市場銷售渠道與未來盈利模式預測研究報告
-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互動課堂教學設計寶典(統編版2024)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21校初三一模英語試題及答案
- 白石洞等四座水庫水資源特許經營項目實施方案
- 2025年承包商入廠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5A
- 《民航飛機航電設備故障檢測與診斷》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年廣東公需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試題及答案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19904
- 防極端天氣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2025湖北隨州國資本投資運營集團限公司人員招聘27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