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附答案解析_第1頁
大學心理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附答案解析_第2頁
大學心理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附答案解析_第3頁
大學心理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附答案解析_第4頁
大學心理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大學心理學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班別_ 姓名_ 成績_要求:1、本卷考試形式為閉卷,考試時間為兩小時。2、考生不得將裝訂成冊的試卷拆散,不得將試卷或答題卡帶出考場。3、考生只允許在密封線以外答題,答在密封線以內的將不予評分。4、考生答題時一律使用藍色、黑色鋼筆或圓珠筆(制圖、制表等除外)。5、考生禁止攜帶手機、耳麥等通訊器材。否則,視為為作弊。6、不可以使用普通計算器等計算工具。一、填空題(共10小題,每題2分,共20分)1、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統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一般認為,情緒是以個體愿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_。2、情緒是一種內部的_,但在情緒發生時,

2、又總是伴隨著某種外部表現。這種外部表現也就是可以觀察到的某些行為特征。3、面部表情是指通過眼部肌肉、顏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變化來表現各種情緒狀態。人的眼睛是最善于傳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達人的各種不同的_和情感。4、口部肌肉的變化也是表現_的重要線索。例如,憎恨時“咬牙切齒”,緊張時“張口結舌”等,都是通過口部肌肉的變化來表現某種情緒的。5、人臉的不同部位具有_的表情作用。例如,眼睛對表達憂傷最重要,口部對表達快樂與厭惡最重要,而前額能提供驚奇的信號,眼睛、嘴和前額等對表達憤怒情緒很重要。6、口部肌肉對表達喜悅、怨恨等情緒比眼部肌肉_;而眼部肌肉對表達憂愁、驚駭等情緒則比口部肌肉重要。7、人在不

3、同的_狀態下,身體姿態會發生變化,如高興時“捧腹大笑”,恐懼時“緊縮雙肩”,緊張時“坐立不安”等。8、手勢通常和_一起使用,表達贊成還是反對、接納還是拒絕、喜歡還是厭惡等態度和思想。9、除面部表情、姿態表情以外,語音、語調表情也是表達_的重要形式。朗朗笑聲表達了愉快的情緒,而呻吟表達了痛苦的情緒。10、面部表情、姿態表情和語調表情等,構成了人類的_交往形式,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稱之為“身體語言”。二、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1、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去實現預定目標的( )。A.自然科學B.生物學C.心理傾向D.地理學 2、意志是決策心理活

4、動過程中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集中表現,在人主動地變革現實的行動中表現出來,對行為有發動、堅持和制止、改變等方面的( )作用。A.控制調節B.物理現象C.自然現象D.物理現象 3、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支配行動去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是人類特有的( ),也是人的意識能動性的表現。A.心理現象B.心理狀態C.自然現象D.物理現象4、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支配行動,克服困難,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即人的思維過程見之于行動的( )。無意識的本能活動、盲目的沖動或一些習慣動作都不含有或很少有意志的成分。A.認識過程B.情感過程C.意志過程D.心理過程5、人類特有的有(

5、 )、有目的、有計劃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動的心理現象。其過程包括決定階段和執行階段。A.意識B.情感C.心境D.應激 6、意志的調節作用包括發動與預定目的相符的行動以及抑制與預定目的矛盾的( )和行動兩方面。A.愿望B.不穩定C.固定D.不固定7、人的行動主要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行動。在從事各種實踐活動時,通常總是根據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先在( )里確定行動的目的,然后根據目的選擇方法,組織行動,施加影響于客觀現實,最后達到目的。A.客觀B.發展C.實踐D.頭腦8、我們生活工作中常常如( )、計劃、實施乃至娛樂消遣行為等,都需要程度不同的意志過程的參與,但并不代表這一切都需要“克服困難”,或者說有

6、一種困難的感覺。A.性格B.決策C.能力D.興趣9、意志是人的( )能動性的集中表現,是人類特有的心理現象。它在人主動地變革現實的行動中表現出來,對行為(包括外部動作和內部心理狀態)有發動、堅持和制止、改變等方面的控制調節作用。A.物質B.精神C.意識D.制度10、人的行動是由各種不同的動機決定的,這些( )是為了保證生存和滿足各種需要而產生的。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或社會有某種需要時,就會產生滿足需要的愿望,從而進一步有意識地確定追求的目的,擬定達到目的的計劃,并作出行動。A.客觀事物B.動機C.意志過程D.情感過程11、( )行動不同于生來具有的本能活動和缺乏意識控制的不隨意行動,而是屬于受意

7、識發動和調節的高級活動。人的生活、學習和勞動都是有目的的隨意行動,都是人類所特有的意志行動。A.意志B.情感C.心理D.意志12、意志的( )就是人對于自身行為關系的主觀反映。它構成人的主觀意識的第三種基本形式。A.本質B.創造能力C.認知能力D.元認知能力13、意志包括感性意志與( )意志兩個方面。A.服從B.從眾C.理性D.暗示14、感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感性刺激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實踐活動中對于感性刺激的克制能力和( )能力,如體力勞動需要克服機體在肌肉疼痛、呼吸困難、血管擴張、神經緊張等感性方面的困難與障礙。A.興奮B.行為主義學C.認知學D.人本主義學15、理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

8、)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實踐活動中對于第二信號系統刺激的克制能力和興奮能力,如腦力勞動需要克服大腦皮層在接受第二信號系統的刺激時所產生的思維迷惑、精神壓力、情緒波動、信仰失落等理性方面的困難與障礙。A.理性刺激B.條件反射C.暗示D.服從16、意志既要考慮客觀事物本身的運動狀態與變化規律,還要考慮主體的利益需要,尤其要考慮人對于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它是一種非中性的而且是能動的、創造性的反映活動。A.服從B.能力C.從眾D.暗示17、人為了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種事物的事實關系,其次要掌握這些事物對于人的價值關系,再要掌握每個行為的( )并且判斷、選擇、組織和實施一個最佳的行動方案。

9、A.價值關系B.社會知覺C.社會態度D.社會歸因 18、知、情、意(即認知、情感與意志)的辯證關系在根本上取決于( )、價值關系與行為關系的辯證關系。A.弗洛伊德B.華生C.馬斯洛D.事實關系19、行為關系是一種特殊的價值關系,意志是一種特殊的情感。從廣義角度來看,知、情、意都是一種認知活動,只是各自側重于不同的角度,情感側重于從( )角度進行認知,意志側重于從行為效應的角度進行認知。A認識過程B.感情過程C.意識過程D.意義的20、認知一般是以抽象的、精確的、邏輯推理的形式出現,情感一般是以直觀的( )、模糊的、非邏輯的形式出現,意志一般是以潛意識的、隨意的、能動的形式出現;認知主要是關于“

10、是如何”的認識,情感主要是關于“應如何”的認識,意志主要是關于“怎么辦”的認識。A.色覺B.直觀的C.感覺D.統覺三、名詞解釋(共8小題,每題2分,共16分)1、意志的決定階段:2、選擇性注意:3、持續性注意:4、分配性注意:5、無意注意:6、有意注意:7、有意后注意:8、注意的穩定性:四、判斷題(共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注意的廣度就是注意的范圍,是指同一時間內能清楚地把握對象的數量。影響注意廣度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知覺對象的特點,二是個人知覺活動的任務和知識經驗。2、( )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對象。注意的分配對人的實踐活動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3、( )

11、注意的轉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據新的任務,主動地從一個對象或活動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活動上去。4、( )注意的品質包括:注意的范圍,即一瞬間意識能把握的事物的數量;注意的穩定性,即注意能否較長時間地集中于某一事物上;注意的轉移,即注意能否根據需要較快地從一事物轉移到另一事物上;注意的分配,即能否同時把注意分配到兩種或幾種事物上。5、( )注意障礙是指注意過程中發生的心理障礙。6、( )患者主動和被動注意的興奮性減弱,以致注意容易疲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從而記憶力也受到不好的影響。多見于神經衰弱癥狀群、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意識障礙時。7、( )患者的注意范圍顯著縮小,主動注意減弱,當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時

12、,不能再注意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見于有意識障礙時,也可見于激情狀態、專注狀態和智能障礙患者。8、(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9、( )同學們可以訓練自己在視覺中一段時間內盯視一個目標,而不被其他的圖像所轉移。10、( )同學們都會意識到,我們理解的事物、有興趣的事物,當我們去探究它、觀察它時,就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五、簡答題(共6小題,每題4分,共24分)1、需要的含義?2、生理狀態的含義?3、情境的含義?4、情感的效果性的含義?5、自然性需要的含義?6、社會性需要的含義?六、論述題(共1小題,每題10分,共10分)1、簡述從小事開始鍛煉自己的意志?參考答案一、填空

13、題(共10小題,每題2分,共20分)1、心理活動2、主觀體驗3、情緒4、情緒5、不同6、重要7、情緒8、言語9、情緒10、非言語二、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1、C2、A3、A4、D5、A6、A7、D8、B9、C10、B11、A 12、A13、C14、A15、A16、B17、A18、D19、D20、B三、名詞解釋(共8小題,每題2分,共16分)1、意志的決定階段,也是意志行動的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首先要解決動機斗爭的問題,然后是確定行動的目的和選擇達到目的的方法。2、是個體在同時呈現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中選擇一種進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3、指注意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在某個客

14、體或活動上,也叫注意的穩定性。4、是個體在同一時間內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物進行注意,或將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動中。5、無意注意也稱不隨意注意,是指事先沒有預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點和人本身狀態。6、有意注意也叫隨意注意,它是指有預定目的,需要做一定努力的注意。7、有意后注意也叫隨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覺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地注意,也稱為隨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從特征上講,它同時具有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8、注意的穩定性是指在同一對象環境或同一活動上的注意持續時間。狹義的注意穩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對象上的時間。廣義的注意

15、穩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動上的時間。四、判斷題(共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1、對2、對3、對4、對5、對6、對7、對8、對9、對10、對五、簡答題(共6小題,每題4分,共24分)1、答:需要是有機體在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對客觀事物的某種要求。它往往以內部的缺乏或不平衡狀態表現出其生存和發展對于客觀條件的依賴性。2、生理狀態是指個體產生需要時的內部狀況和生理因素,主要是有機體生理上某種東西的缺乏而產生的一種生理上的不平衡狀態。如血液中血糖含量減少,有機體就產生一種緊張感、饑餓感,于是產生一種進食的需要。3、情境是指誘發或增強需要產生的外界刺激。在情境中,誘發需要產生的最強有力的因素是目標對象即是滿足個體需要的對象。4、情感的效果性是指一個人的情感在其實踐活動中發生作用的程度。情感效果性高的人,任何情感都會成為鼓舞其進行實際行動的動力。5、 自然性需要也稱生物學需要,它包括飲食、運動、休息、睡眠、排泄、配偶、嗣后等需要。這些需要主要由機體內部某些生理不平衡狀態所引起,對有機體維持生命、延續后代有重要意義。6、社會性需要是人們特有的需要,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各種經驗積累所獲得的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