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年級傳統文化下學期教案教學設計(下冊)第五單元 齊魯名人 一、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介紹了古代齊魯大地上所涌現出的幾個有代表性的名人,他們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用偉大的思想來引導我們,教育我們。這一單元共有五課組成,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孔子、孟子、曾子、墨子等四位齊魯名人。課文介紹了他們的政治主張,闡明了他們所做的歷史貢獻,并引導學生積累他們的名言,講解他們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名人的為人處世,學習名人的優秀品質,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二、學習目標: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具體聯系實際弄明白課文的意思。3使學生感受名人的為人處世,學習名人的優
2、秀品質,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三、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感受名人的為人處世,學習名人的優秀品質,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四、教學準備:課件;資料。五、教學時間:5課時(上學期已經完成2課時) 17 孟子 一、教材分析:本課通過對孟子本人以及其重要思想的介紹 ,讓學生初步了解這位圣賢的思想,感悟名人,培養學生的 民族自豪感,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戰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傳后世。二、學習目標:1能夠正確流利
3、的朗讀課文。2學生初步了解這位圣賢的思想,感悟名人,培養學生的 民族自豪感。 3培養學生查找資料的 能力和朗讀能力。4通過教師的 點撥和補充,在,孟子的感召下,喚起學生內心最原始的善良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2學生初步了解這位圣賢的思想,感悟名人,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通過教師的點撥和補充,在孟子的感召下,喚起學生內心最原始的善良. 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學生收集資料。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師:(出示圖片)圖上的老者,大家認識嗎?對他就是今天我國古代的圣賢-孟子,關于孟子你有什么了解。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4、。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戰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傳后世。3是啊,孟子是我國人民的驕傲,他有“亞圣”之稱。4指名讀課本的第一自然段。5孟子就是我們山東人,故鄉就在我們的山東鄒城,作為山東人,更應該向孟子學習。孟子也有許多的故事呢。6斷機教子”,講的是孟母鼓勵孟子讀書不要半途而廢的故事。孟子少年讀書時,開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學回家,孟母正坐在機前織布,她問兒子:“論語的學而篇會背誦了嗎?”孟子回答說:“會背誦了,”孟母高興地說:“你
5、背給我聽聽。”可是孟子總是翻來復去地背誦這么一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孟母聽了又生氣又傷心,舉起一把刀,“嘶”地一聲,一下就把剛剛織好的布割斷了,麻線紛紛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親把辛辛苦苦才織好的布割斷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問母親出了什么事。孟母教訓兒子說:“學習就像織布一樣,你不專心讀書,就像斷了的麻布,布斷了再也接不起來了。學習如果不時時努力,常常溫故而知新,就永遠也學不到本領。”說到傷心處,孟母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孟子很受觸動,從此以后,他牢牢地記住母親的話,起早貪晚,刻苦讀書。孟母施教的種種作法,對于孟子的成長及其思想的發展影響極大。良好的環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
6、禮儀風習的熏陶,并養成了誠實不欺的品德和堅韌刻苦的求學精神,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發展打下了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師:怎么樣,好聽嗎? 學習課本上的故事 1課本上也有關于孟子的故事,自己讀讀。2學生自由讀故事。3指名讀故事 4討論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5是啊,孟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的同情心和 愛心是天生的。三、學習名言 1孟子還有許多的名言呢。自己讀讀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交流自己的感受。三、朗讀課文。1指名讀孟子。2齊讀孟子。四、
7、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交流資料 師:前面,小朋友們已經讀通了課文。現在來交流自己準備的資料。孟子的性格:孟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也不得不和先師孔子一樣,不辭勞苦,周游列國,批墨倡儒,游說諸侯,以實現儒家仁政愛民的政治主張。孟子先后游歷了宋、齊、梁、滕,與齊宣王、梁惠王、梁襄王、滕文公等都有交往、交談。在宋國,孟子一直沒有主動去晉見宋君,對此孟子的學生公孫丑不解,孟子解釋說:我不是宋國的卿相臣下,只是客居的文人,宋君不來見我,說明他對我的學說有一定保留,這種情況下主動上門晉見,有討好取悅之嫌。孟子還說到:裝成笑臉,巴結別人,是一件比在莊稼地里干活還累人的事情。孟子在宋期間,一直沒跟宋君見面
8、。誰若挾貴相交,絕對免談。這就是孟子的性格。在齊國,有一次孟子問齊宣王:假如你的一位大臣要出遠門,把自己的妻子、兒子托付給自己的一個朋友照顧,等他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妻兒都在挨凍受餓,這樣的朋友還能交嗎?宣王說:不能交。孟子又問:假若你的大臣不能很好地管理他的下屬,怎么辦?宣王說:免了他。孟子說:那么好!一個國家得不到很好的治理,這個國君應該怎么辦?這一下把齊宣王逼到了墻角,只能顧左右而言他了。像魯迅說的,今天天氣哈哈哈。面對國君,直言無忌,后世所謂犯言直諫,孟子實開先聲。平視權貴,平等交流,這就是孟子的性格。在魏國,梁襄王繼位,孟子晉見,出來后有人相問,孟子語出驚人:“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
9、知所畏焉。”就是說,一看就不是個做君主的樣子,通過交談,發現他是一個狂妄無知、崇尚武力、毫無敬畏之心的人,指望這樣的人施行仁政是靠不住的。孟子很快便帶著弟子們離開了魏國。道不同不相謀。這就是孟子的性格。在滕國,孟子帶著弟子們住在滕國的上宮。宮里面有織麻鞋的,他們放在窗臺上的麻鞋不見了,便懷疑是孟子的學生給藏起來了,于是便來找孟子質問。孟子很生氣,說:你以為我的學生大老遠地從鄒國跑來,就是為了偷你們的麻鞋嗎!孟子就是這樣,不管對誰,說話都是很直率的。這就是孟子的性格。作家畢四海先生來鄒城時,我陪他在孟廟里散步,他說了一句很有感慨的話:站在這里,我分明感受到了形成中國知識分子性格的歷史淵源。討論對
10、孟子的認識 觀看與孟子相關的圖片,說出故事 孟母斷機教子 孟子講學 孟母三遷 板書設計:17 孟子 亞圣 儒家學派代表 孔子人稱圣人,孟子人稱亞圣。三字經里面說:“子不學,斷機杼”,即時講的這個故事。讓孩子交流課下搜集的資料。18 曾子 一、教材分析:本課通過對曾子的生平、孝道和品行的介紹,讓學生初步了解這位圣賢的思想,感悟名人,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有山東平邑縣和山東嘉祥縣兩說,尚無定論)人,是黃帝的后代,也是夏禹王的后代,是鄫國(繒國)太子巫的第五代孫。父親曾點(曾皙),母親上官氏。生于公元前505年
11、(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生于東魯,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因之,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二、學習目標:1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2學生初步了解這位圣賢的思想,感悟名人,培養學生的 民族自豪感, 3培養學生查找資料的 能力和朗讀能力。4通過教師的 點撥和補充,在曾子的感召下,喚起學生內心最原始的善良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2學生初步了解這位圣賢的
12、思想,感悟名人,培養學生的 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通過教師的 點撥和補充,在曾子的感召下,喚起學生內心最原始的善良. 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學生收集資料。五、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曾子簡介: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齊國欲聘之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辭而不就。曾提出“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祖先),民德歸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養)”的主張。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即“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3指名讀課本的第一自然段。4曾子性情沉靜,舉
13、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二、學習課本上的故事 1課本上也有關于曾子的故事,自己讀讀。2學生自由讀故事。3指名讀故事 4討論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5是啊,曾子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做個有責任心的孩子。三、學習名言 1曾子還有許多的名言呢。自己讀讀。2交流自己的感受。三、朗讀課文。1指名讀曾子。2齊讀曾子。四、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交流資料 師:前面,小朋友們已經讀通了課文。現在來交流自己準備的資料。曾子的思想:政治觀孔子是以政治為軸心,以倫理道路為本位,來構筑其“仁”學體系的。孔門弟子概莫能外。但也必須看到,即使同一學派,不僅在性格、經歷上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就是在思想上也有一定
14、的差異性。曾參為孔子的后進弟子,入學時間上的延誤,魯鈍的天資,在其思想成熟的時間上落后于其它弟子,但另一方面,又具有更深邃、更有耐力的特點。特別是孔子去世后,曾參獨立生活實踐的幾十年間慢慢消化夫子教誨,結合自己的經驗所得,從而對孔子學說的某些方面予以推進。五、觀看與曾子相關的圖片,說出故事。1不茍同權貴的君子品格 2修齊治本的政治理想 3天人觀中的“人為貴”思想 曾子天圓認為毛蟲羽蟲是陽氣化生的,介蟲、鱗蟲是陰氣化生的。人是倮生的,無羽毛鱗甲,乃是稟陰陽精氣而生。這就明顯地突出人在萬物天地中的地位。這正是儒家思想的特點。曾子大孝說:“天之所生,地之所養,人為大矣。”認為人是天地間最偉大的,“天
15、地之性為貴”(孝經)。小戴禮記禮運中說:“人者五行之秀氣也。”荀子繼承并發展了這一思想,認為人不是順應自然,屈從于自然,而是能動的改造自然。“從天而傾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發現并重視人的作用,這是儒家思想的精華。 板書設計:18 曾子 不茍同權貴君子品格 修齊治本 政治理想 補充資料:曾子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思想道德營養。曾參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曾參以他的建樹,終于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
16、、子思子比肩共稱為五大圣人。師小結:在人類中又應該發現推舉聰明睿智的人,尊重人才。曾子天圓講毛蟲中最突出的是鱗,羽蟲中最突出的鳳,介蟲中最突出的是黽,鱗蟲中最突出的是龍,倮蟲中最突出的是圣人,只有圣人才能役使鱗鳳黽龍。所以圣人是祭祀天地、山川、鬼神、宗廟的祭主,是人中之杰。進而倡導圣賢思想。墨子 一、教材分析:本課通過對墨子的生平、主張的介紹,讓學生初步了解這位圣賢的思想,感悟名人,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墨子主要內容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墨子死后,墨家
17、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二、學習目標:1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2初步了解墨子的生平、主張。3培養學生查找資料的 能力和朗讀能力。4通過教師的 點撥和補充,在墨子的影響下,引導學生愛人嚴己,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2學生初步了解這位圣賢的思想,感悟名人,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教學難點:通過教師的 點撥和補充,引導學生愛人嚴己,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學生收集資料。五、教學時間:1課時。六、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墨子畫像 墨子,約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魯
18、人。墨子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創立墨家學說,并有墨子一書傳世。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主要內容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項,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墨子死后,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 (俗稱 魯班 )相比。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經從師與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
19、,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來逐漸對儒家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墨家是一個宣揚仁政的學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一個學派,并列“顯學”。3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余力的反對兼并戰爭。4墨家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密紀律的團體,最高領袖被稱為“巨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指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旋轉腳跟后退。5為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弟子達到數百人之多,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
20、、魯,北到鄭、衛,南到楚、越。6老師讀課文并講解。7學生讀課文。二、學習課本上的故事 1課本上也有關于墨子的故事,自己讀讀。2學生自由讀故事。3指名讀故事 4討論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5是啊,墨子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愛人嚴己,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三、學習名言 1墨子還有許多的名言呢。自己讀讀 2交流自己的感受。四、朗讀課文。1指名讀墨子。2齊讀墨子。五、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交流資料 師:前面,小朋友們已經讀通了課文。現在來交流自己準備的資料。墨家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密紀律的團體,最高領袖被稱為“巨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指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
21、說至死也不旋轉腳跟后退。六、觀看與墨子相關的圖片,說出故事。板書設計:19 墨子 愛人嚴己 勤儉節約 補充資料: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公輸班 (俗稱 魯班 )相比。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經從師與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來逐漸對儒家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墨家是一個宣揚仁政的學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一個學派,并列“顯學”。第六單元 詩歌誦讀(二) 一、教
22、材分析:本單元是一個勸勉人們珍惜時間的詩歌誦讀主題單元。這一單元共安排了三課,每課安排了一首古詩,主要由古詩正文、解析、拓展活動三部分內容組成。本單元古詩都從不同的角度勉勵人們珍惜時光、好好學習。第20課讓學生感受時光一去不復返、時間不等任何人的緊迫感;第21課偶成勸告學生要珍惜時間;第22課讓學生感受“今日事,今日畢”的含義。這幾首古詩勸勉學生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對于激勵他們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具有重要意義。二、學習目標: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誦古詩,了解古詩的意思。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借助插圖理解古詩里包含的意思。3練習背誦這幾首古詩。4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勸勉學生要珍惜時
23、間、勤奮學習,好好讀書,養成珍惜時光的好習慣。三、教學重點、難點:1練習背誦這幾首古詩。2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勸勉學生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好好讀書,養成珍惜時光的好習慣。四、教學準備:課件 五、教學時間:6課時 20 雜詩 學習目標 1對照“解析”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了解雜詩的意思。2練習背誦這兩首詩。 3學會借助插圖理解古詩里包含的意思。4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勉勵自己珍惜時光,好好讀書,養成珍惜時光的好習慣。二、教學重點:1練習背誦這首詩。2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勉勵自己珍惜時光,好好讀書,養成珍惜時光的好習慣。三、教學難點:領悟詩歌大意,懂得美好的時光一
24、去不復返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對照“解析”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了解雜詩的意思。2練習背誦這首詩。 二、教學重點:1練習背誦這首詩。2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勉勵自己珍惜時光,好好讀書,養成珍惜時光的好習慣。三、教學難點:領悟詩歌大意,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導入新課 簡介作者: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教師范讀課文
25、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學生借助拼音朗讀古詩 指名朗讀古詩 講解古詩 蒂(d帝):蒂的異體字,瓜當、果鼻、花與枝莖相連處都叫蒂。陌:東西的路,這里泛指路。這兩句是說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經久不變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壯年之身。這句和上句是說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落地:剛生下來。這句和下句是說,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意思是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斗:酒器。比鄰:近鄰。這句和上句是說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共飲。盛年:壯年。及時:趁盛年之時。這句和下句是說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
26、逝,并不等待人。賞析古詩 陶淵明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王瑤先生認為前八首“辭氣一貫”,當作于同一年內。據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句意,證知作于晉安帝義熙十年(414),時陶淵明五十歲,距其辭官歸田已有八年。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怎樣的思想情懷 這組雜詩,實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選李善注)的雜感詩。正如明黃文煥陶詩析義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嘆萬端,第八首專嘆貧困,余則慨嘆老大,屢復不休,悲憤等于楚辭。”可以說,慨嘆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是這組雜詩的基調。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1學會借助插圖理解古詩里包含的意思。2
27、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勉勵自己珍惜時光,好好讀書,養成珍惜時光的好習慣。二、教學重點:1練習背誦這首詩。2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勉勵自己珍惜時光,好好讀書,養成珍惜時光的好習慣。三、教學難點:領悟詩歌大意,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復習導入 自由朗讀古詩。二、了解古詩的時代背景 這種關于“人生無常”“生命短暫”的嘆喟,是在詩經楚辭中即已能聽到的,但只是到了漢末魏晉時代,這種悲傷才在更深更廣的程度上擴展開來,從古詩十九首到三曹,從竹林七賢到二陸,從劉琨到陶淵明,這種嘆喟變得越發凄涼悲愴,越發深厚沉重,以至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
28、這種音調,在我們今天看來不無消極悲觀的意味,但在當時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卻反映了人的覺醒,是時代的進步。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三、進一步理解詩意,從中受到教育 “盛年不重來”四句常被人們引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在今天,一般讀者若對此四句詩作此理解,也未嘗不可。但陶淵明的本意卻與此大相徑庭,是鼓勵人們要及時行樂。既然生命是這么短促,人生是這么不可把握,社會是這么黑暗,歡樂是這么不易尋得,那么,對生活中偶爾還能尋得的一點點歡樂,不要錯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我們必須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加以考察,“它實質上標志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
29、有傳統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淵明在自然中發現了純凈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樸的人際關系,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發出慨嘆,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著地在生活中尋找著友愛,尋找著歡樂,給人一線希望。指導背誦古詩 請學生說說從中受到的啟發 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勉勵自己珍惜時光,好好讀書,養成珍惜時光的好習慣。板書設計:20 雜詩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珍惜時間 好好學習 終篇詩慷慨激越,使人為之感奮。全詩用語樸實無華,取譬平常,質如璞玉,然而內蘊卻極
30、豐富,波瀾跌宕,發人深省。21 偶成 學習目標 1對照“解析”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了解偶成的意思。2練習背誦這兩首詩。 3學會借助插圖理解古詩里包含的意思。4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時間,感受少年時光的寶貴。二、教學重點:1練習背誦這首詩。2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時間,感受少年時光的寶貴。三、教學難點:領悟詩歌大意,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對照“解析”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了解偶成的意思。2練習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1練習背誦這首詩。2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時間,感受
31、少年時光的寶貴。三、教學難點:領悟詩歌大意,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導入新課 簡介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翁、晦庵,云谷老人、滄州遁叟等。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后居福建建陽。十九歲進士及第,仕至寶文閣待制。他是南宋著名理學家,世稱“朱子”。其秉性剛直,著述宏富。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朱子繼續道統,優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筆即沉著典雅,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秘,不啻興圭壁。”書法初學漢魏崇尚晉唐,主張復古而不泥古,獨出已意,蕭散簡遠,古澹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大有晉人風致。二、教師范讀古詩偶成 少年易老學難成,
32、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三、學生借助拼音朗讀古詩 四、指名朗讀古詩 五、講解古詩 意思是:時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時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學習,就晚了。哪怕是一點點的光陰都不要輕視,春天剛剛來臨,還沒有發覺到春草綠了,展眼間,臺階前的梧桐葉已經發黃了。賞析古詩 朱熹重古詩而輕律詩。五古學漢魏,學陶淵明,學唐人中詩風古樸的一派,往往即景即事,言志述懷,以表現其雍容俯仰的氣象和中和沖淡的胸襟。篇幅較短,語言自然,不用典故,長于用白描手法寫自然景色 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時間,感受少年時光的寶貴。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字元
33、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僑寓建陽(今屬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進士出身,歷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職,因反對秦檜妥協而出知饒州,未至而卒。此時朱熹14歲,遵父遺命,師事劉子等人。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借助插圖理解古詩里包含的意思。2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時間,感受少年時光的寶貴。二、教學重點:1練習背誦這首詩。2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時間,感受少年時光的寶貴。三、教學難點:領悟詩歌大意,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復習導入 自由朗讀古詩: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未
34、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意思是:時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時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學習,就晚了。哪怕是一點點的光陰都不要輕視,春天剛剛來臨,還沒有發覺到春草綠了,展眼間,臺階前的梧桐葉已經發黃了。學習背誦金縷衣 簡介作者,講解大意 指導背誦古詩 六、請學生說說從中受到的啟發。(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時間,感受少年時光的寶貴。) 檢查背誦 總結學習情況 板書設計:21、偶成 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 時光一去不復返 階前梧葉已秋聲。時光的寶貴 課后反思:22 明日歌 一、學習目標:1對照“解析”理
35、解詩句的意思,初步了解明日歌的意思。2練習背誦這兩首詩。 3學會借助插圖理解古詩里包含的意思。4體會“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含義,懂得珍惜時間,感受時光的寶貴,不要萬事成蹉跎。二、教學重點:1練習背誦這首詩。2體會“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含義,懂得珍惜時間,感受時光的寶貴,不要萬事成蹉跎。三、教學難點:領悟詩歌大意,懂得珍惜時間,感受時光的寶貴,不要萬事成蹉跎。四、教學準備: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對照“解析”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了解明日歌的意思。2練習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1練習背誦這首詩。2體會“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含義,懂得珍惜時間,感受時光的寶貴,不要萬事成蹉
36、跎。三、教學難點:領悟詩歌大意,懂得珍惜時間,感受時光的寶貴,不要萬事成蹉跎。四、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一、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學習詩歌明日歌。介紹作者,清(錢鶴灘) 教師范讀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解讀 生命對于我們是寶貴的。所以,我們應該奮發圖強,才能取得成功。明日對我們是何等的多啊!如果我們想做一件事,而光說不干,不知道時間正在慢慢流逝,一去不復返。世人都受等待明日的壞處,雖然明日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從早到晚,一天天看著
37、滾滾流淌的江水和漸漸西落的夕陽,春去秋來我們將一事無成,悔恨終生。由此,我想到了一個童話故事。講故事 從前,在一座美麗的大森林里,生活著許多淘氣可愛的小動物,它們過著幸福安逸的生活。有一天,不幸的事發生了。突然地動山搖,可憐的動物被埋在廢墟之下,有些僥幸活了下來。望著自己辛辛苦苦建造的房子,成了廢墟。它們都落下了傷心的眼淚。于是,動物們開始建造房子。小狗也想蓋房子,它的材料準備齊全,可就是不干。總是想:今天先到朋友家去住吧!明天一定蓋新房子。過了五天后,朋友開始厭煩了說:“你自己蓋房子吧!別老住在我家里!”但是,小狗仍然想明天再蓋。到了夜晚涼風習習,小狗躲在破房子里凍得瑟瑟發抖,它下定決心無論
38、如何明天都要蓋新房子。但是,幾天明天過去了,小狗的房子還是沒有蓋好。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小狗躲在它的破房子里已經奄奄一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么事不能等待明天,如果一味在等待中過日子,時間將會在我們身邊悄悄地流失,最后將一事無成,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贏得明天做時間的主人。講解古詩 古詩大意 總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會空度時光,永遠一事無成。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處,明日是無窮無盡的,但人卻越來越老。從早到晚,一天天就像這滾滾東流水一樣,飛逝而去,從古至今的漫長歲月,就是隨著落日西下,慢慢過去。百年來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請諸位聽聽我的明日
39、歌。賞析古詩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怎樣的思想情懷 復習背誦學過的古詩。雜詩偶成 懂得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的道理,珍惜每一分一秒時間,感受少年時光的寶貴。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借助插圖理解古詩里包含的意思。2體會“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含義,懂得珍惜時間,感受時光的寶貴,不要萬事成蹉跎。二、教學重點:1練習背誦這首詩。2體會“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含義,懂得珍惜時間,感受時光的寶貴,不要萬事成蹉跎。三、教學難點:領悟詩歌大意,懂得珍惜時間,感受時光的寶貴,不要萬事成蹉跎。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復習導入 自由朗讀古詩 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
40、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學習背誦今日歌 簡介作者,講解大意 古詩大意 總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會空度時光,永遠一事無成。世上的人都受“待明日”的害處,明日是無窮無盡的,但人卻越來越老。從早到晚,一天天就像這滾滾東流水一樣,飛逝而去,從古至今的漫長歲月,就是隨著落日西下,慢慢過去。百年來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請諸位聽聽我的明日歌。檢查背誦 板書設計: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課后反思:第七單元 神話傳說 一、教材分析:神話傳說是中國古代人們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
41、在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一種文學形式。它是人類幼年時期通過幻想對天地宇宙、人類起源、自然萬物、生命探索、部族戰爭、勞動生活的稚拙的解說。這些神話展現了中國古代人們對天地萬物天真、樸素、真誠、美好的藝術想象,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單元四篇神話故事贊美了人類追求美好、堅忍不拔、頑強不屈、勇于獻身的精神。這些神話在民間廣為流傳,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二、學習目標:1認真聽老師講故事,了解故事內容。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借助拼音閱讀故事。3能初步講述故事。4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對中國古代神話產生興趣。5樂于探究、搜集中國古代神話。三、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神話故事內容,感受文章
42、的神奇有趣,豐富學生的想象。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四、教學難點:感悟人類追求美好、堅忍不拔、頑強不屈、勇于獻身的精神。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六、教學時間:6課時 23 盤古開天 一、學習目標:1認真聽老師講故事,了解故事內容。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借助拼音閱讀故事。3能初步講述故事。4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對中國古代神話產生興趣。5樂于探究、搜集中國古代神話。6感受神話傳說寄予的積極向上的精神。二、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的故事內容,感受文章的神奇有趣,豐富學生的想象。2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三、教學難點:感悟盤古開天的精神。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
43、課件。2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1認真聽老師講故事,了解故事內容。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借助拼音閱讀故事。3能初步講述故事。二、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的故事內容,感受文章的神奇有趣,豐富學生的想象。2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三、教學難點:感悟盤古開天的精神。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2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 聽過或看過哪些故事呢? 2師:大家聽過、看過的故事可真多啊!有美麗的童話故事,生動的成語故事,還有引人思考的寓言故事等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神話故事。出示課題:盤古開天 齊讀
44、師:這是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是我們勞動人民想象、創造出來的,是人們對古代英雄的美好向往。這節課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個神話故事吧! 初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檢查反饋,交流難句。 出示句一: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 指導讀正確。 怎樣的動作是“掄起”呢?(指名做做這個動作嗎。誰來做“猛劈”的動作? 朗讀這個句子,要求讓人感受到盤古的力大無比。 盤古用大無比的力量,掄起大斧頭,把天地劈開,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說就是開天辟地。 在一聲巨響之后,混沌一片的東西漸漸分開了。 出示句二: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那你能讀讀這個句子,讀出味
45、道來嗎?(自由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5 出示句三:天地分開以后,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 請你自己讀讀這個句子,邊讀邊想,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交流感受。 (出示課文插圖)你看,盤古就是這樣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盤古這樣的動作我們也可以用一個詞來說就是頂天立地(板書:頂天立地) (4)誰來讀讀這個句子,讀出頂天立地的氣勢。6課文讀到這里,盤古的形象在我們腦海中越來越清晰了,讓我們連起來讀讀這些句子,記住開天辟地的盤古,頂天立地的盤古。請你接著我的話讀。 7把你讀得最好的詞語讀給大家聽。 (1)你最喜歡哪段就把那段讀得最美。 (2)誰愿意向大家展現一下詩人的
46、風采? (3)我們一起合作讀。請大家接著我的話讀,比比誰更像詩人。1看圖猜成語故事。用課件出示“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后羿射日”的圖片,請學生猜猜圖上畫的是什么故事。 引導總結發現。猜了這三個故事你有什么發現?(這三個都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1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對中國古代神話產生興趣。2樂于探究、搜集中國古代神話。3感受神話傳說寄予的積極向上的精神。二、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的故事內容,感受文章的神奇有趣,豐富學生的想象。2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三、教學難點:感悟盤古開天的精神。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2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教學過程 二次備
47、課 激趣導入,引出主線 師:愛聽故事、愛讀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上節課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讀神話故事。說說看,你們都讀了哪些故事啊? (生匯報交流) 教師講述故事 師:我想為同學們服務(朗讀)一次,請你們欣賞。(出示多媒體課件,師配合畫面聲情并茂地朗讀,把學生帶入那最令人震撼的情境中) 指導學生借助拼音,閱讀課文 引導學生圍繞盤古“為什么開天”“怎樣開天”“結果怎樣”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人物精神 拓展延伸,走出文本 (閱讀神話故事片段,以激發學生課后繼續閱讀的熱情)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神話故事的片段,只是片段而已,同學們快自己讀一讀吧。(發拓展閱讀的輔導材料) 師:同學們想了
48、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嗎?那就請大家課下去讀一讀神話故事吧。布置作業 把盤古開天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積累書中的好詞語 選做題:找來其他的神話故事讀一讀 板書設計:盤古開天 積極向上 頑強不屈、勇于獻身 24 夸父追日 一、學習目標:1認真聽老師講故事,了解故事內容。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借助拼音閱讀故事。3能初步講述故事。4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對中國古代神話產生興趣。5樂于探究、搜集中國古代神話。6感受人物追求美好、征服自然、堅韌頑強的英勇精神。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1認真聽老師
49、講故事,了解故事內容。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借助拼音閱讀故事。3能初步講述故事。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2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古詩引題 1出示課件:觀察、欣賞動畫故事內容。這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夸父奮力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
50、死了。夸父臨死,拋掉手里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后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2揭題夸父追日。(對,古代有這么一個人,他為了讓光明永遠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神奇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夸父追日。借助拼音,自主讀書,感知大意 自主試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合作讀書,感情朗讀,感受神話 同桌輪讀,練習讀正確、讀流利。(評價:給你認為讀的好的同桌加顆星。) 2小組內評讀喜歡的段落,交流讀書感受。3感受神話的想象和神奇。四、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人物精神 提問:從夸父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你
51、想對夸父說什么?夸父沒有追趕上太陽,但你佩服他嗎?為什么? 感受夸父身上具有的自我奉獻、 奮力拼搏 、喜歡光明的精神。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1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對中國古代神話產生興趣。2樂于探究、搜集中國古代神話。3感受人物追求美好、征服自然、堅韌頑強的英勇精神。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2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復習導入故事 探討感悟 1全班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匯報順序相機指導。2“夸父為什么要追日?” (1) 找到句子,讀出來再用自己的話回答。板書“喜歡光明”。(2) 課件出示句子:“夸父心
52、想: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3)指名讀,評議,指導讀出夸父追求光明的決心。3“夸父怎樣追日?” (1)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于是夸父拿著手杖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照著他的全身,他無比歡喜地舉起兩條巨大的手臂,想把這團火球抓住。” (2)用各種形式朗讀,讀出夸父想抓住太陽的宏大志向,無比歡喜之情。(3) 抓住關鍵詞“拿著、提起、邁開、像風奔跑、無比歡喜”板書。同時體會神話的神奇。(4) 出示句子:“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可是還沒止住口渴。”體會神話的神奇。4夸父追
53、到了太陽嗎?找出書上的句子。5夸父沒有追到太陽,反而倒下去了,此時你想對夸父說什么呢?學生各抒己見談看法。6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夸父追日一心為他人、自我奉獻、頑強拼搏的精神。7夸父變成了什么?你從這個故事中想到什么? 8聯系實際生活說說具有夸父這種精神的人。 三、指名復述故事 1請能力強的孩子把故事的大致內容講述出來。2小組內練習講故事,可以自己講,可以合作講。3各組推選代表和合作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四、課外拓展 1把夸父追日的故事講給家人聽。2繼續收集神話傳說故事。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自我奉獻 奮力拼搏 喜歡光明 25 嫦娥奔月 一、學習目標:1認真聽老師講故事,了解故事內容。2能在老師的
54、幫助下,借助拼音閱讀故事。3能初步講述故事。4初步了解人類探究月球、探究太空的科學實踐。5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對中國古代神話產生興趣。6樂于探究、搜集中國古代神話。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1認真聽老師講故事,了解故事內容。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借助拼音閱讀故事。3能初步講述故事。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2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教師導語 人們常說,美的力量是永恒的。“嫦娥奔月”的故
55、事從遠古一路走來,盡管一走就是數千年,可人們還是由衷地喜歡它,一輩輩地傳誦著,就因為故事中蘊藏著動人的美!請你們細細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你感覺到這個故事中都流淌著怎樣的“美”呢? 讓學生讀文,自己感悟 讓學生潛心會文,細細讀課文,體會文中的美,并在文章的后面寫批注,最后再讀課文讀出感受。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藥,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淮南子外八篇中說,后羿從西王母處請來不死之藥,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
56、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后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組織交流 同桌輪讀,練習讀正確、讀流利。(評價:給你認為讀的好的同桌加顆星。) 2小組內評讀喜歡的段落,交流讀書感受。3感受神話的想象和神奇。四、討論:嫦娥為什么奔月?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 五、觀看課件 1神秘的月球。初步了解月球的結構,知道月亮上沒有空氣,也沒有花草樹木。月亮自己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月亮上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地,高的地方看上去亮,低的地方看上去就暗。2人類登上月球。初步了解人類探究月球、探究太空的科學實踐。嫦娥,是
57、一個神話人物,原型是誰尚有爭論。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系 ,直到東漢高誘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羿的妻子姮娥,演變為傳說中的嫦娥、后羿的妻子。自古以來都有學者認為稱為“羿”的有多個,處于不同時期,從而難以判斷嫦娥是何時人物。第二課時 一、學習目標:1初步了解人類探究月球、探究太空的科學實踐。2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對中國古代神話產生興趣。3樂于探究、搜集中國古代神話。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三、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2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復習導入故事 指名復述故事 1請能力強的孩子把故事的大
58、致內容講述出來。2小組內練習講故事,可以自己講,可以合作講。3各組推選代表和合作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三、課外拓展 1把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講給家人聽。后羿在嫦娥走后更加暴虐不道,原來被他推翻的太康皇后逃回娘家重做國后,生下兒子少康,少康勵精圖治,居然以十里的土地,五百人的部眾為基礎完成了他的復國大業,后羿被寒浞所殺。嫦娥姓佬狐氏,原本叫妲娥,是在西漢的時候,為避漢文帝劉恒的諱,而改稱嫦娥。有人把李商隱的詩意和蘇軾的詞意合起來。作一副對聯,對她的奔月進行概括:“靈藥應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幾時有,怕瓊樓玉宇,依依高處不勝寒。” 2繼續收集神話傳說故事。3中國的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叫“嫦
59、娥一號”,學習“嫦娥奔月”后,你明白他為什么以“嫦娥”命名了嗎? 板書設計:嫦娥奔月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唐代李商隱寫道: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頗切中了嫦娥的心境。26 精衛填海 一、學習目標:1認真聽老師講故事,了解故事內容。2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借助拼音閱讀故事。3能初步講述故事。4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對中國古代神話產生興趣。5樂于探究、搜集中國古代神話。6感受精衛不畏艱難、鍥而不舍、堅韌頑強的精神。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60、。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 故事引入,揭示課題 師用簡筆畫畫出一個小女孩,問:你們知道她是誰嗎?(精衛)那能一起說說這個故事的名字嗎?(點擊課件: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剛才讀得挺好。前三個是生字讀得這么好,再讀一次,相信你們會讀得更好。來(精衛填海) 看著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梳理學生說的情況然后評價一下。)孩子們很好奇,好奇的孩子一定會學到很多本領。讓我們帶著好奇心仔細看,認真聽,去故事里找答案。(點擊課件播放動畫片。)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看了故事,你知道故事里講了誰干什么嗎? 2動畫片里的故事在書的69頁,讓我們打開書自己讀一讀。三、讀中感悟,深入體會 1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錄音帶復制品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外國廣播劇播出服務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語言類錄像制品制作服務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口語交際:春游去哪兒玩》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下冊統編版
- 初中體育 側滾動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
- 江蘇省鎮江市八年級政治下冊 第五單元 與法同行 第15課 神圣的憲法 第2框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教學設計 蘇教版
- 藝術家職業發展路徑-全面剖析
- 第1課 計算機網絡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簽名模式的跨模態識別研究-全面剖析
- 2025年統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創新教學策略計劃
- 《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2021年版)》(8.5發布)
- GB/T 31266-2014過磷酸鈣中三氯乙醛含量的測定
- GB/T 16422.3-2014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3部分:熒光紫外燈
- 計量器具校準記錄
- DB36-T 1694-2022 餐廚垃圾集約化養殖黑水虻技術規程
- 井控培訓知識課件
- 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培訓課件
-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設計課件
- 十二講船舶制冷裝置課件
- 第12課送你一個書簽
- 耳內鏡微創外科技術PPT通用課件[通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