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原理介紹_第1頁
教育學原理介紹_第2頁
教育學原理介紹_第3頁
教育學原理介紹_第4頁
教育學原理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學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Educational Principle 一、學科概況 教育學原理,原稱“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教育學中的基本理論問題,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為教育理論的發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綜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學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礎學科,為其他二級學科提供理論觀點和思想方法,為研究各級各類教育提供理論基礎。教育學原理也從其他二級學科吸取養料。 延邊大學教育學學科創建于 1949 年,迄今已有 50 多年的歷史。 50 多年來,本學科歷經坎坷,但作為延邊大學主體的師范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個學科得到了考驗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本學科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于 1985 年被批準招收教育

2、基本理論(現改稱教育學原理)碩士研究生, 1986 年獲得教育學原理碩士學位授予權(第三批),成為全國第一個以民族教育為研究方向的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從 1985 年 9 月招收首批碩士研究生開始,本專業已走過了 20 年的歷程。目前,本專業設有 民族教育(中國朝鮮族教育)、比較教育、教育行政、民族心理與教育四個方向。 本學科現有教師 15 人,其中教授 3 人,副教授 6 人,講師 4 人,助教 2 人;博士 2 人,碩士 10 人,攻讀博士學位的 4 人。 1985 年以來,已招收 17 期共 132 名碩士研究生(其中有 6 名留學生),已培養畢業 86 名(其中 5 名留學生)。現有 4

3、6 名在校研究生(其中 1 名留學生)。 近年來,本學科把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和本地區、本學校的特點、優勢及需要結合起來,圍繞著民族教育和東北亞地區教育及比較研究方向,承擔了多項國家教育部、省、地區和學校的科學研究項目,已出版了 9 部教育專著和編著,參與編輯出版了 2 部韓國學研究的著作,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了 100 多篇論文。其中,有一部專著和三篇論文獲吉林省優秀社會科學獎, 10 多篇獲省、地區和學校的優秀教育論文獎。 二、 培養目標 1 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熱愛教育事業。 2 系統掌握現代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教育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相鄰學科的有關知識。 3 較為熟

4、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運用,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 4 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 5 能夠承擔中小學教學、科研工作和教育管理部門工作的專門人才。 三、 研究方向 1 民族教育研究(中國朝鮮族教育) 2 比較教育研究 3 教育行政研究 4. 民族心理與教育 四、 學習年限 學習期限一般為 3 年,在特殊情況下或為提高培養質量,可以實行有條件的彈性學制。一般不超過 4 年,優秀碩士研究生可提前畢業。 五、 課程設置及學分 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入的研究生應補修下列 2 門本科生必修課。補修課程的學習需列入個人培養計劃,是申請答辯的必要條件之一。 補修課程只計成績,不計學分。學位課程的考核以考試

5、方式進行,以百分制評定成績, 75 分以上方可取得學分。非學位課程的考核方式一般為考查,可以讀書報告或開卷考試方式進行 , 也可根據專業或導師要求定為考試課, 60 分以上取得學分。 研究生課程學習修滿規定學分后,必須參加在第四學期進行的專業學位課程綜合考試。 專業學位課程綜合試卷滿分為 150 分,每門課各占 50 分,考試成績達 90 分以上者,準予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專業學位課程綜合考試科目為: 基礎理論課:現代教育學原理 專業課:( 1 )民族教育學 ( 2 )教育心理學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所得總學分不得少于 34 學分,專業學位課所得學分不得少于 12 學分,專業選修課所得學分不得少于

6、6 學分(其中 2 學分限選專業方向課),跨學科、跨門類選修課所得學分不得少于 2 學分。 碩士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 課程類別 課程名稱 總學時 學分 授課方式 開課學期 學 位 課 公共課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30 2 講授,自學 I 馬列經典著作選讀 60 2 講授,自學 I 英語 186 6 講授 I-II 日語 186 4 講授 I-II 基礎課 中外教育史 48 3 講授,討論 I 現代教育學原理 48 3 講授,討論 I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論 48 3 講授,討論 II 專業課 民族教育學 48 3 講授,討論 II 比較教育學 32 2 講授,討論 II 教育心理學 32 2

7、講授,討論 I 非 學 位 課 必選課 第二外語(英語) 124 2 講授 I-II 專業選修課 教育社會學 32 2 講授,討論 II 民族心理學 32 2 講授,討論 III 民族教育史 32 2 講授,討論 III 日韓教育專題研究 32 2 講授,討論 III 中外教育改革動態 32 2 講授,討論 III 教育行政學研究 32 2 講授,討論 III 教育組織理論 32 2 講授,討論 III 心理學理論及其發展 32 2 講授,討論 III 民族文化與心理 32 2 講授,討論 III 基礎教育研究 32 2 講授,討論 III 教師教育研究 32 2 講授,討論 III 跨學科、

8、跨門類選修課 32 2 補修課 教育學 32 講授,自學 I 心理學 32 講授,自學 I 實 踐 活 動 2 IV 六、培養方式 課程學習、論文寫作以及社會調查是保證質量的重要環節。在培養過程中貫徹課程學習和論文寫作并重、論文寫作與社會實際調查相結合原則。具體要求是:在教風和學風上,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研道德;在教與學的方式上, 采取講授、講座、自學、課堂討論、做學術報告等多種形式,主要的方式為主講與討論相結合的課堂學習方式; 指導方法上, 采取導師個別指導和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 ,調動和發揮所有教師積極性和學術優勢。 在保證基本要求前提下,具體培養方式可以靈活多樣

9、,發揮優勢,不斷積累新的經驗。 七、 學位論文 1 、選題 研究生入學后在導師指導下確定研究方向和培養計劃,碩士論文應在具有堅實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廣泛收集查詢國內外相關學科和本學科的新信息,論文應能反映出國內外研究動態,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其研究結論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做到立題正確、方法可靠、資料翔實可靠,能體現學生初步具有獨立研究的能力。論文選題必須具備科學性、學術性、創新性 和可行性。 2 、開題 開題報告的條件:開題報告之前,必須完成本專業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學分達到應修學分;外國留學生必須達到國家漢語等級考試所需要求。 開題報告應在第四學期第 4 周進行。由研究生寫出開題報

10、告,并以公開形式發表,在專家、教授審議通過后,方可開始論文寫作。 開題報告的內容包括:所選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研究方法,該課題的研究動態和有待解決的問題,論文的 可行性和 新見解或創新點,論文撰寫計劃 及主要參考文獻 等。 3 、論文的中期檢查 在學位論文工作中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情況審查,并按延邊大學碩士畢業(學位)論文中期審查表所要求的內容進行考核。論文的中期檢查在第五學期第 10 周進行。考核通過者方可參加論文的預審查。 4 、論文的預審查 凡是完成 34 學分,綜合課成績 90 分,跨專業碩士生補修課成績在 80 分以上者,可以提交畢業論文。在第六學期開學的第 4 周開始組織論文的預

11、審工作,首先由導師預審提出論文修改意見,然后再由導師指導小組提出修改意見。經導師指導小組審查通過后,方可參加答辯。 5 、論文的答辯 研究生必須修滿規定的學分,完成規定的學術活動或實習活動,在學期間要以第一作者在公開刊物上至少發表一篇論文 (包括研究生學術論文集中的論文) ,并且通過專業學位課程綜合考試和學位外語考試后,方可申請答辯。論文答辯在第六學期中后期( 5 月 20 日前 后)進行。 6 、學位論文的寫作 學位論文的撰寫時間不少于一年,字數為 3 萬字以上。論文應反映作者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做到觀點明確,方法新穎,資料充實可靠。能體現出作者所具備的獨立完成研究課題的能力,最

12、后交付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 八、實踐環節 在學期間,要參加導師指定的一切科研活動、會議及教學實踐,并參加與素質培養有關的一定的實踐活動。 結合專業學習進行 20 25 學時的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和教育調查(第四學期)。通過教學實踐加深對本專業知識的理解,培養和鍛煉獨立從事教學工作的能力。形式包括教學參觀、輔導、 批改作業、 講授等,以講授為主。 根據論文的題目,調查教育實際情況,收集有關資料。通過調查培養學生的教育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調查結束后應寫出教育調查報告( 5 千字左右)。 九、 閱讀文獻及主要期刊 著作類 : 1. 教育原理 柳海民 東北師大出版社 2000 年 2. 教育學基礎

13、 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2 年 3. UNESCO 教育叢書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6 年 4. 現代教育原理 厲以賢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8 年 5. 教育學 樸泰洙 金舜英主編 延邊大學出版社, 2004 年 6. 現代教育論黃濟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7. 當代教育新理論叢書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8. 外國教育史(上、下)王天一等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修訂版 9. 中國教育史簡編 毛禮銳 教育科學出版社 10. 二十世紀西方教育哲學 崔相錄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88 11. 普通心理學 彭聃齡 北師大出版社 2000 年 12. 心理學金河

14、巖 樸泰洙主編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0 年 13. 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張厚粲 北師大出版社 1993 年 14. 發展心理學 張向葵等 東北師大出版社 2002 年 15. 當代教育學袁振國,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8 年 16.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陳先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年 17. 教育大辭典 顧明遠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18. 心理學大辭典 林崇德等,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4 月 19. 現代心理學 張春興編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20. 教育哲學 黃濟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年 21. 現代西方資產階級教育思想流派

15、論著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年 22. 教育心理學 李伯黍、燕國材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3. 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黃淑娉 龔佩華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24. 心理學史劉恩久,王啟康等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85 年 25. 社會心理學 時蓉華,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5 月 26. 教育基本理論問題 大河內一男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年 27. 中國朝鮮族教育史(朝文)樸奎燦主編,東北朝鮮民族教育出版社, 1991 年 28. 中國朝鮮族教育史資料集(一、二、三、四)延邊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29. 民族教育學王鑒著 甘肅教育出版社 2002

16、年 30. 教育社會學魯潔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31. 教育經濟學 靳希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年 6 月 32. 西方近代教育論著選 張煥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33. 中國少數民族教育重大理論問題研究郭福昌主編,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34. 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概論 孫若窮 中國勞動出版社 1990 年 35. 比較教育學,吳文侃、楊漢清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36 . 民族教育史,樸勝一、程方平著,海南出版社, 2001 年 37 . 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史(全 4 冊),韓達主編,廣東教育出版社 期刊類: 1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學所主辦,教育研究雜志社編輯出版 2 人民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 3 中國民族教育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出版發行 4 教育評論 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教育評論雜志社編輯出版 5 民族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學期刊社 編輯出版 6 外國教育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主辦,東北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7 中國朝鮮族教育中國朝鮮族教育雜志社出版發行 8 課程 教材 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程 教材 研究所主辦 9 社會心理研究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主辦 社會心理研究編輯部 10 心理科學中國心理學會主辦 心理科學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