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監測護理部培訓課件(PPT 40頁)_第1頁
顱內壓監測護理部培訓課件(PPT 40頁)_第2頁
顱內壓監測護理部培訓課件(PPT 40頁)_第3頁
顱內壓監測護理部培訓課件(PPT 40頁)_第4頁
顱內壓監測護理部培訓課件(PPT 40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顱內壓監測護理奉賢區中心醫院護理部2015年12月3日第1頁,共40頁。2提 綱顱 內 壓顱內壓增高12一3顱內壓監護第2頁,共40頁。顱內壓定義 顱內壓是指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所產生的壓力 正常顱內壓: 成人: 70200mmH2O、515mmHg、 0.691.96Kpa 兒童: 50100mmH2O、3.577.5mmHg、0.490.98Kpa 換算關系 1Kpa = 7.5mmHg 1mmHg = 13.3mmH2O 1mmHg = 0.133Kpa第3頁,共40頁。調節正常顱內壓有一定的波動范圍 可隨血壓和呼吸的波動有細微的起伏第4頁,共40頁。調節顱內容積/壓力關系圖 顱內壓mmH

2、g5004003002001001234 56 78體積增加(ml)體積/壓力關系達X處,再增加體積,顱內壓上升速度將明顯增快第5頁,共40頁。顱內壓增高顱內壓平衡腦脊液蛛網膜下隙吸收腦脊液分泌減少吸收增加顱內壓的調節主要依靠腦脊液量的增減實現調節第6頁,共40頁。顱內壓增高 顱內壓增高是許多顱腦疾病共有的綜合征 不同原因使顱腔內容物體積增加或顱腔容積減少超過顱腔可代償的容量,導致顱內壓持續高于200mmH2O第7頁,共40頁。顱內壓增高臨床表現三主征+意識頭痛意識障礙嘔吐視神經盤水腫第8頁,共40頁。顱內壓增高的后果持續增高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病理生理變化第9頁,共40頁。顱內壓增高的病理生

3、理變化顱內壓增高顱內靜脈壓升高腦血流量減少腦水腫腦脊液置換容積代償腦組織移位 腦疝腦干受損腦組織缺血缺氧呼吸及心血管運動中樞衰竭血管自動調節反應全身血管加壓反應腦血流量調節第10頁,共40頁。如何準確判斷顱內壓增高?第11頁,共40頁。意識、瞳孔監測顱內壓監測:直觀顱內壓數值診斷顱內高壓的主要方法生命體征監測第12頁,共40頁。顱內壓監護第13頁,共40頁。顱內壓監護 顱內壓監測 : 直接診斷顱內高壓最迅速、客觀、準確的方法 動態觀察病情變化 準確判斷手術時機 指導臨床用藥 評估疾病預后-江基堯教授研究表明: ICP2.7KPa,病死率13.76%,恢復良好率29.36% ICP5.3KPa,

4、病死率40.43%,恢復良好率9.57% 參考文獻: JIANG J Y,GAO GY,L I WP,et.Early Indicators in846Cases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Neurot rauma,2002,19:869.第14頁,共40頁。第15頁,共40頁。護理要點確保監測裝置準確日常:做好監護儀的保養工作使用前:正確連接、調試,減少故障報警監測過程中:每12h檢查一次監測系統功能狀況顱內壓監護第16頁,共40頁。護理要點確保監測值的準確準確輸入基礎值、監測時取平臥位,監測前校零,零點位置于外耳道水平引流管位置:側腦室平面上1

5、015cm排除外界引起顱內壓增高因素顱內壓監護第17頁,共40頁。護理要點防止顱內感染:嚴格無菌技術,保持引流密封性操作輕柔:避免探頭移位、打折等顱內壓監護第18頁,共40頁。ICP變化觀察ICP評定標準:(1)正常ICP 5-15mmHg (2)輕度增高ICP 15-20mmHg (3)中度增高ICP 20-40mmHg (4)重度增高ICP 40mmHg顱內壓監護第19頁,共40頁。顱內壓監護術后ICP升高主要原因:顱內因素顱外因素第20頁,共40頁。顱內因素:腦血液循環通路重新建立腦血管床擴張腦充血血腫復發新血腫出現腦水腫顱內壓監護第21頁,共40頁。1呼吸道阻塞2尿潴留便秘3引流管堵塞

6、顱內壓監護顱外因素:第22頁,共40頁。在監測過程中如發現顱內壓緩慢升高,伴有呼吸困難,SPO2下降,而患者意識瞳孔無明顯變化時,應考慮有呼吸道阻塞。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證氣道通暢。而通過翻身叩背有效吸痰,提高氧流量均不能使SPO2和ICP恢復正常者,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 顱內壓監護第23頁,共40頁。監測期間避免尿潴留或便秘。其會引起腹腔內壓力增高,而引起顱內壓增高尿潴留時應留置尿管并保持其通暢,同時做好留置導尿管的相應護理便秘者可服用緩瀉劑或開塞露通便 以防過度用力腹腔內壓增高,使ICP升高顱內壓監護第24頁,共40頁。1234妥善固定色質量定期擠壓嚴 格無菌操作引流管護理顱內

7、壓監護第25頁,共40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扭曲、脫出準確記錄引流液的色質量,正常無色透明,術后血性,12天轉為橙黃保持引流管道的通暢,定期進行擠壓 方法:雙手從近端至遠端擠壓引流管引流管護理顱內壓監護第26頁,共40頁。如患者ICP持續升高,引流量減少,經檢查發現引流管堵塞,在無菌操作下立即用尿激酶溶液沖洗。2萬U+NS10ml,脈沖式沖洗、回抽保證整個引流系統的無菌性,防止顱內感染的發生。引流管護理顱內壓監護第27頁,共40頁。體位護理研究表明床頭抬高10顱內壓降低1mmHg不能單純追求降低顱內壓,忽視腦組織灌注壓腦灌注壓=平均動脈壓-顱內壓,正常維持在7090mmHg觀察時

8、:取平臥、頭頸軸線位、不壓迫骨窗 避免膝部、髖部過度屈曲顱內壓監護第28頁,共40頁。體位護理顱內壓監護最佳床頭抬高2030為宜第29頁,共40頁。體溫觀察體溫增高增加腦組織代謝,增加血流及顱內壓高熱時及時采取降溫措施,避免寒戰降溫期間加強皮膚護理,避免凍傷和壓瘡體溫控制在3637顱內壓監護第30頁,共40頁。躁動護理適當應用鎮靜、鎮痛和肌松治療安靜狀態,肌張力下降緩解顱內高壓,減少躁動,防止拔管顱內壓監護無呼吸抑制第31頁,共40頁。其他:根據ICP調整脫水劑用量認真落實基礎護理減少噪音、強光刺激保持病室安靜顱內壓監護第32頁,共40頁。并發癥:感染在ICP監測過程中將預防顱內感染作為護理重

9、點監測時間與感染發生成正比盡量縮短顱內壓監測的時間,一般不超過7天有研究表明5d感染機會增加,14d達41%參考文獻:Mark S.Greenberg神經外科手冊M.5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956顱內壓監護第33頁,共40頁。并發癥:感染嚴格無菌操作:放置引流導管和光纖探頭時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各管道接頭每天消毒要保持監護系統及引流裝置的全封閉,避免漏液顱內壓監護第34頁,共40頁。并發癥:感染密切觀察腦脊液的色、質、量防止腦脊液逆流入腦室引起感染同時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顱內壓監護第35頁,共40頁。 并發癥:出血 發生率低,與凝血機制障礙、監測系統安裝有關 多發生于術后2448h,患者往往有意識改變,排除顱外因素后,應及時復查CT,手術干預。顱內壓監護第36頁,共40頁。 病例: 某男性患者56歲,外傷致顱內血腫,急診手術后入ICU監護,術后15h,患者出現煩躁不安,ICP增高達3335mmHg,當時雙側瞳孔無明顯變化,血壓180/86mmHg,脫水治療未見效,立即復查CT,提示出血,再次手術后ICP波動在820mmHg,最后順利轉回病房繼續治療。顱內壓監護第37頁,共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