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案例分析題庫-勞動關系管理_第1頁
上海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案例分析題庫-勞動關系管理_第2頁
上海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案例分析題庫-勞動關系管理_第3頁
上海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案例分析題庫-勞動關系管理_第4頁
上海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案例分析題庫-勞動關系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勞動關系管理 211年版勞動關系管理復習題人力資源管理國家職業資格項目教研組長 劉國東 17616504 HYPRLIN”ma:bnmil163。cm 案例分析一小李和小吳是華東地區某大學003屆熱能工程專業班的學生,并為同班同學。007年兩人從大學畢業后一起進入華新公司擔任技術員并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合同期為20年1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其中前6個月為試用期。 08年1月,華新公司出資選送小李和小吳前往英國的工程公司進行項目培訓,以期回國后兩人能成為技術骨干參與公司即將上馬的項目技術革新.出國培訓前,公司與兩人簽訂了一份培訓協議,并約定:公司出資對兩人進行為期個月的專業技術培

2、訓,在培訓結束后受訓對象為企業服務5年,否則賠償違約金5萬元人。小李在英國受訓期間結識了公司的技術總監James,小李即應Jas的邀請去公司中國區工作,為此,小李于2008年2月中止了培訓并立即回國向華新公司提出辭職,華新公司認為小李尚未完成培訓因此同意了小李的辭職要求。小吳繼續參加培訓并在結束培訓后即回公司工作。 210年11月,小吳與華新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因此階段正忙于另一批新員工的培訓工作直至011年2月才要求小吳續簽勞動合同。不料,小吳210年下半年已開始與小李、James接觸,并于201年1月中旬起開始參與X公司的項目。因此,小吳則不愿再與華新公司續約而要求

3、終止勞動合同小吳認為,雖然他與華新公司簽訂的培訓協議效力低于勞動合同,現勞動合同期限屆滿,培訓協議也就不再有效。 華新公司遂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并要求小吳支付違約金.問題:1。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會支持華新公司的主張?為什么? 2。 此案例給現代勞動關系管理者哪些啟示?案例分析一參考答案本案例的爭議焦點在于勞動合同到期后培訓服務期協議的效力以及針對原勞動合同的處理。培訓服務期協議的效力與勞動合同的效力不存在高低關系,也不存在主從關系,勞動合同期滿,并不會影響到培訓協議的效力。勞動合同到期,但培訓協議仍然有效,在雙方沒有特殊約定的前提下,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的規

4、定,約定的服務期尚未到期,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服務期滿,對此,本案例中華新公司人力資源部門不必與小吳另行簽訂勞動合同。2010年11月小吳與華新公司的勞動合同雖已經期滿,但培訓服務期尚未屆滿,此時勞動合同期限應已續延至203年。在此期間小吳如違約離職華新公司可要求小吳支付違約金。因此,勞動仲裁委員應支持華新公司的主張。此案例給我們以下啟示:用人單位對員工做出資培訓或者有服務期、違約金約定的,不宜同時與員工約定試用期。否則,勞動者在試用期內將享有合同的任意解除權而不需承擔賠償違約金的責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服務期協議,當服務期協議與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不一致的,視為對原勞動合同期限的變更,只要變更

5、后的內容不與法律相沖突,就是合法有效的。 案例分析二職工張某、石某于2009年6月與上海A外貿公司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勞動合同,約定工作崗位均為貿易專員,主要負責對俄羅斯的貿易往來。同時,張某、石某又與A貿易公司簽訂了保密合同。其中第八條約定:“如乙方(勞動者)無論以何種原因終止或解除與甲方(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關系,自離職之日起三年內均不得到其他與甲方(用人單位)有競爭性的企業工作或為其他與甲方(用人單位)有競爭性公司提供與本職業有關的咨詢性、服務性服務,并須在離職之日起三年內承擔本合同規定的義務及承諾.”201年8月日A外貿公司向張某送達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以不能勝任現任崗位工作為由與張某

6、解除勞動合同。9月日,張某與公司辦理完畢工作交接手續后離職。1年1月A外貿公司管理層在一家網站上發現無錫某經貿發展有限公司出現了與A外貿公司相同客戶的照片及文字信息,其商業模式、商業計劃也與外貿公司雷同,而這些在A貿易公司管理層看來屬于本公司的商業秘密,A外貿公司經調查認定是這張某所為,遂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A外貿公司稱,目前張某所任職的無錫某經貿發展有限公司與外貿公司的業務相似,給外貿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業務損失。因此認為張某違反雙方簽訂的保密合同,泄露本公司的商業秘密,對造成經濟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不料,張某非但繼續在該無錫某經貿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于201年2月又向仍在A外貿公司

7、工作的石某發出邀請,石某遂向A外貿公司提出辭職申請,并要求解除與其簽訂的保密合同。其理由是2009年這兩人與公司所簽訂的保密合同中未約定公司是否需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因此有失公平。問題: .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應支持A外貿公司的訴求?為什么?2. 石某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與A外貿公司所簽訂的保密合同?為什么?案例分析二參考答案一.這是一起因競業限制引起的勞動爭議案件,但是,外貿公司的訴求不應得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支持。理由如下: 原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可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

8、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本案中A外貿公司在維護自己權益的同時,忽略了應盡義務,在與勞動者就競業限制做出了約定后并未履行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因此該競業限制合同違反了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對當事人張某不具有約束力.A外貿公司要求張某賠償其經濟損失的訴求得不到支持。二石某在外貿公司未支付經濟補償金時,并不享有立即解除競業限制協議的權利,而是可以要求A外貿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A外貿公司如實際履行了支付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的義務,則原保密協議有效,并對石某產生約束力。三A外貿公司與張某、石某簽訂的關于競業限制的協議

9、中所約定的限制期限為三年,超出了勞動合同法第24條關于競業限制最長期限的規定,超過年的部分應屬無效。案例分析三 20年10月27日,上海金科股份有限公司與案外自然人合資成立K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金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3.同年11月1日,新成立的K科技有限公司與原上海金科股份有限公司數據通信事業部擔任管理崗位工作的趙成簽訂了勞動合同書,約定有效期為20年5月日至2011年4月30日。此時,趙成與上海金科股份有限公司所簽訂為期8年的勞動合同尚需六個月到期.經核實,新簽訂勞動合同書中有關工作崗位和工資標準為空。實際上,趙成仍在原部門原崗位原工作地點工作. 211年3月初,科技公司因信息產業部的相關政策

10、變化而作出業務結構調整的決定,撤消了趙成所在的數據通信事業部,趙成所擔任的管理崗位工作也因此而被裁撤.為此,K科技公司人事部門與趙成協商,承諾提前支付2011年月、4月工資并向趙成發出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稱因公司業務結構變化及雙方勞動合同即將屆滿,公司將與趙成終止勞動合同,并按三個月月薪標準發放經濟補償金1000元。趙成當即不同意終止勞動合同,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科技公司對此未做答復。 2011年月15日,趙成申訴至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K科技公司支付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金額合計達月薪的20倍。K科技公司對此予以否認,認為趙成在其公司工齡尚不足兩年,故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因勞動

11、合同到期而自然終止,K科技公司只需支付相當于兩個月月薪的經濟補償金即可。問題: 1. 如與K科技公司合同到期后,趙成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否合法?為什么?。 作為K科技公司的人事部門如何處理此情況最有利于控制公司的員工離職成本?案例分析三參考答案本案例的爭議焦點在于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與新用人單位的工齡計算以及因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對勞動合同履行產生的影響。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0條規定: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本案例中的K科技有限公司屬于上海金科股份有限公司絕對控股公司,趙成與K科技公司簽訂

12、勞動合同時原合同尚未到期。因此,兩次合同所產生的工作年限應合并計算,第二份合同到期后累計已滿10年。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14條規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滿10年,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HYPRLINK ht:/wwwlhtorg” t ”_lnk”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 HYRLNK ”htp:/www。ldhorg/ t an 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 HYPLINK ”htp:/www。ldht。og/” t _bak勞動合同。本案例中趙成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合法的。201年3月,科技公司撤消趙成所在部門及趙成所任崗位,是因相關產業政策變化引起的企業業務結

13、構調整所致。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三款規定, HYELINK ”http:/ww.dht。og t ”_lk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 HYPERLIK htp://” t_ak” 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HYPERLK htp:/www.ld/t ”_bn” 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HYRI ”ht:/ww.ld。rg/”la” 勞動合同。因此,作為K科技公司的人事部門在此種情況下,應及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并依法支付相當于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14、如另行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累計支付11個月工資.這樣,離職成本相對較低。否則,一旦合同到期,勞動者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則因客觀情況需要被迫違法終止勞動關系,則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 HPLINK”htt:ww。l” 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本案例中則應支付相當于0個月工資的金額。案例分析四陳女士在連鎖超市業從業已達8年,2007年1月起陳女士受聘于上海大發超市集團有限公司,擔任直營中心大客戶營運部總監職務。按照1月1日陳女士與集團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 聘用期為6年,其中包括試用期個月;2。 乙方(指陳女士)若不能勝任本職工作

15、,經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后仍不能勝任時,甲方(指大發超市集團有限公司)可提前0天通知乙方終止勞動合同;3 甲方在其員工手冊中明示其績效考核制度并向全體職工告知:甲方采取360度年度評價和月度考核相結合加權計算得出員工考評得分并建立網絡辦公平臺保留全部績效考核電子記錄,績效考核結果應用于獎金分配、薪資調整、職級升降、人事調配、培訓等各方面。8年12月,大發超市集團有限公司對工作人員進行年度績效考核,陳女士被綜合評定為介于一般和差之間。因此,2009年1月,陳女士被免去直營中心大客戶營運部總監職務并被調任直營中心綜超儲備店長,其薪資由原來的年薪5萬調整為50元/月,不再享有公務車待遇,陳女士于1月日

16、收到調任文件后未到調整后崗位就職。209年2月日,大發超市集團決定按約定于2月底終止與陳女士的勞動合同,向其發出書面通知終止勞動關系,并承諾支付月份工資及相當于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陳女士收到上述通知后未到崗工作并于209年2月1日向當地勞動仲裁部門提起申訴要求恢復勞動關系并撤銷大發超市集團有限公司對其做出的調崗降薪決定。問題:1. 勞動仲裁部門是否會支持陳女士的訴求? 為什么?2。 本案例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中有何不妥? 應如何改正?案例分析四參考答案一。本案例中陳女士的訴求涉及兩方面:1。 恢復勞動關系 2。撤銷用人單位對其做出的調崗降薪決定。 對此,勞動仲裁部門應做出以下裁決

17、:我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得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情形之外約定其他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可見,大發超市有限公司與陳女士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款違反了上述禁止性規定,當屬無效。公司當與陳女士恢復勞動關系.同時,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鑒于公司首先明示了其績效考核制度,并可舉證顯示陳女士的綜合考核結果表明其不勝任原崗位,公司因此對陳女士的調崗降薪具有客觀的評價基礎,并未顯失公平。陳女士在

18、收到調任文件后未到調整后的崗位就職,該行為致使用人單位實行調崗目的不能實現,對該行為能夠做出目的性擴張解釋即為應視為不勝任調崗后的工作。故勞動仲裁部門不應支持陳女士關于撤銷調崗降薪決定的訴求。二。 本案例中大發超市集團有限公司與陳女士所簽訂勞動合同中關于約定終止勞動關系的條款無效.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40條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HYERLINK ”tp:/ww.dht。o/” ”_bnk” 勞動合同因此,本案例中所簽訂勞動合同可以約定在上述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本案

19、例的情形,大發超市集團有限公司在充分舉證證明陳女士不勝任原崗位而陳女士又拒絕調任新崗位的情形下,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應提前三十日通知陳女士并支付相當于2.5個月的經濟補償金.案例分析五2年5月,在文案設計方面頗有名氣的林先生被上海SC廣告公司高薪“挖走。在同C廣告公司協商薪酬時,林先生提出,因為其在業內頗有名氣,在人才市場上十分搶手,不愁找不到工作,因此不必繳納社會保險。SBC廣告公司遂要求林先生擬寫了一份情況說明表明其自愿承擔相應責任,后經雙方約定由公司額外支付每月250元作為不為林先生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替代性費用,林先生遂與公司簽訂了為期年的勞動合同。2008年月,SC廣告公司因業務需

20、要派遣林先生赴日本進行為期3個月的研修,研修內容為廣告美工設計,旨在進一步提升林先生的設計能力.赴日前夕,公司與林先生簽訂了一份服務期協議,約定:公司為林先生支付此次研修的全部費用,林先生返滬后自研修結束之日起應為公司服務滿5年,如中途退職則由林先生賠付公司所支付全部研修費用及違約金000元。2008年4月林先生返滬按約定擔任SC廣告公司高級設計師。210年月,林先生經好友介紹結識了另一家廣告公司的總經理王某,王某推出三倍于原薪酬的優厚待遇力邀林先生加盟其所在企業,林先生幾經思考于月日向BC廣告公司提出辭職。SBC廣告公司拿出2008年雙方簽訂的服務期協議,要求林先生賠付違約金及研修費用,林先生遂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SB廣告公司向其賠償未繳納社會保險的損失。SBC廣告公司則提出兩點理由并拒絕支付賠償金,一,SBC廣告公司認為當時是林先生單方面要求不繳納社會保險并有書面證據表明其自愿承擔相應責任;二,林先生所申請仲裁的訴求已經超過了法定為期一年的仲裁時效。問題: 1.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如何裁決? 為什么? 2。 本案例給當代勞動關系管理者哪些啟示?案例分析五參考答案本案例的爭議焦點在于:1.SBC廣告公司與林先生關于以替代性費用代替繳納社會保險的做法是否合法 2 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