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我而成就利他_第1頁
以無我而成就利他_第2頁
以無我而成就利他_第3頁
以無我而成就利他_第4頁
以無我而成就利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PAGE 12入中論自釋講記入中論自釋講記 PAGE 13以無我而成就利他金剛經(jīng)這樣說:“若菩薩通達 HYPERLINK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圓知Local%20SettingsTempcbrtmp_sutra_&T=244&B=T&V=08&S=0235&J=1&P=&34529.htm l 0_0 無 HYPERLINK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圓知Local%20SettingsTempcbrtmp_sutra_&T=244&B=T&V=08&S=0235&J=1&P=&34529.htm l

2、0_0 我 HYPERLINK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圓知Local%20SettingsTempcbrtmp_sutra_&T=244&B=T&V=08&S=0235&J=1&P=&34529.htm l 0_0 法 HYPERLINK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圓知Local%20SettingsTempcbrtmp_sutra_&T=244&B=T&V=08&S=0235&J=1&P=&34529.htm l 0_0 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其中“菩提”是覺悟的意思,

3、“薩埵”譯為有情,或者勇識。佛地論中說:“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意思就是,通達無我真理的覺悟者,必定能夠利益一切有情。所以,真正覺悟了無我,不僅能夠度越苦厄,遠離顛倒夢想,而且決定會發(fā)起利他。這就是觀修無我的作用。要知道,唯有執(zhí)著“自我”,能夠障礙利他心的顯發(fā)。如果心里念念耽著有一個“我”,就會害怕“我”吃虧、受傷害、失去利益等等。結(jié)果利他的心就發(fā)不出來。如果心里沒有“我”,就不會去計較什么。這樣就能很自然地去利益別人。過去有個婦女,由于對自我的執(zhí)著很少,不會生起呵護自我的心,所以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家人,完全盡到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的責(zé)任。后來有個人對她說:“你怎么這么傻啊?只知

4、道對他們好,都不知道呵護自己。”她聽了之后想:“是啊!我為什么不給自己吃好一點,穿好一點,多享受生活呢?”結(jié)果她生起了這一念私心,之后行為就不一樣了,不再忘我地利益家人了。這就是“我執(zhí)”毒素的作用。現(xiàn)在新一代的人從小被灌輸要張揚自我、實現(xiàn)自我價值等等,全都中了“我見”的毒。由于自我意識太強,人們變得越來越封閉、自私。普遍來說,越是發(fā)達的城市,知識程度越高,自我意識就越強,就越是自私、冷漠。因為彼此都有一個巨大的“我”橫在那里,大家互相都不敢接近。或者說每個人心里都有一道“自我”的防線,對別人就會有所保留,對很多事情也會非常計較,這樣彼此之間就很難相處。比如坐在公交車上,觀察周圍的人,幾乎人人都

5、很“酷”,目光都是冷冷的。你稍微有點什么動作,他的眼睛立即兇兇地看著你,好像碰到鬼似的。相反,通常情況下,在鄉(xiāng)村、山區(qū),那些比較純樸的環(huán)境里面,人們的自我意識沒那么強,人與人之間會比較容易溝通,心和心的距離沒那么遠,也比較好融合。這樣“自我”的想法少了,彼此之間就好相處。這樣就知道,我見越重就越麻煩。那么深重的我執(zhí),不說做菩薩,連世間善道都達不到。世間善法里面雖然沒有無我的教法,但是世間善法完全隨順無我之道。像是忠、孝、仁、義、禮、智、信等等,就是要壓伏“我”,降低、減少對“自我”的執(zhí)著。比如,愛國家勝過愛自己,就叫做“忠”;愛父母勝過愛自己,就叫做“孝”;愛他人勝過愛自己,就叫做“仁”;愛朋

6、友勝過愛自己,就叫做“義”;心里尊重別人,就是“禮”。過去由于有這個文化的導(dǎo)向,人們心里會認(rèn)識到退讓、奉獻,讓“自我”縮小就是好的;能夠服務(wù)別人,忘記自我就是好人。即使無法全部做到,但是大家心里會懂得做人應(yīng)當(dāng)多付出,多盡職,多利他,這樣才好。像這樣,整體的導(dǎo)向就是減弱“我執(zhí)”,整個社會的風(fēng)氣就很好。可惜當(dāng)今時代,人們的認(rèn)識完全顛倒,根本不隨順無我之道。相反,大家都認(rèn)為不實現(xiàn)自我、抬高自我就不是人。像什么“我的地盤,我做主。”誰侵犯絕對不讓他好過。不滿足自我、實現(xiàn)自我價值就白活了像這樣,全部強調(diào)自我主義。結(jié)果生活處處不順心,遇到一點小事就過不去,很難感到幸福 。其實,只要還有“我”,就必定有“他

7、”,由此會出現(xiàn)自他對立的情況,這樣就沒辦法完全放下自己,無條件地利他。如果真正通達了無我,知道根本沒有“自我”,自然能夠徹底地放開,就會敢于犧牲自己,利益別人。所以,我們要學(xué)著開始漸漸把“我”放下。時時提醒自己,沒有“我”,之后努力做到愛他如己。也就是你以后不要再死死地抱著“我”不放。不要再想: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他的。我的錢怎么能給他?我的名譽、地位怎么能讓他享用?我憑什么要對他好?我怎么能用自己的寶貴時間去幫助他?我怎么能為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等等。應(yīng)當(dāng)拿著“無我”這把單刀,直接斬斷“我愛執(zhí)”的魔鬼。之后你就能真正無私地利他,無我地行一切善法。沒有了“我”,再遇到什么樣的人,也不會看成“他”。

8、就像過去認(rèn)為有“我”,因此會全身心地呵護自己,愛護自己。現(xiàn)在把“我”去掉了,天下的眾生都成了自己。這樣一來,別人感受痛苦就是自己感受痛苦,別人缺少安樂就是自己缺少安樂。比如,作為一個醫(yī)生,為病人看病的時候,就當(dāng)作是自己的身體,細(xì)心地治療。就像自己身上有根刺需要拔掉一樣,別人身上有根刺也應(yīng)當(dāng)拔掉。無我故,心無所住如金剛經(jīng)所說:“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常說,六祖是通過兩個半卷金剛經(jīng)而開悟。這兩次都是因為聽到這句經(jīng)文。第一次是賣柴時,到了一個客店,聽到有人在誦金剛經(jīng),聽了半卷,聽到“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心當(dāng)即開悟。第二次是在五祖弘忍大師面前,五祖半夜給他傳金剛經(jīng),講到這句話的時候,他就大徹大

9、悟了。之后連說了五個“何期自性”。當(dāng)時六祖正是以無我之心,識得了心無所住,而能明明顯顯地出生此真如妙心。不明了無我,心必定有所住。只要出現(xiàn)境相,心就開始執(zhí)著,無論如何都只是“有所住而生其心”,這樣就沒辦法契合本心。也就是說,過去由于用心的方式不對,所以生起的每一念心都有無明的成份,都落在虛妄分別當(dāng)中。因為每一念都圍繞著一個“我”,認(rèn)為我應(yīng)當(dāng)去分別、爭取,要努力打造全新的自我,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等等。天天這樣發(fā)動妄想,認(rèn)為有實在的意義。別人叫你停下來還不愿意,認(rèn)為會失去什么,害怕落后于他人。總之,由于沒有住于“無我”,認(rèn)為有此法彼法,從而引生種種分別執(zhí)著,以及貪戀、嗔恚等的煩惱。所以說,過去生生世世

10、都白活了,一直在做妄想家,做苦惱分子,沒有一念契合真如本性。如果現(xiàn)在還不肯提起“無我”,只能繼續(xù)走“有所住”的輪回之路,沒辦法回歸本來面目。因此,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在一切時處當(dāng)中提著一把“無我單刀”,不要像過去一樣,一出現(xiàn)什么法,心立即去攀緣、執(zhí)著。應(yīng)當(dāng)把一切觀空,不要讓心有所住。比如正在化妝的時候,就要想“臉無我”。既然臉沒有自性,還會有什么妝容嗎?或者你正在照鏡子的時候,就要想“身體無我”,那么依于身體的法自然也是沒有的。或者當(dāng)你得到什么名譽的時候,就要想:“名譽無我”,從而擺脫名聲、贊譽等的束縛。總之,一切法本來無我,如實作觀能夠止息一切戲論分別。這樣你的妄想、執(zhí)著的生活就會開始停止,你的妄

11、想病、執(zhí)著病就能逐漸痊愈。從此就知道到底該怎么生活了!無我故,遠離染凈二邊如同解深密經(jīng)所說:“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汝今諦聽,吾當(dāng)為汝略說不共陀羅尼義,令諸菩薩于我所說密意言詞能善悟入。”佛對文殊菩薩說:“善男子,你現(xiàn)在應(yīng)當(dāng)諦聽,我要為你們簡略地宣說不共的總持義,從而使得諸菩薩能夠善巧地悟入我所說的密意詞句的真實義當(dāng)中。”“不共陀羅尼義”指什么呢?經(jīng)中又說:“善男子!HYPERLINK ./Local Settings/Temp/cbrtmp_sutra_&T=693&B=T&V=16&S=0676&J=5&P=&7120.htm l 0_0若HYPERLINK ./Local Sett

12、ings/Temp/cbrtmp_sutra_&T=693&B=T&V=16&S=0676&J=5&P=&7120.htm l 0_0雜HYPERLINK ./Local Settings/Temp/cbrtmp_sutra_&T=693&B=T&V=16&S=0676&J=5&P=&7120.htm l 0_0染HYPERLINK ./Local Settings/Temp/cbrtmp_sutra_&T=693&B=T&V=16&S=0676&J=5&P=&7120.htm l 0_0法,若清凈法,我說一切皆無作用,亦都無有補特伽羅。以一切種離所為故,非雜染法,先染后凈,非清凈法,后凈先染

13、。”無論是惑業(yè)所攝的雜染法,或者遠離惑業(yè)苦的清凈法,我說這一切法都無作用,也無有“我”。因為一切染凈諸法都是因緣所作,無有自性或自體。因此本來遠離染凈二邊。既不是雜染自性的法,先前雜染后來變成清凈;也不是清凈自性的法,后來清凈先前雜染。一切法本來無我。因為諸法無不是因緣和合而生,而因緣和合的法本來沒有。因此沒有任何雜染法,也沒有滅盡雜染的清凈法。所謂“雜染”只是一種妄現(xiàn)。就像夢里的一切法現(xiàn)似存在,實際上一絲一毫也得不到。既然本來沒有夢,也就不會有夢的息滅。也就是說,夢里的一切現(xiàn)相代表雜染。夢本來沒有,說明并不是先前雜染,后來轉(zhuǎn)成了清凈,而是本來沒有雜染。既然雜染本來沒有,也就沒有它的清凈。就像

14、本來無夢,也就沒有離夢一樣。由于觀待他者而成的法絕對沒有自體,或者任何相對安立的法都原本不成立,因此一切法遠離染凈二邊,本來清凈。本來沒有輪回,也沒有滅盡輪回的涅槃,這就是諸法本自寂滅,本來涅槃。或者說本來沒有愚癡,也就不會有斷除愚癡的智慧,這就叫做本來智、自然智。一般人認(rèn)為,輪回里的雜染法全部自性成立,有作用,有“我”。比如有房屋、汽車等無情法,有人、狗等有情,始終覺得有這些法。其實,這只是被一合相騙了而已。比如,面前有一條狗,它的名字叫“阿黃”,見到人就會搖尾巴。結(jié)果你認(rèn)為它是真實的,有作用,并且把它看作一個實有的有情。像這樣,對于眼前的人,身邊的事物,整個世界里的法,都覺得它們實有,有各

15、自的體性,常常被錯覺籠罩。實際上,真正去尋找它們的本體,一絲一毫也得不到。比如,觀察那條狗,你的眼睛就像一個高倍的顯微鏡那樣去看,結(jié)果馬上不見狗的相,只見到空間當(dāng)中一個個懸浮的粒子群。再往細(xì)處觀察,這些粒子也消失了。所以,組成狗身體的每個粒子都不是實法,只是假相,這樣又怎么會有和合而成的真實的一條狗呢?這里要發(fā)現(xiàn)到,凡是由各個部分和合的整體相,絕對不是實法,而只是對于多個部分的積聚安立一個總體的假名。所謂的總體是各個部分的總聚合,因此在每個部分上得不到它。這樣把一個個部分都排除掉之后,始終找不到單獨成立的它。這樣就能斷定:凡是由多個部分合成的總體法都是假立的,沒有自體可得。要知道,如果某法實有

16、,就只有一體或多體兩種情況。其中“多”由“一”組成。所以現(xiàn)在就要觀察一切法的最小單位“一”是否實有。某法只要可分,就絕對不是“一”,分析到不可分時,就是無方分的微塵和無時分的剎那。首先看空間上有沒有獨自成立的“一”。其實,凡是空間里顯現(xiàn)的事物,一定有它的形相,否則根本無法呈現(xiàn)。所以空間里呈現(xiàn)的法全部有方分(有空間方位上的部分),因為只有各個方分彼此組合才能出現(xiàn)形相,沒有上下左右等各個方位,絕對沒辦法呈現(xiàn)。這樣就知道,空間上絕對沒有獨立的“一”。因為“獨一”就意味著只有它,而不觀待任何法。但是,沒有下就沒有上,沒有左就沒有右,沒有邊就沒有中等等。如果一個法真的不觀待上下等的方位,那么它一定沒有任

17、何形相。也就是說,凡是空間里能夠呈現(xiàn)的形相,必定由多個部分合成。沒有上下左右等部分,就沒有任何面目和細(xì)節(jié),這樣的法永遠不會呈現(xiàn)。既然這樣不觀待、獨一的法在空間中沒有顯現(xiàn),也找不到它的住處,那么這樣的法決定是沒有的。由此可知,凡是在空間里能顯現(xiàn)的物體決定是假法。這里面永遠找不到獨立的“一”。看起來好像所有的法都是獨立的“一”,比如一堵墻、一根柱子、一扇窗戶等等。其實這只是你的錯覺,是你的心分辨不了假立的“一”和實有的“一”。當(dāng)你的心計執(zhí)這是“一”的時候,你已經(jīng)搞不清了。而一直這樣執(zhí)取慣了,就陷在深度的錯覺里誤以為真。比如一堵墻,當(dāng)你走近它的時候,一堵墻的“一”不復(fù)存在,因為你只會看到很多的磚頭。

18、這時候又會誤以為其中的每一塊磚頭是實有的“一”。進一步觀察,磚頭的“一”也沒有了,成了多分的碎石粒。再繼續(xù)分析,碎石粒的“一”也不成立,因為它也是由多分更小的法和合而成。像這樣,落到更細(xì)的層面上觀察時,心還是習(xí)慣性地把支分看成實有的“一”。其實這個支分跟那堵墻的情況一模一樣,可以說它只是更小的“一堵墻”,同樣只是多個支分的假合。所以這時候又要想,這也不是“一”,因為實有的“一”不是觀待他法而假立的,這樣的“一”不會呈現(xiàn)在心前,永遠沒有人見過它。要知道,空間中的一個法只有在心前顯現(xiàn),有它的形相,才能說有這個法。然而所謂的“一”根本無法顯現(xiàn),就證明它絕對沒有。當(dāng)你想通了這個道理之后,就要遍觀空間里

19、的一切法。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山山水水、車輛、房屋,各種的有情,還是更小的粒子等等,凡是能夠成為被觀察的對象,一定有自身的形相呈現(xiàn)在空間當(dāng)中。既然有形相呈現(xiàn),就必須有各部分的和合,獨一的、沒有上下等部分的法無法顯現(xiàn)。因為“上”一定要觀待“下”才能出現(xiàn),“左”一定要觀待“右”才有,一個獨立的、沒有上下左右等部分的法就沒有任何細(xì)節(jié),因而無法顯現(xiàn)。所以空間上任何方所、任何大小的相,全部是觀待而現(xiàn),沒有自體。時間上有沒有獨自成立的“一”呢?這也沒有。因為任何一個果法,必定觀待因緣而現(xiàn)。現(xiàn)在這一剎那的法,也是由前前分位的各種因緣和合而現(xiàn)。既然是一個眾多因緣的共同作品,就絕對沒有獨自成立的體。既然由眾多因

20、緣和合而成,就必定在單個因緣上得不到它,而把單個的因或緣一一拿掉,也是一無所有,根本得不到它。拿放電影的例子來說,無數(shù)的光線打在銀幕上,下一剎那立即現(xiàn)起影相。這個影相是由光束、銀幕等的因緣和合而現(xiàn),脫開這些因緣絕對沒有影相。每一道光里面也沒有它,把每一道光都拿掉更不會有它。既然通過各種因緣和合,才能現(xiàn)出影相,就證明影相沒有獨立的體性。像這樣,如果有獨自成立的體,決定不需要觀待因緣。即使沒有因緣,也應(yīng)當(dāng)出現(xiàn)。但實際上,時間上的每一剎那都無法脫開因緣而安立。以觀待的緣故,決定沒有自體。總之,凡是存在的法,決定由因緣所作。而因緣所生法決定沒有自性。通達此理有什么功德呢?經(jīng)中說:“若有如實知如是者,便

21、能永斷粗重之身,獲得一切煩惱不住。最極清凈,離諸戲論,無為依止,無有加行。善男子!當(dāng)知是名略說不共陀羅尼義。”能夠如實通達這個道理的人,就能永遠斷除粗重之身,遠離一切煩惱。所謂的“粗重之身”,既可以說是由煩惱種子變出的身,又可以說是含藏?zé)婪N子的身,這是分別按果和因的情況解釋。它是最沉重的負(fù)擔(dān)。這個蘊的重?fù)?dān)放下了 ,就能得到真正的休息。如果它沒有停滅,就還會繼續(xù)執(zhí)著諸法實有,從中源源不斷地變現(xiàn)各種錯亂的相。輪回里的一切現(xiàn)相就像迷夢一樣,我們卻認(rèn)為這里面真的有很多法,它們各自持有自身的體性。并且認(rèn)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豐富,從這里源源不斷地出生各種分別、計執(zhí)。我們的心就像小孩追逐肥皂泡那樣,在幻

22、化光影里面不斷地攀緣、求取,醒不過來。又好像一個人喝醉了酒,一直在錯亂當(dāng)中出不來。而且是越來越錯亂,越來越復(fù)雜。妄想的程度輕一點,世界就稍微清明一些,妄想程度重一點,世界就更加惡濁。妄想變得越來越強,世界就變得越來越復(fù)雜。這時候,如果認(rèn)清輪回的真相,心里不再起什么妄想,也就不會繼續(xù)攀緣、求取,這樣就能夠恢復(fù)清凈。一切法本來清凈,不必再另外制造一個清凈。正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只要不再繼續(xù)做那些攪擾不休的事,分別心的野馬也就不會繼續(xù)奔馳了。也就是說,你不要一刻不停地打妄想,不斷地做輪回的錯亂夢,應(yīng)當(dāng)像瑞巖和尚那樣明覺禪師語錄:“沙云:瑞巖有何言句?僧云:喚HYPERLINK ./Local Settings/Temp/cbrtmp_sutra_&T=2069&B=T&V=47&S=1996&J=3&P=&113236.htm l 0_0主HY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