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章 社會病防治 掌握社會病的基本概念; 熟悉自殺、吸毒、意外傷害、性傳播疾病、青少年妊娠及精神疾病等主要社會病的流行特點、危害、社會根源及預防控制對策。教 學 目 標第一節 概述第二節 自殺第三節 吸毒第四節 意外傷害第五節 性傳播疾病第六節 精神疾病社會病防治社會病概念社會病的特點社會病防治原則第一節 概述 主要由社會原因造成的,與社會發展和進步方向相違背的社會性現象,這些現象與人群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 這類疾病一般采用社會性防治措施才能加以控制。一、社會病概念公共性產生根源的復雜性,但主要在于社會對社會的嚴重危害性社會病的防治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既是社會問題,也是健康問題或公共衛生問題
2、二、社會病的特點社會診斷是對個人、家庭或群體的社會情況(因素)進行調查研究,找出問題進行分析的過程。社會處方即社會衛生措施,從社會學角度提出控制社會病的戰略與策略,政策與重點,提出控制社會病的目標與指標,組織衛生服務的措施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營養適當運動控制應激,保持良好的情緒反應保護環境,創造美好舒適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三、社會病防治原則概述自殺的社會根源自殺的預防與控制第二節 自 殺個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自愿地(而不是被別人所逼迫)、有意地采取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1.自殺的概念(一)概述2.自殺的特點個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進行自愿采取各種手段傷害、結束自己的生命的行
3、為一種人類生理、心理、家庭、社會關系及精神等各種因素混雜而產生的偏差社會行為一種溝通方式,藉由它來傳達情緒、換取某種利益(精神上或實質上的)為了逃避內心深處的罪惡感及無價值感 自殺意念(suicide ideation) 有自殺的想法,但沒有付諸行動的情況。自殺未遂(attempted suicide) 未致死的自殺行為自殺死亡(completed suicide) 自殺行為致死3.自殺的分類自殺死亡率地區分布性別、年齡分布人群分布(二)自殺的流行特征表1 部分國家自殺死亡率(每10萬人口)順位國家校正自殺率1匈牙利45.902孟加拉44.903斯里蘭卡35.804丹麥30.005德國29.4
4、36芬蘭28.707奧地利27.008瑞士24.809俄羅斯24.1610法國20.66表1 部分國家自殺死亡率(每10萬人口)順位國家校正自殺率11比利時20.5012日本20.4013盧森堡20.4014瑞典19.4015古巴17.7016捷克17.6717中國17.0718冰島16.9019挪威16.8020保加利亞16.201982年,國內12地區精神流行病學調查中,我國自殺率為8.510萬,1987年至1989年我國自殺率都在1710萬左右,1993年國內7地區精神流行病學調查自殺率為2210萬。2007年初,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發布我國自殺狀況及其對策報告,其中的數據顯示:在
5、中國,自殺是總人口的第5位死因,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國每年有28.7萬人死于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每2分鐘有人死于自殺,8人自殺未遂。由此造成的疾病導致巨大的經濟負擔。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大約786萬人自殺,這意味著每隔40秒就有人自殺。1.我國的自殺死亡率影響因素(地理環境、民族風俗習慣、生產或生活方式、居民素質)自殺高發區(北歐、東歐、俄羅斯、日本、中國、孟加拉)發達國家:城市高于農村在中國,農村的自殺率(29.5/10萬)是城市(11.2/10萬)的25倍2.地區分布年份城市農村農村/城市死亡率標化死亡率死亡率標化死亡率比值19908.577.6222.4621.632
6、.8419919.058.0629.1028.113.4919928.467.4925.4323.813.1819936.725.7325.4924.454.2719946.745.7127.0525.394.4519957.426.2424.0522.243.5619967.025.8023.7421.413.6919976.485.1925.8323.304.4919986.835.5223.3121.293.8619996.655.2722.4920.283.8520005.964.4520.8818.674.20表2 19902000年中國城鄉自殺死亡率(1/10萬)性別分布世界多數國
7、家:自殺死亡的男女性別比為3:1;(美國為4:1),自殺未遂的男女性別比為1:3。中國:女性自殺率(19.6/10萬)比男性(14.7/10萬)高25%,女性自殺未遂率是男性的3倍。年齡分布中國:雙高峰(1534歲;65歲以上) 3.性別、年齡分布4.人群分布移民職業:失業者高于有穩定職業者婚姻狀況:已婚者低于離婚者、喪偶者、適齡未婚者 種族:在美國,白人的自殺率幾乎是少數民族的2倍宗教1897年迪爾凱姆(Durkheim)自殺論認為用社會整合和社會調節能夠解釋自殺的原因。社會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指個人對社會信仰的接受程度,相信社會信仰的人傾向于因為利于他人而自殺,反
8、之則可能過于以自我為中心而發生自殺。社會調節(social regulation)-指社會對個人感情和行為施加的控制程度,接受這種高度調控社會的人易于因宿命而自殺,反之則有可能因反抗社會現狀而導致自殺。費洛伊德認為自殺的死亡動機可以被理解為想要達到某種心理平衡、和諧和虛無。(三)、自殺的社會根源圖1 自殺影響因素示意圖引自:Shane Thomas,2000個人危險因素 精神疾病 高危險年齡組 生活在農村地區 城市男性社會支持 家庭 工作社會危險因素 失業 經濟困難 社會隔絕有效衛生保健服務自殺行為危險因素保護因素 表3 中國部分地區自殺誘因分析(%)自殺誘因重慶梁平縣山西陽城縣江西于都縣人際
9、關系不合7.008.499.57家庭糾紛37.0038.5643.06婚戀糾紛17.0011.7616.74精神障礙5.802.39軀體疾患18.718.386.22畏罪7.18喪偶孤獨3.923.92生活困難2.87學業挫折其它(不明)10.3013.0911.97圖2 自殺未遂者的自殺原因構成 (278例)圖3 自殺死亡者自殺原因構成 (441例)在我國自殺成功及自殺未遂者中有精神障礙者的比例分別是64%、42%。(其他國家報道的自殺成功及自殺未遂者中患有精神障礙的比例至少是90%)我國多數自殺未遂屬于沖動行為;50%的自殺未遂者考慮自殺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28%的自殺未遂者在采取自殺行動
10、之前考慮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服毒是最常見的自殺方式,55%的自殺成功者與43%的自殺未遂者服農藥自殺;4%的自殺成功者與49%自殺未遂者服安眠藥或其他治療藥物自殺。73%的服毒自殺者與自殺未遂者是通過服非常容易得到的、存放在家里的毒藥而自殺的。患有精神障礙的自殺成功者有34%曾因心理問題尋求過幫助,在自殺未遂者中這一比例是33%。(四)、不同人群自殺的社會根源1、農村居民醫療保健水平較低 -沖動,救治,村醫精神病學培訓(高危人群)有毒化學物質的可獲得性 -農藥、鼠藥,管理規定 農村地區文化水平較低 -面對打擊,有效應對 -面對困難,社會支持農村地區家庭結構的變遷 和價值觀念的改變 -傳統家庭
11、向現代家庭轉變(另立門戶,獨居,輪居) -“民工潮”,“隔代家庭、空巢家庭” 大學生自殺往往是內因和外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情感問題、學業壓力、經濟壓力、家庭變故以及周邊生活環境等)內因(潛意識中的自卑、集中爆發的焦慮) 學校制度及教育理念的缺陷(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的應對機制尚不健全(心理咨詢機構,心理輔導員) 家庭教育對人的心理健康也極為重要通過對兩萬多名中學生進行跟蹤調查發現,中學生中有輕度心理問題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2、大中學生 3、精神病人 疾病本身所造成的有幻覺妄想等陽性癥狀 社會因素 - 經濟原因沒有得到恰當的治療 - 病人缺乏照護,容易出現自殺等
12、意外 - 獨居 - 藥物濫用自殺是一類極為復雜的社會行為,許多因素還沒有弄清楚或者不能有效地控制自殺率相對較低使得一般性的自殺預防措施針對性不強難于尋找高危人群采取重點措施預防有效的干預措施尚有待于進一步的發展(五)自殺的預防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素質普及有關預防自殺的知識減少自殺的機會加強武器管理,特別是槍支管理加強有毒物質的管理加強對危險場所的防護和管理建立預防自殺的專門機構對相關醫務工作者和心理咨詢工作者進行培訓控制自殺個案的媒體報道1、自殺預防的一般措施精神疾病病人(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恢復期、酒癮、藥癮患者)大中學生的自殺預防改革教育和管理體制,合理安排學習負擔,盡量緩解學生經濟壓力培
13、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包括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并進行定期復查建立心理咨詢機構或危機干預熱線建立合適的專業咨詢和轉診機制培訓學生管理干部,建立自殺行為的監測體系2.特殊人群的自殺預防概述吸毒社會根源防范吸毒的社會對策第三節 吸 毒吸毒(drug addiction) 通過各種途徑(吸食、注射等)使用能夠影響人的精神狀況,為法律所禁止擁有和使用的化學物質的行為。吸毒對機體的危害毒性作用:嗜睡、感覺遲鈍、運動失調、幻覺、妄想、定向障礙等戒斷反應:死于嚴重的身體戒斷癥狀反應引起的各種并發癥; 痛苦難忍而自殺身亡感染性疾病:化膿性
14、感染、乙肝、艾滋病(一)吸毒的危害 1938年艾伯特霍夫曼 博士首次合成了麥角酸二乙基酰胺(LSD),并有意服食了250微克LSD,隨后與助手騎自行車回家,汽車途中藥性發作,因為博士服用的劑量過大,他的思維完全紊亂,話也說不完整,感到天旋地轉,仿佛被一面面哈哈鏡包圍了,周圍的景物完全變了形。博士覺得自己快要瘋了,仿佛看到自己的靈魂離開了肉體懸浮在空中,甚至產生了強烈的恐懼感,害怕自己永遠變成一個瘋子。幸好第二天一早醒來卻發現一切正常。這次的自行車之旅,使LSD在20世紀60年代變得極其有名。 可怕的致幻劑LSD案例:吸毒對社會的危害 危害家庭安定 破壞社會生產力 擾亂社會治安“一朝吸毒,十年戒
15、毒,終生想毒。” 2011年世界毒品報告顯示:從全球范圍來看,根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的估計,世界上有1.49億到2.72億的人口,也就是說,在1564歲,有3.3%6.6%的人在過去的一年曾吸食至少一次非法藥物。 據2011年中國禁毒報告顯示,青少年成為我國毒品消費的主要群體,占整體吸毒人群的87%。冰毒、搖頭丸、K粉等新型化學合成毒品成為消費新寵。在很多大中城市,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占吸毒者總數的60%以上,有的城市甚至超過90%。截至2011年11月7日,我國經公安機關查獲并登記在冊的吸毒青少年人數已達178萬人。 據國外有關部門統計,吸毒者多數短命,一般壽命不超過 四十歲。 (二)、吸毒
16、的現狀毒品的可獲得性 - 精神活性物質 - 毒品地下交易同伴影響和團伙壓力 - 青少年首次吸毒成長環境的影響社會文化對毒品的容忍程度 - 吸毒是一種生活方式(三)社會根源 減少供給 - 立法( 2000年6月26日,我國政府發表中國的禁毒白皮書,明確提出了我國政府的禁毒政策。 ) 減少需求 - 通過各種措施預防吸毒 - 開展脫毒治療,治療之后的康復 降低危害 - 替代治療(四)防范吸毒的社會對策第四節 意外傷害概 述社會根源 預防與控制一、概 述(一)意外傷害的概念 意外傷害是指無意識的、意料之外的突發事件造成的人體損傷。意外傷害除了引起人體損傷外,也可能造成精神創傷或心理障礙。 (二)意外傷
17、害的分類根據傷害發生的地點:機動車傷害、發生在工作場所的傷害、發生在家庭的傷害及發生在公共場所的傷害。根據傷害的性質分類,目前通用的方法是國際疾病分類系統(ICD) 和中國疾病分類。 (三)意外傷害的流行概況 世界衛生組織對58個國家的資料分析,不論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意外傷害都是前5位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意外死亡與傳染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主要的疾病負擔。 二、常見意外傷害的社會根源車禍中毒溺水(一)車 禍車禍指道路或供一般交通使用場所,因車輛之類的交通工具所引起的人身傷亡或物品的損害。自1889年世界上發生第一起車禍至今,全球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已有50
18、00多萬。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27萬人死于交通事故,每天有1000個25歲以下的年輕人被車禍奪去生命,其中9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大部分居住在非洲和亞洲。車禍是15歲至19歲年輕人的頭號殺手 。我國車禍發生與死亡率 居于世界之首 中國汽車數量只占全世界1.9,但交通死亡事故卻占全球15,一年車禍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就是說,大約每5分鐘就有一個人死于車禍。 (一)車 禍引發車禍的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生物因素:年齡與性別、生理條件、生物周期、駕駛技術心理、行為因素:個性心理特征、生活事件、不良行為的影響(酗酒等)社會經濟因素其他:行人自身的原因等(一)車 禍車禍的預防與控制強迫使用安全帶
19、其他重要法規教育培訓改善交通條件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八),對刑法相關條款進行了修改、增加,首次將醉酒駕車這種嚴重危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并于5月1日正式實施。 具體規定為:“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醉酒駕駛的界定標準為:每百毫升血中液的酒精含量高于80(含)毫克。 飲酒后駕車的處罰標準為罰款500元,記12分,暫扣駕照3個月,醉酒駕駛的處罰標準為行政拘留15天,罰款1500元,記12分,暫扣駕照6個月。另外,根據最新的刑法修訂案,2011年5月1日之后,醉酒駕駛行為
20、將涉嫌“危險駕駛罪”,會被處以拘役和罰金。 我國公安部出臺的2013年新交通法規取消了原醉酒后駕駛機動車記12分的內容,規定飲酒后駕駛機動車記12分。 知識鏈接:醉酒駕車規定為犯罪(二)中 毒根據中國衛生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可知,2012年,全國食物中毒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共173起,中毒6272人,死亡146人。此外,意外中毒常好發于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兒童,因誤食而中毒。 (二)中 毒意外中毒的類型常見的引起意外中毒的物質 -藥品、煤氣、洗滌劑、煤油、汽油、殺蟲劑、滅 鼠劑、有毒植物的根莖和果實常見的意外中毒類型 -藥物中毒 -農藥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食物中毒 -職業中毒農村地區冬季
21、室內(二)中 毒意外中毒的預防措施建立健全毒物包裝法規加強毒物的存放和管理普及預防中毒知識,減少中毒時間健全農藥管理制度建立中毒控制中心提高基層醫師的應急處理能力其他(三)溺 水在美國019歲兒童意外傷害死亡中,溺水是第二位死因。Brenner研究指出,溺水死亡率在美國大齡兒童中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但在嬰兒中卻以每年1.6的速度遞增。國內資料顯示,溺水是 114歲兒童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嬰兒意外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加強兒童看護將兒童與室內及 環境中的危險水源隔離,是減 少兒童溺水的有力措施三、預防與控制四“E”干預理論: 工程干預(engineering intervention) 經濟干預
22、(economic intervention) 強制干預(enforcement intervention) 教育干預(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Haddon預防理論 Haddon 認為, 傷害的發生取決于宿主、媒介物和環境三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 三因素的互相作用貫穿在事件發生前、發生中和發生后的全過程。 第五節 性傳播性疾病概 述社會根源 預防與控制一、概 述(一)概念性傳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是一組主要由性行為接觸或類似性行為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的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傳染性疾病,過去稱為性病。 (二)傳播途徑性途
23、徑傳播非性接觸傳播一、概 述(三)性傳播疾病的流行概況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每年新發可治愈的性病3.33億,也就是說每天約有1百萬人受到感染。目前,占居前4位的STD分別為梅毒、淋病、衣原體和毛滴蟲病,WHO估計每年新發病例數分別為0.12億、0.62億、0.89億和1.7億。 1964年中國宣布“基本消滅性病” 1977年湖南出現一例男性淋病患者后,性病發病率急劇上升,在19931999年之間成倍增長,年均增長85,2000年全國梅毒報告病數為80181例,是1993年的40倍。(三)性傳播性疾病的流行概況艾滋病統計情況到 2010 年底,全球有3400 多萬(3090 萬至3690 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存活者90%在發展中國家,專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管理師考試實際操作試題及答案
- 2024項目管理考試核心機制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綜合考察試題及答案
- 2024項目管理考試成功的準備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市場變革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創新實踐試題及答案
- 項目收益評估標準試題及答案
- 面試安全測試題目及答案
- 碳酸釩在電池材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潛水裝備水下導航系統考核試卷
- 沃爾沃發展史
- 流行病學 第十三章傷害流行病學
- 管理核心五任務原版
- GB/T 30727-2014固體生物質燃料發熱量測定方法
- GB/T 28731-2012固體生物質燃料工業分析方法
- 年度店長銷售工作總結5篇
- 中小學生學習心理問題與疏導課件
- 自然地理學-第五章-地貌精課件
- 《骨折概論》課件
- 工程竣工結算審計申請書
- CNC作業指導書及操作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