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規原理第三節城市設計課件_第1頁
城規原理第三節城市設計課件_第2頁
城規原理第三節城市設計課件_第3頁
城規原理第三節城市設計課件_第4頁
城規原理第三節城市設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市設計1什么是城市設計? 不同學科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基本可分為兩類:授形論者、非授形論者。授形論者如城市建設藝術的作者西特,以及吉伯德,伊利爾沙里寧,柯不西埃等非授形論者如城市意象的作者凱文林奇(K.Lynch),原美國紐約總設計師喬巴納特(Jonathan Barnet),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作者雅各布,城市并非一棵樹作者亞歷山大等2 非授形論者觀點: 美國著名學者林奇(K.Lynch),在城市形態(Good City Form)中從城市社會文化的角度,認為“城市設計的關鍵在于如何從空間安排上保證城市各種活動的交織,從城市空間結構上實現人類形形色色的價值觀之共存。”并從綜合論角度提出“把城市

2、設計看作是一個過程、原型、準則、動機、控制的總和,并試圖用廣泛的、可改變的步驟達到具體的、詳細的目標”。3 喬巴納特(Jonathan Barnet)在其作為公共政策的城市設計一書中指出:“一個良好的城市設計決非是設計者筆下浪漫花哨的圖表與模型,而是一連串城市行政過程。這不僅有賴健全的城市設計體系與組織,同時城市設計者也應兼有行政的才能與卓越的領導能力將城市設計觀念付諸實施。” 他有句名言“設計城市,而不是設計建筑”(Design cities without design building) 非授形論者觀點:4 授形論者觀點: 英國著名規劃專家吉伯德(Gibberd)在市鎮設計一書中指出:“

3、在廣義上可以認為,城市設計是包括城市中單個物體設計,一座建筑物和一個燈柱,在這個意義上,建筑師、工廠設計者也是城市設計師。然而,我們必須強調,城市設計的最基本特征是將不同的物體聯合,使之成為一個新的設計;設計這不僅考慮物體本身的設計,而且要考慮一個物體與其他物體的關系。”5 我國學者觀點 齊康教授認為“城市設計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意義通過圖形付諸實施的手段。” 建設部總規劃師陳為邦認為:“城市設計是對城市體形環境所進行的規劃設計,它是在城市規劃過程中,對城市總體、局部、細部進行性質、功能、布局安排的同時,對城市空間體形環境在景觀美學藝術上的規劃設計?!? 王建國教授認為:“城市設計是與其他城

4、鎮環境建設學科密切相關的,關于城市建設活動的一個綜合性學科方向與專業。它以闡明城鎮建筑環境中日趨復雜的空間組織和優化為目的,運用跨學科的途徑,對包括人和社會因素在內的城市形體空間對象所進行的設計研究工作。城市設計的本質內涵和精髓應是城鎮建筑環境設計,著重于在空間形體方面所做的構思。” 在圖解城市設計一書中,金廣君教授提出:“城市設計是以城市形體環境為研究對象,從設計學科的觀點和角度來研究城市的發展及其過程中的形體環境問題?!? 綜述 城市設計是城市規劃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不同規劃層面都對應有相應層面的城市設計內容,并相互間保持協同關系。 城市設計關注的是公共價值(public realm)領域的

5、物質形體環境設計問題,物質環境建設除要考慮經濟問題外,還要考慮政策、人文、心理、生理、社會、行為、生態等問題。8 綜述 建筑群體及其周圍邊角空間的處理是城市設計的核心問題。 城市設計形式內容可以是開發型、策略型或其他形式,它涉及的范圍、對象、提供的成果形式可以應客體的不同、開發目的的不同、年代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9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筑設計/景觀建筑設計目的對城市發展進行宏觀控制促進形體環境變化,提高環境質量為修建活動服務工作對象以二維為主,社會、經濟和形體環境相結合,具有計劃性以三維的形體環境為研究對象及對整體形象的把握,具有設計性建筑內部空間/外環境空間設計,具有設計性成果戰略性的政策、法規

6、、規劃方案,以文字為主,實行動態控制戰術性的政策、計劃、方案、導則,實行動態控制+引導修建性設計文件,以圖紙為主,指導具體施工。實施時間體現為發展過程,時間跨度大體現為建設過程,發展跨度較大在確定的時間內委托人政府機構政府機構、開發企業、多種委托人開發企業、業主、建造者參與者規劃師、政府官員、社會和經濟學家城市設計師、政府官員、開發商、建筑師/景觀建筑師、城市居民等建筑師/景觀建筑師、使用者10城市設計的層次從空間層次上講,城市設計跨越了從總體規劃到修建性詳細規劃,甚至街道家具設計的廣泛領域。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大體上可以把這些領域劃分成整體城市設計和局部地段城市設計兩個層次。11確定城市空間形

7、態結構 布置城市公共活動空間 設計城市豎向輪廓 研究城市道路、水面和綠地系統 提出城市色彩、照明、建筑風格、城市標志與建筑小品的基本格調 組織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動空間,對城市重點地段進行空間形態設計 整體城市設計12昌迪加爾規劃總平面草圖13巴西利亞總規劃平面圖14華盛頓中心區平面圖15局部地段城市設計 建筑群體形態設計城市公共空間設計道路交通設施設計綠地與小品設計建筑色彩和建筑風格設計指導城市照明設計廣告招牌和環境設施設計個體建筑與環境設計16適應性原則 城市設計是由一條不斷發展的“適應性原理”串聯起來的。 而對適應方式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城市設計過程的組織。171819城市設計方法 規劃總圖

8、詳細規劃 建筑設計 環境設計20總體規劃1、城市規劃總圖和路網圖的規律路網與建筑體量路網與區域功能路網形態道路細節用空間設計二維圖2、認知地圖的應用21 路網與建筑體量華爾街時代廣場22高層建筑或大體量建筑集中的區域,路網規劃要適度規整并盡量詳盡,用地的形狀也要適度規則小型建筑集中的地區,路網要富于變化,要自然些體量大但層數不多的建筑可以化整為零,以點型、線型組合散開布置;小體量建筑之間要有關聯感232425 路網與區域功能區分車流性質穿過式車流不進入區域內部以區域為目的地的車流才可以進入區域區分用地功能性質商務辦公區:路網密集、道路寬度不大、人行道較寬商業區:最好為步行居住區:人車分行26

9、路網形態區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不同等級的道路網主干道環形或貫穿型,負責將城市各主要部分相連接,主要承載汽車交通次干道為各區域與主干道的便捷聯系支路生活性城市空間27 道路細節首先把握行車秩序,其次才是車路的必要寬度車路寬度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盡可能小車路形態嚴格按照汽車行駛的形態,將汽車可行駛范圍控制在最小步行道路要區分不同使用功能主要為上下班等必須性活動服務的,路線要盡可能緊湊、便捷為購物、散步等休閑活動服務的,道路可以適當曲折變換28 用空間設計二維圖293031322、認知地圖的應用城市要素的組織:路徑、邊界、區域、節點、標志,通過要素的鮮明性和組合要素結構的合理性,來幫助市民形成清晰

10、、有實用價值的認知地圖。要素通常由路徑來組織,其余要素成為路徑的內容劃分路徑的等級次序:確定規劃范圍內最主要的道路、分區、主要交通節點根據不同分區的要求確定各自路徑網絡的特點及同上一級網絡的關系33二、詳細規劃進入三維構思階段對區域內連續空間的組合研究城市空間的主要類型城市空間的營造城市空間的組合秩序34城市空間的主要類型 街道空間 廣場空間 建筑周邊 邊界空間35街道空間 步行街、車行道、混合型道路,組織過程是逐次的,予人過渡的余地 街景的連續性可感知的空間36廣場空間吸引人沒有汽車交通的干擾,但可以方便到達尺度適宜,人可以看清周圍的環境廣場周圍的建筑可以提供相應的休息、娛樂服務373839

11、建筑周邊島式空間的環境塑造40414243邊界空間邊界效應理論明顯、適用4445城市空間的營造圍合空間產生的首要因素通過建筑物、構造物、植物的圍合,或者其它明顯的邊界,例如水面、高差、植物、地面材質變化等圍合不一定是封閉的,但實體圍合面至少要在50%以上46連續、型體47向心城市發展過程中新的生長點對原有城市空間的向心感48空間層次對空間的適度分割,將廣漠空間劃分成可感知的局部小空間建筑周邊空間與邊界空間產生空間效應的主要手段49空間內容鋪裝的變化建筑立面的細節處理視覺焦點的塑造人的活動50比利時城市廣場鮮花鋪地51好萊塢步行商業街52內空設施實體家具:噴泉、燈桿、旗桿、座椅、臺階、欄桿、護柱

12、、雕塑、紀念物頂部覆蓋植物53華盛頓的美國海軍部前廣場雕塑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側廣場中的水池和現代噴泉5455城市公共空間系統連貫性區分市區邊緣和郊野開放空間同市內公共空間的區別對自然環境要素的引入佛羅倫薩城市中心結構5657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改造計劃58城市空間組合秩序原則:軸線對稱等級韻律和重復基準變換59軸線:長度、方向性;至少有一個軸點或軸心,另一端可以為明確的方向;軸點和軸心可以為實體,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空間;實體通常是標志性建筑物,空間多是一個廣場6061古羅馬市中心平面。從上至下分別為帝國廣場、共和廣場、斗獸場等,每組建筑群的軸線均呈一定的角度相交。62巴黎附近的新城結構,一個大軸線,

13、而且是與巴黎盧浮宮至德方斯軸線相連的軸線63帕加蒙。密細亞的古代希臘城市,建筑物的軸線向大致的軸心會聚形成向心秩序。64對稱兩側對稱:同等的要素均衡的分布于公共軸線兩側;輻射對稱:同等的要素均衡的分布在相交于一點的兩軸線與多軸線兩側等級指在構圖中建筑形式和空間都存在著實際的差別,在各方面的作用有主次之分。65基準在構圖中設一個參照物,線、面、體均可,通過基準線、面、體的規則型、連續性、穩定性,將多種要素以一個自由圖案組合起來?;鶞示€:較軸線更自由靈活基準面:底基面、頂基面、側基面基準體:空間或空間體66韻律和重復通過物體有規律地重復出現而產生出一種運動的規律。變換指一種歷史規律,是后人對前人所

14、做的借鑒過程中的一種科學的方法。67三、建筑設計為了空間的建筑實體的塑造實體的環境,關注的重點是實體之間及實體與其它實體及空間環境之間將產生怎樣的空間環境。6869圣保羅大教堂改造7071德國斯圖加特美術館平面圖72德國蒙澄拉德巴赫市立博物館73伸展式建筑線型:直線、曲線、折線型,適宜與其它點式建筑配合使用放射型:在兩個相鄰的放射線間形成的角度內產生一個半開敞空間圍合型:封閉、半封閉的院落式空間7475巴黎。根據河道、街道、廣場、庭院空間的需求形成的建筑格局。76集群建筑用幾棟建筑集群形成一個整體,比單棟龐大的建筑便于使用和管理。易于產生中庭一類的內部空間,將之開辟為四季化的城市公共空間。77

15、78圣地亞哥荷頓廣場79紐約世界金融中心的冬園紐約IBM中心的四季廳紐約SONY大廈的公共走廊80由羅馬萬神廟內向外望廟前廣場梵蒂岡宮81建筑景觀除實體造型外的材料質感、色彩等除單體造型外的群體景觀8283減少圍墻用伸展式或集群式的建筑形式來使用基地,避免出現獨立的島式建筑位于基地中央84城市公共空間狹義: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間。包括街道、廣場、居住區戶外場地、公園、體育場地等。開放空間、專用空間廣義:公共設施用地的空間,例如城市中心區、商業區、城市綠地等。85城市公共空間的構成要素:建筑物、道路、廣場、綠地與地面環境設施目的:創造功能良好、城市空間有特色的環境。重點:

16、城市中心、干道、廣場和公共綠地。86商業區內容、分布及形式城市中心和分區中心的地段,靠近城市干道的地方。沿街發展整個街坊開發中央商務區(CBD)城市中商務活動集中的地區城市經濟、金融、商業、文化和娛樂活動的集中地87步行商業街(區)全步行限制車行準步行888990城市中心一、類型和構成類型:按功能和性質分按服務范圍分構成各類建筑物、各類活動場地、道路、綠地等設施91二、布局位置選擇滿足居民活動不同層次的需要利用原有基礎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考慮城市設計的要求交通組織中心區范圍內以步行交通為主,有便捷的公交聯系疏解與中心活動無關的車行交通中心區四周布置足夠的停車設施發展立體交通考慮完全步行區域92三、城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