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管網泵站增壓站段輸水干管工程沉井模板專項技術方案_第1頁
配套管網泵站增壓站段輸水干管工程沉井模板專項技術方案_第2頁
配套管網泵站增壓站段輸水干管工程沉井模板專項技術方案_第3頁
配套管網泵站增壓站段輸水干管工程沉井模板專項技術方案_第4頁
配套管網泵站增壓站段輸水干管工程沉井模板專項技術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wd. .wd. .wd.配套管網泵站增壓站段輸水干管工程沉井模板專項技術方案TOC o 1-1 u一、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416732705 h 1二、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416732706 h 1三、施工準備1四、模板和支撐形式的選擇2五、模板支設 PAGEREF _Toc416732709 h 3六、模板撤除4七、安全操作規程 PAGEREF _Toc416732711 h 5八、安全質量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416732712 h 5九、墻模板計算書 PAGEREF _Toc416732713 h 7墻模板計算書7一、編制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

2、全技術標準?JGJ 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技術規程?DB33/1035-2006?木構造設計標準?GB 50005-2003?建筑構造荷載標準?GB50009-2012?混凝土構造設計標準?GB50010-2010?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 50204-20022011年版?鋼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 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標準?JGJ 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施工高處作

3、業安全技術標準?JGJ8091?碳素構造鋼?GB/T700?鋼管腳手架扣件?GB/5831-2006?鋼構造設計標準?GBJ17-88?危險性較大的分局部項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建質200987號文本工程施工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XXX改擴建及配套管網泵站工程三標段:鴨子河北側至規劃城東增壓站段輸水干管工程管線樁號 DK0+00-DK6+848.028,全長6848.028m。全線含混凝土工作井2座,接收井2座。 本工程涉及工作井和接收井如下:樁號 類型 尺寸長*寬*高米DK3+650 工作井 9.5*4.8*5.7DK3+750 接收井 內徑7米*高度5.8米DK5+456

4、工作井 9.5*4.8*10.7DK5+737 接收井 內徑7米*高度11.9米根據沉井的外部幾何尺寸以及相關施工圖紙,結合本工程的施工方案得知在沉井施工的刃腳、井壁、頂板施工過程中都將面臨模板施工。三、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由工程部協助工程有關人員認真學習圖紙,并進展圖紙自審、會審工作,以便正確無誤地施工。2通過學習,熟悉圖紙內容,了解設計要求施工所應到達的技術標準,明確工藝流程。3進展自審,組織各工種的施工管理人員對本工種的有關圖紙進展審查,掌握和了解圖紙中的細節。4組織各專業施工隊伍共同學習施工圖紙,商定施工配合事宜。5組織圖紙會審,由設計方進展交底,理解設計意圖及施工質量標準,準確掌握

5、設計圖紙中的細節。 2、機具準備膠合板:板材厚度18mm,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ZBB 70006的規定。還有48鋼管、5cm*10cm木枋等。連接附件:扣件、對拉螺栓。支撐系統:橫桿、斜桿、立桿墊座、木枋。脫模劑:水質隔離劑。工具:鐵木榔頭、活動套口板子、水平尺、鋼卷尺、托線板、輕便爬梯、腳手板、吊車等。四、模板和支撐形式的選擇刃腳井壁模板采用18mm膠合板定型模板組裝而成,以保證拼縫嚴密不漏漿。內外模的穩定采取豎向和橫向分節支設,對拉螺桿采用14圓鋼,并在對拉螺桿居中處加焊3mm前方形止水板片,止水片應與螺栓滿焊,拆模后截斷螺栓,構件外表用聚合物水泥砂漿密封,以防滲水。

6、支撐系統采用鋼管支撐。五、模板支設刃角模板支設:刃腳支模采用墊架法,詳見圖圖1沉井刃腳支設。墊架的作用是將上部沉井重量均勻傳給地基,使沉井井身澆筑過程中不會產生過大不均勻沉降,使刃腳和井身產生裂縫而破壞;使井身保持垂直;便于撤除模板和支撐。1-刃腳;2-砂墊層;3-混凝土墊層;4-墊架;5-模板圖12 井壁模板:井板模作為模板工程重點,其關系到安全、質量及觀感問題。施工準備:先彈出墻板凈寬內外邊線,作為模板位置控制線,同時也確定了墻板厚。預制14鋼拉桿,長度墻寬500 mm。墻板模由側板用18mm 厚膠合板、內龍骨間距、外龍骨、斜撐,斜拉桿等組成,內龍骨間距300mm、外龍骨底部間距為300m

7、m+300mm+400mm,其余間距為500mm,中間拉桿應加焊36060mm的防水環,并在拆模后立即沿螺栓四周鑿成30mm 深的凹坑,將螺栓兩端割去,再用膨脹水泥砂漿堵嚴凹坑。支模詳見圖2墻模板支模示意圖。 圖2六、模板撤除1、模板撤除前必須申請辦理拆模手續。 2、模板撤除前要向操作班組進展安全技術交底,在作業范圍設安全戒備線關懸掛警示牌,撤除時派專人看守。3、側模應以能保證混凝土外表及棱角不受損壞時方可撤除,底模應按?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及驗收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4、模板撤除的順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順序。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

8、。模板要隨拆隨運,嚴禁隨意拋擲。不得留有未撤除的懸空模板。5、拆模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事故,等該片模板全部撤除后,再將模板、配件、支架等運出。6、拆下的模板、配件等嚴禁拋扔,要有人接應傳遞,也可用帶鉤的繩子往下系,以防止模板變形和損壞。7、模板撤除后,要運至指定地點,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好隔離劑,修整后的模板要按編碼放整齊,以備待用。模板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60米。8、撤除模板作業比較危險,防止落物傷人,應設置戒備線,有明顯標志,并設專門監護人員。七、安全操作規程木工安全操作規程(1) 模板支撐不得使用腐朽、劈裂的材料。支撐要垂直,底端平整堅實,并加以木墊。木墊要釘牢,并用

9、橫桿和剪刀撐拉牢。(2) 支模應嚴格檢查,發現嚴重變形、螺栓松動等應及時修復。(3) 支模應按工序進展,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展下道工序,制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 (4) 撤除模板應經施工技術人員同意。操作時應按順序分段進展,嚴禁硬砸或大面積整體剝落和拉倒。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動和懸掛的模板,拆下的模板應及時運送到指定地點集中堆放,防止釘子扎腳。(6) 鋸木機操作前應進展檢查鋸片不得有裂口,螺絲應上緊。鋸盤要有防護罩,防護擋板等安全裝置,無人操作時要切斷電源。(7) 操作要戴防護眼鏡,站在鋸片一側。制止站在與鋸片同一直線上,手臂不得跨過鋸片。(8) 進料時必須緊貼擋板,不得用力過猛,遇硬節慢推。接

10、料要待料出鋸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9) 短窄料應用棍推,接料使用掛鉤。超過鋸片半徑的材料,制止上鋸。(10) 暴風、臺風前后,要檢查工地模板、支撐。發現變形、下沉等現象,應及時修理加固,有嚴重危險的,立即排除。(11) 現場道路應加強維護,斜道和腳手板應有防滑設施。八、安全質量保證措施一、質量標準1、保證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其支承局部應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如安裝在基土上,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對濕陷性黃土,必須有防水措施;對凍脹士,必須有防凍融措施。 檢查方法:對照模板設計,現場觀察或尺量檢查。2、 基本工程1接縫寬度不得大于1.5mm。 檢查方法:觀察

11、和用楔形塞尺檢查。2模板外表清理干凈,并采取防止粘結措施。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量計算統計。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應根據構造物的安全、運行條件、經濟和美觀等要求確定,一般不得超過表1的數值。表1 大體積混凝土木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mm項次偏差工程混凝土構造的部位外露外表隱藏內面12模板平整度:相鄰兩面板高差局部不平用2m直尺檢查355103構造物邊線與設計邊線10154構造物水平截面內部尺寸205承重模板標高56預留孔、洞尺寸及位置10二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墻體厚薄不一,平整度差:防治方法是模板設計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龍骨的尺寸和間距、穿墻螺栓間距、墻體的支撐方法等在作業中要認真執行。 2墻體爛根,

12、模板接縫處跑漿;防治方法是,模板根部砂漿找平塞嚴,模板間卡固措施牢靠。 3膠合板在使用過程中應加強管理。支、拆模及運輸時,應輕搬輕放;發現有損壞變形,應及時修理。 九、墻模板計算書墻模板計算書一、墻模板 基本參數計算寬度取沉井中最大斷面的寬度800mm,本工程中最高的沉井為12.3米,分兩段支模、澆筑,本計算書取9100mm為計算高度。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內龍骨間距300mm,內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mm3.5mm,間距與對拉螺栓一致。對拉螺栓布置19道,在斷面內水平間距:300+300+400+15500+400mm,斷面跨度方向間距300mm,直徑14mm。面

13、板厚度18mm,剪切強度1.4N/mm2,抗彎強度15.0N/mm2,彈性模量6000.0N/mm2。木方剪切強度1.3N/mm2,抗彎強度15.0N/mm2,彈性模量9000.0N/mm2。模板組裝示意圖二、墻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3.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

14、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000m;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27.090kN/m2考慮構造的重要性系數0.90,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0.9027.000=24.300kN/m2考慮構造的重要性系數0.90,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0.906.000=5.400kN/m2。三、墻模板面板的計算面板為受彎構造,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連續梁計算。面板的計算寬度取9.10m。荷載計算值 q = 1.224.3009.100+1.405.4009.100=334.1

15、52kN/m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910.001.801.80/6 = 491.40cm3;截面慣性矩 I = bh3/12 = 910.001.801.801.80/12 = 442.26cm4;式中:b為板截面寬度,h為板截面高度。計算簡圖彎矩圖(kN.m)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標準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變形計算受力圖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40.098kN N2=110.270kN N3=110.270kN N4=40.098kN最

16、大彎矩 M = 3.007kN.m最大變形 V = 0.457mm(1)抗彎強度計算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M/W = 3.00710001000/491400=6.119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Q/2bh=360147.0/(29100.00018.000)=0.551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面板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457mm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要求!四、墻模

17、板內龍骨的計算內龍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通常按照均布荷載連續梁計算。內龍骨強度計算均布荷載q=1.20.3024.30+1.40.305.40=11.016kN/m撓度計算荷載標準值q=0.3024.30=7.290kN/m內龍骨按照均布荷載下多跨連續梁計算。內龍骨計算簡圖內龍骨彎矩圖(kN.m)內龍骨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標準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內龍骨變形計算受力圖內龍骨變形圖(m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0.495kN.m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6.579kN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0.184mm內龍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

18、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5.0010.0010.00/6 = 83.33cm3;截面慣性矩 I = bh3/12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式中:b為板截面寬度,h為板截面高度。(1)內龍骨抗彎強度計算抗彎計算強度 f = M/W =0.495106/83333.3=5.94N/mm2內龍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5.0N/mm2,滿足要求!(2)內龍骨抗剪計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3304/(250100)=0.991N/mm2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

19、m2內龍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內龍骨撓度計算最大變形 v =0.184mm內龍骨的最大撓度小于500.0/250,滿足要求!五、墻模板外龍骨的計算外龍骨承受內龍骨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下連續梁計算。外龍骨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鋼管傳遞力。支撐鋼管計算簡圖支撐鋼管彎矩圖(kN.m)支撐鋼管剪力圖(kN)變形的計算按照標準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支撐鋼管變形計算受力圖支撐鋼管變形圖(m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max=0.000kN.m最大變形 vmax=0.000mm最大支座力 Qmax=6.579kN抗彎計算強度 f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