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鎮供熱管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CJJ28-2014)1總M1.0.1為規城鎮供熱管網工程的施工及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制定本規。1.0.2本規適用于采用明挖、暗挖、頂管、定向鉆等施工工藝,并符合下列參數的城鎮供熱管網工程的施工及驗收:1工作壓力小于或等于1.6MPa,介質溫度小于或等于350c的蒸汽管網;2工作壓力小于或等于2.5MPa,介質溫度小于或等于200c的熱水管網。1.0.3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采用無污染或減少污染的技術和施工工藝,并應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1.0.4在濕陷性黃土區、流砂層、腐蝕性土、凍土等地區和地震、巷道區建設城鎮供熱管網工程,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1.0.5城
2、鎮供熱管網工程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規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施工準備2.1一般規定工程開工前應根據工程規模、特點和施工環境條件,確定項目組織機構及管理體系。工程開工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應經有關單位審批后方可組織施工。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編制專項方案,并應經專家論證。1.4工程開工前,應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工程項目情況,制定保護環境、減少污染和其他環境公害的措施。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技術準備2.2.1工程開工前應進行設計交底。2.2.2工程開工前應取得設計文件、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等資料,并應進行圖紙會審和設計交底會。2
3、.2.3工程開工前應組織施工管理人員踏勘現場,了解工程用地、現場地形、道路交通以及鄰近的地上、地下建(構)筑物和各類管線等情況。2.2.4工程開工前應結合工程情況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2.3物資準備2.1.1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及設備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應有產品合格證明文件。2.1.2物資準備應編制材料、設備采購供應計劃,并應組織進場檢驗,辦理驗收手續4安全措施施工前應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和應急預案,并應經有關單位審批通過后方可進行施Io施工現場應根據作業對象及其特點和環境狀況,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安全防護設施應2. 1.3可靠、完整,警示標志應醒目。施工現場夜間必須設置照明、警示燈和具有反光功能
4、的警示標志。施工現場宜采用封閉施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圍擋高度不得小于1.8m;2護欄高度不得小于1.2m。高空作業應有可靠的防護設施,作業人員應佩戴安全帶(繩)。施工中設置的臨時攀登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1直梯高度不宜大于5m直梯踏步高度宜為300mm梯子凈寬不宜小于400mm當直梯高度大于2m時應加設護籠;當直梯高度大于5m時應加設休息平臺,休息平臺面積不宜小于1.5m2o2斜梯的垂直高度不宜大于5m寬度不宜小于700mm坡度不宜大于60。踏步高度不宜大于250mm寬度不宜小于250mm梯道臨邊一側應設護欄,高度應為1.2m,立柱水平距離不宜大于2m橫桿間距應為500mnr600mm并應設
5、置護網。3梯子上端及梯腳應安置牢固,梯子上端應設置高度為2m的扶手。開挖土方前應根據需要設置臨時道路和便橋,溝槽周圍和臨時便橋應設置護欄。在重要路口應分別設置車行便橋和人行便橋,在溝槽兩端和交通道口應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土方開挖前應設置供施工人員上下溝槽的安全梯。3工程測量3.1-般規定工程測量應根據城鎮平面控制網點和城市水準網點的位置、編號、精度等級及其坐標和高程資料,確定管網施工線位和高程。工程測量所用控制點的精度等級不應小于圖根級。當設計測量所用控制點的精度等級符合工程測量要求時,工程測量宜與設計測量使用同一測量系統。供熱管線的中線樁和控制點宜采用極坐標放樣、平移、距離交會、方向交會等方
6、法定位,不宜采用后方交會法定位。控制點應設置在便于觀測的穩固部位。當新建管線與既有管線相接時,應先測量既有管線接口處的管線走向、管中坐標、管頂高程,新建管線應與既有管線順接。2定線測量管線工程施工定線測量應符合下列規定:主線、支線的次序進行;.1.3點、終點、各轉角點及其他特征點應在地面上定位;.1.4、檢查室、支架、補償器、閥門等的定位可在管線定位后實施。1.5管線定位應按設計給定的坐標數據測定,并應經復核無誤后,再測定管線點位。1.6直線段上中線樁位的間距不宜大于50ml管線中線定位宜采用GPSR收設備、全站儀、電磁波測距儀、鋼尺等器具進行測量。當采用鋼尺在坡地上測量時,應進行傾斜修正。量
7、距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1/1000管線定線完成后,應對點位進行順序編號,起點、終點和中間各轉角點的中線樁應進行加固或埋設標石,并應繪點標記。管線轉角點應在附近永久性建(構)筑物上標志點位,控制點坐標應做記錄。當附近沒有永久性工程時,應埋設標石。當采用圖解法確定管線轉角點點位時,應繪制圖解關系圖。線中線定位完成后,應對施工圍的地上障礙物進行核查。對施工圖中標出的地下障礙物的位置,應在地面上做標識。暗挖施工時,應進行平面聯系測量。線方位角閉合差應符合下式的要求:R440”笈(3)2.9)式中:R導線方位角閉合差();n測站數(個)。3水準測量水準觀測前應對水準儀和水準尺進行標定,標定的項目、方法和要
8、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GtyT12898的相關規定。在作業過程中,應定期對水準儀視準軸和水準管軸之間的夾角i的誤差進行校驗。水準測量精度應符合下列規定:1附合水準路線閉合差應符合下式的要求:(3)X2-1)式中:R1附合水準路線閉合差(mm);L附合品&線長度(km)o2當水準測量跨越河流、深溝,且視距大于200m時,應采用跨河水準測量方法。跨河水準測量應觀測兩個單測回,半測回中應觀測兩組,兩測回間較差應符合下式的要求:(3. 3. 2-2)R.*士40乩式中:R2兩測回間較差(mm);L視距(km)。在管線起點、終點、固定支架及地下穿越部位的附近應設置臨時水準點。臨時水準
9、點設置應明顯、穩固,間距不宜大于300m1.4固定支架之間的管道支架、管道等高程,可采用固定支架高程進行控制。直埋管道的高程可采用變坡點、轉折點的高程進行控制。在豎井處應進行高程聯系測量。4竣工測量供熱管線竣工測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的相關規定。1.2供熱管線工程應全部進行平面位置和高程測量,竣工測量直選用施工測量控制網。竣工測量的允許誤差應符合下列規定:1測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平面位置測量的允許誤差應控制在土50mm勺圍;2測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高程測量的允許誤差應控制在土30mm勺圍;3竣工圖上管線與鄰近的地上建筑物、相鄰的其他管線、規劃道路或現狀道路中心線
10、的間距的允許誤差應控制在土0.5mm勺圍。1.4土建工程竣工測量應對起終點、變坡點、轉折點、交叉點、結構材料分界點、埋深、輪廓特征點等進行實測。供熱管線竣工應測量、記錄下列數據:1管道材質和管徑;2管線起點、終點、平面轉角點、變坡點、分支點的中心坐標和高程;3管線高程的垂直變動點中心坐標和垂直變動點上下兩個部位的鋼管上表面高程;4管溝敷設的管線固定支架處、平面轉角處、橫斷面變化點的中心坐標和管溝底、管溝蓋板上表面中心的高程;5檢查室、人孔中心坐標,檢查室底、頂板上表面中心的高程,管道中心和檢查室人孔中心的距離;6管路附件及各類設備的平面位置,異徑管處兩個不同直徑的鋼管上表面高程;7管溝穿越道路
11、或地下構筑物兩側的管溝中心坐標和管溝底、管溝蓋板的上表面中心高程;8地上敷設管線的支架中心坐標和支承上表面高程;9直埋管線的管路附件、設備、管線交叉處的中心坐標或與永久性建筑物的相對位置;10直埋管線的變坡點、變徑點、轉角點、分支點、高程垂直變化點、交叉點和直管段每隔50m處的外護管上表面高程;11直埋管線穿越道路處的道路兩側管道中心坐標和保溫外護層上表面高程。1.6對管網施工中已露出的其他與熱力管線相關的地下管線和構筑物,應測具中心坐標、上表面高程、與供熱管線的交叉角。竣工圖繪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竣工測量選用的測量標志應標注在管網總平面圖上;2各測點的坐標數據應分別標注在平面和縱斷面圖上;3
12、與熱力管線相關的其他地下管線和構筑物的名稱、直徑或外輪廓尺寸、高程等相關數據應進行標注。竣工測量應編寫說明,并應包括下列容:1管線種類、起止地點、實測長度等工程概況;2平面坐標和高程的起算數據、施工改線、拆除或連接等實測情況,及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3.5測量允許誤差3.5.1直接丈量測距的允許誤差應符合表3.5.1的規定。表3.5.1直接丈量測距的允許誤差固定測量樁間距離L(m)作業尺數丈量總次數同尺各次或同段各尺的較差(mm)允許誤差(mm)Lv200242L/5000200WLW5001-225001223L/200004土建工程4.1一般規定3.1.1工前應對工程影響圍的障礙物進行現場核
13、查,并應逐項查清障礙物構造情況及與擬建工程的相對位置。3.1.2對工程施工影響圍的各種既有設施應采取保護措施,不得影響地下管線及建(構)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3.1.3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底的地段應采取降水措施或地下水控制措施。降水措施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JGJ/T111的相關規定,并應將施工部位的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m后方可開挖。3.1.4當穿越既有設施或建(構)筑物時,其施工方案應取得相關產權或管理單位的同意。3.1.5供熱管道施工,在結構斷面中的位置均應符合設計縱橫斷面要求。3.1.6受施工影響圍的建(構)筑物,應對建(構)筑物的狀態進行第三方監控量測。3
14、.1.7冬期、雨期施工應采取季節性施工技術措施。4.1.1土方工程的施工及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B50202的相關規定。4.1.2土方開挖前應根據施工現場條件、結構埋深、土質和有無地下水等因素選用不同的開槽斷面,井應確定各施工段的槽底寬度、邊坡、留臺位置、上口寬度及堆土和外運土量。4.1.3當施工中采用邊坡支護時,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的相關規定。4.1.4當土方開挖中發現事先未探明的地下障礙物時,應與產權或主管單位協商,采取措施后,再進行施工。4.1.5開挖過程中應對開槽斷面的中線、橫斷面、高程進行校核。當采用機械開挖時,應預留不少
15、于150rlimB的原狀土,人工清底至設計標高,不得超挖。4.1.6土方開挖應保證施工圍的排水暢通,并應采取防止地面水、雨水流入溝槽的措施。4.1.7土方開挖完成后,應對槽底高程、坡度、平面拐點、坡度折點等進行測量檢查,并應合格。4.1.8土方開挖至槽底后,應對地基進行驗收。1.9當槽底土質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制定處理方案。在地基處理完成后應對地基處理進行記錄,并可按本規表A.0.1的規定填寫。當槽底局部土質不合格時,應按下列方法進行處理:1當土質處理厚度小于或等于150mm寸,宜采用原土回填夯實,其壓實度不應小于95%當土質處理厚度大于150mnW,宜采用砂礫、石灰土等壓實,壓實度不應小于9
16、5%2當槽底有地下水或含水量較大時,應采用級配砂石或砂回填至設計標高。直埋保溫管接頭處應設置工作坑,工作坑的尺寸應滿足接口安裝操作的要求。溝槽開挖與地基處理后的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溝槽開挖不應擾動原狀地基;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凍;3地基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4槽壁應平整,邊坡坡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B50202的相關規定;5溝槽中心線每側的最小凈寬不應小于管道溝槽設計底部開挖寬度的1/2;6槽底高程的允許偏差;1)開挖土方應為土20mm2)開挖石方應為一200mm+20mm4.1.13溝槽驗收合格后,應對隱蔽工程檢查進行記錄,并可按本規表A.0.2的規定填寫。3
17、暗挖4.1.13.1暗挖工程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市供熱管網暗挖工程技術規程CJJ200的相關規定。隧道開挖面應在無水條件下施工,開挖過程中應對地面、建(構)筑物和支護結構進行動態監測。4.1.2豎井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豎井提升運輸設備不得超負荷作業,運輸速度應符合設備技術要求;2豎井上下應設聯絡信號;3龍門架和豎井提升運輸設備架設前應編制專項方案,并應附負荷驗算。龍門架和提升機應在安裝完畢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豎井應設防雨篷,井口應設防汛墻和欄桿;5井壁施工中,豎向應遵循分步開挖的原則,每桶應采用對角開挖;6施工過程中應及時安裝豎井支撐;7豎井與隧道連接處應采取加固措施。4.1.
18、3隧道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隧道開挖前應備好搶險物資,并應在現場堆碼整齊。2進入隧道前應先對隧道洞口進行地層超前支護及加固。3隧道開挖應控制循環進尺、留設核心土。核心土面積不得小于斷面的1/2,核心土應設1:0.31:0.5的安全邊坡。4隧道臺階法施工應在拱部初期支護結構基本穩定,且在噴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時,方可進行下部臺階開挖,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邊墻應采用單側或雙側交錯開挖;2)邊墻挖至設計高程后,應及時支立鋼筋格柵并噴射混凝土;3)仰拱應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及時施工,并應封閉成環。5隧道相對開挖中,當兩個工作面相距15m-20m時應一端停挖,另一端繼續開挖,并應做好測量工作,
19、及時糾偏。中線貫通平面位置允許偏差應為土30mm高程允許偏差應為士20mm6隧道開挖過程中應進行地質描述并應進行記錄,必要時應進行超前地質勘探。7隧道開挖過程中,當采用超前小導管支護施工時,應對小導管施工部位、規格尺寸、布設角度、間距及根數、注漿類型、數量等應進行記錄,并可按本規表A.0.3的規定填寫。當采用大管棚超前支護時,可按本規表A.0.4的規定填寫施工記錄。4.1.4隧道初期支護結構完工后,應對完工的隧道初期支護結構進行分段驗收。4.1.5隧道二襯完工后,應對暗挖法施工檢查進行記錄,并可按本規表A.0.5的規定填寫。對完工的隧道應進行分段驗收,對基礎/主體結構工程驗收應進行記錄,并可按
20、本規表A.0.6的規定填寫。4頂管頂管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B50268的相關規定。方涵頂進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鎮地道橋頂進施工及驗收規程CJJ74的相關規定。頂管機型應根據工程地質、水文情況、施工條件、施工安全、經濟性等因素選用。頂管施工的管材不得作為供熱管道的工作管。鋼制頂管應采用對口雙面焊接。頂管工作坑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頂管工作坑應設置在便于排水、出土和運輸,且易于對地上與地下建(構)筑物采取保護和安全生產措施處;支撐應形成封閉式框架,矩形工作坑的四角應加設斜支撐;背墻可由方木、型鋼或鋼板等組裝。頂管頂進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飽和含水層等復雜地層或臨近
21、水體施工前,應調查水文地質資料,并應對開挖面涌水或塌方采取防和應急措施;2當采用人工頂管時,應將地下水位降至管底0.5m以下,并應采取防止其他水源進入頂管管道的措施。1.9頂管施工中,應對管線位置、頂管類型、設備規格、頂進推力、頂進措施、接管形式、土質狀況、水文狀況進行檢查,檢查完成后應對頂管施工進行記錄,并可按本規表A.0.7的規定填寫。4.8頂管施工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4.8的規定表4.4.8頂管施工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嗔目管役(mm)允許幅基Cmm)檢胺頻率檢驗儀相范固點數中線位移1500士3。每節管1經緯儀D妾150o50每節管胃內底高程DC1500-20+1Q每節管L水準
22、僅一30+20琴節管1水鹿投相鄰管間借口EX150010餌個接口L尺秋D孑150020對頂時管道錯口20近201尺量用人工頂進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鋼管接觸或切入土層后,應自上而下分層開挖;2頂進過程中應測量中心和高程偏差。鋼管進入土層5m以,每頂進0.3m,測量不得少于1次;進入土層5m以后,每頂進1m應測量1次;當糾偏時應增加測量次數。當鋼管頂進過程中產生偏差時應進行糾偏。糾偏應在頂進過程中采用小角度逐漸糾偏。鋼管在頂進前應進行外防腐,頂管完成后應對管材進行防腐及犧牲陽極防腐保護。4.5定向鉆4.1.1定向鉆施工及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B50369的相關規定。
23、4.1.2定向鉆施工不宜用于直接拉進直埋管的施工。4.1.3定向鉆頂管施工應根據土質情況、地下水位、頂進長度和管道直徑等因素,在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選用設備機型。4.1.4施工前應采用地質勘探鉆取樣或局部開挖的方法,取得定向鉆施工路由位置的地下土層分布、地下水位、土壤和水分的酸堿度等資料。6土建結構1.1土建工序的安排和銜接應符合工程構造原理,施工縫設置應符合供熱管網工程施工的rYno深度不同的相鄰基礎,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施工。管溝及檢查室砌體結構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B50203的相關規定。砌體結構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砌筑方法應正確,不得有通縫;2
24、砌體室壁砂漿應飽滿,灰縫應平整,抹面應壓光,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象;3清水墻面應保持清潔,勾縫應密實、深淺一致,橫豎縫交接處應平整;4砌體砂漿抗壓強度應為主控項目,砌體砂漿抗壓強度及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個構筑物或每50m3砌體制作一組試塊(6塊),當砂漿配合比變更時,應分別制作一組試塊;2)同強度等級砂漿的各組試塊的平均強度不得小于設計規定,任意一組試塊的強度最低值不得小于設計規定的85%;5砂漿飽滿度應為主控項目,砌體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20m仆足20m按20m計)選兩點,每點掀3塊砌塊,用百格網檢查砌塊底面砂漿的接觸面取其平均值;2)砂漿飽滿度應大于或等于90%6砌
25、體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6.3的規定。表4.6.3砌體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蒙(mm)檢驗頻率St具點數慟線位移0-10202經緯儀和城尺墻高10202水澄儀和毋尺墻面垂宜度墻圖V3mo-5202經蟀儀、吊線量尺0-10增而平整度0-82022m靠尺和犢影塞尺1.4鋼筋混凝土的鋼筋、模板、混凝土等工序的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B50204的相關規定。鋼筋成型應符合下列規定:1綁扎成型應采用鋼絲扎緊,不得有松動、折斷、移位等現象;2綁扎或焊接成型的網片或骨架應穩定牢固,在安裝及澆注混凝土時不得松動或變形;3鋼筋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
26、表4.6.5的規定。表4.6.5鋼筋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F1允許值整檢驗頻率量具危困點延主筋及分布筋間距梁、柱、板10每件I銅尺1銅尺去屋舫間距5每件1銅尺保護層厚度基礎10EOm2幅111m計】占八、銅尺梁柱5每件1鋁尺板、堵3每件1銅尺預埋件中心螳位雪o5每件1銅尺水平高差0-31鋼尺和塞尺模板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模板安裝應牢固,模尺寸應準確,模木屑等雜物應消除干凈;2模板拼縫應嚴密,在灌注混凝土時不得漏漿;3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6.6-1的規定;4預制構件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6.6-2的規定。表4.6.6-1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
27、差及檢驗方法頊目黨許偏差(mm)橙臉糊奉范周(n點數相領兩板表面高低差o7202每10m計1惠鋼尺衰血平整度0/5SO2每10nl計2m拿尺和賽尺俄面內部尺寸基礎-20-4-10204鋼尺柱,篇.梁5十4204樹尺軸線位置0-5201相尺墻面垂直度0T?01經幃儀或吊線、翎尺表4.6.6-2預制構件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0允許偏差(mm)檢臉頻率St具建網點數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07每件1陰尺求面平博度07每件12m氈尺布塞尺長度*50每件1鋼尺望板對角戰差o-7每件1惻尺P斷面尺寸100每件蠲平尺惻向彎曲L/1500且15每件構件全長最大彎曲處1*尺注:表中L為構件長度(mm)。混凝土
28、澆筑應在排水良好的情況下進行施工。混凝土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混凝土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規定。2混凝土墊層、基礎應符合下列規定:1)表面應平整,不得有石子外露。構筑物不得有蜂窩、露筋等現象。2)混凝抗壓強度應為主控項目,并應符合設計的規定。檢驗頻率應按100m3檢當l組,檢驗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的規定執行。3)混凝土墊層、基礎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6.8-1的規定。4.6.8-1混凝土墊層、基礎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允忤偏趨(mm)檢垃版率城具池困點數中心線每制寬度小小于設計規定州m2每髯計1點技中心俵址尺高程乙15020m2鹿蒲烈故.址尺或水下枚基礎
29、軸寬世*10ZtJmZ每餐計點林中心線.量尺在程o201n2掛高程線.玨尺皿水平僅1%50m之間兩演曲腕網總面,粗.J廿尺注:表中帶為主控項目,其余為一般項目3混凝土構筑物應符合下列規定:1)混凝土抗壓強度應為主控項目,平均值不得小于設計規定。檢驗頻率應按每臺班檢驗1組,檢驗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的規定執行。2)混凝土抗滲應為主控項目,不得小于設計規定。檢驗頻率應按每個構筑物1組(6塊),檢驗方法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的規定執行。3)混凝土構筑物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6.8-2的規定。表4.6.8-2混凝土構筑物允
30、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領率量具范幗點數軸線位跣0-10每個構筑物2縱橫向各計1點經緯儀各部位高程202水準儀構筑物長度或直徑202勝尺構St物厚度(mm)600154量尺墻面垂直度015每而4垂城.毋尺麻面每例不得大十閡W面枳的1%每面麻面胞面積1量尺頸埋件、預留孔位置070每件C孔)1微尺4.6.9預制構件的外形尺寸和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構件應有安裝方向的標識。預制構件運輸、安裝時的強度不應小于設計強度的75%4.6.10梁、板、支架等預制構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混凝土配合比、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2成型的模板、鋼筋經檢驗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3構件尺寸應準確,不得有
31、蜂窩、麻面、露筋等缺陷。4混凝土抗壓強度應為主控項目,平均值不得小于設計規定。檢驗頻率應按每臺班檢驗1組,檢驗方法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50107的規定執行5梁、板、支架等預制構件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6.10的規定。表4.6.10預制構件(梁、板、支架)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驟S率址具范強點數長度iLO每件1鋼尺寬度.昌(厚)度士5每件1第尺側面再曲L/1000ILC20每件構件全員最大方曲處1粒線和銅尺板兩對角級差078每10件1銅尺預埋件中心線位置0-5餐件1闞尺有滑板的泥磔土表面平穩0-3滑板而靄出混凝土表面懂留孔中心線位置o-5每
32、件1銅尺注:表中L為構件長度(mm)o4.6.11梁、板、支架等構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安裝后的梁、板、支架應平穩,支點處應嚴密、穩固;2蓋板支承面處的坐漿應密實,兩側端頭抹灰應嚴實、整潔;3相鄰板之間的縫隙應用水泥砂漿填實;4構件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6.11的規定表4.6.11構件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頓率量具范圍點數“符合設計眼求1得件r量尺軸線位移070每1。件1ht尺而鄰兩蓋板支點處頂面離基每10#1量尺支架頂而亦程八一5八0每件1r水碓儀支架垂直度0.且不大于10旭件垂線.ttR注:1H為構件長度(mm);2帶為主控項目,其余為一般項目。
33、4.6.12檢查室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室底應平順,并應坡向集水坑;2爬梯位置應符合設計的要求,安裝應牢固;3井圈、井蓋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平穩;4檢查室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6.12的規定表4.6.12檢查室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R允許偏差(mm)檢驗穎率量具范國點數檢杳室尺寸長、%20每座2量尺高0T0每座2量尺井蓋頂高程道路路面士5每座1水凄僅非道路路面03o每座1水掂儀4.6.13采用水泥砂漿五層做法的防水抹面應符合下列規定:1水泥、防水劑的質量和砂漿的配合比應符合設計要求;2五層水泥砂漿應整段整片分層操作抹成;3防水層的接荏、角、外角、伸縮縫、預埋件、管道穿過處等應符合設
34、計要求;4防水層與基層應結合緊密,面層應壓實抹光,接縫應嚴密,不得有空鼓、裂縫、脫層和滑墜等現象;5防水層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4.6.13的規定。表4.6.13防水層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r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圍點數表面平整度0520m22m靠尺和楔形塞尺厚度520m2鋼針插入和量尺4.6.14柔性防水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B50108的相關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卷材質量、品種規格應有出廠合格證明和復檢證明;2卷材及其膠粘劑應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刺穿性、耐腐蝕性及耐菌性;3卷材防水層應在基層驗收合格后鋪貼;4鋪貼卷材應貼緊、壓實,不得有空鼓、
35、翹邊、撕裂、褶皺等現象;5變形縫應使用經檢測合格的橡膠止水帶,不得使用再生橡膠止水帶;6卷材鋪貼搭接寬度,長邊不得小于100mm短邊不得小于150mm檢驗應按20m僉驗1點;7變形縫防水縫應符合設計規定,檢驗應按變形縫防水縫檢驗驗1點。4.6.15固定支架與土建結構應結合牢固。固定支架的混凝土強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時不得與管道固定,并應防止其他外力破壞。4.6.16管道滑動支架應按設計間距安裝。支架頂鋼板面的高程應按管道坡度逐個測量,高程允許偏差應為010mm支座底部找平層應滿鋪密實。4.6.17管道導向支架應按設計間距安裝,導向翼板與支架的間隙應符合設計要求。4.6.18彈簧支架安裝前,其底面
36、基層混凝土強度應已達到設計要求。4.6.19管溝、檢查室封頂前,應將里面的渣土、雜物清掃干凈。預制蓋板安裝過程中找平層應飽滿,安裝后蓋板接縫及蓋板與墻體結合縫隙應先勾嚴底縫,再將外層壓實抹平4.6.20穿墻套管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7回填室的主體結構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及測量后應及時進行回填,在固定支架、導向支架承受管道作用力之前,應回填到設計高度。將槽底雜物、積水清除干凈。1.3不得影響構筑物的安全,并應檢查墻體結構強度、外墻防水抹面層硬結程度、蓋板或其他構件安裝強度,當能承受施工操作動荷載時,方可進行回填。1.4得含有碎磚、石塊、大于100mm勺凍土塊及其他雜物。道溝槽回填還應符合下列規定:1
37、回填前,直埋管外護層及接頭應驗收合格,不得有破損;2管道接頭工作坑回填可采用水撼砂的方法分層撼實;3管頂應鋪設警示帶,警示帶距離管頂不得小于300mm且不得敷設在道路基礎中;通等管路附件處的回填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進行預熱伸長的直埋管道,回填方法和時間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應根據夯實或壓實機具的性能及壓實度確定,并應分層夯實,虛鋪厚度可按表4.7.6。表4.7.6回埴土虛鋪厚度夯實或壓實機具虛鋪厚度(mm)振動壓路機0400壓路機300動力夯實機帚肆眼口解式地口尺寸同腹,(mm)備注承括講管 鼻N怦與竹于5.7. 12當外徑和壁厚相同的鋼管或管件對口時,對口錯邊量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7.的規無規定時
38、,坡口形式和尺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規50236和表5.7.11的規定。表5.7.11坡口形式與尺寸表5.7.12鋼管對口錯邊量允許偏差管道壁厚(E2.5-5.06s1012-1415錯邊允許偏差(mm0.51.01.52.0壁厚不等的管口對接,當薄件厚度小于或等于4mm且厚度差大于3rlim薄件厚度大于4mm且厚度差大于薄件厚度的30%大于5mnW,應將厚件削薄(圖5.7.13)。1皿仃7i-rIOmm信)內壁尺寸不相等由 / / ( Otxim/)/7-A10min內外雅尺寸均不匍等IB外嗯尺寸不相等(加內壁尺寸不相等的制薄圖5.7.13不等壁厚對接焊件坡口加工
39、示意圖當使用鋼板制造可雙面焊接的容器時,對口錯邊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焊縫的錯邊量不得大于壁厚的10%,且不得大于3mm2環焊縫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壁厚小于或等于6mnW,錯邊量不彳#大于壁厚的25%;2)當壁厚大于6mms小于或等于10mnW,錯邊量不彳#大于壁厚的20%;3)當壁厚大于10所寸,錯邊量不彳#大于壁厚的10%加1mm且不彳導大干4mm不得采用在焊縫兩側加熱延伸管道長度、螺栓強力拉緊、火焊金屬填充物和使補償器變形等法強行對口焊接。5.7.16對口前應檢查坡口的外形尺寸和坡口質量。坡口表面應整齊、光潔,不得有裂紋、銹皮、熔渣和其他影響焊接質量的雜物,不合格的管口應進行修整。5
40、.7.17潮濕或粘有冰雪的焊接件應進行清理烘干后方可進行焊接。5.7.18焊件組對的定位焊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焊接前應對定位焊縫進行檢查,當發現缺陷時應在處理后焊接;2應采用與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藝;3在螺旋管、直縫管焊接的縱向焊縫處不得進行點焊;4定位焊應均勻分布,點焊長度及點焊數應符合表5.7.18的規定表5.7.18點焊長度和點數公窗管往(mm)點爆長度點焊數S0-1505-1023200700102043505003305600700406。6800-100050-7071(XX)S0-100點間距宜為300mni5.7.19氣焊應先按焊件周長等距離適當點焊,點焊部位應焊透,
41、厚度不應大于壁厚的2/3,每道焊縫應一次焊完。5.7.20當采用電焊焊接有坡口的管道及管路附件時,焊接層數不得少于2層。管道接口的焊接順序和方法,不應產生附加應力。5.7.21多層焊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第一層焊縫根部應均勻焊透,且不得燒穿。各層焊縫的接頭應錯開,每層焊縫的厚度應為焊條直徑的0.8倍1.2倍。不得在焊件的非焊接表面引弧;2每層焊接完成后應清除熔渣、飛濺物等雜物,并應進行外觀檢查。發現缺陷時應鏟除重焊。5.7.22在焊縫未冷卻至環境溫度前,不得在焊縫部位進行敲打。5.7.23在0c以下環境中焊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現場應有防風、防雪措施;2焊接前應清除管道上的冰、霜或雪;3預熱溫度應
42、根據焊接工藝確定,預熱圍應在焊口兩側50mm4焊接應使焊縫自由收縮,不得使焊口加速冷卻。5.7.247.24在焊縫附近明顯處應有焊工代號標識。5.7.25焊接質量檢驗應按下列次序進行:1對口質量檢驗;2外觀質量檢驗;3無損探傷檢驗;4強度和嚴密性試驗。5.7.26焊縫應進行100呢卜觀質量檢驗,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焊縫表面應清理干凈,焊縫應完整并圓滑過渡,不得有裂紋、氣孔、夾渣及熔合性飛濺物等缺陷;2焊縫高度不應小于母材表面,并應與母材圓滑過渡;3加強高度不得大于被焊件壁厚的30%且應小于或等于5nlm焊縫寬度應焊出坡口邊緣1.5mnT2.0mm4咬邊深度應小于0.5mm且每道焊縫的咬邊長度不
43、得大于該焊縫總長的10%5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每道焊縫表面凹陷長度不得大于該焊縫總長的10%6焊縫表面檢查完畢后應填寫檢驗報告,并可按本規表A.0.16的規定填寫。5.7.27焊縫應進行無損檢測,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檢測。2宜采用射線探傷。當采用超聲波探傷時,應采用射線探傷復檢,復檢數量應為超聲波探傷數量的20%角焊縫處的無損檢測可采用磁粉或滲透探傷。3無損檢測數量應符合設計的要求,當設計未規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干線管道與設備、管件連接處和折點處的焊縫應進行100%6損探傷檢測;2)穿越鐵路、高速公路的管道在鐵路路基兩側各10m圍,穿越城市主要道路的不通行管
44、溝在道路兩側各5m圍,穿越江、河或湖等的管道在岸邊各10m圍的焊縫應進行100%6損探傷;3)不具備強度試驗條件的管道焊縫,應進行100%損探傷檢測;4)現場制作的各種承壓設備和管件,應進行100%損探傷檢測;5)其他無損探傷檢測數量應按表5.7.27的規定執行,且每個焊工不應少于一個焊縫。4無損檢測合格標準應符合設計的要求。當設計未規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要求進行100%E損探傷的焊縫,射線探傷不得小于現行國家標準無損檢測金屬管道熔化焊環向對接接頭射線照相檢測方法GB/T12605的II級質量要求,超聲波探傷不得小于現行國家標準焊縫無損檢測超聲檢測技術、檢測等級和評定GB/T11345的
45、I級質量要求。2)要求進行無損檢測抽檢的焊縫,射線探傷不得小于現行國家標準無損檢測金屬管道熔化焊環向對接接頭射線照相檢測方法GB/T12605的田級質量要求,超聲波探傷不得小于現行國家標準焊縫無損檢測超聲檢測技術、檢測等級和評定GB/T11345的II級質量要求。表5.7.25無損探傷檢測數量序號妙介需名梆管通會計參政界毓士榔報怖檢酷敏拉(K)地上敗Q通行及半通行管溝做出不通行行和救或(含套件敷設下仃理蚣讓幅度(X)偃力iMPaiN51)mniD-VnoOmnim5D0nhm冏里埠口轉勘餌口冏定焊口崖動俎口網定坪口轉動岸L1固定煌口轉動榭口網球煽口帽勒*u嗣釐鄴口轉斗卸口片集殖割-融lUlt過
46、焦薰武2tKXr3SOL53030髓墻224618前30G0J0.2過熱虛施和藁汽LtXPGG30?036JH91850306010100,111003過能或飽和恭汽丁鎮00P1,03D時IB+UZ24618SC3o60IU1聞4iWj溫熱水L6M收30m40224G18加604n(K)山05福福熱水12tKF】曲LOCPlti2u州:格184UTL皿1H褊30inItH(3)151e薪水ia132216院費30151Q28g的1翻I0V1007就riooPCi.o1320事)2o50306Q)W覬&爵納北1noo1口1620皿3U5當無損探傷抽樣檢出現不合格焊縫時,對不合格焊縫返修后,并應按
47、下列規定擴大檢驗:1)每出現一道不合格焊縫,應再抽檢兩道該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縫,按原探傷方法進行檢驗。2)第二次抽檢仍出現不合格焊縫,應對該焊工所焊全部同批的焊縫按原探傷方法進行檢驗。3)同一焊縫的返修次數不應大于2次。6對焊縫無損探傷記錄應進行整理,并應納入竣工資料中。磁粉探傷或滲透探傷應按本規表A.0.17和A.0.18填寫檢測報告;射線探傷應按本檢測報告應符合本規A0.19和A.0.20規定;超聲波探傷檢測報告應符合本規A.0.21和A.0.22規定。7.28焊接質量應根據每道焊縫外觀質量和無損探傷記錄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并應按本規表A.0.23的規定填寫焊縫綜合質量記錄表。29焊接工作完
48、成后應按本規表A.0.24的規定編制焊縫排位記錄及示意圖。7.30支架、吊架的焊縫均應進行檢查,固定支架的焊接安裝應按本規表A.0.25的規定進行檢查和記錄。31管道焊接完成并檢驗合格后應進行強度和嚴密性試驗,并應符合本規第8章的規定。6熱力站和中繼泵站1一般規定站采暖、給水、排水、衛生設備的施工及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B50242的相關規定執行。動力配電、等電位聯結及照明等電氣設備的施工及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GB50254和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B50303的相關規定執行。自動化儀表的施工及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
49、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B50093的相關規定執行。站制冷管道和風道的施工及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及驗收規GB50243的相關規定執行。6.1.5站制冷設備的施工及驗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制冷設備、空氣分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B50274的相關規定執行。6.1.6中繼泵站、熱力站施工完成后,與外部管線連接前,管溝或套管應采取臨時封閉措施。6.1.7站設備基礎施工前應根據設備圖紙進行核實。6.1.8站管道、設備及管路附件安裝前應對規格、型號和質量等進行檢驗和記錄,并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應包括下列項目:1.9產品合格證;以及包裝情況;和規格;測試單、材質單、出廠檢驗報告、
50、技術文件、資料及專用工具;,表面有無損壞和銹蝕等;錄的情況。6.2站管道管道安裝過程中,當臨時中斷安裝時應對管口進行封閉。管道穿越基礎、墻壁和樓板,應配合土建施工預埋套管或預留孔洞,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道環形焊縫不應置于套管和孔洞;2當穿墻時,套管兩側應伸出墻面20mrrr25mm當穿樓板時,套管應高出樓板面50mm3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空隙應填塞柔性材料;4預埋套管中心的允許偏差不應大于010mm預留孔洞中心的允許偏差不應大于025mm5當設計無要求時,套管直徑應比保溫管道外徑大50mm6位于套管的管道保溫層外殼應做保護層。2.3當設計對站管道水平安裝的支架、吊架間距無要求時,其間距不得大于表
51、6.2.3的規定。表6.2.3站管道支架、吊架的間距管道公稱直徑(mmi253240506580100125150200250間距(m2.02:.53.03.04.04.04.55.06.07.08.0管道公稱直徑(mmi30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1200間距(m8.59.09.510.1012.013.015.015.016.016.018.06.2.4在水平管道上安裝法蘭連接的閥門,當管道的公稱直徑大于或等于125mm寸,兩側應分別設支架或吊架;當管道的公稱直徑小于125mnW,一側應設支架或吊架。在垂直管道上安裝閥門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閥門
52、上部的管道應設吊架或托架。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下載可編輯1安裝位置準確,埋設應甲整牢固;2固定支架卡板與管道接觸應緊密,固定應牢固;3滑動支架的滑動面應靈活,滑板與滑槽兩側間應留有3mnrr5mm勺空隙,偏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4無熱位移管道的支架、吊桿應垂直安裝。有熱位移管道的吊架、吊桿應向熱膨脹的反方向當管道與設備連接時,設備不應承受附加外力,不得使異物進入設備。2.8管道與泵或閥門連接后,不應再對該管道進行焊接或氣割。2.9站管道及管路附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6.2.9的規定;表6.2.9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n死許偏逑檢翌
53、方在嬲料曹和封介管水平女裝r11CfHiwti-in用米W】*Ortm博米Smm用水平K*fJ拉建和尺城檢相金長工2Srwn每米工L5mm好米5mm用水平尺、江尺.拉線和尺量棱置全長全長V25mm浜直安裝每米百2.0mm幃米芯2.Qmm吊鯉和尺園椅杳仝高V10mm全高工?5足n2當管道并排安裝時應相互平行,在同一平面上的允許偏差為士3mm3法蘭和閥門的安裝應按本規第5.6節的相關規定執行,閥門的閥桿宜平行放置。6.2.10施工完成后,應對站的管道及管路附件按設計要求設置標識。6.3熱計量設備6.3.1熱計量設備安裝前應校驗和檢定,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B50411的
54、相關規定。6.3.2熱計量設備應在管道安裝完成,且清洗完成后進行安裝。6.3.3熱計量設備在現場搬運和安裝過程中不得提拽,不得擠壓表頭和傳感器線,不得靠近高溫熱源。6.3.4熱計量設備應按產品說明書和設計要求進行安裝,熱計量設備標注的水流方向應與管道熱媒流動的方向一致。6.3.5現場安裝的環境溫度、濕度不應大于熱計量設備的極限工作條件。6.3.6熱計量設備顯示屏及附件的安裝位置應便于觀察、操作和維修。6.3.7數據傳輸線安裝應符合熱計量設備的安裝要求。1兩只鋁電阻特性應一致,且應配對使用,并應按標識分別安裝在相對應的供、回水管道上;2兩只鉆電阻的導線應按產品技術要求,使用同一廠家的配套產品;3
55、應與管道軸向相交,插入深度不得小于管徑的1/3O6.3.8溫度傳感器的安裝方式和位置應符合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并宜采用測溫球閥或套管等安裝方式。6.4站設備4.1設備的混凝土基礎位置、幾何尺寸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B50204的相關規定,設備基礎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6.4.1的規定。表6.4.1設備基礎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II允許保若疑臉方法坐標位*皿橫岫線;不同平面的標圖加,2o-0鋁一檢V嬴儀,拉線,鈉尺檢行平而外形尺寸土部鋼尺依點L臺上平面外形尺寸2口7桐乂檢在凹穴尺寸Or2(1惻尺檢查水平度每米5水平儀1水平尺)樣便般需尺愴杏金
56、K0-1G水平僅(水平尺)和根形幕尺槍伐垂fiJK句米仆5QjIO經緯儀或吊塊和煙尺檢施豌緯儀或吊戰和銅尺槍者悵留地fii部標而0-20水準儀或拉線.你尺椅直腳螺桂中心蹌+2r例尺檢代預的地腳蝶投亂中心線位ft深度垂直度gio一。一2。o-*io棚尺梭在則尺松杳吊線、附尺檢套4.2地腳螺栓埋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地腳螺栓底部錨周環鉤的外緣與預留孔壁和孔底的距離不得小于15mm2地腳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應清理干凈,螺紋部分應涂抹油脂;3螺母與墊圈,墊圈與設備底座間的接觸均應緊密;4擰緊螺母后,螺栓外露長度應為2倍5倍螺距;5灌筑地腳螺栓使用的細石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比基礎混凝土的高一等級,灌漿處應清
57、理干凈并搗周密實;6灌筑的混凝土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后,方可擰緊地腳螺栓;7設備底座套入地腳螺栓應有調整余量,不得有卡澀現象。6.4.3安裝脹錨螺栓應符合下列規定:1脹錨螺栓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GB50231的相關規定;2脹錨螺栓的中心線應按設計圖紙放線。脹錨螺栓的中心至基礎或構件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7倍脹錨螺栓的直徑;脹錨螺栓的底端至基礎底面的距離不得小于3倍脹錨螺栓的直徑,且不得小于30mm相鄰兩根脹錨螺栓的中心距離不得小于10倍脹錨螺栓的直徑;3裝設脹錨螺栓的鉆孔不得與基礎或構件中的鋼筋、預埋管和電纜等埋設物相碰,不得采用預留孔;4應對鉆孔的孔徑和
58、深度進行檢查。6.4.4設備支架安裝應平直牢固,位置應正確。支架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4.4的規定。表6.4.4設備支架安裝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支架立柱05鋼尺檢查垂直度WH/1000鋼尺檢查支架橫梁上表面標圖5鋼尺檢查水平甯曲WL/1000鋼尺檢查,主:H為支架高度;L為橫梁長度。6.4.5設備找正調平用的墊鐵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GB50231的相關規定。6.4.6設備調平后,墊鐵端面應露出設備底面邊緣10mnr30mm6.4.7設備采用減振墊鐵調平應符合下列規定:1基礎和地坪應符合設備技術要求。設備占地圍基礎的高差不得超出減振墊鐵調整量的3
59、0%50%,放置減振墊鐵的部位應平整。2減振墊鐵應采用無地腳螺栓或脹錨地腳螺栓固定。3設備調平減振墊鐵受力應均勻,調整圍應留有余量,調平后應將螺母鎖緊。4當采用橡膠型減振墊鐵時,設備調平后經過1周2周后應再進行1次調平。6.4.8水泵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水泵安裝前應做下列檢查:1)基礎的尺寸、位置、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本規第6.4.1條的規定;2)設備應完好,盤車應靈活,不得有阻滯、卡澀和異常聲響現象;3)出廠前已配裝、調試完善的部位應無拆卸現象。2水泵安裝應在泵的進出口法蘭面或其他水平面上進行找平,縱向安裝水平允許偏差為00.1%,橫向安裝水平偏差為00.2%o3當水泵主、從動軸用聯軸器連
60、接時,兩軸的同軸度、兩半聯軸節端面的間隙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主、從動軸找正及連接后應進行盤車檢查。4當同型號水泵并列安裝時,水泵軸線標高的允許偏差為土5mm6.4.9噴射泵安裝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應符合設計和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當泵前、泵后直管段長度設計無要求時,泵前直管段長度不得小于公稱管徑的5倍,泵后直管段長度不得小于公稱管徑的10倍。6.4.10換熱設備應有貨物清單和技術文件,安裝前應對下列進行項目驗收:1規格、型號、設計壓力、設計溫度、換熱面積、重量等參數;2產品標識牌、產品合格證和說明書;3換熱設備不得有缺損件,表面應無損壞和銹蝕,不應有變形、機械損傷,緊固件不應松動。6.4.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廣東省湛江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
-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煙臺一中2025屆高三生物試題綜合試卷(15)生物試題含解析
- 上海立達學院《中醫健康理念》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南開區2025年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答案
- 宜興市2024-2025學年數學五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工程經濟與橋梁工程造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高中畢業班期末摸底統一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信息安全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某品牌咖啡營銷策劃與廣告策略
- 駱駝祥子考點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課件
- 數學新課程標準解讀(2)聚焦核心素養關注終身發展課件
- 2024至2030年中國聲樂器樂培訓行業發展運行現狀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癥狀護理-疼痛課件
- DL∕T 1056-2019 發電廠熱工儀表及控制系統技術監督導則
- 淺析脈沖電子圍欄技術發展及應用
- 消防責任劃分協議書
- 乳腺癌篩查指南
- 【京東物流倉儲管理的主要問題探析5300字(論文)】
- 配電變壓器能效技術經濟評價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