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28 頁 共 NUMPAGES28 頁11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WORD格式專業資料分享10 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導入門】孔子曾經說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游山玩水,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歌詠自然山水的優美詩文。如: 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上下各不同。”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些優秀的詩句真是不勝枚舉。答謝中書書被稱為是一幅“清麗的山水畫” ,又是一首“流動的山水詩” 。【目的牌】 教學目的 積累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理解有關陶弘景的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背誦并默寫全文。重點把握文意,領會意境
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點,學習不同的寫景手法。難點感受作者熱愛自然山水的情感,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詩意篇疏通文意理思路為啥寫 興趣性一讀:初讀全文,感知內容 讀出音韻: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語氣、語調、節奏一寫:抄寫文常根底,批寫段落大意 自主考慮【自學徑】一、記文常 解題目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寫給謝徵的一封信,信中稱道江南山水之美,僅六十八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晨昏,山川草木,飛禽走獸,抒情議論,各類皆備,可謂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是“回復”“寫給”的意思。謝中書即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人,曾作中書鴻臚,故稱之謝中書。 辨文體 “書”
3、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非常完美。可以抒情,比方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 可以寫景,比方吳均的與朱元思書; 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絕交書; 可以議論文學,如曹丕的與吳質書; 可以議論政治,如歐陽修的上杜中丞論舉官書; 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后學。 知作者 陶弘景 456536 ,字通明,南朝梁 朝代時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人,自號華陽隱居。著有陶隱居集 。南朝梁時思想家、醫學家。仕齊拜左衛殿中將軍。入梁,隱居句曲山。他曾經擔任諸王的侍讀,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
4、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閱為務。”南史 后隱居句曲山,可是“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查背景 本文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全梁文。寫于南北朝時期,這個時期,因政局動亂,矛盾鋒利,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 而隱居茅山。這些文人在他們的書信中, 常常描山畫水, 說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撫慰,此文正是如此。二、立根底 記音形 夕日欲 tu 頹 沉 l n鱗 j ng競躍 yu 未復有能與 y 其奇者 四時 j 俱備 釋詞義 一詞多義1 欲:夕日欲頹將要實是欲界之仙欲望2 與:未得有
5、能與其奇者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念無與為樂者和,連詞3 自:自非亭午夜分假如自康樂以來從詞類活用 夕日欲頹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墜落古今異義1 曉霧將歇古義:消散。今義:休息2 夕日欲頹古義:墜落。今義:精神萎靡 譯文意 一逐句翻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解釋:共,共同。翻譯:山川風光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啊。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解釋:入,聳入。見,看見。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交輝,交相輝映。翻譯: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解釋:四時
6、,四季。俱,都。曉霧將歇:歇,消散。亂,紛亂。夕日欲頹:夕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沉鱗競躍: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爭相,爭著。翻譯: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解釋:欲界之仙都:人間仙境。欲界,這里指人間。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妙世界。與其奇者:與,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翻譯: 這里實在是人間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 就再也沒有可以欣賞這種奇麗風光的人了。二全文翻譯:山川風光的美麗, 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啊。巍峨的山峰
7、聳入云端, 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 就再也沒有可以欣賞這種奇麗風光的人了。 劃節奏 山川 / 之美,古來 / 共談,頂峰 / 入云,清流 / 見底。兩岸 / 石壁,五色 / 交輝。青林 / 翠竹,四時/ 俱備。曉霧 / 將歇,猿鳥 / 亂鳴;夕日 / 欲頹,沉鱗 / 競躍。實是/ 欲界/ 之仙都。自 / 康樂/以來,未復有 / 能與其奇者。【感知石】三、劃構造以“美”字統率全篇, 構造上“
8、總分總” 。第一層 ( 第 1 句) :感慨發端,總領全文。抒情、議論第二層從“頂峰人云” 到“沉鱗競躍” :描寫山川中四季和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之美人間仙境。1 ( 從“頂峰人云”到“四時俱備” ) :四季之美。靜 山川山高水凈 :頂峰入云仰視 、清流見底俯視 。 石林石絢林青 :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平視 。2 ( 從“曉霧將歇”到“沉鱗競躍” ) :早晚之美。動 早:霧歇猿鳴 晚日頹鱗躍第三層 ( 最后兩句話 ) :感慨收束,自豪得意。抒情、議論四、概內容本文描繪了秀美的山川風光,并通過借古證今,強調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的觀點。情意篇解讀文本拓思維寫什么知識性二讀:品讀全文,拓展思維 讀出
9、意蘊二寫:評寫人事情理,整寫課堂筆記 合作交流【解讀園】五、析文本 導向廳 寄情山水悟愉悅一“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這句話有什么作用?二作者詳細描繪他的隱居之地時,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三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視角寫這些景物的?賞析語言品意境四作者是如何描寫這些景物的?請賞析以下句子。“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五文章結尾說: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善思堂 寄情山水悟愉悅一“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這句話有什么作用?以感慨發端,奠定了寫景抒情的基調:共談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
10、人,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可以議論山水的朋友,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統領全文,引出下文詳細描繪了秀美的山川風光。二作者詳細描繪他的隱居之地時,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景物:頂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曉霧、猿鳥、夕日、沉鱗。特點:非常秀美,山高水凈,絢爛多彩,充滿無窮活力。三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視角寫這些景物的?順序:由朝而夕朝、夕 。視角:1觀察角度:從仰望頂峰到俯視清流仰、俯2感官角度:形態、色彩、聲音3狀態角度:動靜結合 形體的動與靜:頂峰為靜,流水為動。 光色的動與靜: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 聲響的動與靜: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賞析語言
11、品意境四作者是如何描寫這些景物的?請賞析以下句子。“頂峰入云,清流見底。”1 “頂峰入云”,仰視,竭力描寫山之高;2 “清流見底” ,俯視,竭力寫出水之清。3 描寫了 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物, 充滿異彩、活力, 境界清新 ,情味盎然。為我們呈現了山水相映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1又改用遠望的視角極目遠眺。2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活力勃發的景象,寫出了繽紛的色彩配合之美。“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陽欲頹,沉鱗競躍”1 “歇”“頹”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為,激發人的想像,充滿生命氣息。2 “亂”表現一種自由,一種活力,是一種不規那么美,寫出了山川的早晨萬物都充滿著勃
12、勃活力的景象。3 “沉鱗”用借代修辭手法,指潛游在水中的魚,避俗,增加了語言表現力,文學色彩濃重。4 這四句由靜動、靜景轉入對動動、靜景的描寫。通過朝與夕兩個特定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寫出了熱烈歡快的晨景,和清靜幽寂的暮景。寫出了晨昏變化之美。五文章結尾說: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康樂是“能與其奇者” ,表現出作者對謝靈運的欽慕; 自謝靈運之后,不再有人能“與其奇” ,可惜于世人對秀美山水的無動于衷; “我”是謝靈運之后又一“與其奇者” ,為自己的審美情趣自許,期與謝公比肩。作者以抒情、議論收束,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流露了閑適歸隱之
13、意。六、探主題本文以清峻的筆觸描繪了秀美的山川風光, 并通過借古證今, 強調了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的觀點。說明自己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也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流露了閑適歸隱之意。七、繪板書【拓展林】八、拓思維類文拓展 “眼前流水自悠悠,歇歇偷閑戀綠疇。笑看金籠牽鼻去,等閑落得用鞭抽。”這是陶弘景寫的一首“退休詩” ,你從詩中體會到什么 ?這是南北朝詩人陶弘景寫的一首“退休詩” 。此人詩畫雙全,是當時著名畫家與作家,他在其畫中題詩一首,畫中有兩頭牛,一牛“戀綠疇”吃草,一牛有“金籠”而“落得用鞭抽”。其畫其詩強烈地形象地表現了作者辭官
14、退休的愿望,他向往的是“流水” 、“綠疇”的“悠悠”晚年。創意篇賞析特色勤積累怎么寫 文學性三讀:誦讀課文,賞析特色 讀出情感三寫:仿寫句段篇章,總寫體會反思 深化探究【賞文亭】九、賞寫法一寫法鑒賞意境美。1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麗。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2色彩配合之美。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天作背景,綠水為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3晨昏變化之美。清晨白霧繚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活力勃勃;黃昏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游魚躍水。4動靜相襯之美。頂峰為靜,流水為動形體 。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光色日出霧歇為靜
15、,猿鳥亂史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聲響 。構造美。本文屬小品,全文分三局部。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以“美”點明全文中心。2中間局部詳細敘寫山川之美。仰視再俯瞰,復平看,最后又分“曉”與“夕來寫,次第井然。3最后以感慨總括前文,首尾照應,議敘結合,使文章主體局部更為鮮明突出。語言美。1言簡意賅,無一句之虛,無一字之冗。先以“頂峰”給人以大體印象,再以“入云”給人以具象。同樣,先以“清流”使人初感,再以“見底”給人以實感。“五色交輝”“猿鳥亂鳴”“沉鱗競躍” ,“交” “亂”“競”幾個詞的運用,使顏色、聲音、動作的狀態表露無遺。2多用對稱四字句,配以長句收束;修飾詞語使顏色、
16、聲音、動作的狀態表露無遺。二試把本文擴寫成一白話散文。可擴寫為一篇書信體散文,注意格式,包括稱呼、問候語、致敬語、署名、發出與朋友共賞美景的邀請等山川秀麗的風光, 自古以來都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啊。真所謂“山水美景, 人人皆愛。”抬頭仰望,高高的山峰聳入云端,好似擎天大柱。低頭俯視,清澈的溪水靜靜流淌,似活潑的小姑娘,一邊唱著,一邊舞蹈著,使人頓時感到翡翠的顏色太淺, 而藍寶石的顏色又太深, 哪怕是繪畫名家, 大概也難以描摹這如詩如畫般的風光吧。向來有山無水那么無趣, 有水無山又乏味。正是這山水的相伴相映,才使得游者神采煥然;正是這仰俯的上下結合,才使得游者心曠神怡。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 但
17、色彩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莫急, 你看那兩岸石巖壁立千仞,在陽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斕、五色爭輝、熠熠耀眼。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間于其中,就如五彩錦緞上綴以碧玉翡翠, 頓成奇觀。兩岸如懸著兩幅錦幛, 上有藍天作背景, 下有流水為襯托,實為“天下第一美景” 。山腳下,一株株古松,批鱗掛甲、昂然挺立,好象是一個個威風凜凜的戰士。另一邊,一片片竹海,青翠欲滴,風輕輕吹過,竹葉微微顫抖,真像一張張嘴巴在喃喃細語。如此風光,四季長存。最初的早晨, 白霧繚繞于山間; 繼而如絮如帶, 仿佛是仙女在此作畫; 緊接著似煙似縷,好似天堂美景? ? 就在如紗一樣的薄霧將要消失的時候, 太陽冉冉升起, 猿啼鳥鳴, 眾音齊會,
18、活力勃勃, 仿佛是一場浩大的演唱會。黃昏降臨, 紅日西沉, 她是太過勞累, 去休息了。落日的余暉,為群山抹上了淡淡的紅暈,好象一個嬌羞的姑娘。飛鳥歸林,猿猴棲樹,山色蒼茫,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靜中見動,寂中現響,沖破了湖面的寂靜,別具意趣。不得不說 此般人間天境,無處能及也!【積累臺】十、儲積累有關山川的詩詞。詩中山:(1)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4)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化。( 杜甫春望 )(5)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19、。( 李白關山月 )(7)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田園田居 )(9)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10)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1)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 蒹葭 )(2)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3)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4)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5)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7) 楊柳青青江程度,聞
20、郎江上唱歌聲。( 劉禹锝竹枝詞 )(8)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9)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里小池 )(10)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訓練池】一、選擇填空本文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全梁文, 陶弘景,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人,南朝梁 朝代人。著有陶隱居集 。本文以“美”字統率全篇。構造上“總分總” :第一句和最后兩句都是總說,表達方式上是抒情和議論。中間分四季風光之美和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之美,詳細描寫。二、理解默寫答謝中書書中總領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運用仰觀俯察兩種視角,竭力
21、描寫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風物,寫出山之高、水之凈、境界清新的對偶句子是:頂峰入云,清流見底。文中的靜景是: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講究色彩搭配, 表現一年之美, 呈現出一派絢爛輝煌的氣象景象的對偶句是: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具備。將聽覺、 視覺結合, 由靜入動, 表現一日之美, 傳達了生命氣息的對偶句是: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文中對這幅清麗自然、有聲有色的江南山水畫的贊美之句是:實是欲界之仙都。文中感慨世人追逐功名, 無暇欣賞奇麗的山水, 從而曲折的表達作者清高的句子: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三、詞語解釋古來共談:共,共
22、同。頂峰入云:入,聳入。清流見底:見,看見。五色交輝: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交輝,交相輝映。交,交相。四時俱備:俱,都。四時,四季。曉霧將歇:將,將要。歇,消散。猿鳥亂鳴:亂,紛亂夕日欲頹:夕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沉鱗競躍: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爭相,爭著。欲界之仙都:人間仙境。欲界,這里指人間。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妙世界。與其奇者:與,參與,這里有欣賞、領悟的意思。四、句子翻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譯:山川風光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贊嘆的啊。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譯: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譯: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23、。譯: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譯: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實是欲界之仙都。譯:這里實在是人間仙境啊。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譯: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可以欣賞這種奇麗風光的人了。五、閱讀拓展三峽答謝中書書比擬閱讀以下對兩文理解與賞析錯誤的一項為哪一項 ( B )(3 分)A、甲乙兩文 繪景有異曲同工之妙。如甲文中的 “素湍綠潭, 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與乙文中的“頂峰入云,清流見底”都是從仰視和俯視兩個角度勾勒美景的。B、甲乙兩文都寫到了“猿鳴”,渲染蕭瑟凄涼的氣氛,把自然景物與人
24、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C、甲文作者寫山之高、 陡,正面描寫與側面襯托相結合, “自非亭午夜分, 不見曦月。”從側面襯托,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是正面描寫,讓人進一步感到三峽的狹窄,寥寥數筆形象地勾勒出三峽宏偉峭拔的整體風貌,使讀者很快被三峽的雄險氣勢所吸引。D、乙文作者以感慨收束, “實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 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可以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可以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好的作家必定是一位調色高手。甲乙兩文寫景都講究色彩搭配之美,請結合兩文有關內容分別加以闡述。(4 分)答謝中書書“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彩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爭輝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貴州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審計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財貿職業學院《數據庫應用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科技方法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徐州醫科大學《室內裝飾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健康職業學院《建筑工程材料與構造》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感知、傳輸與控制系統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城市軌道交通的特點城軌列車運行控制課件
- 四川省邛崍市2023年七年級《英語》上冊期末試卷與參考答案
- 人教版:2023年七年級《道德》上冊第四單元試卷與參考答案(B卷)
- 網課智慧樹知道《人工智能引論(浙江大學)》章節測試答案
- 2024年南通市高考《數學》第四次模擬試卷(含答案)
- WD-PSO-LSTM模型在光伏出力預測中的應用
- 期中測試卷(試題)-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數學蘇教版
- 廣東省深圳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全冊)期中模擬測試數學試卷(北師大版)
- 《黑人非洲音樂》
- 安全教育普法
- 分層過程審核培訓-課后測試附有答案
- 急性腎損傷護理查房
-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22-2023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卷
- 第1課+古代亞非【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