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古代亞非【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1頁
第1課+古代亞非【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2頁
第1課+古代亞非【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3頁
第1課+古代亞非【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4頁
第1課+古代亞非【中職專用】《世界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

古代亞非中職新教材《世界歷史》(基礎模塊)課程標準1、知道早期人類文明的產(chǎn)生;2、了解各文明古國的主要成就,認識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古代亞非文明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壹目錄古代亞非文化貳人類學者指出了將文明與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文化區(qū)別開來的一些特征。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確立的國家的政治權力、納貢或稅收、文字、社會分為階級或等級、巨大的建筑物、各種專門的藝術和科學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備這些特征,但是這一組特征在確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文明的性質時,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到21世紀》概念釋疑:何為“文明”?文明產(chǎn)生的標志是什么?文明產(chǎn)生的標志:階級、國家、城市、文字第一章古代亞非文明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比較出土的石器有何不同?表面粗糙打制而成表面光滑磨制而成原始社會因為石器制作技術不同而被區(qū)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一、原始社會

1、人類最初的社會形態(tài)是原始社會。

2、原始社會分成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3、舊石器時代:人們共同勞動、平等生活。

4、新石器時代:出現(xiàn)了原始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

人類文明的產(chǎn)生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產(chǎn)生剩余產(chǎn)品私有制和剝削產(chǎn)生階級產(chǎn)生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階級矛盾部落戰(zhàn)爭政府、軍隊等強制機關產(chǎn)生國家形成文字出現(xiàn)記事和管理的需要人類文明產(chǎn)生根本原因前提重要標志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圖古埃及文明約BC3500年左右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約BC3500年左右古印度文明約BC3千紀中國文明約BC2070年古希臘文明約BC2千紀各地先后進入文明時代,國家產(chǎn)生,人類進入奴隸社會。1.自然環(huán)境: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形成一個肥沃的沖積平原。適合農(nóng)牧業(yè)發(fā)展,大麥、小麥、豆類、羊等二、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2.文明的進程(1)公元前4千紀至前3千紀初,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一系列城市。(2)約前2334年,薩爾貢一世登上基什王位,建立阿卡德王國。他初步建立君主專制制度。阿卡德王國是兩河流域歷史上第一個地區(qū)性大國。薩爾貢一世(3)公元前18世紀前期,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tǒng)一兩河流域,頒布《漢謨拉比法典》,建立君主專制制度。

漢謨拉比王權柄太陽神沙瑪什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上端是漢謨拉比王站在太陽和正義之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權的權標的浮雕;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寫的法典銘文,共282條。《漢謨拉比法典》材料一:《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條:1至5條是關于訴訟審判的規(guī)定,6至126條是關于保護私有財產(chǎn)的規(guī)定;127至195條關于婚姻、家庭與財產(chǎn)繼承;196至214條關于人身保護和“同態(tài)復仇法”……242至277條關于租賃牲畜、船只以及傭工和報酬;278至282條是關于奴隸的規(guī)定材料二:……若貴族使平民及奴隸的眼睛受損可以免于賠款,無需賠償;奴隸將貴族的眼睛損壞則要在耳內灌油灌鉛。

根據(jù)材料,分析《漢謨拉比法典》的特點?【問題探究】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保護私有財產(chǎn);宣揚君權神授,維護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利益和權威。古巴比倫王朝被赫梯人滅亡后,整個兩河流域處于一片衰敗狀態(tài),直到公元前1000年代,北部的亞述王朝開始起,亞述人南征北戰(zhàn)不僅統(tǒng)一了兩河流域,還征服了西方的以色列王國,兩次入侵埃及,一時之間整個近東地區(qū)成了亞述人的天下。公元前538年,波斯大軍攻占了巴比倫城,兩河流城眾多城市被毀,文字失傳。昔日的輝煌被無情地掩埋在茫茫的黃沙之中,兩河流域地區(qū)成為失落的天堂。——李海峰《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死而復生的文明》,光明日報,2012年2月23日空中花園(古代七大奇跡之一)想像復原圖波斯帝國(前6世紀——前330年)

公元前6世紀中后期,波斯興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兩河流域、埃及、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qū),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大流士一世早期波斯

居魯士時期

岡比西斯時期

大流士時期

(1)尼羅河定期泛濫,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小麥)(2)提供了連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條件。1.自然環(huán)境: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三、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2.文明進程(1)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興起。(2)前3100年,埃及初步統(tǒng)一。(3)古埃及的國王通稱為“法老”。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統(tǒng)治者。法老自稱是太陽神阿蒙之子。3.文明的衰落古埃及前后延續(xù)長達三千年之久。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后來,又被阿拉伯帝國征服。最終古埃及文明消失。1.自然環(huán)境(1)古印度三面環(huán)海,雨水豐沛、植被茂盛,適合農(nóng)業(yè)發(fā)展。(2)已進入鐵器時代,生產(chǎn)工具較進步。四、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2.文明進程公元前2千紀后期至前1千紀,雅利安人征服南亞次大陸北部,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在過程中,誕生了種姓制度。第一等級:婆羅門:宗教祭祀第二等級:剎帝利:國王與官吏第三等級:吠舍:雅利安族普通勞動者第四等級:首陀羅: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最底層:賤民,等級之外“不可接觸者”。公元前6世紀,佛教興起,影響逐漸擴大,后傳播到亞洲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成為世界性宗教。人生而不平等評價:種姓制度貴賤分明、職業(yè)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自形成后,異常牢固,至今日仍然有很多消極影響。(1947年法律廢除)

當他們分割普魯沙時,……其口為婆羅門,由其雙臂造成羅惹尼耶,其雙腿變成吠舍,從其雙腳生出首陀羅。

——崔連仲等選譯《古印度吠陀時代和列國時代史料選輯》

印度神話中用人體不同地位比喻不同種姓,有什么寓意?從人類的起源角度論證種姓制度的合理性。3.印度文明的衰亡公元前4世紀,阿育王建立了規(guī)模的空前的孔雀王國。前2世紀后,大夏希臘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匈奴人等先后侵略。印度長期四分五裂。第二章古代亞非文化在巴比倫,由于木材缺乏,石料稀少,但卻有著大量的兩河沖擊平原的泥土,所以人們便以泥版作為書寫材料。……它具有很強的粘性。……寫直線和線條就要容易得多。……書寫工具通常是蘆葦桿筆,由于這種筆筆尖細、筆尾粗,所以把它往泥板上一壓就形成一個筆劃,而且呈楔形或釘子型。——《世界文明之旅》,中國檔案出版社2005年楔形文字泥板(大英博物館藏)

一、兩河流域文明成就

1、楔形文字2、《吉爾伽美什》——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3、天文和數(shù)學成就

(1)人們已經(jīng)能夠區(qū)分恒星和行星,觀測日食、月食并記錄下來。

(2)他們的歷法與中國的農(nóng)歷相似,按月亮的運行周期把1年分為12個月,每個月29天或30天,并根據(jù)需要插入閏月,以使歷法與太陽年吻合。

(3)他們使用十進制和六十進制,也知道勾股定理。六十進制在古代兩河流域主要用來計算糧食產(chǎn)量、勞動力人數(shù)和商品數(shù)量。

4、建筑藝術方面

(1)蘇美爾人用黏土建造起多層塔廟,創(chuàng)作了精美的壁畫和雕刻。

(2)亞述帝國修建了多座規(guī)模宏大的王宮。王宮門口有兩尊巨大的人首飛牛石雕,猶如護衛(wèi),墻壁上多以雕刻和壁畫裝飾,其內容主要表現(xiàn)國王的日常活動、祭祀、狩獵和戰(zhàn)爭。

(3)巴比倫城的伊斯塔爾門氣勢恢宏,以藍色為主色調,城門墻壁上裝飾著各種動物圖案,有傳說中的獨角獸,也有馬匹、獅子和牛等動物。

5、《漢謨拉比法典》《漢謨拉比法典》被刻在一塊巨大石柱上,豎立在巴比倫的一座神殿里,現(xiàn)在收藏于巴黎盧浮宮。石柱上部是一副精致的浮雕,太陽神把象征權力的權標授予漢謨拉比。石柱中部刻著法典的具體條文,法典共有正文282條。

二、古代埃及文明成就

文學:有豐富多彩的神話和文學故事;

文字:象形文字;

歷法: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

建筑:金字塔;

數(shù)學:能夠計算圓周率,開平方根;

書寫材料:紙莎草是古埃及主要書寫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資。埃及象形文字◎《亡靈書》殘片

莎草紙質,有31行用黑色墨汁書寫的祭司體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太陽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