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代漢語語音概述和變化剖析第一節 語音概說(1) 一、 語音的性質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它是由人的發音器官發出的能夠表達一定意義的聲音。 語音同自然界其他聲音一樣,產生于物體的振動,具有物理屬性;語音是由人的發音器官發出的,還具有生理屬性;更重要的是,語音要表達一定的意義,什么樣的語音形式表達什么樣的意義,必須是使用該語言的全體社會成員約定俗成的,所以又具有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語音的本質屬性,可用來區別其他一切聲音。 下面分別介紹語音的三大屬性:第一節 語音概說(2) (一)語音的物理屬性 音波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語音也不例外。聲音有樂音和噪音之分。周期性出現重復波形的音波叫樂音,不是周期
2、性出現重復波形的音波叫噪音(見教材p16圖2-1): 樂音(元 音)a o e 語音 混合音(濁輔音)m n l r 噪音(清輔音)b t k 語音同其他聲音一樣,具有音高、音強、音長、音色四種要素:第一節 語音概說(3) 音高聲音的高低,取決于頻率(振動的快慢,與聲 帶的長短、厚薄、 松緊有關) 聲調 媽罵 東動 (平直、高升、曲折、下降) 語調 梅花開了 (下降/上揚) 輕聲媽媽 音強聲音的強弱,取決于幅度(幅度的大小,由發語音四要素 音時氣流沖擊聲帶力量的強弱決定) 輕聲 蓮子簾子 英語implantimpla ntvt.種植 implant impla ntn. 植物 音長聲音的長短,
3、取決于時間(持續的久暫) 輕聲媽媽 長短音 粵語 三sa m53心sam53 英語 it it eati t 音色聲音的特色(本質),取決于音波(波紋的形 式),別義最重要。第一節 語音概說(4) 造成音色不同的三個條件: 1、發音體不同:張三和李四說話,我們可以聽出不同,因為聲帶不一樣。 2、發音方法不同: bp(不送氣送氣) h(塞音擦音) 3、共鳴器形狀不同:i(展唇圓唇) u(圓唇展唇)第一節 語音概說(5) (二)語音的生理屬性 動力部分:肺和氣管 (海南話有吸氣音,如:玻 刀)生理屬性 發音部分:喉頭和聲帶 調節部分:口腔和鼻腔 口音 鼻化音 鼻音 (口鼻 半鼻) a a m 閩南
4、話 怕他打 天邊 a 普通話 藥方兒 門縫兒 第一節 語音概說(6)(三)社會屬性 1、什么樣的語音表示什么樣的意義是約定俗成的: a、同一聲音可以表示不同意義。如: 花錢花朵花木蘭 b、同一意義可以用不同聲音表示。如: 父親爸爸爹爹 在一種語言內部是如此,在不同語言中更是如此: 象聲詞:狗叫聲 普 汪汪 閩南話 戇戇 英語bark/yap 有個老太太初次接觸外國語,覺得語言神奇得讓人難以置信:明明是一個,英國人偏偏說成是“萬”(one);明明是五個,法國人卻說成“三個”(sk);日本人則管“鞋”叫“褲子”();英國人管“水”叫“窩頭”(water),法國人又叫“滴漏”(deleau)。 2、
5、各種語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語音系統普通話 nlr zzh 閩南話 l(n、r) z(zh) 年連然(l) 姊址(z)第一節 語音概說(7)思考題: “肚子飽了”和“兔子跑了”在語音性質方面的主要區別是什么?它說明了什么? 1、物理屬性與生理屬性:d與t、b與p音色不同; d與t、b與p發音方法不同(送氣與不送氣); 2、社會屬性:漢語中的送氣與不送氣構成對立(具有別義作用),自成體系。 英語 stand school spend 日語 (我) (你)第一節 語音概說(8)二、語音單位(一)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語音單位。它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 b kn zhng 音素的分類: 輔音 氣流在口腔
6、或咽頭受阻礙而形成的音叫 音素 輔音。如b、t、k、q、sh、m 元音 氣流振動聲帶,在口腔、咽頭不受阻礙 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如 a、o、e、i。 輔音與元音的四點區別(詳見教材20)。第一節 語音概說(9)(二)音節 音節是語音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語音片斷。通常,發音器官的肌肉緊張一次,就是一個音節。 例如: 泉 州 是 一 個 文 化 古 城 (Qun zhu sh y g wn hu g chng) 普通話的基本音節有418個(不計聲調),算上四聲,共有1200個左右。 一般地說,一個漢字表示一個音節。 兩個漢字表示一個音節: 一個漢字表示兩個音節:浬、瓩花兒第一節 語音
7、概說(10) (三)聲母、韻母、聲調 聲母,指音節中元音前頭的那部分,大多是音節開頭的輔音。例如: r i(零聲母) yn 韻母,指音節中聲母后面的部分。例如: r i 聲調,指的是音節中具有區別意義作用的音高變化。 (四)音位 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也就是按語音的辨義作用歸納出的音類。這是近幾十年來西方語言學家提出的一個新概念。 w wn /d/ d(大) kkey /d/do 漢/w/= (文) 英/k/= v vn /t/ t(踏) ksky /t/to第一節 語音概說(11) 三、記音符號 漢字的三種記音方法: 直音法 熍,音窮。 窮,音熍。 1、漢字記音 反
8、切法 東,德紅切。罪,從琲切。 2、注音字母 (ba) 威妥瑪式方案 國語羅馬字 3、拼音字母 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 漢語拼音方案(特點:權威性,群眾性,科學 性;作用:注音,推普) 國際音標(一個音素一個符號,一個符號一個音素。 ii -i -i)第一節 語音概說(12) 本節的學習重點 了解語音的三大屬性。掌握語音的四要素。 熟悉發音器官的基本構造。理解各種語音單位的概念:音素、元音、輔音、音節、聲母、韻母、聲調、音位。了解漢語拼音方案的內容和作用,一般了解國際音標。 作業:p29-30 一、七(思考)。 二、三、四、五、六(書面)。第二節 聲 母(1)一、聲母的發音 普通話有21個聲母,它
9、們發音各不相同。聲母的不同是由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決定的。 (一)聲母的發音部位 發音時氣流受到阻礙的位置叫做發音部位。按發音部位分,普通話聲母可以分為七類: 雙唇(上唇和下唇) b p m 唇齒(上齒和下唇) f 舌尖前(舌尖抵住或接近齒背) z c s 舌尖中(舌尖抵住上齒齦) d t n l 舌尖后(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 zh ch sh r 舌面(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 j q x 舌根(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軟腭) g k h第二節 聲 母(3) (二)聲母的發音方法 聲母的發音方法指的是,發音時喉頭、口腔和鼻腔節制氣流的方式和狀況。可以從阻礙的方式、氣流的強弱、聲帶是否顫動三個
10、方面來觀察: 塞音 b p d t g k 擦音 f h x sh r s 1、看阻礙的方式 塞擦音 j q zh ch z c 鼻音 m n 邊音 l 送氣 p t k q ch c2、看氣流的強弱 不送氣 b d g j zh z 濁音 m n l r (ng)3、聲帶是否顫動 清音 除 “m n l r” 外的其余聲母 第三節 韻 母(1)一、韻母的發音 普通話有39個韻母(漢語拼音方案的韻母只錄舌面元音韻母但 未列入,又不包括舌尖元音 -i(前) 、-i(后) 和卷舌元音er,故只有35個韻母)。 韻母的分類: 單元音韻母10個(單韻母:舌面7,舌尖2,卷舌1) 結構 復元音韻母13個
11、(復韻母:前響4、后響5、中響4) 帶鼻音韻母16個(鼻韻母) 開口呼:韻母或介音非i、u、開頭元音 齊齒呼:韻母為i或有介音i (四呼) 合口呼:韻母為u或有介音u 撮口呼:韻母為或有介音第三節 韻 母(2) (一)單元音韻母(舌面元音,舌尖元音) 1、舌面元音單韻母(共7個) 單元音:發音時舌位、唇形及開口度始終不變的元音。 元音的發音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第一,舌位的高低(開口度大小); 第二,舌位的前后; 第三,唇形的圓展(圓唇不圓唇)。 普通話舌面元音韻母的三個方面的發音情況可以綜合起來,用“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圖”來表示:第三節 韻 母(3) 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圖前央后不圓唇圓唇高ii
12、y半高e半低低a圓唇不圓唇uuooAee第三節 韻 母(4)舌面元音單韻母的分析 A舌面、央、低、不圓唇元音 發達 oo舌面、后、半高、圓唇元音 薄膜 舌面、后、半高、不圓唇元音 特色 舌面、前、半低、不圓唇元音 欸 舌面、前、高、不圓唇元音 力氣 舌面、后、高、圓唇元音 樸素 舌面、前、高、圓唇元音 語句第三節 韻 母(5) 2、舌尖元音單韻母 -i舌尖前、高、不圓唇元音 私自 -i舌尖后、高、不圓唇元音 事實 er卷舌、央、中、不圓唇元音 二兒 (二)復元音韻母(共13個) 復元音指的是發音時舌位唇形都有變化的元音。 二合元音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e 三合元音
13、iao iou uai uei 韻腹:韻母的主干(亦稱主要元音)。主要由 a o e 充當, i、u、 、-i 、er 也可以作韻腹。 韻頭(介音或介母):韻腹之前的高元音。只有i、u、。 韻尾:韻腹之后的高元音(音值含混)。有i 、u(o)。 第三節 韻 母(6) 根據韻腹所在位置,可以把復元音韻母分為三類: 1、前響復元音韻母 ai ei ao ou 2、后響復元音韻母 ia ie ua uo e 3、中響復元音韻母 iao uai uei (三)帶鼻音韻母 輔音ng舌根、濁、鼻音。 an ian uan an en in uen n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14、ong iong 二、押韻和韻轍 十三轍代表字 月下一哨兵鎮守在山岡多威武。 小花樓外鶯歌燕舞春池睡鴛鴦。 三、韻母辨正P63“語音”思考和練習三 一、指出漢語拼音字母歌中哪些是單元音字母,它們怎樣代表普通話十個單元音韻母,為什么 ?漢語拼音字母歌中有單元音字母五個,即a、o、u、e、i。 aA代表舌面、央、低,不圓唇元音韻母。oo代表舌面、后、半高、圓唇元音韻母。uu代表舌面、后、高、圓唇元音韻母。添附加符號后成y,代表舌面、前、高、圓唇元音韻母。e代表舌面、后、半高、不圓唇元音韻母。添附加符號后成為,代表舌面、前、半低、不圓唇元音韻母。跟r組成雙字母er,代表卷舌、央、中、不圓唇元音韻母。
15、P63“語音”思考和練習三ii代表舌面、前、高、不圓唇元音韻母。同時,它還代表舌尖、前、高、不圓唇元音韻母和舌尖、后、高、不圓唇元音韻母。 只拼舌尖后輔音聲母zh、ch、sh、r, 只拼舌尖前輔音聲母z、c、s,而i不拼zh、ch、sh、r, z、c、s,所以為了節省字母符號,同用一個元音字母i代表三個不同的單元音韻母,它們都有各自出現的場合,不會混淆。 這五個單元音字母就是這樣代表十個單元音韻母的。第四節 聲 調(1) 一、什么是調值 聲調是音節中具有區別意義作用的音高變化。例如: guli maiyan 二、聲調的內容 1、調值:調值指音節高低升降曲直長短的變化形式,即聲調的實際讀法。對聲
16、調調值構成起決定作用的是“相對音高”(與個人音域無關)。 描寫調值有多種方法。如:樂譜表示法、五度標記法等。鼓勵孤立故里買煙(鹽)賣煙(鹽)第四節 聲 調(2) 2、調類:調類是聲調的種類,就是把調值相同的字歸納在一起所建立的類。同一種方言中,有幾種基本調值就可歸納成幾種調類。不同的方言往往就有各自不同的調值和調類:調值相同,調類不一定相同,如:普通話“天”(55),泉州話“滾”(55);調類相同,調值往往差異很大(詳見84頁)。三、普通話的聲調 普通話的全部字音分屬四種基本調值,按照傳統習慣,稱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調類(統稱“四聲”)。它們的高低升降變化情況一般采用趙元任創制的“五度
17、標記法”來標記調值。請看下圖:第四節 聲 調(3)5 高4 半高3 中2 半低1 低媽 高平調55 ma55 ma 麻 高升調35 ma35 ma 馬 降升調214 ma214 ma 罵 全降調51 ma51 ma 第四節 聲 調(4)四、古今調類比較 古四聲 例字 普通話四聲清聲母 高專 陰平 濁聲母 唐文 陽平清聲母 古紙 上聲 濁聲母 近是 清聲母 正富 去聲 濁聲母 大慢清聲母 桌革百客濁聲母 食雜納麥平上去入第四節 聲 調(5)五、聲調辨正 (一)明確方言和普通話聲調的對應關系 東 同 懂 動 洞 棟 督 毒 軍 群 滾 近 棍 郡 骨 滑 (二)去掉入聲腔 特tiak 別piat
18、急kip 促tsik 郭立德督促戚碧月立刻出發。 一克一課一刻 目的墓地 有力有利 算術算數 約束 立刻 隔壁 突出 色筆 赤色第五節 音 節(1) 一、普通話音節結構的特點 1、一個音節最多可以用四個音素符號拼寫。如huai、zhuang。 2、元音在音節中占優勢。每個音節總要有元音。元音符號可以多至3個,并且必須連續出現。 3、音節可以沒有輔音。輔音只在音節的開頭或末尾出現。沒有兩個輔音相連的音節。(例外:哼hng、噷hm) 4、漢語音節不能沒有聲調,不能沒有韻腹;可以沒有輔音聲母、韻頭和韻尾。 二、普通話音節結構的分析 (見教材76頁)第五節 音 節(2) 二、拼音 把分析出來的聲母、韻
19、母拼合起來,構成一個音節,就是拼音。 (一)拼音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聲母要用本音 pou pou pu pu 拼音要領: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2、聲母、韻母之間不要有停頓 g ge 3、要念準韻頭 luanlan xuexie qiangdiaoqiangdao第五節 音 節(3) (二)拼音的方法 1、直呼法:見到一個音節不管字母多少,都不拼音而讀出整個音節。 zhuang 2、拼讀法 兩拼法:gung gung 三拼法: gung gung 聲介合拼法: gung gung (三)普通話的聲韻配合規律 (詳見教材78頁)第五節 音 節(4) 三、音節的拼寫規則 (一)y、w的
20、使用 1、韻頭i、u改y、w; ia ya ua wa 韻腹i、u加y、w。 i yi u wu 2、行零聲母,加y兩點除。 yu an yuan (二)隔音符號的用法 (三)省寫 1、韻母iou、uei、uen的省寫(分析要還原); 2、 上兩點的省略(與n、l 相拼不能省略); (四)標調法 有a別放過,沒a 找e、o; i、u并列標在后,i上標調把點抹。 (五)音節連寫 作業:p83三、四、五、七、九第六節 音 變(1) 在語流中,連著讀的音素、音節或聲調有時會發生變化。現代漢語的音變現象很多,今天我們只談最常見的變調、輕聲、兒化和“啊”的變讀等。 一、變 調 先看三組例子: 美好梅好
21、友好油好 李老師黎老師 在語流中有些音節的聲調會產生一定的變化,與單讀時調 值不同,這種變化叫變調。變調多數是由后一個音節聲調的影響而引起的。普通話中常見的變調有下列五種: (一)上聲的變調 上聲字單念或在詞末時,一般讀原調(調值214),但是在下列情況下調值就會變成陽平(35)或半上(21)。第六節 音 變(2) 1、上聲+上聲 首先請大家就教材p85所舉的例子考慮一個問題: 后字同屬上聲改讀輕聲,為何有的前上要變陽平,有的前上要變半上?是否有規律可循? 上上緊相連,前上變陽平(35)。 如:水果 了解 領導 演講 前上通常讀陽平(35)如:捧起 等等 講講 想起 后上變輕聲 稱謂后綴前半上
22、(21)如:姐姐 嫂子 毯子 椅子南方的同學要注意念好下面幾個詞: 鬼子 椅子 小伙子 狗腿子第六節 音 變(3) 如果連讀的上聲字不止兩個,則應該根據詞語含義及結構緊密程度適當分組,然后再按上述辦法變調。 就三音節來說,雙單格(2+1)只有一種讀法,如:展覽館、管理組(35 35 214);而單雙格(1+2)則有兩種讀法,如:小老虎、紙雨傘(21 35 214 / 35 35 214),帶有強調、對比的意味時通常采用前一種讀法(即讀半上21),如: 那是紙(21)老虎,不是鐵(21)老虎。 四音節及四音節以上一般要根據詞語的含義適當分組。如: 彼此/友好 買把/雨傘 種馬場/養有/五百匹/好
23、母馬不過,如果語流速度比較快,也可以只保留最后一個字音讀上聲,前面的一律讀為陽平。第六節 音 變(4) 2、上聲+非上聲(陰平、陽平、去聲、輕聲) 上聲加非上,前上變半上(21)。如: 上+陰 首都 北京 統一 女兵 上+陽 祖國 海洋 語言 改良 上+去 解放 土地 鞏固 鼓勵 上+輕 尾巴 起來 寶貝 里頭 你的 上聲字在語流中作為后字也常常讀半上(21)。如: 天上美景總是引起童心的好奇和遐想。 下面,請打開教材94頁,看思考和練習六第五題。做這道題目應注意避免手口不一致的現象,先讀一遍,然后說出每個字的具體調值。第六節 音 變(5) 注意:上聲字的調值盡管有各種變化,但注音時一律標本調
24、。因此,要注意區別“上+上”和“陽+上”。當后字為上聲,前字調類自己拿不準時,可以把后字換成非上聲,這樣就很容易辨別清楚。如:友好(35 214)友情(21 35),可見“友”非真正的陽平,是個假陽平。 (二)去聲的變調(比較簡單) 兩個去聲相連,前一個如果不是重讀音節則變53(因后一音節起點高而同化)。例如: 信念 變化 辦事 快速 互助 大會去聲字作為語流中的后字,也常常只讀53。如:慶賀勝利(53 53 53 51 )。第六節 音 變(6) (三)“一、不”的變調(兩字均為入聲字,“一”本調為55,“不”本調為51) 單末本 一、二、三 十一 統一 萬一 第一(“一”表序數也不變調,如:
25、 一樓第一樓或第一層樓一樓全樓 一連第一連隊一連全連,連續) 不 偏不! 去前陽 一樣 一向 一定 一塊兒 / 不怕 不夠 不看 不像 非去去 一般 一邊 一年 一成 一手 一兩 不吃 不開 不同 不詳 不管 不想 夾中輕 想一想 拖一拖 管一管 談一談 來不來 肯不肯 找不找 開不開第六節 音 變(7) “一”、“不”在詞典中一般都標本調,但同學們平時在做作業或考試時要按變調標,否則算錯。 (四)“七、八”的變調(也是入聲字) “七、八”在去聲前可以變陽平,也可以讀原調(陰平)。其余場合讀原調(陰平)。例如: 七(35/55)歲 七(35/55)塊 七(35/55)路 八(35/55)歲 八
26、(35/55)塊 八(35/55)路 七(55)天 七(55)成 七(55)畝 八(55)支 八(55)籃 八(55)兩練習:p95.九(2)第六節 音 變(8)(五)形容詞重疊的變調 單音節形容詞重疊后兒化時,第二個音節不論本調是什么,口語都讀55調值,如“高高(55)兒的”、“長長(55)兒的”、“好好(55)兒的”、“大大(55)兒的”。 單音節形容詞的疊音后綴,不管原來是什么聲調的字,也都要念成55調值,例如:“白生生”、“冷颼颼”、“亮堂(55)堂(55)”、“軟綿(55)綿(55)”、“明晃(55)晃(55)”、“直挺(55)挺(55)”、“黑洞(55)洞(55)”、“沉甸(55)
27、甸(55)”。 雙音節形容詞重疊后,第二個音節變為輕聲,第三、四個音節都讀55調值,例如:“認認真(55)真”、“老老實(55)實(55)”、“清清楚(55)楚(55)”、“干干凈(55)凈(55)”。第六節 音 變(9) 二、輕 聲 (一)什么叫輕聲 所謂“輕聲”不是四聲之外的第五種聲調,而是四聲的一種特殊音變,即在一定的條件下讀得又短又輕的調子。一般地說,任何一種聲調的字,在一定的條件下,都可以失去原來的聲調變讀輕聲。例如:媽媽、我們、椅子、看過。 (二)輕聲的讀法 輕聲在物理屬性上的主要表現是音長變短,音強變弱。它在音高上的表現則因受前一個字聲調的影響而是不固定的。一般地說,上聲字后頭的
28、輕聲字的音高比較高,陰平、陽平字后頭輕聲字偏低,去聲字后頭的輕聲字最低。如用五度標調符號表示,大致的情況如下:第六節 音 變(10)陰平+輕聲2(半低) 跟頭 柑子 蹲下 金的陽平+輕聲3(中調) 石頭 桃子 爬下 銀的上聲+輕聲4(半高) 里頭 李子 躺下 鐵的去聲+輕聲1(低調) 木頭 柿子 坐下 鎳的 南方人不太習慣讀輕聲,尤其是“上聲+輕聲”往往讀不好,應加強練習。 輕聲不僅引起音高的變化,改變了原來的調值,而且有的還影響字音的聲母和韻母,引起音色的變化。常見的有: 使不送氣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濁音化了。例如“哥哥”的后一個“哥”字,聲母有時會變成濁塞音;“耳朵”的“朵”, 聲母有時會變
29、成濁塞音d;“鼻子”的“子”,聲母有時會變成濁塞音dz。第六節 音 變(11) 使一些韻母中較高、較低的元音向央元音靠攏,韻母變得比較含混。例如“棉花”的“花”單念是xu,輕聲是xu;“尖子”的“子”單念是ts,輕聲是ts;“哥哥”的前一個“哥”是k,后一個“哥”念輕聲是。 有的甚至使韻母脫落。如“豆腐”(duf),“咱們倆”(znmli)。這些都說明輕聲和音強、音長、音高、音色都有關系。“的”dde、“了”liole亦屬同理。 (三)常用輕聲詞 哪些詞讀輕聲呢?一般地說,新詞、科學術語沒有輕聲音節,口語中的常用詞才有讀輕聲音節的。下面一些成分在普通話中通常讀輕聲(例子見p92):第六節 音
30、變(12) 1、動態助詞“著、了、過”,結構助詞“的、地、得”和語氣詞“吧、嗎、了、啊”等; 2、疊音詞、重疊式合成詞和動詞的重疊形式的后一個音節。例如: 疊 音 詞 姥姥 奶奶 蛐蛐 餑餑 猩猩 重疊式合成詞 媽媽 弟弟 姑姑 娃娃 星星 動詞的重疊形式 了解了解 表演表演 商量商量 3、構詞用的虛語素(后綴)“子、頭、們”等;(注意:“原子、光子、孢子、電子、男子、女子、窩頭”等詞的“子、頭”都是實語素,不讀輕聲。)第六節 音 變(13) 4、用在名詞、代詞后面表示方位的語素或詞“上、下、里、面、邊”等; 5、用在動詞、形容詞后面表示趨向的詞“來、去、起來、下去”等; 6、有一批常用的雙音
31、節詞,第二個音節習慣讀輕聲(例子見普通話朗讀訓練材料p2); 7、下面詞語里的黑體字一律讀輕聲: 來來去去 打打鬧鬧 黑不溜秋 傻不愣等 胡里胡涂 羅里羅嗦 8、量詞“個”常讀輕聲,如“這個”、“五個”。 方言區的同學要真正提高普通話的水平,必須在這個方面多下功夫。第六節 音 變(14) (四)輕聲的作用 有些輕聲音節具有區別結構、區別意義和區分詞性的作用: 區別結構:東西(短語)東西(詞) 蛇頭(短語)舌頭(詞) 區別意義:孫子(人名)孫子(兒子的兒子) 老子(人名)老子(父親;驕傲的人自稱) 區別意義并區分詞性: 地道(名詞,地下通道)地道(形容詞,真正,純粹) 大意(名詞,主要的意思)大
32、意(形容詞,疏忽,粗心)第六節 音 變(15) 三、兒 化 (一)什么是兒化 “兒化”指的是后綴“兒”與它前一個音節的韻母結合成一個音節,并使這個韻母帶上卷舌音色的一種特殊音變現象,這種卷舌化了的韻母叫做“兒化韻”。如普通話念“花兒”時,這個“兒”不是一個獨立的音節,而只表示在念到“花”這個字音的末尾時,隨即加上一個卷舌動作,使韻母帶上卷舌音“兒”的音色。 用漢語拼音字母拼寫兒化音節,只須在原來的音節之后加上“r”(表示卷舌作用)就可以了。例如:“芽兒”yr,“餡兒”xinr,“味兒”wir。但不要見到詞末尾有“兒”字就讀兒化音,有時還讀成獨立的音節r。例如“小小的魚兒、小女兒”就不兒化。第六
33、節 音 變(16)(二)兒化韻的發音 普通話兒話時由于卷舌的緣故,致使舌位較高、較前的韻尾(-i、-n)發不成而丟失,同時使韻腹元音也受影響而“央化”(或把非央元音變成央元音,或增添一個央元音),還使后鼻音韻尾(-n)丟失而使韻腹元音“鼻音化”(使元音帶鼻音色彩)。 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在漢語口語語法中說:兒化遵循的總原則叫“可共存發音的同時性”(可同時共存)。即如果詞根語素的韻母跟卷舌音不能同時共存,則必須改變韻母的結構使之適于卷舌。第六節 音 變(17) 從教材p90頁的“兒話音變規律簡表”可以看出兒話韻母的音變往往不是簡單地在韻母后面加上一個卷舌動作,而是伴隨脫落、增音、更換和同化(后鼻韻
34、尾脫落,但元音受其同化,保留鼻化色彩)等現象。 要記住兒化音變規律也不難,下面這句話就基本包括了兒化音變規律: 大 伙 兒 一塊兒 到 花園兒 幫 忙 兒 無尾(直接加r) i尾、n尾(丟尾加r) n尾(丟尾,鼻化加r) 抓 小 雞 兒 剪 樹 枝兒。高元音i、(以過渡加r) 舌尖元音-i或 (元音脫落,加r)第六節 音 變(18) (三)兒化的作用 兒化這種語音現象,跟詞匯、語法有密切的關系,它具有區別詞義、區分詞性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區別詞義(有的詞兒化后具有比喻義)。例如: 信(信件,具體)信兒(消息,抽象) 頭(腦袋)頭兒(領頭的) 眼(眼睛)眼兒(小孔) 區分詞性或結構。例如:
35、活(形容詞、動詞)活兒(名詞) 畫(動詞)畫兒(名詞) 尖(形容詞)尖兒(名詞) 手(名詞)一手兒(量詞) 堆(動詞)一堆兒(量詞) 一塊(數量短語)一塊兒(副詞) 蓋蓋兒了蓋兒蓋了 表示細小、親切或喜愛的感情色彩。例如: 小皮球兒 小河兒 小孩兒 紅嘴唇兒 小王兒 好玩兒第六節 音 變(19)四、語氣詞“啊”的音變 語氣詞“啊”發音時往往受前字讀音的影響而產生音變。現舉例列表于下: 前字韻腹或韻尾 + a 音變 規范寫法 舉例i、o、e、 、a + a ya 呀 雞呀 魚呀 磨呀 鵝呀 寫呀 他呀u(包括ao、iao) + a wa 哇 苦哇 好哇n + a na 哪 難哪 新哪 彎哪n +
36、 a na 啊 娘啊 香啊 紅啊-i,er + a ra 啊 是啊 店小二啊-i + a za 啊 次啊 死啊課外作業:p94 六、七 導演35 214 第七節 音 位(1)一、音位簡說 (一)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即按語音的辨義作用歸納出來的音類。 前面講過的音素是按語音的物理屬性和生理屬性劃分出來的最小語音單位,而音位則是按語音的社會屬性劃分出來的。例如: A n l t t物理屬性 音色不同 音色不同 音色不同生理屬性 前 央 后 鼻音 邊音 不送氣 送氣社會屬性 (普)/ (閩)/l/ (英)/t/ 由此可見,區別意義是音位產生的基礎.在一種語言
37、或方言里,人們發出的音素是很多的。例如:第七節 音 位(2)“全張開啦”qun35 zhng55 ki55 l2 35 55 55 A2作為韻腹的4個主要元音雖然分別是4個不同的音素,但它們隨便替換也不起區別意義的作用,所以可以歸納為一個/a/音位。如果音素的不同,能起區別意義的作用,就要看作不同的音位。如“大地”tA51 ti51中的A和i。 (二)歸納音位的方法 歸納音位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語音環境中進行替換比較,看它們是否能夠區別意義。凡是能夠區別意義的音,就分別歸納成不同的音位,否則就是同一個音位。 以普通話為例,從輔音中歸納出來的音位叫“輔音音位”,從元音中歸納出來的音位叫“元音
38、音位”,從聲調中歸納出來的音位叫“聲調音位”(簡稱調位)。例如:第七節 音 位(3) A55 t 51 niu pA55八 tA51大 niu55妞 pA55趴 tu51度 niu35牛 mA55媽 ti51地 niu214扭 /p/:/p /:/m/ /A/:/u/:/i/ /55/:/35/:/214/前2組的輔音音位和元音音位都是由音素成分構成的,音素之間的差異是音質差異,所以人們稱之為 “音質音位”;聲調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構成的,而音高不屬于音質,因此,人們稱之為“非音質音位”。第七節 音 位(4) (三)音位變體 一個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這些音就叫做這個音位的“音位變體”。
39、音位變體是音位的具體表現形式,音位則是從音位變體中概括歸納出來的。音位與音位變體的關系是類別與成員(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例如,普通話的/a/可出現在以下不同的字音中: 哀 煙i 啊A 熬u 蓋兒r 安 冤 鴨iA 昂 乖兒r這些不同的讀音,當地人聽起來并沒有明顯的差異,也沒有別義作用,所以說它們是/a/的“音位變體”,/a/就是從這些變體中概括出來的。標寫它時,通常從各音位變體中選用典型變體的符號,同時還要找一個常見、好認、便于印刷的符號作代表(加上/表示它是音位,不加/表示音位變體)。如下表:第七節 音 位(5) 音 位 音位變體 出 現 條 件 韻尾-i、-n之前 A 無韻尾 /a/ 韻尾
40、-u、-之前 韻頭i、y和韻尾-n之間 i和ui兒化時 音位變體可以分成“條件變體”和“自由變體”。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的音位變體叫“條件變體”,如上面所提到的、A、都是/a/的條件變體。沒有環境限制,可自由替換而不影響意義的音位變體叫“自由變體”。如南京話n、l不分,n、l同屬/n/音位,n、l就是/n/音位做聲母時的自由變體。第七節 音 位(6) (四)歸納音位的重要標準(處理分合) 音位的歸納涉及到依據什么標準問題。通常情況下,人們把對立原則(即辨義功能或區別特征)、互補原則和音近原則(音感差異)看作歸納音位的重要標準。 辨義功能是歸納音位的最重要的標準。如果某種語言的語音差異可以造成意義上
41、的不同,這樣的語音差異就可稱為“區別特征”。例如普通話中的pau214(飽)和pau214(跑)、 pau55(包)和pau51(抱),不送氣和送氣、聲調的高低升降均可造成音位的對立,就都是普通話里的“區別特征”。 互補分布是歸納音位的一項重要的語音標準。“互補分布”說的是音位變體的分布情況。音位的不同條件變體各有自己的分布條件,絕不出現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們的分布狀況是互相補充的,這就叫“互補分布”。前面說過的/a/音位的變體、A、就是處于互補分布中的。 第七節 音 位(7) “音感差異”也是歸納音位的重要語音標準。凡是處于互補分布中的語音差異一般不會造成音位的對立,因而可以歸納成一個音位
42、。但是,由于在各種語言里形成互補分布的原因和情況不完全一樣,所以有的音雖然處于互補分布中,但是當地人聽起來差異過大,這樣的音也不宜歸納為同一個音位。例如,普通話中的m只出現在音節開頭作聲母,只出現在音節末尾作韻尾,雖處于互補分布狀況,但北京人的音感中有明顯差異,所以仍應分別歸納為/m/:/兩個音位;ii和-i、 也一樣。 歸納音位應在同一語音系統中進行。一種語言(或方言)中有細微差別的音是很多的,但是用來書寫它們的字母卻是越少越便于使用,用有限的字母(比如二三十個)去代表許多不同的音,就要運用音位理論。一般用一個字母表示一個音位(普通話中的韻尾u音位和例外)。音位理論對于創制或改革拼音文字、拼音方案以及語言的學習和教學都有重要意義。ma ang nga am第七節 音 位(8)二、普通話音位 (一)普通話元音音位 普通話共有/a/、/o/、/、/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電子產品買賣貿易合同
- 版2025私人借款合同范本匯編
- 2025合同編碼準則
- 現代教職工心理健康教育
- 2025年上海市股權轉讓合同范本
- 2025物流配送合同模板
- 家鄉旅游文化節慶策劃方案
- 2025標準版土地轉讓合同
- 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設計:勤洗手講衛生
- 2025租賃車輛抵押合同范本
- 《工程科學與技術》論文投稿模板
- 精美乒乓球運動活動策劃方案PPT
- GB/T 18050-2000潛油電泵電纜試驗方法
- GB 7793-2010中小學校教室采光和照明衛生標準
- FZ/T 24011-2019羊絨機織圍巾、披肩
- 金螳螂企業管理課件
- 炊事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 最新版教育心理學課件3-成就動機
- 離合器-汽車畢業設計-設計說明書
- 中國民間美術年畫-完整版PPT
- 2022年《趣味接力跑》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