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初中生的閱讀思考力_第1頁
如何培養初中生的閱讀思考力_第2頁
如何培養初中生的閱讀思考力_第3頁
如何培養初中生的閱讀思考力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如何培養初中生的閱讀思考力 Summary:當前, 素質教育特別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重視其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改變學生的閱讀行為,注重學生思考力的培養。Key: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思考力;培養:G633.3 :B :1672-1578(2018)02-0047-011.課內閱讀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精細化閱讀對文章的思考自然離不開精細化閱讀這一最基本的途徑。我們一定要重視課堂精細化閱讀。它強調閱讀的精確、細致,發展學生的能力;通過閱讀,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等方面的知識,在精細化閱讀中進行梳理性閱讀,而且還可以積累一定的閱讀方面的知識

2、,為閱讀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再閱讀創造良好的條件。閱讀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精細化閱讀,巴爾扎克說過,唯有細節組成作品的價值。優秀作品中的細節是作者長期的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積淀,是作者苦心經營的追求,是作者審美觀察的凝練。不能正確解讀這些細節,就不能直抵這些作品的內心,更不能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例如,孔乙己中秋過后 那一段末尾交代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可以要求學生簡述孔乙己是如何用手走來的, 體會其生活的艱辛。對各種描寫的精彩細節, 在形象再現的同時則要仔細咀嚼, 認真品味都是動人的精彩之處。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描寫看似平淡無奇, 實則頗有韻味。對此, 要啟發學生去發掘和體味, 于細微之處悟精神

3、。2.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質疑能力,促進思考力的提升在閱讀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它是從問題的已知條件出發,按照問題所要求的方向,有層次有步驟地揭示和分析條件與要求之間的矛盾,找到解決矛盾的關鍵所在,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例如,老師在引導學生分析愚公移山一文時,圍繞不同人物對移山的不同態度這個問題,設計了三個步驟讓學生思考分析:(1)理清本文人物;(2)了解各人對移山的不同態度,著重比較智叟和愚公的態度;(3)認識愚公移山是一種大智若愚的表現。比如對第三個問題;老師啟發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于是,學生從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中明白了引起愚公移山的動機是痛感

4、迂塞之苦 ,從移了山就可以指通豫南,達于漢陰中看到愚公確知移山之利 ;又從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中,知道愚公深明可移之理 ,由此得出愚公大智若愚的結論。 以上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源于對課文的理解和分析。所以,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來說,既是知識消化的過程,也是思考深化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感知教材閱讀課文后產生問題,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教師不應該讓學生的知識停留在這個認識水平上,還要通過引導學生多層次的分析與綜合,促進思維活動的深入開展,從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學習在教授曹劌論戰一文時,我就曾組織過一場曹劌覲見魯莊公就把此公的優點辯得一無是

5、處,打仗也是聽從曹劌的指揮,魯莊公真的鄙嗎?的討論會,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同學說:魯莊公作為國君,在國難當頭的時候,禮賢下士,任人唯賢,這說明他是開明的。還有的同學說:在作戰中,魯莊公作為國君虛心聽從曹劌的指揮,甘愿扮好配角,這說明魯莊公具有明君的胸懷最后,同學們一致公認:魯莊公并非傳統說法的平庸國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過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罷了。3.利用網絡,自覺養成信息的獲取-內化-提升的習慣,不斷完成新知的建構過程。在網絡環境下實現旁征博引、融會貫通、知識豐厚、見多識廣的課堂閱讀教學模式的同時,也能在更高層次上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潤澤學生的精神生命。例如,學習峨眉山月歌時,

6、我適時地拋出其多重主題說:關于文中的君,一說指峨眉山月。月在清溪、三峽之間,半輪亦不復見矣。君字即指月?。一說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則詩中山月兼為友情之象征。學生對此有什么樣的觀點,能否利用專題性的探究閱讀?一個學習小組利用QQ 群創作的專題性探究學術論文-該文認為,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讀起來也就覺不著痕跡,妙入化工。 在這里君指的是友人,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就是最好的畫龍點睛之作,則詩中山月兼為友情之象征。教師順勢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

7、分析,學生們根據蛾眉山月詩意,直接做出PPT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把 秋字刻畫的非常入韻。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自然入妙。看著學生制作的PPT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有的同學提出意見,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在制作PPT中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同學們在十幾幅寓意、意境接近的圖片中,挑出一幅神韻最為接近的圖片,不僅表達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這種獲取-內化-提升的閱讀教學模式,無疑能在更高層次上訓練學生的閱讀思考力。總之,閱讀是語文學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