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正文_第1頁
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正文_第2頁
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正文_第3頁
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正文_第4頁
制冷課程設計說明書正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總論本次設計選擇的對象是陜西西安某商場空調設計, 北緯3945度,東經10856度。本工程是商場建筑。建筑正立面為南向,該建筑物地上16層,地下1層。其中,地下1層為車庫、設備用房及戊類庫房,地上3層為商場局部,4至17層為住宅本次設計空調局部為3層商場空調和排風系統設計,空調設計要求能夠實現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熱,以滿足人體的舒適要求和節能要求。此建筑商場局部第三層的建筑面積為3190,建筑高度m。 冷媒參數可根據冷源情況確定,也可給定。對未給出冷媒參數的,應按照設計標準和技術措施的要求選取,一般空調系統冬季空調熱水60/50C,夏季空調冷水7/12C; 其他要求:應根據工程所在地區的資

2、源情況,優先考慮新能源的應用。1.2 建筑要求本建筑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3類。建筑類別為一類建筑,工程耐火等級為一級,屋面防水等級為級,地下工程防水等級為二級。該建筑抗震設防烈度7度,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其中,防火分區為:地下室分為三個防火分區,地上每層為一個防火分區,地下室每個防火分區面積均小于500,地上每個防火分區面積均小于1500,滿足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控制面積。對于建筑的節能設計,應依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及?民用建筑熱工設計標準?進行設計,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熱環境條件下,與未采暖節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的總能耗應減少50%。由建筑底圖知,此建筑的體形系數為0.16,符合節能標準。

3、1.3 設計任務根據確定的室內外氣象條件,土建資料,人體舒適要求及熱源情況設計該建筑物酒店局部的空調系統設計和排風設計。1.4 設計目的本次設計為大四課程設計,要求根據所學根底理論和專業知識,結合實際工程施工順序,按照工程設計標準、標準、設計圖集和有關技術資料,在老師指導下獨立分析解決專業工程設計問題,并完成所要求的工程設計。通過課程設計,能夠系統地掌握空氣調節工程設計計算方法、步驟,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整體設計的觀念,能夠利用語言,文字和圖形表達設計意圖和技術問題,并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在建筑工程設計及施工中,建筑設備及管道的占用空間與建筑、建筑結構之間的關系,了解各專業

4、之間相互配合的問題,對常見建筑設備系統有一個初步的了解。1.5 建筑底圖概況 由建筑底圖,了解建筑的平面圖、立面圖、刨面圖及大樣圖,并對其有初步認識。1.6 設計根本參數 1根據建筑物所在的地區是陜西西安,按?空調設計手冊?等有關規定確定。該地區的空調室外氣象參數為: 經度東經緯度北緯夏季大氣壓(pa)夏季空調室外干球溫度夏季空調室外濕球溫度夏季空調日平均溫度夏季計算日較差()夏季室外平均風速(m/s)最熱月相對濕度(%)108563945959202672.0海拔m最大凍土深度cm冬季大氣壓(pa)冬季采暖計算溫度冬季空調室外計算溫度冬季室外平均風速(m/s)最冷月相對濕度(%)997870

5、-5-8672 室內設計參數為:根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相關規定,空調區域均設計為:夏季t=26C =60% 冬季 t=18C =60%1.7 參考資料 國家主要標準和行業標準?暖通空調常用數據手冊1?, ?暖通空調常用數據手冊2? ?空氣調節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住宅設計標準? GB096-19990-2003;?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住宅建筑標準? GB50189-2005;?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3.?建筑設計防火標準? GB50016-2006?簡明空調設計手冊?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采暖通風

6、與空氣調節設計標準? GB50019-2003?空調冷負荷計算專刊?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空氣調節研究所其他資料 ?暖通空調?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供熱工程?第四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空氣調節?第四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工業通風?第四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流體輸配管網?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流體力學泵與風機?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建筑環境學?第二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第二章 制冷機組的選型2.1 制冷機組選型原那么1.冷水機組的總裝機容量總冷負荷=一層冷負荷+二層冷負荷+三層冷負荷 具體見下表:樓層冷負荷面積(m2)冷負荷kw)總冷負荷kw)一層3190302 906二層

7、3190302三層3190302 2.由于當前冷水機組產品質量大大提高,冷熱量均能到達產品樣本所列數值,另外,系統保溫材料性能好,構造完善,冷損失少,因此,冷水機組的總裝機容量應以正確的空調負荷計算為準,可不作任何附加,防止所選冷水機組的總裝機容量偏大,造成大馬拉小車或機組閑置的情況。 3.對于管線較長的小區管網,那么按具體情況確定。 4.冷水機組臺數選擇: 冷水機組臺數選擇應按工程大小,負荷變化規律及局部負荷運行的調節要求來確定。當空氣調節冷負荷大于528kw時不宜少于2臺。大工程臺數也不宜過多。為保證運轉的平安可靠性,當小型工程僅設1臺時,應選用調節性能優良、運行可靠的機型,如選擇多臺壓縮

8、機分路聯控的機組,即多機頭聯控型機組。 5、冷水機組機型選擇1水冷電動壓縮式冷水機組的機型宜按制冷量范圍,并經過性能價格比進行選擇。冷水機組機型 冷量范圍kw 參考價格元/kcal/h往復活塞式 700 離心式 1758 2電機驅動壓縮機的蒸氣壓縮循環冷水機組,在額定制冷工況和規定條件下,性能系數COP不應低于以下規定。水冷冷水機組機型 額定制冷量kw 性能系數w/w00 根據用戶使用要求,冷負荷及全年變化,佳木斯當地能源等情況,比擬制冷機房一次投資和全年運行費用,確定制冷機組類型,包括制冷方式,制冷劑種類,冷凝器冷卻方式等。從單位制冷量消耗一次能源的角度看,電力驅動蒸汽壓縮式制冷機組比吸收式

9、制冷機組能耗要低。由于太原電力供給不算緊張,因此本工程采用電制冷蒸汽壓縮制冷。“電力充足、供電政策支持和電價優惠地區的建筑可采用電制冷。并且采用螺桿機組。電制冷機組有活塞式、螺桿式和離心式機組。建筑面積小于15000平方米,一般選用活塞式和螺桿式,面積在3-4萬平方米時一般選用離心式機組,本建筑面積為5642.50平方米,可選用活塞式和螺桿式機組。螺桿式機組與活塞式機組相比COP高,單機制冷量大,對濕壓縮不敏感,噪音低,振動小,可靠性高,壽命長等優點。故本設計采用螺桿式機組。 從能耗,單機容量和調節等方面考慮,選擇空調用蒸汽壓縮式冷水機組時,單機名義工況制冷量大于1758kW時宜選用離心式;制

10、冷量在10541758kW時,宜選用螺桿式或離心式;制冷量在7001054kW時,宜選用螺桿式;制冷量在116700kW時,宜選用螺桿機或往復式;制冷量小于116kW時,宜選用活塞式或渦旋式。考慮本工程實際總冷負荷大小,采用一臺螺桿機,不考慮備用。2.2 制冷機組的選型根據算出的總負荷910kW,選用一臺麥克維爾螺桿式冷水機組,型號為PFS265.2-C F ST-A機組使用的制冷劑是R134a,設計冷卻水進出口溫度30/35C,冷凍水進出口溫度為7/12C。制冷量(RT)制冷量(KW)輸入功率KW制冷劑運轉電源260R134a380V 3N-50HZ蒸發器冷凝器尺寸水流量m/h壓降KPa水流

11、量m/h壓降KPaLWH(mm)15736195,5443462X1676X2235壓縮機 蒸發器冷凝器型式數量型式數量型式數量半封閉螺桿2滿液式1殼管式1由于制冷機組的設計冷卻水進出口溫度為30/35, 由于冷卻水進口溫度為當地濕球溫度加4-6C,根據經驗值,每當蒸發溫度提高1C,制冷量增加2-3%;每當冷凝溫度降低1C,制冷量增加1%,考慮到西安當地濕球溫度為26C,所以不需要對機組的制冷量進行修正。 第三章 冷凍水系統的設計3.1 系統形式冷凍水系統將制冷機組制取的冷凍水輸配給各個空調用戶末端,根據不同應用情況可以分為不同的冷凍水系統形式。直連系統:投資和機房占地面積少,而且制冷系數較高

12、;缺點是蓄冷性能較差,制冷劑泄漏可能性增多。適用于中小型系統或低溫系統。間連系統:使用靈活,控制方便。適合于區域性供冷。開式系統常用于有噴水室的空調系統。噴水室水池的水經溢流管靠自重流入中間水箱,再經水泵送至冷水設備的蒸發器,然后送入噴水室。水箱水泵蒸發器噴水室管路內為壓力流;噴水室水箱管路內為無壓流。冷水循環泵的揚程需要克服水箱液面到最高噴水室液面之間的高差。中間水箱的主要功能是收集系統的回水,兼有一定的蓄冷熱作用。閉式冷凍水系統分為定流量和變流量系統。一次泵定流量系統:系統循環水量不變,通過調節供水溫度調節系統的供冷熱量。空氣處理設備可通過三通電動調節閥進行調節或者在分集水器上加旁通管。當

13、按一機一泵多臺配置制冷機和水泵時,可以實現分階段定流量運行。這一系統調節性較差,因此不適用于大型空調系統。分區一次泵定流量系統:系統總循水量不變,各空調分區按照系統阻力和流量要求分別設置循環水泵,適用于供水分區系統之間阻力相差懸殊的系統。一次泵變流量系統:由于一次泵定流量系統在局部負荷時為大流量小溫差工況運行,水泵的能耗很大,因此也常采用一次泵變流量系統二次泵定流量系統:總循水量不變,各空調分區按照系統阻力和流量要求分別設置二級循環水泵,空氣處理設備可通過三通電動調節閥進行調節。一級泵揚程用來克服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間的阻力。這一系統適用于大型空調系統且供水分區系統之間阻力相差懸殊的系統。由于系統

14、較小,各環路負荷特性和壓力損失相差不大,采用閉式一次泵定流量冷凍水系統,水泵采用一用一備,冷源側為定流量,負荷側采用電動三通調節閥進行變流量。采用定壓水泵補水定壓的方式補水定壓。由于只在夏季要求集中供冷因而采用單管制水系統。 一次泵定流量系統3.2 冷凍水系統的設計一確定總管徑 依據?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節能專篇 暖通空調動力? 1、空調冷水一次泵定流量系統的設計要點 2、空調水系統的布置時和管徑選擇時應減少并聯管路之間的壓力損失的相對差額,當超過15時,應在計算的根底上根據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裝置。 冷凍水流量:在沒有考慮同時使用率的情況下選定的機組,可根據產品樣本提供的

15、數值選用或根據如下公式進行計算。如果考慮了同時使用率,建議用如下公式進行計算。公式中的Q為建筑沒有考慮同時使用率情況下的總冷負荷。 L(m/h)=Q(kW)/(5x1.163)冷卻水流量:一般按照產品樣本提供數值選取,或按照如下公式進行計算,公式中的Q為制冷主機制冷量 L m1.2) X Q(kW)/(5x1.163) 計算結果見下表:樓層冷負荷面積(m2)冷負荷kw)冷卻水流量m3/h冷凍水流量m3/h一層3190303195 157二層3190303三層3190303在空調系統中所有水管管徑一般按照下述公式進行計算:D(m)= L(m/h)/0.785x3600 xV(m/s) 公式中:L

16、-所求管段的水流量第一步已計算出 V-所求管段允許的水流速空調系統管路水速(m/s)推薦表管徑(mm) 15 20 25 32 40開式系統閉式系統管徑(mm) 50 65 80 100 125開式系統閉式系統依據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 第二版 流速確實定:一般,當管徑在DN100到DN250之間時,流速推薦值為1.5m/s左右,當管徑小于DN100時,推薦流速應小于1.0m/s,管徑大于DN250時,流速可再加大。進行計算時應該注意管徑和推薦流速的對應。 管徑選擇結果冷卻水系統冷凍水總管一層冷水管二層冷水管三層冷水管管徑DN200DN200DN125DN125DN125流速冷凍水泵選型根據能量

17、方程:可得冷卻水泵揚程:,即管路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 冷凍水泵揚程的組成 1.制冷機組蒸發器水阻力:一般為4 m H2O;具體值可參看產品樣本 2.末端設備空氣處理機組、風機盤管等表冷器或蒸發器水阻力:一般為45 m H2O;據體值可參看產品樣本 3.回水過濾器阻力,一般為35 m H2O; 4.分水器、集水器水阻力:一般一個為3 m H2O; 5.制冷系統水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損失,一般為710 m H2O; 綜上所述,冷凍水泵揚程為2635 m H2O,一般為3236 m H2O。 注意:揚程的計算要根據制冷系統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可照搬經驗 冷凍水系統機房外的管路長約為66+45+

18、5=156 m m H2O,假設考慮輸配側的局部阻力為摩擦阻力的50%,那么輸配側的局部阻力為1.6 m H2O。蒸發器的阻力損失取66 kPa;機房內管件阻力包括:蒸發器進出口兩個蝶閥,其阻力系數為0.5,因而其壓力損失為; 冷凍水進口的過濾器阻力損失取1.5kPa;出口的電動調節閥501=50 kPa冷凍水泵前后有兩個蝶閥,一個止回閥:一個過濾器。蝶閥阻力系數為0.5,因而其壓力損失為;止回閥的阻力系數為3.4,壓力損失為:; 過濾器阻力損失取1.5 kPa;分集水器的阻力為20KPa,分集水器最不利安有2個蝶閥,總阻力為,集水器上安有兩個手動調節閥,調節閥的阻力系數為0.5,總阻力為1.

19、47Kpa。冷凍水阻力損失為:*2*2+1.47=考慮10的充裕量,冷凍水泵的揚程取=kPa= m H2O。依據流量157m3/h和揚程 m H2O。選取冷凍水泵的型號為凱泉第四代單級立式管道離心泵KQL150/300-22/4型號流量揚程m效率%轉速r/min電機功率kW汽蝕余量m重量kgm3/hl/sKQL150/300-22/41311872252861148022350但在選擇冷凍水循環泵時,必須根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中的相關規定,校核其輸送能效比ER,空調冷熱水系統的輸送能效比ER不應大于下表中選自?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的限值空調冷熱水系統的ER限值注

20、:1.兩管制熱水管欄中的ER值,不適用于采用直燃式冷熱水機組作為熱源的空調水系統;2.適用于獨立建筑物內空調冷熱水系統,最遠環路總長度在200500m范圍以內。其中ER可用公式;式中 -設計水泵的揚程m;-水泵在設計工況下的效率;-供回水溫差C/0.61210.0241,故所選的水泵滿足要求。三定壓補水系統選型 根據采暖通風與空調設計標準 GB50019-2003第6.4.11條補水小時流量宜為系統水容量的5%-10%,,系統水容量確實定見下表:空氣調節水系統的單位水容量L/建筑面積空氣調節方式全空氣系統水/空氣系統供冷和采用換熱器換熱 那么補水量為 Lb=31903 =L/h =0.52t/

21、h那么補水管管徑為Db= 3600V = 0.523600 11m因此取補水管管徑DN15。JB系列半自動軟水器型號如下:序號產水量 T/H型號罐體尺寸mm樹脂裝填量Kg配用鹽箱 mm外接口尺寸工作壓力MPa備注1JB51-1501501200350720DN20采用JB1半自動控制閥2JB51-200200120025350720DN203JB51-2502501200400830DN204JB51-3003001600400830DN20因此選擇軟水器型號如下表:設備名稱產水量(t/h)罐體尺寸(mm)樹脂量(kg)JB51-200200120025外接尺寸工作壓力(MPa)配用鹽箱(mm

22、)備注:采用JB1半自動控制閥門DN203507202軟水箱的選擇 依據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 第二版軟水箱的容積可按補水泵小時流量的0.5-1.0配置小系統可采用上限值,大系統可采用下限。故軟水箱的容積為0.5511.0=0.55m,考慮到事故補水以及補水的穩定性,可適當擴大水箱的體積為100010001000,即1m,上述所選軟水器,其60分鐘的軟水量為0.5-1.0 m,1m,符合要求。空氣調節水系統的補水點,設置在循環水泵的吸入口處,由于市政管網的補水壓力低于補水點壓力,故設置補水箱加補水泵來定壓補水,補水為軟水。補水泵的揚程應保證補水壓力比系統靜止時補水點的壓力高3050kPa。其小時

23、水流量宜為系統的水容量的510。(依據?采暖通風與空調設計標準 GB50019-2003?第6.4.11條)補水泵揚程的計算:系統末端設備的最高標高H2=15.6m,H1=3.9m,軟水管道長約10m,比摩阻取300Pa/m,并考慮3-5mH2O的平安余量,故補水泵揚程為:15.6+3.9+10300補水泵的流量計算:0.55t/h=0.605m/h,以此選出補水泵的型號KQL20/160-1.1/2(選自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此泵為第四代單級單吸離心泵),性能參數如下:型號KQL25/150型號流量揚程m轉速r/min電機功率kW汽蝕余量m重量kgm3/hl/sKQL25/150-4,42928

24、26296034考慮事故補水等因素,補水泵采用兩臺,一臺備用或者檢修 4.氣壓罐定壓1氣壓罐的有效水容積氣壓罐的有效水容積與所取工作壓力比即氣壓罐內最高工作壓力與最低工作壓力之比有關,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V消防氣壓水罐總容積m3;Vmin 氣壓罐最小容積m3;Vt氣壓水罐的調節容積,不宜小于3min平時運行補水泵流量; 氣壓水罐的容積系數,隔膜式水罐為1.05; 工作壓力比,P1和P2分別是補水泵啟動壓力和停泵壓力壓表,KPa,應綜合考慮氣壓罐容積和系統最高運行工作壓力因素取值,氣壓罐的工作壓力值壓表,KPa 2.1平安閥開啟壓力P4,不得使系統內管網超過其允許工作壓力。 2.2膨脹水箱開

25、始回流補水箱時電池閥壓力P3宜取0.9P4. 2.3補水泵啟動壓力P1,滿足定壓下限要求,并增加10KPa的充裕量,應使最高點壓 力大于大氣壓力5KPa以上。 2.4補水泵停泵壓力P2,宜取P2=0.9P3。 氣壓罐選擇計算調節容積不小于3min補水流量Vt3m3平安閥開啟壓力P4=600KPa補水點處允許工作壓力P3=0.9P4=540KPa補水泵啟動壓力P1=248KPa,P2=0.9P3=0.9x540=486KPa核算壓力比=0.59 滿足取值范圍要求。氣壓罐最小容積3選擇RSN600囊式立式氣壓罐設備型號規格mm總容積m3調節容積vt m3工作壓力 MPa凈重 kgRSN600600

26、 x1870206分集水器通體直徑D(mm),應保持D2為最大接管的直徑通常可按并聯管路的總流量通過集管斷面的平均流速為0.5-1.5m/s來確定。本次課程設計分集水器擬各連接四根管 管徑及比摩阻結果如下表:冷凍水總管一層冷水管二層冷水管三層冷水管管徑DN200DN125DN125DN125流速m/s)1.11.1管道內平均流速為1.4+1.1+1.1+1.1/4=1.17m/s,設并聯管路的總流量通過集管斷面的平均流速為0.5m/s。根據流量集水器管徑377DN200的管徑的斷面積為A=1/4200=31400mmDN125的管徑的斷面積為A=1/4125故連接管總斷面積3=mm那么分集水器

27、的應有的斷面積為A=68215,。551.17/0.6=133020.1mm相應地直徑應為:dn=4133020.1/ =411mm;選擇D426的筒體直徑,由分集水器 分汽缸圖集05K232)查封頭高度 h=132mm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長度計算分水器的長度:D1=200 mm,D2=125mm,D3=125mm,D4=125mm(D1:冷凍水泵進水管直徑,D2:一層管路直徑,D3:二層管路直徑, D4:三層管路直徑)L1=D1+120=200+120=320mm,L2=D1+D2+120=125+200+120=445 mm,L3=D2+D3+120=125+125+120=370mm,L4

28、=D3+D4+120=125+125+120=370mmL5=D4+D4+120=125+125+120=370mmL6=D4+120=125+120=245mm總長度為:L=130+L1+L2+L3+L4+L5+L6+120+2h=2634mm集水器的長度:D1=200 mm,D2=125mm,D3=125mm,D4=125mm(D1:冷凍水泵進水管直徑,D2:一層管路直徑,D3:二層管路直徑, D4:三層管路直徑)L1=D1+120=200+120=320mm,L2=D1+D2+120=125+200+120=445 mm,L3=D2+D3+120=125+125+120=370mm,L4

29、=D3+D4+120=125+125+120=370mmL5=D4+D4+120=125+125+120=370mmL6=D4+120=125+120=245mm總長度為:L=130+L1+L2+L3+L4+L5+L6+120+2h=2634mm 集水器和分水器一般會設置排污口的排污管直徑取DN50mm 第四章 冷卻水系統的設計4.1 冷卻塔選型冷卻水系統的設計 合理選用冷卻水水源和冷卻水系統對制冷系統的運行費和初投資具有重要意義。為了保證制冷系統的冷凝溫度不超過制冷壓縮機的允許條件,冷卻水溫度一般應不高于32。冷卻水系統可分為直流式,混合式和循環式三中。此設計采用循環冷卻水系統。設計中最常用

30、的冷卻塔主要是逆流式和橫流式冷卻塔。相比之下逆流式冷卻塔熱交換效率高,能耗低,價格廉價,且沒有橫流式那種分水不均的情況。從冷卻塔的形狀分又有圓形和方形。一般來說方形冷卻塔占地面積小,緊湊,且美觀,目前工程上用得越來越多。按冷卻塔的進出水溫度和進出水溫差可分為普通型、工業型或中溫型。普通型進出水溫差在5以下,適用于電壓縮式水冷冷水機組;工業型或中溫型進出水溫差在10以下,適用于直燃型冷水機組。直燃型冷水機組冷卻水進出水溫差在6以上,特別是冷卻水先進吸收器再進冷凝器的串聯型直燃機,冷卻水的溫升還要大一些。 冷卻塔選用及布置時需注意以下問題: 1冷卻塔的臺數或方形冷卻塔組合的模塊數也可以說是冷卻塔的

31、風機數應與冷水機組的臺數對應,以便運行節能。 2冷卻塔設置位置應通風良好,遠離高溫或有害氣體,并應防止飄逸水和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通常是將冷卻塔安裝在建筑物或裙房的屋面上。2分鐘左右的冷卻水循環水量。冷卻水系統采用機械通風冷卻循環系統,選取開式冷卻塔系統。冷卻塔的選擇:冷卻塔選用開式逆流式冷卻塔,特點是安裝面積小,高度大,適用于高度不受限制的場合,冷卻水的進入冷卻塔的水溫為32,流出冷卻塔的水溫為27,冷卻塔的補給水量為冷卻塔的循環水量的1%3% ,本設計中采用2%。二. 冷卻塔的選型計算根據冷卻水流量Vk=195m/h,溫差:t=35-30=5,西藏濕球溫度為26,修正后溫差:t=5,實際

32、進出口溫度分別為35/30;冷幅高30-26=4,通過查閱南京金馬利公司的樣本,根據溫差5,冷幅4,處理流量195m/h,在其熱力性能曲線查得與此次設計工況相同冷幅,濕球溫度的冷卻塔的型號為KFT300,應選用一臺型號KFT300-C1冷卻塔,參數如下:型號流量(m/h)馬達風車直徑mmKFT300-C121510*12400運行重量(kg)塔高(mm)塔寬 (mm)塔長 (mm)37704830/416033503350進水管徑DN1出水管徑DN2排水管DN溢水管DN2002005050 以下圖為其熱力性能曲線圖: 冷卻塔的補水量取循環水量的2,即1952=3.9m/h,由外網自來水直接補水

33、。冷卻塔放在建筑三層樓頂上,標高為15.9m。4.2 冷卻水系統的設計冷卻水泵的選擇根據能量方程: 可得冷卻水泵揚程:,即管路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以及塔高之和。 冷卻水泵揚程的組成 1.制冷機組冷凝器水阻力:一般為6.8 m H2O; 2.冷卻塔噴頭噴水壓力:一般為23 m H2O 3.冷卻塔開式冷卻塔接水盤到噴嘴的高差:3.6 m H2O 4.回水過濾器阻力,一般為35 m H2O; 5.制冷系統水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損失:一般為58 m H2O;26.4 m H2O,一般為2125 m H2O。由于此建筑有裙樓,所以冷卻塔放在三層屋頂,冷卻塔的標高15.6m,冷卻水管機房標高為-m,所以

34、冷卻水管的總長度為L32+19.82+= 75.7m比摩阻R取400Pa/m,沿程損失H1=RL=40072.6=kPa管路局部損失考慮10kPa冷凝器的壓力損失為66kPa冷卻塔塔體損失為40kPa冷卻塔塔高為4160mm,即41kPa2=3 kPa,一個電子水處理儀壓力損失為5kPa。電動蝶閥:兩個。局部阻力系數為4.5,連接在DN200的管路上,流速1.7m/s,因此局部阻力損失為21.72/2=13.00 kPa蝶閥共8個,局部阻力系數為0.5,連接在DN200的管路上,流速1.7m/s,因此局部阻力損失為81.72/2=5.78 kPa一個止回閥, 局部阻力系數為3.4,所以壓力損失

35、為1.721/2=4.9kPa所以冷卻水系統壓力總損失:+10+66+40+41+3+5+5.78+4.9=218.96kPa考慮20的充裕量,冷凍水泵的揚程取21.65=m對于循環水泵流量,考慮10%的充裕量,195=2 m3/h以上得出水泵的流量為214 m3/h7m,以此選出冷凍水泵的型號KQL150/300-22/4 (選自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此泵為第四代單級單吸離心泵),型號流量揚程m效率%轉速r/min電機功率kW汽蝕余量m重量kgm3/hl/sKQL200/285-30/4Z)182252312507286272419551480304506考慮備用情況,冷卻水泵選用兩臺,一用一備

36、。二過濾器的選擇過濾器的選擇可按作用的管道的管徑來選取,一般選擇Y型過濾器,具體尺寸和尺寸圖如下:三除污器的選擇除污器的作用是用來去除和過濾管道中的雜質和污垢,以保證系統水質的潔凈,減少阻力和防止堵塞管路。除污器的型式有立式直通除污器,臥式直通除污器和臥式角通除污器,本次設計選用鄭州迪美環保設備的J型角通除污器。除污器的型號的選擇是按照接管的直徑來選擇的。種類輸水管徑LADDN重量kgJ型角通除污器DN2009005803258048電子水處理儀的選擇、電子水處理儀主要用于防垢除垢,能有效阻止系統結垢并去除剩余的水垢,具有很強的殺菌滅藻、防銹阻蝕功能,依據冷卻水量182 m3/h,本次選擇選用

37、石家莊天舒環保設備的TSGP-200型電子水處理儀。具體參數見下表:型號流量m3/h功率WTSGP-200260180工作壓力D單位mmL單位mm219600五.冷卻水的補水量 開式系統冷卻水補水量應按系統的蒸發損失、飄逸損失、排污泄露損失之和計算。不設置集水箱的系統,應在冷卻塔的底盤處補水;設置集水箱的系統,應在集水箱處補水。開式冷卻水損失量可以按占系統循環水量的比例計算或者估算,其估算或者計算值:蒸發損失為每度水溫降0.185%,飄逸損失可按生產廠家提供數據確定,無資料時可取0.3%-0.35%,排污損失包括泄露損失與補水水質、冷卻水濃縮倍數的要求、飄逸損失量等因素有關,應計算確定,一般可

38、按0.3%估算。冷卻水損失量:Qs=182(2 m3/h此設計不設置集水箱,采用冷卻塔底盤補水,補水量直接由市政管網供水。第五章 布置制冷劑房的考前須知5.1 制冷機房管道及設備的布置 制冷機房的設備和管道的連接,應符合工藝流程,便于安裝、操作與維修。5.2 制冷設備布置的幾點考前須知 (1)機房內的設備布置應保證操作和檢修的方便,同時盡可能使設備布置緊湊,以節省建筑面積。制冷機房的主要通道寬度以及制冷機組與配電柜的距離應不小于1.5米;制冷機組與制冷機組或其他設備之間的凈距離不小于1.2米;制冷機組與墻之間以及與其上方管道或電纜橋架的凈距離應不小于1米。 (2)制冷壓縮機間的非主要通道寬度可

39、取0.81.0m。 (3)制冷站站房內采用大、中型制冷機時,應考慮設備檢修用的起重吊鉤或吊環。視制冷設備的具體情況,在必要的條件下亦可設置起重機,并應有減振根底。 (4)冷卻塔布置在通風散熱條件良好的屋面上,并遠離熱源和塵源。 5水泵的位置應便于接管、操作和維修;水泵之間的通道一般不小于0.7米。5.3 制冷管道布置的幾項原那么 (1)必須使制冷系統的所有管道,做到工藝系統流程合理,操作、維修、管理方便,運行平安可靠,確保工作; (2)設備與設備、管道與設備、管道與管道之間,必須保持合理的位置關系; (3)必須保證供給蒸發器適量的制冷劑,并且能夠順利的在制冷系統內往復循環; (4)管道的尺寸要

40、合理,不允許有過大的壓力降產生,一防止制冷系統的效率和制冷能力不必要的下降; (5)根據制冷系統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管段,必須設置有一定的坡度和坡向; 6輸送液體的管段,除特殊要求外,不允許設置成倒“U字型管段,以免形成氣囊, 阻礙流體的流通; (7)輸送氣體的管段,除特殊要求外,不允許設置成倒“U字型管段,以免形成液囊,阻礙流體的流通; (8)必須防止潤滑油積集在制冷系統的其它無關局部; (9)制冷系統進入工作后,如遇有局部停機或全部停機時,必須防止液體進入制冷壓縮機; (10)必須按照制冷系統所用的制冷劑的特點,選用管材、閥門和儀器等。 其具體的設備及管道平面布置圖見施工 制冷工程的任務就是將

41、熱量從某介質中引出,從而降低該介質的溫度,使之低于周圍環境的溫度。然而,自然界的規律卻與此相反,熱量自動從高溫介質傳至低溫介質。對人工造成的低溫介質而言,只有盡量減少從周圍環境進入低溫介質的熱量,才能使人工制冷的結果實際上可以有效的加以利用。 為盡量減少熱量進入制冷裝置,凡溫度低于室溫的設備、管道、管附件、建筑物及構筑物如冷藏庫的庫房、低溫實驗室和冷水槽等都需要絕熱。 為了保證絕熱設施經久耐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因此,絕熱設施不單使覆蓋一層絕熱材料而已。而是由不同材料構成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幾層、共同構成完整的絕熱結構。 普通的絕熱結構,從里到外由以下五層構成。即:防銹層、絕熱層、防潮層、保護

42、層、防腐蝕及識別層。 一般防銹材料選用涂刷二遍冷底子油,本設計也是。 絕熱層所選用的材料要保證保冷效果要好,并且對于不同的材料應采用不同的方法將其固定在設備和管道上;對于在高大的設備和很長的垂直管道上附設絕熱層,還應采取一些措施加固絕熱層,以防止材料所受壓力超過其抗壓強度,自然也因所選用的材料不同而有差異,但本設計采用通常的方法,即:采用金屬和其它材料制成加強環或支承環,以拖住上面的材料,不使其重量壓在下面的材料之上。每36m設置一個加強環或支承環。 防潮層常用的材料有兩種:一種是以瀝青為主的防潮材料,另一種是以聚乙烯薄膜作防潮材料。本設計采用瀝青為主要的防潮材料,因為瀝青施工時較易到達質量要求,防潮層能長期保持有效。 保護層在本設計中采用鍍鋅薄鋼板作保護層,取用厚度 QUOTE * MERGEFORMAT 對于最外層的防腐蝕及識別層,應當根據不同的保護層材料和不同的防腐蝕要求,選擇防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