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高考語文詩詞鑒賞分析表達技巧(三)_第1頁
(整理版)高考語文詩詞鑒賞分析表達技巧(三)_第2頁
(整理版)高考語文詩詞鑒賞分析表達技巧(三)_第3頁
(整理版)高考語文詩詞鑒賞分析表達技巧(三)_第4頁
(整理版)高考語文詩詞鑒賞分析表達技巧(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考語文詩詞鑒賞分析表達技巧(三)(三)聯想與想象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問題。                        江樓夕望招客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2、      能就江樓銷暑否? 比君茅舍較清涼。注此詩寫于長慶三年詩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樓,也稱望海樓。    蘇軾說“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所不到也”。你認為這兩句詩高妙嗎?為什么?(限50字以內)                       

3、60;                         答案:(主要看對表達技巧的賞析):晴本無雨,夏本無霜,風吹古木如聞雨聲,月照平沙似見寒霜,聯想與想象生出清涼,足以消暑。(四)象征(托物言志)象征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節操。如:以“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征名

4、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麗;等等。1、  閱讀下面一詩,然后回答問題。在獄詠蟬 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問:由_等景物描寫可以推知寫的是_季節。“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采用的是_的表現手法,既寫了蟬_的處境,也表現了作者_的處境。 答案:露重;秋季;虛實結合(或比喻、象征);受到露水、風的摧殘而無法高飛、無法高歌的處境;因為受到陷害而無法施展個人抱負(仕途不得志)、即使有口也難辯不白之冤(難以傳達心聲)的處境。 2、  閱讀下面一詩,然后回答問題。尋陸鴻漸不遇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5、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坶T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問:本詩中的頜聯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

6、#160;                                                  

7、                 答案:“籬邊菊”象征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操。3、閱讀下面一詩,然后回答問題。墨    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問:本詩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8、0;                                   答案: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4、閱讀下面一詩,然后回答問題。小    松杜荀鶴自小刺

9、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問:從整體構思看,本詩采用了什么的藝術手法?請說說你對本詩主題的理解。                                       &#

10、160;                                                  &

11、#160;              答案:這首詩以“小松”喻人,寫“小松”初長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大樹,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輕微而終成大業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分析語言特色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

12、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1、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問: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13、60;                                                 

14、60;                     答:此詩語言特點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步驟一),“黃鶯兒”是兒化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步驟二)。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驟三)。一詞領全詩型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

15、作用考慮。1、  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問:“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2002年高考題)                              &#

16、160;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采桑子歐陽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認為,“閑”字對于

17、創設全詩的意境極富情趣,你同意這一說法嗎?為什么?答:                                             

18、60;                                                 

19、60;              答案:同意。詩的上闋寫西湖的天光水色無限美好,各種景物都色彩鮮明,在這樣美好的景色里,動物也悠閑自在地安然入眠,西湖的歌管弦曲也不能影響它們了?!伴e”字正折射出月夜西湖恬靜的風光,更折射出詩人的喜悅心情。 3、閱讀下面寫景抒情詩,完成以下題目。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20、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問:這首詩,有一個字可以作為貫穿全詩的線索,你認為是哪一個字?      答:                              

21、60;                                                 

22、60;                                                 

23、60;         。分析意境型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題步驟: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忌鷳プ≡娭械闹饕拔铮米约旱恼Z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24、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空蒙迷幻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1、  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25、60;                                                  &#

26、160;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

27、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海  棠蘇  軾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問:這首詩的一、二句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請作簡要分析。答:                            

28、60;                                                 

29、60;                                           答案:這首詩營造了一個空蒙迷幻的意境:月光朦朧,一株海棠光潔的葉面和花瓣映射著普照大地的月光,微風

30、一吹,花枝搖動,光波閃爍,花香四溢,更突出了海棠的高潔美麗。 詩詞形象考點闡釋:詩詞形象是指詩人借以表達思想情感的具體可感的物象或畫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蟲、魚等物。高考主要考查對形象的識別,對其象征意義的感悟,對其特征的把握,對其社會價值的認識等。解答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或畫面識別其性質,在理解詩歌深層內涵的基礎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義。答題步驟:(1)什么樣的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義。1. 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         

31、0;                    訴衷情                               陸游  

32、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注:滄州,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

33、#160;                                                  

34、                          答:詩詞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曾經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的英雄,現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詞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代人賦辛棄疾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

35、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詞題“代人賦”,所代之人不詳,但從詞中可以推測,詞中主人公是怎樣的人?請簡要分析。答:                                    &

36、#160;                                 答案:是一位思婦,即一位內心充滿“離恨”與“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滿了“離恨”,明知視線已被青山遮斷,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著樓上的闌干(欄干)遠望,足見其情之癡絕。(本題需要注意詩中相關物象)   3 、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月下獨酌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