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配套課件第二章第二節第2課時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_第1頁
地理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配套課件第二章第二節第2課時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_第2頁
地理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配套課件第二章第二節第2課時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_第3頁
地理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配套課件第二章第二節第2課時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_第4頁
地理新課標人教版必修1配套課件第二章第二節第2課時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課時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一、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1海陸熱力差異:低高(1)冬季同緯度海陸差異 海洋是_氣壓;陸地是_氣壓。(2)夏季同緯度海陸差異 海洋是_ 氣壓;陸地是_氣壓。高低2北半球的中緯度大氣環流:受_影響,造海陸分布成原來的氣壓帶和風帶的變化。 圖 2-2-103季風環流:季節的變化(1)概念:大范圍地區的盛行風隨_而有顯著改變的現象。(2)東亞和南亞季風的成因及特點:西北風高溫風帶季節移動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東北風高溫濕潤二、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1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的氣候類型:2.形成氣候的五大因子:_、大氣環流、海陸分布、_、洋流等因素

2、綜合作用的結果。熱帶雨林多雨西風帶濕潤副熱帶高壓帶炎熱干燥太陽輻射地形知識點 1 北半球、夏季氣壓中心和季風的形成1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表現:圖 2-2-112氣壓中心的成因及分布:由于地表并非均勻,北半球在海陸分布、地形起伏的影響下,使呈帶狀分布的氣壓帶被分裂成一個個高、低壓中心。1 月(北半球冬季),在 60N 附近,由于亞歐大陸冷卻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或亞洲高壓)。成因是副極地低氣壓帶被亞歐大陸上的冷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或亞洲高壓)切斷,使副極地低氣壓帶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壓。圖 2-2-127 月(北半球夏季),在 30N 附近,由于亞歐大陸受熱快,空氣膨脹上

3、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形成亞洲低壓(或印度低壓)。成因是副熱帶高氣壓帶被亞歐大陸上的熱低壓(亞洲低壓或印度低壓)切斷,使副熱帶高氣壓帶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壓。圖 2-2-133季風環流的形成:運用簡圖,結合海陸熱力性質、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以及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可得出季風環流形成的原因及過程,具體分析如下所示:圖 2-2-14【針對訓練】)1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成因主要是(A太陽直射點的移動B地表高低起伏C海陸熱力性質差異D地轉偏向力的影響答案:C讀世界部分區域某時氣壓分布示意圖( 單位:hPa)( 圖2-2-15),回答第 2 題。圖 2

4、-2-152關于圖中氣壓中心 A、B 名稱及其由哪個氣壓帶斷裂而成的說法正確的是(A阿留申低壓)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副極地低氣壓帶B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阿留申低壓副極地低氣壓帶亞洲(印度)低壓亞洲(印度)低壓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C夏威夷高壓D亞速爾高壓答案:B知識點 2 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1世界氣候分布模式圖(北半球):圖 2-2-162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續表)【針對訓練】(2013 年深圳期末)讀圖 2-2-17,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34題。圖 2-2-173在大陸西岸,常年受該緯度帶盛行風影響的氣候類型是()B溫帶大陸性氣候D溫帶海洋性氣候A地中海

5、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答案:D4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的地區的天氣特征是()B高溫少雨D溫和少雨A高溫多雨C溫和多雨答案:B【典例】圖 2-2-18 為氣壓帶、風帶移動規律模式示意圖(圖中虛線為回歸線),讀圖,回答(1)(2)題。圖 2-2-18(1)該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副極地低氣壓帶被冷高壓切斷,亞歐大陸上呈現高壓中心B副熱帶高氣壓帶被熱低壓切斷,亞歐大陸上呈現低壓中心C我國東南沿海吹東南風D南亞地區此時高溫多雨提取信息:該氣壓帶緯度位置:北緯 30附近;該氣壓帶隨季節的位置變化:移至北緯 30以南。思路整理:氣壓帶和風帶隨季節變化而呈規律性的南北移動副熱帶高氣壓帶向南移動北半球的冬季亞

6、歐大陸形成亞洲高壓;我國東南沿海盛行西北季風;南亞地區盛行東北季風,進入干季。答案:A(2)下列氣溫和降水的數據資料與圖中 P 點氣候特征相匹配的是()提取信息:P點的緯度位置:北緯3040;P點海陸位置:大陸西岸;A 圖全年高溫多雨,為熱帶雨林氣候;B圖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為熱帶季風氣候;C 圖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為地中海氣候;D 圖雨熱同期,最冷月氣溫在 0以上,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思路整理:夏季氣壓帶和風帶北移P 點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冬季氣壓帶和風帶南移P 點受西風帶控制從海洋帶來濕潤氣流形成降水溫和多雨。答案:C答案:1.低高 副熱帶夏季2.東南3.西北西南東北

7、季節性移動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圖 2-2-19 為亞洲東部某月某日某時近地面氣壓等值線分布圖,讀圖,回答 13 題。圖 2-2-19)B4 月D9 月1此時,“某月”最可能是(A1 月C7 月答案:A)B西北風D東北風2甲地此時吹(A東南風C西南風答案:D3下列關于圖中氣壓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AM 地附近空氣冷卻下沉形成低壓B與 M 地同緯度的東部海洋上空氣受熱上升形成高壓C副熱帶高氣壓帶被陸地上形成的熱低壓切斷D副極地低氣壓帶被陸地上形成的冷高壓切斷答案:D(2014 年廣州期末)讀北半球大氣環流示意圖(圖 2-2-20),完成 45 題。圖 2-2-204受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類型是()B地中海氣候D熱帶沙漠氣候A亞熱帶季風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答案:B)5常年受風帶控制形成氣候的基本特征是(A全年高溫多雨B夏季寒冷干燥,冬季溫和多雨C全年溫和多雨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和多雨答案:C6(2012 年廣州月考)讀世界部分地區氣壓帶風帶分布圖(圖2-2-21),完成下列各題。圖 2-2-21(1) A 氣壓帶的名稱為_ ,B 風帶的名稱為_。(2)據圖中氣壓帶、風帶分布的位置判斷,全球氣壓帶風帶向_(方向)移動,此時正是北半球的_季,亞歐大陸出現_(高/低)氣壓中心。(3) 該季節 M 處盛行_風(風向),若用干、濕、冷、熱表示其對氣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