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證券市場與證券投資專題第三章 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與規范 授課教師:曹鳳岐教授授課對象:2003級碩士、博士生二四年四月二日第一節 中國股票市場的功能與特點 一、中國股票市場功能(一)促進了以市場方式調配企業資源(二)推動了企業改革的發展(三)拓寬了投資渠道(四)促進了中國經濟國際化進程 二、中國股票市場的特點 (一)股票市場發展迅速 表3-1 中國股市規模增長情況年份上市公司總數市價總值(億元)流通市值(億元)市價總值/GDP(%)流通市值GDP(%)199114109.20.511992531048.13.931993
2、1783531.010.2019942913690.6964.87.892.0619953233474.0937.95.941.60年份上市公司總數市價總值(億元)流通市值(億元)市價總值/GDP(%)流通市值GDP(%)19965309842.42867.014.54.22199774517529.25204.423.446.96199885119505.65745.624.527.22199994926471.28213.931.829.872000108648090.915841.453.8017.722001116043522.2014463.1745.3615.07200212243
3、8329.1312484.5637.4312.192003128742457.7113178.5236.3811.29續表3-1 中國股市規模增長情況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2002,2002年以后數據根據中國證監會網站和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庫數據整理得到. 表3-2 中國股市籌資情況 年份籌資總額(億元)籌資總額銀行貸款增加額()籌資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額()199258.751.421993276.414.362.87199499.781.381.92199585.510.920.751996294.342.761.861997856.067.995.191998778.026.772.96
4、續表3-2 中國股市籌資情況 年份籌資總額(億元)籌資總額銀行貸款增加額()籌資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額()1999896.938.273.1620001417.6412.644.5620011716.4613.296.162002961.765.152.2220031357.764.913.18資料來源:19912000數據來自2000證券期貨統計年鑒2001年及以后數據自中國證監會網站和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庫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200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整理得出。 (二)逐步走向規范 (三)發行和交易逐步市場化和國際化(四)證券監管體系趨于完善(五)中國股票市場仍是不規范的市場 二、中國股票
5、市場的特點圖31:上證指數月K線圖圖32:上證指數周K線圖圖33:上證指數日K線圖圖34:上證指數月K線圖(B股)圖35:上證指數周K線圖(B股)圖36:上證指數日K線圖(B股)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家)市價總值(億元)流通市值(億元)總股本(億股)籌資金額(億元)股票成交額(億元)投資者開戶數(萬戶)印花稅(億元)200108115148054.615937.75071.660.52490.96528.619.22200109115445831.415178.25099.040.591766.66552.113.80200110115243742.114560.25115.317.11
6、1951.56577.115.39200111115345431.615209.65123.077.222092.36617.814.65200112116043522.214463.25218.092.842079.36650.413.26200201116439122.312873.35251.240.001954.76673.67.82200202116740283.113278.15269.229.061262.76689.35.06表33 主要指標統計截止月份:200302 生成時間:2003年3月13日10:51 星期四續表33 主要指標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市價總值(億元)流
7、通市值(億元)總股本(億股)籌資金額(億元)股票成交額(億元)投資者開戶數(萬戶)印花稅(億元)200203117143050.614264.35328.7173.14673.86730.918.69200204117045462.214882.65394.353.753006.76759.912.02200205116941761.813703.05454.950.671876.16785.47.5200206117847736.515550.85482.980.464070.66804.116.28200207118745794.415063.85538.749.633136.26823.
8、612.54200208119746503.715279.85584.153.261886.06840.77.54統計截止月份:200302 生成時間:2003年3月13日10:51 星期四續表33 主要指標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家)市價總值(億元)流通市值(億元)總股本(億股)籌資金額(億元)股票成交額(億元)投資者開戶數(萬戶)印花稅(億元)200209121244243.414558.15638.6160.71403.16850.95.61200210121542686.413894.95858.936.41139.26860.44.56200211122040347.113074
9、.25874.6184.81846.76871.37.39200212122438329.112484.65875.549.91734.66884.16.94200301122942530.513824.95925.569.32972.76895.911.89200302123247204.218218.05934.2101.81620.96904.06.49統計截止月份:200302 生成時間:2003年3月13日10:51 星期四注:若以招股說明書刊登日統計,則1月份籌資49.33億元,2月份籌資90.66億元。 續表33 主要指標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家)市價總值(億元)流通市值(
10、億元)總股本(億股)籌資金額(億元)股票成交額(億元)投資者開戶數(萬戶)印花稅(億元)200303 123842729.113807.45942.734.372080.36914.08.32200304 124342679.913824.16011.347.975716.76931.022.83200305 124344387.514386.86040.130.293158.36943.612.63200306 125041629.513454.46110.385.342478.76959.59.92200307 125941485.713425.16198.6110.882303.8697
11、1.19.22200308 126840305.713063.26239.4111.401499.66979.96.00統計截止月份:200402 生成時間:2004年3月16日8:24 星期二續表33 主要指標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家)市價總值(億元)流通市值(億元)總股本(億股)籌資金額(億元)股票成交額(億元)投資者開戶數(萬戶)印花稅(億元)200309 127339080.812663.76286.066.511643.86988.956.58200310 127838522.512379.16323.492.341599.56996.356.40200311 12824010
12、9.812774.06417.5215.952783.57008.4111.13200312 128742457.713178.56428.5391.614257.67025.4117.03200401 129045456.514301.46462.479.513589.27039.8714.36200402 129348441.315320.86469.263.417129.27076.3628.53統計截止月份:200402 生成時間:2004年3月16日8:24 星期二表34 主要指標變動情況與上月比與去年年底比與去年同月比絕對值相對值絕對值相對值絕對值相對值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
13、家) 3.00 0.23% 6.00 0.46% 61.00 4.95% 市價總值(億元) 2984.84 6.56% 5983.61 14.09% 5503.71 12.81% 其中:流通市值(億元) 1019.38 7.12% 2142.29 16.25% 1365.56 9.78% 總股本(億股) 6.75 0.10% 40.72 0.63% 534.91 9.01% 籌資金額(億元) -16.10 -20.24% -38.37 -37.69% 總成交金額(億元) 3539.99 98.62% 5508.31 339.83% 投資者開戶數(萬戶) 36.49 0.51% 50.95 0.
14、72% 172.35 2.49% 印花稅(億元) 14.17 98.67% 22.04 339.59% 統計截止月份:200402 生成時間:2004年3月16日8:24 星期二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家) 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家) 境外上市公司數(H股)(家) 僅發A股公司數(家) 僅發B股公司數(家) 僅發H股公司數(家) 同時發A、B股公司數(家) 同時發A、H股公司數(家) 2001081151113561015243489222001091154113561018243489222001101152112561017243488222001111153112561018243
15、48822200112116011260102324358825200201116411260102624348826200202116711261102824348827200203117111261103224348827200204117011261103224348827表35 按發行種類分類的上市公司統計表 統計截止月份:200302 生成時間:2003年3月13日10:46 星期四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家) 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家) 境外上市公司數(H股)(家) 僅發A股公司數(家) 僅發B股公司數(家) 僅發H股公司數(家) 同時發A、B股公司數(家) 同時發A、H股公
16、司數(家) 200205116911062103224358627200206117811062104124358627200207118711066105024398627200208119711067106024398628200209121211167107324398728200210121511169108024408729200211122011173108124448729200212122411175108524468729200301122911176108924478729續表35 按發行種類分類的上市公司統計表 統計截止月份:200302 生成時間:2003年3月13日1
17、0:46 星期四續表35 按發行種類分類的上市公司統計表 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家) 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家) 境外上市公司數(H股)(家) 僅發A股公司數(家) 僅發B股公司數(家) 僅發H股公司數(家) 同時發A、B股公司數(家) 同時發A、H股公司數(家) 200302123211177109224488729200303 123811177109824488729200304 124311178110324498729200305 124311178110324498729200306 125011181111024528729200307 12591118211182453
18、8729200308 126811182112724538729統計截止月份:200402 生成時間:2004年3月16日8:24 星期二續表35 按發行種類分類的上市公司統計表 境內上市公司數(A、B股)(家) 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家) 境外上市公司數(H股)(家) 僅發A股公司數(家) 僅發B股公司數(家) 僅發H股公司數(家) 同時發A、B股公司數(家) 同時發A、H股公司數(家) 200309 127311183113224548729200310 127811185113724568729200311 128211190114124618729200312 12871119311
19、4624648729200401 129011194114924658729200402 129311197115224688729統計截止月份:200402 生成時間:2004年3月16日8:24 星期二三、中國股票市場的缺陷及原因分析(一)制度風險:制約股票市場發展的最大障礙(二)融資定位:股票市場難以發揮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三)信用失缺:阻礙股票市場發揮功能的瓶頸(四)結構失衡:導致股票市場“半身不遂”(五)基礎薄弱:上市公司素質低,影響股票市場效率的發揮 表3-6 19962002年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情況統計(平均值) 年份公司數量(家)資產總額(億元)凈資產(億元)主營收入(億元)凈利
20、潤(億元)凈資產收益率每股凈資產(元)每股收益(元)199653011.985.556.100.539.59%2.410.23199774512.976.486.810.639.69%2.470.24199885114.587.367.370.557.45%2.480.19199994916.978.058.400.668.23%2.480.202000108819.929.269.910.717.63%2.660.202001116022.3511.7413.370.625.31%2.460.132002122433.8611.9815.420.685.72% 2.490.14表3-7 19
21、962002年上市公司(A股)虧損面一覽 年份上市公司數虧損家數虧損面(%)平均虧損額(萬元)1996514316.0398981997719415.7012710.91998825779.3315950.81999924798.5611638.220001088978.9214411.32001116015113.0220117.882002122416713.5129041.92表3-8 虧損上市公司累計虧損額與盈利上市公司累計盈利額比例 時間累計盈利額(億元)累計虧損額(億元)虧損盈利比(%)平均每股收益(元)1996288.8020.697.160.221997472.8949.571
22、0.480.251998580.68133.9823.020.191999697.9896.5913.840.202000880.08136.8915.550.2020011008.78 303.78 30.110.1320021331.29485.0036.430.14(六)法制滯后:制約股票市場發展的羈絆四、中國股票市場的市盈率結構分析 (一)市盈率總量分析:一般估計及其局限性1、市盈率總量分析:一個非嚴格意義上的估計2、市盈率總量分析的局限性(二)市盈率結構分析 1、市盈率結構的綜合分析 選取2002年11月28日1189家上市公司,針對市場個股市盈率分布狀況,在剔除虧損股160只后,將
23、市盈率按高低作以下分類:將市盈率在25倍及其以下的個股列為低市盈率類股;市盈率在25倍以上、90倍及其以下的列為中等市盈率類股;將市盈率在90倍以上的列為高市盈率類股。以下根據這樣的分類,從市場結構以及板塊特征的角度作簡單分析。 在市場結構上,兩市低市盈率類股共有133家,占兩市總市值的18.99%,其加權平均市盈率為18.37倍,遠低于兩市平均水平;中等市盈率類股共有588家,占總市值的52.97%,其加權平均市盈率為40.05倍,與市場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高市盈率類股共有308家,占兩市總市值的19.01%,其加權平均市盈率達190.22倍,比市場平均水平高152.91倍。 表3-9 各類股
24、家數、市值表 名稱公司家數比重1總市值(億元)比重2流通市值(億元)比重3低市盈率類股13311.19%8148.3718.99%2195.9318.15%中等市盈率類股58849.45%22728.4052.97%6362.1452.59%高市盈率類股30825.90%8155.6319.01%2556.0621.13%虧損股16013.46%3873.049.03%983.378.13%合計1189100%42905.4100%12097.5100%注:比重1為家數占市場比重,比重2為總市值占市場比重,比重3為流通市值占市場比重 表3-10 各類股平均股本、業績、股價、市盈率表 名稱總股本
25、(億股)流通A股(億股)每股凈資產(元)凈資產收益率(%)股價(元)每股收益(元)市盈率低市盈率類股7.5441.9953.5576.218.1210.22113.37中等市盈率類股5.6971.3282.5293.356.7850.084740.05高市盈率類股3.030.952.1671.068.7500.023190.22市場平均值4.841.262.573.257.3140.083643.742、三類市盈率板塊特征分析 (1)低市盈率類股 (2)中等市盈率類股 (3)高市盈率類股 3、“泡沫”集中的兩類特殊板塊 (1)微利虧損股板塊 (2)次新股板塊 第二節 國有股減持與流通一、國有股
26、問題的由來與發展(一)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存在不能流通的 國有股是歷史遺留問題國有股概念最早出現在1992年,當時的體改委和其他幾個部門聯合發布的幾個股份制試點文件中。一、國有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在股份制試點企業國有資產暫行規定中規定,“國家股為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或機構以國有資產向股份制試點企業投資形成的股份。國有法人股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用國家授予其自主經營的國有資產向獨立于自己的股份制試點企業投資形成的股份。國家股和國有法人股,其性質均屬國家所有,統稱為國有資產股(簡稱國有股)。”一、國有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1994年11月由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和國家體改委頒布的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管理暫行辦法
27、提出按投資主體和產權管理主體的不同情況,劃分“國家股”和“國有法人股”。明確指出:“國家股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機構或部門向股份公司出資形成或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股份。國有法人股是指具有法人資格的國有企業、事業及其他單位以其依法占用的法人資產向獨立于自己的股份公司出資形成或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股份。國家股和國有法人股統稱為國家股權。”一、國有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要“保證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的控股地位。國有股權控股分為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絕對控股是指國有股權持股比例占50以上(不含50);相對控股是指國有股權持股比例高于30低于50,但因股權分散,國家對股份公司具有控制性影響。”由于股份制改革對國有股的一些
28、特別規定,導致了在從國有企業改造過來的上市公司在國有股占的比重過大且 不能流通。國有股不流通為后來中國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隱患。一、國有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表3-11 深滬兩市上市公司2001年12月底股本結構表 數量 比率一、尚未流通股份 發起人股 3121.1 59.81其中:國家股 2410.61 46.20境內法人股 663.17 12.71境外法人股 45.8 0.88其他 1.53 0.03募集法人 245.25 4.70內部職工股 23.75 0.46下柜公司待流通股 0 0.00其他未流通股 13.64 0.26尚未流通股份合計 3404.85 65.25一、國有
29、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續表3-11 深滬兩市上市公司2001年12月底股本結構表 數量 比率二、已流通股份境內上市人民幣普通股 1318.13 25.26境內上市外資股 163.09 3.13境外上市外資股 331.94 6.36下柜公司已流通股 0 0.00其他已流通股 0 0.00已流通股份合計 1813.16 34.75股份總數 5218.01 100.00數據來源:中國證監會網站一、國有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表3-12 深滬兩市上市公司2004年2月底股本結構表 數量 比率一、尚未流通股份 發起人股 3826.43 59.15募集法人股 311.03 4.81內部職工股 11.80 0.18轉
30、配股 0.14 0.002下柜公司待流通股 0 0.00基金配售股份 2.02 0.03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份 6.591.02其他未流通股 6.50 1.01尚未流通股份合計 4146.50 64.37一、國有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續表3-12 深滬兩市上市公司2004年2月底股本結構表 數量 比率二、已流通股份境內上市人民幣普通股 1733.97 26.80境內上市外資股 176.43 2.72境外上市外資股 377.62 5.84其他已流通股 0 0.00已流通股份合計 2288.03 35.63股份總數 6469.18 100.00數據來源:中國證監會網站一、國有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二)國有股
31、控股且不能流通的弊端首先,國有股“一股獨大”不利于國有企業真正的改革,真正的公司化。其次,投資主體多元化和產權約束無法實現。再次,國有股不流通,造成中國股市畸形發展。 一、國有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三)國有股減持的過程 1. 1999年12月,經財政部批準,中國嘉陵與黔輪胎作為中國證監會首批推出的10家試點企業開始進行國有股減持。 2. 2001年6月12日財政部發布了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推出了以市場價來減持新上市公司流通股10的國有股的方案,結果引致市場出現了持續4個月的暴跌走勢。 3. 2001年10月22日中國證監會暫時停止執行國有股減持方案第五條,大盤出現反彈。 4.
32、 2002年1月下旬,證監會出臺了國有股減持階段性成果方案,結果大盤又開始狂跌。 5.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關于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并不再出臺具體實施辦法。一、國有股問題的由來與發展2001年1月22日B股對內開放政策出臺2001年6月14日國有股減持出臺2001年10月22日暫停國有股減持2002年1月25日國有股減持階段性成果2002年6月24日全面停止國有股減持二、國有股減持的目的與原則(一)國有股減持的目的 國有股減持是為了解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投資主體多元化問題。通過國有股減
33、持,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和健全符合完全市場化要求的真正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和產權結構;進一步完善證券市場,使中國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這是國有股減持的根本目的和最重要的意義。二、國有股減持的目的與原則(二)2001年國有股減持辦法的問題把國有股減持和籌集社保基金直接掛鉤,給投資者的心理上造成不公平感。辦法規定通過市場定價減持國有股,很多人認為是不公平的。按辦法規定,不分國家股和國家法人股,不分中央投資和地方投資,減持所得資金基本都交給社會保障基金,這樣做很難得到地方的企業的協助和支持。辦法并未給出國有股減持的具體辦法,投資者心態不穩,市場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國有股和國有法人股減持和流通所帶來的沖擊。
34、二、國有股減持的目的與原則(三)國有股減持要減持四項基本原則:第一,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第二,必須保持市場的穩定第三,要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第四,要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應當把國有股減持和流通放在一起解決,否則減持的根本目的還是不能解決。國有股減持必須創造一個多贏的局面。三、采取多種辦法減持國有股 國有股減持辦法暫停以后,證監會向社會廣泛征求國有股減持意見和方案。征求到幾千個方案,大體上分為7大類:第一類:配售類第二類:股權調整類第三類:開辟第二市場第四類:預設未來流通權第五類:權證類第六類:設立國有股減持基金第七類:其他,如股轉債、國有股轉優先股、資產 證券化等三、采取多種辦法減持
35、國有股(一)韓志國先生提出的“凈資產權數國有股減持定價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在凈資產值的基礎上,再乘以上市公司前三年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進而得出國有股、法人股和其他非流通股的減持價格。舉例來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凈資產值是2.50元,前三年的凈資產收益率是10,那么這家公司國有股、法人股和其他非流通股的減持價格就是:2.50元1.12.75元;相反,如果這家上市公司前三年的凈資產收益率為-8,那么這家公司國有股、法人股和其他非流通股的減持價格就是:2.500.922.30元三、采取多種辦法減持國有股(二)以林義相先生為代表的天相投資顧問公司提出的“國有股競價流通與補償方案”。方案提出國有股全流通股票價格可以通過完全市場化的方式得到:部分國有股向全社會公眾競價發售,或者上市公司向全社會公眾競價增發新股。為了避免二級市場股票價格因套利導致的下跌,必須對流通股因為國有股流通所造成的流通股的流通性溢價的損失加以補償。例如,流通股價格為10元/股,全流通股票價格5元/股,其中的差價5元必須以某種方式得到補償。 三、采取多種辦法減持國有股(三)王林先生提出的“老股老辦法,新股新制度”的方案方案概要是:截住非流通股增量,新股全流通發行:非流通股存量五年后解決,按年限十五年上市流通。 三、采取多種辦法減持國有股(四)張衛星先生提出的非流通股縮股或已流通股拆細股票全流通方案 由于非流通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