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播理論_第1頁
無線傳播理論_第2頁
無線傳播理論_第3頁
無線傳播理論_第4頁
無線傳播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二、無線傳播環境 信號衰落 傳播損耗三、無線傳播模型四、模型校正目錄目錄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二、無線傳播環境 信號衰落 傳播損耗三、無線傳播模型四、模型校正無線傳播理論提綱無線傳播理論提綱無線傳播基本原理無線傳播基本原理頻譜劃分頻譜劃分300-3000GHzEHFExtremely HighFrequency30-300GHzSHFSuper High Frequency3-30GHzUHFUltra High Frequency300-3000MHzVHFVery High Frequency30-300MHzHFHigh Frequency3-30MHzMFMedium

2、 Frequency300-3000KHzLFLow Frequency30-300KHzVLFVery-low Frequency3-30KHzVFVoice Frequency300-3000HzELFExtremely LowFrequency30-300Hz3-30HzDesignationClassificationFrequency不同的頻段內的頻率具有不同的傳播特性不同的頻段內的頻率具有不同的傳播特性直射波及地面反射波(最一般的傳播形式)對流層反射波(傳播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山體繞射波(陰影區域信號來源)電離層反射波(超視距通訊途徑)無線傳播基本原理無線傳播基本原理傳播途徑傳播途徑

3、建筑物反射波建筑物反射波繞射波繞射波直達波直達波地面反射波地面反射波無線傳播基本原理無線傳播基本原理傳播途徑傳播途徑無線傳播理論提綱無線傳播理論提綱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二、無線傳播環境二、無線傳播環境 信號衰落信號衰落 傳播損耗傳播損耗三、無線傳播模型三、無線傳播模型四、模型校正四、模型校正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環境電波傳播受地形結構和人為環境的影響,無線傳播環境直接決定傳播模型的選取。影響環境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形(高山、丘陵、平原、水域) 人工建筑的數量、分布、材料特性 該區域植被特征 天氣狀況 自然和人為的電磁噪聲狀況 人為環境 鄉村地區 準郊區 郊區 市區 地形結構

4、開闊區 平滑地形 丘陵地形 山區 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理論提綱無線傳播理論提綱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二、無線傳播環境 信號衰落 傳播損耗三、無線傳播模型四、模型校正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環境 信號衰落信號衰落距離距離(m)接收功率接收功率(dBm)102030-20-40-60慢衰落慢衰落快衰落快衰落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環境 信號衰落信號衰落抗快衰落措施分集時間分集 符號交織、檢錯、糾錯編碼空間分集 采用主、分集天線接收。主、分集天線的接收信號不具有同時衰減的特性。基站接收機對一定時間范圍內不同時延信號的均衡能力也是一種空間分集的形式。頻率分集 GSM通信采用跳頻起源于反射,主要指到達

5、接收機的主信號和其他多徑信號在空間傳輸時間差異而帶來的同頻干擾問題 發射信號來自遠離接收天線的物體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環境 時間色散時間色散解解 決決自適應均衡技術、站址調整自適應均衡技術、站址調整無線傳播理論提綱無線傳播理論提綱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二、無線傳播環境二、無線傳播環境 信號衰落信號衰落 傳播損耗傳播損耗三、無線傳播模型三、無線傳播模型四、模型校正四、模型校正Ploss=32.44+20lgfMHz+20lgdkm設f=900MHz,該傳播損耗可描述為:Ploss=91.52+20lgd =L0+10lgdL0=91.52 = 2路徑損耗斜率在實際通信環境中,一

6、般在3至5之間 自由空間傳播損耗自由空間傳播損耗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環境 傳播損耗傳播損耗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環境 傳播損耗傳播損耗平坦地形傳播損耗平坦地形傳播損耗Ploss = 10lgd -20lghb - 20lghm = 4 路徑損耗斜率hb:基站天線高度hm:移動臺高度基站天線高度增加一倍,可補償6dB的路徑損耗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環境 傳播損耗傳播損耗準平滑地形及不規則地形傳播損耗準平滑地形及不規則地形傳播損耗準平滑地形表面起伏平緩,起伏高度小于等于20米的地形不規則地形除了準平滑地形之外的其余地形,可按狀態分為:丘陵地形、孤立山岳、傾斜地形、水陸混合地形等RTTR其它傳播損耗其它

7、傳播損耗TRTR無線傳播環境無線傳播環境 傳播損耗傳播損耗 繞射損耗 穿透損耗 地物損耗無線傳播理論無線傳播理論 繞射損耗繞射損耗特點電磁波在繞射點四處擴散繞射波覆蓋除障礙物外的所有方向擴散損耗最為嚴重計算公式復雜,隨不同繞射常數變化無線傳播理論無線傳播理論 建筑物穿透損耗(一)建筑物穿透損耗(一) 0 0 0 0dDw1w2E1E2XdBmWdBm穿透損耗穿透損耗=X-W=B dB電磁波穿透墻體的反射和折射 室內信號取決于建筑物的穿透損耗 室內窗口處與室內中部信號差別較大 建筑物材質對穿透損耗影響較大 電磁波的入射角對穿透損耗影響較大無線傳播理論無線傳播理論 建筑物穿透損耗(二)建筑物穿透損

8、耗(二) 物體阻擋/穿透損耗為: 隔墻阻擋:520dB 樓層阻擋:20dB, 室內損耗值是樓層高度的函數,-1.9dB/層 家具和其它障礙物的阻擋: 215dB 厚玻璃: 610dB 火車車廂的穿透損耗為:1530dB 電梯的穿透損耗: 30dB左右 茂密樹葉損耗:10dB無線傳播理論無線傳播理論 反射損耗反射損耗地面性質水面稻田田野城市、山地、森林等效地面反射系數0.910.60.80.30.50.10.2反射損耗(dB)01246101420無線傳播理論提綱無線傳播理論提綱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二、無線傳播環境二、無線傳播環境 信號衰落信號衰落 傳播損耗傳播損耗三、無線傳

9、播模型三、無線傳播模型四、模型校正四、模型校正無線傳播模型無線傳播模型傳播模型用于預測地形、障礙物及人為環境對電波傳播中路徑損耗的影響。GSM常用傳播模型常用傳播模型 Okumura(奧村)/Hata模型 適用于900M宏蜂窩預測 COST231-Hata模型 適用于1800M宏蜂窩預測 COST231 Walfish-Ikegami模型 適用于900M和1800M的微蜂窩 規劃軟件ASSET的傳播模型 適用于900M和1800M的宏蜂窩常見傳播模型常見傳播模型無線傳播模型無線傳播模型無線傳播模型無線傳播模型Lp=69.55 + 26.16logf - 13.82loghb +(44.9 -6

10、5.5loghb)logd - a(hm)hb:基站天線高度;hm:移動臺天線高度對中等城市或大城市:A(hm)=(1.1logf - 0.7)hm - (1.56logf - 0.8)對于郊區:Lps = Lp - 2log(f/28)2-5.4對于開闊地:Lpo = Lp - 4.78log(f)2+18.33 logf - 40.94Okumura(奧村奧村)/Hata模型模型無線傳播模型無線傳播模型Ploss=K1+K2lgd+K3(Hms)+K4lg(Hms)+K5lg(Heff)+K6lg(Heff)lg(d)+K7+KclutterPathloss:路徑損耗(dB)K1:與頻率相

11、關的常數K2:距離衰減常數K3、K4:移動臺天線高度修正系數K5、K6:基站天線高度修正系數K7:繞射修正系數Kclutter:地物衰減修正系數d:基站與移動臺之間的距離(km)Hms、Heff:移動臺天線和基站天線的有效高度(m)華為規劃軟件華為規劃軟件模型模型(一)(一)K參數參考值K1146/900M Urban,154/1800M UrbanK244.90K3-2.88K40.00K5-13.82K6-6.55K7-0.70無線傳播模型無線傳播模型華為規劃軟件華為規劃軟件模型模型(二)(二)Clutter衰耗值參考值Inland Water-3.00Wetland-3.00Open A

12、reas-2.00Rangeland-1.00Forest13.00Industrial&Commercial Areas5.00Village-2.90Parallel_Low_Buildings-2.50Suburban-2.50Urban0Dense urban5High Building16無線傳播模型無線傳播模型應用環境最低接收功率備注:手機接收電平=天線口功率-路徑傳播損耗大樓室內-70dBm手機靈敏度-102dBm,快衰落保護3dB,慢衰落保護7dB,穿透損耗16dB,干擾保護2dB,環境噪聲2dB小臥車內,或市區一般建筑物一層室內-80dBm手機靈敏度-102dBm,快

13、衰落保護3dB,慢衰落保護5dB,穿透損耗10dB,干擾保護2dB,環境噪聲2dB室外-90dBm手機靈敏度-102dBm,快衰落保護3dB,慢衰落保護5dB,干擾保護2dB,環境噪聲2dB無線傳播理論提綱無線傳播理論提綱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一、無線傳播基本原理二、無線傳播環境二、無線傳播環境 信號衰落信號衰落 傳播損耗傳播損耗三、無線傳播模型三、無線傳播模型四、模型校正四、模型校正模型校正模型校正 目的:通過連續波(CW)測試,校正傳播模型參數,增加 無線覆蓋預測的準確性。即將連續波測試結果與預測結果 相比較,調整模型中的K參數,使模型符合實際地理環境。 采樣符合李氏定律:40波長,采樣50

14、個樣點 校正方法:最小方差法模型校正模型校正 站點選取站點選取服務區內具有代表性的傳播環境,如 密集城區、一般城區、郊區等,分別 選取測試點站址的選擇原則是要使它能覆蓋足夠 多的地物類型(電子地圖提供)對每一種人為環境,最好有三個或三 個以上的測試站點,以盡可能消除位 置因素 模型校正模型校正 測試設備測試設備 基站系統 -發射天線 -饋線 -高功放 -高頻信號源 測試系統 -GPS -測試軟件 -便攜機 -測試接收機模型校正模型校正 天饋數據確定天饋數據確定采用全向天線記錄天線高度、增益、基站發射功率模型校正模型校正 測試路線確定測試路線確定考慮點不同距離不同方向的測試數據某個距離至少45個測試數據以消除位置影響盡可能經過各種地物盡量避免高速公路車速上限:Vmax=0.8/Tsample螺旋測試路徑模型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