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1頁
水土保持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2頁
水土保持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3頁
水土保持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4頁
水土保持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碧沙北路道路工程水土保持專項方案 編制: 審核: 批準: 日期: 目 錄 第一章 編制依據及編制范圍-31.編制依據-32.編制范圍-3第二章 工程概況-41.工程概況-42.水土保持的工程概況-43.水土流失的分析-5第三章 水土保持管理的整體規劃-51.方針-52.目標-53.工程規劃-54.施工組織機構及保證管理體系-6第四章 主要水土保持措施-101、總體施工方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102、路基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103橋梁工程水土保持措施-114、施工便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115、施工營地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措施-126、土方運輸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27、雨季施工水土保持措施-12

2、第五章 水土保持主要管理制度-131.建立水土保持責任制-132.宣傳教育培訓制度-133.堅持“三同時”制度-134.水土保持交底制度-135.監督檢查制度-146.水土保持破壞事件報告制度-14第一章 編制依據及編制范圍1.編制依據1.1國家、廣東省及當地有關環保、水土保持法律、法規、辦法等要求; 1.2碧沙北路道路工程施工招標文件;1.3施工合同;1.4施工圖紙;1.5環境影響報告書方案及批復意見;1.6水土保持方案(設計)報告書;1.7現行施工技術條件、施工指南、驗收標準及相關規定;1.8現場核對、調查及探查資料;1.9我單位現有的機械設備配備能力及專業化隊伍的施工能力。2.編制范圍碧

3、沙北路道路工程起訖里程為K0+453.744K1+933.307,總長約1.4km。包括設計范圍內的路基、橋梁、涵洞、管線、臨時工程等水保工程。針對本項目工程施工期間水土保持管理,編制本實施方案。第二章 工程概況1.工程概況 項目名稱:碧沙北路道路工程工程地點:深圳市坪山新區建設單位:深圳市交通公用設施建設中心設計單位: 深圳市新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監理單位: 深圳市合創建設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四川永志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碧沙北路道路工程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區碧嶺、沙湖片區,南起科環路口,北至橫坪公路,全長約 1.48 公里,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道,規劃紅線寬 5060米,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

4、速度 50 公里/小時,本項目建成后可有效緩解周邊道路的交通壓力,也將大大提升片區土地利用價值.碧沙北路道路工程內容包括:道路及附屬工程、交通設施工程、交通監控工程、給排水工程、電氣工程、橋涵工程(含跨河橋一座、天橋一座、河道改造、綠化工程等。道路寬度: 起點-K1+670.223:4.5m(綠化帶)+3.5m(人行道)+1.5m(綠化帶)+2.5m(人行道)+5.5m(綠化帶)+11m(機動車道)+3m(中央綠化帶)+11m(機動車道)+5.5m(綠化帶)+2.5m(人行道)+1.5m(綠化帶)+3.5m(人行道)+4.5m(綠化帶)=60m道路寬度: K1+670.223-終點:2m(綠化

5、帶)+3m(人行道)+1.5m(綠化帶)+2.5m(自行車道)+3.5m(綠化帶)+11m(機動車道)+3m(中央綠化帶)+11m(機動車道)+3.5m(綠化帶)+2.5m(自行車道)+1.5m(綠化帶)+3m(人行道)+25m(綠化帶)=50m本工程計劃2015年4月19日正式開工,2015年10月15日竣工。2.水土保持的工程概況本項目位于深圳市坪山新區,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暖潮濕。年平均氣溫21.122.2,極端最高氣溫38.9,極端最低氣溫-1.9。年平均降雨量為1545.21989.4mm,年最大降雨量2646.2mm,日最大降雨量為490.3 mm,雨季為每

6、年59月,集中了全年雨量的74.5%。測區四季具有春潤、夏濕、秋干、冬燥的特點,干濕分明,季風氣候特點明顯。受季風影響,降水具有雨量多、強度大、季節長、雨日多、時程及分布不均等特點。風向具明顯季節性,夏季偏南風為主,次為偏東風,冬季偏北風為主,全市全年8級以上大風平均日數為3d,最大風速37m/s,歷年瞬間極大風速大于40m/s,南部的沿海地區多臺風,可達1012級,陣風12級以上,常形成風災。項目所在的所在的坪山、坑梓的自然地形主要為淺丘陵和坪山盆地,地勢舒緩,建設條件良好。地勢為西、南、東南高,東北、北低,中部東西走向為寬谷沖積臺地和剝蝕平原;西部為低山丘陵;南部為連片山地,屬砂頁巖和花崗

7、巖赤紅壤。地形地貌是決定水土流失的主要動力因素,綜合分析碧沙北路道路工程沿線特性,本工程水土流失動力因素為線狀分布,水土保持的重點在于線上的預防和控制3.水土流失的分析3.1土石方挖填:路基開挖、軟基處理、管道埋設時,在挖土、填土、換填、土方調配、臨時堆土等環節極易產生水土流失;3.2道路開挖,土方土方若處理不及時,遇雨天四處漫流,淤積橫坪路、中山大道、同裕路、沙陂路等的雨水管道3.3橋梁施工,灌注樁鉆孔,泥漿處理不當,污染河道,圍堰的設置也影響河道的行洪能力;第三章 水土保持管理的整體規劃1.方針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管理。把環境保護的好壞作為工程是否創優的重要標準。2

8、.目標確保國家、地方政府及業主有關環保要求得到有效識別貫徹,最終實現防治目標:擾動土地治理率98%、水土流失總治理率100%、攔渣率98%。 3.工程規劃本工程所有的規劃、布置應充分考慮水土保持的要求,對施工用地合理規劃、施工達標、水土保持標識明晰后再開工。 3.1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合理安排建設用地,按照“水土保持、合理適用”的原則規劃臨時設施用地。3.2預制場、材料加工廠遠離飲用水源地、水井、河、渠、池塘等地表水體。 3.3加強施工管理,加大力度保護紅線外施工沿線的地表植被、土地和沿線生態環境。3.4水土保持工程與主體工程要做到“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4.施工組織機構

9、及保證管理體系4.1.管理機構根據工程對環境的要求,項目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總工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水土保持領導小組,定期布置安排、檢查總結工作,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領導。組長:黃志賢副組長:黃勇、陳華組員:鄭現由、王祝強、陳太耀、喻宇、張德濤、朱灝洋4.2.主要職責4.2.1.領導小組職責貫徹執行有關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當地人民政府、建設單位、工程監理環保規定中的強制性條款;嚴格執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批復該工程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健全水土保持組織機構,制定目標和有關規章制度,對項目施工水土保持工作負總責。負責施工期間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案的制定與實施。討論、研究和解決重要環保事宜。

10、4.2.2.組長職責對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負總責,保障水土保持所需經費。制定和簽發項目水土保持實施性計劃。領導和帶頭貫徹執行國家/行業/環保政策法規,保證環保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分解水土保持目標,并責任到人進行實施。體系有效運行。組織對下檢查和指導工作,深入基層認真調查和收集環境保護好的做法,并在項目推廣應用。4.2.3.副組長職責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當地政府、業主及施工技術細則規定的強制性條款。遵照執行項目經理部下發的水土保持的各項規章和指令,同上級業務部門保持聯系,加強施工水土保持管理,保證水土保持管理體系在本管內有效運行。加強對管轄施工隊的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和督促工作,提高全

11、員水土保持意識。對轄區內的水土保持進行監督檢查。4.2.3.組員的職責對水土保持管理工作進行督促落實,形成環保資料。具體實施對施工人員的水土保持宣傳教育,貫徹和執行國家、當地政府、業主以及上級單位的水土保持要求;負責水土保持交底工作。對施工現場水土保持進行巡查、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驗證。協助行政主管做好水土保持管理的獎懲工作。4.3.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保證體系針對工程環境特點,從人、機、料、法、環、測六個方面,建立完整的水土保持保證體系(詳見圖1),保證環保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圖1 水土保持保證體系框圖根據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本項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流程見圖2。第四章、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12、1、總體施工方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1.1現場施工臨時用地規劃、布置應充分考慮水土保持的要求,合理規劃先向本項目環境監理等各級部門申報方案,以取得本項目水土保持監理等單位的審批。1.2、做好施工便道和施工場地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1.3、加強施工管理,盡最大努力不破壞紅線外的地表植被和沿線生態環境。1.4、加強水土保持教育和培訓,制定本合同段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獎罰方案,按照規定進行管理。1.5、對不良地質段做好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做到突發事故的快速反應處理能力。2、路基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2.1、對于前期路基施工清表、開挖產生的土方要集中堆放

13、,并采取砌筑擋墻防護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及養分流失,為以后的綠化土做好儲備。 2.2、本項目的路基施工,按照路基水土保持工作要點,開展路基施工的水土保持工作。 2.3路基工程施工做到挖填平衡,施工過程中應邊挖、邊回填,邊碾壓、邊采取護坡的防護措施;2.4盡量縮短施工周期,減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時間,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避開雨季;2.5土方采用隨挖隨運,外棄土方盡快運至棄土場,外借土方可臨時堆放在開挖道路的周邊平坦地段,堆土周邊做好臨時土堆袋攔擋,雨天做好彩條布覆蓋。2.6道路開挖和回填形成開挖和回填邊坡,本工程全線形成的邊坡較少且較低,施工期間沿道路路基邊線開挖臨時排水溝和沉砂池,同時也作為管線開

14、挖基坑頂的截水溝使用。 2.7在路基施工中,保證排水通暢,防止產生水土流失。3橋梁工程水土保持措施3.1橋梁在坪山河處施工,對坪山河兩側的現狀巡河道路的破壞不可避免,施工期間,使用施工圍欄將巡河路分隔開來,空出人行道,施工段使用導示牌等;3.2施工前,首先進行圍堰,分段施工,先進行北側的橋墩施工,完成后再進行南側橋墩施工。3.3橋墩采用灌注樁基礎,泥漿統一收集后,經泥漿池沉淀后,放在坪山河南路的拆遷建筑處晾曬后運至棄土場,同時做好土袋攔擋及彩條布覆蓋措施。4、施工便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4.1保護植被,對施工界限內、外的植被、樹木等盡量維持原狀。如因施工需要砍除樹木和其它經濟作物時,事先征得水土保

15、持部門、所有者和業主的批示同意,嚴禁亂砍亂伐。4.2臨時用地范圍內的裸露地表,植草或種樹進行綠化。按指定位置進行棄土和取土,并按設計防護和綠化。4.3營造良好環境。施工便道要經常灑水防治揚塵,同時在施工便道兩側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生活環境。4.4對有害物質(如燃料、廢料、垃圾等 ),按規定處理后,運至監理工程師指定的地點進行處理,施工及生活廢水要經處理合格后方可進行排放,防止對動、植物造成損害。5、施工營地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措施 5.1 生活區建立排水管網,采取污水集中排放的原則,將各種生活污水通過排水管網集中排放至污水沉淀池,經過濾,沉淀后,排放至自然沖溝內。 5.2污水沉淀池定期拋撒生石灰

16、等殺菌消毒物,派專人每日清理沉淀池中的固體垃圾,確保沉淀池正常運轉。 5.3施工營地的生活污水經生化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體,不得在營地附近形成新的積水洼地,嚴禁將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渠道。施工現場的臨時食堂,污水排放設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6、土方運輸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本工程開挖、換填、軟基處理、轉運土方量較多。土方運輸時要采取防護措施:運輸時選用自卸汽車運土,采用汽車運輸的特點幾乎都是重車運料、空車回轉的單向運輸;運輸量較大和運輸前度較高,運輸時會有一定灑落現象,因此一定要采用密閉式加蓋的自卸汽車進行運輸,加蓋裝置必須狀態良好,蓋板嚴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蓋板破損,

17、必須及時維修,否則不得使用。在晴天是揚塵非常嚴重,因此晴天施工時要定時對路面進行灑水,防止揚塵;在各施工區域出入口設置洗車池,對上路車輛進行清洗,防止帶泥上路;7、雨季施工水土保持措施 深圳市的雨季從4月至10月份,歷時長,降雨強度大,道路路基開挖、管線開挖回填及臨時堆土,容易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為減輕暴雨造成的不良影響,施工中應做好臨時應急防治措施來預防水土流失:降雨前疏通排水溝,清理沉砂池;對于臨時堆土、管線開挖,汛期準備彩條布臨時覆蓋堆積土方,周邊采用沙袋攔擋,減少泥沙危害;做好施工監督管理工作,與當地水土保持監測單位密切聯系,遇到問題及時通報,及時解決,把水土流失降到最低。第五章 水土保

18、持主要管理制度1.建立水土保持責任制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的水土保持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從項目經理到生產工人的施工水土保持必須做到縱向到底,一環不漏;各職能部門和人員的施工水土保持責任橫向到邊,人人有責。2.宣傳教育培訓制度對施工沿線進行調查和收集資料,充分了解當地環境、生態和植被保護的法律和法規、辦法,根據工作職責的不同,對所有管理人員、作業人員進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并組織崗前培訓,做到先培訓后上崗,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環保意識。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設置環保宣傳標語和標志牌,從日常行為做起,使所有參建員工把水土保持保護變為一種自覺行為。3.堅持“三同時”制度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即: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嚴格執行本項目批復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方案及批復意見、水土保持方案(設計)報告書的方案及批復意見及各單位對水土保持管理的有關文件要求。4.水土保持交底制度每分項工程施工前,工程師要與各班組進行交底,在進行技術交底同時進行水土保持交底,明確水土保持要求。5.監督檢查制度執行環保“三檢制”:作業組先進行自檢,合格后報作業隊進行檢查,最后報項目專職工程師復查,合格并經報監理確認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檢查落實制度:根據水土保持目標,制定檢查計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