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研究_第1頁
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研究_第2頁
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研究_第3頁
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研究_第4頁
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研究以河北保定地區為例【摘 要】 所謂“鄉土歷史”,顧名思義,是指家鄉或故鄉的歷史,其范圍也是有大小之分的。將鄉土歷史資源應用到歷史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是豐厚的教學資源和學習題材。在歷史教學中較好地利用鄉土歷史課程資源, 能豐富歷史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情趣,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掌握知識, 提高人文素養。那么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較好的利用鄉土歷史資源呢?本文將以保定地區為例,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課題研究的意義;鄉土資源概述;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關鍵詞】鄉土歷史資源歷史教學保定地區、課題研究的意義 1、鄉土資源運用對初中生發展

2、的意義長期以來,傳統的應試教育使豐富而系統的史學變得枯燥乏味,尤其對于初中生來講,大多數初中學生對歷史學習抱著積極的態度,但是由于正處于青春期,他們自尊心較強,個性不斷成熟,獨立性增強,但缺乏穩定性,他們喜歡活動性的、 生動有趣的教學,針對初中生學習的心理特點,這就為我們進行歷史教學開辟了新道路。在歷史教學中能較好地利用鄉土歷史課程資源,可加強學科知識的實踐性, 豐富歷史教學內涵,更可以擴展歷史教學的外延,增強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激發其熱愛鄉土的情懷,最終達到傳承社會方明,凸顯鄉土文化特征,真正實現歷史科學的教育價值的課程目標。并且這些鄉土資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也有條件去收集,同時也需要歷史

3、教師們去收集整理,進行整合開發,有目的性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發現并感悟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2、鄉土資源運用有利于教師的發展開展鄉土教學,首先要求教師改變教育理念;鄉土教學使歷史教師意識到歷史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記住一些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歷史學習的方法,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些鄉土資源相對于教材,又顯得較為親切,容易被學生感受和觸摸,攫取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引導學生的直覺體驗,讓教育回歸真實的生活。其次要求教師角色的轉換;從“單向灌輸”轉變為“研究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學習主體。這樣,教師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大, 從而促進教師想法設法提高自身素質

4、,這就促進了教師自身的發展。那么進行鄉土教學促進教師哪方面的發展呢,第一,鄉土資源教學是校長、教師、家長、 學生以及社會人員廣泛參與的活動,因而必須要求教師和校長、學生、 家長、社會人員的廣泛接觸和合作,這也在間接中促進了教師合作精神的發展。第二,進行鄉土資源教學,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教學適應能力,使得教師能根據具體的教學目的內容選擇課程資源,使教師挖掘各種資源的潛力和深層價值的能力不斷提高。第三,歷史教師將鄉土資源引入教學中,就必須有一定的理論指導,這就促使歷史教師不斷進行課程理論的學習,從而促進教師在歷史研究知識領域的發展。 因此將鄉土資源應用的歷史課堂中可以促進歷史教師的合作精神,自身素

5、質的不斷提高以及歷史探究學習能力。3、鄉土資源運用有利于開展探究性教學“探究性教學是以師生共同探究來促進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究能 力和科學素養的一種教學方式.”杜威曾在二十世紀初提出探究性學習,通過 專家學者多年的研究,對于探究性學習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認識,探究性教學的出發點是從學生方面,探究主要是學生方面,學生進行探究,教師的教是為 學生服務。所以教師開展探究性教學的重點應在探究學習上。所謂探究學習就是“兒童通過自主地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 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須的探究能力;同時 形成認識自然的基礎一一科學概念;進而培養探索世界的積極態度。”我國也 對探究性學習進行定義,但不管哪一個定義

6、,他們都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實際 操作。這些都可以通過鄉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來實現。鄉土教學貼近學生生活, 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資源有意識的指導學生發現問題, 圍繞這些問題自主地搜集整理資料,親身參與其中,學生就會感到歷史就在身邊, 就會有意識的積極的參與其中,從而使培養起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當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時就會滿懷信心的投入到新的探究活動中去。二、鄉土歷史資源概述1、鄉土歷史資源概述所謂“鄉土歷史”,它是指家鄉或故鄉的歷史,具范圍是可大可小的。大而 言之,是指本市、本省以至鄰省的地區(如東北、華北、西南等的歷史)。小而言之,可指本村(屯)、本鄉

7、(鎮)、本縣(區)的歷史。鄉土鄉情,常常表達人 們對家鄉的春戀之情。鄉土歷史資源包括豐富的內容,下面是課程標準中對鄉土 資源的論述:歷史鄉土資源:包括當地的“歷史遺跡、遺址、博物館、檔案館、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蘊含豐富歷史內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包括當地的“歷史見證人、歷史專家學者、歷史教育專家、閱歷豐富的長者等家譜、 不同時代的照片、圖片、實物,以及長輩對往事的回憶和記錄”也是鄉土歷史資 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成 為教育研究的新熱點。鄉土資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開發利用鄉土教材和社區課程資源,鄉土教材和社區課程資源對學生的

8、歷史學習和歷史 感悟大有裨益。”在中學歷史教學加以開發和利用,不僅能豐富歷史課堂內容, 激發學生學史興趣,而且對兼顧教育的地域性差異, 培養學生的鄉土觀念,促使 他們了解、認識家鄉,熱愛家鄉,發揮歷史學科獨特的德育功能,進而推進中學 歷史課程的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保定地區鄉土歷史資源分類保定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也就有豐富的古代歷史文化遺存。然而,保定地 區還是近現代中國許多重大事件的發生地,很多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風云人物在保 定留下過生活和奮斗的足跡,所以說保定的近現代歷史文化遺存也是相當豐富的。 在這里我們將保定地區的鄉土歷史資源分類。宋乃慶、徐仲林、靳玉樂: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

9、創新、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 106頁靳玉樂:探究教學論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版,第7頁(1)歷史文化古跡文物古跡主要是以是以實物的形式為歷史教學提供鄉土教學內容。文物古跡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例如歷史遺址、歷史遺跡、歷史文物,還包括紀念館、檔案 館、紀念館、愛國教育基地等所藏的歷史文化古跡。保定地區這類資源豐富,例 如:直隸總督署是清代直隸總督的辦公處所, 是直隸省的最高軍政首腦機關,是 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 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 妻竇維之墓;清西陵是清王朝入關后建立的兩處大型帝王陵寢之一; 冉莊地道戰 遺址冉莊地道戰遺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10、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一處重要 戰爭遺址,是冉莊人民與日寇艱苦卓越斗爭的一個偉大創舉;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因其奇峰林立,崢蝶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以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舍身跳崖而聞名于世等等。(2)歷史文化名人歷史文化名人主要是指保定地區古往今來的著名人物, 歷史見證者,專家學 者等等,這些人物為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為學生提供歷史素材和見解。 保定 地區著名文化名人有,文學家:關漢卿,河北保定安國人,代表作,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王實甫,河 北保定定興縣,代表作西廂記書法家:趙佶(宋徽宗)保定涿州人,以瘦金體為代表,思想家:程潁、

11、程頤 祖籍在中山博野,保定市博野人。政治家: 帝堯 河北保定順平人,劉備 河北保定涿州人,趙匡胤 河北保定涿州人,藺相 如 保定曲陽相如村人,盧植 河北保定涿州人,軍事家:祖逖/劉琨 河北保定深 源人,張飛 河北保定涿州人,廉頗 保定定州邢邑人,地理學家:酈道元 ?河北 保定涿州人著有水經注數學家:祖沖之 河北保定沫源人,等等。(3) 口述資源口述的歷史鄉土課程資源是指人們口耳相傳的材料中為歷史課程提供鄉土 教育內容的資源。這類資源有民間故事、口頭傳說、口頭采訪資料等。保定地區 歷史悠久,有許多口耳相傳的資料,例如,冉莊建村植槐,此傳說較廣,冉莊正 式建村于唐,迄今千余年。70年代某夏夜,狂風

12、將已枯死的街心西側古槐摧毀, 攔腰傾倒,部分木質還做了飯桌,細觀其年輪,古樹確超千余年無疑,故古槐為 唐槐,似無可非議。既為唐槐,它已閱歷了千余年的世態炎涼,而且在其生命的 晚期,依然高擎鐵鐘,報警于冉莊民眾,為抗擊日軍侵略,做出了卓著貢獻,保 持了它深沉、凝重的晚年氣節。還有宴桃園豪杰三結義,公元188年農歷三月二 十三日,劉備、關羽、張飛在涿郡桃莊張飛家的桃園內結義,三人焚香再拜而誓 曰:“劉備、關羽、張飛雖為異姓,即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 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 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等。這些故事資源使保定地區歷史文化更

13、加濃厚。(4)電子數字化資源電子數字化資源是運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鄉土資源教學提供資料。例 如,各種與歷史學習相關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 多媒體課件,歷史資料數據庫,當地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提供的網站等,這些數字資源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 資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經典電視劇電影,我們可以加以選擇的利用。三、鄉土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運用1、國家課程與鄉土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整合這些年以來,國家教育部多次提出,中學生除了要學好國家課程規定的歷史 教學內容之外,還應該學習一些鄉土歷史。不僅把鄉土歷史教育納入了現行的課 程計劃,而且還規定了在學科總課時中應該留出適量課時安排鄉土歷史的教學。 特別是隨著歷史教

14、育課程資源的全球化趨勢和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作為課程重要載體之一的鄉土歷史課程資源與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越來越引起史學同行 們的關注。新的歷史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利用鄉土歷史課程資源對學生進行熱愛家 鄉、進而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以增強學生建設家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使抽象的思想教育轉變為形象、具體的鄉土教育,這種轉變將有助于學生形成良 好的思想、道德和情操。因此,鄉土歷史課程資源和國家課程的有機整合,對實 現歷史教育的功能具有特殊的意義。 鄉土歷史是鄉土教育的組成部分,是祖國悠 久歷史、燦爛文化、民族靈魂的一個縮影,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具體的 素材,因此,切實搞好鄉土歷史教學是歷史教

15、學中的重要一環, 也是中學歷史教 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將國家課程與鄉土歷史課程資源加以整合, 可加強學科 知識的實踐性,豐富歷史教學內涵,更可以擴展歷史教學的外延,增強學生探究 知識的興趣,激發其熱愛鄉土的情懷,最終達到傳承社會方明,凸顯鄉土文化特 征,真正實現歷史科學的教育價值的課程目標。2、通過各種活動進行鄉土歷史教學(1)首先歷史教科書是歷史教學的主要依據。 教科書雖然不是惟一的資源, 但卻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新課改后教育部重新編排了幾套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 標準實驗教科書。在內容上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社會生活,例如中國歷史四 冊書中,每一冊都有關于社會生活方面的內容,并提示學生從衣食住行

16、方面入手, 想象但是的社會生活。還有新教科書中每一課都有“活動與探究”,每一單元都 安排了 “活動課”。這些活動探究課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都會涉及到學生 都在地區的文化古跡等,這就為鄉土歷史資源在教學中運用打下基礎。 歷史教科 書收編的是祖國大家庭的歷史,其中當然也有包括我們家鄉的歷史。例如:初中七年級上冊中,第六課,春秋戰國的紛爭活動與探究中,講到長 平之戰,秦將白起坑殺四十萬趙人,此故事是否屬實,針對這一問題,歷史教師 可以根據河北保定地區的歷史遺址和檔案記載讓學生具體收集資料,進行討論。初中七年級上冊中,大一統的漢朝,歷史教師可以穿插講述到保定滿城 漢墓,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

17、其妻竇維之墓。劉勝墓全長約52米,最寬處約38米,最高處約7米,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前堂和后室組成,竇維 墓和劉勝墓的形制大體相同。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共出土金器、 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等遺物 1萬余件,其中包 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著名器物。著名考古專家郭沫若先 生蒞臨指導發掘工作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講到清代統一多民族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時, 教師可以根據保定地區清王朝入關后建立的兩處大型帝王陵寢之一的清西陵引 入課題,讓同學們去關注清西陵的文化歷史, 了解清王朝的興衰成敗,更有助于 學生掌握這段歷

18、史。清西陵始建于 1730年,完工于1915年,建有皇帝陵4座、 后陵3座等,保存有各類單體古建筑432座。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清西陵有帝陵四座: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慶皇帝)、 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緒皇帝);后陵三座:泰東陵(孝圣先皇后)、昌 西陵(孝和睿皇后)、慕東陵(孝靜成皇后);妃園寢三座:泰陵妃園寢、昌陵 妃園寢、崇陵妃園寢。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共葬有4個皇帝、9個皇后、56個妃嬪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初中八年級上冊講到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可以聯系到冉莊地道戰遺址, 地處華北平原中部,位于保定市西南 30公里處的

19、清苑縣冉莊鎮,冉莊地道戰遺 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一處重要戰爭遺址。冉莊地道戰是冉莊人民與日寇艱苦卓越斗爭的一個偉大創舉,等等。(2)通過歷史課外教育活動開發與利用鄉土資源。 要實現新課改的目標,單 靠課堂教學遠遠不夠,還必須根據學生實際和學科知識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課 外活動,活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組織學生搜集過去的一些文化遺物,感 受時代的變遷;參觀本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夏令營活動,開展主題班會活 動,例如“社會調研一一家鄉的歷史變遷”等,將家鄉的歷史文化融入歷史學習 當中,加深歷史知識的學習。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講了自“九一八” 以

20、來華北地區的抗日戰爭,講到這一單元,可以組織學生走訪抗戰遺址,實地考 察、人物采訪、問卷調查等,讓學生自己親身體驗,感受那段歷史。(3)運用網絡信息化手段開發與利用鄉土資源。電子信息技術在教學中運 用,可以方便、快捷的使學生更快掌握所學內容。由于鄉土歷史資源極其豐富, 初中學生要全部直接接觸這些資料是不可能的,但是網絡信息技術卻可以解決這 一難題。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 我們可以極其方便快捷地獲 取豐富的資源。首先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等獲取豐富的歷 史鄉土資源課程資源。其次。可以建立歷史鄉土資源管理數據庫, 提高歷史鄉土 課程資源的使用率。再次,我們要善于運用

21、社區和其他學校發布的歷史鄉土課程 資源,實現資源共享。(4)爭取學校、家庭和社會支持開發與利用鄉土資源。開學與利用歷史鄉 土課程資源必須爭取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支持。首先,開發與利用歷史鄉土資源 必須爭取家庭的支持。學生家庭的經濟條件、社會層次、文化層次對我們進行歷 史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有一定的影響。 家庭本身也是一種歷史鄉土課程資源, 例 如家族照片、族譜、實物,以及家庭長輩對往事的回憶等,這些我們都應該加以 開發利用。其次是學校的支持,有學校的支持教師可以放開手腳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學校可以為教師開展鄉土教學提供各種便利條件,比如為教師開展鄉土教學提供科研經費,還有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對有較大貢

22、獻的教師加以獎勵,或者請 一些歷史文化名人開展講座,豐富師生的知識面。最后就是要得到社會的支持, 社會是我們進行歷史鄉土課程教學的大環境, 眾所周知,保定地區歷史文化底蘊 豐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保定地區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也可以走訪革 命老區,采訪歷史學者,歷史見證者、以及閱歷豐富的長著,為同學們開展歷史 講座,從不同層次角度為學生提供歷史素材,豐富學生歷史知識。當然,開發歷史鄉土資源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在開展這項教學方法時不 斷進行新的探索,從而不斷推動歷史課程的改革。4、通過多種途徑建設鄉土歷史資源庫(1)搜集和整理文字的歷史鄉土資源。首先歷史教師可以集體或個人查閱 地方歷史文獻

23、一一地方志、地方性報刊以及重要歷史人物的手稿、書刊,整理當 地的歷史傳說、民間神話故事等收集保定地區歷史文化資源,結合歷史教材整理 成冊,建立文字歷史資源庫。(2)考察歷史文化遺存,以實物或活動的形式運用于歷史教育中一一例如 古代人們的住所、古代墓葬、古城堡、古戰場以及宮殿、寺廟、牌坊、碑刻、石 窟和古塔、橋梁等古代建筑物。對近、現代史相關內容,可以請老前輩、閱歷豐 富的長者回憶他們所經歷的歷史事件, 走訪、考查當地先民遺跡。這些實物式的 歷史鄉土課程資源正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3)建立數字電子化的歷史鄉土資源。收集文字資料和考察歷史古跡最大 不足是缺乏時效性,圖書資料更新有一個過程,考察歷

24、史古跡需要大量的準備, 因此,利用現代互聯網絡對鄉土歷史課程資源進行全面收集并加以整理,應該是最便捷的有效方式。而豐富多彩的影視音像資料也是鄉土歷史課程資源的重要來 源。5、通過鄉土歷史資源教學豐富學生歷史知識。開發利用鄉土資源,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 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 在歷史教學中利用鄉土資源,可以使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家鄉、 熱愛家鄉,通過對 家鄉歷史發展的認識,促進他們對家鄉現狀的研究。鄉土歷史還是愛國主義教育 具體而生動的材料,它使愛國斗爭離學生更近、愛國人物與學生更親。愛國主義 教育是從深人認識家鄉開始的。比如在學習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中, 講到抗日戰 爭,歷史教師可以穿插講述保

25、定地區的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因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舍身跳崖而聞名于世。同時還能提高課堂實效。有效地開展鄉土資源 的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課堂實效。中學階段正是學生情 感、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共同認可的學習方式就是實踐活動和體驗性活動。 隱藏在他們身邊的鄉土資源便成為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思想情感的最好素材。生動翔實的內容,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這是解決當今中學生缺乏 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一種有效方法。例如首先在教師講課時結合課堂教學內 容,隨時適當地穿插一些鄉土教育內容。 歷史教師在講到滿族的興起時,可結合清西陵遺址講述這段歷史。其次可以開展鄉土歷史課程資源專題講座,此類講座可結合歷史紀念日或結合當前時事進行,也可以結合歷史教材中某一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再次鄉土歷史教材的直接運用。按照國家課程計劃的總體安排,在學科總課時中留出適量課時安排鄉土歷史課程的教學,還可以創辦“鄉土歷史教室”,學生可以借閱鄉土歷史課程資料,如收集來的經過整理的圖書、雜志、復印資料、 音像資料等,學生還可以開展鄉土專題探究活動以及網上查尋、制作網頁、 接發送郵件等,方便師生更好的使用鄉土歷史課程資源。師生可以通過聽鄉土歷史專題講座、觀看鄉土歷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