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8年江蘇省鹽城市第三中學第三次模擬考試試卷語文第卷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身懷濟世宏愿的湯顯祖,因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由身居廟堂的仕宦淪落為游走江湖的劇優,曾經的_之夢破滅,他只能為戲曲世界中的兒女申訴。_的際遇使他閱盡世事淪桑,于是他以詩以劇的藝術形式描繪出一個_、人鬼通情的藝術世界。A.經天緯地 急轉直下 驚心動魄B.經國濟世 江河日下 驚心動魄C.經天緯地 江河日下 勾魂攝魄D.經國濟世 急轉直下 勾魂攝魄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首先要理解各詞語的含義,然后再結合具體語境分析。經天緯地:形容人的才能極大
2、,能做非常偉大的事業。經國濟世:指拯救人世,治理國家。根據文中的“身居廟堂的仕宦”可知用“經國濟世”。急轉直下:形容形勢或文筆等突然轉變,并且很快地順勢發展下去。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地壞下去。格局后文“際遇”可知用“急轉直下”。驚心動魄: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勾魂攝魄:形容事物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或威嚇的力量。根據后文的“藝術世界”可知應用“勾魂攝魄”。答案:D2.對下面一段文字的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有一天啊,寶寶有談到關于媒體的一段:“寶寶,我為什么一直對媒體很有戒心,是因為媒體老是讓你以為,你聽過那首歌了,但其實你沒聽
3、過;老是讓你以為你看過那個人了,但其實你沒看過;老是讓你以為你知道災難與死亡了,但其實你不知道。媒體好像漁網,把有生命的魚都攔截在網子的那一邊,到這一邊流出來的,都只是水而已。”A.媒體隔絕生活中的生命現象,留給我們無味的東西。B.媒體對世界進行虛假的解讀,所以我們要警惕媒體。C.媒體宣傳了這個世界的虛假,所以我們要警惕媒體。D.媒體欺騙孩子的精神世界,影響他們精神的獨立性。解析:根據“媒體老是讓你認為,但其實你沒”可知“媒體隔絕生活中的生命現象”“媒體對世界進行虛假的解讀”“所以我們要警惕媒體”“影響他們精神的獨立性”正確,根據“到這一邊流出來的,都只是水而已”可知“留給我們無味的東西”“媒
4、體欺騙孩子的精神世界”正確,C項“媒體宣傳了這個世界的虛假”沒有依據。答案:C3.下列對聯與可使用場所對應恰當的一項是( )(3分)三代鼎彝昭日月 一堂圖畫燦云霞龍蛇蜿蜒歸梨棗 鳥獸飛騰入簡箋有跡可尋模傳墨本 無體不備意在筆先白首壯心寫大海 青春浩氣畫高山A.古董行 刻印社 碑帖館 書畫社B.古董行 書畫社 刻印社 碑帖館C.碑帖館 刻印社 古董行 書畫社D.碑帖館 書畫社 刻印社 古董行解析:根據中的“鼎彝”可知應用于“古董行”;根據中的“梨棗”“簡箋”可知應用于“刻印社”;根據中“墨本”可知應用于“碑帖館”;根據中的“寫大海”“畫高山”可知應用于“書畫社”。答案:A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
5、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句是( )(3分)漢代陶塑在藝術風格上沒有直接繼承秦代的具象寫實,漢兵馬俑較之秦兵馬俑,在形式處理上“取大勢去繁縟”,不造作不雕飾,_。這種風格的形成,不是因為漢代生產技術的落后,而是因為受到“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的自然審美觀的影響。A.雖然有一種自然樸拙的親切,但沒有了精雕細刻的精致B.雖然沒有了精雕細刻的精致,但反而有了一種自然樸拙的親切C.只有沒有了自然樸拙的親切,才會有一種精雕細刻的精致D.即使沒有精雕細刻的精致,也會有一種自然樸拙的親切解析:本題考查簡明、連貫、得體的能力,主要是語句連貫,注意從句式和內容上和上下文的聯系。答案:B5.下列詩句中,與下圖漫畫
6、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項是( )(3分)A.畫里常寫空山,一人觀竹聽風。人問空山何在,空山即是心中。B.風中孤雁南去,無端生出閑愁。秋山秋水伴我,何人在你心頭?C.秋水時深時淺,春色有淡有濃。年年來此樹下,心情總是不同。D.關河萬里蕭索,心中三分寂寥。閑看幾枝新花,亂了一本芭蕉。解析:認真細致的觀察畫面的內容。“空山即是心中”應該是虛,不應出現在畫面中;“年年來此樹下”“閑看幾枝新花,亂了一本芭蕉”都是實景,畫面中應該出現,可是畫面中沒有。答案:B二、文言文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簫洞虛小傳傳占衡今簫非簫也,蓋古“尺八”。近予臨川車袞擅其巧,今世稱“洞虛子”者是也。袞,戴湖村人
7、,字龍文。幼涉學,凡藝近文史者皆工,而尤妙于竹,凡竹之屬皆善,而最善者竅尺八也。自言年七歲,弄俗簫成聲,輒惡其聲。十歲時得吳市簫吹之,亦不厭已意。然好彌甚,至妨語食。剡刳刻鏤,大變舊法。晝則操造水濱怪石旁,或入幽岫林樾蒼蒨中。當月野霜庭、鳥睡蟲醒之際,啟塞抑按,未嘗去手。一日悟其法,起舞拍床,罵前人聾鈍,不聞此妙矣。頃之,其鄉人持一管萬里外,遇解音客,購之萬錢雙絹。自是洞虛子簫聞天下。顧產僻左,足不到吳越歌舞場,客居十指不給。其后俗簫稍稍竊其粗似,丹碧之,名“洞虛”,亂吳市中,暴得直。而真洞虛子家故貧自若也。時澹蕩以酒人客高門雅士間,語次罵座,眾欲毆之。已而聞簫聲,滿坐皆歡,又相與洗盞更酌。蓋
8、其為人如此。四方之知洞虛子者,至今莫知其何許人也。其簫表里濯治,得議制之妙;無瑕聲,無累氣,飾以行草秀句,山水漁釣,宮觀煙樹,人物花鳥蟲豸雜工,寫描勒入神。而其獨得之妙在選竹,竹至千尺取十一,蓋有柯亭、爨下遺識乎?嘯詠之頃,輒以斤鋸自隨。園公林監或訾病之,好事者賞其僻,不問也。予嘗得二焉,其一瀟湘合流,八景分峙,隙間題詠,毫發可數;其一十八尊者圖,李龍眠筆、蘇子瞻贊、秦太虛記皆具。嘗置酒倚琴而吹之,因謂:“子是藝如北方佳人,絕世獨立,余粉黛皆土耳。昔人品庾信月明孤吹,然非洞虛簫,寧稱子山文乎?”袞大喜,遂別作一枝遺予,彤以一丘一壑,一觴一詠,而題其上云:“青筠欲托王褒賦,明月吹成庾信文。”且曰
9、:“簫之壽計年計十,人之壽計十計百,先生作傳,洞虛之壽不可計。敢請!”予笑諾之,因訪其利病最要處。袞乃曰:“簫孔下出貫綸者兩,宜差后而斜睨,勿作中而徑往。”予愛其聰巧絕倫,戲為簫洞虛傳傳之。嗟夫!恐亦如流馬木牛,尺寸具諸葛書中,人不能用也。(選自張潮虞初新志,有刪節)6.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啟塞抑按,未嘗去手 抑:或者B.亂吳市中,暴得直 直:價值C.園公林監或訾病之 訾:指責D.彤以一丘一壑 彤:用紅色涂飾器物解析:A項,抑:吹簫的動作,壓。答案:A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洞虛子自己介紹說,他在年少的時候就能吹
10、奏市面上的簫,但他并不喜歡那些簫發出的聲音。然而他對制簫的癡迷卻越來越深,不斷地探索著技術的革新B.洞虛子簫里外都處理得法,吹奏起來音色完美無瑕,氣息流暢而不呆滯,用來裝飾的書法及繪畫都很精美,而最重要的在于所選用的竹子質地優良。C.作者曾經擁有兩支洞虛子簫,一支簫上刻繪瀟湘合流、八景分峙的美景及題詠的文字,另一支簫上刻繪李龍眠的十八羅漢圖,以及蘇東坡題寫的贊和秦觀作的記。D.洞虛子清楚一支簫的使用年限不長,人的壽命也有限,而傳主的聲名卻會隨著文字而永遠流傳,所以請求作者為他作傳,并主動向作者介紹了簫制作的關鍵。解析:D項“并主動向作者介紹了簫制作的關鍵”說法有誤。文中句子為:予笑諾之,因訪其
11、利病最要處。答案:D8.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頃之,其鄉人持一管萬里外,遇解音客,購之萬錢雙絹。(2)恐亦如流馬木牛,尺寸具諸葛書中,人不能用也。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病句。答案:(1)不久,他的同鄉帯著他所制作的一支洞簫到了萬里之外的地方,碰到到一個懂得音律的行家,那人用萬錢雙絹買下那支簫。(2)(洞虛子的制作方法)恐怕也會像流馬木牛那樣,制作的尺寸都在諸葛亮書里,但人們就是無法運用。9.根據文本,簡要概括洞虛子在為人處世方面的特點。(4分)解析:找到文中的相應的句子,然后翻譯,
12、題干要求概括洞虛子在為人處世方面的特點,注意根據文中的句子“起舞拍床,罵前人聾鈍,不聞此妙矣”“顧產僻左,足不到吳越歌舞場,客居十指不給”概括其“淡泊閑適,直率坦蕩”的性格特征。答案:淡泊閑適,直率坦蕩。三、古詩詞鑒賞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11分)早秋夜作韋莊翠簟初清署半銷,撇簾松韻送輕飆。莎庭露永琴書潤,山郭月明砧杵遂。傍砌綠苔鳴蟋蟀,繞檐紅樹織蟏蛸注。不須更作悲秋賦,王粲辭家鬢已凋。【注】蟏蛸:蜘蛛的一種,腳很長,通稱蟢子。10.請說說詩歌的前三聯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開描寫的。(5分)解析:注意從描寫的著眼點分析,首聯“署半銷”“送輕飆”從觸覺的角度著眼,頷聯“莎庭露”“砧
13、杵遂”,頸聯“鳴蟋蟀”“紅樹”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著眼,描寫“早秋”。答案:首聯通過“翠初清”“送輕”寫出早秋天氣給人“暑半銷”的觸覺感受;頜聯從視聽兩方面,寫了早秋的露水和砧杵聲;頸聯進一步從視聽角度寫了蟏蛸織網和蟋蟀鳴叫的早秋之景。11.簡要賞析尾聯的表達效果。(6分)解析:可以從內容、手法和情感的角度切入,此詩的尾聯“不須更作悲秋賦,王粲辭家鬢”已凋從手法上看,作者借王粲辭家的典故,從情感上看,表達自己的懷才不遇之感,以及思鄉念親之情。答案:用典。作者借王粲辭家的典故,表達自己的懷才不遇之感,以及思鄉念親之情。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12.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汩余若將不及
14、兮,_(屈原離強)(2)_,不如須史之所學也。(荀子勸學)(3)蕭關逢候騎,_(王維使至塞上)(4)曲終收撥當心畫,_(白居易琵琶行)(5)_,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6)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_。(范仲淹岳陽樓記)(7)_,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8)操千曲而后曉聲,_。(劉勰文心雕龍知音)解析: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能力。名句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與字義分不開,可以借助字義來識記字形。注意重點字的寫法。答案:(1)恐年歲之不吾與 (2)吾嘗終日而思矣 (3)都護在燕然(4)四弦一聲如裂帛 (5)雕欄玉砌應猶在 (6)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7)博學而篤志 (8)觀干劍而后識器五、現代文閱讀(
15、一)閱讀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題。(20分)黃寶聶鑫森黃寶慘烈的叫聲,是在農歷冬至節的凌晨突然爆發的。下了一夜的雪停住了,雪光如萬道刀光從窗口反射到屋里來,墻上的大掛鐘正好清脆地敲了五下。妻子說:“劉乾生開殺戒了!”我驀地坐起來,然后又躺下去,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黃寶必定要死的,我早就預感到了。昨天傍晚,我走出這棟樓三單元的鐵柵門去散步。在劉乾生雜物間的門外,有一個用小木杉支起的三角架,這個“絞架”當然是為黃寶準備的。劉乾生看見我,尷尬地搓搓手,說:“明日冬至哩。廠長的爹七十大壽哩,我沒別的送,就送這條狗吧。”黃寶擺著尾巴跑過來,眼里分明有淚。我解開一個小塑料袋,把切好的香腸倒在雪地上。黃寶低低地
16、叫喚了一聲,然后大口地嚼起來。我轉過臉走向庭院中。往常,黃寶在吃過這些美食后,都會歡叫看跟上來,陪著我散步。但這次沒有!我回過頭去,看見黃寶吃完后,又回到劉乾生的身邊,去嗅主人的褲腳。黃寶的叫聲漸小漸弱,然后戛然而止。我是先認識黃寶,爾后才認識劉乾生的。在一個初秋的早晨,天剛蒙蒙亮,我出門去散步。順便提著垃圾袋朝墻邊那一排塑料桶走去。突然一條黃毛土狗跑了過來,不停地搖著尾巴,眼巴巴地望著我,嘴邊流著涎水。它眼神里透出的懇求感染了我。我從大塑料袋里,翻尋出那個專裝肉骨頭的小塑料袋,解開口子,放到地上,然后我去散步了。十分鐘后,我覺得身后有了動靜,一看竟是這條黃毛土狗跟來了。剛剛走到后院,斜刺然躥
17、出一條不大不小的狼狗,張牙舞爪地吼叫著。老實說我有些慌亂。黃毛土狗飛快地從我身后跳到前面,大張著嘴,露出兩排利齒,憤怒地嘶吼著,逼得那條狼狗慢慢地往后退去。在這一刻,我對這條黃毛土狗,有了極好的印象。以后我每次下樓,如果塑料袋里沒有肉骨頭,就會切好一截香腸。黃毛土狗吃過后,會陪著我在庭院中一圈一圈地散步。后來我知道了它的名字叫黃寶。因為認識黃寶,所以對它的主人也開始留心打聽起來。黃寶的主人叫劉乾生,住在這棟樓二單元二層靠右邊的一個兩居室里。他是城東一家中型鍛壓機廠的工人,是個鍛工。這廠是個特困企業,常常發不出工資。眼下正在搞改制,他能否繼續留用還是個未知數。老婆早幾年和他分手了,另找了個開小飯
18、館的老板過快活日子去了,把一個讀初中的兒子扔給了他。劉乾生當然買不起這里的房子,是房產商開發這塊地皮時,拆遷了他一棟土磚瓦房,將一套兩居室和一個雜物間賠償給了他。黃寶就孤零零地住在一樓的雜物間里,里面空空蕩蕩的,劉乾生有時帶一點剩飯剩菜倒在雜物間門邊的破盆里,有時什么也沒帶。因此,黃寶常常處在一種饑餓之中,這棟樓的人,都覺得黃寶太可冷了,出門時總帶些肉骨頭和拌了肉湯的米飯,倒進那只破盆里。出于條件反射,黃寶一聽見鐵柵門響,就會歡叫著跑過來,那是它最快樂的時候。黃寶一天天長高長壯了。有一個傍晚,黃寶跟著我散步走到社區門口時,正碰到劉乾生下班回來。蕭索的秋風里,他的臉色很憔悴,矮矮墩墩的身子顯得很
19、沉重。他對我笑了一下,然后問:“我聽說你是寫文章的,你認識我們廠長嗎?他將來肯定是董事長,權力大著哩。”我搖了搖頭。他嘆了口氣,說:“幸虧我早打聽到了他爹的壽誕是哪一天,老爺子平生特愛吃狗肉。”說完,竟自走了書房里,空調呼呼地吐著熱風。大概是八點多鐘的樣子,我聽見有人敲門。我走出書房,踱到大門后,從貓眼里往外望去。竟是劉乾生,手里提著一腿狗肉。我覺得心里非常難受,便又躡手躡腳回到了書房,任敲門聲斷斷續續地響。劉乾生終于走了。傍晚,我下樓散步的時候,雪下得挺大。黃寶住的雜物間的門關緊了,雪地上潔白如故。住在這棟樓的幾個鄰居居,不知從什么地方冒了出來,圍聚到我身邊。他們的臉上積淀著憤懣,七嘴八舌地
20、說起來。“黃寶被他殺了,哪個忍心吃黃寶的肉!”“劉乾生心狠,不可交。沒有人會再理他。”我什么也不想說,什么也不想聽,一轉身,走向漫天風雪中。這棟樓的人真的不再搭理劉乾生了。到春節前夕,我聽說劉乾生在改制后企業留用人員的紅榜上名落孫山,廠里以三萬元的低額款買斷了他的工齡。按規定,滿了45歲的人才不再留用,劉乾生還差三個月哩。我決定去看望終日縮在家里不敢出門的劉乾生,他應該得到更多的同情和關愛。(選自最后的絕招,有刪改)13.簡要分析第一段的作用。(6分)解析:可以從語段的內容、手法和結構的角度分析,從內容上看,寫黃寶的叫聲突然爆發和雪光;從結構上看,黃寶的叫聲突然爆發,設置懸念,引出下文黃寶和劉
21、乾生的遭遇;從手法上看,雪光的描寫渲染了慘烈的氣氛;從內容上看,烘托了我內心的震動和悲傷。答案:黃寶的叫聲突然爆發,設置懸念,引出下文黃寶和劉乾生的遭遇;雪光的描寫渲染了慘烈的氣氛,烘托了我內心的震動和悲傷。14.小說畫線語句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解析:注意根據前文的情節,自己把劉乾生拒之門外的原因等,分析心理感受,主要是“悲傷”“厭煩”“內心的猶豫、愧疚和矛盾掙扎”。答案:表現了我對黃寶之死的悲傷,對劉乾生的厭惡;還表現了劉乾生對我的討好,以及內心的猶豫、愧疚和矛盾掙扎。15.小說對劉乾生的刻畫大量運用了側面描寫,請結合內容進行具體分析。(4分)解析:側面描寫一般有環境的烘托,其他人
22、物的烘托等,本題主要是通過次要人物的烘托來表現主要的人物的特征。答案:從黃寶悲慘境遇側面展現了劉乾生落魄的生活,并表現出他性格的冷漠:從我對劉生既厭惡又同情的態度,側面體現了劉乾生人格的拙劣和身份的卑微:從鄰居對他的評價側面表現了他被人唾棄的田地。16.有人說小說最后一段可以省去,對此你怎么看?請說明理由。(6分)解析:這是一道開放式題目。首先明確觀點,然后結合文章的結構,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達等角度分析原因。答案:不可以省去。最后一段與前文“我”不想說也不想聽鄰居的議論相呼應,使情節更加完整;終日縮在家里不敢出門又體現了劉乾生的可憐之處,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我決定看望劉乾生表達出對草根命運的
23、同情,豐富了主題。可以省去。黃寶命運起因就是劉乾生改制事件,以劉乾生在改后的結果為結尾,情節已經完整;劉乾生殺狗送給廠長卻沒有得到留用,極具諷刺意味:以此結尾,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引發讀者思考。六、現代文閱讀(二)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18分)厚度 溫度 氣度趙峰旻“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這是西游記的開篇詩,每當提起中華文化,人們往往要從“盤古開天地”說起。這源于它既標志著中華兒女征服自然的精神氣魄,又可借此厘清上下五千年華夏文明的來龍去脈。三五歷紀記載:人類歷史太初,沒有天,沒有地,世界混沌黑暗中,孕育出大力神盤古,神斧一揮,天崩地裂,輕
24、的氣往上浮,成為天,重的氣往下墜,成了地。盤古像一根擎天大柱,頂立于天地之間,阻止天地重歸混沌,一萬八千年之后,天變得極高,地變得更厚,盤古也累倒了,身體變成了高山、河流、草木等自然物體,成為天地間最偉大的神。盤古開天辟地只是人類成長的開始,這種成長,隨著人類歷史的不斷前行,中華文明的漸漸演變,走向了一個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長過程。學者認為,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是世界公認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人類一旦接近了歷史,就接近了文明,而是能證明華夏文明標志的莫過于城,青銅和文字。河南淮陽一座黃帝時代的古城遺址考古,發現了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而與甲骨文
25、一脈相承的“陶文”距今約有五千年,我們可以從距今約五六千年龜甲上的河圖和洛書中去尋根問祖,可以從“河洛文化”的歷史脈絡中,觸摸中華文化的溫度。中華文化就像一堆篝火,在文明中不斷擴大,歷經堯、舜、禹,走過夏,商、周,日臻成熟,不斷發光。在西周建立禮樂文明之后,穿過春秋,越過漢唐與中原文化,已蜀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楚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組成了中華文化早期的主體華夏文化。而湖南城頭山遺址發現距今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壇,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又將華夏文化推到五千年以上。盤古開天地“一日九變”。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與時俱進,精進求變,自由翱翔和于“秦皇漢武”“唐詩宋詞”“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
26、天地里,傳導著盤古開天的飽和力量。這種力量凝聚成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經過歲月淘洗之后,變得更加深厚,這種深厚力敵千鈞。人的力量變得更加強大,文化的觸角變得更加犀利,影響力也變得日益壯大。諸子百家文化思想作為中華文化經典,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等諸多文化大融合,中華民族文化精華更加融入人的內心、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達到天人合一的極致。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誕生,美國等歐美國家也相繼開設孔子學院,汲取儒家哲學精髓,中華文化在東南亞地區以及全球開枝散葉。以神話開頭的世界,為人類留下意志力的驕傲。當神話走向現實,蓄積了幾千年文脈溫度的古老中國,一下子有了文化厚度、精神氣度。變得離天空更遠
27、,離蒼生更近。選自煙火流年,有刪改)17.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述層次。(6分)解析:注意各段落之間的聯系,同時注意文中的句子,尤其是“盤古開天辟地只是人類成長的開始,這種成長,隨著人類歷史的不斷前行,中華文明的漸漸演變,走向了一個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長過程”是文章的觀點,“變得離天空更遠,離蒼生更近”是其意義和影響,中間的段落具體的論述“中華文化在歲月中變得更加深厚,更有溫度,更具力量”。答案:首先,以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故事引出話題,說明中華文明湘漸演變走向深厚的過程;接著,從多個方面論述了中華文化在歲月中變得更加深厚,更有溫度,更具力量。最后總結有厚度的中華文化的影響和意義。18.文化厚度
28、對中華文化的發展有哪些意義?請簡要分析。(6分)解析:可以根據文章的重點句子概括,根據文中的句子“這種成長,隨著人類歷史的不斷前行,中華文明的漸漸演變,走向了一個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長過程”“以從河洛文化的歷史脈絡中,觸摸中華文化的溫度”“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與時俱進,精進求變”“經過歲月淘洗之后,變得更加深厚,這種深厚力敵千鈞”“諸子百家文化思想作為中華文化經典,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等諸多文化大融合”概括。答案:讓中華文化擁有了一個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長過程,并從中觸摸到文化的溫度,使文明不斷擴大融合,讓中華文化與時供進,精進求變,更加有氣度,有力量。19.請結合文章闡述文末“變得
29、離天空更遠,離蒼生更近”的內涵。(6分)解析:遵循句不離段的原則,這句話在文章的結尾,根據本段和上文的句子“當神話走向現實,蓄積了幾千年文脈溫度的古老中國,一下子有了文化厚度、精神氣度”“中華民族文化精華更加融入人的內心、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達到天人合一的極致”概括句子的含義。答案:中華文化從神話走向現實,變得更有溫度,更接地氣,也更融入了人的內心和靈魂,天人合一。七、寫作(70分)20.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一個人,可以高到云層里,也可以低到泥土里。愿你高到云層時,還會想到泥土的氣息;也愿你低到泥土中,還會留有云層的味道。
30、解析:本題屬于材料作文。注意抓住句子中的詞語“云端”“泥土”,和“氣息”“味道”,前面的兩個詞語講的是“位置”,后面講的是“本質”“品行”。由此立意為“位置的改變不意味著本質的改變”;“位置變化不要影響本質”“不玩初心”等;還可以立意為“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有點”等問題。注意要有全局意識,要從材料的整體著眼,不能糾纏局部的細節,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偏題跑題現象。答案:略。第卷(附加題)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10分)先生注于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論。惟張叔夏病其意趣不高遠。然宋人如歐、蘇、秦、黃,高則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詞比唐詩,
31、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歷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軒可比昌黎,而詞中老杜,則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為猶當也。(選自人間詞話)【注】先生:即周邦彥。21.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5處)(5分)先生于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論。解析:題考查文言文句子斷句的能力,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答案:先生于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論。22.“歐、秦似摩詰”一句中“秦”
32、指_,“摩詰”指_。(2分)解析:本題考場文學常識的積累。主要集中在作家這方面。可以回憶課本上出現過的作品。答案:秦觀 王維23.作者認為“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為猶當也。”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3分)解析:根據文中的句子概括,此題注意根據文中的句子“耆卿似樂天”“而詞中老杜,則非先生不可”概括即可。答案:周邦彥作品本身精工博大,以宋詞和唐詩比,柳永(耆卿)只可和白樂天比,而詞詞中老杜,則非周邦彥不可。二、名著閱讀題。(15分)24.下列對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A.吶喊中風波的主人公七斤住在農村,作品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五四時期中國農村破敗的真實情景,深刻提示了危機
33、背后的社會危機。B.老人與海中的男孩曼諾林的形象與老人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他既是老人經歷的見證者,也是老人的精神傳人。C.“大英帝國的煙,日本的白面兒,兩大強國侍候著我一個人,這點福氣還小嗎?!”茶館中唐鐵嘴的這段話揭露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和精神毒害。D.歐也妮葛朗臺中,因為看上了葛朗臺女兒歐也妮的品貌,公證人克羅旭和銀行家德格拉桑經常出入葛朗臺家。E.覺新是巴金家中高家的第三代“覺”字輩的大少爺,覺新的親事最終是由他父親用拈鬮的辦法決定的。解析:A項,小說風波通過對在江南某水鄉發生的一場由辮子引起的風波的描寫,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所以說“五四時期”錯誤;D項,公證人克羅旭和銀
34、行家德格拉桑是因為看上了葛朗臺女兒歐也妮的家產才經常出入葛朗臺家。答案:AD25.簡答題(10分)(1)紅樓夢第30回“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齡官劃薔癡及局外”中“雙敲”指什么?“癡及局外”指什么?(6分)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名著的識記和理解能力。回憶課本涉及到的和經典閱讀中列出的作品。答案:寶釵借靛兒來找扇子,發泄對寶、黛的不滿;寶釵又借李逵負荊,諷刺寶、黛。寶玉看到薔薇架下齡官劃薔字,產生同情惻隱之心;寶玉在自己雨中渾身濕透的情況下,還舍不得齡官。(2)三國演義中,“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是指哪三件事?(4分)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名著的識記和理解能力。回憶課本涉及到的和經典閱讀中列出的作品。答案:第一,只降漢帝,不降曹操;第二,兩位嫂嫂請給俸祿養贍;第三,但但知劉備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材料概括分析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15分)文學是人格的流露,一個文人先須是一個人,須有學問和經驗所逐漸鑄就的豐富的精神生活。有了這個基礎,他讓所見所聞所感所觸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來,不裝腔,不作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貨車股份轉讓協議合同模板
- 2025年老年照護師職業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考試題及答案
- 商場接手轉讓協議書范本
- 模板廠整體出售合同協議
- 向父母借巨款協議書范本
- 員工短視頻出鏡合同協議
- 售賣電子設備合同協議
- 品牌運營費合同協議
- 2025職員借用合同
- 2023年福建省招聘事業單位人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新修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解讀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構造(一)-1
- 《如何閱讀文獻》課件
- 本科《中醫美容學》教學大綱
- 2022年俄烏沖突戰爭PPT
- 機柜間主體施工方案
- 盂蘭盆供簡易儀軌
- 2019年上海市嘉定區高考英語一模試卷
- GB/T 3608-2008高處作業分級
- 2022年保德縣城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